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领域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_第1页
银行领域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_第2页
银行领域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_第3页
银行领域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_第4页
银行领域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代码10270学号122502134土够脚范大季专业学位论文银行领域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STUDYONPROTECTIONOFFINANCIALCONSUMERSRIGHTSANDINTERESTSINTHEFIELDOFBANKING答辩日期2Q垒生旦三Q目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上海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幺校内导师签名校外导师签名论文作者虢缘啐圳年多月多日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中文摘要摘要消费者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为对市场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者决定着社会经济的繁荣程度。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处于一个上升期,消费者的金融行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重视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2006年12月我国全面开放银行业后,消费者在该领域内的权益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银行基于其特殊的性质,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优势。尤其是银行的金融商品和服务使得金融消费者比一般消费者显得更为弱势,同时,也显示了金融消费者和银行之间不平等的地位。虽然我国在1984年12月成立了中国消费者协会,并且制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但是由于银行和其金融商品或服务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单一的立法和简单的赔偿制度难以很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这一特殊的群体,极大的影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银行和金融消费者是对立统一的存在,因此在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制度构建的时候,既要关注这一群体的出现,又要避免过度保护而对银行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要用制度的杠杆来平衡金融消费者和银行在经济博弈中的优势与劣势。本文将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核心,以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从一般消费者的概念为起点,完成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梳理,厘清我国银行领域中消费者的各项基本权利,运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分析市场主体的现状,同时比较美、英、日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情况的介绍,以构建和完善我国银行领域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构想。关键词金融消费者银行权益保护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英文摘要ABSTRACTCONSUMERSARETHEIMPORTANTPARTSOFTHEMARKETECONOMYTHEIRBEHAVIORSHAVEGREATIMPACTONTHEHEALTHY,STABLE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INASENSE,CONSUMERSWILLDECIDETHEPROSPERITYOFSOCIALECONOMYATPRESENT,THESOCIALECONOMYISGROWINGRAPIDLYTHEFINANCIALBEHAVIOROFCONSUMERSCANNOTBEIGNOREDTHEREFORE,ITHASVITALSIGNIFICANCETOOURSOCIALECONOMICDEVELOPMENTTHATWEMUSTPROTECTTHECONSUMERSLEGITIMATERIGHTSESPECIALLYAFTERFULLYOPENEDONCHINESEBANKINGINDUSTRYINDECEMBER2006,THEPROTECTIONOFTHERIGHTSANDINTERESTSOFCONSUMERSINTHISFIELDISPARTICULARLYIMPORTANTBANKINGHASANOBVIOUSADVANTAGEINNATIONALECONOMYBECAUSEOFITSSPECIALCHARACTERESPECIALLYBANKFINANCIALPRODUCTSANDSERVICESHAVEMADETHEFINANCIALCONSUMERSMOREVULNERABLETHANTHECOMMONCONSUMERS,ATTHESAMETIME,ALSOITSHOWSTHEFINANCIALSTATUSOFINEQUALITYBETWEENCONSUMERSANDBANKSCHINESECONSUMERSASSOCIATIONWASBUILDINDECEMBER1984,ANDCONSUMERPROTECTIONLAWWASFORMULATEDBUTBECAUSEOFTHECOMPLEXITYANDPARTICULARITYOFTHEBANKFINANCIALPRODUCTSANDSERVICES,SINGLEANDSIMPLECOMPENSATIONLEGISLATIONISDIFFICULTTOPROTACTTHECONSUMERSWELLITHASGREATLYINFLUENCEDTHEHEALTHYANDORDERLYDEVELOPMENTOFFINANCIALMARKETBANKSARENOTONLYOPPOSITEBUTALSOUNITTOTHEFINANCIALCONSUMERSSOWHENWEAREBUILDINGTHEFINANCIALCONSUMERPROTECTIONSYSTEM,WESHOULDPAYATTENTIONTOTHISGROUP,ANDTOAVOIDEXCESSIVEPROTECTIONANDNEGATIVEINFLUENCEONTHEDEVELOPMENTOFTHEBANKWESHOULDUSETHESYSTEMTOBALANCETHEFINANCIALCONSUMERSANDBANKSINTHEECONOMIC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THISARTICLEWILLTAKEFINANCIALCONSUMERPROTECTIONASTHECOREGUIDEDBYTHEBASICPRINCIPLESOFECONOMICLAW,FROMTHEGENERALCONSUMERSASASTARTINGPOINT,TOCOMPLETETHECONCEPTFORFINANCIALCONSUMERSITWILLALSOCLARIFYTHEBASICRIGHTSOFCONSUMERSINTHEFIELDOFBANKING,ANDWILLANALYSEMARKETMAINBODYBYUSINGTHEBEHAVIORALFINANCETHEORIESMEANWHILE,TOBUILDANDPERFECTTHEPROTECTIONOFFINANCIALCONSUMERRIGHTSANDINTERESTSINOURCOUNTRYBYCOMPARINGTHEUNITEDSTATES,BRITAINANDJAPANONTHEPRACTICEOFFINANCIAL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英文摘要CONSUMERPROTECTIONKEYWORDSFINANCIALCONSUMER,BANK,RIGHTSPROTECTIONIII目录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L章绪论111问题的提出112研究现状综述2121法学文献2122金融学文献3123本文创新之处及不足413研究方法4第2章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提出621消费者的概念622金融消费者的界定一723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必要性824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主要原则LO25银行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法律关系1L第3章我国银行领域中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1231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12311公平自由获得金融信息的权利12312真实准确获得金融信息的权利13313及时迅速获得金融信息的权利1332金融消费者的隐私权13321金融隐私支配权14322金融隐私保密权14323金融隐私维护权1533金融消费者的求偿权15331求偿权的范围15332求偿权的特点15第4章我国银行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1741法律供给理念上的缺失1742现有法律体系的不足1843银行的强势地位L9目录431银行垄断地位20432银行扩张加快20433银行的格式合同2L434银行社会责任的缺失23435银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2444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25441有效市场假说的缺陷26442认知偏差26443羊群行为28444信息不对称29445噪声交易者30第5章国外银行领域中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相关立法及理念3251美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3252英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3453日本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3554对我国银行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启示与借鉴36第6章完善银行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构想3861树立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科学理念38611明确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责38612对金融消费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保护39613降低金融消费者维权成本39614发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3962完善银行信息披露制度40621明确银行的广告信息标准40622提供特定的产品或服务信息41623私人金融信息的保护4L63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4164建立金融市场竞争制度42641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根本途径是市场竞争42642加强竞争性金融监管4365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教育体系43651我国金融消费者体系亟待完善44652进一步完善金融消费者教育体系的建议45目录结J吾47参考文献48致射52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学位论文第L章绪论第1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金融消费者”这个概念出现在二十世纪中叶。作为与金融行业密切联系的一个概念,它是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同时,一些金融行业发达的国家还制定了与之相关的法律,开始关注和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稳定和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但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金融行业纷纷受到巨大的冲击,这场金融危机也打破了金融市场的稳定状态,金融消费者作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其合法权益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世界各国都充分意识到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采用积极的态度将金融消费者保护列入金融改革的进程中,以减少金融危机对本国的影响。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开始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本国金融监管和改革的重中之重,试图构建一个完善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些金融行业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关注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英国在2000年就通过了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基于该法设立了英国金融监管部门一一金融服务局,由一个统一的机构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日本在1996年进行金融“大爆炸”的制度改革,加强了金融业的横向规制立法,于2000年通过了以说明义务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商品交易法。这部法律是基于金融机构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规定了金融服务机构的说明义务。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得美国五大投资银行无一幸免,传统的商业银行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历经诸多艰难和妥协后,2010年7月出台多德弗兰克法案。该法案涵盖了金融改革的各个方面,主要的核心是金融监管和金融消费者保护,标志着美国的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银行作为整个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人们接触到的最早的金融机构之一,在股票、保险等金融商品出现前,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储蓄。