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和计划(表格式)_第1页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和计划(表格式)_第2页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和计划(表格式)_第3页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和计划(表格式)_第4页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和计划(表格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要求 1、运用立体图形组合表现景和物。 2、 用记忆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人和物,认识间色 。 3、用生活中的废料制作立体图形。 4、用彩墨材料制作画面,继续学习彩墨画。 5、选用简便的材料,采用剪、贴、拼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6、学习电脑绘画 。 7、学习剪纸。 教材分析 其教材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贴近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学生较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总体上较好的体现了美术新课标的精神。 本册教材在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情感发展的同时,也追求必要 的美术知识、技能的培养,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突出时代感和地方特色。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不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我在三年级的美术课上,结合课文让孩子们用铅笔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从线条中去感受写 生画的内涵及特征。同时更多地给他们多选择的作业形式,激发他们的个性发展,注重他们对绘画艺术的独到理解。 教材中的图案选择、色彩配置 、版面设计都美伦美奂,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想要熊掌与鱼翅皆得,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寻求一个以学生的发展与需要为优先的合理性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尽可能地顾及每位学生的不同需求与发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美、发现美,让学生快乐地学、主动地学,真正贯彻新课标的理念。 教学计划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 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 二、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有 47 名学生,大部分学生热爱美术,自信心较强,创造力也较强,爱好生活,好奇心强。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三、 教学内容 : 本册共有 18 课,其中绘画课有: 1、我们的社区 2、恐龙世界 3、画中的线条 4、会动的线条 8、彩墨游戏 9、大 嘴怪 10、中国龙 12、橙色的画 13、绿色和紫色的画 14、吃虫草 手工课有: 5、卵石动物造型 6、威武的盾牌 7、会变的盒子 11、吉祥图案 15、有趣的造型 16、一张奇特的脸 18、变垃圾为宝 电脑课 : 17、电脑美术 模板帮我们作画 欣赏课:清明上河图 四、教学目的、任务: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 近的设计与制作。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五、教学目标 1、学生能运用立体图形的组合表现景和物;用记忆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人和物;运用间色进行绘画 ;用立体材料粘画,学习彩墨画;选用简单的材料,采用剪、贴、拼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2、学生应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的培养创新经省和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美术提高生活质量。 教学进度 我手画我心 1 课时 我们的校园 1 课时 欣赏:清明上河图 感受张择端的绘画技巧。 1课时 细致的观察、记录人物活动和景色。 1课时 创作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作品。 1课时 欣赏并学习用线条画画。 2课时 用线条画会动的事物。 2课时 根据卵石不同的形状,创作可爱的动物造型。2 课时 找有关盾牌的资料,用动物头的图案设计一个能 让 敌 人 见 了 胆 战 心 惊 的 盾 牌 。 2 课时 利用废纸盒组合,变成你喜欢的东西。 2课时 ): 有水彩和墨画一幅画。 2课时 怪: 发挥想象力,创造一个最大的出奇的大嘴怪。 2课时 龙、做龙,表演。 2课时 设计一个吉祥图案并剪下来。 2课时 :认识间色,知道橙色由哪两种颜色配成。 1课时 配绿色和紫色,用绿色和紫色分别完成一幅画。 1课时 发挥想象力,用学过的方法表现吃虫草的情景。 1课时 的造型: 用彩纸和其他材料在蛋壳或乒乓球上粘出设计的 形 象 , 并 配 上 底 座 。 2 课时 用泥做一张奇特的脸。 2 课时 17. 电 脑 美 术 模 板 帮 我 们 作 画 学 习 电 脑 画 画 。 1 课时 18. 变 垃 圾 为 宝 : 培 养 学 生 的 动 手 制 作 能 力 2 课时 我的作品秀 1 课时 人美版三 年级美术(下册) 第 6 册教案全 2012 年 月 日 课题 我们的社区 1 课时 课型 造型 表现 教学 目标 1、 通过观察、回忆、表现社区,了解社区的特点,学习儿童画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儿童画创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关注环境的意识,以及对造型活动的兴趣。 