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的受益均衡性0311_第1页
我国经济增长的受益均衡性0311_第2页
我国经济增长的受益均衡性0311_第3页
我国经济增长的受益均衡性0311_第4页
我国经济增长的受益均衡性03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绪论111选题背景112国内外的相关研究2121经济增长穷人受益状况的度量和分解2122对经济发展中收入差距扩大的解释3123促进经济增长穷人受益性的公共政策研究313本研究的主要内容3第二章我国经济增长中受益分布的总体状况521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趋势522不同收入组人群的收入增长特征7221城镇各收入组的收入增长状况7222农村各收入组的收入增长状况1023不同收入组人群收入增长的构成状况11231城镇内部收入构成与增长来源11232农村内部收入构成与增长来源1624本章总结19第三章城镇经济增长受益非均衡性的宏观分析2031引言2032基本思路与收入变量的平稳性检验2133经济结构转换2434投资2735经济开放程度2836本章总结29第四章城镇经济增长受益非均衡性的微观考察3141数据说明与描述性分析3142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张的分解分析34421GFIELDS分解基本思路34422收入函数估计结果34423各因素对收入差距及其变化的解释3843城镇居民收入分布各分位点收入增长的分解分析39431分位点分解分析基本思路39432基于分位点回归的分解结果4044本章总结42第五章农村贫困变动与增长受益非均衡性5151引言5152数据说明与描述5253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与贫困减缓5454农村贫困变动的因素分解分析5855农村收入分布不同分位点人群收入增长的分解分析6056本章总结61第六章总结与结论69参考文献70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上个世纪70年代末所肇始的经济体制转型,就其一般意义而言,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按照当年价格计算,我国人均GDP从1978年的381元上升至2011年的35181元;剔除价格因素,2011年人均GDP是1978年的16倍。如此显著的经济增长绩效,无论是跨国比较还是纵向对比,都是非常罕见的。在这一过程中,总体上居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分别从1978年的3434元、1336元上升至2011年的218098元和69773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2011年的城乡人均收入水平均相当于1978年的10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福利状况的普遍改善同样也是适用于低收入人群的。一个明显的例证便是,在这一期间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1的持续下降。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我国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7年的162。即便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贫困标准,我国贫困发生率的快速下降趋势依然没有发生改变。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居民福利总体改善的基本背景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急速扩大3。按照衡量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在1981年分别为015和024,而2011年则分别上升到0328和039。根据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结果,2003年到2012年期间全国基尼系数一直徘徊在047到049之间,2012年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达到了0474。这种收入分布的不均等程度及其扩张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比较少见的。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则意味着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人群的利益分享是不均衡的。至少从相对意义来看,这种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特征意味着低收入人群从经济增长中所实现的利益分享程度要低于高收入人群。不同人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受益差异所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经济增长受益分享的不均衡引发并强化了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失衡。一方面集聚了社会矛盾并加剧了社会冲突的潜在风险,这也使得收入分配等相关主题成为高层决策者以及社会公众所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催生了“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新理念,成为公共决策所力图实现的新目标;另一方面,经济增长过程中利益分享的失衡也日渐成为经济持续繁荣的障碍,弱化社会总体的消费能力、投资动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如何促进经济增长过程1在大多数的情形下,中国官方对贫困的讨论通常指限定于农村贫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所实施的大规模激进式改革对城镇居民的就业从而收入产生了重要冲击,由此也引起了研究者对城镇贫困的关注,相关的研究可参见孟昕等(2005,2007)、李实(2004)等。总体而言,在大多数情形下,农村贫困比城镇贫困要严重得多。22008年以后,贫困标准发生了数次调整,因而使得所统计的贫困发生率与以前年份之间缺乏可比性。总体而言,贫困发生率的下降是非常明显的。按照原有的贫困标准,贫困已经不再是一个重要的现象。3这也导致了所谓的“被平均”感觉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这种感觉意味着相当数量人的福利改善感觉低于平均水平,而平均数与中位数之间的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差距程度。