自此,银行的功能性作用例如投资、理财开始初步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银行业务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但在如今金融放松管制的趋势下,我国金融机构间的矛盾日益激化,金融服务领域的消费者投诉案件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有关社会公众的金融纠纷也屡见不鲜,法律制度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基于降低成本和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银行作为一个金融机构具有天然的优势,可以借助信息不对称等手段在销售产品时恶意隐瞒信息,或者通过诱导性的方式对金融商品做宣传。同时,格式合同作为一种高效率的手段,在银行领域中广泛使用。作为追求利润的“经济人”,往往在格式合同中加入不公平条款,限制或者剥夺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免除自身责任。同时,有意无意地弱化信息披露的责任,不披露或者不充分披露相关信息,造成消费者的重大损失,侵害消费者合法的知情权。因此,金融服务的发展扩大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内容,立法也应当作出回应,对消费者的概念加以更新,将金融消费者纳入消费者保护法体系中予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势在必行。12研究现状综述在金融消费者概念尚未得到现行法律确认时,学界对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理论研究分散于不同金融领域,如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等。而消费者的身份按所从事不同种类的金融活动而被区分界定,借以得到保护。因此,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学者对消费者的研究都是以银行消费者、保险消费者和证券中小投资者等分别进行论述探讨的。银行领域最早进入学者的研究视线。从银行对消费者提供小额信贷业务到银行卡等信用服务的普及,再到金融衍生品如基金、理财产品的发展,银行消费者群体也经历了在享受更加先进多样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与金融机构开始了一场权利的博弈。这些名目繁多的金融商品往往令消费者无所适从,消费者权益也容易在不自觉时受到侵害。为了更好保护银行消费者的权益,学者开始寻求解决之道。121法学文献我国早期的理论界鲜有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讨论。随着金融消费者概念的逐步形成和被认知,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将这一概念频繁使用的时候,学界开始大量涌现关于对金融消费者基本理论的探究,都从核心概念或者从金融需求角度对“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加以界定。虽然近年来金融消费者的提法逐渐增加,但是对金融消费者的明确定义尚无一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学位论文第L章绪论致意见。我国学者王伟玲在金融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初探一文1中较早地使用了金融消费者的提法,并结合我国关于金融消费者的现状阐述了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内容。在众多学者开始关注金融消费者的基本内涵的时候,一些学者开始用权利义务的视角来分析“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及其特征,例如葛秋红的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浅探。随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国、英国、日本等几个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并且针对金融消费者完善现行的法律制度,加强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我国也在这场危机中出现了许多由于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而出现的个人受害事件。由此我们的学者开始重点关注有关特定领域金融消费者的立法和完善,如沈晨舟的保护消费者权银行当如何作为、付强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的法律问题浅析和段会全的国债市场中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等等。同时,也有从市场监管的角度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产生的影响,如王保树的金融法二元规范结构的协调与发展趋势一一完善金融法体系的一个观点提出了金融法规制对象和所规范的金融服务具有二重性,即金融业者是具有公共性的商人,金融服务具有公共政策性,其针对金融商品的特征,提出功能性协调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几年间,陆续有国内学者开始研究海外的金融领域的革新,如吴巧芳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其借鉴、彭玉镏的美国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启示和王JII的美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对我国的启示等文献对于美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从中吸收有利于我国金融消费者制度发展的精华。这些研究为我国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相关制度对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122金融学文献由于本文试图通过一定的金融学领域的专业知识来分析在银行业务中金融消费者的共性和对相关规则做总括性研究,因此需要一定的金融学专业知识的支撑。从金融消费者自身的行为探讨,有金飞的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来分析证券投资、侯红的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投资者行为研究方法现状与展望和李银环的基于过度自信的行为金融研究综述等文献。另外,还有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探讨金融消费者与之对应的关系,如徐学锋的行为金王伟玲金融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初探,载于重庆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学位论文第L章绪论融视角下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等等。上述金融学文献可能并不能直接解决有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但它们提供了大量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可以有效的将金融学的相关原理运用到法律实务中去。遗憾的是,上述这些研究虽然涉及到了有关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也对特定领域内的金融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做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但都没有深入讨论在银行的整体业务中,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和法律三者之间的联系。