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监测的历史和现实规范_第1页
医院感染监测的历史和现实规范_第2页
医院感染监测的历史和现实规范_第3页
医院感染监测的历史和现实规范_第4页
医院感染监测的历史和现实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科右中旗人民医院白桂英,2,3,医院感染监测概述,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4,医院感染管理是以监测为基础,控制为目标。没有监测为依据的控制措施是盲目的,只有监测而不采取行动是无意义的 。,5,6,医院感染监测发展史,19世纪早期,辛普森医生利用基本的监测方法发现病人截股后的感染病死率随医院大小而异。,7,现代流行病学之父塞麦尔韦斯应用系统的监测技术证实了维也纳某医院产褥热高发的原因,通过实施严格的洗手措施防止产褥热的传播,但病因未明。塞麦尔韦斯对产褥热的研究奠定了现代医院感染监测方法的基础。,8,1847年塞姆尔韦斯通过对产褥热的研究,于1861年发表了“产褥热的病原学观点和预防”而成为医院感染研究的先驱。,9,1844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公立医院第一产房年轻的产科医生+ 面对大量产妇因产褥热而死亡(高峰时产妇产褥热的死亡率高达30%)的情景,提出了产褥热是由于做尸检的医生因未洗净粘附在手上的尸毒而将其带入产妇体内所致。他命令医学生检查产妇之前,一定要用漂白粉溶液洗手。实施这种做法后一个月感染率大为下降。1848年他又用漂白粉浸泡手术器械。该成果比李斯特的无菌术早18年,比巴斯德的消毒理论早30年。,10,(奥地利医生 1847)医务人员在临床操作前用漂白粉洗手预防产褥热,Ignaz Semmelweis (1818-1865),相关著作:The cause, concept and prophylaxis of childbed fever.(1861),11,12,Semmelweis Hand Hygiene Intervention, 1847,13,14,15,人们普遍认为匈牙利医生塞麦尔维斯(Ignatz Philipp Semmelweis)是产褥热病因的第一个揭示者,但实际上,霍姆斯早在他4年之前就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他断定产褥热是一种直接接触传染的疾病。虽然产后的妇女之间没有或很少有接触,但负责她们的医生却很可能充当传染媒介。,16,有鉴于此,霍姆斯建议产科医生要注意隔离,避免参加产褥热死者的尸检;如果已经参加,一定要严格洗手,换衣服,并至少在24小时内不要接触产科病人。如果病房内出现任何一例产褥热病历,他提醒医生一定要高度警惕,迅速采取预防措施,才可与下一位病人接触。如果一位医生负责的病人中,有两人发生了产褥热,那么这位医生至少要离开病房一个月。,17,19世纪中期,南丁格尔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采取隔离、病房通风、戴手套等措施,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使前线医院伤员死亡率从42%下降到2.7%,这是医疗事业界非常突出的成果。,18,英国1970年发行的10英镑纸币,19,在当时英国人的观念中,与各式各样的病人打交道,是非常肮脏而危险的。人们对于“医院”、“护理”这样的字眼一向避而不谈,因为都是一些很可怕、很丢脸的事情。,在1844年以后的英国,医院几乎就是不幸、堕落、邋遢、混乱的代名词。,20,南丁格尔进行护理改革前,护理工作被认为是下贱的职业,不受人尊敬。当时英国护士的形象是粗陋老态的女人,愚昧、肮脏、酗酒且粗野无比,在医院里恶名昭著,不听使唤,更不能执行任何医疗任务,其地位不过较家庭保姆稍高而已。当时医院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间大统房,病床紧密相连,脏乱得不成体统,墙壁与地板沾满了血迹与污渍而且臭气难闻,各地相差无几。,21,1853年,英法等国与俄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战争开始时,英军的医疗救护条件非常低劣。伤员死亡率高达42%。当这些事实经报界披露后,国内哗然。南丁格尔应英政府的函请,率领38名护士奔赴前线。 6个月后,战地医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伤员死亡率从42%迅速下降至2.2%。,22,她建立了护士巡视制度,每天夜晚她总是提着风灯巡视病房,一夜巡视的路程在7公里以上。,有一首诗,在50年之后仍在英国士兵们重逢时传诵,诗中称南丁格尔是“伤员的保卫者、守护神,毫不谋私,有一颗纯正的心,南丁格尔小姐,是上帝赐给我们最大的福恩”。,23,在南丁格尔任伦敦妇女医院院长时就明确提出:护士除救治病人外,还要求做好下列护理工作,如使病房空气新鲜,环境舒适,整洁安静,做好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增加营养等等。对病人的饮食的营养问题,阳光、病房空气、环境的绝对安静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标准。,24,南丁格尔指出许多医院在建筑上的缺点,认为医院的建筑设计首要条件是不能给病人带来危害,强调医院的建筑不在于它的豪华而首先应考虑病人的舒适、安排、福利和卫生。,25,她根据调查的资料对医院的环境卫生管理,病房的建设,陈设、床位的数量,清洁设备和便于工作和管理布局等,均提出了较详尽的论据。她强调良好的建设、卫生与管理可使病人获得更好的护理。,26,巴斯德路易斯 (1822-1895)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采取加热方法来减少细菌的数量,从而减少感染,加热消毒法流传至今。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他也是一位科学巨人。,27,巴斯德的试验,28,29,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提出感染是在人与人之间通过手、医疗器械、敷料进行传播,最早提出了消毒的观点,使手术感染率从45.7%降到15%;,30,“死神将不再徘徊/当它闻到消毒剂的味道时。”这是赞颂19世纪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的一首诗句。1718世纪时,医院并不像今天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场所,而被视为可怕的“死亡的屋子”。由于疫病流行、交叉感染,医院的死亡率很高。