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培训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_第1页
消防培训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_第2页
消防培训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_第3页
消防培训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_第4页
消防培训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安全培训教材,赵银卫保卫消防处防火战训科,第一章 消防工作概论,第一节 消防工作的特点、地位和作用,消防工作,是预防和扑救火灾工作的总称。它是人们在同火灾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项专门工作,是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任何到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到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一、消防工作的特点,消防工作既有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联系的科学性和与地域、经济相联系的地方性;又有与广泛的生产、生活活动相联系的社会性和与国家职能相联系的行政性。,(一)科学性,1、燃烧与自然法则2、消防科学,(二) 社会性,1、火与人类社会2、火灾危害是社会性的3、消防工作是群众性的,(三) 地方性,1、火灾受地理条件影响2、火灾随着地区经济发展而增加3、消防事业发展受地方条件制约,(四) 行政性,1、消防工作是国家政务活动内容2、消防工作是各级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之一3、消防工作是地方政府确保一方平安的重要措施,二、消防工作的地位,消防工作是社会公共安全的一项专门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它涉及到生产、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消防安全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消防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加强消防工作一再作出重要批示。,三、消防工作的作用,1、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2、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3、抢险救助,提供服务。,第二节 消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国务院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第三节 消防的定义,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国务院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公安消防部队是纳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同时又是公安机关的一个警种,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例和兵役法、现役军官法,享受现役军人同等待遇,可以说既是军人也是警察。部队主要担负灭火救灾、抢险救援、反恐处突和社会救助等任务,是大型灾害的第一出动力量,也是和平时期战损率最高的部队。,第二章 燃烧的基础知识,第一节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地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称为燃烧。,一、燃烧的必要条件,1、可燃物2、氧化剂3、温度(引火源)4、链式反应,二、燃烧的的充分条件,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含量。3、一定的点火源。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第二节 燃烧类型,燃烧的类型按燃烧的状态分为四种:闪燃 着火 自然 爆炸,闪燃,在一定温度下,易燃或可燃液体产生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在遇到火源时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叫闪燃。,着火,可燃物在空气中受到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叫做着火。,自燃,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受到外来火源的作用,靠自身热或外热发生的燃烧现象,叫做自燃。,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内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常见的爆炸有两种:一是物理爆炸,二是化学爆炸。,第三节 燃烧产物及毒性,一、燃烧产物的含义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燃烧产物通常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可见烟等。燃烧产生的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氢、 氯化氢、二氧化硫等。,据统计资料表明,火灾的死亡人数中大约80%是由于吸入毒性物质而致死的,火灾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这些物质对人身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第四节 火灾及灭火原理,一、火灾定义和分类(一)火灾定义:根据国家标准GB5907-86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二)火灾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GB4968-85火灾分类的规定,火灾分为四类:1、A类火灾:指固体火灾。