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_第1页
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_第2页
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_第3页
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_第4页
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前言111概况112以往地质工作813生产矿井、小窑老窑及采空区1114本次工作简况152井田地质1821地层1822井田构造1923岩浆岩203煤层2131含煤性2132可采煤层2333煤层对比254煤质2741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2742煤的化学性质2743煤的工艺性能及可选性3244煤类3845煤的风化和氧化3846煤质综合评价38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4051水文地质4052工程地质6153其他开采技术条件6354环境地质6455水、工、环工作质量评述6756开采技术条件小结686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7061以往资料的利用7062本次核实工作质量7263探采对比结果767资源储量估算7871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787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7873资源储量估算参数7974资源储量估算各类边界确定的原则8075块段划分8076资源储量分类8177资源储量估算结果81771整合矿区资源储量估算结果818结语8781取得主要成果8782问题及建议88附图目录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1山西省XX煤田XX县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区域地质及矿井分布图15000022山西省XX煤田XX县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井田地形地质图1500033山西省XX煤田XX县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井田水、工、环综合地质图15000441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8号煤层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15000542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9号煤层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15000643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层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15000751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8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852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9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953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106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地层综合柱状图1500117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煤岩层柱状对比图1500128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II地质及采掘剖面图120001391XX县XX煤矿8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及煤层底板等高线图150001492XX县XX煤矿9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及煤层底板等高线图150001593XX县XX煤矿12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及煤层底板等高线图150001694XX县XX煤矿15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及煤层底板等高线图1500017101XX县XX煤矿8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套合图1500018102XX县XX煤矿9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套合图1500019103XX县XX煤矿15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套合图15000附表附表1本次核实工程测量成果表附表2钻探施工工程一览表附表3钻孔与测井综合成果利用表附表48、9、12、15号煤层钻孔与测井综合成果利用表附表5资源储量估算块段厚度计算表附表68、9、12、15号块段资源储量估算表附表7各整合矿井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附表8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资源储量估算汇总表附表9整合矿资源储量与备案储量变化对比表附表10煤质分析成果汇总表附件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XX地质勘查院资质证书(复印件)2、中国冶金地质总局XX地质勘查院测绘资质证书复印件3、采矿许可证(整合前后各矿复印件)4、晋煤重组办发200973号关于阳泉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补充批复5、晋国土资储备字2004179号文,山西省XX县新胜煤矿资源储量核算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6、晋国土资储备字2