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提升信息见长”文化内涵_第1页
构建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提升信息见长”文化内涵_第2页
构建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提升信息见长”文化内涵_第3页
构建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提升信息见长”文化内涵_第4页
构建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提升信息见长”文化内涵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提升“信息见长”文化内涵社会信息化浪潮下如何构建中学校园文化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最有效传达校园文化信息,拓展师生文化视野,提升学生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彰显学校“信息见长”特色,是我校近几年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至今,形成视频推送、桌面办公和网站平台三大系统“三位”一体,使校园文化传播实现了多渠道、全方位、全覆盖。一、中学校园文化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的构建思路中学校园文化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是以学校计算机外网、内网及电视传媒等各种媒介技术按需组合为基础,以传播有利于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包括教育、教学、科技、管理、德育、生活等信息)为内核,具有教育功能的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动态的综合体。构建思路包括功能定位、目标内容、原则要求、校本策略和组织保障等。(一)功能定位宣传报道、即时沟通、交流展示和电子办公宣传报道通过视频推送系统、桌面办公系统和网站平台系统,宣传学校教育活动、成效和发展特色,弘扬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即时沟通通过桌面办公系统,实现学校教工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能即时沟通。包括在线研讨、脱线留言、开机即获信息等沟通功能。交流展示通过视频推送系统,使校际之间实时、互动、可视化交流研讨成为可能。例如我校多次与外省区开展远程教学交流、远程研讨等活动,电子办公通过桌面办公系统和校园网络平台,为每位教师提供基于“电子档案”的自我管理平台、EMAIL服务、上传下载文件信息等。真正实现管理、办公电子化。(二)目标内容突出“三件”建设,完善三大系统通过与心通公司大力合作,我校开发了能自主运行的视频推送系统、桌面办公系统和网站平台系统。其建设目标与内容如下表所示。名称目标内容(“三件”建设)视频推送系统实现基于学生电视台的视频文化多渠道采集,经选择、编辑有计划地推送到各类终端显示器,让传播内容清晰、有效。硬件建设合理布局各楼层液晶电视,校门口增设户外LED全彩屏,门厅添置多媒体互动电子屏,学生电视台录播设备逐步完善。软件建设开发视频推送系统软件,建设推送软件平台。潜件建设置备专业维护人员,制定电视台工作条例,建设视频资源库,规范各项参数与技术指标。桌面办公系统实现数据由被动访问到直接推送,使部门间、教师间的交流更为便利,资源传输更为便捷,促进知识的共享、转化、增值和创新。硬件建设更新组室办公台式电脑,配齐更新教师手提电脑,升级校园通讯网络和服务器。软件建设开发桌面办公平台与整合应用软件,开发教师个人电子档案,进行用户账号与权限管理。潜件建设整合校园网站资源,制定“教师个人电子档案管理办法,进行相关培训,关注后台数据管理。网站平台系统实现集办公管理、教育教学、教学科研、资源共享、学籍跟踪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校园网站。硬件建设对制约校园网功能和速度的设施、设备进行全方位改造、升级和完善。软件建设完成校园网平台、桌面办公系统和视频推送系统相互融合,实现同步更新。潜件建设学校数字化数据库建设,网络系统运行管本论文是上海市规划课题中学校园文化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构建的研究的核心成果,课题部分成果分别在新课程、现代教学、上海教育等刊物上发表。理和服务机制建设,学校信息员队伍建设。(三)校本策略立足优势,突显特色;坚持共建,合作共赢;培训先行,应用关键;“三件”并重,协调发展立足优势,突显特色信息化办学是我校十几年来形成的核心特色,也是我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的建设就是立足我校核心优势,并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时刻关注学校办学特色的构成要素,在宣传内容的选取上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与育人理念。坚持共建,合作共赢我们走与专业公司联合开发的新路,即由我们提需求,专业公司负责软件的整体设计、研发,学校派人参与;软件研究完成后,交由学校试用并提出修改意见,专业公司完善后低价提供给学校使用。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对于节约教育成本、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积极的意义,是一种强强联手、互利共赢的合作。培训先行,应用关键系统构建中的各类培训是先期要素,如每周一次的学生电视台成员的业务培训以及教师信息员队伍的培训,以及分阶段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都是力图在全校层面上使教师能在理念上认同这一系统,并在实践中发挥出系统运作的优势。