直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报纸还这样写道:“躺在英国医院外科手术台上的病人死亡的几率要高于滑铁卢战场上的英国军士。”当医生征询病人手术的意见时,病人甚至会问:“谁来付葬礼的钱?”,31,在李斯特的年代,医学界普遍缺乏消毒意识,使得当时外科手术的成功率不高,无法得到普遍实行。李斯特经过观察发现,皮肤完好的骨折病人一般不易发生感染,便提出设想,即感染是因为外部因素造成的。1864年4月7日,巴斯德发现微生物的存在,为李斯特的设想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32,1846年美国外科手术场景。无消毒剂,无手术衣。死亡率极高。,33,1865年,李斯特首先提出缺乏消毒是手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当年8月12日,他为一位断腿病人实施手术,选用石炭酸作为消毒剂,并实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包括:医生应穿白大褂、手术器具要高温处理、手术前医生和护士必须洗手、病人的伤口要在消毒后绑上绷带等等,这位病人很快痊愈。,34,1867年,他又将消毒手段应用到输血和输液中,降低了败血症的发病率。这一系列措施立即降低了手术术后感染的发病率,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术后死亡率自45%下降到15%,使得外科手术成为了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35,36,1889年拍摄的一组外科医生的照片。这些苏格兰阿伯丁皇家医院的外科医生使用李斯特喷雾器,向手术室的空气中喷洒酚。,37,38,19世纪90年代拍摄于苏格兰爱丁堡皇家医院一张照片。外科医生穿着长袍式手术服,但没戴手套、帽子、口罩。手术室中的背景为观众席位。成群的医学学生在这里观摩手术,但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扩散细菌。,正是由于这种观众席的设置,使得世界上很多地方仍把手术室称为“剧院”。手术室地板为暴露的木质地板,洗手池、容器、暴露的管道都反映出那个年代对污染控制几乎一无所知。,39,40,1907年前后拍摄的爱丁伯皇家医院手术室的照片,当时外科医生已戴着手套和口罩,而口罩则是戴在鼻下。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期,人们才认识到把口罩戴到鼻上更佳。此时也有了便于消毒和清洁的水磨石地面和帖面墙。,41,现代外科手术场景,42,现代外科手术场景,43,现代外科手术场景,44,随着青霉素的发现、使用,开始了耐药菌株与新的抗生素之间的竞赛,在此期间,医院感染的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45,46,47,48,49,50,51,52,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首先发现的MRSA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卷了全球,形成世界范围的流行。20世纪50年代后期,耐药菌引起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流行引起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的高度重视,于1958年召开了两次MRSA感染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主要讨论流行原因和制定预防措施。,53,1963年,CDC召开美国医院感染学会,提出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20世纪60年代后期,CDC组织了8所医院的医院感染监测的试点工作。20世纪70年代英国出现第一个感染控制护士,开辟了感染控制项目的新纪元。,54,美国的医院感染控制体系,是以监测来带动预防和控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美国现在已把医院感染监测划入了更大的病人安全监控系统中。,55,Broviac 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导管相关血流感染),NICU,208 天没有1例血流感染(2006-2007),0,5,10,15,20,25,30,35,2005-June,2005-July,2005-Aug,2005-Sep,2005-Oct,2005-Nov,2005-Dec,2006-Jan,2006-Feb,2006-Mar,2006-Apr,2006-May,2006-Jun,2006-July,2006-Aug,2006-Sep,2006-Oct,2006-Sep,2006-Nov,2006-Dec,2007-Jan,2007-Feb,2007-Mar,2007-Apr,2007-May,rate/1000 Broviac days,1973年Broviac等报道了1种全硅塑右心房导管在前胸壁通过经皮锁骨下隧道放置,56,56个ICU原发血流感染率,57,56个ICU的呼吸机相关肺炎,58,59,60,2006年7月起,如果没有报告SSI,则向医院减少拨款2,Soap Iodophor 4% CHG 70% Alcohol,Ayliffe GAJ et al. J Hosp Infection 1988;11:226,Efficacy of hand hygiene productsLog reduction in bacterial counts after 30 sec,62,医院感染的发展史,是“监测反馈改进”写照也是一部流行病学研究史,64,感染控制者 (ICP) 工作,监测,计划管理,教育,各种的,暴发调查,咨询,65,成功目标性监测的过程,有重要问题吗? 是什么,为什么?多学科小组,2. 描述并且了解问题? 目标性监测,3. 如何改进?多学科小组 教育 反馈 新标准 新产品,4. 改进措施有效吗? 再次检测,Adapted from: Richards C, et al. Emerg Infect Dis 2001,66,感染控制者的工作 -(JCAHO),Source: BJC HealthCare 2000,67,我国的发展状况,我国医院感染管理起步于1986年,卫生部医政司成立医院感染监控研究协调小组,同时组建了由17所医院组成的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开始系统监测医院感染发病率、常见感染类型、危险因素、常见病原体和耐药性。