中利益分享的均衡性,实现经济增长过程中利益分享机制的优化,增强经济增长过程对不同利益群体所具有的包容性,将成为改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亚洲开发银行于2007年提出“包容性增长”(INCLUSIVEGROWTH)这一概念(林毅夫等,2008),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各经济主体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此后,相关的政策理念不断地被社会各界所强调。低收入人群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在近年来尤其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及政府决策层的关注。增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低收入人群的受益程度也逐渐成为某些国际组织的目标之一。应当注意到,试图增强经济增长的包容性,从而促进各方均衡地参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利益分享,对于缩小我国的收入差距,增进社会和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我国经济增长实践,对增长过程中不同人群受益特征进行回顾与评析,在此基础上探索为促进经济增长受益程度均衡性的公共政策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并且将为对相关公共政策的评价提供新的视角。12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长期以来,通过经济增长以促进社会福利状况的改善成为相关公共政策的重要目标。与此相关联的一个问题是,社会福利状况究竟应该如何度量这在不同的经济伦理学家中便存有不同的看法。在亚当斯密看来,应当“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而在后世的讨论中,学者们似乎更为关注的是国民经济的总量指标,对于其内部不同人群福利改善的分布状况则通常是忽略的。这种状况在罗尔斯的社会福利函数中有所改变,这一观念所强调的是,社会福利的高低取决于社会上境况最差的那个人的效用。按照这一理念,收入分布低端人群的收入增长、福利改善,将对于促进社会总体福利改进具有更强的贡献。这或许可以视为穷人受益型增长(PROPOORGROWTH)的经济伦理基础。这一观念不仅意味着不同阶层人群福利状况的改善对于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所具有的影响差异,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福利函数中,将社会底层的弱势、贫困人口的福利状况赋予了绝对的权重1。121经济增长穷人受益状况的度量和分解对于经济增长中利益分享的均衡性,一个重要的讨论视角便在于,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福利是否随着经济增长而获得改善。这也就是近年来在学术界和政策实践中所广泛关注的经济增长的穷人受益性。尽管经济增长的穷人受益特征在实践中备受关注,但关于如何定义、度量经济增长中的穷人受益程度却在争议中发展,争论的焦点在于穷人的收入增长达到多大的程度才能被称为穷人受益型增长。KRAAY(2004)认为经济增长过程中贫困指标在绝对下降,就表明增长过程中穷人是受益的;而KAKWANI和PERNIA(2000)则强调只有当穷人收入增长速度相对更高时,增长过程才是穷人受益的。这种分歧也导致了对穷人受益程度度量方式的差异,RAVALLION和CHEN(2003)、SON(2004)分别依据洛伦茨曲线和广义洛伦茨曲线提出了增长发生率曲线(GIC,GROWTHINCIDENCECURVE)和贫困增长曲线(PGC,POVERTYGROWTHCURVE);同时对穷人受益增长率(PROPOORGROWTHRATE)也有不同的1但其极端形式的平均主义分配结果也并不应当成为所追求的目标。定义形式。ESSAMANSSAH(2005)在社会福利函数中引入了含有不平等回避系数的权重因子,据此得出了平等分配的等价增长率(EDEGR,EQUALLYDISTRIBUTEDEQUIVALENTGROWTHRATE)。这是目前对经济增长的穷人受益特征的三种基本判断形式,共同特征在于都试图对经济增长率根据收入分布特征进行某种调整,差异在于对收入分布的不同调整权重选择,而不同度量方式比较主要取决于是否满足随机占优特征、庇古道尔顿收入转移准则。尽管增长发生率曲线、贫困增长曲线以及穷人受益增长率能给出穷人受益程度的总体判断,但无法对穷人受益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现有的文献在探讨穷人受益因素时,大体上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1)以贫困指标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DATTANDRAVALLION,2002;RAVALLIONANDDATT,2002;KARRY,2004);(2)以不同收入组收入增长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DOLLARANDKRAAY,2002);(3)穷人受益政策指数分析(SON,2004)。在对具体政策的分析中,宏观经济稳定、对外开放、小额信贷、教育、健康、中小企业、农业发展等与穷人受益特征之间的联系通常备受关注。在国内的研究中,尽管收入分配已经广受关注,但对经济增长中穷人受益特征的直接分析刚刚起步。现有的研究包括林伯强(2003)、万广华和张茵(2006)、夏庆杰、宋丽娜和SIMONAPPLETON(2007)、阮敬(2007)、陈立中和张建华(2007)等。通常将贫困指标变动的影响分解为增长、分配与贫困线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分析的结果通常都表明,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特征的变化对于贫困减缓具有不利的影响。在现有研究中,部分分析所依赖的数据基础并不合适,而对穷人受益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则仍比较缺乏。罗楚亮(2008)在住户数据的基础上,根据SHAPLEY分解原则,讨论了我国城镇经济增长穷人受益性的收入构成来源。122对经济发展中收入差距扩大的解释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收入分配格局通常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对这一变化过程最为经典的描述便是库兹涅茨于1955年所提出的倒U型假说,即认为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居民收入差距会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而呈现出扩大的趋势,而在一定阶段后,这种趋势会发生逆转,即居民收入差距会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而逐渐缩小。