教学 重点 通过观察、回忆、表现社 区 ,了解社区的特点,学习儿童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 难点 人物动态及画面的组织。 教具 课件、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教 学 过 程 一、 组织教学 语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 谁能淡谈自己家住的小区什么样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儿 2、交流收集材料 3、 播放课件。 三、 探究式学习活动 谁能做一个小区中人物活动的动态,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做的是什么动作? 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做的不同的人物动态的特点。 提问:谁能 到黑板上画小区的景物、人物, 引导学生分析黑板上学生画的社区及人物。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材 3、 4 页上的学生作业。学生动手实践组织组际交 四、巡视辅导。 检查工具,准备上课。 学生认真并回答 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汇报 学生练习 互评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造型能力 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延伸 五;展示评价 六、总结:当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教 案 2012 年 月 日 课题 恐龙世界 1 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 目标 1、 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及其生括环境,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像能力。 2、培养学生 热爱自然、勇于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 重点 通过对恐龙资料、玩具的观察、分析,了解恐龙的特点,学习如何表现不同特点 的恐龙。 教学 难点 不同种恐龙的特点及情节的表现。 教具 课件、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教 学 过 程 二、 组织教学 语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 抢答游戏:你认识哪些恐龙 ? 2. 课件演示:不同种类的恐龙。 三、探究式学习活动 ( 1)组织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几种恐龙的特点。 学生边介绍,教师边展示相应的恐龙玩具。 ( 2)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画的是否抓住了恐龙的特点教师进行修改,使其突出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3、学生美术实践活动小结 4、布 置作业。 检查工具,准备上课。 学生认真听 并回答 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汇报 学生练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造型能力 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延伸 四、巡视辅导。 五;展示评价 六、 课后拓展 展示彩泥制作的恐龙世界作业,引导学生回家继续学 互评 教 案 2012 年 月 日 课题 画中的线条 1 课时 课型 造型 表现 教学 目标 1、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是一种重要的绘画语言,我国很早就有画家能将线条运用得得心应手。线条有着曲直、疏缓、粗细等千万种变化,可以表达不同形象以及画家的不同情感。 2、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教学 重点 能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 教学 学生能将本课的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难点 教具 铅笔、彩笔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教 学 过 程 三、 组织教学 语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 (1)播放一段平缓的音乐。 (2)播放一段激昂的音乐 认识不同的线条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三、探究式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探究: (1)放牧图 (2)黄河逆流 (3)八十七神仙卷 1、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2、 引导学生欣赏书中我国古代绘画作品。 具体分析我国古代绘画作品中的线 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绘画作品的内涵。 检查工具,准备上课。 学生认真听 并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汇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造型能力 让学生的思维得 小组汇报 :具体分析国外绘画作品 指导学生分析:三位外国画家运用了什么样的线条 表现出画家什么样 的心境 ? 3、布置作业。 四、巡视辅导。 