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庐山土壤实习报告_第1页
江西庐山土壤实习报告_第2页
江西庐山土壤实习报告_第3页
江西庐山土壤实习报告_第4页
江西庐山土壤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3江西庐山土壤实习报告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年级专业:XX 级地理科学(师范)姓名:陈漫遥学号:032614239指导老师:范小平、徐颂军实习时间:XX-6-29XX-7-8撰写时间:XX-7-9XX-9-41庐山土壤地理实习报告实习时间:XX-6-29XX-7-82 / 43实习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实习队伍: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XX级地理科学专业全体学生及带队指导老师范小平、徐颂军、潘颖君等。实习目的:认识庐山主要山地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掌握土壤地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野外独立工作能力;初步掌握土壤的分层、颜色、质地、结构、干湿度、松紧度、孔隙、植物根系、新生体、侵入体、pH 值等的感知、辨认、校对、验证方法和实地实验方法;进一步验证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实习内容:分析庐山土壤的分布规律;观察庐山山地的主要土壤剖面;掌握野外土壤颜色、pH 值等简易实验方法。实3 / 43习用品:专业野外土壤地理实习用具。如,铁锹、小刀、皮尺、门塞尔色卡、蒸馏水、滴管、pH 试纸、色盘、牙签、纸等。实习路线: XX 年 7月 1日 8:3014:00 7 月 1日锦绣宾馆大月山水库大月山公路旁大较场:观察土壤剖面 XX 年 7月 2日 8:0011:00锦绣宾馆大月山公路旁:观察土壤剖面 XX 年 7月 4日 6:3016:30锦绣宾馆五老峰三叠泉:观察土壤剖面4 / 432 7月 2日 7 月 4日 XX 年 7月 5日 7:3013:00锦绣宾馆回龙路黄龙寺电站大坝:观察土壤剖面1 庐山概况地理位置: 7 月 5日庐山地区的范围界定为北至长江,南至星子县,东到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东岸湖口县,西至瑞昌县,包括庐山山体及以外的广大平原地区。庐山地处:11530E11620E, 2920N2950N。气候上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地势上属我国第三阶梯;地貌上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地势平缓,江河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植物葱郁,土壤肥沃,为富饶的鱼米之乡。5 / 43地质概况:庐山位于江南台背斜与下扬子凹陷的交接地带,地壳运动具有较大的活动性,岩浆活动性较强,混合岩化作用明显,地层较齐全,岩性复杂,断裂发育,地貌形体典型多样。庐山地区处于江南台背斜的北端及淮阳弧形构造的顶端,受地壳上升运动和南北水平运动的影响,东西收缩而南北伸长,造成东北西南向伸展的断块山,与外围地区断裂下陷的江河平原九江平原、湖泊鄱阳湖在地貌上形成鲜明对照。3 图 1:庐山及其临近地区大地构造单元简图6 / 43图 2:庐山地区地层与构造体系简图地貌概况构造地貌:庐山地貌形体在山体的北部和南部有明显差异。山体南部以断裂构造地貌为主,山体中谷地狭窄深邃,谷底尖锐。山体以独立山峰为主,山顶尖锐,山坡陡峭险峻。山体北部以褶曲构造地貌为主,断层构造地貌亦很发育。流水地貌:庐山山体为流水侵蚀中山地貌,谷地地貌在1000m上下有显著的形态差异。山体外围地区,谷地宽广,阶地、扇形地、河漫滩发育。冰川地貌。湖岸地貌:庐山东麓紧邻鄱阳湖,其湖面广阔,由平原、丘陵地貌环绕。因此,湖湾、沙嘴、泻湖、湖滩、湖蚀崖、湖蚀柱、湖岸阶地等地貌发育良好。岩溶地貌:庐山外围地区分布有震旦、奥陶、石灰系石灰岩,在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发育了地下岩溶洞穴、地上岩溶丘陵和岩溶谷地、洼地地貌。自然地理概况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基带气候受到大范围气候的制约,山体又具有山地气候特点。总体情况为:夏7 / 43短、冬长、春长于秋。4气温: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 5,极端最低气温低至-;夏季约低 7,早晨最低气温常在 20上下,极端最高气温只有 32。云雾:庐山全年雾日多年平均天,最少为 158天。降水:庐山牯岭年平均降水量为,雨日多年平均为天,而山下九江年均降水量为 1300mm,雨日多年平均为 138天左右。气候、植被、土壤等垂直地带性明显:从图 3中可以看出对山地来说,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必然导致气候上的差异,从而形成气候、植被、土壤等的垂直地带性。庐山亚热带的上限在南部约为 550m600m,北部约为 500m,大约在 1250m以上属于温带,其间为暖温带。