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_第1页
踝关节骨折_第2页
踝关节骨折_第3页
踝关节骨折_第4页
踝关节骨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踝关节骨折,晋江市医院骨一科 许永权,踝关节骨折,晋江市医院骨一科 许永权,概述,2012年学者统计,踝关节骨折占成人全身骨折的6.78居人体关节内骨折之首位近十年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无论成人或青少年,踝关节损伤均呈上升趋势,解剖学和生物力学:,A 骨性结构由踝穴(胫骨下端关节面与内、外踝构成)、距骨组成冠状面:外踝较内踝低1cm左右;矢状面:外踝较内踝偏后1cm,后踝较前踝向下延伸,限制距骨后移内踝:顶端两个钝性突起:前丘前结节,后丘后结节,有三角韧带附着;后侧有一沟,胫后肌腱由此经过外踝:位于胫骨前后结节构成的切迹中踝关节负重时,17负荷经外踝向腓骨近端传导,外踝轴线与腓骨干纵轴相交形成向外开放的1015角以适应距骨外侧突,B 韧带:1、三角韧带(内侧韧带):内踝体积较外踝小,被分成外侧覆盖关节软骨的前隆起和后隆起。浅层三角韧带(内侧副韧带)附着在前隆起上,向后走行至距骨、跟骨和舟骨,但对踝关节几乎没有提供稳定性。深层三角韧带是内侧稳定结构的主要部分,附着于内踝的后隆起,几乎为横行走向,基本在关节内,被覆滑膜。任何不包括深层三角韧带的修复都不能恢复韧带的稳定性。,2、胫骨前后唇:胫骨远端关节面是凹形的,有前唇和后唇。顶部的后唇是下胫腓韧带联合的后部附着处,Scheidt认为,当后踝骨折累及25%胫骨远端关节面时,向后位移和内旋会增加。因此必须评估后踝骨折块的稳定性是否需要修复。3、下胫腓联合:胫骨远端外侧有适合于腓骨的浅槽或切迹,由一个大的前结节和相对较小的后结节构成。踝部最重要的韧带联合体是连接胫骨和腓骨远端的韧带,此韧带联合由4个不同部分组成:前方下胫前腓韧带,自胫骨前结节(Tillaux-Chaput结节)的前外方斜向远端外踝的前方,此处的止点为Wagstaffe结节;后方下胫后腓韧带自后结节(Volkmann结节)斜向远侧;后方下胫腓横向韧带,类似于纤维软骨,位于远端的胫腓骨之间的连接处;中间骨间韧带,由位于踝上距离不等的骨间膜增厚形成。如果此四个结构完整性受到破坏,外踝向腓侧移位,则距骨也向腓侧移位即使内侧三角韧带完整也不能阻止距骨的向外移位此为外踝损伤需要建立外踝对胫骨远端的解剖关系的理论基础。,下胫腓联合,4、外侧副韧带复合体:距腓前韧带:踝关节旋转不稳定主要结构,90发生在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坚韧、体积大,向后内附着在距骨后突;腓跟韧带:位于中间,斜向后,远侧在腓骨肌腱的深面,垂直越过距下关节的后侧,连接于跟骨的腓结节近侧区域的后方。,C 肌肉和肌腱:1、踝关节的后方:跖屈肌小腿三头肌和跟腱。2、踝关节的外侧面:腓骨短肌腱和腓骨长肌腱3、踝关节的内侧面:由屈肌支持带自内踝的后方到跟骨结节的内侧面,自前向后胫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动脉及伴随静脉与胫神经和踇长屈肌腱。4、踝关节的前方:由外向内依次为:第三腓骨肌腱、趾长伸肌腱、腓神经深支、胫前动脉(延续为足背动脉)、踇长伸肌腱和胫骨前肌腱。,D 关节对位和生理功能:1、以前认为距骨前宽后窄,当踝关节跖屈时踝穴会不稳定,现在的研究(Golish)认为踝穴在完全跖屈和背伸的情况下始终和距骨完全匹配。踝关节正常的活动有赖于外踝的完整和稳定。2、踝关节周围的韧带对踝穴的稳定性非常重要,韧带的损伤应和骨折同等对待。腓骨的短缩和旋转移位都会明显地影响胫距关节的接触特性。Willenegger指出外踝在垂直轴上24的倾斜会导致距骨发生2mm的外侧移位;外踝向后发生23mm移位,会使距骨的垂直轴倾斜10。以上两种情况都会明显减少距骨顶部的接触面积。相反的情况是如果内踝移位而外踝保持完整,则不会发生同样的生物力学变化。3、新近踝关节生物力学文献显示,在踝关节的稳定性上,与下胫腓联合韧带相比,三角韧带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要。,LaugeHansen分型是丹麦学者 Lauge-Hansen 于 1950 年首先提出,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受伤时足的位置,另一个是引起损伤的暴力方向。足的位置决定了哪些结构是紧张的,因此该结构在遭受暴力时可能发生损伤。以旋后外旋型骨折为例,旋后是指损伤时踝关节处于旋后位,继发的暴力是外旋暴力。