五;展示评价 六、 课后拓展 学会观察 学生练习 互评 以延伸 第 4 课:会动的线条 教 案 2012 年 月 日 课题 会动的线条 课 型 造型表现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用曲线画出动感的画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 重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难 点 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教学准 备 水彩笔 油画棒 图画本 铅笔 教材 时间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2分 用语言组织教学。 准备上课。 稳定学生情绪。 导入新课4分 提问:谁能让你的丝带动起来 ?丝带动起来时是什么样的线 ? 提问:谁能到黑板上画出表现丝带动起来的线 ? 学生舞动并观察丝带。 总结:丝带动起来时是曲线。 几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表现丝带动起来的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式学习活动8分 13分 出示课题。 观察教材第 8 页现代雕塑,提问:看到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 艺术家常 用这类线条表现动感。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壁画作品,提问:画上哪些线条给你飞翔的感觉 ?我国敦煌石窟中还有许多这类壁画。看看它们如何用线表现出飞翔的动感。 播放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教师利用教材第 8 页右下角的图片、补充的一些艺术作品,以及教材上学生作业,进一步引导学学生发言:像飞舞的飘带,充满动感 学生发言。 观看课件中敦煌壁画 飞天。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谈观后的感受。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 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情感。 解决教学难点。 5分 生感受什么样的线条能给人动感。 组织小组讨论。 教师利用教材中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使画面中的线条既有动感又具美感。 小组同学一起讨论。 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学生实践3分 布置作业。 巡视辅导。 学生作画。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及创造能力。 小结评价5分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讨论:如何使画面既有动感又具美感。 (多用曲线,注意线条的疏密 ) 同学之间互相谈一谈画中动感的表现。 学生发言。 培养学生合作式学习能力。 课后拓展2分 展示几种具有动感的线材造型,学生是否喜欢,回家可以试一试。 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第 5 课 教 案 课 题 卵石动物造型 课 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卵石动物造型的多种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演示、欣赏、交流、创作等方式感受卵石造型的表现手法。 2、学习利用卵石及色彩进行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创作欲望,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卵石的形状进行合理的想象,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 动物形象饱满生动,造型新颖和赋予美 感。 教具准备 课件、卵石、水粉颜料、毛笔、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2 分 导入新课 4 分 检查学生用具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呀?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做好准备,稳定情绪 激发学生学 探究 12 分 可爱的小动物, 看看都有什么?(展示卵石动物)发到各组。这些小动物都是用材料做的? 2、师:你想过在石头上作画吗?你感觉在石头上作画与平时在纸上画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卵石动物造型。(板书课题) 1、 这些卵石小动物与真实的动物有什么不同?(课件) 2、 师:同学们真聪明,我们发现根据卵石的不同形状,利用简化、变形、夸张、概括这些方法就可以设计出各种你喜爱的小动物。 3、小朋友们想不想用卵石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欣赏图片,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兴趣。 体现重难点, 12 分 回来制作一个可爱的小动物?那我们拿出你们的石头来看一看。观察一下,你手中的卵石形状,让你联想到了哪一种动物?请在小组中将 你喜欢的动物特征介绍给大家。那把你的卵石横放,看看能不能让你联想到你熟悉或喜欢的小动物呢?我们还可以再把卵石变换一个角度,又能变成什么动物呢? 那这些美丽的、精致的卵石动物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课件演示) ( 1)根据卵石形状进行合理想象; ( 2)用记号笔在卵石上勾勒动物形象细节; (注意:此时,这块卵石思考,回答问题 分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如简化、变形、夸张、概括。) 学生观察手中的卵石能变成什么动物 解决本课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意识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卵石动物造型作品的创作方法。 演示 5 分 创作表现 3 分 作品展示 4 分 课后拓展 就是动物的身体,就像是它的剪影。) ( 3) 用干笔蘸上颜料进行美化。(注意:不要用水或少用水)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先小组评选出最有特色的作品,再上讲台参加评选 学生和老师一起评价,发放奖品。 