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扩大内需_第1页
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扩大内需_第2页
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扩大内需_第3页
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扩大内需_第4页
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扩大内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挥财政政策作用 努力促进扩大内需 丁学东 2009年 6月 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我国政府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扩大内需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期任务 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中国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改革开放 30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 2008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亿美元, %) 年份 中国 世界排名 中国人均 国 长率 世界 界 长率 中国对世界经济 贡献率 1978 1473 10 190 4315 980 2017 11 220 09253 - 1990 3546 11 320 17961 995 7002 7 520 78462 - 2000 11985 6 930 18002 001 11757 6 1000 12953 - 2002 14161 6 970 24923 003 16410 7 1270 69599 004 19317 7 1500 15518 005 22439 4 1740 47954 006 26681 4 2010 82449 007 32801 4 2360 43470 008 42220 3 3125 - : 2008年世界 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为国家统计局的估计数。 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及其变化 消费(投资、净出口)率 = 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支出法 消费(投资、净出口)贡献率 = 最终消费支出增量(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支出法 消费(投资、净出口)拉动作用 = 消费(投资、净出口)贡献率 进出口依存度 = 进出口总额 / 生产法 析 30年来 “ 三驾马车 ” 的变化,基本结论 : 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内需的持续增长,国外需求(净出口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小且不稳定。 就内需而言,尽管总体上消费的贡献居第一位,但 2001年以来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净出口对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影响大,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是影响我国经济的最主要因素,关注度超过其重要程度。 续下表 1978 年份 资本形成总额 最终消费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贡献率( %) 拉动(百分点) 贡献率( %) 拉动(百分点) 贡献率( %) 拉动(百分点) 1978 979 980 981 982 983 984 985 986 987 988 989 990 991 992 前表 年份 资本形成总额 最终消费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贡献率( %) 拉动(百分点) 贡献率( %) 拉动(百分点) 贡献率( %) 拉动(百分点) 1993 994 995 996 997 998 999 00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80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资本形成 最终消费 净出口1978 三大需求对 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百分点资本形成 最终消费 净出口1978费率和净出口率 (%) 年 份 消费率 投资率 净出口率 1978 - 1979 - 1980 -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 1986 - 1987 1988 - 1989 - 1990 1991 1992 1993 - 续前表 年 份 消费率 投资率 净出口率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5 2006 2007 200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率、消费率和净出口率变化情况 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消费率 投资率 净出口率1995 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2008年 1月 月海关进出口贸易额 月份 进口商品总额 出口商品总额 净出口商品总额 金额 (亿美元) 增速( %) 金额 (亿美元) 增速( %) 金额 (亿美元) 增速( %) 02 097 95 88 74 6 56 090 34 020 187 67 003 205 02 002 215 13 114 367 53 062 349 87 071 364 94 31 283 52 49 150 01 22 112 90 13 05 92 01 49 9 17 03 86 88 19 31 641 88 54 008年 1月 月海关进出口增长情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4 5%进口 出口 净出口 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总体较高,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较大 。 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 其中净出口拉动 2009年, %,按去年三大需求贡献率推算,应有 当于 2259亿元)。如果今年净出口增长为零(或为负),需要增加内需 2259亿元以上来替代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围绕出口与内需的国内外争论 改革开放 30年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意义 围绕我国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扩大的争论 经济学家:“该是从鼓励出口转向扩大内需的时候了” 改革开放 30年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意义 解决了原先的外汇缺口问题 实现了向贸易大国的转变 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 促进了经济发展 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外贸 8000万人) 斯蒂格利茨怪圈 外汇储备 低收益美国国债 美国证券组合和对冲基金 亚洲国家外贸盈余 购买 亚洲市场 一个人以低息把钱存入钱庄,然后又反过来向钱庄借高利贷。 