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共同犯罪的中止_第1页
【毕业设计】论共同犯罪的中止_第2页
【毕业设计】论共同犯罪的中止_第3页
【毕业设计】论共同犯罪的中止_第4页
【毕业设计】论共同犯罪的中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目论共同犯罪的中止专业法学年级2013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论文完成日期2015年11月论共同犯罪的中止(南京电大江宁分校法学专业王杰1332101250309)【内容摘要】我国刑法规定了犯罪中止的成立标准。这个标准在单独犯罪中适用并无争议,但是在共同犯罪中适用却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共同犯罪中止的有效性是否要以犯罪结果的未发生为条件,共同犯罪中止的有效性是否要求犯罪结果的未发生与中止行为间具有因果关系。本文参考国内外各种学说以及立法例,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入手,认为我国共同犯罪中止应符合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有效性四要件,而有效性在共同犯罪中的内涵是消除先前行为与犯罪结果间的因果关系,即消除心理上和物理上对共同犯罪的加功合力。【关键词】共同犯罪犯罪中止因果关系加功合力目录一、共同犯罪中止相关概念1(一相关的概念1(二)共同犯罪中止的争议问题4二、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4(一)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原则5(二)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5三、共同犯罪中止标准的具体应用5(一)组织犯中止标准的具体运用5(二)实行犯中止标准的具体运用6(三)帮助犯中止标准的具体运用7(四)教唆犯中止标准的具体运用8四、论共同犯罪中止的理论完善9(一)传统共同犯罪中止理论的缺陷9(二)脱离共犯关系理论定义10(三)对共同犯罪中止的理论完善11论共同犯罪的中止一、共同犯罪中止概念(一相关的概念犯罪中止的概念,我国刑法有明确规定。通说认为,成立犯罪中止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即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在某些犯罪的某些特殊情况下,还需要符合有效性方可成立犯罪中止。也有学者将犯罪中止的要件归为时间性、自动性和有效性三个条件。还有的学者在三个条件的基础上对有效性要件分不同情况加以解释。实际上,无论是哪种分类方法,基本上都涵盖了通说的四个条件,在四个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归类和细化。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即共同犯罪人的中止问题,包含两种情况全体中止和部分中止。全体共同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全体中止;部分共同犯罪人中止犯罪行为,但其他犯罪人继续进行犯罪的,是部分终止。(二)共同犯罪中止的争议问题共同犯罪与单独犯罪相比,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共同犯罪问题可以说是刑法学研究中的“沼泽之地”。当共同犯罪和犯罪中止结合在一起研究,其复杂性和争议性可想而知。共同犯罪中止的条件在我国刑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共同犯罪人成立犯罪中止的条件与单独犯罪中止的条件一样,即需要同时符合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有效性。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并没有在刑法中体现出来,这就导致了争议的不可避免。对于全体共同犯罪人中止犯罪成立犯罪中止,理论和实践上一般不存在争议而对于部分共犯人中止犯罪,其他共犯人继续犯罪,即部分中止的情况,如何认定犯罪中止,理论上存在较大争议。下面我们通过两个案例引出争议的具体内容。案例一甲、乙、丙三人共谋杀害丁,三人计划完成后说好各自回家准备工具。甲回家后,由于良心发现,也惧怕法律制裁,遂打算放弃犯罪。甲打电话给乙、两,明确告知两人自己放弃犯罪,并劝说两人放弃,两人不肯。甲当即上门找到乙、丙,亲自劝说并阻止两人,但乙、丙心已决,遂将甲打晕在地,按原计划实施了犯罪,将丁杀死。案例二甲欲投毒杀害乙,遂在街上买来老鼠药,倒在乙的茶杯中。乙将含有老鼠药的茶喝下后,倒地呕吐不止。甲见状,顿生怜悯之心,赶紧将乙送往医院。医生说,乙喝下的老鼠药量并不足以致人死亡,即使甲不将乙送来医院,乙也会自行恢复健康,不会死亡。上述两个案例引出了共同犯罪中止两个主要的争论问题(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的矛盾,即部分共同犯罪人中止与共同犯罪的全体既遂的矛盾。部分犯罪人自动中止犯罪行为,并做出了真挚和必要的努力阻止其他共同犯罪人继续犯罪却不凑效,其他共犯人依然完成了犯罪,对于这部分犯罪人能否成立犯罪中止。