,Lauge-Hansen 描述的足的 4 种位置:,a,极度旋前背屈位;b,极度旋前跖屈位;a,极度旋后背屈位;b,极度旋后跖屈位,Lauge-Hansen分型,旋前,跖面向外,旋后,跖面向内,内收 Adduction,外展Abduction,外旋Exteral-rotation,绝大多数人平时为外旋位,Supination-Adduction (SA) 旋后内收, Transverse avulsion-type fracture of the fibula below the level of the joint or tear of the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s 腓骨在踝关节平面以下横行撕脱骨折或外侧副韧带撕裂 Vertical fracture of the medial malleolus. 内踝垂直骨折,旋后内收,Supination-Eversion(SER)旋后-外翻(外旋), Disruption of the ant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 下胫腓前韧带断裂 Spiral oblique fracture of the distal fibula 腓骨远端螺旋型骨折 Disruption of the post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 or fracture of the posterior malleolus 下胫腓后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 Fracture of the medial malleolus or rupture of the deltoid ligament 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旋后外旋,Pronation-Abduction (PA) 旋前-外展,Transverse fracture of the medial malleolus or rupture of the deltoid ligament 内踝横行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 Rupture of the syndesmotic ligaments or avulsion fracture of their insertions 下胫腓韧带联合撕裂或附着点骨折(Tillaux-Chaput结节) Short, horizontal, oblique fracture of the fibula above the level of the joint. 高位(踝关节平面以上)腓骨短、水平、斜行骨折,旋前外展,Pronation-Eversion(PER) 旋前-外翻(外旋), Transverse fracture of the medial malleolus or disruption of the deltoid ligament 内踝横行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 Disruption of the ant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 下胫腓前韧带撕裂 Short oblique fracture of the fibula above the level of the joint 高位(踝关节平面以上)腓骨短斜形骨折 Rupture of post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 or avulsion fracture of the posterolateral tibia 下胫腓后韧带断裂或胫骨后外侧撕脱骨折,旋前外旋,Lauge-Hansen分型的特点,较全面反映踝关节损伤机制和创伤病理特点,涉及了踝部韧带,对治疗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不足之处: I. 仅根据X片有时不能明确骨折的分型II. 该分类没有包括直接暴力所造成的骨折III. 对骨折的预后没有评价意义,AO/OTA分型,国际创伤学会(AO)进一步细化了Davis-Weber分类法,主要根据腓骨骨折的高度与下胫腓韧带联合之间的关系而将踝关节骨折分为A、B、C三型。优点:强调外踝的治疗缺点:没有涉及内侧结构的损伤,下胫腓联合远端损伤(A型)a 足旋后位时施加内收暴力致外侧张力丧失,损伤首先发生在外侧I.距腓前韧带撕裂II.