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元曲選_第1页
第五課 元曲選_第2页
第五課 元曲選_第3页
第五課 元曲選_第4页
第五課 元曲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課 元曲選 (一 ) 天淨沙 秋思 馬致遠 (二 ) 沉醉東風 漁父詞 白樸 指導: 潘昭如 老師 製作: 陳逸霖 體 宋 詞 元 曲 別稱 樂府 詩 餘 長短句 曲子詞 樂府 詞 餘 句法 長短句。(合樂) 字數不定。 長短句。 (合樂) 字數不定,可加 襯字 。 種類 小令 (令 )58字以內 中調 (引、近 )59長調 (慢 )91字以上 散曲:小令、散套 (清唱) 雜劇:劇曲、傳奇 (歌劇 : 有故事情節 、 曲 (詞) 、 科 、 白) 押韻 依詞牌 , 平仄韻可互換 依曲牌 , 仄聲分上去入,但北曲 無入聲 。平仄互押, 一韻到底 內容 象徵 、隱含手法 典雅婉約 白描 、寫實手法 自然俚俗 曲簡介 曲 北曲 南曲 散曲 雜劇 散曲 南戲 小令 散套 北曲在 元 代是主流,較盛行 在 元 代不興盛,以北曲的散書為主流 (傳奇) 在 元 代不盛興,至 明清 才盛行 小令 散套 令 散套 元 人稱為葉兒。 形式與 詞 相似,但可加 襯字 單一 曲調 。 又名大令,套數 同一 宮調 的若干小令組成 全套首尾 一韻到底 句式為長短句 按曲創作,需調平仄 僅可 清唱 ,沒有科(動作)、白(說白) 可加 襯字 (但不可加於句末或停頓處) 前期風格(質樸自然): 白樸 , 關漢卿 後期風格(典麗含蓄): 喬吉 , 張可久 散曲 劇 雜劇盛行於 元 代 元 代的歌劇,有 曲 (歌詞), 科 (動作), 白(說白) 合同一宮調之若干小令成一套,謂之 一折 元 雜劇每本以 四折 (四幕四場)為通例 每折之曲文用一散套, 一韻到底 雜劇每本均有 題目 、 正名 ,寫在 全劇之末 著名 元 雜劇: 竇娥冤 關漢卿 梧桐雨 白樸 漢宮秋 馬致遠 西廂記 王實甫 王 粲 登樓 鄭 光祖 雜劇 奇 傳奇盛行於 明 、 清 明代 傳奇為 元代 南戲改良而成 雜劇每本四折,而 傳奇 不限,可 多至四、五十折 雜劇每折限同一散套,不可換韻;傳奇每齣 不限宮調 ,且可以 換韻 。 明 代四大傳奇: 荊 釵記、 拜 月亭、 白 兔記、 殺 狗記 清 代傳奇雙璧: 長生殿 洪昇 桃花扇 孔尚任 ( 洪昇 孔尚任 並稱南 洪 北 孔 ) 代四大傳奇 一、 荊 釵記 王國維 考定作者為明太祖第十七子 朱權 寫書生王十朋 以荊釵作聘,娶 錢玉蓮 為妻的故事。 後來入京赴試,中了狀元,任 饒州 僉判。宰相 万俟 ( )貞 欲妻以女, 王十朋 堅決拒絕,遂被調貶 嶺南潮陽 , 錢玉蓮 在家,被奸人 孫汝權 看中,偷換了 王十朋 的家書,詭稱 王 十朋已入贅相府, 錢玉蓮 被逼投江,為人搭救,經過許多曲折,夫妻終得團圓。 二、 劉 知遠 又名 白兔記 。 作者不可考 。描寫五代時做過 一年皇帝的後漢高祖 劉知遠 ,窮困從軍,建功立業,其妻 李三娘 在娘家受逼,操工度日,磨房產子,後經種種磨折,得 以團圓。寫 李三娘 的戲,淒苦動人,曲詞樸素,有民間戲曲特色。 