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论文:乐唱 想唱 敢唱_第1页
幼儿园论文:乐唱 想唱 敢唱_第2页
幼儿园论文:乐唱 想唱 敢唱_第3页
幼儿园论文:乐唱 想唱 敢唱_第4页
幼儿园论文:乐唱 想唱 敢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幼儿园论文:乐唱 想唱 敢唱西洙中心幼儿园 张碧蓉内容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反复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要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歌唱是幼儿自我展示的工具,是塑造幼儿健康活性个性的最佳途径,在教学中我通过合理选择歌曲内容、引发兴趣、改变模式等到教育手段引发幼儿歌唱的兴趣、使幼儿乐唱、想唱、敢唱。关键词:唱歌 生活 情境 模式 信心唱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塑造幼儿健康活泼个性的最好途径,对幼儿来说,演唱歌曲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好工具。对歌曲的传情作用,古人就有“言之不足,歌以咏之。 ”纲要反复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要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并指出这种表达是“自由表达” ,是“创造性表达” 。大班幼儿对音乐已有一定的2 / 10感受和鉴赏能力,并能用歌声、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在传统的歌唱模式误导下,大多数幼儿通常却只是一种机械性的模仿、被动的背唱,听起来总是觉得干巴巴的,没有感情色彩。那么,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大班幼儿乐于参加歌唱活动,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呢?一、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合理选取歌曲内容纲要指出:“艺术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歌唱教育只有扎根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才会从歌曲中找到熟悉的事物,就能感知和理解歌唱内容,歌唱教育才真正有意义。以往歌唱内容都只是在国家或省编教材中照搬照套,有许多内容不符合当地实际,造成幼儿的实际需要与成人所提供的教学不合拍。在改革实践中我发现幼儿实际的需求是带有童稚的、孩子气的东西,即童龄妙音、童龄妙舞、童龄妙画。大班幼儿抽象思维刚刚萌芽,具有好动不好静,注意力易转移,形象思维和无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因此,我在唱歌教学中从孩子本能需要立场出发,追求天然的、本能的、自我的、游戏的、趣味的内容来充分调动幼儿对唱歌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歌唱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3 / 10选择歌唱教育时,我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的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要素教材。如拉拉勾 、 勤快人和懒惰人 、 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 农家乐 、 理发店 、 值日生 、 妈妈你别生气 、 十个小矮人 、 生日歌 、 种爪 、春雨弹琵琶 、 乘汽车 、 别说我小 、 讲卫生 、 小蝌蚪 、 老师、老师我爱你等教材中都富有一定的生活故事情节、童趣足,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有一定的教育性、艺术性,幼儿易学、乐学。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 ,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在生活中要有一双慧眼,洞察幼儿的需求,挖掘孩子周边生活的宝贵资源,这样来自于大自然,生活中的歌唱教学活动,孩子才会表现出特殊的兴趣与情感,从而满足孩子自我表现的需要,提高能力,丰富孩子的生活,造成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效。二、设置情境,引发兴趣情绪对幼儿的歌唱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或抑制、延缓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内在动力,为幼儿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对调动幼儿的积极情绪,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起着非常4 / 10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学能把概念具体化,传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起来,使思维与形象统一,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使幼儿全面发展。歌曲作品作为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歌曲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幼儿很快地进入歌唱,把自己的理解感受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 纲要中提到:“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 。幼儿有意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直接爱兴趣支配。所以,面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我在教学中利用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歌唱学习,探索获得知识。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像讲故事、观看绘画和音像资料、即兴表演等,只要灵活运用,定能营造美好的创新教学情境,激发幼儿创新。