随后的研究者进一步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换和劳动力流动等不同角度对其生发的机制进行阐释。在我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张趋势也极为明显。而这种收入分配格局的变迁归根结底源自于利益分享机制的非均衡性。因此人们在对收入差距形成因素的探索中逐步揭示主导我国经济增长受益非均衡性的机制所在。123促进经济增长穷人受益性的公共政策研究13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我国经济增长中受益分布的总体状况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表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主导这种变化趋势的根本因素在于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人群受益分布不均衡性的增强。然而,目前大多数讨论中,这种状况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数的研究文献,所更为强调的是,具有不同外在特征人群之间的收入差异,如性别、就业单位的所有制、行业等在收入及收入不均等中所起的作用,而对于收入分布不同位置人群的收入水平及其增长状况的决定机制讨论却显得非常缺乏。本部分将基于总量数据和微观数据,对经济增长过程中,出于收入分布不同位置人群的收入增长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21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趋势从最为直观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中受益非均衡性将表现为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趋势。赵人伟等(1995,1999)、李实等(2004,2008,2013)、万广华()等对我国不同时期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动趋势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尽管各个年份中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具体指标存在差异,但对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变动趋势则具有比较一致的结论,即在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表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图21、图22和图23给出了几种不同来源的各年份城乡及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估计结果1。图21是国家统计局城镇和农村住户调查队基于全国城乡住户调查资料公布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由于城乡居民住户调查体系的分割性2,在大多数年份中只分别报告了城镇和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而缺乏全国统一基尼系数推算结果。随着收入分配问题的日益严峻,社会各界对公布全国基尼系数的关注度和呼声也越来越高。2013年1月18日3,国家统计局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社会公布了最近10年的基尼系数估算结果。但据相关说明,这种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推算并不完全基于住户调查数据,还通过了个人所得税申报等途径对遗漏高收入人群所可能导致的样本偏差等问题进行了修正。从图21分城乡的结果来看,所给出年份的城镇和农村内部基尼系数都有了非常大幅度的上升。如农村内部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241上升到2011年的039,而城镇内部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15上升到2011年的0328。因此,无论是城镇内部还是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都在急剧上升4。而所公布的2003年至2012年这10年期间的全国基尼系数,最低的为2004年的0473,最高位2008年的0491。总体而言,这一结果表明全国收入差距1值得说明的是,关于我国基尼系数的数值存在各种各样的估计结果。但一些研究结果并不是建立在可靠的数据、正确的估算方法基础上,而某些研究者的基尼系数推算结果缺乏连续性。2这种分割既包括调查组织过程的分割性,也包括调查指标设计在两者之间的差异性。2010年城乡住户年度常规调查项目开始进行一体化改革,但基于新的调查体系的相关结果尚未公布。3参见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DATA201212/20130119/7578112SHTML。4结合我国城乡差距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不断扩大趋势,不难推断全国基尼系数在此期间必定也是不断上升的。在最近10年期间持续地处在高位徘徊状态1。应当注意到,这种基尼系数所暗示的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从世界范围内比较来看,也是处在比较高的水平。按照一些国际组织所搜集的世界各国收入基尼系数,基尼系数高于中国的国家数量应该不到10。图22是基于两位世界银行经济学家RAVALLION和CHEN(2007)的研究所绘制的。这一研究的数据来源也是国家统计局的城镇和农村住户调查。本文之所以引用这一研究,主要是出于两点考虑,一是该研究给出了从1981年到2001年期间的全国基尼系数估计结果2;二是该研究所给出的城镇和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值与图21仍存有某些差异,尽管这种差异并不明显,趋势也是基本一致的。按照RAVALLION和CHEN(2007)的估算,全国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3095上升到2001年的04473;在这期间,全国基尼系数总体上保持着逐渐递增的趋势,年均递增07个基尼系数百分点;并且在1998年到2001年期间,全国基尼系数一直处在04以上。00050101502025030350404505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2011农村城镇全国图21我国基尼系数(国家统计局公布结果)00050101502025030350404505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农村城镇全国图22我国基尼系数(RAVALLIONYIQRIFYQF其中满足(),为概率分布,为指标函数,为P01PIYF的边际密度函数。