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立知识经济基础,促进中国社会转型_第1页
试论建立知识经济基础,促进中国社会转型_第2页
试论建立知识经济基础,促进中国社会转型_第3页
试论建立知识经济基础,促进中国社会转型_第4页
试论建立知识经济基础,促进中国社会转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试论建立知识经济基础,促进中国社会转型论文摘要:是作者对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 21 世纪(卡尔达尔曼等著)的介绍与评论。首先分析了中国的具体情势和面临的挑战,指出 21 世纪中国现代化的任务是迅速知识化以及在中国建立知识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建立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提出政策建议。论文关键词:中国;知识经济;经济转型;现代化 21 世纪中国能否成功地从计划体制的工农业经济转型为知识经济,关系到中国能否顺利地实现第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由卡尔达尔曼(CarlDahlman)领导的世界银行学院研究小组同中国政府和知名学者紧密合作,对此作了充分的研究,其成果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 21 世纪的中英文版同时面世,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一、21 世纪中国现代化的任务是迅速知识化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和人口不断现代性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20 世纪全球现代化的主题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服务业化。进入 21 世纪,现代化的主题则是知识化,即发展知识经济,建立知识社会,创造更高的生产率,实现人类更大的福利。对中国而言,现代化可能有两种选择:一是延续先行国家之路,先工业化再服务业化,进而知识化;另一种是并行促进三种社会2 / 15转型,即同步推进向工业社会、服务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转型。中国究竟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由卡尔达尔曼博士负责的世界银行工作小组提出了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在全社会实现知识化,从而直 l 接完成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这一研究是世界银行应中国政府之邀而做出的,其较早版本曾作为中国制定“十五计划”的参考资料提交中国政府。回头来看,报告中的很多思想在国家“十五计划” ,和科技、教育以及高技术产业“十五发展专项规划”中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世界银行报告的价值关键在于:它立足于中国实际发展阶段,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所面临的重大发展挑战;它运用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从全球视角提出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建立知识社会的重大发展方向。正是因为世界银行的专家能够从全球和国际比较的视角,在充分分析和研究中国的基础上提出战略框架,使得这份报告独具翘楚。二、中国发展面临的四大挑战在此特别就本报告的上述两个方面的特点作一些介绍和评论。报告首先分析了中国现阶段面临的四个挑战,这些挑战决定了中国必须是几个转型并行、相互交织,且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重大挑战包括:第一,失业的巨大压力和创造就业的重负。中国劳动力人口占世界总量的26,决定了中国面临着持久的就业压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又加重了这个问题。中国经济发3 / 15展模式在 20 世纪 80 年代曾经是“高增长高就业” ,但 20世纪 90 年代是“高增长低就业增长” ,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分别为 101和 1,新增就业人员 7241 万人,仅相当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吸收劳动力的 13。与此同时,大部分劳动力还处于低技能的岗位和低生产率的部门,如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印度的 75,美国和法国的5;制造部门劳动生产率也只有印度的 92,不足美国和法国的 5。经济增长的实质一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劳动力由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是美国的 100 多倍,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提高农民收入必将排斥农业劳动力;中国的水泥产量是美国的 57 倍,电视机产量是美国的 32 倍,煤炭产量是美国的 125 倍,改造传统工业也将排斥低技能的工人。过去 5 年,国有工业和集体企业的就业岗位减少了 13,约 4600 万人,其中制造业、商业、建筑业和采掘业占 80。因此,中国不仅就业压力重,而且劳动生产率低下,低劳动生产率下的就业比重过高,进一步的经济转型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第二,保持增长的持续性。一般而言,只有较小的国家能在长时间保持高增长。过去35 年中(19651999 年间),只有博茨瓦纳、也门和新加坡的增长速度高于中国。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都呈现下降趋势,根据瑞士管理发展研究院世界竞争4 / 15力年鉴的排名,中国由 1998 年的第 21 位下降到 2001 年的 33 位;而在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的排名中,中国也由 1998 年的 42 位下降到 2000 年的 44 位。