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西湖印象扩初设计说明_第1页
武汉西湖印象扩初设计说明_第2页
武汉西湖印象扩初设计说明_第3页
武汉西湖印象扩初设计说明_第4页
武汉西湖印象扩初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西湖印象初步设计说明第一章概述一、工程设计依据1、项目用地红线图2、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关于武汉西湖印象建筑规划方案审批函和规划(建筑)方案批准意见书3、业主关于该项目初步设计要求4、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5、工程地质条件及抗震设防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详见结构说明,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6度。6、公用设施及能源供应情况有关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均详见各专业设计说明书。二、工程概况工程位置及组成武汉西湖印象项目位于武汉市新华下路与西北湖路交叉口,南临建银大厦,西临西北湖,西北角已建有“世纪华庭”等高层住宅小区,这一带是武汉市的金融商贸中心,周边有世贸大厦、新世界百货、广电中心、武汉电视台、新华诺富特饭店、法国驻汉领事馆、民生银行大厦等重要建筑,地理位置显赫。本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住宅、办公楼、商业为一体的大型标志性建筑综合体。本项目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8458M2,规划净用地面积16096M2。本项目设有一幢40层超高层办公楼,一幢29层高层公寓楼,4层商业裙楼,3层地下停车库及设备用房。本项目地上总建筑面积约9112821M2,总高度175400M。初步设计范围本次初步设计是在选中方案报规划局审批后,进行了合理的结构选型和区域性供水、供电和空调暖通设计,楼宇自动化管理布线系统设计,按照国家颁发的工程建筑政策和法规,现行的工程建设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等有关法规,进行工程设计文件和图纸的编制,以满足工程审批的要求,并可据此进行下一步施工图设计,同时提供设计概算作为确定项目的投资依据。三、技术经济指标规划用地面积18458M2净用地总面积1627297M2总建筑面积12232721M2地上总建筑面积9112821M2其中超高层办公楼4690217M2(不包括避难层面积3046M2)高层公寓楼2265521M2商业2157083M2地下总建筑面积3119900M2容积率560建筑占地面积5880M2建筑密度361绿化率310人防面积6070M2(位于地下三层)公寓户数92户机动停车位623辆其中地上18辆地下605辆第二章总平面设计一、场地概况1、本工程基地大致呈南北方向略长的梯形,南临西北湖路,东临新华下路,西南角紧靠西北湖,地理条件优越。2、基地南部有已建成省建行大厦(52层)及西侧部紧贴红线有一幢现状的8层住宅。3、场地地势起伏不大,最高标高215,最低标高2020,总坡向南北向,南低北高。二、总平面布置1、超高层办公楼布置在基地北面,以减少对自己园区内高层住宅的日照影响,同时避开建设银行大厦的超高体量,使城市有间隙,形成高低错落的节奏。写字楼设计为方形体量,在体形上层层错落形成有标志性的造型,另一方面,方形平面也保证了比较高的实用性。2、高层公寓楼布置在基地南面,与北面的超高层办公在形体上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组具有城市聚焦的半围合形态,并与北面超高层办公和南面的建设银行南北相互错开,视线相互不干扰同时住宅的大部分户型都保证了良好的湖景视线。3、商业主体布局面向较繁华的新华下路,即高层的裙房部分,设计为四层,主要商业入口朝向新华下路,吸引新华下路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带来无限商机。4、半围合式的建筑布局在围合内形成私密性的公共花园广场,增强本社区居民的归属或认同感。在围合外形成了发散型的城市广场。积聚了城市的商业人气。三、竖向设计1、根据市政道路及场地标高,同时考虑车行人行的组织,使用要求及场地排水量,本工程建初图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210米。2、由于基地北部低于该处新华下路,为便于场地排水,适当提高设计标高,便于雨水排放,适当提高广场标高,沿新华下路及北湖西路转角地带设挡土墙,上置绿化带。3、商业前广场排水坡向新华下路,场地排水坡向内环路,使场地地面排水迅速流畅。四、交通组织1、统一在东面组织大型商业人流集散广场,一方面解决了商业入口集散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结合城市绿化带做休闲绿化广场,广场以步行为主,和东面的城市绿化带组合在一起。2、分别在新华下路和西北湖路上设置了两个车行入口,以分别保证超高层办公,高层公寓车行进入需要,并在两个车行入口的附近设置了两个地下车库出入口,就近分流车辆,避免过多车子进入园区。3、在建筑周边设置了6米的环形车道,内环车行道路面宽6米,超高层办公楼北面设置有9MX15M的消防登高面,消防道路宽为6米,所有道路转弯半径大于12米。第三章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1、有关设计依据文件,参见设计概述部分2、有关建筑设计规范(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二、设计要求1、本工程据其规模和性质,主体结构确定为耐久年限为50年。2、本工程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3、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201条规定,本工程属一类建筑,第203条规定工程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详见消防专篇)4、本工程属一般公共建筑,没有污染环境的项目,但亦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武汉市环保、劳动部门发布的环保管理条例等文件规定。