由分位点和指标函数的定义,可知。如果YIERFQ,则有,下标表示时间。的含义为,解释|ERIFQXTTQYEXT变量对分位点处收入水平的边际效应,即对不同收入组的影响。因此,原则上可以对任意两个时点、的收入分布特征进行分解分析。为了避免通常分解分析方法中,分解结论TS对参照组选择过于敏感的现象,FIRPO、FORTIN和LEMIEUX(2007)通过参数估计给出了反事实分布,基于反事实分布,类似可以得到。和之间的收入分布差CCQYEXTS异可以分解为TSTCTCSQYX这一等式右边第一项为系数回报变化对给定收入组人群收入的影响,第二项则为变量(禀赋)特征变动的效应。本部分将根据这一思路来讨论相关因素对不同年份收入分布各相同分位点收入增长的解释效应。对于各年份不同收入分布分位点上的无条件分位回归估计结果,具体可参见附表42至附表48。对于具体估计结果的含义,本部分不做详细描述。432基于分位点回归的分解结果各因素对不同时期收入分布各分位点上收入增长的分解结果可见表47。具体给出了各因素对5、10、25、50、75、90和95等7个分位点上收入增长的相对解释份额,所涉及的因素与表46相同。在这一分解中,常数项的变化表示不可解释因素的贡献大小。禀赋效应的相对解释程度随着分位点的变化表现出倒U型的关系,即在收入分布两端的高分位点和低分位点上的解释份额都相对较低,而在中间分位点上的解释程度相对较高。1988年至1995年期间25分位点上的收入增长禀赋效应贡献相对最高,为3386;1995年则至2002年期间则为75分位点,虽然其相对解释份额只有1645;2002年到2007年期间,75和90分位点上的禀赋效应相对解释份额分别为45和47,高于表47中所给出的其它分位点上的结果。总体而言,在收入分布低分位点的收入增长中,系数回报成为主导性的解释因素,但这主要又是由于常数项的变化引起的。在收入分布低分位点上,三个时期的分解结果都显示,家庭人口特征、教育程度、所有制以及职业等因素的系数回报都不利于其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家庭人口特征、教育程度的禀赋特征变化虽然对于低分位点收入增长具有正的解释效应,但数量上并不高,并且解释份额具有下降的倾向。地区的系数回报差异对于收入分布低分位点收入增长在1988年至1995年期间以及1995年至2002年期间都具有较高的解释份额,但在2002年到2007年期间,影响方向发生了相反的变化。这与不同地区之间劳动力流动性逐渐增强倾向不无关联。在各个时期各分位点的分解结果中,教育程度的禀赋效应都是显著为正的,但系数效应则在低收入分位点上则通常为负,并且系数效应的贡献随着分位点的上升而上升。大多数的研究文献都表明城镇教育收益率在经济转型中具有递增的趋势,而表47中的这种变化特征也意味着,这种教育收益率的变化对于城镇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更为有利。所有制的禀赋效应在不同时期各分位点上的解释份额都是相对较低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02年至2007年期间,所有制的系数回报贡献随着收入分布分位点的上升而表现出明显的递增倾向;与前一个时期比较,并且可以发现系数回报的贡献份额在收入分布高分位点上有较大幅度的上升。经历上个世纪90年代国有经济大规模的改革重组后,城镇居民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国有经济部门比重的下降,并且留存的国有经济所具有的垄断性被进一步强化。垄断部门就业人群由于分享垄断租金而获得更高的收入水平。因此这种所有制结构调整所导致的市场结构改变对于经济增长的受益均衡性具有不利影响,更加有利于高收入人群,而不利于收入分布低端人群的收入增长。表47不同时期城镇居民收入分布各分位点收入增长差异的解释因素()1988年1995年1995年2002年2002年2007年系数禀赋系数禀赋系数禀赋5分位点人口特征120281419199447691782392教育程度104556631116215023146385所有制902717545992721168161职业8811971319208114010行业91905245131091786016地区27323468408251286092常数项362370003593000013995000合计74972503120002000928671410分位点人口特征2421156768975626446541教育程度860472231728933023629所有制694508925751504433233职业564237531101028011行业1332023921607021104地区12753812818135519158常数项230860001702000018374000合计71592841108918918813118725分位点人口特征45392111211607219544800教育程度5781615108011944811085所有制56980624290931144349职业303265532170240080行业468034371333396167地区16202994287141350409常数项150090002422700018642000合计6614338696613397968203250分位点人口特征349918541613369961881127教育程度37665361692113133661617所有制533807029422212079455职业047250045224515282行业11100271648142625158地区460718882809450481084常数项162230002459900012652000合计70752925885211486751324975分位点人口特征5831380678870855271021教育程度305536685890363392018所有制336704014280533637132职业2882171661621179398行业717002640162454169地区61091266489019123181887常数项222400001854000011671000合计81211879835516455435456590分位点人口特征194890739754220998856教育程度869123214655585012075所有制17102922400675588008职业194141662150935320行业11970134281571450141地区40482375890011153351961常数项171090001331300028053000合计9023977881711835295470595分位点人口特征128749649225623012680教育程度120036274441189621843所有制98602121241165171006职业0130758951471929595行业1301014681048550257地区20162055624017107361699常数项130740001223500023257000合计956343792997016122387844本章总结本章利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于1988年、1995年、2002年和2007年四个年份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从微观的角度描述了城镇居民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受益分享均衡性,并从收入差距变动的分解分析和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分解分析结果中,讨论了影响受益分享非均衡性的微观决定机制。