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区知识_第1页
洁净区知识_第2页
洁净区知识_第3页
洁净区知识_第4页
洁净区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洁净室知识培训,2015-11-10,培训内容,1,洁净室知识介绍,洁净室使用要求,1,洁净室知识介绍,两点知识,设置目的,尘埃粒子无处不在,它是携带微生物的载体,随气流四处飘散。空气是侵袭我们产品的污染物的主要媒介。,1.1洁净室设置目的,1.1.1 存在问题,洁净室具备的功能,洁净室的作用,能控制产品所接触之大气的洁净度以及温湿度,使产品能在一个良好之环境空间中生产、制造。,空气过滤气流排污提高空气静压(相对负压)满足物料对温湿度的要求,1.1.2 设备条件,1.1.3 法规要求,依据国食药监械2007239号附件2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中的相关规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免疫荧光试剂、免疫发光试剂、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金标试剂、干化学法试剂、细胞培养基、校准品与质控品、酶类、抗原、抗体和其他活性类组分的配制及分装等产品的配液、包被、分装、点膜、干燥、切割、贴膜、以及内包装等工艺环节,至少应在100,000级净化环境中进行操作。无菌物料的分装必须在局部百级。,1.2基础概念,洁净室图,1.2.1 洁净室定义:,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限定空间。它的建造和使用应能减少空间内诱入、产生及滞留粒子。空间内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需按要求进行控制。,1.2.2洁净度,洁净度指洁净空气中空气含尘(包括微生物)量多少的程度。,单位体积空间内,空气中所含微粒(包括微生物)大小及数量的多少是区分空间洁净度级别的标准。,1.2.3 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等级,01 十万级洁净室参数标准,02 万级洁净室参数标准,温度、湿度、压差、沉降菌/浮游菌、尘埃粒子数等。,1.2.4 洁净室控制要点,2,洁净室使用要求,三方面要求,对人的要求,对环境的要求,对物品器具的要求,2.2,2.1,2.3,2.1对人的要求,行为:,着装:,A. 持证上岗。B. 有传染病、外伤伤口、皮肤病等不得与产品直接接触。C. 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卫生:,A. 干净卫生的工作服、鞋。B. 一般生产区:白大褂、工作鞋。C. 洁净区:洁净服、洁净鞋。,A. 不同洁净级别区域工作服、鞋不得窜门。B. 按流程进出洁净区。C. 作业时按要求做好防护措施。,2.1.1工作服洗涤,A. 消毒液:75%乙醇溶液、0.2% 新洁儿灭溶液、0.2%84消毒液。B. 洗涤频率: 白大褂1次/周; 分体 服2次/周; 连体服1次/用1次。,A.填写相关记录。B.需检查磨损、破损情况,并修补。,A. 白大褂在一般清洁区,洁净服在10万级洁净区清洗。B. 洁净服:消毒液泡30分钟-洗涤液机洗-纯化水漂洗-脱水-烘干。,01用品,02方法,03管理,2.1.2进出入流程,换鞋室,一更室,一般区走廊,有权限才能进去。,一般区工作鞋放鞋柜里。洁净工作鞋穿上。,二更室,缓冲间,洁净室,一般区工作服及私人用品放柜中。,洁净服穿戴顺序、仪表,进入后关门。,退出程序与进入程序相反,洗手消毒间,洗手并消毒,非工作人员需登记,01,02,03,04,05,06,07,02 更鞋室到一更程序图,洁净工作鞋,一更,更鞋室,更鞋室,更鞋室,更鞋室,一更,白大褂,03,04 洗手程序图,洗手消毒间,洗净后用75%的乙醇溶液进行手消毒,05 洁净服穿戴程序图,二更室,洁净服正确穿戴图,仪表要求图,2.1.3安全作业要求,按作业指导书作业。生产区域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涉及危险化学品,需特别注意防护。室内不能使用明火或产生火花的电器。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需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检查、检修等。,安全培训,安全作业,安全防护,重新上岗人员,涉及危险品作业,新设备投放使用等情况,需提前进行安全培训。,作业时须集中精力,坚守岗位,及时排查故障和隐患。不得擅自离岗。上班前或中途不准饮酒。 