(详环保专篇)三、单体平面设计(一)平面布局本项目是一个集商业、超高层写字楼、高层公寓楼为一体的大型公共建筑,平面布局除考虑合理分区外,主要考虑人流、车流、货流的交通组织,疏散便捷,结构形式经济合理,符合消防、环保要求,详细说明如下1、平面功能分区本工程按使用功能分为四大部分,一幢40层的超高层写字楼,一幢29层的高层公寓,4层商业裙楼,地下一、二、三层停车库及设备用房。(1)地下三层设有205个停车位,设有两个坡道与地下一层相连通,北部办公楼核心筒区域设有冷冻机房,消防水泵房及水池,生活泵房及水池,南部住宅核心筒区域为移动式发电机房。地下三层设有6070M2人防掩蔽工程(详见人防设计专篇)。2地下二层设有201个停车位,北部办公楼核心筒区域为设备用房中空,南部住宅核心筒区域为自行存库,其余为汽车库。3地下一层设有199个停车位,设有三个汽车坡道与室外地面连通,北部办公楼核心筒之间设有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锅炉房南部住宅核心筒区域为住宅变配电室和自行存库,其余为汽车库。(4)一至四层裙房功能为商业用房。一层除为高层公寓楼使用的门厅,办公室用的门厅,疏散通道及设备用房、管理用房外,均设为对外经营的商业用房,超高层办公楼底下两层靠东侧新华下路架空,作为城市缓冲退让空间。二至四层商场除去挑高中庭外,其余都设为对外经营的商业用房,超高层办公楼五层设置部分商业对办公楼的用户经营。高层公寓五层设置部分商业对公寓住户经营。(3)高层公寓楼629层共设有24层公寓,共92套住宅,住宅平面户型以一单元2户,两个单元相拼联而成。户型设计在满足采光间距、朝向、通风、明厨、明厕的条件下尽量扩大观湖景面。户型技术指标如下表编号户型套内建筑面积(M2)阳台面积(M2)公滩面积(M2)套数GA五室两厅四卫219561023494644GB四室两厅二卫15800698355144YGA五室三厅五卫3746225281182YGB四室两厅四卫25917055792(4)超高层办公楼设在640层共35层,每个标准层按结构柱网可分隔成多种灵活组合的商务办公单元。(二)交通设计1、平面交通(1)商场主要客流沿新华下路广场直接进出商场。并在东南角设置了次要出入口,也可通过超高层办公楼的架空层进入商业内部,多出入口的设置以满足大量商业人流的出入。商场货流则通过消防通道或内环路进入商场西面的货物出入口。和商业人流完全错开。(2)高层公寓人流通过连接两个市政出入口的内环路到达住宅楼南面的出入口门厅。(3)高层公寓、超高层办公楼,商业的停车可通过临西北湖路,新华下路的汽车坡道进入地下停车库,通过用地西面的汽车坡道开出停车库。(4)超高层办公楼人流可通过架空层分三个方向进入超高层办公的公共门厅。2、竖向交通(1)商场人流通过两个中庭边的两部自动扶梯进出各层。并在南面次要入口处设置了两部观光客梯。在紧急疏散时通过八个均匀分布的楼梯到达室外地面,商场货物通过一部货梯兼作消防电梯进出各层。商场内部人员平时通过裙房西面货梯边上的楼梯可以单独的进出各层。(2)住宅每一个单元设有三部客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和一个剪力楼梯。电梯、楼梯均下至地下一、二、三层,且在商场24层封闭,楼梯可出屋面。(3)超高层办公楼垂直交通设有九部客梯,一部货梯(兼作消防电梯)及两个防烟楼梯。电梯、楼梯均可下至地下一、二、三层,电梯在24层封闭,两楼梯均可出超高层办公楼屋面。(三)立面造型ARTDECO(装饰艺术派),音译为“凹凸库”,语意为“最豪华”,起源于1925年巴黎,风靡了全球,不仅反映在当时的家具、服装、珠宝与图案设计上,更影响了那一时期的建筑设计。建筑采用塔楼式退台、对称构图、刚柔并济的横竖线条、丰富的浮雕装饰等手法,被视作“二十世纪最激动人心的装饰风格”。项目通过强调ARTDECO建筑的华贵坚实,细部装饰的细腻丰富,以及ARTDECO主题园区的典雅稳重,并融汇了精致、内敛、闲适的气质,实现了ARTDECO建筑艺术与都会生活的完美结合。主体墙面采用干挂花岗岩,宽大的基座饰以天然石材,整体建筑体现一种强烈的向上感;同时,通过窗的不同比例、外墙的凹凸变化和楼高的跌落来强调建筑外墙的变化和丰富;塔楼式的退台,利用整体凹凸形成高耸挺拔;竖向线条简洁流畅、显现建筑高贵而内敛,却又有着一丝法国式的浪漫。每一个细节,都力求以经典的姿态流传后世。四、剖面设计超高层办公楼地面以上40层,高层公寓楼地面以上29层,裙房地面以上四层,裙房以下设有地下三层。层高的设置1、裙房层高一到四层59M。2、超高层写字楼五层层高45M,标准层高42M;高层公寓楼层高30M;建筑室内外高差03M。4、地下一层层高47M;地下二,三层层高35M。第四章结构设计说明一、工程基本概况本工程位于汉口新华下路与建设大道交汇处的西南侧。本工程建筑平面根据功能及结构分缝分为A区商务办公楼、B区高层住宅楼。1、主体建筑A、B区有三层地下室,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其中地下三层局部为平战结合的甲类六级人防;地面以上有四层裙房,功能为商业、娱乐、银行、办公。2、主体建筑A区为40层的商务办公楼,建筑物高度为1754M。3、主体建筑B区为29层的高层住宅楼,裙房部分为商业、娱乐,建筑物高度为989M。4、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210M。二、设计依据1、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2、抗震设防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的规定,本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等级为丙类。3、基本风压及基本雪压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规定,基本风压为A区、B区WO04KN/(N100年)。基本雪压SO05KN/(N50年)。