如何有效使用外汇储备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 7679亿美元 。 成立中投公司,注册资本 2000亿美元 。 与 10+3各国签订了 15份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 780亿美元。 筹建东亚区域外汇储备库,中国出资 384亿美元。 中国承诺购买 00亿美元的债券。 中国宣布设立 100亿美元的中国 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 芭比娃娃问题:“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 世界经济失衡谁之过 :不是中国人过度储蓄,而是美国人负债消费 围绕我国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扩大的争论 利润在国外 美国 华盛顿邮报 :每个售价 20美元的芭比娃娃玩具,从中国到美国的到岸价是2美元,其中 1美元是运输费和管理费,有约 35美分留在中国, 加工贸易中我国只赚了极其微薄的工缴费! 廉价的中国制造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万亿美元的支出,为美国投资者提供了巨额利润。 金融危机的原因 有关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不当 长期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而过度扩张 金融及评级机构缺乏自律,导致风险信息和资产定价失真 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创新不匹配,金融衍生品风险不断积聚和扩散 经济自由化思潮影响 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学家:“该是从鼓励出口转向扩大内需的时候了” 吴敬琏 胡鞍钢 林毅夫 茅于轼 樊纲 余永定 张幼文 我国政府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对策之一:增加财政赤字 2008年我国中央财政赤字只有1800亿元。 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赤字7500亿元,加上地方财政预算安排赤字 2000亿元,全国财政预算赤字 9500亿元。创历史新高! 发达国家判断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是否可承受主要有三个参考指标: 财政赤字占 赤字率)不超过3%; 债务收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即债务依存度)不超过 20%; 国债余额占 即债务负担率 )不超过 60%。 2008年,我国赤字率为 其中,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为 ,债务负担率为 2009年三个指标预计分别为 和 均在国际约束线(马斯赫里赫特条约规定的欧盟趋同标准)以内。 年份 财政赤字 赤字 /份 财政赤字 赤字 /979 1995 1980 1996 1981 1997 1982 1998 1983 1999 1984 2000 1985 2001 1986 2002 1987 2003 1988 2004 1989 2005 1990 2006 1991 2007 1992 2008 1993 2009 199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赤字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赤字率 0 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亿元 5 500. 511. 522. 533. 5%财政赤字 赤字率对策之二:提高出口退税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出口退税由 450亿元增加到 2008年的 5866亿元,。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用于稳定和扩大出口的税收优惠达 亿元。 2009年安排出口退税增加到 亿元 。 1994 1989348440494877627450550828555436 11501050108056355866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亿元近期提高出口退税率一览表 时间 主要内容 2008年 8月 1日 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 11%提高到 13%,将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 11%。 2008年 11月 1日 适当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 14%。 2008年 12月 1日 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2009年 1月 1日 继续提高 553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航空惯性导航仪、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出口退税率由 13%、 14%提高到 17%。 2009年 2月 1日 再次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 15%。 2009年 4月 1日 提高纺织服装、轻工、钢铁等 6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其中 7%,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提高到 16%,金属家具等商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到 13%。 2009年 6月 1日 将缝纫机等商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到 17%,农业深加工产品、机电产品等提高到 15%,塑料、陶瓷等商品提高到 13%,部分钢材、钢铁制品提高到 9%,酒精等商品提高到 5%。 2008年四季度至 2010年投资 4万亿元 中央投资 ;地方政府、企业和银行贷款 28200亿元 ,占 。 按照经济性质匡算,约有 1/5用于消费性投资,其余 4/5用于生产性投资。 考虑到当前我国投资增长过快,一季度全社会投资占可以考虑将部分投资改用于最终消费,以改变过分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做法。 对策之三:扩大投资 扩大内需 4万亿元投资投向构成 重点投向 资金测算(亿元) 所占比重( %) 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 4000 10 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 3700 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 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 15000 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 1500 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 2100 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 3700 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10000 25 总计 40000 100 截至 2009年 4月底中央投资项目进展情况 投向 进展情况 保障性住 房建设 基本建成廉租住房 工建设 65万套,正在加快实施煤矿棚户区民房改造 10万户、采煤沉陷区民房治理 工建设国有垦区棚户区约 8500户、游牧民定居房 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国解决约 14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开工建设农村户用沼气 160万户,建成农村公路约 2万公里,农村电网各级变电站 254座、线路 4万多公里。