多媒体教学骨折概论_第1页
多媒体教学骨折概论_第2页
多媒体教学骨折概论_第3页
多媒体教学骨折概论_第4页
多媒体教学骨折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 折 概 论,王秋根 副教授上海长海医院骨科,第三十三章 骨折概论(General Remark of Fracture),第一节 概 述(General Outline),骨折概论,一、定义,骨或骨小梁的连续性发生中断即称为骨折,二、病因和分类,(一)骨折的原因 1. 直接暴力作用,2. 间接暴力作用 (1)纵轴压缩 (2)杠杆作用力 (3)旋转外力 3. 牵拉引力 4. 疲劳骨折(积累损伤),(二)骨折的分类,1. 根据骨折稳定程度分类 (1)稳定性骨折 (2)不稳定性骨折,2. 根据骨折周围软组织病理变化分类,(1)闭合性骨折 (2)开放性骨折,3. 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形态分类,(1)横型骨折(2)斜形骨折(3)螺旋形骨折(4)压缩性骨折,(5)撕脱骨折(6)青枝骨折(7)粉碎骨折(8)脱位骨折(9)星状骨折,(10)纵形骨折(11)蝶形骨折(12)T型、Y型及V型骨折(13)爆裂性骨折,4. 根据骨折的数量分类 (1)双骨折 (2)多发性骨折5. 按骨骺损伤情况分类6. 按骨折后的时间分类,第二节 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Diagnosis of Fracture ),骨折概论,一、外伤史二、症状和体征 (一)疼痛、压痛与传导痛 (二)局部肿胀及瘀斑 (三)功能障碍 (四)畸形 (五)异常活动和骨擦音,三、影像学检查,(一)X线检查(二)CT扫描(三)核磁共振成像(MRI),第三节 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Healing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of Fracture ),骨折概论,一、骨折的愈合过程,(一)血肿机化期(为期23周),骨折 血肿 网状纤维血凝块 毛细血管增生 未分化结缔组织细胞 吞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 侵入 坏死组织吸收 肉芽组织 纤维骨痂 成纤维细胞作用,(二)原始骨痂形成期(为期48周),(血肿机化) 软骨内骨化 中间骨痂外骨膜生发层 膜内骨化 外骨痂 会合内骨膜生发层 膜内骨化 内骨痂 桥梁骨痂 破骨细胞 骨痂钙化 成骨细胞,(三)骨痂塑形期,原始骨痂 骨性连接 恢复正常形状 经成骨细胞 Wolfe定律 新生骨小梁,二、骨折部的生化变化,(一)组织胺与乙酰胆碱(二)骨折血肿的酸潮(三)骨折血肿内磷酸酶的作用(四)硫酸软骨素在成骨中的作用,三、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一)年龄(二)全身健康情况,(三)局部影响的因素,1. 骨折的类型2. 骨折部的血液供给3. 局部软组织损伤情况4. 局部感染5. 神经因素,(四)治疗方法不当,第四节 骨折的急救处理( Emegency management of Fracture ),骨折概论,一、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二、骨折急救原则 (一)止血和伤口包扎 (二)临时固定三、骨折端畸形的处理四、骨折伤员的其他处理,第五节 闭合性骨折的治疗( Treatment of Closed Fracture ),骨折概论,一、闭合性骨折的治疗原则,(一)治疗的基本原则 1. 复位 2. 固定 3. 功能锻炼,(二)常用的复位和固定方法,1. 手法闭合复位加外固定2. 持续牵引复位、外固定3. 切开复位和内固定,(三)骨折整复要求,1. 解剖学对位 2. 功能对位,二、整复和固定,(一)整复的时间(二)麻醉的选择,(三)复位与固定方法,1. 手法整复 (1)使伤员无痛 (2)将伤肢放在适中位置 (3)适当做牵引和对抗牵引 (4)复位手法 牵引加压复位手法 牵引骨折成角复位方法,2. 外固定 (1)石膏绷带固定 有垫石膏 无垫石膏 (2)小夹板,3. 牵引固定法,骨牵引固定的适应证 (1)皮肤牵引固定法 (2)骨牵引固定法 (3)骨穿针支架外固定器固定法,三、手术切开整复内固定,(一)切开复位的适应证,1. 