同时上述研究中虽有涉及金融消费者部分的权利与义务,但都只停留在浅层,并没有具体回答通过何种途径来解决具体问题。而且,也鲜有人将金融学中的相关原理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联系在一起,通过对金融消费者对银行各项业务的认知与行为的分析,从中探讨如何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23本文创新之处及不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不讨论宏观状态下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而是立足于银行领域,通过运用法学和行为金融学等交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在银行领域内的金融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和探讨,发掘行为产生的原因从而分析得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不足之处在于本文所探讨的内容及相应的建议并不适用于其他金融领域如证券、保险、基金等,涉及的范围有所欠缺。13研究方法本文利用所掌握的银行内部的文件资料,对现代银行领域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形成等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把握。除此之外,我国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和具体案件事实也是本文研以致用的基础。第一,历史研究方法。英国历史法学创始人梅因认为,“法律并不是自己产生自己,自己改变自己的,所以我们应当从法律事件入手而不是从法律原则入手来考察和研究法律”。1一项法律制度的产生必须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并且任何一项法律制度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其演变和发展过程是取决于特定国家在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等各类因素。因此我们需要用1转引自叶秋华、郝刚梅因与古代法及法学历史方法论,载于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L期,第93页。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历史的角度来研究法律制度。本文就是遵循这样一种思路,用历史的眼光观察法律现象,揭示现象后面的本质,探索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第二,实证研究方法。本文在论述的过程中大量引用已有的金融消费者纠纷事件、国内外相关理论依据、官方或非官方的统计数据等实证资料为基础,从消费者的一般理论到金融消费者的特殊理论,从国外银行领域的消费者问题到国内的现实情形,论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第三,比较研究方法。由于世界部分发达国家对于金融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起步较早,立法相对完善,其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对我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有借鉴作用。同时,我国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领域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他国已有现成的解决之道可供参考,故本文是比较法研究包含对英、美、日规则内容的比较。第四,交叉学科方法。由于本文在叙述过程中将涉及金融学领域中的相关理论,因此会适当涉及一些数学建模、风险规避、博弈论等知识,将不同专业的知识融合并重组。对于特定事件或行为,尝试用金融学的理论来分析和思考。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学位论文第2章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提出第2章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提出生活当中的每一个人,他不一定是一个生产者,但一定是一个消费者。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消费。有了消费才能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对于在市场上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个人,一般都确立其在法律上的“消费者”身份,并给予其特别的法律保护。1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对“消费者”进行了定义。如果仅从法条字面含义看,该法的保护对象也可以是金融领域内的消费者。金融业属于服务性行业,人们到银行办理金融业务、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等行为,都是属于消费金融商品和接受金融服务。但是,由于我国并没有细致地对“消费者”一词做出明确的定义,因此,个人购买和使用金融商品、接受金融服务的情形是否属于消费行为存在一定的争议。21消费者的概念经济学中的“消费”有两类,一类是生产型消费,另一类是生活型消费,其中生产型消费是指为商品的再生产而消耗物质资料和劳动力的行为和过程,其主体大多是社会组织。而法学理论中对消费者是自然人还是单位存在一定争议。我国的法律没有对“消费者”一词作出明确的界定。一般认为,消费者是指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求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自然人。2从中得出消费者的三个基本要素第一,自然人;第二,有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行为;第三,满足生活需求。比如个人去商店购买商品、在餐厅吃饭、去理发店理发等,都是出于自然人生活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消费者的一些行为己经超越了“生活需要”这个概念,已经不单单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物质资料的消费,而是追求更高的生活目标,例如投资行为。国外法学界也曾对“消费者”这一概念进行讨论。日本法学家竹内照夫认为消费者是与供应者相对应的概念,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购买和使用何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L版,第11页。2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页。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学位论文第2章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提出他人的物品和劳动。1欧盟关于消费者信贷的指令中指出消费者是指在指令所涉及的交易范围内,出于非贸易或非职业目的而实施行为的自然人。2再结合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看,其中有一些共同的属性第一,关于消费的性质。消费者的消费是指个人消费。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不是以交易为最终目的,如果是用于生产经营而转售的行为,或者是为了出售而购买的行为,不是个人消费,也不是法律上所说的消费者。