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密卷2答案_第1页
历史密卷2答案_第2页
历史密卷2答案_第3页
历史密卷2答案_第4页
历史密卷2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密卷2_答案DOCX【答案】15BDADC610CBDAC1115DDACB1620DDACD2125ABACA2630ABBBC3135BCBCB3640CCAAB4145BCDDC4650CCBAC5154BCBA55(1)措施建立县制。过程实行奉还版籍,任命藩主为知藩事;颁布诏书,废藩置县。(2)相似之处消除了旧势力的特权,促进了社会转型建立县制打破了分封制下秦国旧贵族的特权;废藩置县结束了日本幕藩体制下藩主的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稳定统一建立县制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废藩置县结束藩国割据局面,实现政令归一,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都提高了中央政权的行政效率,有利于实现富国强兵,壮大两国的综合国力56(1)没有。拿破仑政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它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政策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特别是拿破仑法典的颁布,以法律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2)理解美国建立了共和制政体(民主制度),冲击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君主制度。因素个人品质、具体国情、时代形式、历史传统等。57(1)相对论。推动了现代科学革命,使自然科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有利于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2)国家是为人设立的,国家的重要目标是保护社会正义和保护个人的自由;科学的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幸福;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军国主义,主张和平;反对个人崇拜;主张实行民主制度(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爱因斯坦是一个热爱民主,拥护个人自由的民主主义者;是热爱和平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解析】1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青铜器在西周早中期主要用作礼器,体现了奴隶主贵族的身份和地位。到战国中晚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和宗法制走向崩溃,奴隶主贵族地位下降,所以青铜器风格转向朴素,所以B符合题意;题干中无法体现青铜铸造业的衰落和铁器的推广,所以排除AC;战国时期还没有废除礼乐制度,所以D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2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权就有一切”即指君主专制;“家长制”是指宗法制;“官僚政治”指中央集权制;由此,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应选D项。故选D。3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中国政治制度变革趋势的认识和理解,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从汉到元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国家行政权力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是在明朝废除宰相之后,排除B;元朝宰相位高权重,直到明朝末年宰相才被废除,排除C;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从秦朝就开始被打破了,排除D;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对地方有效管理,汉朝时期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时期对地方的行政,经济,兵权都收归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A。4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等信息可以分析的出材料主要探讨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故选D;A项明显与史实不符,材料也未体现;B项错误,材料只是说了古代的政治体制与现行制度某些特点相似,并非指的制度相似;C项材料并未讨论。故选D。5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论权则各有所掌”可知皇帝大权独揽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郡县制的设立,在题干中没有反映,故排除B;由“论位则君最高”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故排除D;由“论权则各有所掌”、“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可知钱穆主要强调了中国传统政治体现了一定的分权原则,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6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皇帝是政府中的一员,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三省六部的制约,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不符合题意,皇权受到了制约而不是得到强化;最终决策权实质上还掌握在皇帝手中,B项不符合题意;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故选C。7本题考查了明末清初黄宗羲的主要思想观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黄宗羲从限制君权出发,提出“复方镇”,把中央权利下放到方镇,这样可以既限制膨胀的君权,又可以防止割据之害。AC在题干中无从体现,D概括不全面,故排除ACD。故选B。8本题考查清朝的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是指皇权弱化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初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限制。所以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了皇权,所以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是皇权强化的现象,与题意不符,均排除。故选D。9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加强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铜匦只有武则天可拆看,并逐渐演变为匿名的揭发官员不当或不法行为的一个容器,这就加强了武则天对官员的控制,将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所以A符合题意。监察制度和民本思想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C;中央集权是中央相对于地方而言,与题意无关,故排除D。故选A。10本题考查学生对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相关阶段特征的认识,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克利斯提尼”“行政选区”等,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可知A项“依据财产多寡”,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项属于梭伦改革时期的内容,排除;D项属于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特征。排除。C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C。11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内容“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可知材料说明古希腊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自由和平等的理念,是民主政治制度的经济基础,所以D符合题意。商业平等能够影响政治理念,但不是政治平等的基础,所以A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BC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D。12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从而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从材料关键信息“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这种民主政治,出现了问题,是靠“强制性”手段来加固的,而并非是雅典公民的自觉参与,从而,在一个侧面揭示了雅典这种民主政治的落后性,势必走向衰亡。材料“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直接反映了雅典要求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而非侧面反映,C项错误;公民没有履行参政义务,不一定是因为高频政治活动,A项错误;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在材料中更无从体现,B项错误。故选D。13本题考查了梭伦改革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梭伦改革恢复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设四百人议事会执掌统治权;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为最高司法机关;在公民中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因此是正确的,所以A符合题意。设五百人议事会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而且也没有掌握统治权,所以说法错误,故排除包含的BCD。故选A。14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广大奴隶,妇女和儿童以及外邦人没有公民权,不能参与民主政治,所以两项表述错误,因此排除,故选C。