大汉阳峰8 / 4312图 3:庐山南坡垂直气候带示意图图 4:植被、土壤综合剖面图示例5实习报告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专业:地理科学班级:091 班姓名:翁伟钦学号:组别:庐山实习第四小组庐山土壤植被实习报告9 / 43前言一、 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室内整理与作业实习目的通过实习,认识庐山地区山地地质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初步掌握区域考察与研究的技能和技巧;通过实习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其学习地理专业知识的热情。实习内容1、调查庐山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2、分析庐山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研究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4、庐山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调查10 / 435、庐山主要土壤类型调查6、研究调查区各种土壤的形态特征及各土壤类型的关系和反映出的系列性规律室内整理与作业1、将野外所收集的全部资料、标本进行复核,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2、实习报告:按照专业实习要求完成庐山土壤植被实习报告。二、实习基本情况实习时间安排:2016 年 6月 28日-2016 年 7月 5日1、2016 年 6月 21日进行实习动员;2、2016 年 6月 28日7 月 5日赴庐山进行综合野外实习,包括野外考察、记录、资料整理。具体路线安排:11 / 431) 、6 月 28日:梅州出发;2) 、6 月 29日:住地牯岭镇;3) 、6 月 30日:芦林一号芦林湖含鄱口植物园;4) 、7 月 1日:如琴湖、花径锦秀谷龙首崖悬索桥;5) 、7 月 2日:大月山水库上中南路回龙路三宝树;6) 、7 月 3日:五老峰;7) 、7 月 4日:庐山梅州;8) 、7 月 5日:到达学校。返校后整理资料,撰写实习报告。实习地点:庐山实习用具:1、个人装备:背包、野外记录本、铅笔、干粮、雨衣或雨伞、水12 / 432、实 习 队:扩音器、高度表、罗盘、地质锤、军用铁铲、样方绳、卷尺、照相机、医药箱实习指导老师:组长:罗迎新 副组长:程洁如带队老师 :梁锦梅 林培松 欧先交 曾兰华队员:翁伟钦 钟媚 杨云婷 陈燕珊 罗燕珊 邱晓清 吴洽槐 李俏美实习线路及具体内容:行程 1:住地牯岭镇主要内容:东谷:形态、构造、成因西谷:形态、成因、产状牯岭:岩性、产状、构造等13 / 43观察庐山夷平面地貌观察牯岭周围植被、土壤状况行程 2:芦林一号芦林湖含鄱口植物园主要内容:参观芦林一号博物馆,了解庐山地貌概况考察庐山“冰川地貌”参观庐山植物园行程 3:大月山水库上中南路回龙路三宝树主要内容:大月山水库:观察草甸土、山地棕壤剖面上中南路:观察古红土剖面、植被样地调查回龙路:观察山地黄棕壤剖面、植被样地调查三宝树黄龙潭:观察沿途植被变化状况、沿途观察谷地形态变化、沿途观察河14 / 43流的溯源侵蚀行程 4:如琴湖、花径锦秀谷龙首崖悬索桥主要内容:锦绣谷:河流袭夺、袭夺湾、裂点、上下谷地形态、风口、观察沿途植被变化龙首崖:断层崖地貌悬索桥:观察山地黄壤行程 5:五老峰主要内容:五老峰岩性、产状、构造、厚度、断层崖地貌、切割现象、坡地重力堆积、南面丘陵地貌、观察粗骨土介绍15 / 43一、庐山概况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地理坐标是:东经 1155011610,北纬 29282945,面积 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 500平方公里。西北濒临一泻千里的长江,东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 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 78%,每年 7月9 月平均温度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 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庐山长 20多公里,宽 20多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米,牯岭街 1167米,高出四周平原约 1440米,属中山类型。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抬升而形成的断块山,山体平面形态呈肾形,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延伸,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山16 / 43地的周围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留下许多自然地理遗迹。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由于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它具有中山地貌特征,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等特点,故成为了一个各高校都首选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地点。 二、庐山的土壤概况庐山土壤形成因其独特的形成过程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类型多样的土壤。据庐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常绿阔叶林的植被条件,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和黄壤。