三、 拜 月亭 又名 幽閨記 ,相傳元末 施惠 作。描寫 金 、元 戰亂中,有 貢生 蔣士隆 、 瑞蓮 兄妹,和丞相 海牙 之子興福、 王 尚書女 瑞蘭 ,同逃兵難,後結為兩對夫婦的故事。 曲折巧妙,富戲劇性。 四、 殺 狗記 徐 (姬女改田)作。寫 孫華 夫婦和其弟孫榮 的失和與團圓。 對酒肉朋友之間種種卑劣勢利行為的暴露比較充分,所寫生活場面頗吸引人。 致遠 字號: 東籬 (由來?) 陶淵明 飲酒詩: 採菊 東籬 下,悠然見南山 因當於亂世,感慨功名之浮華 ,退隱山林,他的境遇和 陶淵明 類似。他的出世思想、寄跡自然 的生活,無一不受 陶淵明 的影響。 所以號 東籬 , 表明自己的襟懷 。 拓文人 馬致遠 馬致遠 ,號 東籬 , 元 大都 (今 北京市 )人。生於富豪家庭,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卻因在亂世,只好淪落民間,靠編撰 雜劇 謀生。 馬致遠 在 曲 壇中的 狀元 如 唐 詩的 李白 , 宋 詞的 蘇軾 作品風格以 豪放 為主 : 但也有不少閒逸恬靜、清麗細密的篇章。 元曲四大家 : 馬致遠 與 關漢卿 、 白樸 、 鄭光祖 並稱為元曲四大家。是著名的雜劇作家 著有 散曲 東籬樂曲、 雜劇 漢宮秋、青衫淚等十餘種。 致遠 文學地位 小令天淨沙秋思 , 被稱為 秋思之祖 , 王國維 稱它為 純是天籟 作品夜行船秋思,被 周清德 在中原音韻裡,譽為 萬中無一 就像詩中 李白 詞中 東坡 ,太合正音譜裡:稱之為 朝陽鳴鳳 。 “ 元劇第一 ” : 漢宮秋 劇本的美譽 馬致遠 的雜劇青衫淚(寫文人不得志) 黃粱夢(神仙故事),有人因此稱他 馬神仙 ; 賈仲明 譽其為 曲狀元 明 代 何良俊 在 四友齋叢說 中說:元人樂府稱 馬東籬 ( 馬致遠 ) 鄭德輝 ( 鄭光祖 ) 關漢卿 白仁甫 ( 白樸 ) 為四大家。 漢 卿 關漢卿 是元代最早的雜劇作家和散曲作家。他的生平,文字記載很少,目前只能依據零星的材料和他的作品,勾畫一個大致的輪廓。 他大約生於金末,由 金 入 元 ,卒於 元成宗大德 年間。 關漢卿 是一個一生落拓,不屑仕進的文人,一個多才多藝、生活爛漫、性格倔強的藝術家 。 關漢卿 ,號 己齋叟 。其代表作為 竇娥冤 竇娥冤 光祖 字 德輝 , 平陽襄陵 (今 山西襄汾縣 )人,生卒年不詳 。 生平甚無記載,只知他 “ 為人方直 ,不忘與人交,故諸公多鄙之;久則見其情厚,而他人莫之及也。 ” 除雜劇外,鄭光祖寫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數二套流傳。 周公攝政 、 王粲登樓 、 翰林風月 、 倩女離魂 (背景 ) 鄭光祖 曲 四大悲劇 關漢卿 的 竇娥冤 馬致遠 的 漢宫秋 白樸 的 梧桐雨 紀君祥 的 趙氏孤兒 竇娥冤 的故事關漢卿 感天動地竇娥冤元朝劇作家 關漢卿 之經典劇作 因 竇娥 家貧被父迫成為蔡婆的童養媳,長大後嫁作 蔡 家媳婦,不到兩年,丈夫就死了 後因 蔡婆收債 無意間被無賴 張驢兒 父子救了 蔡 婆一命 ,趁機就住進 蔡 家,並要脅婆媳與他們父子成親,但 竇娥 堅拒, 張驢兒 眼見無法得逞,便設計毒害病中的 蔡 婆,不料陰錯陽差毒死了 張 父。 