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总论_第1页
针灸治疗总论_第2页
针灸治疗总论_第3页
针灸治疗总论_第4页
针灸治疗总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康复方法学,传统康复方法学第四章:治疗总论,陈立典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版,针刺方法注意事项,教学目的:,掌握针灸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等治疗作用。掌握针灸治疗原则、针灸处方选穴原则及针灸配穴方法。熟悉清热温寒、补虚泻实及三因制宜、标本缓急的概念。 了解针灸临床诊治特点。,提要,针灸治疗作用与原则 针灸临床诊治特点 针灸处方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治疗总论,针灸治疗学是根据脏腑、经络学说,运用四诊、八纲理论,将临床不同病症进行归纳分析,明确疾病病因病机、病位病性,辨证论治,配穴处方,按方施术,通其经脉,调其血气,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针灸临床诊治思路,理-法-方-药理-法-经-穴-术,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思路:针灸临床诊疗的基本思路:,针灸治疗学的基本内容,总论理论各论临床附录其它: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研究进展、病例书写,一、针灸治疗作用,思考:1.针灸可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说明针灸有什么作用?2.针灸可以治疗失眠,说明针灸有什么作用?3.针灸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说明针灸有什么作用?4.针灸可以治疗300多种病症,针灸的治疗作用到底有多少?,思考:针灸的治疗作用到底有多少?答案是不是唯一的?,止痛、消炎、抗过敏、安眠、调整心律从西医看作用数不清。解表、清里、和中、益气、养血、滋阴、壮阳、健脾、补肾、泻火、利水从中医看作用也数不清。阴阳学说对我们的启发:“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然其要一也。”“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1、针灸治疗作用,疏 通 经 络调 和 阴 阳扶 正 祛 邪,针灸治病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和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针灸具有的作用:,(1)疏通经络(dredging the meridian),为什么要疏通经络 ? 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为何说是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为何会引起经络不通?怎样知道经络不通?是哪条经络不通?是经不通还是络不通?还是经络都不通?如何治疗经络不通?,(1)疏通经络(dredging the meridian),在正常情况下:经络“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如果一旦经络气血功能失调,影响人体正常功能活动,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所以疏通经络,可促使气血的正常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疏通经络,病理情况:“不通则痛”,即指经络闭阻不通而引发的多种病症。经络闭阻不通,气血流行不畅,甚至气滞血瘀,从而引发肢体或脏腑组织的肿胀、疼痛。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到相应的肢体和脏腑、组织,又会引起肢体的麻木、萎软、拘挛或者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失去平衡。,(1)疏通经络的治疗方法,治疗上:“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 -(灵枢九针十二原)。黄帝内经称之为“解结”“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灵枢刺节真邪篇曰,(1)疏通经络的治疗方法,不同原因,不同的疏通经络的方法:“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官针)。“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明堂仰侧,(一)疏通经络的治疗方法,经络闭阻不通,实热引起者宜用针刺,虚寒引起者宜行灸疗。对于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受患经脉部位痠楚冷痛、痉挛抽痛或跌仆损伤而致的肢体红肿疼痛,针刺可起到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疏经通络而止痛的作用。气血不行、经脉失养引起的肢体麻木不仁、萎软无力、瘫痪失用:灸疗可以起到益气养血、温经通络而补虚的作用。,(2)调和阴阳(regulating Yin and Yang),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为什么要调和阴阳?,(2)调和阴阳(regulating Yin and Yang),病理上: 阴阳失衡 疾病发生根本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素问至真要大论也说:“调气之方,必别阴阳”,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在阴阳一方偏盛,另一方尚未虚损的情况 应泻其有余。清泻阳热或温散阴寒,以防阳热太盛耗伤阴液,阴寒太盛耗损阳气。当一方偏盛,另一方也见虚损的情况下,在泻一方有余的同时,当兼顾另一方之不足,配合扶阳或益阴。在阴阳偏衰的情况下,应补其不足。 阴虚阳亢之虚热证, 滋阴制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阴盛之阴寒证, 补阳消阴,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阳俱虚则滋阴补阳同施。,(2)调和阴阳(regulating Yin and Yang),治疗上:针灸调和阴阳的具体方法既可以阴证治阴,阳证治阳;而从阴阳互根的角度考虑,也可以采取阴证治阳,阳证治阴之法。“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调和阴阳(regulating Yin and Yang),治疗上:根据脏腑的阴阳属性和胸背阴阳的划分,脏病取腰背(阳部)之背俞穴(如咳嗽、哮喘取肺俞,遗精、阳痿取肾俞),腑病取胸腹(阴部)之腹募穴(如胃痛、腹泄取中脘,遗尿、尿闭取中极)。结合脏腑经脉阴阳表里关系,阴经经脉病证取相表里的阳经腧穴治疗(如肝病取阳陵泉,脾病取足三里),阳经经脉病证取相表里的阴经腧穴治疗(如胆病取太冲,胃病取公孙)。凡此,均属于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范畴。,(2)调和阴阳(regulating Yin and Yang),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与针刺补泻手法密切相关。灵枢终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阴盛阳虚则癫疾、嗜睡,阳盛阴虚则狂躁、失眠。针灸临床多取阴跷脉气所发穴照海和阳跷脉气所发穴申脉治疗。 属阴盛阳虚的癫证、嗜睡宜补申脉、泻照海(补阳泻阴) 属阳盛阴虚的狂证、失眠应补照海、泻申脉(补阴泻阳)。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致肝阳上亢,头晕、头痛、目赤肿痛,治当补阴泻阳,育阴潜阳。补太溪、照海、复溜滋养肾水。泻太冲、行间、侠溪平降肝阳。,(2)调和阴阳(regulating Yin and Yang),(3)扶正祛邪(strengthening the body resistance and eliminating pathogenic factors),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 为什么要扶正祛邪?