008042号文,山西省XX煤田山西XX县万隆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供资源整合用,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7、晋国土资储备字2008065号文,山西省XX煤田XX县南社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供资源整合用,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8、晋国土资储备字2008066号文,山西省XX煤田XX县山西恒吉泰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9、晋煤安发200985号关于阳泉市2008年度30万吨/年以上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10、煤样检验报告11、XX政字【2009】112号关于“十关闭矿井的报告;XX关井办字【2007】1号文,XX关井字【2002】11号文。12、委托书(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13、承诺书(中国冶金地质总局XX地质勘查院、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14、报告初审意见书15、XX国土资发201112号,关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的储量评审备案申请及初审意见16、阳国土资发201159号,关于山西省XX煤田XX县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审查意见。山西省XX煤田XX县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内容摘要根据晋煤重组办发200973号关于阳泉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补充批复文件,山西省XX煤田XX县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为整合煤矿,按要求需进行资源储量核实。该矿位于XX县城西南,南娄镇秋子峪村北上社村一带,其行政区划隶属南娄镇管辖。地理坐标为北纬380048380231,东经11317341131853,矿区中心点坐标北纬380139,东经1131813。该矿持有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2月2日核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21220046148。矿区面积29375KM2;开采矿种煤,815号煤层;开生产规模60万吨/年。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1)8号煤层,位于太原组顶部,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煤层结构简单;(2)9号煤层,煤层结构较简单,含一层夹矸,为稳定全区可采煤层;(3)12号煤层,煤层结构较简单,局部含一层夹矸,为稳定全区可采煤层;(4)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K1)细砂岩和黑色页岩之上,为稳定全区可采煤层。基本查明了井田内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确定了8、12、15号煤层的煤类均为贫煤PM,9号煤为贫瘦煤PS。8、9、12、15号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性;8、9号煤层属于不易自燃煤层;15号煤层属于易自燃煤层;地温地压属正常区。井田开采技术条件属于以水文地质问题为主,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对应的开采技术条件应为中等类型,即III1型。经本次核实,累计查明煤矿资源储量122B4831万吨,保有储量122B3990万吨,消耗841万吨。1前言11概况111核实工作目的、任务根据晋煤重组办发200973号关于阳泉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补充批复文件,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为整合煤矿,按要求需进行资源储量核实。该矿由原山西省XX县新胜煤矿、XX县南社煤矿(15号煤层)、及新增区(十关闭矿XX县万隆煤业有限公司、XX县恒吉泰煤业有限公司)、扩界区、原空白区整合重组为一个企业,重组后的企业名称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2009年11月,中国冶金地质总局XX地质勘查院受该矿委托,对其整合后矿界范围内的815号煤层资源储量进行核实工作,按照晋国土资发2010116号文要求,提交山西省XX煤田XX县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本次工作的目的与任务主要是,对整合后井田的资源储量进行核实工作,通过核实井田内保有、消耗、累计资源储量,为国有资源储量备案、企业兼并重组有偿使用及价款处置提供依据。112核实工作依据1、晋煤重组办发200973号关于阳泉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补充批复文件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3、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4、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5、煤炭质量分级标准(GB/T1522412004)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7、煤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评价标准MT/T109120088、山西省XX县新胜煤矿资源储量核算地质报告,经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国土资储备字2004179号文备案。9、山西省XX煤田山西XX县万隆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供资源整合用,经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国土资储备字2008042号文备案。