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_第1页
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_第2页
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 李镇西 陪一位来看我的老朋友转校园,自然给他谈起学校的一些事。他认为好多做法“富有创意”,不停地赞叹同时又不停惋惜:“怎么不找媒体宣传呢?这些做法多么令人欣赏啊!”我说:“为什么要宣传呢?教育又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 我曾经在中国教育报上发文,希望宁静而朴素的办学,声明“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谢绝参观”。这让很多人不解:“学校办好了,人家要来参观学习,有什么不可以呢?学校之间互相欣赏,彼此借鉴,不很好吗?”我的回答还是:“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 但有意无意把教育当“欣赏品”来打造的人还真不少。每当需要“展示教育成就”的时候,比如大型迎检呀或有重要领导来视察呀等等,有的学校总会提前一个月两个月或更早做准备:先声夺人的展板,眼花缭乱的橱窗,操场千人的吟诵,流光溢彩的演出当然,还有被精心“提炼”出来的一套一套的“理念”,这些理念又总是通过整齐而富有修辞美感的语句表达出来,诸如“以什么什么为导向,以什么什么为核心,以什么什么为基础,以什么什么为宗旨”或“以什么促进什么,以什么打造什么,以什么推动什么,以什么提升什么”(前一句最后一个词,是后一句 开头的词)云云。总之让人感觉,教育原来可以做得如此具有“观赏性”! 恕我直言,上述拿给别人(领导和媒体)欣赏的“教育”其实并不是教育本身,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也不是学校的常态。师生们心里都明白,别管校长在汇报时如何四言八句地吹着学校“特色”学校的“创新”如何如何,那是说给领导与媒体听的。人家欣赏之后,校园归于沉静,大家该干嘛还干嘛。平时还是所有学校一样,上课、备课、作业、考试毫无“欣赏价值”可言。但教育本来就是这么朴素。 不知什么时候起,有两个词进入了教育领域:“包装”和“炒作”。这与学 校对发展目标的定位有关 学校究竟是为谁发展的?如果是为孩子的成长而发展,那么无论做什么,孩子天天在学校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哪需要“包装”和“炒作”呢?只有眼光对外(舆论)对上(领导),才需要“包装”给别人看见,需要“炒作”让人家知道。按这个逻辑,教育自然别是做来给别人欣赏的。而善于包装,热衷炒作,这似乎是某些校长眼里“打造名校”的一条“规律”。 都说现在的教育很浮躁很功利。芝麻大点事儿,有的校长也会很有“市场敏锐感”地想到媒体,想到“提升形象”“彰显特色”“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唯独很少想 到本校老师和孩子不是有实实在在的成长与收获。 回到那个朴素而深刻的问题:学校的一切是为谁而存在的?我又自然想到了几年前我参观过的帕夫雷什中学。按今天的眼光看,苏霍姆林斯基当年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以及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等等方面的探索实践,是多么“极富创意”呀,又是多么“前卫”呀!但帕夫雷什中学一直没有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因为苏霍姆林斯基不但谢绝“宣传”,而且他刻意让学校保持一种世外桃源一般的宁静。在他看来,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而不是别人。 是的,教育不是对“外”的, 而是对“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