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体_第1页
人工晶体_第2页
人工晶体_第3页
人工晶体_第4页
人工晶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ntraocular lens,人工晶状体,人工晶体是一种植入眼内的人工透镜,取代天然晶状体的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观察到某些受伤的飞行员眼中有玻璃弹片,却没有引起明显的、持续的炎症反应,于是想到玻璃或者一些高分子有机材料可以在眼内保持稳定,由此发明了人工晶体。,人工晶体的形态,通常是由一个圆形光学部和周边的支撑袢组成,光学部的直径一般在5.5-6mm左右。这是因为:在夜间或暗光下,人的瞳孔会放大,直径可以达到6mm左右,而过大的人工晶体在制造或者手术中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主要生产厂商都使用5.5-6mm的光学部直径。支撑袢的作用是固定人工晶体,形态很多,基本的可以是两个C型的线装支撑袢。,人工晶体分类,1.从硬度上分硬质晶体,软质折叠晶体 2.从晶体成型分为一片式和三片式 3.从晶体的调节性可分为单焦点和多焦点 4.晶体还可分为球面人工晶体和非球面人工晶体 5.可植入式眼内接触镜(ICL,Implantable Contact Lans),1.1 硬质晶体,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球面;单焦晶体。我国广大农村患者经济仍不富裕,大多数基层医院超声乳化技术未普及,选择硬质晶体的人仍占大多数。,1.2 软质折叠晶体,按材质分为硅凝胶材料的折叠人工晶状体和丙烯酸酯材料的折叠人工晶状体。相比而言经济发达地区,主要选择折叠晶体。,1.2.1硅凝胶材料的折叠人工晶状体,硅凝胶是最早用于临床的软性人工晶状体材料。经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和不断改进,无论在屈光指数、抗张力强度,还是在克服弹性大及静电吸附方面都有了相当大的改善,成为折叠人工晶状体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硅凝胶晶体因激光治疗时可能会受损,故不适用于糖尿病人、后发性白内障高发人群;另外硅油在眼中,液化的油滴可吸附于晶体表面,后节手术需要放油时也不考虑用应此种晶体。,1.2.1硅凝胶材料的折叠人工晶状体,作为植入物材料, 硅凝胶是一个飞跃, 因为它的使用产生了第一枚可折叠人工晶状体, 可以在不扩大超声乳化切口的情况下植入眼内。硅凝胶的另一个物理特性是可压缩性, 在尺寸相同的前提下, 植入硅凝胶晶状体的切口肯定比丙烯酸晶状体要小。同时, 硅凝胶材料的价格相对丙烯酸酯更为便宜。,1.2.2丙烯酸酯材料的折叠人工晶状体,丙烯酸酯多聚物(Acrylic)是由甲基丙烯酸酯(MMA)、丙烯酸酯(HEMA)及其他交联体聚合而成的一类多聚物,可被高度纯化,性质稳定,透明性极佳。丙烯酸酯分为疏水性和亲水性。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优劣势。疏水性晶体可直接暴露于空气中,是晶体发展的趋势。亲水性晶体储存时要在水中,此种晶体易发生钙沉积,影响成像质量。,1.2.2丙烯酸酯材料的折叠人工晶状体,与硅凝胶相比, 丙烯酸酯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尤其是包被有纤维连结蛋白膜的疏水性丙烯酸晶状体, 能够吸附纤维连结蛋白, 从而保证了 IOL 与前、后囊膜紧密粘联, 能明显减少术后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 同时具有免疫隔离作用,在对抗术后炎症反应, 减少相关并发症方面有良好的表现。,1.2.2丙烯酸酯材料的折叠人工晶状体,现代观点认为, 丙烯酸材料, 尤其是疏水性的丙烯酸材料是最理想的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材料。但是丙烯酸材料有更为明显的眩光现象, 目前还没有一个厂家可以将其完全消除。,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人工晶体,疏水性丙烯酸酯后房型人工晶体,2 从晶体成型分为一片式和三片式,一片式晶体对手术的要求高,要求囊袋完好,晶体悬韧带正常,晶体植入后必需居中。三片式晶体的支撑性好,可植入睫状沟,出现后囊破裂、晶体悬韧带松弛或部分断裂时可应用。,3.1 单焦晶体,单焦晶体只有一个焦点,视远和视近只能选择一个方面,改善另一个方面的视力时只能依靠配镜矫正。有人研究用单眼视设计的人工晶状体眼术后视力及立体视功能,并且认为按照单眼视设计的双侧人工晶状体眼能同时获得良好的裸眼远、近视力以及正常的近立体视功能,而双眼裸眼状态下的远立体视功能受到一定影响。,3.2 多焦晶体,多焦点又可分为两焦点和变焦。