第二,关于消费的主体。消费者一般指的是自然人,法人和团体不属于消费的主体。作为一个法律概念上的消费者,是与团体人格相对应的个体社会成员。从上述法律法规可看出,绝大多数国家有关消费者的界定基本限定在为“个人”或者“个体社会成员”。22金融消费者的界定上个世纪末,海外学者就提出了“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在大金融的背景下,探讨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以促进市场进一步的发展,许多国家都采用这一概念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彼得图法诺教授认为,消费者一旦消费金融产品与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导致了消费者区别于拥有普通商品消费者,如产生资金移动、风险管理和预支未来。3同时,发生在金融领域的消费行为是十分复杂的,尤其是在当今金融创新的大环境下,市场充斥着各种复杂多样的金融衍生品,但是这些产品的信息很可能被金融机构所隐瞒,风险要比普通商品高得多。因此,不论是从金融消费者的特性出发,还是维护整个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角度,将“金融消费者”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加以阐述都是必要且合理的。我国在2006年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中首次提出了“金融消费者”的概念。有学者指出,根据我国立法法和规章制度程序条例的规定,银监会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中使用这一概念无法律依据。同时指出金融消费者区别于普通商品消费者,不能简单地将消费者的概念进行置换而产生新的概念。简单地认为金融消费者是指为了满足金融需要而购买金融产品或接受1【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修订本,满达人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460页。2欧盟债法条例与指令全集,吴越、李兆玉、李立宏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3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第18页。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学位论文第2章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提出金融服务并承担相应金融收益和风险的自然人是不科学的。1有学者直接在“消费者”的概念进行加工,认为金融消费者是指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金融商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2有学者从实务的角度,认为金融消费者是指与金融机构有金融服务合同关系、接受金融服务的自然人。3迄今为止,对于什么是金融消费者都是各家争言,没有明确的界定。可以确定的是,为了迎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需要,明确什么是金融消费者具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金融消费者是消费者在金融领域的拓展,所以其必须符合一般消费者的属性,同时也应当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适应,并且在此基础上突出金融领域的特殊性。我国法律虽然没有明确将消费者界定为自然人,但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只有自然人才能完成金融消费者的过程,法人和社会组织只能是为了生产而消费。同时明确此种消费是为了“生活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需要”已经超越了生存需要,是更高级的“物质精神需要”。另外,金融消费者必须承担金融交易伴随的巨大风险。因此,本文将金融消费者界定为,为满足生活需要购买、使用金融商品或接受金融服务,并且承担金融风险的个体社会成员。23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必要性金融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居于核心地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金融,“银行多过米铺”不是一句空话。在消费者权益运动保护早期,人们主要关注食品安全等领域,而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被掩盖在一般消费者中。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接触到种类繁多的金融商品。虽然这些“无形”的商品给消费者带来了经济上的利益,不可否认也引发了诸多金融纠纷,造成消费者的损失。因此对于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主要是由以下几个金融消费活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第一,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在金融交易中。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资源的配置都是特定决策的结果,而人们做出的任何决策都是基于给定的信息”。4可见,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金融商品大多是由一项或多项金1宋成斌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剖析及国际经验借鉴,载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2王伟玲金融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初探,载于重庆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3刘晓星、杨悦全球化条件下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研究,载于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6期。4【英】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贾湛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页。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学位论文第2章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提出融服务组合而成,语言文字是传达商品的唯一方式,想要了解其中的信息必须依靠既有的语言文字的表述来认识某项金融商品。既然金融商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消费者就只能依靠金融机构发布的广告和介绍来了解这些产品。因此,消费者对有关金融商品的判断是建立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之上。由于金融商品拥有高度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消费者对于信息的把握远远比不上金融机构。而金融机构的销售人员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往往向消费者隐瞒部分商品信息,使双方处于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拥有完整信息的一方可能会滥用优势地位而侵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不拥有信息的一方则可能因为处于信息的弱势而作出非理性的判断。