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矛盾,即行为人的中止行为和犯罪结果的未发生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矛盾。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并努力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但行为人的中止行为和犯罪结果的最终未发生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这种情况下行为人能否成立犯罪中止。按照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和现行刑法的规定,案例一中的甲不能成立犯罪中止而应成立犯罪既遂,因为甲不符合犯罪中止有效性的要求。甲虽然自动放弃犯罪并努力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但犯罪结果依然发生,从“部分行为全体责任”出发,甲作为共同犯罪人也应承担既遂的结果。这样的规定在单独犯罪的情况下适用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在共同犯罪的情况下适用,无疑对甲是非常苟刻的,既没有体现出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也不符合我国“宽严相济”的形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断绝了共同犯罪人后退的“黄金桥”。案例二中的甲能否成立犯罪中止,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对于犯罪中止是否要求因果关系为要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甲的行为不能成立犯罪中止而应成立犯罪未遂,理由是犯罪结果的未发生与行为人的中止行为不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甲的中止行为,乙也不会死亡,甲的中止行为在法律上是没有价值的。笔者认为,这样的看法也是不合理的。甲己经自动放弃了犯罪,并且做出了真擎努力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其主观恶性己经大大降低,客观上也有中止犯罪的行为,此时犯罪结果的未发生与其中止行为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不是行为人所能预见和控制的,以行为人不能预见和控制的因果关系决定其是否成立犯罪中止,是不公平的。由此可以看出,以同一标准的同一内涵规定单独犯罪的中止和共同犯罪的中止,在有些方面是不甚合理的。国外特别是欧陆法系国家有大量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学说和立法例,其中不乏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地方。我国犯罪中止的成立需符合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有效性,但在共同犯罪中止问题的适用上,可以对其有些方面的内涵做出有针对性的修改和重构。二、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一)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原则1、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础性原则之一,也是我国的刑事归责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要求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一方面是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罪过;另一方面是行为人客观上上实施了危害行为、造成了危害结果,且二者间存在因果关系。在共同犯罪中,对于共同犯罪人的处罚实行“部分行为全体责任”,理由是各个共同犯罪人相互分工、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导致了犯罪结果的发生,且每个人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共同犯罪人失去了悬崖勒马的可能了呢笔者认为,如果部分行为人中止了犯罪行为并且消除了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即使其他犯罪人继续犯罪行为导致犯罪结果的发生,对于这部分行为人可以成立犯罪中止的,这与“部分行为全体责任”并不矛盾。首先,如果“部分行为全体责任”中的“责任”指的是既遂责任,那“全体”指的应该是全体对犯罪结果的发生起到了加功合力的人,如果行为人已经消除了这种加功合力,那么行为人的先前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己经不存在了,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就不应该再当行为人承担既遂的责任。