以后不断有医院加入监测网,经过近八年的发展和扩充,至1994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参加医院达到了134所,每年约有80万住院病人处于该网的监测之下。,68,我国医院感染管理起步于监测,初期主要为回顾性调查,描述性研究,了解基本情况。,69,初期医院感染监测目的(1986-1996),1、建立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基线2、初步建立全国性医院感染监控网络3、为医院管理制度制定提供理论依据4、进行不同医院间数据比较和分析5、开展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6、探索并建立可供比较的医院感染指标体系,70,1989年卫生部颁发医院分级管理评审标准中将医院感染管理列为其中一项评审指标,开始引起了各级各类医院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广泛关注。 1994年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有力推动了医院感染管理的发展,也标志着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开始进入了规范化管理的时期。,71,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发展历程,初期建立监控网为主动性开展工作之外,其余的国家性的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转折都是“事件相关”,(初期建立的是回顾性监测体系,只能救火,稍微防火,不能预警)1998,深圳妇儿医院(典型案例)431号文件,72,1998,深圳妇儿医院,(典型案例)431号文件 1998年4至5月,某市妇儿医院发生了严重的医院感染爆发事件,在该院接受手术的292例病人中,共发生术后伤口以龟分枝杆菌为主要病原体的混合感染158例(166),切口感染率为54.11%。,73,74,75,2003年,非典,2005年,宿州眼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76,现阶段事件不断,基本完善,2008西交大新生儿2009天津妇幼新生儿2009山西太原透析机(无国家规范),77,2008,西安交大,2009,天津蓟县,六个标准出台,尤其是手卫生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隔离技术规范西交大,打破常规的事件天津蓟县,稀里糊涂的成了被告,78,1、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获得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2、建立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基线3、发现爆发流行,一旦确定散发基线,可以据此判断爆发流行。4、利用调查资料说服医务人员遵守感染控制规范。5、评价控制效果。6、调整和修改感染控制规范。7、防止缺乏实践的理论。8、进行不同医院间医院感染率和感染控制效果的比较,现阶段医院感染监测目的,79,目标性监测全面性综合检测,医院感染监测方法的选择,80,1、选定重点区域(如 ICU)2、重点操作与特定服务 (如心胸外科)3,重点患者或特定的感染部位:高危人群如 移植病人特殊治疗如 透析病人特殊部位如血流感染,81,前瞻性监测,灵活的及时 可以侦察聚集性发生有利于改变行为习惯昂贵,回顾性调查,取决于现有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准确性。不能象前瞻性调查一样及时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相对而言花费较少。,82,目标性监测特征,准确高效针对性强不能发现其他感染.选择作为目标的标准:发病率病死率 .费用.预防性与预防能力.,83,周期性监测,特殊时期全院监测(Hospital wide (H.W.S) during specified periods)加不同时期目标性监测(Targeted S. during alternate periods)或轮转监测(Rotating H.W.S. from one unit to another),84,资料来源,微生物室每日报告发热病人资料使用抗菌药物病人病历隔离病人病历护士与病人日访尸体解剖记录定期查阅工作人员医疗记录,85,资料来源,信息时代与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的收集手工收集感染控制要”临”床,86,重视医院感染过程监测,获得医院感染的过程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细节落实情况过程与结果相结合,87,重视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哪些危险因素值得我们关注?如何确定危险因素?如何降低危险因素?,88,留置中央血管导管天数 病人住院天数,使用呼吸机天数 病人住院天数,留置导尿管天数 病人住院天数,器械使用率,=导尿管使用率,=中央血管导管使用率,=呼吸机使用率,89,每千住院日的确定日剂量使用率某种抗菌药物使用的确定日剂量数 总住院日数,X 100,手术病人危险因素分层 切口分类 手术时间 麻醉评分 ,90,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数 留置导尿管天数,留置中央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数 留置中央血管导管天数,呼吸机相关肺炎数 使用呼吸机天数,X1000,X1000,X1000,每千日器械相关感染率,91,重视医院感染监测结果的应用,“除非监测结果已经分发至有关人员,有关人员利用结果预防和控制感染,否则监测工作并没有结束”。,92,至少一年评价一次:监测系统是否能够发现聚集性病例?Did the system detect clusters ?根据监测结果改变了哪些程序?Which practices were changed based on S. ?是否应用监测结果降低流行率?Were the data used to decrease the endemic rate ?是否应用监测手段评价了干预的效果?Were the data used 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interventions ?