4、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是根据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2005年12月30日提供的武汉万全置业有限公司万全城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进行结构初步设计。场地地形平坦,地面高层在20122067M之间。场地地貌单元为长江一级阶地。场地土层分布稳定,场地15M以上无液化土层,且基岩无岩溶发育,场地地表及地下均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场地稳定性好。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的类别为II类。本工程原有施工图设计已完成,基坑支护部分(钻孔灌注桩和水泥搅拌桩)及工程桩(钻孔灌注桩)已基本施工完成,支护支撑结构尚未施工,土体已部分开挖。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承压水两种类型。上层滞水主要赋于第I层土中,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排水补给。孔隙承压水主要赋于第III、层的砂、砾石层中,为场地的主要含水层,该含水层与长江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其水位变化受长江水位涨落控制,年变幅3040M,混合水位埋深在0720M,勘察期间(2005年12月30日),承压水埋深为460M,渗透系数平均值为1460M/D。5、主要设计规范、规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其它现行的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及有关规定。三、建筑物分类等级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有关规定,本工程属一般建筑物,取为二级,010。2、基础设计等级根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A区及B区为甲级。3、抗震设防类别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的规定,本工程属丙类建筑。4、抗震等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规定,各区抗震等级如下1)A区办公楼上部结构筒体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2)B区住宅部分设计计算按照框架剪力墙结构,其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为三级。3)A、B区地下一层抗震等级与上部相同,地下二层抗震等级框架与剪力墙均取为三级。5、建筑防火分类等级及耐火等级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5004595)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年版、GB500162006)的规定,耐火等级为级。7、人防地下室抗力等级为核六级。四、主要设计荷载取值1、主要楼面荷载(标准值)楼面可变荷载和恒载按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用,较重的设备按照实际取值。2、A区、B区裙房部分楼(屋)面管道荷载05KN/。3、墙体荷载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干容重550KN/M3。4、人防地下室等效静荷载取值见武汉市人防设计院相关图纸或说明。五、基础设计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区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Q4AL)冲积层组成,具有明显的二元特征,其上部为粘性土层,下部为砂、砾石层,下伏基岩为志留系泥质砂岩,属非可溶岩。场地无液化土层,且基岩无岩溶发育,场地地表及地下水无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性好。本工程基础采用桩基,商务办公楼(A区)和高层住宅楼(B区)采用钻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选用62层中风化泥质砂岩,桩端进入持力层10M,因原有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比较高,对原有桩尽可能保留使用,不足部分采用钻孔灌注补桩。本工程设计A、B区采用1000直径的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6000KN,有效桩长39米,主楼桩布置方式采用筏板基础布桩形式,裙房部分采用独立承台布桩形式。工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由静载试验确定。因为该工程支护结构已基本施工完毕,原有设计地下室为二层,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9300。原办公楼部分地下室开挖面标高为1490M,原住宅和裙房地下室开挖面标高为1190M。现建筑设计方案为三层地下室,地下室层高为3536M,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11700。现要求办公楼筏板位置开挖面标高为1460M(非电梯井道处),靠近支护结构桩边开挖面标高为128M,和原有基坑面标高1190M相差09M,可以通过适当的加固措施以保持原有支护桩继续使用。现住宅位置处于原办公楼基础位置,原开挖面标高按1490M设计,故完全可以满足支护深度要求。六、上部结构设计本工程由商务办公楼(A区)、高层住宅楼(B区)组成。1、本工程建筑长度较长,地面以上建筑物分为超高层的商务办公楼及高层住宅,建筑平面功能不一,建筑体型、刚度差别很大,且平面超长,故在000以上设抗震温度缝,将商务办公楼与高层住宅楼分开。