随着中国加入 WTO,这一问题将更加严峻。过去 20 多年中,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从附加值看,2000 年农业附加值相当于 1978 年的 277 倍;工业附加值相当于 1978 年的 112 倍。1999 年,中国谷物产量占世界总量的 219,棉花占 210,油菜籽占 238,肉类占 263,烟叶占 349,花生占 382,水产品占 295;水泥占 356;电视机占 265;钢产量占 159;化肥占 188。中国各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世界出口比重在 10到 30之间,但是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仅为 308。中国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既要改变本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从要素密集投入、污染密集型投人为主转向非能源密集、非污染密集型投入为主的结构,由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转变,同时还要调整本国贸易结构,增加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出口。过去 20 年,中国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两种因素:资本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19791998 年,中国平均年增长率 97,而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别贡献了 38 个百分点和 36 个百分点。阿尔文发现,期间中国 TFP 增长率只有 14,对 GDP 增5 / 15长率的贡献率只有 19,比绝大多数人的估计要低得多。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中国的劳动参与率在世界上已经处于很高的水平,不可能继续提高,甚至有可能下降。因此,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应当主要靠提高 TFP。而提高 TFP 可依赖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应,但根本措施还是要靠长期的无形因素(如知识、制度等)。这就是在 21 世纪提出知识发展战略,强化知识创造和传播的根本原因。第三,收入不平等和地区差距日益扩大。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从国际比较看,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基尼系数提高了 35,是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世界银行(20002001 年世界发展报告估计,1998 年中国基尼系数为 040,最高收入的 10人口与最低收入 10人口的收入之比为 127 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收入差距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中国收入不平等性在迅速增加,基尼系数由 1991 年的 0282 提高到1995 年的 0388,也增加了 38。中国收入差距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且不仅收入差距扩大,公共服务水平差异也很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按现价计算,1985 年为 172 倍,2000 年为 279 倍;若按不变价格计算,1985 年为 153 倍,2000 年扩大到 204 倍;从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看,1985 年为 212 倍,2000 年为 299 倍。二是各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不仅人均6 / 15GDP 等经济发展指标差距扩大,而且知识差距也十分明显,报告中引用了我们最新的一项研究成果,西部地区的知识发展水平仅相当于东部的 35,其中获取知识能力仅相当于东部的 14,吸收知识能力水平为 81,交流知识能力为 31,在人均 FDI 和互联网的普及率上前者更是只有后者的 8和 12。北京知识发展水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 倍,上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53 倍,天津为 28 倍,广东为 21 倍。而大多数西部地区均属于知识资源水平低的地区。其中西藏知识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32,贵州为 38,青海为 44,云南为 49,内蒙古为57。三是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2000 年农村人均收入 4000 元以上的人口所占比重为 13,1000 元以下的占 14,两者收入差距 4 一 lO 倍。城镇收入最高户与最低收入及最低收入困难户收入之比,由 1996 年的 412 倍扩大到 2000 年的 570 倍。上述三大差距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知识差距,它将在知识迅速发展和不平衡发展的过程中继续扩大和加深,导致新的知识贫困。第四,环境可持续问题。中国主要的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恶化、生态破坏日益加重。中国 GDP(按 PPP 计算)相当于美国的一半,约占世界总量的 108(1999 年),但是每年的水资源消耗量相当于美国的 117 倍;每天排放的7 / 15污水量相当于美国的 330 倍,居世界第一位(1998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 15(1997 年);煤炭消耗量占世界总量的 297(1999 年)。这种增长类型不仅无法实现长期持续高增长,同时还使中国十几亿人口面临生存环境恶化的威胁。