素问刺法论篇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篇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正气相对不足,邪气相对强盛所致。在临床上扶正祛邪就是通过补虚泻实原则来实现的,而针灸的补虚泻实作用,主要是通过针灸手法和腧穴的配伍两个方面实现的。,针灸治病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实现,除了与补泻手法有关外,还与部分腧穴偏补偏泻的性能有关。偏补的腧穴如气海、关元、命门、肾俞、膏肓,多在扶正时用之;偏泻的腧穴如曲泽、委中、水沟、十宣、十二井,多在祛邪时用之。部分腧穴则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中脘、内关、三阴交、合谷、太冲、足三里,临床既可用于扶正,又可用于祛邪。,(3)扶正祛邪(strengthening the body resistance and eliminating pathogenic factors),小结:,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运用针灸方法 使经络通畅,促使气血的正常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调和阴阳,运用针灸方法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扶正祛邪,运用针灸方法扶助正气,祛除病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二、 针灸治疗原则principle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补 虚 泻 实清 热 温 寒三 因 制 宜标 本 缓 急,针灸治疗原则就是运用针灸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是必须遵循的准绳。针灸治疗原则可归纳为:,1、补虚泻实,补虚泻实的基本概念 “虚”是指人体的正气虚弱,“实”是指邪气偏盛。邪正的盛衰决定着病变的虚实,虚实是区别人体病性的两大纲领。补虚就是扶助正气,增强脏腑器官功能,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以抗御疾病。泻实就是驱除邪气,以利于机体正气的恢复。,灵枢经脉: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邪气盛刚实,精气夺则虚。”灵枢经脉篇:“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在针灸临床上补虚泻实原则有其特殊的含义,(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虚则补之”就是虚证采用补法治疗。针刺治疗虚证用补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补法和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也就是说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治为主。,(2)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盛则泻之”“满则泄之”“邪盛则虚之”:“实则泻之”就是实证采用泻法治疗。针刺治疗实证用泻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泻法、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 “菀陈则除之”,就是对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采用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等。,(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不盛不虚”,并非病证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的病变,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在针刺时,多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难经六十九难“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补虚泻实既是针灸治疗原则,又是针灸治病的重要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无实(实),无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类经也说:“凡用针者,但可泻其多,不可泻其少,当详察血气,而为之补泻也。”明确指出补泻不可误用,不可犯“虚虚实实”之戒。否则,就会 “补泻反则病益笃”的不良后果。,(4)补泻适宜,2、清热温寒,“清热” 就是热性病证治疗用“清”法;“温寒” 就是寒性病证治疗用“温”法。正如灵枢经脉所说:“热则疾之,寒则留之。”这是针对热性病证和寒性病证制定的清热、温寒的治疗原则。,“热则疾之” 、“寒则留之”,“热则疾之”:即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 “疾”与“急”通,有快速针刺之义;“以手探汤”形象地描述了针刺手法的轻巧快速。指出了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且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热则疾之” 、“寒则留之”,“寒则(温之)留之:即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加用艾灸),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因寒性凝滞而主收引,针刺时不易得气,故应留针候气;加艾灸更能助阳散寒,使阳气得复,寒邪乃散。如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者,艾灸法较为相宜;若寒邪在里,凝滞脏腑,则针刺应深而久留,或配“烧山火”针刺手法,或加用艾灸,以温针法最为适宜。,3、标本缓急(治病求本),“标本缓急”就是在治疗疾病时要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标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以说明各种病证矛盾双方的主次关系。本,是事物的主要矛盾;标,是事物的次要矛盾。,(1)急则治标,一般情况下,治本是一个根本法则。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标病处于危急时,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时,应按“急则治标”的法则,先治其标病,后治本病。,(2)缓则治本,是指在一般情况下,本病病情稳定,或虽可引起其他病变,但无危急证候出现,或表本同病,表病经治疗缓解后,均可按“缓则治本”的原则予以处理。这个法则对于指导慢性病的治疗更有意义。,(3)标本同治,病有标本缓急,所以治有先后。若标本并重,标病与本病处于俱缓或俱急的状态时,均可采用标本兼治法。,在临床上标本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标本的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所以临证时,要注意掌握标本转化的规律,以便始终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做到治病求本。,4、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病时,要根据季节(包括时辰) 、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年龄的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1)因时制宜,运用,春夏阳气升发,人体气血趋向浅表,病邪伤人多在 浅表,针刺宜浅,少用灸法。,秋冬阴气渐盛人体气血潜藏于内,病邪伤人多在深 部,针刺宜深,可用灸法。,含义: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2)因地制宜,运用,西北地区地势高而寒冷,病多风寒,治 宜多灸,而温阳散寒。,东南地区地势低而温热潮湿,病多湿热 或温热,治宜清热化湿。,含义: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