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高三:高中物理第1轮专题复习全套学案-第11章 高考热点探究_第1页
物理 高三:高中物理第1轮专题复习全套学案-第11章 高考热点探究_第2页
物理 高三:高中物理第1轮专题复习全套学案-第11章 高考热点探究_第3页
物理 高三:高中物理第1轮专题复习全套学案-第11章 高考热点探究_第4页
物理 高三:高中物理第1轮专题复习全套学案-第11章 高考热点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1图2高考热点探究一、分子动理论、内能12011广东14图1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22011四川理综14气体能够充满密闭容器,说明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的短暂时间外A气体分子可以做布朗运动B气体分子的动能都一样大C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可以自由运动D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都一样大二、固体、液体、气体32011福建281如图2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T0B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C曲线M的AB段、曲线N的EF段均表示固态D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42011山东361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图4图5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露球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52011海南171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B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C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2如图3所示,容积为V1的容器内充有压缩空气容器与水银压强计相连,压强计左右两管下部由软胶管相连气阀关闭时,两管中水银面等高,左管中水银面上方到气阀之间空气的体积为V2打开气阀,左管中水银下降;缓慢地向上提右管,使左管中水银面回到原来高度,此时右管与左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已知水银的密度为,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温度不变求气阀打开前容器中压缩空气的压强P1图3三、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62011江苏12A1如图4所示,一演示用的“永动机”转轮由5根轻杆和转轴构成,轻杆的末端装有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轻推转轮后,进入热水的叶片因伸展而“划水”,推动转轮转动离开热水后,叶片形状迅速恢复,转轮因此能较长时间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轮依靠自身惯性转动,不需要消耗外界能量B转轮转动所需能量来自形状记忆合金自身C转动的叶片不断搅动热水,水温升高D叶片在热水中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在空气中释放的热量72011重庆15某汽车后备箱内安装有撑起箱盖的装置,它主要由汽缸和活塞组成开箱时,密闭于汽缸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将箱盖顶起,如图5所示在此过程中,若缸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缸内气体A对外做正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B对外做正功,内能增大C对外做负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对外做负功,内能减小82011福建28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25104J,气体对外界做功10104J,则该理想气体的_填选项前的字母A温度降低,密度增大B温度降低,密度减小C温度升高,密度增大D温度升高,密度减小解析1A选项,P、V不变,则T不变,气体的内能不变,故选项A正确B选项,内能不变,温度不变,P、V可能变,选项B错误C选项,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一定增大,故选项C错误D选项,气体温度每升高1K吸收的热量与气体对外做功多少有关,即与经历的过程有关,故选项D正确E选项,温度升高,理想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故选项E正确4分2设玻璃管开口向上时,空气柱的压强为P1P0GL3式中和G分别表示水银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1分玻璃管开口向下时,原来上部的水银有一部分会流出,封闭端会有部分真空设此时开口端剩下的水银柱长度为X,则P2GL1,P2GXP01分式中P2为管内空气柱的压强由玻意耳定律得P1SL2P2SH1分式中H是此时空气柱的长度,S为玻璃管的横截面积由式和题给条件得H12CM1分转动一周后回到原来位置,设空气柱的压强为P3,则P3P0GX1分由玻意耳定律得P1SL2P3SH1分式中H是此时空气柱的长度由式得H92CM2分答案1ADE212CM92CM试题分析考试命题集中在分子动理论、热力学两大定律的应用、气体状态参量的意义及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综合,还有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及图象表示气体状态的变化过程等知识点上;对所列举的知识点中基础知识的考查往往在一题中容纳更多的知识点,把热学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的考查多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总体上试题难度不大,以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主命题特征1分子动理论要点,分子力、分子大小、质量、数目估算2内能的变化及改变内能的物理过程以及气体压强的决定因素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用图象表示气体状态的变化方法强化1构建物理模型,巧解热学估算题估算中常用的分子模型有两种,即1球体模型将分子看成小球;2小立方体模型将分子看成小立方体用两种不同模型计算的结果,数值上有差异但数量级不变一般估算分子直径常用球体模型;估算分子间距离常用小立方体模型2确定气体状态参量,巧解理想气体计算题选定一定质量气体为研究对象,选择所研究的变化过程,确定两个过程的状态参量,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列出方程,从而求出结果3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结合,巧解热学能量分析题热力学第一定律给出的物体内能变化与做功和热传递的关系,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是分析一切物理问题的出发点,二者有机结合分析能量转移与转化问题1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也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C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一定能实现D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3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如图7所示的实线为汽缸内图7图8图9图1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1到状态2的变化曲线,则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A先增大后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C单调变化D保持不变4如图8所示,两端开口的弯管,左管插入水银槽中,右管有一段高为H的水银柱,中间封有一段空气则A弯管左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B若把弯管向上移动少许,则管内气体体积增大C若把弯管向下移动少许,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D若环境温度升高,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51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_A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势能的缘故B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C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D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压强必然增大E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F如果气体温度升高,那么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加2如图9所示,一根粗细均匀、内壁光滑、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下端密封,上端封闭但留有一抽气孔,管内下部被活塞封住一定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气体温度为T1,开始时,将活塞上方的气体缓慢抽出,当活塞上方的压强达到P0时,活塞下方气体的体积为V1,活塞上方玻璃管的容积为26V1活塞因重力而产生的压强为05P0继续将活塞上方抽成真空并密封整个抽气过程中管内气体温度始终保持不变,然后将密封的气体缓慢加热求活塞刚碰到玻璃管顶部时气体的温度;当气体温度达到18T1时气体的压强61如图10所示,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汽缸和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活塞与汽缸壁之间无摩擦,活塞上方存有少量液体将一细管插入液体,由于虹吸现象,活塞上方液体逐渐流出在此过程中,大气压强与外界的温度保持不变,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逐渐增大图11B单位时间气体分子对活塞撞击的次数增多C单位时间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保持不变D气体对外界做功等于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2如图11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可导热的汽缸内,活塞相对于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