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扁形动物_第1页
第五章扁形动物_第2页
第五章扁形动物_第3页
第五章扁形动物_第4页
第五章扁形动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扁形动物门 (Platyhelminthes),两侧对称三胚层原始的排泄系统梯式神经系统,1、体呈两侧对称(bilateral symmetry),第一节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意义:水中漂浮生活水底爬行生活(结果:两侧对称)陆地 爬行生活身体 A前(神经系统、感觉器官集中点) 、 后 B左右 C背腹:保护、运动运动:不定向定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更准确、迅速游泳、爬行皆适宜,2、产生了中胚层(mesoderm) ,无体腔,意义:A 中胚层产生于内、外胚层之间,一方面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引起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使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B 加强了新陈代谢 中胚层 肌肉层 外胚层下肌肉层:运动增强 内胚层外肌肉层:消化能力加强C 固定生殖腺D 中胚层形成的实质组织:储存养料和水份, 动物体耐干旱和饥饿。因此中胚层的出现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3、具皮肤肌肉囊(dermo-muscular sac),A 外胚层十外胚层下肌肉层B 其内由实质组织充填,体内所有器官都包埋在其中 C 意义:运动、保护机能加强,4、出现了原肾管的排泄系统,A 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中胚层内形成的网状多分支管道系统B 焰细胞、排泄管和排泄孔C 排泄管具许多分支,每一小分支末端即是焰细胞(伸入实质中的盲管状细胞)D主要排出体内水份,调节渗透压(氮废物由体表排出),5、具不完全的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与刺胞动物相似自由生活种类:肠发达 寄生种类:肠不发达or完全退化,6、梯形神经系统,原始的神经中枢:神经cell向身体前端集中形成脑神经节原始:由脑神经节向体后发出两条以上纵神经索 高级:由脑神经节向体后发出两条纵神经索纵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脑神经节和纵神经索可发出小神经纤维伸到身体各部,7、出现了由中胚层形成的固定的生殖腺、生殖导管和附属腺体,固定的生殖腺生殖导管附性腺交配器官,第二节 扁形动物门分类,约2万种,分3纲,一、代表动物三角涡虫,涡虫纲,图6-1 涡虫全形,(一)外形及生活习性,涡虫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以活或死的蠕虫,小甲壳类及昆虫的幼虫为食。,柳叶状,长约15mm头三角形,头背一对眼点,两侧一对耳突口位于腹中线近体后1/3处,口后为生殖孔,(二)内部构造,1、大体结构:A 表皮细胞层:实质中的成杆状体细胞(来源于外胚层) 杆状体表皮细胞内储存杆状体遇刺激时表皮细胞释放杆状体到体外(杆状体弥散成毒性粘液);腺细胞 B 基膜:蛋白质纤维 C 环肌 D 斜肌 E 纵肌 F 实质组织 G 肠上皮 H 肠腔 注:腹面表皮细胞为纤毛cell:运动,图6-2 涡虫的横切面,图6-2 涡虫的纵切面,外胚层表皮层:,中胚层肌肉,非细胞结构的基膜,实质组织(填充组织):为疏松结缔组织,来源于中胚层;其中含来源于外胚层的成杆状体细胞、腺细胞。