15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制形成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的说法符合史实,是正确的,所以B符合题意。给公民发放津贴是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而非克里斯提尼时代,所以说法错误,故排除包含的ACD,故选B。16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考查阅读、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得出梭伦时代“雅典的公民权对新移入的外邦人有条件地开放”;到伯利克里时期“父母皆为雅典人者,才能拥有雅典公民身份”,而且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空前繁荣时期,由此分析可知伯利克里时代,公民权受到比较严格的限制,因此D表述符合题意。而AC表述与材料内容不符,B与材料无关。故选D。17本题考查了英国代议制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英国首相的权力包括提名内阁成员组阁,正确;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掌握行政大权,正确。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正确。任命议会成员属于国王的权力或者说是国王的一个行政仪式,错误。综上,排除,正确答案选,故选D。18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正是英国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时期,随着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内阁掌握行政大权;材料正是这一制度的反映,国王无权,所以就不会犯错误了。故本题选A。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故选A。19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专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白金汉宫是英国国王的王宫,但此时英国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所以A错误;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其政府的首脑是首相,不是国王,所以B错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仍是君主制,所以D错误;两座王宫的存在都彰显了君主尊贵的地位,所以C符合题意。综合分析,故选C。20本题考查三权分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内阁由总统提名国会批准后组成,内阁要对总统负责。所以内阁的反对票是无效的。因此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故选D。ABC三项均不符合美国的宪法,排除。故选D。21本题考查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史实可知,英国的国家元首为英国的国王,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故A说法错误,所以A符合题意;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拥有行政权,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拥有行政权和军权,德国的国家元首是皇帝,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内阁对皇帝负责,以上说法均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2本题考查美国宪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虽然提及“出身富裕”,但是没有据此建议区分等级,材料整体的重心是突出“民众甚少判断是非善恶”与“理性的判断”之间的区别,故A错误;汉密尔顿言下之意是反对直接民主,认为普通民众受文化素质或能力的影响,无法有效和理性地管理国家,而相对富裕的阶层其能力和政治素养相对较专业,有利于提高管理国家的效率,故B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奴隶制,故C错误;材料中的“民众”和“富裕阶层”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贵族,故D错误。故选B。23本题考查了美国政党政治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可知麦迪逊主要强调的是自由,所以A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不是民主政治导致党争,而是自由孕育党争,故排除B;C说法过于绝对,与D在题意中都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24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以及英国光荣革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获取有效信息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17世纪40年代,伴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清王朝建立起在全中国的统治”可知明设内阁和清设军机处标志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预示着中国依然处于封建社会。由材料“英国,也经历了一场不同含义的革命”这一“革命”最终结束了旧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可知英国经历“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君主立宪制,英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而题目要求“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故选C。ABD都是失衡的表现,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故选C。25本题考查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和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政体差异及其背景的认识。这要结合当时两国具体国情来认识。德国统一以后,当时最迫切的任务就是维护国家的统一,而维护国家统一就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从而德意志帝国皇帝权力大。法国历史上封建专制势力异常强大,而以议会和内阁牵制总统就可以有效防止君主势力复辟,所以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表述均不准确,排除。故选A。26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失去大量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A正确。其它选项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与题意不符,均排除。故选A。27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观的理解与掌握。注意题干中要求选择的是错误的,从革命史观角度是说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但客观上却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中国逐渐的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接受到了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两种文明形态开始碰撞,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故ACD说法均正确,B错误,从社会史观上说,主要指鸦片战争引起人们生活及习俗的变化,而不是民族工业兴起,民族工业兴起应该是从现代化史观说的。故选B。28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图表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表格信息可知,日本士兵体格明显强于中国,体现出日本更加重视军队建设,故B正确;A中“全面”错误,C中“素养”无法体现,D中“决定”表述错误,排除ACD。故选B。29本题考查了国民革命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国民党于1919年经孙中山改组而来,当时封建帝制已经被推翻,所以A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主要强调了保障人民利益,有利于得到人民支持,奠定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所以B符合题意。C在题意中无法反映,D与题干所描述的特征不符,排除。故选B。30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的直接目的是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的畅通,以保证中国抗战能获取源源不断的国际援助,答案选C,ABD三项与史实不符。故选C。31本题考查了近代社会变迁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内容主要反映了近代军队服饰的变化,与社会风气的变革和外来思想的影响有密切关系,所以B符合题意。题意无法体现服饰的变革是经济近代化的推动,故排除A;资产阶级学说的传播也与军队服饰变革无关,排除C;题干涉及的是贵州新军服装的突破,没有体现是清政府改革军事的原因,排除D。故选B。32本题考查社会习俗的变迁,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太平天国的“蓄发令”是汉族反对满族贵族统治的体现,而“剪发易服”“保辫会”的出现,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近代民主力量与封建残余势力的较量,所以题干说的这些“辫发之争”实际上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故C项正确。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故选C。33本题考查了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正是通过“报纸”宣传这个手段,所以这一现象足以表明“报纸”宣传的确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所以B符合题意。报纸的宣传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但没有体现人民对其教化能力的肯定,故排除A;题干未涉及报纸产业多元化的内容,排除C;由“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兰万多字”可知报纸舆论未收到专制政府控制,排除D。