10、山西省XX煤田XX县南社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供资源整合用,经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国土资储备字2008065号文备案。11、山西省XX煤田XX县山西恒吉泰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经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国土资储备字2008066号文备案。113井田位置、交通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位于XX县城西南,南娄镇秋子峪村北上社村一带,其行政区划隶属南娄镇管辖。地理坐标为北纬380048380231,东经11317341131853,矿区中心点坐标北纬380139,东经1131813。井田位于XX县城西南,方位2450,直距85KM,距阳泉市约40KM距寿阳火车站16KM,南距XX县寿阳公路1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11)。相邻关系西部与XX县常顺煤业有限公司相接,东部与XX县东垴煤业有限公司及秀南煤矿相邻,西南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泉二景和谐煤业有限公司相邻,东南与晋玉煤矿相邻。该井田属于秀寨北井田、秀寨南井田、上社井田勘探区见矿区与四邻及井田关系图12114矿业权设置情况1141整合后矿业权设置情况根据晋煤重组办发200973号关于阳泉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补充批复文件,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为整合煤矿,该矿由原山西省XX县新胜煤矿、XX县南社煤矿(15号煤层)、及新增区(十关闭矿XX县万隆煤业有限公司、XX县恒吉泰煤业有限公司)、扩界区【XX县安定煤矿(8、9号煤层、)、XX县和谐煤矿(15号煤层)局部划入】、原空白区【井田北部空白区、原恒吉泰矿西部空白区】整合重组为一个企业,重组后的企业名称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该矿持有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2月2日核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21220046148(重组整合焕发采矿证第0420号),有效期2009年12月2日至2011年12月2日。采矿权人山西省XX煤田XX县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地址山西省阳泉XX县;矿山名称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矿区面积29375KM2;开采方式地下开采;开采矿种煤,815号煤层;开采深度11589787897M;生产规模60万吨/年。矿区范围由12个拐点坐标圈定,详见下表11。整合后北部、西南部新增面积02947KM2。表11整合后矿区范围拐点坐标拐点号北京54坐标(6)西安80坐标XYXY1421475919702279421471128197022090124213499197022504213451281970218002342134981970198042134502819701910024421239919702018421235127197019300254212407197032984212359281970322803642116051970329842115572719703228037421162919702730421158127197026600384211610197020404211562271970197003942120951970137042120472719701300021042135001970137042134522719701300011142134991970150042134512719701430021242146021970150042145542819701430451142整合前矿业权设置情况A、山西省XX县新胜煤矿,矿权人山西省XX县新胜煤业有限公司,地址阳泉XX县,开采矿种煤815号煤层;开采方式地下开采;,批采规模30万T/年,矿区面积11918KM2。采矿证号1400000632133;开采深度标高由1090M至1030M矿区范围由如下8个拐点坐标圈定8号煤层(面积11918KM2)点号XY14214500197027752421370019702775342135001970150044214500197015009、15号煤层(面积075KM2)1421450019702250242135001970225034213500197015004421450019701500B、山西XX县万隆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十关闭矿),矿权人山西XX县万隆煤业有限公司,地址阳泉XX县,开采矿种煤8、9、15号煤层,批采规模9万T/年,矿区面积08973KM2。采矿证号1400000712464井田边界由如下4个拐点坐标圈定点号XY14213500001970137000242134980019702000003421211000197020250044212095001970137000开采深度标高由1160M至970M。C、XX县南社煤矿,矿权人山西XX县南社煤矿,地址阳泉XX县,采矿许可证号为1400000722193,批准开采15号煤层,批采规模1500万T/年,矿区面积为10032KM2。井田边界由以下6拐点坐标圈定6度带1X421240700Y19703300002X421160500Y19703300003X421160500Y19702530004X421164500Y19702530005X421161000Y19702040006X421239900Y1970201800D、XX县恒吉泰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十关闭矿)矿权人山西恒吉泰煤业有限公司,采矿证号1400000712194,地址阳泉XX县,开采矿种煤8、9号煤层,批采规模9万T/年,矿区面积为07682KM2。井田范围由以下4拐点坐标圈定6度带1X421240700Y19703300002X421164500Y19703300003X421161700Y19702310004X421239900Y1970230000开采标高为1070至950M。