报告明确提出,中国需要确保资源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资源密集、能源密集产业转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产业,从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驱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向知识要素驱动模式,也必须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高度自给自足,向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最终从高增长、高能耗、高污染、不可持续模式转向高增长低能耗低污染改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实质是,从要素驱动的增长转向知识驱动的增长,从要素为基础的社会转向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知识要素的特殊性还在于知识是可替代的,对环境、生态是友好的,知识发展战略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三、中国在全球知识革命中的定位 21 世纪的国际竞争与其说是经济竞赛不如说是知识竞赛,经济投资与其说是物质投资不如说是知识投资,经济增长与其说是要素驱动不如说是知识驱动,国际差距与其说是经济差距不如说是知识差距。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首先表现在 R&D 的高投入。尽管发达国家 R&D 占 GDP比重比较高,但还是呈上升趋势。同时,国防研发资金比重在下降,民用经费上升;其次,研发合作增加,既可以8 / 15交流知识也可以创新知识。获取全球知识的重要来源是外国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增加,国际贸易中的技术转让和技术许可费支出迅速增加。第三,R&D、品牌、营销等无形资本投资比重在上升,设备、机器等有形资本投资比重在下降。一些发达国家无形投资已经占总投资的一半以上,超过有形投资。第四,教育和培训等人类资本投资越来越重要。OECD 国家接受中等教育的成人比例由 22提高到4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显著提高。相比而言,第一,中国不是世界 R&D 支出大国,中国人口占世界总量的 15以上,但是 R&D 支出占世界总量的 25(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占 GDP 的比重仅为 06,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2。第二,中国也不是科学创新大国,中国科学论文占世界总量的 14,只在极少数领域处于世界前列水平。尽管近年来科学论文数量迅速提高,但是中国论文引用率只有 097,而世界平均水平为 347。第三,中国也不是技术创新大国,1998 年本国居民专利申请数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 178,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有 10。第四,中国不是技术输出大国和引进大国,1998 年中国的技术转让和许可费用收入占世界总数的01,而美国高达 555;技术转让和许可费支出占世界总量的 12。当代的世界知识革命使中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有条件和机会加速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但9 / 15这是有条件的追赶过程。这个追赶过程既包括经济的追赶也包括知识的追赶和制度的追赶。而且,中国实现追赶不仅具有中国历史意义,同时也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即加速人类的知识化,并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正是基于上述分析,该报告提出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知识化的定位:发展知识经济不是简单地发展高科技,所有的部门都可以利用知识促进自身的发展;有效地运用知识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国民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因此,中国应当优先获取利用全球知识,强化本国吸收知识的能力,提高本国创新知识的能力,扩大知识的扩散、应用范围。四、建立知识经济与社会的四大支柱在一个农村人口占 23、农业劳动力占 12 的社会里,如何发展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该报告富有建设性地提出构成知识经济社会基础的四个支柱。第一个支柱是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知识和技术在中国是稀缺资源,必须建立一种激励制度,促进知识的有效创造、传播和利用。政府应当成为适当制度的构建者和激励提供者。政府应当从统治、控制到治理再到良治,这需要制定公平、透明和稳定的规则,确保执行,形成正式的法治;构建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竞争的制度支持市场运行;建立国际公认的定性标准和管理指导方针;构筑独立监督的管理权威,从而强化管理框架;强化对私人部门的支持,尤其要消除服务业10 / 15中私人发展和外商参与的障碍;改革制造业和重工业中低效的国有企业,放开能源、运输、电信和金融等部门的竞争;完善的社会安全网络;提高劳务市场的灵活性;确保所有的社会成员均获得平等的经济机会,尤其是那些甚至在发达经济中也经常受到歧视的群体,如妇女、少数民族和未受良好教育者及未充分就业者。第二个支柱是建立学习的社会。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投资于十几亿人口,从而形成巨大的人力资本,这是人口包袱变为经济财富的根本途径。最大的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最大的人力资本收益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所谓学习型社会是人人都有机会学习的社会,能够终身学习的社会,并且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获得教育机会的社会。