1在这个现实情况面前,法律应当发挥作用,必须向金融消费者伸出援手,对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则。第二,金融消费者对信息的认识有局限性。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对于局限性进行理解。一种情形是由于金融商品的高度抽象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近年来,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类信息平台充斥着各种有关金融商品的信息,很大一部分己经突破了传统金融商品的范围,例如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等。而消费者面对如此多而杂的金融商品,消费者即便想要通过学习来获取金融商品知识,其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是专家,无法把握金融商品的性质和特点,也无法选择合适自身的金融商品。另一种情形就是消费者局限于自身的专业知识。金融市场瞬息万变,而一个人的专业知识是有限的。如果不是从事金融行业的相关工作,要想了解其中的知识是十分困难的。许多人虽然有理财的概念,但是由于缺乏金融领域的相关知识,不能对金融商品进行甄别,最终只能依赖于金融机构的帮助。可见,由于消费者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和学习精力的有限,容易使自身处在一个十分被动的地位,交易的行为基本是依靠金融机构的帮助,容易遭受财产的损失。第三,风险在金融交易中无法规避。经济学观点认为,人们在投资的过程中,要注意规避风险,或者将风险分散开来,不要过于集中。风险存于金融交易的一般过程。一般情况下,有风险就有收益,或者说收益越高,风险就越高。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各类风险,如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金融市场的外部风险等等。金融消费者对某项金融商品风险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程度,消费者将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如果因为购买风险过高的金融商品而导致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容易引发社会经济秩序的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5页。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学位论文第2章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提出混乱,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衰败和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警示。24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主要原则基于金融交易中的几点特殊性,我们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原则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第一,倾斜保护原则。消费者在进行金融交易时面临着信息不对称、认识局限性和高风险性等问题,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金融消费者需要有更多倾斜性的保护。该原则要求立法者明确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双方所要承担的责任,这样有利于双方在尽量公平的状态下完成交易。首先,法律应当对金融机构在履行说明义务时要更加透明公开。鉴于金融商品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不仅要将金融商品的各项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消费者,也要回答消费者提出的每个问题,解决消费者的疑虑。其次,在金融消费者主张权利救济时要充分考虑到应有的合法权益,要充分监督金融机构负责任地承担义务。金融消费者往往面临信息缺乏、无法举证等一系列的困难。这就要求法律在救济时要向消费者倾斜,要考虑到金融消费者的实际情况。最后,在赔偿时更多地考虑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一是对违法的金融机构给予适当惩罚,二是弥补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蒙受的损失。第二,全面保护原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金融消费者不可能对金融机构及其金融商品有全面充分的认识,他们无法凭借简单的了解来判断好坏之分。因此,要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正当权利,同时也应当尽量避免出现漏洞,不然会危害到金融消费者的权益。而且,除了要对现有的金融机构及其金融商品进行规范外,也要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漏洞。贯彻全面保护原则归根结底是要消除和弥补法律的漏洞,这也是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的客观要求。第三,审慎保护原则。法律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不是一边倒的,过度的保护会限制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打击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提升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正当权益的同时采取审慎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向消费者倾斜。虽然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出于不同的地位,但是在倾斜保护原则的前提下,法律也并不是片面地倾斜和对金融机构严厉的约束。力求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一种协调的关系,追求互利共赢的局面,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地提升。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学位论文第2章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提出25银行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厘清银行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基本法律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决定了在银行和金融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义务配置问题。由于金融消费者出于不同的交易目的和银行业务的不同,互相之间会形成不同种类的法律关系。英美法一般认为,银行与金融消费者在法律关系上尤为复杂,一般是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学界一般认为这种组合包括三种基本契约关系债权债务关系、代理关系以及信托关系。