图12整合前原煤矿的采矿证批采情况综合见下表12115自然地理1151地势地貌表12参与本次兼并重组的煤矿原采矿证批采情况表参与重组煤矿名称与经济类型批采煤层批采标高M现采煤层开采方式生产规模矿区面积KM2采矿证号有效期备注XX县新胜煤业有限公司集体9、151090103015号;地下开采;30万吨/年119181400000632133200611200911XX县南社煤矿(国有;地下开采;15万吨/年1003214000007221932007520105XX县万隆煤业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8、9、151160970地下开采9万吨/年0897314000007124642007520105十关闭XX县恒吉泰煤业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8、91070950地下开采9万吨/年0768214000007121942007520105十关闭本矿区位于太行山脉西侧,山西黄土高原东部,矿区内地形属低山丘陵地带,地形复杂,冲沟发育,山梁上基岩大面积出露,井口附近大部为黄土层覆盖。区内最高点位于矿区中部,海拔128910M,最低点位于矿区东南部,海拔107500M,相对高差21410M。本区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滹沱河支系。井田东临招山河,该水系自南向北由井田东部边界外通过,属季节性河流,雨季水量稍大,旱季水量甚微以致干涸。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仅在雨季有山洪从沟谷中流入招山河。1152气候条件由XX县气象站资料知本区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春少雨、多风,夏季酷热潮湿,秋季多雨,多晴朗天气。A气温本区属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97C。B降雨量年降雨多在七、八月份,年平均降雨量为5859MM,日最大降雨量为1016MM。C湿度矿区的相对湿度最高值为799,最低值为458,平均值为58,绝对湿度最高值为197MB,最低值为01MB,平均值为83MB。D蒸发量年蒸发量平均为1873MM,月最大蒸发量为286MM。E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西北,次风向为东,最大风速为207M/S,年平均风速为28M/S。F霜冻全年无霜期为150天,自每年十月至次年三月为霜冻期,年最大积雪厚度为200MM左右,土壤冻结深度为880MM左右。G、地震据国家地震局1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阳泉XX县地震烈度为度区,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与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阳泉XX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10G,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地震烈度对照表给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阳泉XX县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12以往地质工作1、19571958年华北煤田地质勘探119队在XX县、平定、寿阳等地进行普查钻探施工,共完成钻孔39个XX县24个,总进尺604397MXX县280915M,1959年9月提交XX县寿阳普查地质报告,基本查明了该区地层、构造等地质现象。2、1959年,华北煤田地质勘探119队对上社、涧沟、刘家沟三井田进行地质精查勘探工作,共施工钻孔68个,进尺1349317M获得(ABC)级储量641363万T,于1960年提交山西省XX煤田阳泉矿区XX县勘探区上社、涧沟、刘家沟三井田精查地质勘探报告,1962年5月该报告经山西省储量委员会以78号决议书将其定为“精查不合格”。1980年煤田图册称“上社、涧沟、刘家沟井田详查”。该次勘探大部分钻孔为无岩芯钻进,采用物探测井手段解释煤层,仅有少量钻孔为取芯孔,所以煤芯煤样化验资料较少。因未搜集到有关验收评级资料,钻孔和煤层质量不详。考虑到本区此后再未进行过新的勘探工作,上述勘探成果即为本区煤层开发的唯一地质依据,故本次报告编制中对井田内及邻近钻孔资料全部加以利用(D126、D129、D132)。31958年,华北煤田地质勘探119队对坡头南北、秀寨南北井田进行地质精查勘探工作,共施工钻孔54个,进尺620782M,获得ABC级储量306885万吨,于1960年提交山西省XX煤田阳泉矿区XX县勘探区坡头南北、秀寨南北井田精查地质勘探报告,1962年6月该报告经山西省储量委员会以79号决议书将其定为“精查不合格”,降为详查。1980年煤田图册称“坡头南北、秀寨南北井田详查”。本井田位于“坡头南北、秀寨南北井田详查区”与“上社涧沟刘家沟井田详查区”之间”。本次工作利用了坡头南北、秀寨南北井田详查区的2个钻孔(D4、D11)。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在原勘探报告中未对每个孔作质量评级,但因该勘探区布孔密度大,煤层对比基本可靠,对比成果被本次工作所利用。4、2004年,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提交山西省XX县新胜煤矿资源储量核算地质报告,经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国土资储备字2004179号文备案。备案储量结果如下表12表12备案结果表单位;万吨保有储量(截至2004年)煤层煤类111B122B333111B122B333消耗累计8SM1261269下PS67117815PM77582合计77671422865、2007年,山西省XX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交山西省XX煤田山西XX县万隆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供资源整合用,经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国土资储备字2008042号文备案。备案储量结果如下表13表13备案结果表单位;万吨保有储量(截至2005、12、31)煤层煤类122B122小计消耗累计8SM60276013739PS1275712712715PM382173382382合计569257569135826、2007年,山西省XX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交山西省XX煤田XX县南社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供资源整合用,经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国土资储备字2008065号文备案。