但是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生物、气候依次变化,土壤类型也依次更替,呈现出垂直地带性的特征。另外,许多隐域吐,像草甸土、沼泽土、水稻土、石质土等在庐山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从庐山的地质基础来看,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使庐山沿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 10001400m 的山地,奠定了当前庐山土壤垂直地带性的基础。另外,庐山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各种类型多样的地貌形态。这些都是构成了庐山土壤形成的基本条件。17 / 43庐山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变化,深刻地制约着植被地垂直分布,因此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带的更替,由于植物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并且影响到土壤结构以及保湿和保持养分的性能,所以庐山植物的分布垂直分布特征直接影响到土壤的形成。庐山的局部地貌和水文状况使得局部地区土壤发育,形成一些非地带性的土壤。如五老峰一带,地势高,山峰陡峭,在岩石缝隙中,因排水不畅,且风蚀作用微弱,从而发育成石缝土。在溪边和湖滨平地地区,因地下水的影响,往往形成草甸土。土壤类型及其属性是与成土的自然条件紧密相关的,人们通常把气候、母质、地形、生物和时间作为土壤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即五大成土因素,庐山的土壤与上述成土条件相适应,具有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主要土壤的形成和有关特性:1红壤广泛分布于山麓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18 / 43残积、残积-坡积物。2黄壤及山地黄壤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 9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 1000米左右,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沉积物。3山地黄棕壤分布于海拔 8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4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 1200米以上的山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目前大都成为灌丛草类,母质主要为砂岩、板岩的残积物,局部地区以风积物为主。5山地草甸土、浅色草甸土19 / 43这类土壤分布于山地比较平缓地段,植被为茂密的山地草甸群落。这类土壤曾分布在大月山、汉阳峰一带。非地带性土壤1、山地草甸土这类土壤分布于山地比较平缓地段,植被为茂密的山地草甸群落。在生长季节中,土温并不过低,草本植物生长高大而旺盛,不论地表或地下,都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过程旺盛,但由于暖湿的生长季节不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有机质分解缓慢,较深的土层,积聚了大量的有机质,形成暗黑色或灰色的腐殖质层。2、山地沼泽土该土类分布于地势平坦、低洼,容易积水之处,其有机质含量较高,粉砂粒含量也较高,粘粒也有一定的含量,心土常年或一年中有一段时期积水,土壤有机质分解程度较强,呈酸性反应;水解性酸较高,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20 / 433、古红土它分布在海拔 1088米处,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和灌木草丛。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庐山地壳运动抬升的结果。第三世纪来,庐山气候湿热,风化壳粘粒含量高,较粘重,挡水效果明显,水只能从土壤裂隙、植物根系流动,形成还原环境,氧化铁还原,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二价铁溶解性强,二价铁流去,颜色变淡,初步的网纹层为白色。另外,在 1000多米还有网纹层,说明这是庐山在抬升过程中形成的。三、庐山的植被概况庐山由于山地自然条件的复杂性,许多植物比平原更有条件保存下来。为保存古老类型,如鹅掌楸、擦木、大血藤、紫树等和引进新的植物种类,提供了有利条件。早在本世纪之初,中国植物学奠基人之一的胡先啸教授,便对庐山的植物社会进行过调查;秦仁昌、陈封怀等教授也相继作过研究。他们三人于 1934年在庐山建立了中国第一座正规的、供研究的植物园-庐山植物园。从国内外相继引种 3千余种植物,总数达到 3000余种。21 / 43庐山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植被上显示出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过渡特征。