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就已经明确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认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基于客户在银行的存款,而这个存款的所有权是属于银行的,客户只享有债权。除此之外,银行与银行消费者还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如在支付结算中,客户是本人,委托银行结清其与交易相对方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划拨资金的银行是代理人,。为客户提供资金转账、现金收付、支票兑现等服务,从中收取手续费。随着银行业务的拓展,银行开始扮演信托的角色,因此在这种情形下,银行和金融消费者还存在信托关系。但是,在众多法律关系中,银行与金融消费者最基本的法律关系依然是以借贷为基础的债权债务关系,其他的关系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从客户去银行的营业厅开立账户伊始,他们之间的借贷合同关系就已经形成。在客户将资金账户的管理权授予银行时,银行具有较大的管理权和处分权,成为名义上的所有人,彼此之间形成信托关系。无论是存款、贷款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还是中间业务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理财业务中的信托关系,虽然关系复杂,但银行和客户都是平等主体,他们在融资等金融活动中,基于自愿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都是通过合同发生的。1强力金融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学位论文第3章我国银行领域中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第3章我国银行领域中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了消费者的九大权利。1本文认为,金融消费者作为“消费者”的一类,除了拥有上述九大权利外,鉴于银行服务领域的功能性和特殊性,理应在此基础上着重强化以下三个权利,即知情权、隐私权和求偿权。31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信息时代,每天会产生新的资讯和信息。第一时间抢占有用的信息资源成为了市场主体加强竞争的必要手段。有些市场主体通过各种方式搜集整理信息,并形成一定的信息垄断地位。只有在信息资源的获得和运用上占有主导地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的优势。但是,市场各方为了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纷纷抢占和垄断信息资源,那么作为信息资源需求方的消费者就处于弱势地位,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容易被侵害。2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是指金融消费者在金融交易过程中,知悉与金融商品或服务有关的信息,包括收费情况、风险预期等在交易中必不可少的相关信息。银行一般作为市场中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与金融消费者发生着大量的信息交换。基于双方地位不平等的现状和受到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影响,金融消费者拥有较少的信息,处于弱势地位,银行拥有较多信息,处于优势地位。考虑到金融消费者的特殊性,知情权相较于其他权利来说显得尤其重要,更能实现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在金融交易过程中,需要明确三点内容,即公平自由获得金融信息的权利、真实准确获得金融信息的权利和及时迅速获得金融信息的权利。311公平自由获得金融信息的权利公平自由是对金融消费者在获取金融信息的方式上的要求,即消费者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获取金融信息,公平和自由是其落脚点和出发点。在交易双方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银行为业务上的要求,可能会利用其信息的优势转嫁一定的风险。作为消费者,应当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相关金融商品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至第十五条。2戴宇峰从经济法角度看消费者知情权,载于前沿2013年第6期。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学位论文第3章我国银行领域中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的信息,包括基本内容、预期风险和操作程序等等。而银行作为义务的一方应当针对消费者所提出的种种问题进行回复,不能采用混乱、回避等方式答复消费者,同时主动提供各类金融商品的相关资讯供消费者参考。312真实准确获得金融信息的权利真实准确是对金融信息本身真实性的要求。例如,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明确了商业银行在为客户办理理财产品交易时,必须向客户提供产品说明书,提示在交易中存在的风险,并且需要客户签字确认。1风险隐含在各种金融商品中,对风险的提示应当充分、准确和清晰,不然就容易使金融消费者进入误区,无法对现有的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许多金融商品包含着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令众多金融消费者难以把握,他们很难辨别其中的真伪优劣。但是,良好的决策来自于真实准确的信息资源,金融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应当是真实准确、不片面,并且能够反映金融商品的内在风险。313及时迅速获得金融信息的权利及时迅速地获得金融信息是准确把握金融市场的前提。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金融市场瞬息万变,要想追求更多的利益,必须在时间上占有先机。在生活中,信息的传递存在着诸多的障碍,有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信息的传递是有方式和成本的,这两个因素影响着信息传递的效率。而且金融市场充斥着复杂多变的噪声交易,使得获取信息的效率更为低下。如果金融消费者不能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的变化,不能快速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那么他们的利益可能会受损。因此,要想在金融市场占有先机,就要及时迅速地把握各种信息,这样才能调动资源,作出正确的决策。32金融消费者的隐私权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是由美国著名法学家沃伦和布兰代斯在19世纪末首次提出的,他们认为隐私权是个人将他的生活状态、想法、情感等与别人交流的权利,个人有权利决定是否公开自己的事情,无论公开与否,银监发200563号2005年9月24日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学位论文第3章我国银行领域中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别人都不能进行干涉。1从此,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隐私权的重要性,纷纷加强对隐私的保护。而隐私权本身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出现了“金融消费者隐私权”这一概念,它的客体主要是金融市场中的相关信息,这类信息主要具备财产属性,涉及金融消费者的账户、交易和银行信息。在对传统隐私权的理解的基础上,金融隐私权可以囊括以下三点一是金融隐私支配权,二是金融隐私保密权,三是金融隐私维护权。