备案储量结果如下表14表14备案结果表单位;万吨保有储量(截至2005、12、31)煤层煤类122B122小计消耗累计15PM701418701196897合计7014187011968977、山西省XX煤田XX县山西恒吉泰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经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国土资储备字2008066号文备案。备案储量结果如下表15表15备案结果表单位;万吨保有储量(截至2005、12、31)煤层煤类122B蹬空122B小计122消耗累计819191157769PM148692178870287合计16769236991273638、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2010年11月。该报告做为本次核实工作的重要参考。9、西部邻矿常顺煤矿风立井资料,根据2008年常顺煤矿升级改造矿井地质报告。13生产矿井、小窑老窑及采空区131A、山西省XX县新胜煤矿新胜煤矿始建于1979年,原属XX县乡镇企业管理局管辖,2006年5月18日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据核准企业名称变复为XX县新胜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早年双系统开采8,9号煤层,实际生产能力为510T/A,回采率30左右,2003年该矿委托阳泉市煤炭设计室对8,9号煤层进行了联合开采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T,15号煤层为走向长臂综合机械化采煤方式,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回采率达到80以上。8号煤层仅局部可采,9号煤层已濒临采空,9号煤层于2006年关闭(附件10),现主要开采15号煤层,大部已采空。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主斜井主要担负提煤,运料任务;副斜井主要为回风,行人。井筒及主要大巷石料砌碹。矿井运输丈二井联合开采8,9号煤,主井运输室绞车提升,采取用调度绞车和矿车运输,工作面用煤溜子运输。丈八主井至工作面采用胶带输送及运输。丈二井采煤方法为长壁式开采,金属摩擦支柱,连锁板棚支护,掘进工作面支护采用木棚木柱。丈八井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15号煤回风井安装BK5413主扇风机两台,功率为55KW,9下号煤回风井安装47212N020B主风扇风机两台,功率30KW,均是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丈二井为高瓦斯矿井,丈八井为低瓦斯矿井,两对井涌水量均不大。各井筒坐标见表16。表16各井筒坐标一览表煤层号井筒名称纬距(X)经距Y斜长(M)垂深(M)断面(M2)主斜井4214346197019088号回风井421435619701986主斜井421443819701835506511845819下号付斜井421438119701736340105585主斜井421452919701834320988569付斜井42146471970175212056460215号回风井42145741970179820052009年15号煤消耗储量144万吨。132XX县万隆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十关闭矿)万隆煤矿原属于常顺煤矿。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以晋国土资办发20077号文下达了“关于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中煤矿采矿权分立换发采矿许可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将XX县常顺煤矿井口进行采矿权分立,分立后其名称为XX县常顺煤矿和山西XX县万隆煤业有限公司(原一坑接替井)。万隆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一坑接替井,基建井,该矿设计生产能力15万T,开采8、9、15号煤层。井筒为料石砌碹,斜井开拓,井口坐标为主井(斜井)X4212443201Y19701917864H1143002副井(斜井)X4212409666Y19701895876H1157850巷道沿煤层掘进,巷道宽度为25M,高度为1525M,木棚、点柱式支护巷道,采用长壁式采煤,回采时扩帮、放顶,工作面采用刮板输送机运煤,大巷采用无极绳绞车运输,主井单勾串车提升,采空区顶板管理为自然垮落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本矿区内没有古空区及小窑分布。据XX政字【2009】112号关于“十关闭矿井的报告,该矿于2009年底关闭。20072008年动用储量5万吨。133XX县南社煤矿原南社煤矿始建于1984年,1988年投产。批准生产规模为9万T/年,实际生产能力为9万T/年。批准开采8、9、15号三层煤,采用斜井开拓,设两个生产系统,即丈二坑和丈八坑。2007年,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以晋国土资办发20077号文下达了“关于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中煤矿采矿权分立换发采矿许可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将XX县南社煤矿丈二坑和丈八坑进行采矿权分立。分立后,丈二坑名称为“山西恒吉泰煤业有限公司”,丈八坑名称仍为“XX县南社煤矿”。各坑口主付井筒均采用石砌石碹,主井担负着提升、进风、下料等任务;付井、风井为行人、回风,即采用中央并列机械抽出式通风。运输大巷布置在各煤层8和15煤层底板,单钩矿车运输,该矿采用采用长壁式采煤,完全垮落法管理顶板,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8号坑口采用单滚筒绞车1T矿车提升,绞车型号JT800型,主扇型号为BK544NO13型,55KW电机。丈八坑坑口采用双滚筒绞车1T矿车提升,绞车型号ZJT1600/824型,主扇型号为BD546NO16型,55KW电机。8号、15号煤层顶板管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采区工作面为戴帽木柱支护,运输大巷为木棚支护,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38080M3/TMIN,据规范属低瓦斯矿井。矿区内无小窑破坏及古空区。井筒特征见表1820052009年消耗储量89万吨。