庐山植物有两大特色:一是杜鹃花种类繁多,植物园已建成拥有 300余种杜鹃花的国际友谊杜鹃园;二是裸子植物丰富,植物园拥有裸子植物 260余种,被称为松、杉、桧、柏的活标本园,为中国之冠。庐山植物区系中,中国特有成分,目前已知的主要有:青钱柳、大血藤、八角莲、鹅掌楸、血水草、牛鼻栓、杜仲、喜树、香果树、长年兰等。其它残遗种,裸子植物中有银杏、金钱松、柳杉、三尖杉、粗榧等;被子植物中尚有连香树、枫香、玉兰、糙叶树等。从以上概述,可以看出庐山植物区系成分丰富、起源古老和南北植物区系成分交汇过渡特征。1)庐山植被的分布规律:庐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布规律由庐山植被垂22 / 43直分布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垂直带。1、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环境温暖湿润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为水平地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山地的延伸部分。分布于海拔 700米或 800米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幅度。2、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分布在海拔 700或 800至 1000米或 1100米,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过渡带。目前在黄龙潭、黄龙寺、碧云庵等地和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3、亚热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分布在海拔 1000或 1100米以上。这里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内容2016年 6月 29日下午23 / 43【月照松林】我们由驻地匡夏宾馆牯岭街月照松林实习点一路上课看到的植被类型是法国梧桐和马褂木等行道树,这些在庐山是很常见的树种。当然,松柏杉桧科植物也是相当的多,分布也是十分的广泛。在位于牯牛岭上的“月照松林”这里的植被类型以针叶林为主,我们看到了挺拔的黄山松,黄山松在整个庐山地区都有广泛的分布,这与广东阴那山的马尾松截然不同,黄山松的松针较马尾松要短得多且密集一点,大部分的树的枝与主干成 45较小的夹角,而黄山松的主干同树枝成接近 90的角,角度较大,所以从外形上看,黄山松苍劲有力,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再有就是黄山松在岩石裂缝里都能长得很好,不见得比长在土壤里的要差,这也是黄山松的特点所在。而黄山松之所以能够在越贫瘠的地方长得越好,主要还是它的根能分泌一些酸性的物质来分解出岩石中能促进本身生长的营养元素,如钾,来保持植株的正常生长。但是,庐山这里广泛分布了针叶树种,这与庐山植被的垂直带谱不相吻合,这主要还是人类的干扰和影响,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庐山就有人类活动了。庐山以前又称为匡庐,传说就是那24 / 43庐山土壤植物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认识庐山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组成,结构,分布规律、动态变化特征;掌握植物地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野外独立工作的能力;验证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认识庐山山地土壤的主要类型、剖面特征及其成因,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掌握土壤的野外调查基本方法。二、实习时间:2016 年 7月 4日7 月 10日三、实习地点:江西省庐山四、实习用具:1:个人装备:背包、野外记录本、铅笔2:实习队:扩音器、高度表、罗盘、地质锤、军用铁铲、样方绳、卷尺、医药箱五、实习人员:25 / 43组长:罗迎新 副组长:陈洁如带队老师:*、 、*、*、*、 、*、学生:*班全体学生六、实习主要内容:认识庐山代表性的红壤、黄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山地沼泽土等主要土壤类型剖面及土壤垂直分布规律。观察庐山山地主要植被类型;识别常见的植物种类;进行植物群落样方调查;观察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及植物生长于环境的关系;填绘庐山植被分布图。七、实习路线:7月 5日:镇匡夏宾馆7月 6日:匡夏宾馆-月照松林-庐林 1号物园7月 7日:匡夏宾馆黄龙潭、电站大坝锦绣谷花径公园26 / 437月 8日:匡夏宾馆大月山水库-7月 9号:匡夏宾馆-庐山火车站-嘉应学院二、实习内容及过程由于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典型的山地地貌,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条件,因此发育了多种多样的土壤,以及比较典型的山地植被。根据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垂直带。