两焦点晶体依靠人自身的晶体囊袋进行调节,调节能力稍弱为02D,晶体囊袋功能差时此型晶体可能成为单焦;变焦有+3D,+4D两种,一般依据人体调节多选用+3D的晶体,此种晶体对于瞳孔的要求高,需要有良好的调节。术后早期病人可能会有眩光感,需要病人适应,对有精神问题或适用能力差的病人最好不用。,3.2 多焦晶体,目前国内多焦点人工晶体分为折射型与衍射型,工作原理都是重新分配入射光线到不同焦点,即起了分光作用,无论看远、看近都只利用了部分光线。另外,由于非焦点成像在焦点成像平面上,同时有模糊的成像,从而干扰焦点成像,主要临床症状为眩光、对比视敏度下降、精细视力受损。所以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说明。对于从事精细阅读工作或近距离工作者、经常夜间驾车者、畏光者应慎重植入多焦点晶体。,3.2 多焦晶体,3.2 多焦晶体,虽然多焦晶体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它的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其在术后远、近视脱镜率方面取得了突破,但却以降低敏锐视力为代价,因此在适应证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4 球面人工晶体和非球面人工晶体,球面人工晶状体:早期的人工晶体均为球面,因价格合理、安全度数高、适应症广泛,目前仍广泛应用。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是指光学部非球面设计,减轻像差而提高对比度的一种新型人工晶状体。波前像差技术的出现,使进一步提升白内障术后人眼的成像质量成为可能。植入非球面人工晶体可以获得较好的视敏感度,减轻术后眩光、光晕和夜视力下降等不良现象发生,使人工晶体眼更接近生理状态。,4 球面人工晶体和非球面人工晶体,人眼并非完美的光学系统,角膜前表面从中央到周边逐渐变平坦略呈椭圆的非球面形态,这种非球面特性和其它屈光成分相互协调,保证视网膜成像的质量。角膜和晶状体等存在着各种像差, 限制着人眼的视觉质量。研究发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 即使无任何眼部病变, 人眼的对比敏感度也会逐步下降。波前像差检测技术表明这种视觉质量的下降与晶状体的球差增加密切相关。,非球面人工晶体,4 球面人工晶体和非球面人工晶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晶体逐渐变黄、透光度减低,可以滤过全部紫外线和可见蓝光,有天然的保护作用。但白内障术后就会失去这种保护作用。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可以滤过大部分对视网膜有害的蓝光,从而减轻眩光、蓝光等不适,同时也保护视网膜、降低黄斑变性等并发症的发生。,4 球面人工晶体和非球面人工晶体,黄晶体可滤过蓝光,保护黄斑;用于黄斑病变的人群。 不能用于青光眼的病人:青光 眼病理发生时首先出现视野改 变,此时蓝光可能更有利于其 视功能的提高。,5 可植入式眼内接触镜 ICL,ICL,被誉为“高度近视患者的福音”。它是一种柔软的人造晶状体透镜,它是现代眼科屈光矫治领域又一创新科技成果,可安放在人眼的透明晶状体之前,厚度仅为50微米左右,比头发的直径还薄。ICL晶体包括:前房型、后房型、虹膜挟持固定型,5 可植入式眼内接触镜 ICL,眼内植入晶体治疗近视眼的技术始于上世纪90年代,首先在美国应用于临床并逐步推广。当时以“前房角固定型晶体”植入手术为主,但是房角固定型容易并发房角堵塞型青光眼,使该技术开展的范围有限。“虹膜挟持型晶体”应运而生,治疗近视效果获得肯定,但此类晶体通过晶体上的夹子夹住虹膜进行固定,瞳孔每天不停顿地活动收缩,人工晶体容易滑脱,导致手术失败。本世纪初,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开始应用于近视眼的治疗,逐步取代了以上两种人工晶体,成为主流手术方式。,5 可植入式眼内接触镜 ICL,5 可植入式眼内接触镜 ICL,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手术过程非常简单,只需在眼睛角膜缘切开一个3毫米左右的小口,再向眼内注入粘弹剂撑起眼前房,将极薄的、折叠好的人工晶体,用显微注射器推入眼球内(瞳孔与透明晶状体之间),再定位于睫状沟内,冲洗出粘弹剂,切口自行密闭愈合。单眼手术时间约510分钟左右,与一例双眼准分子激光手术时间相同。最新的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手术的治疗范围:4002500度的近视,2001000度的远视、100600度的散光,年龄20岁以上,近两年屈光状态稳定,角膜厚度不够或者相对较薄,不适合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经检查前房深度在2.8毫米以上的患者,均可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