尽管中国人口占世界的 15 以上,小学、中学在校人口占世界总数的15,但是,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只有世界总数的10。1998 年我们提出大力发展、超前发展高等教育,放开高等教育市场,改变国有国办、高度垄断的模式;2000年我们进一步提出将 9 年义务教育逐渐扩展到 12 年,加快城市高中教育普及率,同时也加快农村高中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普及率。世界银行的这一份报告也进一步强调中国应将义务教育由 9 年扩展到 12 年。在中国如何发展高等教育曾有过激烈的政策辩论,其实质是要不要开放高等教育市场。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始终是国家控制、政府办学,尽11 / 15管过去社会和私人投资比重不断增长,但是政府的投入仍然高居 23 的比重,政府部门仍通过各种行政手段直接控制高等学校人、才、物和日常运转。世界银行报告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国家标准,必须加以提高,包括:将迅速发展的私人教育部门纳入到正规教育体系中去;将教育主管部门的角色由一个教育提供者转变为教育质量的保证者,给予高等教育机构更大的自主权;重视软技能(例如管理以及服务部门增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技能)。最近,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放开非义务教育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办学格局,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改变过去依靠政府投入的过于单一的“国有政办”的模式,对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通过整体改制,转由社会力量经营,实行国有民办;可以由社会各方面筹资,以合作形式办学,实行公有民办;社会个人出资,实行民有民办。另外,国家将继续对贫困地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工程” ,建设和改善农村小学和初中办学条件,并拨出专项基金,建设改造教育用房;国家实施“西部职业教育工程” ,面向农村培养和培训中等实用职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程” ,加快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 ,建设高等学校校园网和远程教育工程,实现网络化教学管12 / 15理、电子化图书馆,建设远程计算机教育工程,建设教育资源信息化工程,包括大规模教育科研数据库系统、图书情报系统等。报告还特别提出利用海外华人的宝贵资产。目前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还只有 13 回国,中国还属于人力资本净流出国,力争做到流出和流入相等,由人才损失变为人才收益,如美国人才净流入收益为 40 亿美元,1995 年到 1996 年有 12 万名大学生进入国外机构而中国为净损失6 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国高等教育经费(包括个人支出和捐赠)的 10以上。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人才流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能还是人才流失。中国还可以利用宽带网发展教育。第三个支柱,建立信息基础设施。近年来,中国信息与通讯技术出现了爆炸性增长。19952000 年,中国电话用户年增长率为 29,移动电话用户年增长率为88;电脑生产量年增长率为 52(如果包括进口量这一增长率将更高)。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 IT 技术应用大国。到 2001 年 6 月底,中国拥有电话 28 亿部,其中移动电话 116 亿部,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经超过美国,到 XX 年可能超过美国总人口数;XX 年中国还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计算机应用市场。根据信息产业部吴基传部长的估计,今后 5年中国的 IT 产业将以每年 20的速度增长,到 XX 年 IT 产业产值将占 GDP 的 8以上,固定电话用户将达到 5 亿户,全国普及率 40以上。中国移动电话超过美国,表明发展13 / 15中国家 IT 产业有巨大的潜力,可以跳过工业化国家经历的中间阶段。报告还详细讨论了中国电信市场结构,建议中国电信市场必须进一步自由化和放松管制,实现普遍接人原则,降低市场进入门槛和壁垒。如果从各类电信服务的绝对价格来看,中国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如果从相对购买价格看,中国仍属于费用昂贵的国家。最近,中国取消了入网费,我们认为这是顺应发展趋势的。政府应当从原来的管理者转变为聪明的管理者,从经营者转变为监督者,促进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三网的互连,促进 IT 技术市场与服务市场的统一,促进各地区 IT 技术标准与制度规则的统一,也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及电信网络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降低农村及贫困地区服务成本和服务价格,实现普遍接人、普遍服务的原则。第四个支柱是建设技术应用体系与科技创新体系。对中国而言主要是更多更有效地使用技术,既包括新技术,如ICTs,也包括旧技术,如电力、输电等技术。在整个经济中更加广泛更加迅速地传播技术,以期提高整个经济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报告指出,实现这一功能,首先应建立统一的市场,例如在各地区之间实行开放贸易,取消各类地方保护主义的做法,通过价格和市场竞争推动先进产品的扩散;取消各类低效率的规章制度,建立足够强的激励机制,推广技术;改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