庐山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是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 10001400米的山地,为土壤 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个基础,并给予南北坡的气候,生物及土壤的分布以一定的影响。山体内部由于内外力作用塑造的各种地貌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土壤性状的差异和土壤类型的分布规律。庐山的土壤的垂直结构类型比较简单,自山麓至山顶,依次分布着红壤和黄壤、山地黄壤、山地棕黄壤,山地棕壤、海拔 400米以下属于亚热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27 / 43马尾松林及草类,广泛分布着纬度地带性的红壤和黄壤。海拔在 400900米,气候湿润暖热,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及杉木林等,海拔在 9001200,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发育着既具备有山地黄壤性质,又具有山地棕壤性质的山地黄壤。在海拔 1200米以上的地区,植被为落叶林和灌丛,分布着山地棕壤。山地顶部由于气温低,风速大,木本植被少,多灌丛,草本植物生长茂盛,形成山地草甸土。局部洼地,排水不良,生长喜湿植被,形成山地沼泽土。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为水平地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向山地的延伸部分。分布于海拔 700米或 800米一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幅度。这里属于中亚热带气候,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和山地黄壤、有机含量很低,表层在 3%以下,土壤呈强酸性反应,PH 值4。 。地带性植物为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分布在海拔 700米或 800米至 1000米或 1100,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植被型垂直带之间的过渡带。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的过渡类型,土壤为山地黄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表层可达 8%左右。呈酸性反应,PH 值 56。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28 / 43落叶阔叶林混交林。目前受人为影响,本地带多为人工栽种的黄山松、日本柳杉林,柳杉林,扁柏林等针叶林,或为此生灌丛和草丛所占据。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分布在海拔 1000或 1100米以上,这里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发育山地棕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呈现微酸性反应。1.、月照松林我们实习的第一站是来到月照松林这个景点处,这里生长着比较丰富的黄山松群落。黄山松属温性针叶林,在庐山山地上部占据优势是由于人为活动的结果,在自然状态下势必向落叶阔叶林方向发展。黄山松群落:分布在牯岭,属于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黄山松,又名台湾松,它属于阴性树种,耐低温,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一般分布在海拔 800或 850米以上至山顶的地段,在海拔 1250米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我们所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再种的,它属于松科,裸子植物。黄山松与广东的马尾松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黄山松枝条平直生长,主茎与枝条成直角,而马尾松成锐角。马29 / 43尾松的叶子两伸为一出,较长、细。而黄山松的叶子也是两伸为一出,但较短、粗。黄山松能够 生长在贫瘠的岩缝上的中存活、成长,也能够生长在悬崖绝壁上。在月照松林的两侧却分布着有比较大差异的,北侧的乔木层为主体,但灌木层发达,原因应该是海拔比较低,导致水分积累比较多,雨水容易沉积在那里,一直土壤发育比较良好,有利于灌木层的生长,灌木层发育良好。而在月照松林的南面,由于土壤的发育不够,所以导致只有简单的乔木层,而灌木层其他发育缓慢。这里的乔木层以黄山松为主,灌木层则以漆树科茶条槭,短柄枹植物为主。2、植物园接着我么来到植物土壤实习的第二个重要地方那就是植物园,庐山植物园创建于 1934年,隶属中科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园,位于庐山东谷大月山和含鄱岭之间,听老师说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植物园。庐山植物园是我园进行引种驯化、保护保存、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庐山30 / 43植物园占地近 300公顷,引种栽培植物 3400余种,以松柏和杜鹃为主要特色也是作为植物园研究的主攻对象。全园建有松柏区、国际友谊杜鹃园、温室区、草花区、树木园、岩石园、猕猴桃园、药圃、茶园等 9个不同类型的专类园和展览区。