南水北调工程加快建设,基本建成近 450个重大水利项目、 290个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193个大型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建成标准粮田 260多万亩。全国建成动物防疫体系项目 5000个,购置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设备13427台(套),购置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设备 28万台,购置粮食烘干设备 273套,新增油脂油料仓(罐)容约 35万吨,建成以工代赈和扶贫项目 172个,改造农村邮政营业投递网点700个。 重大基础 设施建设 哈大、武广、南广、贵广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加快建设,建成高速公路 445公里,建成民航航站楼10万平方米,城市电网加快改造。 医疗卫生、 教育文化 等社会事业 全国基本建成约 6500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项目、 1140个基层计划生育服务项目和 6个重点中医院项目,改造农村初中校舍面积约 150万平方米,建成中等职业学校校舍约 90万平方米,基本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 1246个。 生态环 境建设 全国加快建设营造林约 2900万亩,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 283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 3155吨日,铺设管网 2548公里。处理铬渣约 32万吨,形成 616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节水能力 环利用废物能力 270万吨。 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2008年新增中央投资安排的 176个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和 146个产业技术进步项目加快推进,已进入主体工程建设和设备采购安装阶段。今年安排的 222个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计划已经下达。 对策之四:增加个人收入和社会保障等支出 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扩大消费需求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扩大消费需求 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粮食、农资、良种、农机具四项补贴 1231亿元,同比增加 200亿元。 支持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安排资金 2208亿元,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民生支出 7287亿元,增长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安排 7161亿元,增长 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今后 3年新增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 3318亿元。 对策之五:启动市场力量 减税减费 扩大信贷投放 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创业 扩大信贷投放 连续 5次下调存贷款利率,连续 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约 8000亿元。 去年 11月份新增贷款 4770亿元,全年新增贷款 出 今年 1增贷款 比多增 超过全年 5万亿元的信贷指标。 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创业 安排 200亿元技改贴息资金,引导增加银行贷款,支持行业调整振兴规划项目等。 安排资金 495亿元,支持节能减排。 安排资金 96亿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支持股市和房市健康发展 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和大学生创业 对策之六:消费券及其替代方案 家电下乡 汽车、摩托车下乡 农机补贴 汽车、家电“以旧换新”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 中国应对危机措施的优点 见事早、判断准、行动快 应对政策力度大 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四个结合” 得到世界各国的赞扬和肯定 注重实效,已初见成效 中国应对危机措施的不足 路径依赖 固化结构 发挥市场力量不够,民间投资跟进较少 对中小企业和就业重视不够 金融和财政风险加大 未来通货膨胀威胁 扩大内需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期任务 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古典经济学 认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萨伊定理认为,供给自行创造需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认为,无产阶级贫困化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和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爆发无产阶级革命。 凯恩斯主义 认为,边际消费倾向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需要政府宏观调控。 重新认识消费:不同理论流派关于消费的论述 短边法则:消费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在总供给不足时,经济增长由供给决定;在需求不足时,经济增长由需求决定,又叫“木桶理论”。 消费需求是扩大需求的决定性力量 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对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具有决定性作用 消费需求是防止经济剧烈波动的稳定力量 从三大需求的变化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有以下三个特征: 出口导向 高投资、低效能 低消费、高储蓄 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 扩大以消费为主的内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期任务 内需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 扩大内需是改善民生增进福利的需要 扩大内需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扩大内需从哪里入手 两手都要硬:改变投资比较硬、消费比较软的格局 两条腿走路:改变经济建设腿长、社会事业腿短的现状 城镇化:释放投资和消费的巨大潜力 两手都要硬:改变投资比较硬、消费比较软的格局 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措施,仍然是以投资为主,如中央财政的新增投资支出明显大于新增消费政策支出(约 3: 1或 2:1)。 旅游休闲、文化体育、社区服务是促进消费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 房地产业对扩大内需有重要作用 房地产业对促进扩大内需的作用 房地产不仅直接拉动房地产投资和消费,而且带动关联产业投资和消费。