本章的结果表明(1)在所讨论的各时期中,尽管城镇居民收入具有较为快速的增长,但衡量收入差距的相关指标也在快速上升,收入差距的扩大也极为明显。无论是按照收入分布不同分位点还是按照收入十等分组的实际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特征来看,高收入组人群的收入增长总是要快于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的非均衡性特征非常明显。(2)在对历年基尼系数的解释中,教育程度的解释作用在逐渐增强,而所有制、职业、行业等因素的总体解释作用相对较弱。地区因素在历年基尼系数的解释中一直都具有比较高的贡献份额。但从对于基尼系数变动的解释来看,不同时期居民收入差距扩张的解释因素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例如,在1995年至2002年期间,教育成为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解释因素;而地区因素在1988年至1995年期间、2002年至2007年期间具有较高的贡献份额。这表明教育、地区因素在经济增长受益非均衡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育机会的公平、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以及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对于改善经济增长的受益均衡性将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3)在对不同时期各分位点收入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对相应分位点收入增长进行了因素分解分析。相应的分解结果发现,禀赋效应的相对解释程度随着分位点的变化表现出倒U型的关系,即在收入分布两端的高分位点和低分位点上的解释份额都相对较低,而在中间分位点上的解释程度相对较高。教育的系数回报特征对不同分位点的收入增长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高收入分位点的收入增长中,教育系数回报的贡献份额通常更高。所有制的系数回报也随着收入分布分位点的上升而表现出明显的上升倾向。这些现象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机会公平对于改善经济增长受益均衡性的重要性。附表41城镇居民收入函数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家庭人均收入对数71980406829005188826058694600635男性成员比重04940171049601670493016204950161家庭成员平均年龄323269846356651102238285108413984811745平均年龄平方/1001141978381393592971583295271725810689家庭人口规模383910973350089032250855322209781860岁成员中就业人口比重05560203056002380494025905220267初中成员比重02520245028102880264027802330282高中成员比重01550209019502340233026602270271中专成员比重01640205012602010096018100950182大专成员比重00590142010001860142021801710232大学及以上成员比重00720157006001620073017101080204国有部门就业比重04390245044402730317028202800287集体部门就业比重01140193008501770034011400300107私有部门就业比重00050041001000590065015800930188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比重00360102006401470052013600260102专业技术人员比重00890178012302170104019900990190制造业就业比重02440264026802920124021300990195建筑业就业比重00200095001900970016008000160082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就业比重00390119003201160039012100540139批发零售餐饮业就业比重00840167009201860061014900750163金融保险业就业比重00090058001200680013007100150077文教科卫部门就业比重00790170006301640078017800790176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就业比重00490127007401660059015000790174山西01120316009702960094029200800271辽宁00970295010203030102030301010301江苏01260332011303170105030600750264安徽00960294007002560072025800710256河南01170322008902850101030100860280湖北01080310010603080100030000530223广东01180322008402770085028001380345四川00000000011503190123032801330340云南01070309009302900090028600820274甘肃00700255006002380058023400780268注省份变量中北京为参照组,受教育程度变量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参照组附表42城镇居民收入5分位点收入函数估计结果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系数T统计量系数T统计量系数T统计量系数T统计量家庭成员平均年龄0069632001343700020580003106平均年龄平方/1000065467000718700092120005185家庭人口规模0246128800781056005853200638211860岁成员中就业人口比重1107586035181403106520183557男性成员比重0312358006824400902280143525初中成员比重16481275014655100130310070224高中成员比重16061294024584302225540010033中专成员比重131210000315115504009610153464大专成员比重1542112703591258048212010175588大学及以上成员比重1438110903371223048112110137459国有部门就业比重1780946005415402286780161782集体部门就业比重0736382011727400120190073195私有部门就业比重4057585