由于地下部分受温度影响较小,且地下室设缝后防水难于处理,故地下室不设缝,但设计时也应考虑温度及混凝土收缩问题,本工程采用了以下措施1)温度作用计算结构计算时考虑了15温差影响,计算温度作用下的柱、墙、梁的附加弯矩和剪力,由此计算公式与组合的构件配筋。2)地下室梁、板水平构件适当设置通长钢筋,梁中增设腰筋,地下室外墙水平钢筋适当加密。3)地下室的底板、外墙、顶板均掺加适量的聚丙烯单丝纤维。4)设置施工后浇带及膨胀加强带以及要求施工时对混凝土加强养护以解决早期的混凝土收缩和温度作用问题。2、商务办公楼(A区)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筑物高度为1751M,属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平面及立面体型规则、对称,高宽比及长宽比均在规范的合理范围之内。1)主框架柱采用钢骨柱以减小柱截面,增加室内可利用的空间。2)加大一、二层无裙房一侧两层通高的钢骨柱截面,并在楼梯间位置布置Y向剪力墙以减少底部刚度偏心产生的扭转。3)因建筑立面要求,上部3135层采用斜柱(倾斜角GB50045952005年版GB50057942000年版GB5011698GB500961999JGJ162008GB/T503112000GB5020094GB5019894二、设计范围按照有关设计规范,本工程拟采用以下各系统(一)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二)综合布线系统,包括语音通讯电话系统和数字通讯计算机系统(三)有线电视系统(四)楼宇自动化系统(五)安全防范系统,包括1、入侵报警子系统2、闭路监视子系统3、电子巡更系统4、用户对讲系统(六)弱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三、机房布置本项目在1层共设置电信机房和消防监控中心2个弱电机房。消防监控中心内安排消防报警器及联动控制柜、广播、闭路监视、有线电视、入侵报警及电子巡更、机电设备管理等系统的主机设备。电信机房设置计算机网络通信、电信交接设备等。四、综合布线系统(一)电话系统从电信通讯网引来的电话线路采用光纤,楼内设光纤接入设备及总配线箱,楼层设分配线箱,住宅部分每户按两对进线设置,商场部分在竖井内预留用户点。所有用户均为直拨市话。由总配线箱引至分配线箱采用市话电缆HPVV型。(二)计算机宽带网系统1、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建设方的要求,本项目设置综合布线系统。2、每户按1个用户点设置,其它公共用房和商场部分适当考虑信息插座。3、水平配线子系统采用六类4对双绞UTP,满足100M双向传输的需要。由楼层配线架至用户信息插座的线路穿金属线槽或钢管在竖井内或楼板内敷设。4、管理子系统位于大楼楼层的弱电设备管理间内,配备标准机柜和六类非屏蔽配线架。5、本项目主设备间位于一层的电信机房,电信机房配置总配线架。数据通信采用网络设备中继,保证配线距离均在90米范围之内,满足100M传输的需要。6、干线电缆干线电缆采用三类电缆及六芯多模光纤,其中三类电缆用于电话通信,六芯光纤用于计算机网络,干线电缆穿钢线槽在吊顶内或在竖井内敷设。7、综合布线系统提供结构化的计算机物理连接,计算机连接的网络实现另由网络供应商和承包商完成。五、有线电视系统1、为满足住宅,商务办公及商场用户的需要,本楼内设有线电视系统,本系统接自市有线电视网。2、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分支分配分支形式,分别沿住宅,办公楼和商场弱电竖井竖向传送,水平线在楼板内敷设。干线部分采用分配式,以保持各处信号源相对均匀,利于信号平衡;支干线部分采用分支式,以减少布线工程量,节约造价。3、每户均考虑1个有线电视信号用户点,本有线电视系统要求用户终端的电视信号输出电平在633DB之间。商场部分在竖井内预留分支器,装修时根据需要设置用户点。4、垂直干线电缆采用SYKV759型,在弱电竖井内穿金属线槽明敷,用户支线采用SYKV755型电缆穿KBG管埋楼板暗敷设,所有分支、分配器均在弱电竖井内挂壁明装,有线电视信号插座嵌墙暗装,底距地03M。5、设计要求本CATV全系统载噪比不小于43DB,交扰调制比不小于46DB,载波互调比不小于57DB。六、楼宇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又称建筑设备运行管理与监控系统。它是运用自动化仪表、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对大楼内的机电设备运行进行自动检测、监视、优化控制、数据统计管理和事故报警记录。与传统控制技术相比,具有优化系统管理、延长设备寿命、减少运行费用、节省能耗等优点,是现代化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1、系统目标及设计原则楼宇自控管理系统收集、记录、保存和管理各系统中的重要信息及数据,具备节能管理及报警处理能力,使得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运作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对公共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运行工况实施数据共享,进行必要的监视及联动控制,有利于防灾和保安。由于集中监测和控制,依靠有强大软件支持下的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数据计算与分析、逻辑判断和图形显示等,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物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本系统设计遵循分散控制、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监控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来完成。