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住宅产业每增加 1个单位的产值,可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增加 个单位的产值。 我国每 100元房地产投资,大概可拉动 170元其他部门的投资需求;每 100元房地产业的消费,大概可拉动 120元相关消费需求;每增加 100个房地产业的就业岗位,大概可拉动 200个其他部门的就业岗位。 我国城镇化至少需要 30年,在 30年中必须造出足够的房子容纳百姓居住。 1998年以来房地产发展状况及对 %)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率 商品房销售额增长率 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增长率 房地产业对 房地产业对 房地产业对1998 999 00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 2008年房地产业对 1998年以来我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变动情况 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物业税的几个难题 房产登记制度和信息汇集、物业税立法问题 物业税与土地出让金及其他涉及房地产税费的关系、物业税评估问题 物业税是否规定优惠条件如自住首套免税和规定面积以下住房免税、物业税对房地产市场的调节作用等。 两条腿走路:改变经济建设腿长、社会事业腿短的现状 近几年来对公检法司、对教育科学文化、对医疗卫生、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逐步加大 。 但社会事业发展速度还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和改革开放进度(多数因为缺钱,少数有钱花不出去)。 农村义务教育欠债和高等院校欠债 医疗体制体制改革推进迟缓 群众性文化体育设施和社区服务严重滞后 住房保障制度刚刚起步 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滞后 城镇化:释放投资和消费的巨大潜力 城镇化发展速度快空间大 重点发展中等城市群 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1978 城镇化发展速度快空间大 据测算,我国城市人口每提高 1个百分点,可拉动 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 年可增加消费 1144亿元左右,拉动最终需求增长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只有 比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约低 10个百分点,比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约低 26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约低 40个百分点。 重点发展中等城市群 大城市发展空间已近极限 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潮逐步过去,外延式的建设模式弊端明显; 重化工业等一些主要产业外移在许多大城市已是大势所趋; 大城市房地产业因土地成本增加,房屋空置率上升,短期内需求回升难度较大; 大城市汽车消费因道路基础设施等问题受到限制 缩小贫富差距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政府、企业、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对消费的影响 贫富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对消费的影响 扩大内需:穷人 人 由补贴供给方改为补贴需求方:一箭双雕 几个案例分析 政府、企业、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居民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 如果劳动报酬占比恢复到 1995年水平,大致可增加居民收入 1992年以来居民储蓄率最大值 35%匡算,至少增加 7800亿元消费。 近 10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比例 020406080100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政府收入 企业收入 居民收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总收入的比重 4445464748495051525354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贫富收入分配格局变化 基尼系数由 1979年的 007年的 过国际公认 城乡收入差距指数(城乡收入之比) 2007年为 大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小于 2007年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地区收入差距指数(地区收入最高与最低之比)分别为 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和印度仅为 收入差距拉大降低平均消费倾向 :高收入家庭边际消费倾向低,低收入家庭消费倾向高,但其收入占总收入份额低。 从城镇内部来看,低收入职工约占职工总数的 2035%,其工资水平低于当地平均工资的一半,而且增长缓慢,是启动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障碍之一。 从农村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总体偏慢,制约农村消费增长。 1986村居民人均消费平均增长 低于城镇 2个百分点。 年份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元) 城乡消费 差距指数 恩格尔系数( %) 城镇家庭 农村家庭 城镇家庭 农村家庭 1980 981 982 983 984 985 986 987 988 989 990 991 后表 1980 续前表 年份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元) 城乡消费 差距指数 恩格尔系数( %) 城镇家庭 农村家庭 城镇家庭 农村家庭 1992 3 993 994 0 995 996 997 998 999 00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3 2007 008 大内需:穷人 人 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公共保障体系 鼓励民间投资 着力提升消费层次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居民消费潜力巨大 据中科院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今明两年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分别为 2319亿元和2506亿元,城镇居民消费潜力分别为 5048亿元和 5653亿元,如果这些消费潜力都得到实现,可以拉动今明两年 个百分点。 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完善公共保障体系 切实促进农村居民增收 积极促进就业 继续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鼓励民间投资 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深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打破有形、无形的准入限制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