管理人员与临床人员是否知晓监测结果?Are administrative & clinical staff aware of Surveillance Findings ?,重视监测系统和监测质量的评价,93,建立可供比较的医院感染指标体系,1、总率2、部位感染率3、病原体感染率4、科室感染率5、护理单元感染率6、外科医师手术切口感染率7、不同手术切口感染率,94,ICU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危险因素研究周宏,任玲,郑雯,茅一平,许美荣(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徐州221002),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的致病危险因素。1. 1 研究对象2002 年10 月- 2004 年3 月,入住本院综合性重症监护室( ICU) 、急诊ICU 、神经外科ICU 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病例剔除标准: (1) 机械通气24 h 者; (2) 机械通气前已诊断为肺炎者; (3) 机械通气72 h 内死亡或自动出院者。,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4):308-311Chin J Infect Control Vol 4 No 4 Oct 2005,目标性监测举例,95,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调查及控制研究王江桥, 邱燕玲, 林伟玲, 李玉娟, 巫雪平, 王箭(粤北人民医院, 广东韶关512025),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干预技术的效果。,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 年第15 卷第12 期,目标性监测举例,96,流行病学基础,院感专职人员必备专业知识医院感染监测必用分析工具院感数据交流必经路径(标准化)实乃居家旅行休闲购物工作生活必备之随身贴身不离身之宝物也!,97,资料收集When 什么时候收集?前瞻、回顾Where 收集哪里的资料?全面、目标Who 谁来收集资料?医护、专职What 收集哪些感染的资料?规范How 如何收集?人工、电子,98,监测方法,主动/被动以病人为基础/以实验室为基础前瞻/回顾?目标/综合?危险因素调节率/粗率?发病率/现患率?分子与分母,99,器械相关感染药物相关感染操作相关感染手术相关感染呼吸机相关感染,重点关注,100,四、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三章预防与控制,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暴发,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积极救治患者。,101,第十八条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三章预防与控制,102,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三章预防与控制,103,医院感染监测规范,104,关于医院感染监测的定义,在规范中规定医院感染监测是指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解释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05,说明3个问题,(1)医院感染监测不是短期的、非系统的、断续的,而是长期的、系统的、连续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收集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2)医院感染监测包括收集、分析、解释医院感染在人群的发生、分布和影响因素,而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收集资料,也不能只停留在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还要为这些监测结果寻求合理的解释,说明医院感染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分布和哪些因素对其有影响,影响有多大。(3)不是为监测结果而监测,而是要充分利用监测结果,将监测结果总结后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并利用监测结果制定控制方案,减少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预防医院感染,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再次通过监测评价已制定实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效果。,106,说明-关于全院综合性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规范中规定新建医院或未开展过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应先开展全院综合性医院感染监测。建立可信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底线和培养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监测的意识。全院综合性监测的时间应连续且不少于2年。,107,关于目标性监测,目标性监测监测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对感染防控价值较大,是目前比较推崇的监测方法。目标性监测很多,规范中主要罗列了常用的监测目标:(1)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包括成人和儿童ICU)。(2)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3)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4)细菌耐药性监测。