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已学相关内容二年级下册认识角及直角、锐角、钝角,第二单元 线与角,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后续的相关内容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等,二、 空间与图形,67,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渗透分类思想。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3.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68,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与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对于这些内容,教材在编写上与以往的最大不同是加强了操作活动。例如,对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教材突破原来仅依靠直接观察得出概念的做法,将平移的操作方法移植到平行线的认识上,通过学生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过程,引出互相平行的概念。这样安排不仅使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的图形结合在一起,也为认识图形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同样,垂线的认识也是在学生摆铅笔的过程中,首先认识相交,然后再对相交中的特殊现象进行重点的分析,从而引出垂线的概念。角的认识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接触,本单元认识的角主要是平角与周角,为此,教材中呈现了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固定其中的一根,旋转另一根的活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的学习都是通过学生自己活动,概括出量角与画角的方法。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进行操作活动的机会较多,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69,1.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直线、线段、射线与平行线、垂线都是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因此,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也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些图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如在平行线的认识上,教材安排了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图形的比较,引出了平行线;接着,在练习中,又安排了“折一折”等活动,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平行线的特征;“实践活动”中说一说正方体中哪几条棱互相平行,也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才能寻找到其中的答案。同样,在垂线、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量角器量角与画角中,教材也安排了很多动手操作的活动。对于这些活动,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的机会,为他们认识抽象图形提供直观支撑。,70,2.在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图形,这些图形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素材。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的现象中发现熟悉的图形,是学习理解图形、应用图形的有效途径。如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时,教材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动,从笔直的铁轨到城市的灯光(教学中还可以补充类似的例子)都是学生认识图形的载体,也是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概念的有效方法。又如在认识平行线后,教材安排了“说一说”(教材第17页)的活动,虽然这些图学生已有所接触,但在学习了平行线后,再来说一说,其感受就有所不同。再如学习了垂线的认识后,教材安排的木匠测量门框的直角、瓦工用铅垂线测量墙壁的垂直情况(教材第2页)等内容,都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垂线的题材。这些内容既是数学知识深化的材料,也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的平台。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学习题材的广泛性,注意从学生身边的事例中发现素材。,71,教材安排了大量操作的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进行思考,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操作的过程以及得到的一些结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例如,教材第2页安排的“我说你摆”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设法验证自己摆的小棒是否符合条件,并与同伴进行交流。,3.鼓励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探索图形的一些特征,72,1.经历“具体抽象概括表示”的概念学习过程,通过情景实物观察,感受线的 特点认识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 线用学生 自己的语言描述三种线的特征并进行交流用数学符号表示线,73,2.结合具体情景和 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会画平行线,结合具体情景感受平行线的抽象过程借助多 种操作活动辨认平行线在交流中体会平行线在 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74,3.结合具体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会画垂线,结合具体情景感受直线相交与垂直的抽象过程,75,4. 在实际情境中,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的现象中学习概念,是学习概念、应用概念的有效途径。,P22,76,5. 在自主探索中,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教材没有出示结论性的语言,而是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体会其中所隐含的数学规律。,P23,77,6.借助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在 操作中,感知图形旋转与角的关系回顾已经认识的角引出平角和 周角体会平角和周角的 形成过程交流日常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78,24,7.在测量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度量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工具和 方法度量角的大小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度量角,79,8.借助工具画 出指定的角,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画角的 基本方法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用三角板画特殊的 角,80,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三年级下册认识对称、平移、旋转,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换,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简单图形的变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90,后续的相关内容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变换六年级上册认识密铺,81,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后的图形。2.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82,单元教材分析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接触了在方格纸上作水平、垂直方向的平移。本单元学习的图形变换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在旋转、平移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在教学本单元的内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83,1.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如“图形的旋转”活动(教材第53页),教材中展示的两幅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而得到的。教学中,可以准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行旋转,旋转90后,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观察并思考:图案发生了哪些变化,是绕着哪一点旋转的。本单元的很多练习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课前可以请学生准备一些小的学具,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有操作的机会。练习中的一些问题最好也通过学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84,2.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出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纸上试一试,然后全班来说一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活动中去,从中发现学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给予鼓励与肯定,为学生互相学习与交流提供条件。,85,3.在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本单元的数学欣赏内容是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轮廓画下来,那么就会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欣赏了正方形旋转的过程,并进行了制作。本单元把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展,可以是任意的简单图形。在教学中,先请学生欣赏,然后,每个学生用硬纸剪一个任意的简单图形,接着进行变换制作。对学生制作的图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师就应肯定。对一些设计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当场再演示一遍,以带动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86,让学生能自己进行操作,对他们认识图形的变化是十分有利的。,1.在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图形变化的特点,87,88,88,P53,89,90,通过操作活动掌握图形变换的方法,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度后的图形,91,第六单元 方向与位置,已学 相关内容一年级上册 认识前后上下左右二年级上册 东难西北方向,描述简单路线图三年级下册 东南西北西北方向描述简单路线图,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认识路线图,后继的相关内容 认识比例尺,.,.,.,.,.,.,.,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