070153101051830009029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比重0432459003918700291310009031专业技术人员比重0623946005334200732980027161制造业就业比重0007008013476800973070062232建筑业就业比重0299214000701604174770026054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就业比重0030025014042300731510124422批发零售餐饮业就业比重0009008001806800641200093279金融保险业就业比重0104058028897100180350189540文教科卫部门就业比重0284264005325600812390097420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就业比重0052044015869800290840127570山西103615130253112901515800112631辽宁0176476005433400572740094638江苏0081186004034600180990016136安徽0457758000100701023730019155河南104015560319130401455700165929湖北0158335000806400472340005045广东01433170141121901408920042430四川006647401767920077626云南0319569000100400251210195911甘肃04266000139556014547002831259常数项3610195469061172674329639819015355样本数31745216862063222333F统计量6085381433323619调整R201296011410080100862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置信度水平上显著。附表43城镇居民收入10分位点收入函数估计结果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系数T统计量系数T统计量系数T统计量系数T统计量家庭成员平均年龄0056814002242700081840005146平均年龄平方/1000057635000913500091790018509家庭人口规模0234185801701418010191201141220男性成员比重00560930236487013230701784881860岁成员中就业人口比重0695511065993303456380308754初中成员比重16791863029563100340760071175高中成员比重17182004049497103668390033080中专成员比重1427156306301281050910770399920大专成员比重16301688072714120728160804211043大学及以上成员比重1467152706671279070115440388965国有部门就业比重14771085015327302797000280980集体部门就业比重0598427030543800871250012019私有部门就业比重2303561114859002694110070169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比重0497654019146500511360052143专业技术人员比重05741084020863901434510088360制造业就业比重0004006023074401383470041117建筑业就业比重0330308018825802823060037060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就业比重0001002033158002915410117290批发零售餐饮业就业比重0191233002705700110180124273金融保险业就业比重0075054063692702513920311569文教科卫部门就业比重0043057013334400180420095278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就业比重0078091017339101834390186584山西106421850683182502598500201831辽宁0213734024184200662660180850江苏0090270005024300030120027143安徽06051338012140302146740022120河南11582441079720100317104202391036湖北0211573007333100421750018088广东012135102611330022410620109734四川025299202168340164888云南03117650102402005119503381221甘肃044690504811118026173605251801常数项454639166757698174458677849512733样本数31745216862063222333F统计量13887863768988074调整R201946017250137001496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置信度水平上显著。附表44城镇居民收入25分位点收入函数估计结果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系数T统计量系数T统计量系数T统计量系数T统计量家庭成员平均年龄00451019004677000153130026586平均年龄平方/1000044773002332300447690048992家庭人口规模026332830337239601331121022821981860岁成员中就业人口比重038639812081440044369405881053男性成员比重0183435011018401192390062125初中成员比重14422360024444900460910162304高中成员比重1464242806101020055010890336638中专成员比重13012070078612530826143708491406大专成员比重14222033107015741123204410561928大学及以上成员比重13321974108516131173204911642092国有部门就业比重11551183009213304659240394950集体部门就业比重0312308076291902252660045057私有部门就业比重0464193095150202573500173296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比重0545865038963600611130199314专业技术人员比重05261210030961802585750349849制造业就业比重0200412014836001342660032061建筑业就业比重0043052004303904083730073080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就业比重0068100040648603474810199322批发零售餐饮业就业比重0027047