提问:说一说把卵石经过加工还可以变成什么?(课件展示) 欣赏其他的卵石作品 下课后,希望大家做个有学生认真观看 课件演示如何制作 学生动手制作 每组评选最有特色的作品,在上讲台参加评选 学生发言 培养学生学习技法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能力 。 拓宽学生的思路 2 分 小 结 心人,动动脑,我们所生活的大自然中,还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把它变成别具情趣的艺术品,来点缀我们的生活。 第 6 课:威武的盾牌 教 案 课题 威武的盾牌 课 型 造型表现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盾牌是防御性武器,设计盾牌应从外形、色彩、图案纹样等方面进行。 过程与方法: 结合现有的资料和材料,完成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从小树立防范意识,建起心中的盾牌;了解盾牌在当今生活中的用途。 重点 根据现有的材料,进行盾牌的设计、制作。 难 点 盾牌造型、色彩、图案纹样的新颖。 教学准备 瓦楞纸箱板、彩色纸、彩色笔、剪子、胶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组织语言鼓励。 稳定情绪。 进入学习状态。 教学 1 分 导入新课 3 分 播放课件,出现武警帽徽,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徽志吗 ?它的含义是什么 ? 积极参与,大胆发表个人见解。 从生活中发现设计。 研究课题 3 分 出示课题。 提出思考问题: 盾牌是干什么用的 ? 学生进一步了解盾牌的作用。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初步领悟本课的内涵。 分析教材 研究教材第 12 页图片。 提出问题: 古代武士手中的盾牌是干什么用的 ?说说这块盾牌的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观察、感受“威武”的含义。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提升 对盾牌设计的认识和兴趣。 继续分析教材 5 分 分析、研究教材第 12 页、13 页中学生的作品。 提出问题: 你最喜欢哪一件 ?为什么 ? 你在设计、制作时,打算在哪些方面突出“威武” ? 你打算怎样做 ? 欣赏学生作品。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了解作品在外形、色彩、纹样图案方面的区别。 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宽设计思路。 播放录像 4 分 播放课件。 凶猛动物张开大口的照片,神、怪面具资料,商朝青铜器纹饰。 提问: 你受到什么启示 ? 你打算怎样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 ? 欣赏生活艺术作品 。观察、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完善设计意图。培养事先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 学生制作 15分 提出作业要求: 利用现有的材料,采取合作或个人的形式,完成一件富有新意的作品。 学生合作或个人完成作品。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示作业 8 分 安排各组学生代表介绍作品特点。 互相欣赏、交流。 提高审美能力。 教 案 2012 年 月 日 课题 会变 的 盒子 课 型 综合、探索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现不同种类的盒子的不同功能,明确盒子不仅造型美,具有审美价值。 2、了解纸盒的基本制作方法,研究纸盒的制作方法,找一些其它的纸盒,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变成你想做的东西。 重点 学习用简单的方法将不同的纸盒进行组合制作。 难 点 巧妙利用不同纸盒进行组合。 教学准备 图片、剪子、刻 刀、胶水 时间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1 10 25 一、 组织教学 二、 讲授新课 1、 结合教材讲解盒子的知识。 2、 组织学生观看展览。请学生讲解自己手机的盒子。(形状、颜色、用途、功能等)。 3、 讲解书中盒子的展开图,分析盒子的基本制作方法。 三、 学生练习 1、 要求:根据纸盒的展开图,加工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纸盒。 2、 学生练习:可以仿照制作,也可以在原有盒子基础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盒子的形 状、颜色、用途、功能。 深入了解纸盒的制作方法,大胆运用基本方法进行实践。 评价 4 分 评价作品并提出问题:说说你是怎样建立自己生活中的盾牌的 ? 谈自己对盾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的认识。 增强防范意识。 3 1 上加工制作。 3、 教员各别指导 四、 评价学生作品 1、 盒子的造型方面。 2、 使用功能 五、小结: 有侧重地进行评价活动。 教 案 2012 年 月 日 课题 第 8 课 彩墨游戏 课 型 造型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绘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的技法。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彩墨画的特点,感受彩墨画的乐趣,在彩墨游戏中发现彩墨的技法,激发学生热爱民间 艺术的情感。 重点 使学生了解彩墨画的特点,感受彩墨画的乐趣。 难 点 特殊技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欣赏作品。 时间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1 10 25 一、组织教学 。 二、讲授新课 : 1、放映中国画家作画短片。 2、仔细观看用笔和用墨的方法。 3、教师讲解 : 浓淡变化、干湿、点染、勾勒、没骨 中锋用笔和侧锋用笔、一笔出来浓淡变化的方法 4、教员演示:略 三、学生练习 1、以彩墨游戏形式,运用多种技法,大胆用笔用墨,了解用笔用墨及简单了解中国画常用技法。