“三件”并重,协调发展在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建设中,我们重视硬件、软件和潜件“三件”并重,同时推进;另外,我们把视频传播系统、桌面办公系统和网站平台系统统一考虑,错位发展,实现既能相互补充、又各有特色的协调发展。二、中学校园文化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的运行机理(一)视频推送系统传播校园主流文化,体现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性视频推送系统有专业的运行软件和支撑平台,所传播内容主要来自学生电视台和科普视频库,校园数字化资源库是它的“仓库”,其运行机理如下图所示。组织架构“视频推送系统”的运行组织,基本出发点是要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和享受。本着管理层次清晰,力主条块分明,责任到人,我们建立了包括从校长到教师、学生的梯队组织架构,包括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信息小组。软件支撑我校视频推送系统软件基于BS架构,包括信息采集编辑加工制作软件、数据库管理存储平台、文件上传管理、用户账号和权限管理,节目编辑审核排片管理,以及显示推送节目终端软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上传视频、动画、学校通知公告,同时可以自由编排节目,定制节目单。模块与栏目在征集全校学生意见基础上,拟定了系统播放的四大基本模块(即师生风采、今日仙霞、岁月踪迹)。并对各模式的基本规格(包括片头、脚注等)进行了初步定型。名模块下又分设诸多栏目,如师生风采模块中包括“综艺大观”、“追踪特写”、“新的起点”和“青春旋律”等栏目。推送方式学生电视台节目的制作与推送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即组织策划、采编拍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责任活动要求栏目设置管理章程学生电视台数字化资源库提取归档支撑节目视频推送系统组织架构播放模块推送流程推送方式发掘并传播校园主流文化,具体反映在校园教育活动中,体现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性。系统的文化传播功能专业的平台软件图1视频推送系统的运行机理摄、后台制作、学校审核、视频推送等流程。其中推送主要有走廊视窗方式推送、互联网WEB方式推送和有线电视方式推送。(二)桌面办公系统助推校园交流文化,体现校园文化的共享和时效性2007年我校与心通公司合作开发“教师网络桌面办公系统”,简称桌面办公系统(或AM系统),实现了数据由被动访问到直接推送。系统增设教师个人电子档案,开发了通讯传输、群发留言、等多项交流功能;可一键登陆,使部门之间、教师之间交流更为便利,资源传输更为便捷,有效促进了知识的共享、转化、增值和创新,提升了学校文化传播的时效性。其功能体系如图所示。其运行功能表现为一是即时通讯与快速传送功能,只要校内网络畅通,教师开机即自动登陆,进行网络即时对话或网络快速传输文件;二是组室群发与便捷留言功能,AM办公系统把教工按组室为单位设置了“组群”,教师还可创建“新组群”,为群发通知、网络会议提供了快捷;三是链接端口与电子档案功能,AM系统不仅嵌入了“校园网”的动态信息,还提供了“链接”校园网、软件库的“端口”和教师个人电子档案;四是分级管理与权限设置功能,实现了常规工作与检查网络化。(三)网站平台系统丰富校园大众文化,体现校园文化的包容共生性2005年9月起,我校对校园网进行了逐步改造、完善,创设了一套全新的能够适应现代教育教学要求,又能与社会需要相匹配的数字校园网平台。目前,校园网站集办公管理、教育教学、教学科研、资源共享、学籍跟踪等强大功能于一体,不仅为学科教学实验开辟了新路,而且为学校文化建设与传播搭设了平台。其整合体系如下图所示。鸿浩电子杂志电子书库BBS论坛在线研讨网上教研科教媒体视频库学生电视台视频库网络个人空间创设个性化学习、交流论坛和展示自我网络平台,为数字化管理提供平台,丰富校园群体(大众)文化。体现校园文化的包容共生性。系统的文化传播功能图3网站平台系统的整合体系整合功能网站平台系统统一消息服务系统统一用户认证系统校园门户网站特色“子”网站视频“文化窗”系统VOD点播系统网络阅读系统网络论坛系统组室网站特色网站专题网站网络评价系统网上投票调查网上阅卷评价网上考核动态信息离线留言即时通讯组室群发在线研讨快速传递高级查询信息管理桌面办公系统传播功能链接端口开放整合电子档案整合助推教师日常信息沟通,增强校园交流文化,具体反映在教师常态生活中,体现校园文化的共享和时效性。系统的文化传播功能图2桌面办公系统的功能体系三、多媒体文化传播系统建设的初步成效以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撑平台,有其独到的魅力和潜移默化的功效。师生利用(参与)此平台的工作多数是隐性的,但彰显在传播窗口的活力是无穷的,对师生传媒素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是水到渠成的。1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1)参与传播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他们在随笔感言中纷纷表达了成长的喜悦。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和潜在能量是巨大的资源,由师生共同参与设计校园文化建设,促使其感受达到了新的境界,教育的意义与效果事半功倍。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他们的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获取信息和筛选、编辑信息的能力都将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2)授受者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开阔了胸怀、懂得了包容,提升了文化品质。