因肌肉收缩骨折端不易用手法复位 对合者 如髌骨骨折,尺骨鹰嘴骨折2. 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3. 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易获较好疗效者达到关节面平整 如肱骨外髁骨折、内收型股骨颈骨折,4. 合并有神经或血管损伤5. 经多次闭合复位达不到功能对位者 如某些尺、桡骨双骨折6. 骨不连或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后并 影响功能者7. 开放性骨折,(二)常用内固定器材,常用内固定器材有:接骨板、螺丝钉、髓内钉、克氏针、髁钢板及不锈钢丝等制造内固定器材的合金钢,应在体内保持不锈,不起电解作用,四、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步骤1. 自动活动2. 被动活动,第六节 开放性骨折的治疗( Treatment of Open Fracture ),骨折概论,一、开放性骨折的特点及处理原则,总原则 就是创造有利条件,使开放性骨折变为闭合性骨折,即清除一切坏死组织和异物,做好骨折的复位,加强骨折的固定,闭合伤口防止感染,以利骨折的愈合,早期清创的重点,1. 麻醉2. 伤口刷洗3. 冲洗4. 消毒5. 切除一切已失活力的组织,6. 保留一切有软组织和骨膜相连 的骨片7. 骨折部的神经、血管、肌腱损 伤,应力争做到较好的修复8. 整复骨折,9. 内固定10. 抗生素11. 引流12. 伤口缝合,二、火器性骨折的特点和战伤分级救治原则,把火器性骨折与平时开放骨折同样处理是错误的分级处理,第七节 骨折的并发症( Complications of Fracture ),骨折概论,一、早期全身并发症,(一)休克(二)感染,(三)脂肪栓塞综合征,1. 病因 主要是由于骨髓内脂肪组织进 入血循环,并将末梢血管栓塞 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2. 发病机制,3.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1)病史 (2)症状和体征 (3)胸片检查:“ 暴风雪”样阴影 (4)眼底检查 (5)化验检查,4. 预防及治疗,本病的治疗包括: (1)呼吸系统支持疗法 (2)药物疗法,(四)创伤后急性呼吸衰竭,1. 临床表现 突然起病、烦躁不安,呼吸频率快,进行性呼吸困难,潮气量增加,伴有低碳酸血症和低血氧症。,化验可见动脉血氧分压降到 6.6 Kpa (55mmHg) 以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因过度换气而下降,而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神志不清或昏迷,两肺闻及大量干湿性罗音,胸部 X片两肺野呈现弥漫性肺泡浸润和磨砂玻璃样阴影,亦可出现大块阴影。,2. 诊断3. 防治 (1)保持呼吸通畅 (2)控制输液量 (3)少用库存过久血液输血 (4)改善肺通气量 (5)输血白蛋白、皮质激素、利尿剂等,二、早期局部并发症,(一)血管损伤 1. 肱动脉损伤 2. 国动脉损伤(二)神经损伤 1. 桡神经损伤 2. 腓总神经损伤,(三)缺血性挛缩( Volkmanns Contracture ),1. 原因:动脉血流受阻 (1)机械压迫 (2)血管痉挛 (3) 肌间隔综合征,2. 临床症状 ( 4P ) (1)疼痛 (Pain ) (2)苍白 (Pallor ) (3)脉搏减弱或消失 ( Pulselessness ) (4)麻痹 ( Paralysis )3. 预防与治疗,三、晚期并发症,(一)坠积性肺炎(二)褥疮(三)泌尿系结石(四)骨化性肌炎(五)关节僵硬(六)关节挛缩,(七)骨折畸形愈合、延迟愈合与不愈合,畸形愈合延迟愈合不愈合,发生原因,(1)复位或固定不良(2)局部血液循环不良(3)内固定器材质量不良(4)感染(5)过度的持续牵引(6)骨质缺损,第八节 骨折愈合标准和疗效评定( Healing Standard of Fractureand Therapeutic Valuation ),骨折概论,(一)临床愈合标准,1. 局部无压痛2. 局部无纵向叩击痛3. 局部无异常活动(自动的或被动的)4. X线片示骨折线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