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中国画的乐趣。 3 1 合作 画一幅中国画。 2、注意点:用笔用墨方法。 3、教员个别指导。 四、评价学生作品 展示作品,分析技法的运用。 五、小结:略 巩固技法的学习,学习用美术语言评价作品。 让学生,在游戏中 教 案 2012 年 月 日 课题 第 9 课 大嘴怪 课 型 造型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吹塑纸纸版画 这一版画艺术创作方法,感受吹塑纸版画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对版画这一独特艺术表现形式的热爱,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培养自主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在作业中增强想象力与动手能力。 重点 了解吹塑纸版画艺术,掌握基本制作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 难 点 创造思维的发散性和墨印的均匀程度。 教学准备 吹塑纸、油墨、墨磙 时间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1 10 一、组织教学 。 二、讲授新课 : 1、猜 一猜:教师为什么会把这台油印机带进教师呢?油印机只能印卷子吗? 让学生观察,抚摸。让学生看一看:不同的痕迹会造成怎样的线条或画面效果。 2、组织欣赏、讨论书中学生作品 。 3、教员演示 培养探究精神以及开拓创新精神。 拓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提升审美意识和探究精神。 25 3 1 三、学生练习 1、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创造或者小组合作的形式 2、教员各别指导 四、评价学生作品 展示作品,分析技法的运用,及有自己独特的创意。 五、小结:略 领略油印版画的独特风格与艺术魅力。 提高审美水平,增强评述能力。 让学生,在 游戏中 教 案 2012 年 月 日 课题 第 10 课 中国龙 课型 欣赏 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认识龙的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个部位的动物原形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以欣赏为主,融造型表现为一体,使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多种方法制作不同形式的小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通过合作与创新引导,体会龙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重点 表现龙的精神、气 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 难点 在欣赏与表现中体会龙的气势、龙的精神。 教学 准备 龙的拼图、课件、添添画画活动用纸、油画棒、勾线笔。 时间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3 6 一、猜词导入 1、出示词语:理想中的神兽、皇帝、中国人、端午节、蛇 (通过这些词语可以联想到什么?) 2、它们和龙有着怎样的联系,我们和龙又有怎样的渊源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龙。 用软 笔书法写课题中国龙 二、学生美术探究活动 (一)了解龙的起源及象征意义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步入历史的长河去寻找龙的踪迹。 (欣赏课件) 由猜词联想引入本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思绪可以发散再集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为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埋下伏笔。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师运用多媒体把学生们坐在教室看不到的形象展现于学生眼前,感受龙文化的丰富。引起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大胆表达的能力,通 5 5 16 3 2 1、谈话: 龙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吗? 它是怎样出现的呢? 2、教师小结龙的起源(课件) 3、了解龙的象征意义 为什么我们处处都能见到龙的图案呢? (了解:龙象征着吉祥、幸福、威武、我们是龙的传人、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及龙的精神,所以中国人都喜欢龙。) (二)了解龙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1、 你们都在哪见到过龙的形象?请把你课前搜集到的带有龙图案的东西 展示给大家。 2、正因为龙有这样的美好象征寓意,所以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课件:节日中的龙) (三)了解龙的形态,教师演示画龙。 1、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龙,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生答 2、出示课件龙各部位与现实动物的联系。 (骆驼头,鹿角,虎眼,牛耳 ,蛇身,鱼鳞,泥鳅尾和鹰爪) 3、教师出示相关动物的线描绘画图片,并演示绘画,完成一条龙。 强调绘画诀窍:昂首、张口、露齿、睁眼 三、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看了老师的作品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今天我们的任务不仅画一条龙那么 简单,大家请看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一面龙壁,但上面是没有龙,那就要看看今天我们的同学们谁能让自己的龙腾飞在这龙壁上。 