,2、 消化和营养 口,咽,肠: 向前支主干肠细分支(盲端) 向后两支主干肠细分支(盲端) 咽肌肉质发达,可从口中伸出捕食 长期饥饿,吸收自身器官为营养,图6-3 三角涡虫的消化系统,3、呼吸和循环,体表、实质组织,4、排泄系统,原肾管系统,外胚层形成,图6-5 涡虫原肾管的焰细胞微细结构图,管细胞,焰细胞,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梯形神经系统,图6-6 涡虫的神经系统,一对脑神经节, 体后一对纵神经索眼点:色素cell,感光cell,不能成像耳突:化学感受器司味觉、嗅觉和触觉表皮内分布触觉细胞,6、生殖系统,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横分裂,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图6-8 涡虫的生殖系统,同体性器官:精巢(两排)输精小管输精管(两根)储精束(两根)阴茎球(上有孔,肌肉质,周围有单cell前列腺)生殖腔生殖孔性器官卵黄腺(两排多个)卵黄管(一腺一管) 卵巢(一对)输卵管(一对)阴道(一个,另形成一突起为受精囊)生殖腔生殖孔共用生殖腔、生殖孔异体受精:A 交配后,对方精子受精囊 精子阴道输卵管输卵管前段 B 卵巢排卵时 卵 受精卵(输卵管前段)卵黄cell粘液卵袋生殖腔生殖孔,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时交配后体内受精,几个受精卵包在一个卵袋中,从生殖孔排出,以一短柄固着于石块或其他物体上。,7、再生,图6-10 涡虫再生的3个实验,切割后片段再生极度饥饿后吸收自身器官,获食物后,被吸收器官功能再生,8、运动,三、涡虫纲的分类,(一)分类依据,生殖系统结构消化管的有无及复杂程度,无肠目,单肠目,三肠目,多肠目,四、涡虫纲的主要特征,1、体表具纤毛,有特殊的杆状体,具典型的皮肤肌肉囊,2、具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单咽目有临时肛门),3、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呼吸通过体表进行,4、具焰细胞的原肾管型排泄系统,6、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多数海产种类间接发育(变态发育),有牟勒氏幼虫阶段,5、具网状或梯形神经系统,有较发达的感觉器官,无肠目旋涡虫的网状神经系统,单肠目Bothrioplana的梯形神经系统,多肠目平角涡虫的神经系统,图6-14 螺旋卵裂,吸虫纲(Trematoda),一、代表动物华枝睾吸虫,(一)“生境”: 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肝脏胆管中 外 形: 10-25mm3-5mm 口吸盘(中央为口) 腹吸盘(性生殖孔开口于此前) 虫体1/51/4处,(二)大体结构 皮层:由许多外胚层细胞融合而成的合胞体 A抵抗寄主消化酶之作用 B利于体表直接吸收营养物质 内无杆状体,有由结晶蛋白组成的皮棘(小刺) 基膜 环肌 纵肌 实质组织:有许多外胚层细胞的细胞本体(内含细胞核)、细胞 本体有细胞质桥和皮层相连 肠上皮 肠腔,体壁纵切面,合胞体(syncytium),(三)消化系统,图6-21 华枝睾吸虫成虫形态结构,口肌肉质咽食道两支主干肠以胆管上皮细胞、白cell、红cell和胆管内的分泌物为食,(四)呼吸系统,行厌氧性(anaerobic)呼吸方式。因为体寄生,缺O2,所以体内分解有机物(如糖原)不需 O2,而为厌氧呼吸(有机物酶系 CO2有机酸能量),(五)排泄系统,原肾管左右两大排泄管在后部汇合成“S”形排泄囊,由一排泄孔排出,(六)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不发达由咽附近一对脑神经节和由此向前、 后各发出六条纵神经。纵神经索间有横神经相连,(六)生殖系统,同体性器官:(分枝状)精巢(一对)输精小管(一对)输精管(一条)储精囊(一条)性生殖孔性器官自体受精:精卵在输卵管or成卵腔中受精异体受精:A精卵在输卵管or成卵腔中受精B不同个体交配时,有时从性生殖孔接受精子,有时从劳氏管接受精子,性器官,A:,B:未熟透的鱼肉或生鱼肉(含有囊蚴)脊椎动物十二指肠内囊蚴壁破裂幼虫从总胆管脊椎动物肝脏胆管一个胞蚴体内有胚细胞团可分裂形成多个雷蚴;一个雷蚴同上述机理可形成数个尾蚴防治原则:尽可能切断生活史之各个环节,(一)单殖亚纲,1、特征,2、常见种类,二、吸虫纲的分类,三代虫,指环虫,外寄生;直接发育,一个寄主;常缺口吸盘,具身体末位的后吸盘(上有锚和钩),三代虫:A寄生于淡水鱼类体表or鳃B同体;卵胎生; 卵巢的前方有未分裂的受精卵及发育的胚胎;而大胚胎内有孕育着小胚胎。