表17井筒特征表表11井筒坐标坑口井筒及井型国家6井口标高M斜长M坡度方位备注主斜井X4211819759Y19703121872109107718020310丈二坑口副斜井X4211893200Y19703087052109342911023310主斜井X4211581479Y1970319313110870030022330丈八坑口副斜井X4211573472Y1970322704110850221022330134山西省山西恒吉泰煤业有限公司(十关闭矿)该矿原为XX县南社煤矿,国土资源厅以晋国土资办发20077号文下达了“关于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中煤矿采矿权分立换发采矿许可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将XX县南社煤矿丈二坑和丈八坑进行采矿权分立。分立后,丈二坑名称为“山西恒吉泰煤业有限公司”,丈八坑名称仍为“XX县南社煤矿”(详见上节)据XX政字【2009】112号关于“十关闭矿井的报告,该矿于2009年底关闭。2007年分立后未生产,无消耗储量。14本次工作简况本次核实工作由中国冶金地质总局XX地质勘查院承担,资质证书编号01200811100105,由2名地质工程师、2名水文工程师、4名测量工程师承担核实工作。于2009年11月开始收集资料,于2009年12月1025日进行井巷实测工作,之后转入室内报告编制工作,于2010年10月完成初稿(主要工作量见6、核实工作质量评述)。本次核实工作以地质、测量为主要手段,在收集利用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拓普康全站仪对采场、井口、巷道及井下地质特征、矿体厚度、采空区边界等有关点位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全部进行实测,对地面出露的地质现象及地面建筑进行实地核实,无法实测的井巷工程以及矿井的开采历史和现状向矿方技术和知情人员进行详细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及前人工作的成果,。在对取得的各项资料进行认真整理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煤矿原有地质资料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修正,如对原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局部不合理处进行了修改,在综合煤矿各类地质资料后开始本次报告编制工作,按照编制提纲要求,绘制了整合井田地形地质图,综合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等图件,对整合井田的地层、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论述,并对该矿批准开采的煤层进行了资源储量估算,最后完成了本次报告编制工作。经本次核实,累计查明煤矿资源储量122B4831万吨,保有储量122B3990万吨,消耗841万吨,详见表18表18XX县XX煤矿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截至2009年12月31日)单位万吨矿区煤层煤类消耗保有(122B)累计备注8PM81819PS1986926715PM180427607新胜小计37857795515247702949南社小计PM247702949整合前合计625127919048PM483023509PS351006104112566566新增层15PM133837970新增区小计216271129278PM483834319PS2331075130812566566XX煤业有限公司15PM56019662526整合后合计841399048312井田地质山西省XX煤田XX县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属于XX煤田。该井田地处中朝准地台山西断隆中的XX台陷北端,位于XX煤田阳泉矿区西北部,属XX块段XX县坳缘翘起带(据山西省区域地质志1982年所划分),区域地层总体走向东西向,向南倾伏,为一单斜构造,在此基础上发育有次一级褶曲和断裂构造。21地层本井田揭露地层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等。现由老至新简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本组地层为煤系地层之基底,岩性为厚层状海相石灰岩,质硬性脆,以灰色、深灰色石灰岩夹灰色白云岩为主,顶部因铁质侵染而呈淡红色。根据XX县几个深孔证明位于本组灰岩风化面之下60M处有扁豆体石膏层赋存,本统灰岩易受水侵蚀形成卡斯特溶洞,而引起各种卡斯特现象,本组厚度不详,据区域资料,其厚度大于100M。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灰岩之上,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建造,底部为褐红色山西式铁矿,多为鸡窝状分布,铁矿层之上为浅灰色G层铝土泥岩及灰黑色砂质泥岩,中部为砂岩和石灰岩,夹12层不稳定煤线,但均因厚度太薄,不可采,无经济价值。本组厚度4555米,平均50M。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为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主要由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岩及煤层组成,含3层石灰岩及6层煤,底部以一层浅灰色细砂岩(K1)与本溪组分界,本组厚度952013250M,平均厚度为11938M。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整合于太原组地层之上,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井田内局部出露,岩性由深灰、灰、灰黑色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底部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K7,本组地层厚38206530米,平均5350M。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5、二叠系下统石盒子组(P1X)整合于山西组地层之上,井田内广泛出露,岩性由底砂岩、黄色砂质页岩、细砂岩,在井田内出露,厚1100015900M,平均145M。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1)整合于山西组地层之上,岩性由中粗砂岩、黄绿色砂质页岩、细砂岩,在井田内局部出露,最大残留厚度约50M。