作业:大家可以用线描的方法完成一条龙,把它剪下来,贴到龙壁上。 (放音乐:龙的传人) 四、欣赏评述 你最喜欢哪条龙,为什么? 小结(链接:龙文化网址) 过学生说与教师的总结,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可以得到比较明确易懂的龙起源说。 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的习惯和能力。 了解龙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做个有心人。 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龙的形态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运用课件使教学内容更直观。 教师演示环节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也 体现出美术课的基本技能培养。 集体完成一个作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 以积极的情绪进行互评,培养自信、学会欣赏他人,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 升华课堂,使学生作为龙的传人感到骄傲、自豪。 五、课后拓展(课件) 龙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是生生不已的炎黄子孙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国这条古老的巨龙腾飞的更高,更远。 板 书 设 计 中国龙 (图腾) 骆驼头,鹿角,虎眼,牛耳 ,蛇身,鱼鳞,泥鳅尾和鹰爪 第 11 课:吉祥图案 学习领域:造型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吉祥图案的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吉祥图案的知识,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及吉祥图案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用剪纸的形式制作吉祥图案,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二、知识点: 1、欣赏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吉祥图案,了解有关吉祥图案的文化及其发展。 2、知道部分典型的吉祥图案,了解它们的造型特点及所表达的含义。 三、知识间、知识与学生生活间的联系 1、吉祥图案的定义:借用具象物品表达抽象的概念,同 时蕴含着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2、了解对折的方法制作吉祥图案的方法,并启发学生创造不同的方法制作不同的吉祥图案。 四、教学评价 1、检测主要内容:认识典型的吉祥图案。 2、通过欣赏、分析、讨论、学生是否能在设计制作吉祥图案时造型新颖有创新。 3、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是否能大胆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能说出自己的创意。 五、相关资料 吉祥图案:中国的吉祥图案始于距今 3000 多年前的周代,后来在民间流传开来。今天,吉祥图案仍然是中同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中国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含有吉祥意义的图案。每到年节或喜庆的日子, 人们都喜欢用这些吉祥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良辰佳节的庆贺。 中国的吉祥图案内容极其广泛,这里介绍最常见的几种: “双喜”字,是双喜临门、大吉大利的意思,民间常在办喜事时采用。 “寿”字,字头经过加工美化,变成对称的图案,是长寿的意思。 “福寿双全”,是由蝙蝠和寿字组成的图案。“蝠”与“福”同音,表示幸福长寿。 两个“有”字组成的对称图案,意思是:顺也有,倒也有。在中国农村常用来贴在收藏谷物的器具上,表示丰收富裕。 “如意头”,象征顺遂如意。 “百吉”,也叫“盘长”。它 无头无尾,无始无终,可以想像为许多个“结”,谐“百吉”之音,作为百事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有福寿延绵、永无休止的意思。 “四合如意”,四个如意从四面围拢钩连起来,象征诸事如意 常见的图案组合还有: 三多:多福用佛手,多寿用桃,多子用石榴、葡萄、葫芦。 万寿长春:万字作底,寿字以及长春花为主题。 五福捧寿:五只蝙蝠围绕寿字,寿字通常为圆寿。 竹报平安:竹和太平花。 连生贵子:莲花或莲蓬及童子,或再加上花生。 五谷丰登:五谷、蜜蜂和灯笼纹。 六、吉祥图案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1、 本课是“设计 域的一课,教材在版面上只提供了简单的几种吉祥图案,因此教师教学时可以联系本地区民俗文化特点,指导学生认识身边的吉祥图案。 2、课件介绍吉祥图案的吉祥寓意,解决本课重点 3、由吉祥图案的应用引发对剪纸艺术的喜爱之情 4、实际操作与课件相结合掌握剪纸语言 (二)教学思路: 一把剪刀、一张纸和一个梦想,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奇妙的剪纸世界 !剪纸源于我国,有千百年的历史,是我们的国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郭沫若先生在世时,曾对我国的剪纸艺术有过很高的评价。他说:“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民间永不朽。 ”随着现代剪纸的 (吉祥图案)发展和中小学美术课剪纸内容的增加,使青少年的剪纸活动活跃起来。剪纸,作为一种民族手工艺,有着工具简单、制作简便和便于少儿接受的特点;剪纸(吉祥图案),作为当代的一种美育手段,对启发少儿的想像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和得天独厚的作用。吉祥图案美术教案 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图案,是“设计“应用”领域里的一课内容。