2、楼宇自控管理系统的监控对象为1空调系统;2通风系统;3供配电系统;4照明系统;5给水及排水系统;6垂直交通系统。3、楼宇自控管理系统的监控功能及原理详讯初图纸,根据监控功能的要求及机电设备的位置,配备M和S系列现场控制器,完成对现场设备的各类控制。4、控制器可独立控制现场设备,通过网络连线把所有控制器联网,系统内采用无级别通讯,不管控制器是何种型号,都能互相通信。利用中央计算机的监控软件,可进行集中管理,配合直观的流程图和用户图形界面,使管理人员实时掌握各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处理故障报警。5、本系统为功能分散,通信分散,软件及硬件分散配置的实时集散控制系统,中央计算机操作站,主要用于系统数据的存取,分析与记录,每个控制器可现场修改控制参数和显示控制结果。6、现场设备包括传感器如温度、湿度、差压、压力、流量等触点开关如继电器、接触器、开关等执行机构如风门执行器、电动阀门执行器等阀门电动开关/调节蝶阀、电动调节阀等7、线路敷设第1章各单元控制器至现场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线路采用RVV型导线,穿钢管或线槽明敷设。第2章网络数据线采用RVVP4X15型屏蔽线穿钢管或线槽敷设。第3章楼宇自控管理系统的电源线采用RVV2X25型导线穿钢管在吊顶及墙内暗敷或穿钢管在竖井内沿墙明敷。第4章楼宇自控管理系统的垂直干线在弱电竖井内穿金属线槽明敷设。八、安全防范系统为了保证本楼的安全,本项目设计配备了先进的安全防范系统,本初步设计中安全防范系统的各子系统仅按常规给出系统的配置及功能控制形式和布线方式,施工图设计时,由建设方确定需安装安防设备的具体位置后,进行施工图设计。(一)入侵报警子系统1、本项目防入侵报警主要采用防入侵区域及闭路监视物体移动检测报警二种方式。2、防入侵区域系统采用闭路监视系统中的双鉴报警器和红外报警器等报警探头,报警探头信号传入监视主机视频矩阵切换控制器外带的报警输入接口模块,按设定程序由报警输出响应模块启动监视画面录像供值班人员鉴别和联动其他报警设备。3、每台报警输入接口模块AD2096配备64个任意组合的触点回路,每台报警输出响应模块AD2032配备32个任意组合的触点回路,模块累加数量不限,能满足建设方对系统的要求。4、闭路监视系统中采用的硬盘录像主机内置物体移动检测报警功能,可检测出每个与之相连的摄像机摄入的移动目标,可自动跟踪报警并优先记录报警点的信息。系统具备自动辨别白天和黑夜的功能,通过在屏幕菜单上设置报警目标尺寸形状追踪和触发灵敏度及报警方式,保证对摄像机监视范围内的任意物体入侵的及时检测和报警。(二)闭路监视子系统1、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大楼设置闭路监视系统。本系统以视频切换矩阵控制器为核心,采用硬盘录象机为记录方式,对大楼进行全方位监控。所有摄象机与安装位置附近的安防报警系统的探头联动。2、在大楼大厅、门厅、走道、电梯间、楼梯间、电梯轿箱和地下车库等处设置摄像机。3、为了降低造价提高清晰度和灵敏度减小安装尺寸和重量,本系统采用黑白电视监视系统。采用AD660型1/3”黑白CCD摄像机,580线分辨率,自动光圈和自动电子快门。也可采用AD525型,380线分辨率。4、本闭路监视系统摄像机采用低照度型,一般照度均能满足摄像要求,本系统通过和报警器及公共照明系统联动控制保证值班照度外,另可在无公共照明及最低照度不够的特殊场所加装AD系列红外辅助照明装置,每台AD1020型LED照明器可提供最长30米监视范围内的照度,每台AD1010型红外灯照明器可提供最长135米监视范围内的照度,能满足建设方关于监视范围的要求。5、地下车库的摄像机采用遥控电动云台变焦摄像机,电梯轿箱内采用针孔广角型,其余根据需要采用遥控电动云台变焦摄像机或定焦固定式摄像机。6、保安监控主机设于一层消防监控中心内,控制室内配置长延时录像机,进行24小时录像。7、系统主要设备由4台32路和2台16路硬盘录像主机、摄像机、双鉴探头及UPS组成集中监控和报警功能。能满足建设方对系统的要求。8、监视系统采用视频矩阵切换控制器的控制方式,现有产品单卡可配置最多16路摄像机输入,也可配置最多8路图象监视输出。整个系统最多可配置1024路视频输入、128路视频输出,该设备配备最多32个RS232接口,满足计算机键盘等的通讯和控制。9、监控室设墙屏式黑白监视器,并配置录像辅助监视器。10、系统垂直干线在弱电竖井内穿金属线槽明敷,水平支线电缆穿金属线槽在吊顶内明敷设。(三)巡更系统本系统为离线式,在各楼层的楼梯口及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出入口等处,分别设置巡更点,供巡更人员定时定点打卡,巡更人员手持信息接收器,回控制室将信息输入管理计算机,以备考查,管理计算机与闭路监视系统计算机共用。(四)用户对讲系统1、本系统集对讲、监视、锁控、求助、报警等功能于一体。2座住宅楼分别设置一套系统,共二套。于一层单元门处设总机,每户设一台分机。单元门总机通过总线将信号送至一层消防监控中心。干线为穿金属线槽在竖井内敷设,支线为穿金属管在楼板内暗敷。2、住户家中对讲分机选用全保型机型,即对讲分机中有预留的接口,可以将煤气报警装置,住户红外报警装置,紧急报警按钮等报警装置接入可视对讲系统,通过可视对讲系统与监控中心取得联系,将住户相关报警信息反馈至监控中心,使监控中心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应急响应。3、每套住宅内设置一套信息布线箱,对有线电视、电话、宽带网、安全监控等线路集中布线。九、弱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所有系统皆采用一点接地,共用建筑物结构基础钢筋作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在每个弱电机房配置专用接地连接板,通过截面25MM2的铜芯电缆引到总等电位连接板。机房内部设置300MM高防静电架空地板,地板下设置600600MM网格的防静电接地网。弱电系统供电电源以及引出室外的信号线芯皆采取防雷电电磁脉冲破坏的措施。第八章暖通设计一、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7、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0、土建和其他工种提供的资料11、甲方要求以及提供的相关资料二、住宅部分设计(一)住宅防排烟1、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均设加压送风系统。