004407100871250012020金融保险业就业比重02492071355128903563740571615文教科卫部门就业比重0095158016027702374330108199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就业比重0225331031553004037020334631山西08792317115026560581159405061451辽宁0315113105321347022167706522019江苏0272888001203801474730075253安徽0658188306441452061116030167523河南11903456119927720700198106732023湖北0478144005081405037711300152451广东01605250393127502307610214881四川071119320441137804731697云南03029200364985023671006101740甘肃04581239133126120739177309962771常数项54907144701762388146811892869996样本数31745216862063222333F统计量46915287452123028991调整R202915026760232202712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置信度水平上显著。附表45城镇居民收入50分位点收入函数估计结果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系数T统计量系数T统计量系数T统计量系数T统计量家庭成员平均年龄00411099003361700193550033536平均年龄平方/1000035711000304500548440070982家庭人口规模021632310292254601641300027521401860岁成员中就业人口比重019922610951435058583009181133男性成员比重0033091012924801703130375528初中成员比重12752422036477400060120279401高中成员比重124723510751141204688800559798中专成员比重12242248076813150982149113051534大专成员比重13102095107916191286206515361990大学及以上成员比重13062180137019891650243221522634国有部门就业比重106911900012018042975807371146集体部门就业比重0353381066488505435900206177私有部门就业比重0337175014709604536060131164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比重06131038042464504776870688643专业技术人员比重0363837040479603546120586845制造业就业比重0107243025763300711230022028建筑业就业比重0179242025625904303680524371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就业比重0073117046256504675690181188批发零售餐饮业就业比重0050096006511801021380279315金融保险业就业比重01611381538129003332670975619文教科卫部门就业比重0010018025742903124420216245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就业比重0239394027045903985500127147山西05611462144836671176272115092931辽宁04251272100724540778187715943474江苏047514110258691053513260367732安徽06561879127429101160262312692300河南10563219137534711218300317883668湖北06601913094823951030252209571681广东035610670398108300421000041097四川112929180966247814403354云南04841409093722700762181214232833甘肃04621258156436451446327220564274常数项58628355763074638997785897777132样本数31745216862063222333F统计量82720636984729365916调整R203138033210310903403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置信度水平上显著。附表46城镇居民收入75分位点收入函数估计结果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系数T统计量系数T统计量系数T统计量系数T统计量家庭成员平均年龄0025635000818700071260025271平均年龄平方/1000004072001932800395990070652家庭人口规模015923000198203601851622030817331860岁成员中就业人口比重02732510844115503315000708587男性成员比重0010027005412702294390316308初中成员比重11091983035690502395180293326高中成员比重102518040520112504058340600630中专成员比重10211766067713040753114814391180大专成员比重11451653073912621192193121021857大学及以上成员比重11521756130519651957269036982904国有部门就业比重0744660001302002264160828814集体部门就业比重0357311033148501742090035021私有部门就业比重1147516018913300070110729610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比重07581024045173504125191477763专业技术人员比重0354704017839702834630652572制造业就业比重0178353001102900120210211179建筑业就业比重0080094000500603483040175078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就业比重0318437016120605386290533359批发零售餐饮业就业比重0375626005811801021490264202金融保险业就业比重0187140106683806654631202486文教科卫部门就业比重0345529012320805437240463325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就业比重0091130016329002312890455330山西014732011542842146430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