利用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调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与智慧,对促进师生从观念上转化到行为上转变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事实证明学生参与学校生活的程度越深,他对学校与社会的关心也会越深,他的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的养成度也会越强,而网络的负面效应对学生的影响也会越小。近2006年以来,学生电视台共制作节目600多个,购习与收集视频共20000余个,在视窗中共推送视频6000多次。在学校视频推送系统、网站平台系统支撑下,学生欣赏先进文化的机会多了,了解鲜活校园文化的情怀更浓了,身边的榜样力量更大了。2促进了教师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1)优秀教师的精彩点得到了挖掘、认同与放大。学生电视台对优秀教师的采访与制作专题节目,从学生的角度道出了优秀教师的优秀之处;学校把优秀教师研讨课录相课上传校园网、视频推送,让全校师生(包括家长社会)共同欣赏、点评,有效地树立了优秀教师典型与放大了影响。(2)青年教师受到了影响、帮助与提高。利用网络平台系统,宣传优秀典型,不仅能形成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中的校园精神文化,更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有极大的影响、帮助与提高。为此,我们常不定期地通过多媒体传播系统给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推送一些优秀文章,让教师阅读体悟。3促进了凝聚力建设,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1)“学生之星”等评选活动让班级有了强大凝聚力。至今学校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的硬件设备、潜件环境和软件平台均较为成熟,学校立足文化建设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为核心,在丰富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的运作功能、拓展现代化学校建设背景下信息技术运用的新领域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班组建设,提升了学校凝聚力。我们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多媒体传播系统进行各类评选活动,如“学生之星”评选展示、“学生会干部”竞选等。(2)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促进了新型教研文化的形成。首先,桌面办公系统,有效地拓展了传统的教研模式,让教研活动变得更加灵活、灵巧和灵动;任何教师遇到教育教学困惑时,随时可以通过桌面办公系统向组长或其它老师请教或商讨。而这种非音频的交流研讨,非常有利于研讨的深入,能听到教师心灵深处的感受与智慧。其次,我们把一些研讨活动录制成节目,通过视频推送系统滚动播出,且置于校园网的“仙霞视频”栏;使全校师生能通过楼厅视窗欣赏研讨活动、或精彩的上课过程,而且也可随时随地网上观摩回顾,给教研组带来了极了大精神鼓励。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教研组的向心力、影响力和进一步发展的内驱力。(3)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一所学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它的文化,而校园文化的形成,则取决于它历史上的领导、教师群体乃至学生群体的行为和准则。作为一所建校二十年的新学校,现在的群体(从校长到学生)正借助于新型的信息网络平台与校园文化传播系统,在续写学校历史文化的同时,不断地进行着文化的创新。本课题的研讨不只是一种硬件开发,而是追求校园文化本身应达到的最高境界,即通过有形的与无形的途径塑造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这种新型校园文化应体现出思想解放、个性张扬、师生共同参与、集体智慧与能力得以充分发展的特征,是立足于使师生在实践中认同的学校文化。4提升了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的影响力(1)实现了网络远程互动交流,产生了较大影响力。依托多媒体传播系统,让我校的文化交流的地域早已不局限在校园内或本地区,而且拓展到了外省市乃至全球;文化交流的内容不仅文本、图片信息,而且拓展到视频、甚至实现了远程直播。为大上海校园文化与西部边远学校的校园文化互动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创设了平台。例如2007年5月我校与云南红河州金平县八一中学做了远程课堂英语教学交流,双方能观摩对方课堂教学,并对课堂教学开展了远程视频式的交流研讨。该活动在上海与云南两地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力。(2)实现了分屏异处观摩,为教育现代化赋予了新内涵。2007年1月我校承担区级教学研讨专场,全区中小学各学科几十位教师集中到我校开展示课。市区20余位相关领导、区教育学院全体教研员、全区中小学各学科教师代表几百人出席参加。我校依托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在多功能厅(主会场)内同时实况转播几节研讨课,让市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