作业时不准打闹、睡觉和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2.2对环境的要求,四个方面,2.2.1 环境卫生,2.2.2 空气消毒,2.2.3 环境监测,2.2.4 清场操作,频率、用品对象、方法,方法、频率注意事项,温湿度、压差风速尘埃粒子、沉降菌,时间、范围、清场记录表,2.2.1环境清洁消毒,01 频率,02 方法,03 注意事项,1)清洁时不能干扫或干擦,以免起尘造成污染2)不能用水直接冲洗地面。,4)灯具清洁后要停10分钟后开启电源开关。5)清洁用具及时清洁后定置存放。,3)从上往下,由里到外清洁,以重叠的长直线方向擦拭,从最干净的区域向最脏的区域清洁。,2.2.2空气消毒,臭氧消毒,01,频率:至少1次/月时长:60分钟方法:按臭氧消毒sop操作。注意项:平时密闭性检查;清洁后才消毒;消毒标示检查:1次/季度的频率,菌检。,十万级:臭氧消毒。万级:紫外灯消毒;,方法,频率:至少1次/周时长:20分钟注意项: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检查:1次/季的频率,菌检。,02 紫外灯消毒,试剂生产部,质量管理部,温湿度、.压差、风速,尘埃粒子、沉降菌,监测分类,2.2.3环境监测,01 湿度监测,当洁净室温、湿度超标时,应及时向生产小组长报告,根据超标结果,按照净化空调系统管理规程进行必要的调整。,02 压差监测,当洁净室压差超标时,应及时向生产小组长报告,根据超标结果,按照净化空调系统管理规程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换初、中效过滤器和或适当加大新风阀开度,以提高总送风量和新风量,保证洁净区(室)压差合格。,03 风速,04 换气次数计算,平均风速(V)V = (V1 + V2 + +Vn)/n公式中,V1,V2,Vn 分别为各测点的风速,m/s;n为总测定点数。,风量(L)L = 3600 S V公式中,L为各风口风量,m3/h;S为风口通风面积,m2;V为测得的风中平均风速,m/s.,换气次数(N)N = (L1 + L2 + +Ln)/A公式中,L1,L2,Ln为各送风口风量,m2/h;A为房间体积。,图1 风速测定分布图,.尘埃粒子:,.沉降菌:,一般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微粒。,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产条件下繁殖可见的菌落数。,沉降菌菌落数:规定时间内每个平板培养皿收集到空气中沉降菌的数目,以个/皿表示。,05 尘埃粒子与沉降菌定义,06 监测要点概述,时间,记录,范围,1)生产结束后清场填写清场记录。2)生产开始前清查检查填写清查检查记录。,1)生产车间进行生产操作的整个区域、空间,包括容器具、操作台面、地面、门窗(传递窗)、辅助区域等。,1)前一种产品生产结束后,下一种产品的生产前,必须彻底清理作业场所。2)每批产品入场生产前,必须通过生产前的清场检查,才能进行生产操作。,2.2.4清场操作,2.3.1 生产用容器具,2.3.2 清洁工具,2.3.3 工艺用水,2.3对物品器具的要求,2.3.1容器具清洁消毒,01 频次,02 清洁消毒用品,在相应级别清洗间清洁,清洁消毒地点、用具、用品、消毒液,洗洁精、纯化水,不脱落纤维和颗粒的抹布、毛刷、耐酸碱乳胶手套,75%乙醇溶液、0.2%新洁尔灭溶液、0.2%84消毒液,03 清洁消毒方法,清洁剂,洗衣粉洗涤剂纯化水,消毒液,0.2%新洁尔灭、75%乙醇溶液、0.2%84消毒液,01 用具用品,2.3.2清洁工具清洁消毒,02 清洁消毒频率,03 其他工具清洁方法,2.3.3工艺用水要求,01 标准,02 检测频次,A.稀硫酸:取硫酸57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B.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依滴定液配制规程配制。,04 试液:,电导率,性状,易氧化物,微生物限度,通过正常视力目测检查,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无味。,取本品100ml,加稀硫酸10ml,煮沸后,加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0.10ml,再煮沸10分钟,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用电导率仪检测,按电导率sop操作。不大于0.1mS/m。,取本品,采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微生物总数每1mL不得过50个。,03 检测方法,1),2),3),4),5),环境卫生检查,人员卫生检查,物料卫生检查,容器、工具卫生的检查,生产过程卫生的检查,2.3.4卫生检查,01 方法 目视和用手触摸,02 频次 一周一次,03项目,1)环境卫生检查,2)人员卫生检查,3) 物料卫生检查,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