2、加压送风机设在塔楼屋面层。3、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一个加压送风系统,楼梯间每二层设一个送风口,风口常闭,火灾时烟感器发出信号,加压风机启动送风,同时输出电信号至消防中心;风量为36000M3/H。4、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分别设独立的加压送风系统;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同上;每层合用前室均设电动送风口,平时常闭;火灾时,烟感器发出信号,加压风机启动送风,失火层及其上下两层的电动送风口开启,同时输出电信号至消防中心;风量为防烟楼梯间22500M3/H,合用前室30000M3/H。三、地下部分本工程共有三层地下室,平时为汽车库、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一)平时车库通风及防排烟1、车库设送、排风(烟)系统,通风换气次数为6次/H;地下一层有直接对外出口的防火分区不设送风系统。地下二层和三层均设置机械补风系统,补风不小于排烟量的50。2、火灾时,烟感器发出信号,排风(烟)风机启动,当烟温超过280时,设置在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排烟防火阀(熔片280)关闭,排烟风机停止运行。3、火灾时,有直接对外出口的防火分区,由车道出入口补风;没有直接对外出口的防火分区由送风系统补风;补风量大于排烟量的50。4、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2000平方米,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M的梁划分。5、每个防烟分区设置排烟口,排烟口设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内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0M。6、车库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的换气次数6次/H计算。(二)地下室人防部分由甲方委托市人防设计院设计。(三)设备用房、自行车库设机械送排风系统,不设机械排烟。名称换气次数(次/小时)电设备用房1012泵房68冷冻机房810自行车库46(四)超过20M的内走道设置机械排烟,排烟量按60M3/M2H计算。四、中央空调系统1、室外设计参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2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5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2、室内设计参数设计温度()相对湿度()序号名称夏季冬季夏季冬季新风量M3/HP噪声NC1大厅262818653510502商场262818653520553办公262718653530453、本工程商业面积为21570M2,超高层办公面积46902M2,经初步计算,夏季制冷负荷为94086KW;冬季热负荷为54424KW。4、冷源采用电制冷冷水机组及冰蓄冷,热源采用燃气热水机组。由于晚间制冰时间依然有较大负荷,因此除了设置两台制冰机组外,同时设置两台基载机组,以满足制冰期间负荷需求。制冰选择两台双工况三级离心冷水机组,冷量为2246KW,基载主机选择两台螺杆式冷水机组,冷量为1400KW,蓄冰量为31000KWH。热源采用三台2100KW燃气热水机组,天然气用量为665NM3/H。具体运行及切换详见图纸。5、考虑到主楼高度约为175M,为降低水系统工作压力,在23层设备层设置板换,以隔绝上下两个水系统,两个水系统工作压力均为16MPA。6、消防中心、值班室、电梯机房等24小时工作的场所,采用双制分体空调机。7、商场大空间的空调房间采用组合式空调机组,过渡季节可全新风运行。8、办公室等小房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9、水系统及其控制(1)主楼水系统均采用同程,裙房采用异程。(2)裙房组合式空调箱的回水管设动态平衡电动二通阀,由设在回风口处的温感器,控制室内温度。同时设置热量计。(3)新风机的回水管设比例式电动二通阀,由设在出风口处的温感器,控制送风温度。同时设置热量计。(4)风机盘管的回水管设电动二通阀带温控开关,控制室内温度。(5)机组控制所有的末端负荷均由数据采集器收集,并汇总到机房群控里,并相应安排合适的机组和水泵及蓄冰系统运行,以和末端负荷匹配。具体控制原理详图纸。10、环保专篇(1)制冷机的冷媒采用国际蒙特利尔协定允许使用的R22。(2)空调机房的围护结构内贴50MM厚吸音材料(性能不燃),设隔音门。(3)制冷主机、风机等相关设备,下设减振垫,减少振动和噪声。(4)新风机、吊顶式风柜设减振支吊架。(5)热水机组烟气主楼顶排放。(6)送风管上均设置消声装置。11、保温、管材(1)空调风管采用玻璃棉消声成品风管,性能不燃;厚度25MM;导热系数0035W/M;漏风系数15;风管降噪系数NRC值07。风管使用UL标准的热敏胶带和压敏胶带。(2)防排烟风管采用复合材料制作。(3)冷冻水管D100采用无缝钢管;D100采用镀锌钢管。(4)凝结水管采用镀锌钢管。五、通风1、公共卫生间设置通风器,通风管道接至室外。2、商场大空间设置集中排风,以满足过渡季节全新风运行要求。2、地下机房设送、排风系统序号名称换气次数(次/H)1冷冻机房8102电设备区10123水泵房68六、未详尽部分详有关国家规范。第九章消防设计专篇一、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1、本建筑为一集40层超高层办公楼,29层高层公寓楼及4层商业裙房、3层地下车库和和设备用房的综合性建筑。超高层办公楼的的建筑高度为17540米,高层公寓楼的建筑高度为9890米,裙房建筑高度为2390米,且裙楼为平均每层5000平方米左右的商业用房,另有三层地下室,因此,根据高规第301条文,本工程建筑为一类建筑。