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一把手”监督的思考 _第1页
关于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一把手”监督的思考 _第2页
关于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一把手”监督的思考 _第3页
关于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一把手”监督的思考 _第4页
关于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一把手”监督的思考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关于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一把手”监督的思考农村基层组织“一把手”虽然官职不大,然而其身在基层一线,带队伍管一方,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一言一行都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一旦出问题,影响极大,因此,加强对其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一把手”的监督,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基层的和谐发展,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一把手”监督,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一、当前对农村基层组织“一把手”监督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1、监督意识“淡”。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一把手”本身,有的唯我独尊,习惯于家长制,一言堂;有的认为加强自我约束是自己为自己找麻烦;有的一听到“监督”就心存反感,认为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另一方面是监督者,有的班子成员怕对“一把手”提意见多说成是闹意见;有的干部群众抱着只要不直接损害自己的利益就行的态度,明知“一把手”存在问题,为求得自己的安宁而不愿监督;有的对“一把手”的违纪违法现象虽心存气愤,但因为怕报复或怕别人说与人搞不好团结而不敢监督。2、监督主体“缺”。对农村基层组织“一把手”2/7的监督,虽然有上级、同级、下级等层次的监督,可以说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但是,能够制约基层组织“一把手”的上级,因平时接触少,情况不了解,难以有效监督;经常在一起的同级,情况较了解,也知底细,但碍于情面和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不敢监督;一般干部职工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基层组织“一把手”没有制约权,也难以了解情况,无法监督。监督主体虽“多”,但谁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导致监督主体“缺”。3、监督视野“窄”。主要表现在一是监督工作多,监督思想少。注重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等重点工作任务完成得如何,而对其思想,特别是对一些深层次的思想了解更少,更谈不上监督。二是八小时内监督多,八小时外监督少。目前,八小时外监督提得多,但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致使八小时外的监督几乎是“盲点”,然而,大多数农村基层组织“一把手”犯错误是在八小时外失去监督的情况下发生的。三是工作圈监督多,生活圈、社交圈监督少。由于忽视了对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致使有的基层领导干部放松了警惕,无意识中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泥潭。在受查处的领导干部中,其犯错误往往都是从生活不检点、交友不慎开始的。4、监督渠道“塞”。主要表现在一是情况不明,不易监督。缺乏议事决策监督机制,议事决策临时动议多,3/7随意性强,党务、政务、村务大多数由乡镇党委、政府或村“两委”的“一把手”提出动议,形式上通过了党政联席会,但实际上其他领导干部,尤其是一般干部群众难以了解情况。二是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流于形式,不能监督。表面上的东西多,实质性的东西少,如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财务收支和资产(资源)处置问题,公开的内容不详细、不具体,干部群众不知道该监督什么,当然也就无法监督。三是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干部群众的意志难以转达。二、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一把手”监督的对策和建议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一把手”的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积极探索实施有效监督的具体做法,强化措施,创新机制,才能取得实效。1、加强教育,切实增强被监督者和监督者的监督意识。一是加强监督意识教育。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着人们监督和接受监督的态度。一方面,对“一把手”要加强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从而使“一把手”具有乐于接受监督的意识,并把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各方面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而不是把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束缚。另一方面,4/7对监督者要加强党性教育,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做到心底无私,从而形成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勤于监督的秉性,并把监督当作自己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二是强化权力观教育。权力是把“双刃剑”,它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因此,应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观的教育,使其牢固树立“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应该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应该用来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样一种理念,坚决摒弃那种“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陈腐观点,从而自觉地把手中权力置于组织和群众监督之下。三是大力开展警示教育。坚持以本地区、特别是身边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以案说纪,强化“一把手”接受监督的意识,从而增强其严格自律的自觉性。2、完善监督机制,切实解决监督主体有名无实的问题。一是建立健全预警和考核机制,以解决上级监督太远的问题,树立上级监督的权威性。建立明查暗访和党风廉政预警等制度,畅通收集基层“一把手”有关信息的渠道,及时发现和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根据需要,该提醒的提醒,该诫勉谈话的诫勉谈话。要坚决纠正那种片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决定干部政绩和升降去留的考核办法,建立全面、科学的对农村基层组织“一把手”的指标考核体系,增加考核“一把5/7手”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内容和比重,促使“一把手”干净干事,廉洁自律。二是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机制,以解决同级监督太软的问题,强化同级监督的针对性。围绕事权、人权、财权、物权,建立健全权力运行规则,强化权力制衡。重点是要建立健全基层党政组织议事决策机制,凡重大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按决策程序、议事规则集体研究决定,以防止“一把手”临时动议。决定问题应实行投票表决制,确保决定真正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意愿,防止“一把手”个人说了算。凡单位内部干部使用、调配,都必须严格执行干部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不能由“一把手”暗箱操作。坚持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建立“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制度,纠正“一支笔”签字就是“一把手”签字制度的错误认识;加大“乡财县代管、村财乡代理”和“一把手”任期、离任审计力度,强化财务监控和审计监督。实行建筑工程项目直接经营与监督审核权分离制度,严格规定“一把手”不得直接经手掌管本单位建筑工程项目。有关建筑工程的具体事宜应由分管领导负责承办,“一把手”进行监督审核。三是建立健全“四公开”机制,以解决下级监督太难的问题,体现下级监督的有效性。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严格实行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除涉及党和国家机密外,其余的都必须公开;要6/7进一步完善公开工作规程和运行程序,防止公开但不透明,甚至假公开的现象发生。同时,要建立健全询问、质询和听证会等制度,完善运行机制,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从而真正把“一把手”运用权力的过程,始终置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直接监督之中。3、拓宽监督空间,切实消除监督“盲点”。一是要突出监督重点。对“八小时外”有违纪违法苗头的基层组织“一把手”,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要及时进行打招呼、敲警钟,防微杜渐,并将其列入“重点管理对象”,跟踪监督,限期整改。在岗位变动、职务升迁和家庭婚丧嫁娶、乔迁新居等重要事情,以及换届选举、重要人事安排、逢年过节和负责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重要时期,容易引发“一把手”不廉洁行为,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采取措施,把工作做在前头,加强事前监督。对宾馆饭店、美容按摩厅、歌厅舞厅等“事故多发场所”,要强化公安等职能部门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实施有效监控。与此同时,要加强对“一把手”社交圈的监督,重点对“傍大款”、交“江湖朋友”的“一把手”实施监督。二是要拓宽监督渠道。积极创新监督载体。除了加强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外,还要加强新闻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