張驢兒 藉此要脅 竇娥 ,不為所動, 張氏 告官污陷 竇娥 。昏庸無能的官府不但不能洗清冤情,反而行刑迫害婆媳二人 竇娥 雖受萬般凌虐堅不就範卻不忍婆婆遭受酷刑,便含冤招認殺人。 行刑當日正值 六月 酷暑,臨刑前, 竇娥 要監斬官在旗槍上掛上一條白練並對天立誓 3: 1: 竇娥 冤枉,刀過頭落,熱血都飛在白練掛旗上 2:身死之後,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 竇娥 尸首 3: 楚 州大旱三年。 當刀落下,但見那 鮮血直濺白練 無一落地,而忽地烏雲蔽日 天降大雪 ,緊接著 楚州大旱三年 ,竇娥誓言無不應驗 漢宮秋 的故事 馬致遠 昭君和番 的故事 。 漢元帝 徵選美女,派畫工 毛延壽 為選擇使, 王昭君 ,姿容絕代,明豔非凡, 毛延壽 ,便向她要索黃金一百兩。 昭君 不肯,毛延壽 就把她的容貌故意畫得醜陋, 昭君 入宮後,便被打入長門 冷宮。 王昭君 鬱悶無聊,以琵琶寄怨。巧被 漢元帝 發覺,見她十分秀麗,封她為明妃,非常寵愛。 毛延壽 欺君之罪怕 漢元帝 ,便帶 王昭君 的圖形,逃到 匈奴 ,獻給匈奴的 呼韓邪 單于,並慫恿他向漢朝指名索取 王昭君 。 漢元帝 在 匈奴 的威脅之下,無可奈何,只好命 昭君 出塞和番。昭君 行到 黑龍江 邊,因感漢皇的恩義,便投江自殺。 匈奴 單于怕漢朝會興師問罪,便厚葬 昭君 ,並把 毛延壽 綁送漢廷。當時正值深秋, 漢元帝 因思念 昭君 而入夢,忽被 秋雁的叫聲驚醒 ,卻聽得 匈奴 已把 毛延壽 押回,便把他斬首,以祭 昭君 。 中國傳奇女子故事 四大美女 四大美女: 西施 、 楊貴妃 、 貂蟬 、王昭君 王昭君 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個以能力消弭了國家戰爭,有安邦定國作用的女性,千百年來 “ 昭君出塞 ” 的故事傳頌至今。 王昭君 作曲:金剛 王昭君 悶坐雕鞍思憶漢皇 朝朝暮暮暮暮朝朝 黯然神傷 前途茫茫極目空翹望 見平沙雁落聲斷衡陽 月昏黃返照雁門關上 塞外風霜悠悠馬蹄忙 鎮日思想長夜思量 魂夢憶君王 陽關初唱往事難忘 琵琶一疊回首望故國 河山總斷腸憶家庭景況 樁萱恩重隸萼情長 遠別家鄉舊夢前塵 前塵舊夢空惆悵 陽關再唱觸景神傷 琵琶二疊凝眸望野草 閑嘆驛路長問天涯莽莽 平沙雁落大道霜寒 胡地風光賸水殘山 殘山賸水無心賞 陽關終唱後事淒涼 琵琶三疊前途望身世 飄零付杳茫祝君也茫茫 魂歸漢地目睹朝陽 久後思量地老天長 天長地老長懷想 一曲琵琶恨正長 梧桐雨 的故事 白樸 唐玄宗 與 楊貴妃 的愛情 ,又寫 安祿山 和 楊貴妃 的私情。 劇本一開頭就在 奚丹 部擅殺公主的民族糾紛中堆出 安祿山 ,並且全劇中以番將、狂胡、逆胡的外族胡人的面目出現。 從他與 楊貴妃 私通,直到發動侵 唐 戰爭, 安祿山自我表白:我只以討賊為名,起兵到 長安 ,搶了貴妃 ,奪 唐 朝天下,才是我平生願足。 全劇在 唐玄宗 和 楊貴妃 堅貞的愛情和 安祿山 與 楊貴妃 曖昧私情的矛盾迷霧中,卻潛伏著更深劇的 唐玄宗 和 安祿山 之間的矛盾。 這一層矛盾,不只是為了 楊貴妃 的情愛,更是民族之間的對立和鬥爭。 