骨骼韧带撕脱III.腓骨横行的撕脱骨折b暴力使距骨内收,致内侧损伤,内踝发生剪切压缩骨折,经下胫腓联合部损伤(B型)当足于旋后位承受轴向载荷时,最易发生该型损伤1.腓骨发生斜行骨折,骨折线前下后上2.下胫腓后韧带损伤或后踝骨折(胫骨后唇则为Volkmann三角撕脱)3.内侧三角韧带损伤或内踝横行骨折,下胫腓联合近端损伤(C型)足旋前位、内侧结构紧张、外旋力量作用于足部时1.内侧三角韧带断裂或内踝撕脱骨折2.下胫腓前韧带、骨间韧带断裂(下胫腓联合分离)3.间接旋转暴力致腓骨干骨折(骨折水平取决于骨间膜向近端撕裂的程度),骨折评估,X片:踝关节正、侧位、踝穴位(内旋20)评估腓骨短缩:胫骨远端关节面软骨下骨和外踝软骨下骨连接处出现台阶,即表明腓骨短缩胫距关节面的间隙内踝和距骨内侧的关节间隙内侧间隙的增大意味着踝穴移位,CT:下胫腓联合分离、腓骨异常旋转的评估异常重要MRI:有助于踝关节韧带损伤的评估,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X线片检查胫腓间隙在前后位X片上5mm踝关节内侧间隙在踝穴位4mm但X线诊断可靠性差,需与健侧对比三维CT、MRI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术中判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试验,外旋应力试验内侧间隙增大2mm提示损伤HOOK试验(术中必须要做)在内外踝骨折固定后,用尖钩向外拉腓骨,如腓骨向外移动4mm,则表明下胫腓联合韧带完全撕裂关节镜检查,治疗,非手术治疗A型骨折,单纯腓骨远端骨折,由于内侧结构未累及,踝关节稳定B型骨折,单纯无移位的外踝骨折未累及内侧结构,如踝穴平整,也可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手术入路,外侧入路处理腓骨骨折,勿损伤腓浅神经内侧入路标准内侧切口位于内踝前方或后方,避免损伤大隐静脉和隐神经后侧入路切口位于跟腱和腓骨肌腱之间,避开腓肠神经,游离胫后脂肪垫直至胫骨后表面,A型骨折外踝低位骨折 张力带、螺钉固定内侧结构 螺钉固定,B型骨折腓骨骨折线 前下后上 外踝向近端后方移位并旋转 置于外侧1/3管型钢板(保护钢板)后方支撑(防滑)钢板,内侧探查三角韧带损伤不需常规探查腓骨固定后术中X线片显示内侧间隙仍宽难以进行腓骨准确复位可能存在韧带或软骨片嵌入内侧间隙取出并修复内侧三角韧带(检查深层须拉开胫后肌腱),后外侧或后踝骨折B型或少数C型骨折,Volkmann骨块因有下胫腓后韧带附着,常与外踝同时移位侧位片小于25关节面的后踝骨块无需固定采用由前向后经皮固定技术时,应注意B型骨折块位于胫骨的后外侧角,螺钉方向要与之对应,C型骨折和A、B型一样,首先处理腓骨成功的关键:恢复腓骨长度及纠正旋转X线检查复位的情况,胫骨关节面与外踝的对应关系是判断复位的标准,C型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手术指征,踝关节内外侧稳定结构未得到满意重建重建后术中检查下胫腓仍然不稳定陈旧性下胫腓分离,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方法,下胫腓关节近端约2cm螺钉方向:后向前 倾斜2530平行胫骨关节面3.5mm或4.5mm全螺纹皮质螺钉、无需加压1或2枚(严重不稳定)3或4层皮质螺钉置入前须恢复腓骨长度并纠正旋转通常1216周取出,术后处理,石膏或支具中立位固定踝关节6周6周后开始进行负重锻炼12周后恢复正常步态半年内避免进行跑跳等踝关节剧烈活动,以往观点下胫腓联合损伤 内侧副韧带损伤三角韧带损伤不重要,修复方法有限目前观点三角韧带对踝关节稳定性的贡献度 下胫腓联合文献证实三角韧带不修复疤痕愈合强度远小于直接缝合后严重损伤应尽量修复探查修复三角韧带后如证实踝关节稳定性恢复则无需固定下胫腓联合,减少螺钉断裂的风险,冠状位稳定:外踝(非外侧副韧带)、下胫腓韧带复合体、内踝(三角韧带),三部分中两部分稳定,即可维持踝关节冠状位的稳定C型或B型骨折,三角韧带修复后如外旋应力试验阳性仍应固定下胫腓联合 内踝前丘(浅层附着点)撕脱,距骨外移提示三角韧带深层(附着于后丘)断裂,此时内侧如果单纯修复内踝是不够的,特殊类型的踝关节损伤,Maisonneuve骨折指由外旋暴力导致的腓骨近端骨折,常常合并内踝骨折、三角韧带撕裂、距腓前韧带断裂、骨间韧带损伤、下胫腓韧带撕裂、后踝骨折等损伤。该骨折1840年由法国医师Maisonneuve首先报道,故此得名。属于旋前外旋的一种特殊类型,骨间膜广泛撕裂,踝关节极度不稳定,易漏诊,踝关节损伤摄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