2、根据高规第304条文,本工程地上及地下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一级。二、总平面消防设计1、本建筑位于新华下路和北湖西路交界处,建筑南面为西北湖路,紧邻建银大厦,建筑的东面为新华下路,西面临西北湖金色华庭,建筑四周消防车均可环通。2、本建筑与周围建筑间距皆大于防火最小间距13米的要求。3、本工程高层公寓楼底部有超过一个长边长度直接落地,超高层办公楼有三面直接落地,且在此范围内设有直通楼梯间的出口。4、消防登高面1、超高层办公楼的北面设置了15MX9M的消防登高面。离开建筑6M。2、高层公寓楼的南面和西面均可为消防登高面。3裙房的东西北面均可为消防登高面。4、消防队入口。超高层办公楼首层南面的主入口为消防入口,在核心筒内结合疏散梯设置一部消防电梯。高层公寓楼首层的北面主入口为消防入口,每个单元设置一部消防电梯。裙楼西面货物出入口为消防入口,此处电梯梯在发生火灾时为消防专用梯。消防控制中心设在商业裙楼一层的西面,设有直接对外的出入口,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三、单体建筑消防设计1、防火和防烟分区地下三层为停车库、设备用房,共分为六个防火分区。详见地下三层平面图地下二层为停车库、设备用房,共分为六个防火分区。详见地下二层平面图地下一层为停车库、设备用房,共分为六个防火分区。详见地下一层平面图2、汽车库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超过4000M2,每个防火分区有不少于二个直通室外的疏散楼梯,防火分区内任何一点到疏散出口的距离小于60米。其余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M2,每个防火分区有不少于二个直通室外的疏散楼梯地下二层、三层停车库设有二个宽度为6米的单车道作汽车疏散出口,分设在二个防火分区内。地下一层设三个车坡与室外地面连通,分设在二个防火分区内。3、商业裙楼一层平面中设有二个防火分区,以建筑断缝处做为边界,并通过防火卷帘隔开,其中中庭处各层自动扶梯上下连通口与一层防火分区为一个防火分区。商业裙楼二四层平面有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超过4000M2,且有二个以上安全疏散楼梯直通室外,区内任何一点到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0米。4、二四层中庭处用防火卷帘与各楼层分开,与一层防火分区共用一个防火分区。5)住宅楼五层为商业用房,独立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2000M2,六三十层,每层为二个住宅单元,每一个水平楼层均以一个单元为一个防火分区,即每层有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M2,且每个单元各设有一个剪力梯,分别设置正压送风系统,并分别通过前室和合用前室进入。安全疏散距离满足高规的要求。7)超高层办公楼五层为商业用房,为一个独立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2000M2,六四十层每层均为办公用房,均以一个水平楼层为一防火单元,每层建筑面积为均不超过2000M2,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淋系统,且设有二个安全疏散楼梯。安全疏散距离满足高规的要求。8)根据高规第516条规定,每500M2设一防烟分区,本工程在进行吊顶装修设计时,应结合平面梁柱和隔墙的位置,每500M2左右采用挡烟垂壁等划分防烟分区。2、安全疏散1)高层公寓楼主楼部份每层为二个住宅单元,每个住宅单元为一个防火分区,分别设有一个剪力楼梯,通过一个防烟前室和一个合用前室进入,并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系统,开向前室的户门均为乙级防火门,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设置耐火极限大于100H的实体墙分隔。2)超高层办公楼主楼部分单独设有二个防烟楼梯间,其楼梯间隔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实体墙分隔,其中一个防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二个楼梯间及合用前室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系统。3)商场设有专门的疏散楼梯,与公寓和办公疏散楼梯完全分开。沿外墙设置的可直接采光通风的楼梯为封闭楼梯,不能直接采光通风的楼梯为防烟楼梯,并设有加压送风系统。4)所有楼梯间隔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实体墙分隔。5)防烟楼梯间的设置满足高规规定A、设防排烟设施。B、公共建筑前室不小于600M2,居住建筑前室面积不小于450M2。C、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7)封闭楼梯间的设置满足高规规定A、靠外墙楼梯间可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楼梯间,为防烟楼梯间。B、楼梯间设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8)公寓楼二个剪刀楼梯均出屋面,办公楼二个疏散楼梯出屋面,商场有一个楼梯出屋面。9)本工程地下室楼梯与上部楼梯共用,但均在地下一层平面处设耐火极限达200H的隔墙及乙级防火门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均能通过专用通道直通室外。3、消防电梯1)高层公寓楼共设有二部消防电梯,分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运行于地下三层至二十九层,并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可由高层公寓楼主出入口进入。