3、大校场附近我们接着来到第三个植物土壤实习的地点,庐山铁索桥附近的剖面实习点。在剖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红壤,而红壤一般是在 800米以下的,而这里的海拔已经达到了 1000米左右,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和向老师请教,我们分析应该是由于山地的抬升作用使得本来在 800米的红壤抬升到这里,以致这么高的地方还是红壤。这里乔木层以黄山松和柳杉为主,灌木层只要以小叶石楠、乌药属以及映山红为主。这里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剖面地点实习的两面植被的生长有点很不一样,一侧是以黄山松为主体夹杂着一些日本柳杉但比较低矮,而另一面的树木尤其是乔木层明显高于刚才的那一侧树木。我们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分析得出,应该是一侧的地势比较低,水分容易积累,而且那边属于南侧接收的阳光比较充足,所以长势比较好。31 / 43大校场 海波:1100m4、庐山水电站第四站:海拔在 1010米左右的庐山水电站,这一带分布这有日本柳杉,针叶林,而且东一块西一块的聚集分布着,然而根据这里饿自然气候条件应该以落叶阔叶林或者针阔叶混交林为主的,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及结合历史条件分析这些植物应该是后来飞机播种的结果,而本来的植被应该是在大跃进期间被砍去大炼钢铁了。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看到了在下游面向庐山水电站左右两侧植被的明显差异。本来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以黄山松和针叶林为主的山头却弄得左侧是以柳杉,柏树为主的一块又一块山头,而右侧则是以黄山松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林等植被。原因分析右侧的山头比较陡峭,人类的干扰很少,所以山头的树种就进行了顺行演替,而左侧山头比较低矮可能长久受人类的干扰还是保持着飞机播种时的那种情况。另外我们也看到了此时应该是水流潺潺的庐山水电站,不但水很少而且好像要出现断流的现象,水电站前坝的水库也是蓄水量少得可怜,可能有庐山今年降雨量少的一方面原因,但另一方面水库的建设我觉得也应该有一定的原因,32 / 43可能电站设置在这里不是很合适。5、三宝树最后我们来到庐山的黄龙寺三宝树进行土壤植物的实习,也许让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当然是那几棵高耸的树啦,其中两棵是柳杉,年龄已经是达到了 600年之久,而另一颗则更让我们惊叹的是它的年龄已经达到了 1600年了,这里的几棵树是我看过最大的也是我看过年龄最长的咯,让人记忆深刻。但是我们也有点惊奇的发现,怎么好像整个庐山走来都是那些年轻的树木,怎么就只有这里有那么几棵又老又是粗壮的树木呢。最终我们还是知道了,原来这些树之所以能够在这里生长得那么好是因为附近的黄龙寺的庇佑的缘故,宗教寺庙一直都是人们所敬仰而又畏惧的地方,不敢随便去砍这些树,这恰恰给我们一些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价值,况且这些树都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这里主要以高大的灌木为主,灌木层也比较发达,多珍贵树种。以下使我们小组成员在三宝树和三宝树不远处做的一个样方和剖面数据。三宝树 海拔 850m33 / 43乔木层三宝树后的土壤剖面 海波:900 多米三、实习总结和体会收获:通过此次的实习,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初步掌握区域考察与研究的技能和技巧;通过实习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其学习地理专业知识的热情。通过植物土壤的野外实习让我们学生了解了更多关于庐山植物的分布的特点和原因以及庐山植物的独特性,同时我们也感受着庐山树木的美妙与神奇。我们通过土壤分布规律和分布的特点让我们知道了庐山经历过的岁月和让我们体验庐山作为我们实习首选地方的原因,这里有着不同海拔不同的土壤也有着一定的相对高度有着比较特殊的土壤结构和性质。我们在实习中也增加了对庐山形成的认识和研究,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也加强了我们对地质地貌实习所用工具操作和使用以及提高了我们野外实习的能力。我们也在彼此共同的生活中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同学之间那种至纯至善的同学之情和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体谅的情感,这将是我们在大学校园同学之间一段很美好也很值得去怀念的日子。除此之外,也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和34 / 43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提高了我们的身体素质。同时又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神奇美妙,陶醉于世界遗产名录、国家5A级景区的仙境中。当然我们也得提出一些庐山开发利用的建议: 庐山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复杂、植被垂直带谱较完整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