321金融隐私支配权在理论上,金融消费者对自己的金融隐私权具有绝对支配的权利,任何金融机构不得擅自出售、泄露、更改金融消费者的各项信息,只有金融消费者才可以使用这些信息。金融市场的发展带动了传统隐私权的变革,使得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金融信息犹如一座未开发的巨大矿山蕴含着大量的商业价值。消费者在金融交易的时候会提供个人的一些信息,例如姓名、出生年月和财务信用等等,属于公开的状态,但是金融机构对这些信息的处置有时过于随意,甚至在没有征得客户同意的前提下,将金融消费者的信息擅自进行出卖、转让甚至是破坏。除此之外,在涉及高风险或是高端金融交易时,金融机构在没有征得金融消费者允许的情况下,往往会滥用金融消费者的隐私信息,造成对隐私支配权的侵害。322金融隐私保密权金融隐私保密权是金融消费者的权利,也是银行的义务。银行必须对金融消费者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向金融机构提供的个人金融信息负有保密义务。有效的信息应当给以合理的保存,无用的信息应当在第一时间彻底地删除,不能透露给第三方。在混业经营的模式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银行或与同行业者或者相关机构进行互通信息,就将金融消费者的个人金融信息传递给业务合作伙伴或者是相关部门,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最直接的例子就是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营销模式,保险公司通过银行提供的客户信息进行产品推介。金融消费者在个人金融信息无法保密的情况下,其在生活中会通过手机短信、信件等方式接收到大量相关金融商品的讯息,造成生活中的许多麻烦。1郑启福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研究,载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3月第42卷第2期。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学位论文第3章我国银行领域中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323金融隐私维护权既然金融消费者的个人金融信息有被金融机构泄露的风险,那么当其隐私权受到侵害的时候,权利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在金融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应当对自己提供的信息进行甄别和选择,不能一味地透露过多的私人信息。首先,应当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的认知。既然要进行金融交易,那么前提是要对涉及到的相关规则、相关银行和金融商品进行一定的了解。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虽然存在着诸多信息传递的障碍,但同样造就了多种信息沟通的渠道,金融消费者可以凭借这些渠道进行了解。其次,在金融交易过程中,要注重对个人金融信息的控制,适当公开基本信息,避免不必要的信息泄漏。最后,在受到隐私权侵权的时候,要及时与银行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商,甚至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金融纠纷,避免个人财产安全受到更大的侵害。因此,金融隐私维护权应当贯穿金融交易的始终。33金融消费者的求偿权求偿权是消费者在受到损害后所享有的救济权利,所谓“无救济就无权利,”只有确保金融消费者获得赔偿的权利,才能保障求偿权的实施。331求偿权的范围对于银行领域中的金融消费者而言,遭受人身损害的可能性较小,主要集中在财产安全方面第一,由于银行自身的硬件条件没能保障金融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如营业场所电脑系统瘫痪;第二,银行或其工作人员采取的服务方式不当,如夸大金融商品的收益或者没有提示出金融商品的潜在风险;第三,金融商品本身存在缺陷,导致了金融消费者受到损失;第四,格式合同的不利条款过多,增加了金融消费者的负担。金融消费者在受到上述损害时,有权向银行的相关部门进行投诉,银行应当切实履行和完善内部的投诉处理机制。当双方无法达成协商时,银行的监管部门可以出面调节并作出决定。最终,金融消费者还可以采取司法手段获得及时有效的权利救济。332求偿权的特点当然,鉴于金融商品与服务的特殊性,金融消费者的求偿权应当有别于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学位论文第3章我国银行领域中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普通消费者的求偿权。第一,金融消费者求偿权不能超出金融领域的范围。有消费才有交易,所以金融消费是金融消费者求偿权的前提。由于金融商品具有抽象性、风险性、专业性等特点,大大超出了一般金融消费者的认知及判断标准,而且,金融消费有可能涉及数额较大的资金和财产,相较于普通的消费,一旦造成损失,这些损失都是巨大的。第二,合同关系存在于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之间。可以发现消费者与其他主体之间可以不存在合同关系,而他们与金融机构等责任主体之间存在合同关系。因为在银行所提供的金融商品或服务如存款、基金和债券等都是基于合同关系针对特点的金融消费者,金融消费者也就享有了特定的求偿权。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学位论文第4章我国银行领域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第4章我国银行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个人和家庭的财富积累有了较大的飞跃。而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加,人们开始关注对自身财富的保值和增值,对于简单地将钞票存入银行吃利息这一做法,人们开始有了更多思考,也采取了更多种方式去拓展金融的消费渠道。特别是近年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股市低迷不振,许多人把投资消费的目光转向了更为稳定安全的银行业务,如银行理财产品等。据上海银监局监测数据,2012年,上海地区50家中外资商业银行共发售个人理财产品7007只,募资772924亿元。截至2012年12月末,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余额为576072亿元,较2011年末同比增长3746。1除了银行理财产品,我国商业银行各类信用卡也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发展,个人贷款业务的规模也逐年扩大。不过,这些金融商品与服务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随着金融创新程度的升高,银行除了传统的业务外,也成为代理销售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型保险等新业务的主要渠道。同时,金融消费者与商业银行之间的金融纠纷日益增长。银行在销售各类金融商品时存在诸多不规范的操作,例如银行的销售人员向无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销售高风险的金融商品,最终致使客户财产损失;销售人员在向客户推荐含有风险的金融商品时没有尽到提示义务,导致客户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银行工作人员在商场、大学或其他场所鼓动低收入者、无收入者办理银行信用卡,造成透支无法偿还的坏账等等。随着网上银行的兴起,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到银行业务带来的便利,也同样带来了大量涉及网络业务方面的金融纠纷。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41法律供给理念上的缺失金融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