故事來源: 趙氏孤兒”的故事最早見於 司馬遷 史記 趙世家 時間: 春秋 時期 地點: 山西 省 襄汾 縣 趙康鎮 境内 主要人物: 程嬰 (鄉間醫生)、 趙武 (趙氏孤兒)、 屠岸賈(晉國將軍), 公孫杵臼 ( 趙朔 的門客) 劇情: 晉景公 ,荼害百姓。 趙盾 勸諫不聼;奸臣 屠岸賈 陷害忠誠正直的大夫 趙盾 ,残害 趙盾 全家老小。惟一漏網的是 趙朔 的妻子,她是 晋成公 的姐姐 庄姬 公主,肚子懷着孩子,躲藏在宫中,生子,由 趙 門客 公孫杵臼 好友 程嬰 喬裝救出。 屠岸賈 聞公主產子,進宫搜孤不得,下令十日内若不獻出嬰兒,即將國中與孤兒同庚的嬰兒均殺死。 程 乃與 公孫杵臼 計議, 程嬰 捨自己的孩子, 公孫 捨身, 程嬰 眼睁睁地看着兒子和好友 公孫杵臼 死在亂刀之下 , 救出孤兒。 程嬰 苦心教育,十幾年來,把 趙武 培養成一個文武雙全的青年。為了接近 屠岸賈 ,他設計 趙武 認 屠岸賈 為義父。有一天,他把真相告訴了 趙武 。 程婴 與 趙武 ,在大将軍 魏绛 的鼎力相助下,裡應外合終於誅 屠岸贾 報仇。 趙 氏的冤情, 程嬰 的忠義, 公孫杵臼 的忠烈大白于天下。 程嬰 因痛子悲友自刎而死, 趙武 服孝三年。 趙氏孤兒 的故事 紀君祥 青衫淚 的故事 白居易 青衫淚 是寫 唐 代 白居易 與 裴興奴 戀愛的故事。 白居易 琵琶行 (新樂府長詩 )中有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 司馬青衫溼句,因以為曲名。 劇情 : 白居易 與 裴興奴 相愛甚深,但因 裴 母貪財好利,硬把 興奴 賣於豪富茶商 劉一郎 。 其後 興奴 隨 劉一郎 南下, 唐憲宗 元和十年盜殺宰相 武元衡 , 白居易 在諫官之先上疏請捕賊,因而獲罪,貶為 江州 司馬。 偶經 江州 夜泊,彈琵琶抒懷,遂得與 白居易 團圓。 次年秋作此詩,借 琵琶女色衰見棄的遭遇 ,發抒自己 遷調不遇的苦悶 ,既憐商婦,亦復自憐,極為感人。 馬致遠 藉這個故事表現當時社會重財不重義,及商人得志、書生不得志的社會現實。 票上的 西廂記 王實甫 前預習 請查出課本兩首小令押韻的字? 天淨沙 鴉、家、馬、下、涯 沉醉東風 口、頭、友、鷗、侯、叟 天淨沙 哪些詞語點出了季節? 枯籐、西風 點出了 沉醉東風 這首小令裡沒有 對仗 的句子? 。 黃 蘆岸白蘋渡口, 綠 楊堤洪蓼灘頭 。 雖無 刎頸交, 卻有 忘機友 深秋 第一句以 枯、老、昏 三色詼諧,不指點出了季節,還點出 鄉愁 。 第二句以 小橋 與人 樸拙之美 , 流水 音 響柔和 之妙,而 人家 則勾起 溫馨 的聯想。前兩句呈錯落之美。 第三句 西風 點出蕭條的 秋季 , 瘦馬 暗示漂泊、愁思 , 古道 則襯托出 悽涼、悲壯 之感。 三者結合,顯出寂寥哀傷的情境。 末二句,夕陽西下點出了 黃昏時刻 ,呼應烏鴉也平添一份 淒迷之美 。 表現出遊子離鄉之苦、思家之愁。 (一 ) 天淨沙 點整理 動機 :藉著 深秋傍晚 ,淒涼的氣氛 主旨 :以抒發 游子漂泊異鄉 的悲苦情懷 寫作技巧 : 襯托方式 )的 小令 家麻韻, 國音 韻腳為 態 詞語和重複句式,形成 鼎足對 全曲主體所在。 (一 ) 天淨沙 鴉、家、馬、下、涯 天淨沙 課文結構表 敘景 時刻 敘情 枯藤、老樹、昏鴉無奈 小橋、流水、人家俊逸 古道、西風、瘦馬悲涼 夕陽西下 秋思 夕陽西下 無奈 斷腸 人在 天涯 漂泊 腸 寫 景 抒 情 夕陽西下 古道西風瘦馬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近 景 中 景 遠 景 無 奈 俊 逸 悲 壯 斷腸人在天涯 愁 思 天 淨 沙 秋思 結構表 藤 老樹 昏鴉 黃昏時,歸巢的烏鴉,落在枯藤 纏繞的 老樹上。 橋 流水 人家 小橋下,流水潺潺,溪邊有戶溫馨人家。 道 西風 瘦馬 走在年久失修的荒僻道路上, 吹著陣陣哀愁的西風, 我騎著瘦弱的馬。 陽西下 望著夕陽西下 腸 人在 天涯 我這飄泊他鄉、思家心切的遊子, 仍身在遙遠的異鄉。 筋動一動 想一想,這首作品的寫作 時間 與 季節 ? 下一題 黃昏 秋天 筋動一動 判斷一下,本曲那些句子描寫 景物 ?那些句子抒發 感情 ?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下一題 寫景 抒情 筋動一動 想一想:右列三組句子所描寫的景物,若依照遠景 、 中景 、 近景 三種距離層次來判斷,應如何分類?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看 解 答 物距離 想一想:右列三組句子所描寫的景物,若依照遠景 、 中景 、 近景 三種距離層次來判斷,應如何分類 ? 下一題 古道 、 西風 、 瘦馬 近景 枯藤、老樹、昏鴉 遠景 小橋 、 流水 、 人家 中景 筋動一動 想一想:前三句描寫景物的句子中,依照 俯視 、仰視、平視 三種視覺角度來判斷,應如何分類?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看 解 答 覺角度 想一想:前三句描寫景物的句子中,依照 俯視 、仰視、 平 視 三種視覺角度來判斷,應如何分類? 下一題 小橋、流水、人家 枯藤、老樹、昏鴉 古道、西風、瘦馬 筋動一動 想一想:這三句所描寫的景物,分別讓你感受到 無奈、俊逸 還是 悲壯 ?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無奈 俊逸 悲壯 辭與文法 修辭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西風指秋風: 文法 “ 夕陽西下 ” 的句型: 末句的斷句: 鼎足對 借代 表態句 斷腸 人在 天涯 塊玉 閒適 馬致遠 舊酒沒,新醅潑。老瓦盆邊笑呵呵, 共 山僧野叟閒吟和,他出 一對 雞,我出 一個 鵝,閒快活。 樸 生平軼事 白樸 ,字 仁甫 ,號 蘭谷 。 元隩州 (在今 山西省河曲縣 )人 。 生於 金哀宗 正大三年 (一二二六年 )卒於 元仁宗 皇慶元年 (一三一二年 )。 白樸 父親 白華 ,仕 金 樞密院判官。 白樸 七歲遭逢壬辰之亂 與父親失散,由 元好問 收養、教導,奠定深厚的文學基礎。 入 元 後,不願為官,晚年移居 金陵(今南京市 ),縱情詩酒以自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