(5)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因不可能全部列出,上述目标性监测,既包括了医院感染的主要高危人员,又包括医院感染的主要高危因素,也是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医院感染监测的主要内容和干预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08,关于医院感染现患率(患病率)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是指一定时间段内住院患者中患医院感染的频率。目前在部分国家的医院感染监测以医院感染现患率监测为主,如英国、西班牙等国,高质量的现患率调查也能反映医院感染的真实情况,包括患病情况、危险因素、主要存在的问题,它既可以部分代表发病率资料,又可以部分代表目标性监测资料如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英国在2006年的现患率调查中还增加了艰难梭菌相关腹泻现患和诺如病毒相关腹泻现患的调查。,109,关于抗菌药物监测与细菌耐药性监测,规范中不仅列出了常用抗菌药物监测的名词术语,也列出了常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的内容方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职责中包含参与抗菌药物的管理,当然也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110,关于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前瞻性监测是主动的,患者入院之后就在医院感染专职(兼职)人员的监测下,观察是否发生医院感染?是什么医院感染?是否是耐药细菌感染?有哪些危险因素?需要做哪些检查?是否存在医院感染暴发?预后如何?等等,这样调查的结果比较准确,尤其是进行目标性监测时更实用。,111,关于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回顾性调查通俗地讲就是我们以往的查出院病历,对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登记并统计分析,完全依赖于病历上医务人员的记录,处于被动地位,虽然也能得到有关资料,但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料滞后,二是其准确性依靠记录者,三是不是临床的调查,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本规范中推荐采用前瞻性调查,不推荐回顾性调查。,112,前瞻性研究与回顾性研究调查设计,研究养育孩子和亲自养育孩子爷爷、爸爸、孩子过去、现在、未来回顾性研究、横断面研究、前瞻性研究,113,end of follow-up,follow-up period,研究开始,研究结束,114,固定队列 Fixed Cohort,研究开始,研究结束,出现结局,未出现结局,115,动态队列 Dynamic Cohort,研究开始,研究结束,出现结局,失访,116,1和2 适应范围与规范性引用文件,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有住院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卫生部 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卫生部 2006年,117,3 术语和定义,3.1 医院感染监测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2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 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per patient-day 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118,3 术语和定义,3.3 全院综合性监测hospital-wide surveillance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3.4 目标性监测target surveillance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119,3 术语和定义,3.5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以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通常不包括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物和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等。3.6 抗菌药物使用率usage rate of antibiotic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120,3 术语和定义,3.7 抗菌药物使用剂量dose of antibiotic use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每日使用量。3.8 规定日剂量频数(DDD频数)number of Defined Daily Dose为某一抗菌药物的总消耗量除以该药的规定日剂量。,121,4 监测的管理与要求,4.1 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并应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4.2 医院应培养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识别医院感染暴发的意识与能力。发生暴发时应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4.3 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发生下列情况的医院感染暴发,医疗机构应报告所在地的县(区)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订正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一周内完成。报告表见附录A。,122,4 监测的管理与要求,4.3.1 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于12h内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