实际上,因果关系也是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之一。其次,“部分行为全体责任”中的“责任”不应该狭溢地理解为既遂责任,中止责任也应当包含其中。有观点认为,“部分行为全体责任”更加科学的表述应当是“部分行为、全体罪名、部分责任”,笔者赞同这样的表述。在共同犯罪中止的情况中,当共同犯罪达到既遂,全体对共同犯罪结果的发生起到了加功合力的人即达到既遂;在共同犯罪既遂之前,消除了先前行为对共同犯罪的加功合力,消除了先前行为与犯罪结果间的因果关系的部分共犯成立中止。即全体共犯人在同一个罪名下,有的承担“既遂”的责任,有的承担“中止”的责任,这更加符合罪责自负和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要求。总之,在行为人已经消除了其先前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前提下,不应当再让其承担犯罪既遂的责任。而认定其成立犯罪中止,符合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既不影响对于共同犯罪的打击,又鼓励了行为人中止犯罪。2、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设立犯罪中止的规定,也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如前文所述,“部分行为全体责任”不应该是不加区别地让所有共同犯罪人一律承担既遂的责任。在部分犯罪人主观上自动放弃犯罪,客观上做出了真挚的努力阻止犯罪并且消除了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情况下,应该认定其成立犯罪中止。不加区别地视所有共同犯罪人为既遂,既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区别对待原则的规定,也不利于鼓励犯罪中止。应当在共同犯罪的整体性中,区别地对待不同犯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具体讨论其是否成立犯罪中止。(二)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即共同犯罪人成立中止所必须具备的条件。通说观点认为,犯罪中止的成立一般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在某些犯罪的某些特殊情况下,还需要有效性这一条件。笔者立足于我国法律规定和我国司法实践,从通说观点出发,认为需要同时符合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有效性可以成立犯罪中止。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与单独犯罪的犯罪中止在成立条件上并无不同,但是在对“有效性”内涵的理解上需要加以区分。因为共同犯罪与单独犯罪相比,具有其复杂性与特殊性,而这一区别主要体现在“有效性”上,笔者将在通说基础上具体论述共同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三、共同犯罪中止标准的具体应用(一)组织犯中止标准的具体运用我国刑法由于釆取以作用为主兼顾分工的共同犯罪人划分标准,并未明确组织犯的定义,但我们还是能从刑法具体条文中可以看到有关组织犯的一些内容,如我国刑法第条、第条之规定。我国学者对于组织犯的定义也有各种看法。学术界中有观点认为组织犯仅存在于犯罪集团中,是犯罪集团的领导者或是在其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人。还有观点认为组织犯存在于犯罪集团和聚众犯罪,是在其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人。也有观点认为组织犯存在的范围更大,不仅于集团犯罪和聚众犯罪中,而是只要是在共同犯罪中起到组织、指挥他人犯罪作用的人即可认定组织犯。(二)实行犯中止标准的具体运用实行犯,指在共同犯罪中直接实施某一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人。在德、刑法中,实行犯也称“正犯”。在时空性要件方面,实行犯的中止应该发生于犯罪预备阶段幵始到犯罪既遂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阶段为止。犯罪的预备阶段即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的阶段。在有效性要件方面,笔者分实行犯着手前和着手后两种情况对其犯罪中止有效性的条件加以分析。第一,实行犯在着手前,主动放弃犯罪,并且消除自己先前行为对共同犯罪心理上和物理上的加功合力,符合有效性要件。比如,在犯罪预备阶段,实行犯明确表示放弃犯罪,一般可以符合有效性。如甲、乙共同计划杀害丙,着手犯罪前,甲明确告知乙自己放弃犯罪,并收回对甲提供的一切物理上的帮助,一般认为符合有效性。但是,仅仅消除了物理上的加功,没有消除心理上的支持,不符合有效性。如甲、乙共同计划杀害丙,相约第二天一起前往丙的住所作案。第二天,乙由于害怕没有前往,也没有告知甲,甲只身前往丙的住所将丙杀死,在这个案件中,一般认为乙并没有消除对甲心理上的加功,不符合有效性条件。