7、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红土及黄土贾村井田北部较发育,厚00030M。红土位于下部、8、第四系全新统Q4冲积、洪积坡积层,砂砾及次生黄土,常见厚010M左右。井田内无岩浆岩。22井田构造221褶皱矿区内地层平缓,整体为一向、背斜构造,地层总体走向为北东北东东,倾向南东,倾角211。222断层据井下巷道揭露,矿区发育多条正断层;(1)F1位于井田西北部,走向南西至北东,倾向南东,倾角75,落差57M,矿区内延伸长度约为750M。(2)F2位于位于井田西北部F1南,走向北西至南东,倾向南西,倾角70,落差8M,矿区内延伸长度约为350M。(3)F3位于位于井田南部,走向近东西,倾向南东,倾角75,落差3M,矿区内延伸长度约为750M(4)F4断层位于井田南部F2南,走向南西至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1,落差20M,矿区内延伸长度约1250M。223陷落柱井田内没有陷落柱。总之矿区内地质构造较简单。23岩浆岩区内无岩浆岩。3煤层31含煤性井田含煤地层主要为山西组及太原组,地层总厚度为17288M,共含煤9层,煤层总厚1380M,含煤系数798。现叙述如下(一)太原组(C3T)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由黑深灰色的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煤、石灰岩等组成。地层共含煤层、煤线6层(8、9、11、12、13、15号),其中8号煤为大部可采煤层;9、12、15号煤为全区可采煤层;11、13号煤不可采。本组地层平均厚11938M,煤层总厚1224M,含煤系数1025。(二)山西组(P1S)山西组是以陆相沉积为主的含煤沉积,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本组地层平均厚5350M,煤层总厚为156M,含煤系数为291。岩性由深灰、灰、灰黑色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地层底部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K7。含煤3层,按沉积先后顺序分为6号、5号、3号,其中5号煤仅D11钻孔见煤,厚085M,且未批采;3号煤仅界外D4钻孔见煤,厚101M,且未批采;各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煤层特征详述如下,见表313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上部,仅界外D4钻孔见煤,厚101M,井田内无3号煤层。5号煤位于山西组中部,上距3号煤层751780M,平均960M,煤层厚度为000085M,煤层结构简单。顶板岩性为砂质泥岩,底板泥岩。仅D11钻孔见煤,厚085M,为不可采煤层。6号煤位于山西组下部,上距5号煤层751050M,平均840M,煤层厚度为000042M,煤层结构简单。顶板岩性为砂质泥岩,底板泥岩。为不可采煤层。8号煤位于太原组上部,K7中砂岩之下,上距6号煤670980M,平均860M。煤层厚度为000165M,平均083M,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煤层结构简单。顶板岩性为砂质泥岩,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9号煤层当地俗称“丈二煤”,位于太原组中上部,上距8号煤层11851860M,平均1437M,煤层厚度136405M,平均317M,煤层结构较简单,局部含一层夹矸,为稳定可采煤层。顶板岩性为中砂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11号煤位于K4石灰岩之下,上距9号煤层670M4500M,平均250M左右;煤层厚度000027M,井田内不可采。12号煤位于太原组中部,上距11号煤层200520M,平均320M,煤层厚度097260M,平均151M,煤层结构较简单,局部含一层夹矸,为稳定可采煤层。顶板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泥岩。13号煤位于K3石灰岩之下,上距12号煤层350800M,平均620M,煤层厚度0055M,井田内不可采。15号煤层当地俗称“丈八煤”,位于太原组底部(K1)细砂岩和黑色页岩之上,上距13号煤层17203920M,平均3520M。煤层厚度510667M,平均601M,煤层结构较简单,局部含夹矸12层,为稳定可采煤层。顶板岩性为四节石灰岩,底板为黑色页岩或砂质泥岩。表31各煤层特征表煤层厚度最小最大煤层间距最小最大顶底板岩性地质时代煤层编号平均值平均值煤层结构稳定性可采情况顶板底板3000101简单不稳定不可采砂质泥岩中砂岩砂质泥岩泥岩75017809605000085简单不稳定不可采砂质泥岩中砂岩砂质泥岩泥岩7501050840山西组6000042简单不稳定不可采砂质泥岩中砂岩砂质泥岩泥岩6709808608000165083简单较稳定大部可采砂质泥岩泥岩砂质泥岩1185186014379136405317简单稳定全区可采中砂岩砂质泥岩中砂岩泥岩太原组1100002767045002500简单不稳定不可采石灰岩泥岩中、细砂岩20052032012097260151较简单稳定全区可采泥岩砂质泥岩砂质泥岩泥岩、细砂岩35080062013000055简单不稳定不可采泥岩砂质泥岩砂质泥岩泥岩17203920352015510667601较简单稳定全区可采石灰岩砂质泥岩泥岩32可采煤层(1)8号煤层当地俗称“四尺煤”,位于太原组顶部距K7砂岩下平均5M,下距9号煤层11851860M,平均1437M,煤层厚度为000165M,平均083M,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煤层结构简单。顶板岩性为砂质泥岩,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2)9号煤层当地俗称“丈二煤”,下距12号煤层32474626M,平均3795M,煤层厚度136405M,平均317M,煤层结构较简单,含一层夹矸,纯煤厚度136350M,平均270M,为稳定全区可采煤层。顶板岩性为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3)12号煤层下距15号煤层29214353M,平均3738M。煤层厚度097260M,平均151M,煤层结构较简单,局部含一层夹矸,为稳定全区可采煤层。顶板岩性为中砂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4)15号煤层当地俗称“丈八煤”,为矿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K1)细砂岩和黑色页岩之上,上距12号煤层29214353M,平均3738M。