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三、灭火的基本原理,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要求,任何可燃物产生燃烧或持续燃烧都必须具备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因此,火灾发生后,所谓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灭火的基本原理课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冷却灭火的原理,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窒息灭火的原理,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隔离灭火的原理,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化学抑制灭火的原理,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第三章初期火灾的扑救和火场救助与逃生,第一节 起火与报警,一、起火火灾从初起到自然灭,大体经历四个阶段(一)初起阶段(二)发展阶段(三)猛烈阶段(四)熄灭阶段,二、报警,(一)报警的方法:1、向单位和周围的人群报警: (1)使用手动报警装置报警。 (2)派人到本地区的专职消防队报警。 (3)拨打内线电话向本地区的专职消防队报警。 (4)使用有线广播报警。 (5)农村可以使用敲锣等方法报警。 (6)大声呼喊报警。 2、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1)拨打“119”火警电话。 (2)利用专线电话报警。 (3)没有电话等通讯工具时,可利用交通工具直接到最近的消防队报警。,(三)报警的内容 在拨打火警电话向消防队报火警时,必须讲清以下内容: 1、发生火灾的单位或个人的详细地址。 2、起火物。 3、火势情况。 4、报警人姓名及所有电话的号码。,第二节 初期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扑救初起火灾是减少火灾损失,杜绝火场致人伤亡的重要一环,火灾初起阶段,燃烧面积小,火势较弱,在场人员如能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就能在尚未形成灾难之前迅速将火扑灭。常见的火灾扑救有四种方法,一 冷却灭火法,冷却灭火法,就是向火场的燃烧点喷水或喷射灭火剂,是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二 隔离法灭火法,隔离法灭火法,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开或者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三 窒息灭火法,窒息灭火法,即采用适当的措施,防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四 抑制灭火法,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终止链式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第三节 烟气危害和防烟方法,(一)烟气的危害:(1)烟气毒害性可致人死亡。(2)烟气的减光性阻碍人员的疏散和灭火 行动。(3)烟气的恐怖性造成人的心理恐慌。(4)高温烟气载有热量,且温度很高。,(二)防止烟气危害的措施 1、自然换气排烟。 2、机械排烟。 3、喷雾水排烟。,第四节 初起火灾的扑救原则和组织指挥要求,一、初起火灾的扑救原则:初起火灾容易扑救,但必须扑救及时。义务消防员或其他在场灭火人员扑救火灾时,要遵循发现起火立即报警,先控制、后消灭,救人终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合理选用灭火剂和灭火方法。,二、扑救初起火灾的组织指挥要求: 1、及时报警,组织扑救,消灭飞火。 2、集中使用力量,控制火势蔓延。 3、积极抢救被困人员,疏散物资。 4、注意安全。,第五节 火场救助与逃生,一、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火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二、突遇火灾时: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火场逃生十三诀,每个人都在祈求平安。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于难。“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只要冷静机智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就有极大可能拯救自己。因此,掌握多一些火场自救的要诀,困境中也许就能获得第二次生命。,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了然于胸,必要时可集中组织应急逃生预演,使大家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觉得走投无路了。 请记住:事前预演,将会事半功倍。,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请记住:在安全无事时,一定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 请记住:自断后路,必死无疑。,第四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请记住:争分夺秒扑灭“初期火灾”。,第五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 迅速撤离,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请记住:人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自投罗网。 请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第四章消防器材和设施,第一节 灭火器材,一、简易灭火工具和器材:对付初起火灾,不可忽视一些简易的器材的作用,诸如扫把、树枝、铁锹、水桶、脸盆、沙箱、水缸、石棉被、麻袋、棉被褥等,这些器材取之方便,用之间单,只要使用方法得当,对于扑救初起火灾非常有效。,二 灭火器,灭火器是由筒体、器头、喷嘴等部件组成,借助驱动压力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达到灭火的目的。是扑救初起火灾的重要消防器材。灭火器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几类。,(一)泡沫灭火器,指灭火器内充装的为泡沫灭火剂,可分为化学泡沫灭火器和空气泡沫灭火器。化学泡沫灭火器内装硫酸铝(酸性)和碳酸氢钠(碱性)两种化学药剂。使用时,两种溶液混合引起化学反应产生泡沫,并在压力作用下喷射出去进行灭火。空气泡沫灭火器充装的是空气泡沫灭火剂,它的性能优良,保存期长,灭火效力高,使用方便,是化学泡沫灭火器的更新换代产品。它可根据不同需要充装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聚合物泡沫、轻水(水成膜)泡沫和抗溶性泡沫等。,泡沫灭火器的适用范围,泡沫灭火器的适用范围是B类、A类火灾;不适用带电火灾和C、D类火灾。抗溶泡沫灭火器还可以扑救水溶性易燃、可燃液体火灾。