第二,实行犯在着手后,一般要求其有效地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才可以符合有效性。因为在实行犯着手实行犯罪后,表明犯罪已经进行到了相当的程度,对法益的侵害己经迫在眉睫,这个时候要求行为人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是有必要的。在这个情况下,如果行为人没有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那么他很难证明自己已经消除了先前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如甲、乙共同杀害丙,二人共同将丙打倒在地正欲拿刀杀死丙。这是甲由于害怕法律制裁想放弃杀人,劝说阻止乙无效,乙执意将甲杀死。这种情况一般来说甲不具备中止的有效性。另外,在实行犯中存在“亲手犯”中止的问题。亲手犯,即行为人需要亲自实施犯罪构成要件行为才能实现犯罪形态的情况。有观点认为,亲手犯自愿地、主动地放弃或者中止犯罪行为即应认定成立犯罪中止。笔者认为,共同犯罪中,在犯罪结果已经发生的情况下,若行为人对犯罪结果起到了心理上或者物理上的加功作用,那么其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依然存在因果关系,这不符合有效性要件的要求。如笔者在前文论述“时空性”要件中所举的例子,亲手犯虽然中止了自己的行为,但无法消除对其他共同犯罪人心理上和物理上的加功合力,不认为其符合有效性的要求。故笔者认为,对于“亲手犯”的犯罪中止,也应当建立在一般犯罪中止标准的基础之上,否则亦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三)帮助犯中止标准的具体运用帮助犯,指本身不直接实施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而是为正犯的犯罪行为提供各种帮助的人。我国刑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帮助犯,但一般认为,我国刑法第条规定的“从犯”指的主要就是帮助犯。帮助犯中止的时空性要件,应当是从答应提供帮助行为开始到整个犯罪既遂为止。因为当帮助犯答应提供帮助行为,他对共同犯罪就幵始起到了心理上的加功作用,共同犯罪就己经构成。在共同犯罪中,帮助犯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心理和物理上的帮助行为,所以其成立有效性的标准就是消除其对共同犯罪所提供的心理和物理上的帮助。首先,在帮助犯尚未实施帮助行为,仅仅是口头上承诺提供帮助的阶段,帮助犯只要收回提供帮助的承诺,不再为共同犯罪提供帮助即符合有效性。如甲答应第二天为乙的盗窃行为望风,但当晚甲收回了对乙的承诺,表示不再对乙的犯罪提供帮助行为,因为其对共同犯罪不再起到物理和心理上的加工作用,所以符合犯罪中止的有效性。其次,在实行犯尚未着手实施犯罪,但帮助犯已经实施了帮助行为的阶段,帮助犯要符合中止的有效性,必须收回其巳经提供的帮助,并且防止实行犯利用其所提供的帮助实施犯罪。如甲欲毒害乙,丙为甲提供了毒药。在甲尚未实行投毒时,丙必须收回毒药,防止其用自己提供的毒药进行犯罪,才符合有效性要求。如果丙只是口头上劝说,实际上并未收回自己提供的毒药,而甲用这包毒药将乙毒害,则丙不符合有效性的要求。如果丙收回了自己提供的毒药,甲通过其他方式购买毒药进行犯罪,则与丙的行为没有因果关系,丙符合有效性要求。最后,当实行犯已经着手实施犯罪,帮助犯要符合有效性,则必须阻止实行犯的行为,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因为此时,帮助犯的行为已经被利用,如果产生犯罪结果,一般来说,帮助犯的帮助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将很难排除因果关系。还有一种情况,即行为人事前承诺,事后给予帮助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中,有学者认为在行为人已经承诺但尚未实施帮助行为前,不提供帮助行为即可成立犯罪中止。笔者持不同看法。如果帮助犯在实行犯既遂后才告知其自己放弃提供事后帮助,虽然在物理上没有对实行犯提供帮助,但是已经无法消除其对行为犯心理上的加功。实际上,实行犯实施犯罪时,帮助犯的承诺对于实行犯的犯罪行为起到了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其与犯罪结果之间具有显而易见的因果关系。在实行犯既遂的那一刻,帮助犯也已经成立既遂。(四)教唆犯中止标准的具体运用教唆犯就是故意教唆他人实施犯罪的人。教唆犯兼具从属性和独立性双重特征。教唆犯的从属性表现在教唆犯并不直接实施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而是通过实行犯的行为实现犯罪。但是教唆犯是犯罪的发起者,是引起犯罪和安排犯罪的人,即使被教唆者没有实施犯罪,教唆行为本身也具有较强的社会危害性,这就是教唆犯的独立性。在时空性要件方面,从教唆犯的双重特征出发,笔者认为,教唆犯的的中止可以发生在教唆行为的预备阶段幵始到整个犯罪既遂为止。即在教唆行为的预备阶段、教唆行为的实行阶段、教唆行为既遂后实行犯的预备阶段、实行犯的实行阶段、实行犯实行终了犯罪结果尚未既遂阶段,都可以成立中止。