矿区范围内15号煤层厚度510667M,平均601M,煤层结构较简单,局部含夹矸23层,纯煤厚度399624M,平均537M,为稳定全区可采煤层。顶板岩性为四节石灰岩,底板为黑色页岩或砂质泥岩,详见可采煤层特征表32。表32可采煤层特征表33煤层对比1、煤层对比的方法和依据煤层对比是在地层对比到组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比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标志层划分各组段地层界线,再用标志层,煤层厚度,煤层结构及煤层间距等进行对比,辅以顶底板岩性及沉积旋回进行核对。煤层厚度最小最大煤层间距最小最大顶底板岩性地质时代煤层编号平均值平均值煤层结构稳定性可采情况顶板底板8000165083简单较稳定大部可采砂质泥岩泥岩砂质泥岩1185186014379136405317较简单稳定全区可采砂质泥岩泥岩8704820282012097260151较简单稳定全区可采砂质泥岩砂质泥岩泥岩、细砂岩292143533940太原复杂稳定全区可采石灰岩砂质泥岩泥岩2、煤层对比区内太原组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旋廻明显,主要标志层明显,各煤层层位相对稳定,煤层和标志层间间距变化不大,煤层对比方法简单、准确、可靠。山西组则为陆相沉积,旋廻规律性较差,岩相顺序及煤层沉积均不太稳定。煤岩层对比是在地层对比到组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依据煤层上下岩性、标志层、沉积旋回、煤层间距及煤层自身特征进行对比。煤层对比方法主要采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和煤层本身特征综合进行煤层对比。K7砂岩全区稳定,其上为6号煤层位,其下则为一层海相泥岩,或砂质泥岩,是8号煤层顶板。9号煤与8号煤相距较近,之间有一层砂岩(S2砂岩),该砂岩常相变为粉砂岩。K4(猴石灰岩)和K3(钱石灰岩)分别是11号煤和13号煤的顶板。K4为单一分层,厚度2米左右。K3较K4为厚,常分为2层,可相变为泥灰岩。K4和K3之间则为12号煤,很易对比。15号煤顶板为K2(四节石灰岩),厚度较K4和K3都大,常分为三层,其下便为15号煤。15号煤本身厚度大,也是一个有利的对比标志。本井田K2、K3、K4全区分布,厚度变化不大,层位稳定,为各煤层对比提供了可靠依据,特别是K2灰岩厚度大,间夹13层泥岩,结构特殊,俗称“四节石”。由于井田构造简单,地层沉积旋回和韵律明显,煤层间距稳定,变化不大,故无论可采煤层或不可采煤层,其层位对比均是可靠的。4煤质41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井田内各可采煤层物理性质基本相近,外观均呈黑色灰黑色,具金刚光泽或玻璃光泽,参差状断口或贝壳状断口,硬度24,多具条带状、线理状结构,块状、层状构造。宏观煤岩组分和类型。各可采煤层宏观类型以半亮型为主,少量为光亮型或暗淡型。煤岩组分多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夹有镜煤条带。15号煤层含有黄铁矿结核。显微煤岩组分及类型。各可采煤层显微组分以有机组分为主,其中镜质组72688601,丝质组含量为13992433。镜质组以均质镜体和基质镜体为主,结构镜质体少见。半镜质体多于团块体。丝质组和半丝质组数量大体相同。半丝质组中有结构半丝质体和粗粒体、丝质体的碎屑体和结构丝质。矿物质含量不多,约510,并以料土为主,黄铁矿次之料土为层状,透镜状分布于有机质中,黄铁矿为粒状或结核状,其它成分很少。42煤的化学性质依据矿方8、9、12、15号煤层见煤点煤芯煤样化验分析成果,各煤层煤质特征叙述如下(汇总见表41)18号煤层水分(MAD)原煤071078,平均074,浮煤038046,平均042;灰分(AD)原煤18162421,平均2149,浮煤620663,平均636;挥发分(VDAF)原煤12871386,平均1343,浮煤11101134,平均1118;全硫(ST,D)原煤169185,平均177,浮煤189191,平均190;发热量(QGRD)原煤2662529143MJ/KG,平均27791MJ/KG;粘结指数(GRI)00,平均0。按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57512009),该煤层属中灰煤,中硫中高硫,高热值之贫煤PM。29号煤层水分(MAD)原煤078090,平均084,浮煤032034,平均033;灰分(AD)原煤34763766,平均3620,浮煤815860,平均838;挥发分(VDAF)原煤18852007,平均1929,浮煤13981422,平均1413;全硫(ST,D)原煤028034,平均031,浮煤040046,平均043;发热量(QGRD)原煤21272244MJ/KG,平均2189MJ/KG;粘结指数(GRI),1617,平均1667。按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57512009),该煤层属高灰,特低硫低硫分,低热值中热值之贫瘦煤PS。312号煤层(因矿方化验资料较少,结合西部邻矿二景和谐煤业有限公司煤矿有关资料)水分MAD原煤029037,平均032;精煤030078,平均054。灰分AD原煤21362227,平均2170;精煤521943,平均667。挥发分VDAF原煤13341528,平均1400;精煤10551382,平均1134。全硫STD原煤045323,平均235;精煤057185,平均150。发热量QGRAD原煤27272990MJ/KG,平均2838MJ/KG精煤32563434MJ/KG,平均3363MJ/KG。粘结指数(GRI),0。按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57512009),12号煤层属中灰、低硫中高硫、高热特高热值之贫煤(PM)。415号煤层水分(MAD)原煤072090,平均079,浮煤036040,平均038;灰分(AD)原煤22042819,平均2534,浮煤563579,平均571;挥发分(VDAF)原煤16471734,平均1688,浮煤13571381,平均1369;全硫(ST,D)原煤189228,平均210,浮煤189199,平均195;发热量(QGRD)原煤2505827766MJ/KG,平均2622MJ/KG,粘结指数(GRI)00,平均0。据煤炭质量分级(GB/T152242004),该煤层属中灰,中高硫,中热值高热值之贫煤PM。表41煤质分析结果汇总表工业分析()煤层类别MADADVDAFSTD发热量QGR,DAFMJ/KG粘结指数GRI)胶质层厚度Y(MM)煤类原煤0710780741816242121491287138613431691851772662529143277918浮煤0380460426206636361110113411181891911900PM原煤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