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烧伤伴重度吸入伤患者的护理_第1页
重度烧伤伴重度吸入伤患者的护理_第2页
重度烧伤伴重度吸入伤患者的护理_第3页
重度烧伤伴重度吸入伤患者的护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重度烧伤伴重度吸入伤患者的护理吸入性损伤是当前烧伤病人重要死亡原因之一,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死亡率高达80以上,体表烧伤与吸入性损伤两者有累加作用,有研究报道单纯吸入性损伤呼吸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仅12而伴体表烧伤伤者高达62,单纯吸入伤死亡率仅7,而伴体表烧伤者达2040因此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是当前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对吸入性损伤发病机制进一步了解,治疗措施也有明显改善,如及时有效的补液复苏,早期行气管切开,机械辅助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早期大面积切痂的实施等均有效地提高了治愈率。收集实习医院烧伤科XX年下半年6月份至XX上半年1月份收治的体表烧伤面积大于50伴有吸入性损伤的病例,重点对早期液体复苏,气管切开时机,深度创面痂植皮等方面进行回顾性总结。资料采用电脑数据整理和处理,进行数据分析。一般火焰烧伤及汽油,液化烧伤所致的吸入性损伤占总数的吸入性损伤病人第一个24H补液总量明显超出公式计算量。第2个24H总入量,晶体,水与公式计算值比较匀,伤后48小时的平均尿量也明显高于常规要求量。重度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早期补液公式如上个世纪70年代一直沿用的休克期补液公式作为补液的主要参考依据,2/4在休克期复苏治疗中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烧伤伴吸入性损伤的病人休克期补液以前为预防肺水肿而强调严格控制补液,近年来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吸入性损伤所致肺水肿是由于肺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限制补液,不能迅速恢复组织的血液灌注,将会引起包括肺脏在内的脏器缺血,缺氧性损害,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加重和加速重度吸入性损伤肺水肿的发生和发展,所以,烧伤伴吸入性损伤的患者早期补液量不应该限制,增加补液量要以及时,有效纠正休克,保证组织良好的血液灌注为目的。吸入性损伤是指热力和化学物质被吸入所致的呼吸道,肺部损伤以及全身性中毒,在所有烧伤患者中吸入性损伤占三分之一,并且是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调查的76例吸入性损伤病人中死亡18例,死亡率达其中轻度26例,死亡4例,死亡率中度31例,死亡6例死亡率重度19例,死亡8例,死亡率说明吸入性损伤的程度越严重,死亡率越高,轻度吸入性损伤发生呼吸衰竭而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脱落的粘膜,坏死组织及分泌物阻塞气道未能有效清除,一般发生在伤后515天,重度吸入性损伤发生呼吸衰竭而致死亡主要原因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肺水肿肺部感染等因素的作用,对于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时机,我认为早期行气管切开可以降低死亡率,上呼吸道梗阻是吸入性损伤早期的主要威胁,发展迅速,数小时即可并发危机生命的梗阻,3/4可持续35D在此期间,任何体位变动,麻醉,手术,都可使其加重,可使不全梗阻变成完全梗阻,患者突然窒息死亡,所以对疑有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呼吸道梗阻的征象,如声嘶加重,吸气时出现哮鸣音,呼吸困难,或已明确诊断为重度吸入性损伤,很快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在伤后6H内未出现明显组织和气道梗阻以前行气管切开。吸入性损伤后水肿多在伤后610H达高峰期,加上颈部烧伤环行焦痂的形成,使颈部水肿向内扩展,因咽喉粘膜松弛,容易产生水肿,短时间内可发生喉梗阻,呼吸道充血,水肿,分泌物堵塞及支气管痉挛等因素,使通气受阻,吸入性损伤早期气管切开不仅可改善动脉血氧含量也可改善肺通气换气功能,避免烧伤的渗出高峰因毛细血管通透性显著增高引起的急剧严重的喉水肿,能随时冲洗和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及因吸入性损伤所致的呼吸道脱落的粘膜和上皮细胞,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氧气吸入,因此可防止与减少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发生。吸入性损伤轻者损伤气道粘膜,重者伤及粘膜下层,肺实质,稍后并发感染,热力和烟雾吸入损伤气道,迅速发生化学性气管支气管炎,进而引起假膜性坏死支气管炎,气道粘膜充血,水肿,坏死,粘膜脱落,溃疡,和假膜的形成,使气道狭窄。气道内分泌物,脱落形成粘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