教唆犯中止的有效性,要看教唆犯是否消除了教唆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否消除了心理上和物理上对共同犯罪的加功合力。首先,从教唆行为的预备阶段开始至被教唆者产生犯意前,若教唆犯不再继续实施教唆行为即视为符合中止的有效性。因为此时,被教唆者尚无犯意,只要教唆犯中止自己的行为,整个犯罪就会停止下来。其次,在教唆行为已经完成而被教唆者尚未着手实行犯罪的阶段,教唆犯要成立中止,则必须使被教唆者打消犯意,并防止教唆犯按照其教唆的方式实施犯罪。在这个阶段,教唆行为已经既遂,被教唆者已经产生了犯意,这就要求教唆犯切实打消被教唆者的犯意。而是否使被教唆者打消犯意,是一个主观标准,表现在客观上就是阻止其按照先前其教唆的方式实施犯罪。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教唆犯当时阻止了被教唆者实施其所教唆的犯罪,即符合犯罪中止的有效性,而之后无论被教唆者基于何种原因再实施之前被教唆的犯罪,均不得再归责于教唆者。笔者持保留意见,因为如果被教唆者按照教唆者教唆的方式实施了犯罪,那么如何证明教唆者己经切实打消了被教唆者的犯意故笔者认为,如果教唆者没有阻止被教唆者用其教唆的方式进行犯罪,则无法认定其使被教唆者打消了犯意,通常不能认定教唆者符合了中止的有效性。最后,在被教唆者己经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的阶段,教唆犯采取切实必要的手段防止既遂结果的产生,才可以符合犯罪中止的有效性。一般来说,当犯罪进行到这个阶段,如果被教唆者犯罪既遂,那么教唆犯将不可避免地与犯罪结果间具有因果关系。四、论共同犯罪中止的理论完善(一)传统共同犯罪中止理论的缺陷传统的共同犯罪中止理论,在一般情况下,是能够解决现实中发生的各种共同犯罪问题的。但是就实践来说,有许多问题对传统的理论提出了挑战。比如下面的几个案例1、甲、乙意图实施入户盗窃丁的财物,邀请丙为其在门口把风。三人来到丁门口后,丙由于害怕事发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提出不干并且自己回了家。甲、乙没有办法,在没人把风的情况下,入户盗窃了丁的财物。2、张某以提供金钱为约定教唆王某杀害李某。在王某正为实施杀人进行准备的时候,张某取消了这一约定,不提供金钱给王某。王某得知,但还是杀害了李某。3、A、B、C三人共谋敲诈勒索他人,共同实施了胁迫行为后,A对B、C说“请原谅此后我与你们断绝关系”,并尽力阻止B、C进一步实施犯罪行为,但B、C仍实施犯罪并犯罪既遂。依照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中止的理论,案例1中的丙、案例2中的张某和案件3中的A都应是构成犯罪既遂。在上述案例中,案例1中的丙是从犯,案例2中的张某是教唆犯,案例3中的A是实行犯。根据传统的理论,无论是从犯、教唆犯,还是实行犯,要成立犯罪中止,不仅要自己放弃犯罪行为,还要阻止其他人犯罪的完成或者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这三个案例中行为人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因此,他们当然也就不成立犯罪中止,而是成立犯罪既遂,其放弃犯罪的行为只能作为量刑的一个酌定情节加以考虑。但是,如果我们进行具体分析,对这三个案例中的丙、张某、A都定性为犯罪既遂是不公平的,也与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刑相适应原则不甚相符。首先,案例1中的丙只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其主要作用就是为甲、乙两人的犯罪行为把风。但是在犯罪行为还没有开始之前,丙已经向甲、乙明确表示不参与犯罪并离去了。也就是说,在这个案例中,除了甲、乙、丙三人到丁的门口之前,丙起了一定的作用,而在犯罪过程中,丙没有起到任何其他作用。从罪刑相适应的角度看,定丙为犯罪既遂显然偏离正常的罪刑关系。其次,案例2中的张某是教唆犯。但是,在张某教唆王某产生犯罪预备后,张某又撤回了约定。故张某的教唆行为与王某后来实行犯罪之间的心理因果性已被切除。如此,还认定张某的行为为犯罪既遂显然不合适。再次,案例3中的A是实行犯。在其与B、C共同实施了敲诈勒索胁迫行为后,断绝了与B、C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断绝,在其与B、C的共同犯罪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是确定A的行为定性与量刑的重要依据。在传统的犯罪中止理论中,对这种情形基本不予考虑,也是不合适的。由此,笔者认为,传统共同犯罪中止理论存在以下问题(一)过分强调共同犯罪的整体性,认为只要共同犯罪达到了既遂,整个共同犯罪中就不可能存在其他的犯罪停止形态。强调了共同犯罪中“罪”的形态一致性,忽视了共同犯罪中共同行为的多样性。(二)过分强调共同犯罪中犯罪人的从属性,认为教唆犯、从犯都应当从属于实行犯,所以实行犯的既遂就决定了教唆犯、从犯的既遂,从而忽视了共同犯罪中犯罪人的独立性。教唆犯、从犯的行为性质认定应当参考实行犯的行为,但是不应当完全依附于实行犯的行为。