,化学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靠近火场,在距着火点10米左右,将筒体颠到过来,一只手握紧提环,另一只手握住筒体的底圈,将射流对准燃烧物。在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如已呈流淌状燃烧,则将泡沫由远及近喷射,使泡沫完全覆盖在燃烧液面上;如在容器内燃烧,应将泡沫射向容器内壁,使泡沫沿容器内壁流淌,逐步覆盖着火液面。切忌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免由于射流的冲击将燃烧的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燃烧范围。在扑救固体火灾时,应将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进行灭火。在使用过程中,灭火器应当始终处于倒置状态,否则会中断喷射。,(二)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利用其内部充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蒸气压将二氧化碳喷出灭火。由于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灭火不留痕迹,并有一定的电绝缘性能等特点,因此更适宜于扑救600伏以下的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等场所的初起火灾,以及一般可燃液体的火灾。即其适用范围是A、B类火灾和低压带电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嗽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以防止手被冻伤。灭火时,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在可燃液面上,以防止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的,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维护保养,(1)灭火器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不得接近火源,环境温度应在-5+45度之间。(2)灭火器每半年应检查一次重量,用称重法检查。称出的重量与灭火器钢瓶底部打的钢印总重量相比较,如果低于钢印所示量50克的,应送维修单位检修。(3)每次使用后或每隔五年,应送维修单位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压力应与钢瓶底部所打钢印的数值相同,水压试验同时还应对钢瓶的残余变形率进行测定,只有水压试验合格且残余变形率小于6的钢瓶才能继续使用。,(三)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以液态二氧化碳或氮气作动力,将灭火器内干粉灭火剂喷出进行灭火。它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制品、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可燃固体物质的初起火灾等。由于干粉有5万伏以上的电绝缘性能,因此也能扑救带电设备火灾。这种灭火器广泛应用于工厂、矿山、油库及交通等场所。,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外挂式储气瓶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则按逆时方向旋开,并旋到最高位置,随即提起灭火器。当干粉喷出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内置式储气瓶的或者是储压式的,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拨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根部,另一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喷射灭火。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储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如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体表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喷出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可燃液体在金属容器内燃烧时间过长,容器壁温已高于被扑救可燃液体的自燃点,此时极易造成灭火后复燃的现象,可与泡沫类灭火器联用,则灭火效果更佳。,干粉灭火器的维护保养,(1)灭火器应放置在通风、干燥、阴凉并取用方便的地方,环境温度-5+45度为好(2)灭火器应避免高温、潮湿和有严重腐蚀场合,防止干粉灭火剂结块、分解。,(3)每半年检查干粉是否结块,储气瓶内二氧化碳或氮气气体是否泄漏。检查储气瓶,应将储气瓶拆下称重,称出的重量与储气瓶上钢印所标的数值是否相同,如小于所标值7克以上的,应送有资质的维修部门修理。如系储压式则检查其内部压力显示表,指针是否指在绿色区域。如指针已在红色区域,则说明内部压力已泄漏无法使用,应赶快送维修部门检修。,(4)灭火器一经开启必须再充装,再充装时,绝对不能变换干粉灭火剂的种类,即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不能换装磷酸铵盐干粉。,温感干粉灭火器,(四)风力灭火器,风力灭火器就是消除掉第三个条件温度,使火焰熄灭。风力灭火器将大股的空气高速吹向火焰,使燃烧的物体表面温度迅速下降,当温度低于燃点时,燃烧就停止了。这就是风力灭火器的原理。风力灭火器结构很简单,一个电动马达,风叶,风管,电池。,(五)卤代烷灭火器,凡内部充装卤代烷灭火剂的灭火器统称为卤代烷灭火器。常用的有1211和1301灭火器。1、1211灭火器利用装在筒体内的氮气压力将1211灭火剂喷出灭火。由于1211灭火剂是化学抑制灭火,其灭火效率很高,具有无污染、绝缘等优点,可适用于除金属火灾外的所有火灾,尤其适用于扑救精密仪器、计算机、珍贵文物及贵重物资仓库等的初起火灾。1,2、1301灭火器:1301灭火器内部充入的灭火剂为三氟一溴甲烷,分子式为CF2Br,该灭火剂是无色透明状液体,但它的沸点较低,蒸气压力较高,因此1301灭火器筒体受压较大,其壁厚也较厚,尤其应注意不能将1301灭火剂充灌到1211灭火器筒体内,否则极易发生爆炸危险。,第二节 消防设施,一、消火栓系统 消火栓包括室内消火栓系统和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包括室内消火栓、水带、水枪。室外消火栓包括地上和地下两大类,室外消火栓在大型石化消防设施中用的比较广泛,由于地区的安装条件、使用场地不同,受到不同限制,石化消防水系统已多数采用稳高压水系统,消火栓也由普通型渐渐转化为可调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