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建设有哪些地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新农村建设有哪些地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新农村建设有哪些地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关于新农村建设有哪些地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调查报告新农村建设有哪些地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第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滥用行政命令。过去,有些基层政府为追求政绩,无视当地经济实力,不切实际搞什么“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化”形象工程,不顾缺乏技术、市场两大关键要素,强令农民改变种植结构,种上本不适应当地土壤、气候的作物,种好之后就不再过问,导致管理跟不上,果树不挂果,农民只得砍树复耕种粮,结果是既劳民又伤财。翻翻各地的农业发展史,这种现象都不知重演过多少回了。第二,农业技术推广中下指标、定任务。比如,当前各地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但如果不多下工夫研究开发适合本地实际的中小型机械,即使补贴再多,那些所谓的要求一个镇一年推广多少台机器的硬性指标也只有靠各级干部自掏腰包去完成。比如,水稻机收虽然效率很高,还节约人工成本,但目前推广使用的联合收割机对田面硬度要求较高,需要把水田放干、把泥土晒干后才能开展机收作业,除了大旱之年适用外,大多数地区的农民是反对使用的,原因在于我国许多地方水资源贫乏、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单纯为机收水稻把水放干会导致冬春季蓄水困难,会严重影响来年正常春耕生产和当年粮食收成。2/3第三,乡镇机构改革搞“一刀切”。七十年代以来,为了解决国民温饱问题,满足农业技术推广需要,许多区县农业部门按照当时上级的文件规定和办法,招录聘用了一批农民技术员。事实证明,这些农民技术员为当地农业发展,特别是在推广农业新品种(如杂交水稻、玉米、油菜)、农民增收新技术等服务上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在后来国家实行定编工作中,原来通过正式文件招聘的老一批农技人员,包括许多当时已经当上了业务骨干甚至当上了农技站长、得到国家许多表彰奖励的农技人员却没解决编制问题,反而成了编外人员,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莫名其妙地被全部“一刀切”清退回家。这批人为国家贡献了青春,辛苦工作几十年就这么被清退了。现在,处于生存困境之中的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为了重新得到公正待遇而集结上访,奔走数年却无可奈何,成了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音调。第四,农业技术推广长期“蜻蜓点水”。现在的农业部门工作重点几乎都是在做项目、搞试点工作,面上的技术推广反而没有人去做了。确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做好了试点示范,可以影响带动一大批农民增收致富,但实际工作中,基层做试点工作往往是“蜻蜓点水”,不管是多大的项目,看到的只有应付检查的几亩地,还美其名曰:新技术、新品种核心示范基地,然后是来来往往的检查验收、3/3交流学习,让村里接待的干部和农民都腻烦了,试问这些所谓的示范片到底能影响带动多少农民?且听农民怎么说:一次,一个记者采访了某区县的种粮示范大户,问有没有乡镇的技术人员来找他,可农民告诉记者,他所使用的水稻三维高产栽培技术还是一家种子公司的销售员传授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现在乡镇农业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