它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取一张纸,用一把剪刀,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不同的折叠方法,便可剪出令人喜出望外的图案来,给欣赏者以 美的感受,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三)教案 教 案 2012 年 月 日 课题 第 11 课 吉祥图案 课型 设计 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吉祥图案的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吉祥图案的知识,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及吉祥图案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 过程与方法:用剪纸的形式制作吉祥图案,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重点 通过了解有关吉祥图案的文化,加深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了解。 难 点 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对未来生活美好的祝愿。 教学 准备 课件、实物展台、教师剪纸作品、剪刀、彩纸 时间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5 13 一、创设情景,指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很平常的彩纸,它可以变化出无数种美丽的图案,让我们来看看(师边说边示范)。 教师:为什么这个小小的彩纸有这么神奇 ?咱们 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小结:原来这些彩色纸通过折剪,就变成美丽的图案。 揭示主题: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原理,学习制作美丽的吉祥图案。 (出示课题 ) 二、探索学习,学做吉祥图案 1、欣赏分析。 讨论:为什么我叫它“吉祥图案”呢 ? 它和其他剪纸有什么区别呢 ?请你从作品中寻找答案。 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将要表现的物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 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睥能力。 经过讨论、学习领会本课知识的重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7 5 A:这些图案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B:这些图案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小结我国民间美术的吉祥图案,形式和题材多种多样,它们色彩鲜艳、构图饱满。人们常常借用一些吉祥图案与其相关事物名称的谐音,寓意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2 合作探究。 (分组发已做好的吉祥图案。 ) 请每组同学根据已做好的吉祥图案,研究其内容、形状特点,进行研究,并试着制作。 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所研究的吉祥图案的制作方法。 学生讨论:大家在制作吉祥图案的过程中碰到问题了吗 ?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 小结: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研究制作出了不同内容、剪法的吉祥图案,你们可真棒 ! 3 学习借鉴。 提问:课本上的吉祥图案中主要有哪些内容 ?还用了哪些方法?(剪、刻) 三、创作实践。 教师:听了每组同学的介绍,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或创造 一种新的制作方法,制作吉祥图案。(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提高动手的能力。 ) 1、发散思维。 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一张张美丽的吉祥图案,请你说说这么美的作品,有什么用,我们可以用它装饰哪里呢 ?请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发散思维。 2、学生欣赏创作。 以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来拓展相关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体会学习方法。 有利于学生尽快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来表现。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解决学生在设计制作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辅导中教师应本着尊重学生的创作为原则,鼓励大胆表现、创新设计,为学生创造自由创作的空间。 培养学生欣赏能力、评价能力,领略动手制作的喜悦,增添生活 的乐趣。 3、学生制作吉祥图案。 四、展示评价 1 展示: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手多巧 !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吉祥图案,请大家介绍一下你制作的吉祥图案有什么寓意 ?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 ?你知道的吉祥图案还有哪些? 2 打开课本按要求填空,我知道的吉祥图案有: 3 欣赏: 民间艺术剪纸及现代剪纸,讲述有关剪纸的故事。如果你已经喜欢上了剪纸艺术, 我们课下还可以继续研究。 板 书 设 计 吉祥图案 范例作品 学生作品 教 案 2012 年 月 日 课题 橙色的画 课型 造型 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原色与间色之间的关系,明确橙色画的特点,了解橙色的色彩感情。 