在教学勤快人和懒惰人时,我先创设厨房场景,请五位幼儿扮演快乐的小厨师和懒惰人在厨房炒菜、煮饭、蒸馒头的劳动情景,引导幼儿观看,幼儿情绪高涨,产生了极大的学习欲望和乐趣。这时,我出示了勤快人和懒惰人图谱,启示幼儿年图读歌词,图谱形象、生动、鲜艳,使幼儿对歌词的理解掌握和表现欲望加强。然后,我再提供表演场地启发幼儿边唱边用各种体态表现出勤快人炒菜、煮饭、蒸馒头的动作,5 / 10懒惰人怕劳动贪玩,爱睡的懒散样。边唱歌曲边做动作是幼儿学音乐的显著特点,他们不但能用歌词表达情感,更喜欢用动作来补充未尽的意思。又如:在教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歌曲中,邀请了我班的两位家长爷爷、奶奶,再请我班的一个幼儿现场表演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背。这亲切、动人的情景吸引着幼儿,他们热情主动,有感情地演唱着,并做出爱爷爷奶奶和爷爷奶奶亲近的、自然的、感人的、天真的动作。 三、改变模式,大胆表现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是以灌输、模仿为主,以老师的“教”为中心,孩子是一个完全被动的接受体。它忽略了幼儿的情感和态度,这种模仿如同如来佛的手心,孩子们无论如何也走不出来,它限制了孩子的需求,泯灭了孩子的想象和创造性,背离了纲要的精神,导致孩子生机勃勃的积极主动精神受到压抑。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由此,我对过去的歌唱模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探索一条适宜的新模6 / 10式,注重歌唱学习与其它学科的渗透以幼儿在歌唱中情感和体验,采用了新型的歌唱教学模式:预知学习-情境表演-示图形谱-感受歌曲-学唱歌曲-情感交流-创编动作-歌曲改编。这种教育新要求取代了单纯示范、讲解、模仿,强调老师创造性地教,幼儿创造性地学,注重幼儿通过参与活动,去真正理解歌词,发挥自身的潜能。在孩子们渴望充分表达时,他们就会去探索、创造,这时老师再加以适当帮助指导。如勤快人和懒惰人这首歌曲诙谐、活泼,来源于幼儿生活,适合幼儿的需求。我在教幼儿演唱前,先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知不觉地熟悉歌曲旋律,并让孩子回家,观察妈妈或奶奶在厨房里做什么,把它画下来,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交流讨论。许多音乐家都提出:把音乐还给音乐教育。因为,音乐首先是一种声音的在时间中展现,通过听觉引起人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于是,在组织幼儿学唱歌曲活动中,我注重训练幼儿的听觉。1、听听。第一遍听赏:播放VCD,让幼儿说说歌曲的名称,听懂了什么。第二遍听赏,教师随伴奏演唱并作体态律动,请幼儿试着跟上来。第三遍听赏,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幼儿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打节奏,边小声哼唱。唱完后,让幼儿说说已学会了7 / 10哪一句?并唱一唱。2、唱唱。教师第四遍随伴奏曲演唱后,让幼儿随音乐大胆学唱,然后请个别幼儿唱出新学的句子。幼儿通过反复倾听歌曲及同伴间演唱,幼儿的学唱主动权握在手足。3、想想。说说这首歌曲主要描述什么?4、演演。启发幼儿边唱边大胆地用各种体态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情感和体验,并从表演中受到启发陶冶情操,形成爱劳动的品德。在组织幼儿改编歌词时,我先在语言课,让幼儿小组合作创编儿歌“勤快人”比赛,幼儿个个积极参与、兴趣盎然,有的编田野的,有的编值日的,有的编园丁的。已编好的幼儿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的作品。 “老师,我们编好了,让我和汤欣楠来朗诵,好吗?”对幼儿大胆的创造成品,我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幼儿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激发起更大的创造欲望。这样,启示幼儿创编勤快人和懒惰人时,他们就把自己画的、知道的“勤快人和懒惰人”在其它地方做的事情也编进歌曲,并让老师弹琴试一试节奏与歌词能否相连,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罗列了很多“勤快人和懒惰人”的表现。第一遍试唱后,孩子们立即发现有的句子太长了,与乐曲不配;有的句子不通顺,唱着不顺畅。如:创编值日的,唱到“有的擦桌子”时,有个小朋友立即说“老师还可以唱“有的擦桌” 。集体8 / 10个性后,第二次唱,效果不错,每句歌词都能与乐曲、节奏相协调。有的孩子提议:在歌词旁边配上画,我看着配画就能很快地唱出歌词。这一提议得到全体的一致赞同,说画就画。果然,孩子们看着配画的歌词,唱词时顺畅多了,还加上形象的动作及用身体乐器来表现快慢节奏。大家惟妙惟俏地表演着,声情并茂演唱。四、正面激励,增强信心自信心是儿童发展的推动力,可以促进和提高幼儿歌唱学习的积极性。在歌唱教学中,幼儿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的幼儿能轻松地学会一首歌,上课抢着表现;有的幼儿虽能积极参与活动,但请起来唱时,要不走调、要不忘记歌词;有的幼儿胆小,从来不敢主动举手,一见到老师询问的目光,就紧张地躲闪,在被提问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要么怯生生地望着你,要么声音小得像蚊子。因此,老师必须深入幼儿,接近幼儿,了解他们的想法,需求和“最近发展区” ,便于根据幼儿特点和个体差异,多层次指导,让他们“跳一跳摘果子” ,再通过创设自由宽松的歌唱氛围,如“小歌星” 、 “卡拉 OK”,让每个幼儿都想唱、敢唱、喜欢唱、有机会唱。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适当赞赏,使之积累积极的情感9 / 10体验,让孩子在自信中歌唱。纲要明确指出:“在艺术活动中要关注个别差异,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培养。 ”以往我们在幼儿的歌唱教育中,老师偏爱那些模仿能力强,很会领悟教师意图的幼儿,把他们归为能力强的艺术类,而一些所谓“能力差”的幼儿,老师总认为他们是很难“开窍”的,应听之任之,放手不管了,随着时间推移散发出的是一群学样式的幼儿或什么也不敢表现的孩子。所以,我们要本着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到参与歌唱活动,但由于他的节奏感较差、胆子小,他每次演唱时,都会走调、不顺畅,声音小,效果较不理想,但是,我不排斥他、不拿他来与节奏感强的小朋友相比,而是主动采取接纳、信任的态度,表扬他那认真学习的态度劲,激发他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认识,感受歌唱给他带来的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