故选B。34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新民主主义的相关史实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A中辛亥革命和一届人大和D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不符合,故A和C不符合题意。武昌起义的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而且是同盟会的成员领导的,所以B不符合题意。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的开始,之后的三湾改编确立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正确性,是中共走向成熟的标志。三大战役证明了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故选C。35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中共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所犯“右倾”错误的理解和认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所谓“右倾”是指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即过分保守。联系所学内容可知在国民革命时期主动放弃党的领导权属于右倾的表现,所以B符合题意。AC是左倾的表现,D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表现。故选B。36本题考查二月革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强调的是列宁效仿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政权方面的措施是相似的,C是正确选项。ABD都是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后采取的措施,没有效仿巴黎公社,排除。故选C。37本题考查了巴黎公社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缩写内容可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二月革命的爆发都是顺应当时的社会形势和发展潮流而出现的。而巴黎公社则是特殊情况下出现的特殊事件,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程度,所以题干中的理论最能够说明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38本题考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54年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从参阅的文件看,既有苏联的社会主义宪法,又有中华民国和法国等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由此可以推论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因此选择A项;B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选A。39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二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国际地位提高,但国家实力实际上还是比较弱小,所以丘吉尔才会说“以后再说吧”。1997年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家实力有了大幅度增长,所以说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国家实力的强大,所以A符合题意。一国两制、英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英国对香港的统治力不从心都只是表面条件,不是根本原因,故选A。40本题考查台湾问题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题干的关键信息是“台湾问题的形成与解决”,与台湾问题的形成有关,与台湾问题的解决有关,故B正确。与题意无关,排除有的选项。故选B。41本题考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所提到的时间“上世纪50年代”和“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两个信息可以知道该情报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一致,所以B符合题意;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中国和社会主义阵营外交关系的发展,与题干无关,排除A;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参加日内瓦会议使1954年,故排除CD。故选B。42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本题关键词为“菲律宾”“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可见中国当时与第三世界国家先有矛盾后化解,只有万隆会议符合要求。万隆会议上初期与会国存在严重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故C正确。A项不是周恩来提出的;B项是在与印度代表团会见时提出的;D项是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均排除。故选C。43本题考查了中国现代的对外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建立之初,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立,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所以不能体现材料反映的思想,排除含的AB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关系缓和和“求同存异”方针能够反映材料思想,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44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运用能力。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说明新中国初期中苏是结盟关系,而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说明中国不再和苏联结盟,这是中国不结盟政策的体现。故选D项。AB表述错误,C与题意无关,均排除。故选D。45本题考查了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根据“修正主义苏联和气一点”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彼此互称对方为修正主义,所以C符合题意。ACD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C。46本题考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外交政策一定要符合一个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材料中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扩容问题态度不一均是从自身国家利益的角度做出的决定,所以C项说法最为准确,AB两项说法明显错误不符合史实,D项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故选C。47本题考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AB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有利于国家问题和矛盾的解决,所以C符合题意;D是表面现象,不是原因,排除。故选C。48本题考查第三世界的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结合“从本质上否定了雅尔塔体系,在地缘政治舞台上作出了另外的选择,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最终都得屈服于这种选择”,联系二战后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可知B正确。ACD与题意无关,均排除。故选B。49本题考查了美苏两极对峙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冷战形成原因的认识。从材料信息“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20世纪50年代”“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等,可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冷战,但题中问的是这种世界政治格局是“基于”,即这种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原因,所以A符合题意。BC是冷战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D说法错误,排除。故选A。50本题考查二战后的政治格局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对峙格局,在两极格局下,美苏展开了一系列争霸斗争,在争霸过程中双方势力此消彼长,在国际格局的表现上就表现为题目所述的事件,故C正确。A表述错误,B与题意无关,D项发生在20世纪后期,均排除。故选C。51本题考查了古巴导弹危机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的一次军事对抗,体现了美苏争霸的国家格局,以苏联的最终妥协结束,所以B符合题意。古巴导弹危机没有涉及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抗,故排除A;古巴导弹危机不是美苏争夺古巴,排除C;D为经济领域,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B。52本题考查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地区战争和冲突不断发生原因的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ABCD都是原因,但C是主要原因,其它选项是外部原因。故选C。53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内容可知主要着眼于全球范围的投资,既要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又要为发达国家的发展寻求出路,所以是以推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为目的,所以B符合题意。ACD都只是反映了材料的一部分,没有全面体现,故排除。故选B。54本题考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