过程与方法:学习调制不同深浅的橙色,能从主观感受及表现需要出发较为能动的选择色彩 过理性的思维过程进行有秩序的制作,表现出具有橙色特点的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直观感受与赏析教学,培养学生对色彩及色彩原理的感悟能力,提高色彩欣赏的水平,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体会生活的情趣。 重点 学习调出不同深浅的橙色方法技巧 ,认识感知橙色画面的美感。 难点 根据橙色主色调进行深浅对比突出主体,丰富画面,充分表现内心感受。 教学 准备 课件、图片、色相卡、水粉颜料、水粉笔、图画纸及调色工具等。 时间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3 5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色彩的世界里。色彩有庞大的家族,成员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有三个颜色它们在自然中产生,任何颜色都不能把它们调配出来,但它们却可以生成其它的许多颜色,他们可是色彩家族中 “老祖宗”。这三个颜色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和它们交上了朋友,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 说出三原色的名称 红,黄,蓝 2、真不错,同学们学过的知识都记得非常牢,没有忘记我们的三原色朋友。 为了奖励大家的表现,我们的红色和黄色要特别邀请大家和它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同学们愿意接受邀请吗? 3、(宣布游戏规则)游戏的规则非常简单,在讲台上的碟子里有红色和黄色的颜料。你喜欢哪个颜色就在黑板上的白纸上盖上这个颜色的手印,盖在纸的随便那个位置都可以,和别人的手印重复也没关系。老师提醒上来参加游戏的同学,小心别把装在碟子里它们打翻了,做完游戏后,一旁的盆子里有洗手用的清水和擦手用的毛巾,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手在那里洗干净。 为了节省时间每组挑两位同学有序的上台参与盖手印的游戏。 (盖满手印的白纸上出现了红色与 黄色混合出的各种橙色) 4、白纸上有红色的手印也有黄色的手印,(指混合出的橙色手印)咦?这个是什么颜色的手印啊?为什么会变出这个颜色的?(引出红色与黄色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橙色) 红色和黄色是两个原色,它们混合所产生出来的新朋友就是一个间色 橙色。(出示课题) 二、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感觉橙色 (一 )味觉感受橙色 1、(出示手中橙色的色卡纸)一看到橙色我们会想到什么呢? 2、(放映橙色水果或食物的图片)多么新鲜的水果,好像才从枝头采摘下来一样!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3、(适时引导)同学们,我们的橙色就是 这样一个很能诱发人食欲的颜色。它带给我们视觉的鲜活刺激会让我们觉得食物看上去更加的美味可口!(板书 可口) 4、记得有这样一个关于果汁的广告,冬天窗外下着大雪,但是在温暖的室内妈妈却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热气腾腾的橙汁。大家想像一下,如果这时候是你从妈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环境是绚丽多彩的,并复习了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并为新知作铺垫。 在游戏中使学生认识橙色的由来,学习调制橙色的方法,了解橙色以及偏黄、偏红的颜色与黄色、红色的联系,提高色彩的感受力。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欣赏和感受橙色特有的魅力。 5 5 16 妈手里接过这杯橙色的饮料,喝上一口,你的心中会涌上什么样的感觉? (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 )甜蜜、幸福、温暖 小结:同学们,颜色本身非常的单纯,它没有温度没有味觉没有情感,但是当我们在看到橙色就会不自觉的在脑子里联想起与它有关的一些事物时,我们会想到橙汁,从 而进一步回忆起橙汁甜蜜的味道回忆起喝橙汁时快乐幸福的感情一样,这个时候橙色在我们心里就会感觉到幸福甜蜜。 (二)视觉感受橙色 1、(对比绿色和橙色的风景)分别说说,绿色和橙色让人感觉季节和时间有什么不同? (绿色 春季,橙色 秋季) 2、(幻灯出示秋季收获图)田野里,你看那橙黄色的麦浪标志者着什么那? 收获、喜悦、快乐(让学生讲述秋天里的橙色给了你什么样感受?) 3、收获就是收获成果,收获幸福和喜悦!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喜悦,快乐 (三 ) 说说自己的感受。 1、橙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 明快,希望,温暖,喜悦)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明快,希望,温暖,喜悦,热烈 三、让我们来看一看艺术家作品中是如何运用橙色的? 1、(放映名家名作)橙色是这么美丽,所以画家们也非常偏爱它。 (1) 凡高名作向日葵 这幅画里画了什么内容?这幅画中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明快,希望,温暖) 小结:对,橙色代表了希望。世界著名的大画家凡高是个运用橙色来做画的高手,这是他的代表作向日葵,凡高认为,橙色所迸发出的明亮,就好像是照亮了整个生命的激情。 (2) 毕加索坐着的女人 这幅画里画了什么 内容?这幅画中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小结:非常好,这位女子是用抽象的手法,用橙色的色块与线条来表现的。 (3) 克利霍夫曼的场面 这幅画里画运用了什么方法? (4)分析米罗加泰隆风景与蒙德里安 码头与当生回答有困难时,可启发学生联系前面看过的图片,拓宽思路,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 通过反复对比、欣赏、感受,加深对橙色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深化理解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体会学习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