指环虫 寄生鱼鳃,(二)复殖亚纲,1、特征,2、常见种类,(1)肝片吸虫(羊肝蛭),内寄生; 间接发育;几个寄主,生活史复杂;常见口吸盘和腹吸盘,无后吸盘,成虫寄生于草食动物和人肝脏胆管中,(2)布氏姜片虫,成虫寄生于人或猪的小肠内或大肠内;大小可达30mm12mm,为人体寄生虫之最,(3)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危害,1、致病机理(1)尾蚴性皮炎:尾蚴穿透皮肤所致(迟发型、速发型超敏反应)。表现为瘙痒和丘疹(2)童虫移行性损害:童虫性肺炎(3)成虫所致损害:静脉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4)虫卵所致损害 引起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这是慢性血吸虫病 肝肠病变的根本原因 主要病变脏器:肝和结肠(5)免疫复合物所致损害,2、临床表现,(1)急性血吸虫病 发热、咳嗽、粘液血便、肝脾肿大(2) 慢性血吸虫病 见于反复感染者。轻者可无症状,重者腹痛、腹泻、粘液血便、肝脾肿大,(3) 晚期血吸虫病 巨脾型:肝脏内V压 脾脏充血 虫卵毒素 刺激脾脏细胞增生腹水型:门脉高压,腹壁、食道或胃底静脉 曲张,呕血,黑大便 。侏儒型:垂体前叶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低 下,导致骨骼发育障碍,性器官发 育不全。(4)异位寄生与异位损害: 常发生在脑和肺,血吸虫寄生于肠系膜静脉内,血吸虫,肠壁虫卵结节,肝脏虫卵结节,血吸虫尾蚴性皮炎,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示腹壁静脉曲张),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示脐疝),危害大:皮肤,肝、肠损伤(虫卵),能引起儿童侏儒症,防治原则:灭螺,三、吸虫纲的主要特征,1、皮层合胞体2、外寄生:一个寄主 内寄生:终寄主(成虫寄生),1-2个中间寄主(幼虫寄生)3、具吸盘4、消化道较简单;体表直接吸收营养物质5、感觉器官大多退化6、外寄生者行有氧呼吸,内寄生者行厌氧呼吸,绦虫纲 (Cestoida)一、代表动物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肠,猪为中间寄主),猪绦虫(Taenia solium),猪绦虫(Taenia solium),1、外形,头节,成熟节片,颈节,妊娠节片,图6-34 猪带绦虫成虫,2m-4m,700-1000个节片节片 A头节(一节):直径1mm;顶突:上有钩;四个吸盘 B颈节(一节)(幼节片):不断以横分裂方式产生节片 C链体(多节): 未成熟节片:生殖器官未成熟 成熟节片:生殖器官已成熟 妊娠节片:节片内充满子官,子宫内充满虫卵,绦虫体壁横切面,2、体壁、营养,大体结构与吸虫纲相似 A皮层(合胞体):表现有大量微绒毛; B基膜 C环肌 D纵肌 E实质组织(内有下沉的外胚层细胞本体),原肾管型,图6-36 绦虫头部的排泄器官,3、排泄系统,实质内的焰细胞每个节片两腹排泄管有一横管相连,图6-37 绦虫的神经,4、神经系统,脑、纵神经索、环神经,无感官,5、生殖系统,雌雄同体,猪绦虫孕节,同体(成熟节片),每内片内皆有、性生殖器官各1套 性器官性器官同一节片,or不同节片,or不同个体间均可相互受精,泡状精巢输精小管输精管储精囊阴茎囊生殖孔,6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缺乏,靠体表的皮层直接吸收营养物质;皮层cell游离面有大量微绒毛。,7 厌氧呼吸,或妊娠节片(人粪便)受精卵(人肠)六钩蚴人血液淋巴囊尾蚴(人肉)米猪肉(米粒肉,豆肉):含猪带绦虫囊尾蚴之猪肉(三)危害:消化系统疾病;儿童发育不良;癫痫,昏迷,呕吐,呼吸与循环紊乱(囊尾蚴于人脑);肌肉麻木,酸痛(囊尾蚴于人肉);视力下降or失明(囊尾蚴于眼)(四)防治原则,米猪肉,米猪肉,二、绦虫纲的分类,(一)单节亚纲,旋缘绦虫,成虫,幼虫,一个节片,有吸盘,无消化系统,同体,十钩蚴 旋缘绦虫:成虫寄生于软骨鱼类和原始硬骨鱼消化道或体腔,幼虫寄生于水生无脊椎动物幼虫or甲壳类,(二)多节亚纲,细粒棘球绦虫,多个节片,无消化系统,同体, 六钩蚴牛带绦虫:终寄主:人小肠中间寄主:牛、鹿、羊肌肉(牛囊尾蚴)细粒棘球绦虫:终寄主:狗、狼等小肠内 中间寄主:人、牛、羊、骆驼、马的内脏器官(棘球蚴),三、绦虫纲的主要特征,1、全部为内寄生,2、成虫扁平带状,体分头节、颈部、节片3部分。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