(三)没有充分考虑教唆犯、从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他们的中止行为提出了超出他们能力的要求,即一律要求他们自动阻止他人继续犯罪或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事实上,在共同犯罪中一些教唆犯、从犯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小的,以他们在共同犯罪中的能力,是不可能阻止其他犯罪人实行犯罪行为的。为克服传统共同犯罪中止理论的不足,真正体现罪刑相适应的刑事追究原则,应当在我国建立起脱离共犯关系理论。(二)脱离共犯关系理论定义脱离共犯关系,指的是在共同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脱离了其原先与其他共同犯罪人构起的共同犯罪关系,断绝了其与犯罪的物理的、心理的联系。如果行为人脱离了这种共犯关系并且断绝其与共同犯罪的物理的、心理的联系,则行为人对于断绝联系之后由其他共同犯罪人继续实施的犯罪行为不承担责任。如果共犯关系的脱离是由行为人任意或主动作出的,则应被认为犯罪中止成立。对于脱离共犯关系情况下的犯罪中止是否成立,我们仍然可以按照传统理论的时间性、主动性、有效性三个标准来进行认定,1只是对其中的有效性须做出特有的理解(一)时间性,即脱离共犯关系须在从犯罪预备到犯罪结果发生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二)主动性,即行为人在确信自己能够参与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基于本人的意志决定而脱离共犯关系;(三)有效性。传统理论下认定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犯罪中止所要求的有效性,是指行为人有效地阻止其他犯罪人继续实施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而脱离共犯关系下犯罪中止的有效性,则是指行为人彻底放弃犯罪意图,停止犯罪行为,并通过某种有效途径切断与其他共同犯罪人之间犯罪故意上的合意和犯罪行为上的配合。即这里的有效性是脱离共犯关系的有效性,而非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有效性。认定脱离共犯关系是否已达“有效“,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2行为人向其他共同犯罪人做出脱离共犯关系的意志表示,这种表示可以通过语言方式,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行为人脱离共犯关系的意思表示被其他共同犯罪人知晓,即行为人的意志表示已经传达至其他共同犯罪人,至于其他共同犯罪人是否同意行为人脱离犯罪关系,不属认定“有效”的前提;行为人彻底停止自己的犯罪行为,即切断自己与共同犯罪的行为上的联系与配合。如果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即可以认为行为人的脱离共犯关系已达“有效”程度。(三)对共同犯罪中止的理论完善鉴于传统共同犯罪理论在解决共同犯罪问题上的牵强,笔者认为,应当建立脱离共犯关系理论以对传统共同犯罪中止理论加以补充和完善。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在坚持传统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共同说、共犯从属性理论的同时,有必要适当强调共犯的独立性。而这种独立性不仅包括共同犯罪中教唆犯、从犯相对于实行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且也包括各个实行犯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在共同犯罪中,这些独立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异。(二)充分考虑共同犯罪中各个行为人的地位与作用。法律应当根据各行为人的不同地位与作用提出不同的期待,而不能对行为人提出过高的要求。这也是“法律不强人所难”格言的体现。(三)应当将罪刑相适应原则引入共同犯罪。在对共同犯罪中行为人的行为进行定性时,应当充分考虑行为人责任的大小,通过权衡共同犯罪中行为人的责任以及由此决定应处的刑罚轻重,来考虑对行为人行为的定性。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衡量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造成的客观危害和所表现出的主观恶性,来决定行为人的行为到底是犯罪预备、未遂、中止还是既遂。3(四)所有的共同犯罪行为人共同做出放弃犯罪行为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出现的决意,并且实际上也放弃了犯罪行为或者实际上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另一种情况共同犯罪中行为人不仅自己主动放弃了犯罪行为,而且也有效地阻止了他人继续犯罪或者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这两种情况都属于整个共同犯罪中止。(五)共同犯罪已经既遂,但是共同犯罪中部分行为人在犯罪既遂之前就已经放弃了犯罪行为并且切断其原来犯罪行为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