2)超高层办公楼设有一部消防电梯,运行于地下三层至四十层,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可由办公门厅直接进入。3)商场裙房共设有两台消防电梯。西面设有一台货梯兼做消防电梯,并合用消防电梯前室,地上可直接采光通风,地下层设有正压送风系统,可由西面货物出入口直接进入,另超高层办公楼消防电梯在裙房亦可使用。4)消防电梯前室在一层均有通过扩大的前厅式或小于30米通道直通室外。消防电梯机房与其它用房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分开,梯井底做排水井。5)消防电梯载重量大于800KG,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小于60S。4、平面布置与建筑构造1)配电房设在地下一层,水泵房设在地下二层,消防控制室设在一层,均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15H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这部位隔开。消防控制室通过消防电梯前室连通室外。2)本工程中防火分区采用防火墙和防火卷帘分开,防火卷帘为特级防火卷帘门。3)本工程中各种管道井均采用独立设置方式,检修门为丙级防火门,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4)本工程中玻璃幕墙的设置均遵照高规第308条的规定执行。四、消防给排水设计(一)消防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二)消防给排水1、消防概况建设基地内的所有室内楼层的消防分区均设消火栓系统保护;地下汽车库、裙房部位的各个楼层、办公楼各层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2、消防用水量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室内消防用水量40L/S,火灾延时3小时;自喷用水量30L/S,火灾延时1小时。3、室外消防分别从西北湖路和华下路各引一路DN200市政自来水作为消防水源,在室外形成消防环管,室外消火栓设置间距不超过120米,以确保室外消防用水要求。4、室内消防系统整个消防系统分为高低两区,上避难层以上为高压区;上避难层以下为低压区。办公楼上避难层设置90M3消防转输水箱其中20M3同时兼作低区消防系统高位水箱,另70M3水量相当于15分钟以上的消防水量作为消防水箱转输容积(高区吸水水量)。比邻该消防转输水箱分别设置高区消火栓水泵和自动喷淋水泵向高区各自的消防系统供水;办公楼屋顶设20M3消防水箱为高区消防系统前期用水。同时在上避难层的水泵房内设置各系统的消防持压装置以保证高区和低区消防系统的供水压力。地下消防水泵房旁设540M3消防水池,分两格。消防水泵房内分设低区消火栓系统水泵和自动喷淋系统水泵向各系统内供水。低区再通过减压阀分成塔楼上和裙房层两个压力区。同时使用孔板减压(减压消火栓)使消火栓栓口的动压不超过50M,详见消防系统图。在地下室各防火分区以及上下避难层和五层分设消防报警阀间,使得配水管道不超过12MPA。消防系统在室外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其中高区消防水泵接合器共5只直接向上避难层转输水箱供水;低区消防系统另设5只消防水泵接合器。5、灭火器设计本建筑属严重危险级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按规范设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五、电气消防设计(一)、消防电源,配电线路及电器装置1、负荷等级,变配电所设置,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本项目按高层民用建筑规范,属一类高层建筑,根据规范本项目的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防火卷帘等消防用电为一级负荷;电梯、弱电等重要负荷电源为二级负荷;其余照明、空调为三级负荷。消防设备的供电采取两路电源,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根据本项目负荷等级,用电性质及用电容量,本项目在地下室设10KV高压配电室及变配电所,内2台SG10800KVA,2台SG1250KVA,2台SG1600KVA干式变压器。同时,地下室设一台进口柴油发电机组1000KW,其专供本工程消防用电及重要负荷用电。柴油发电机组自带自动启动装置,并能在30S内供电。本工程采用两路10KV高压进线,双路常供,互为备用,大楼供电电压为380/220伏。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2、高低压配电系统高压10KV采用单母线结线。04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母联常断。无功功率在低压侧集中补偿,功率因数大于09。3、主要设备选型变压器选用杜邦干式变压器,绕组接线为D,YN11,工频耐压35KV,外加保护罩、风机及温控装置。高压开关柜公变采用环网柜,内装SF6负荷开关,专变选用金属铠装开关柜,内装真空断路器,遮断电流为315KA,采用交流220V操作电压。高压系统采用放射式供至各变压器。低压配电柜选用固定分隔式开关柜。柴油发电机选用进口低噪音机组,带自启动装置。4、导线选择及敷设本项目一般动力、照明负荷选用WDZYJV或WDZBV型电缆或电线,消防及重要负荷选用WDZNYJV,BTTZ矿物绝缘电缆或NHBV型电线。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NHBV均穿钢管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若明敷,则在保护钢管外涂防火涂料。5、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本项目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