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解读_第1页
2018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解读_第2页
2018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解读_第3页
2018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解读_第4页
2018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解读,2018年1月,属于中医学“时行感冒”“温病”或“疫病”范畴。主因时行病毒与六淫侵袭人体所致,主因为风邪。风邪结合当令时气而伤人;非时之气结合时行病毒而引发 春季风寒交侵,应暖反寒或冬季形成暖冬,当寒反暖,人体不能及时应变调节,病邪子自口鼻或皮毛而入,卫表失和发为流感。,流行性感冒中医认识,风热犯卫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治疗: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处方: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 银花15g 连翘15g 桑叶10g 菊花10g 桔梗10g 牛蒡子15g 竹叶6g 芦根30g 薄荷3g(后下) 生甘草3g,流感中医辨证治疗轻症,风热犯卫随症加减:苔厚腻加藿香10g、佩兰10g; 咳嗽重加杏仁10g、炙枇杷叶10g; 腹泻加黄连6g、木香3g; 咽痛重加锦灯笼9g、玄参15g; 若呕吐可先用黄连6g,苏叶10g水煎频服。常用中成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等,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流感中医辨证治疗轻症,热毒袭肺主症: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治疗: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炙麻黄5g 杏仁10g 知母10g 生石膏35g(先煎) 浙贝母10g 桔梗10g 黄芩15g 柴胡15g 生甘草10g,流感中医辨证治疗轻症,热毒袭肺随症加减:便秘加生大黄(后下)6g; 持续高热加青蒿15g、丹皮10g。常用中成药: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清肺消炎丸等;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羚羊角粉冲服。,流感中医辨证治疗轻症,毒热壅肺主症:高热不退,咳嗽重,少痰或无痰,喘促短气,头身痛;或伴心悸,躁扰不安。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弦数。治疗:解毒清热,泻肺活络处方:宣白承气汤加减 炙麻黄6g 生石膏45g (先煎) 杏仁9g 知母10g 鱼腥草15g 葶苈子10g 黄芩10g 浙贝母10g 生大黄6g (后下) 青蒿15g 赤芍10g 生甘草3g,流感中医辨证治疗重症,毒热壅肺 随症加减: 持续高热加羚羊角粉0.6g(分冲)、安宫牛黄丸1丸; 腹胀便秘加枳实9g、元明粉6g(分冲); 喘促加重伴有汗出乏力者加西洋参10g、五味子6g。,流感中医辨证治疗重症,毒热内陷 内闭外脱主症:神识昏蒙、淡漠,口唇爪甲紫暗,呼吸浅促,咯粉红色血水,胸腹灼热,四肢厥冷,汗出,尿少。舌红绛或暗淡,脉沉细数。治疗:益气固脱,清热解毒处方:参附汤加减 生晒参15g 炮附子10g (先煎) 黄连6g 金银花20g 生大黄6g 青蒿15g 山萸肉15g 枳实10g,流感中医辨证治疗重症,注:1.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2. 妊娠期妇女:治疗参考成人方案,避免使用妊娠禁忌药,治病与安胎并举,以防流产,并应注意剂量,中病即止。3. 儿童:用药可参考成人治疗方案,根据儿科规定调整剂量,无儿童适应症的中成药不宜使用。,流感中医辨证治疗,注:1.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2. 妊娠期妇女:治疗参考成人方案,避免使用妊娠禁忌药,治病与安胎并举,以防流产,并应注意剂量,中病即止。3. 儿童:用药可参考成人治疗方案,根据儿科规定调整剂量,无儿童适应症的中成药不宜使用。,流感中医辨证治疗,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远离传染源,到医院就诊时应戴口罩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减少集聚;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2.“食饮有节”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流感中医预防生活起居,3.“起居有常”春季阳气生发,应当早睡早起,以适应自然规律,适量运动,勤洗手,居室常通风。4.“精神内守”正确认识疾病与疫情,调畅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恐慌。,流感中医预防生活起居,生黄芪10g、白术8g、防风5g(玉屏风散) 适用人群:素体虚弱,易于外感者。 煎服方法:每日1付,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儿童、老人用量酌减。,流感中医预防药物预防,沙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适用人群:素体虚弱兼内热,易于外感者。煎服方法:每日1付,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儿童、老人用量酌减。,流感中医预防药物预防,银花3g、大青叶3g、薄荷3g、生甘草3g适应人群:体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