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方案_第1页
基坑监测方案_第2页
基坑监测方案_第3页
基坑监测方案_第4页
基坑监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监测综合说明311工程概况312监测方案编制依据413监测设备仪器配置514监测计划范围与重点工作内容515监测要求和技术保障62监测程序及方法721监测原则722监测基准点布置723各监测项目内容与方法924各监测项目界限报警值1225资料整理与监测报表及报告提交1226建议与说明133附件131工程监测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拟建城市广场一期工程位于路以南、路以东、路以北。场地东北面为已建住宅区,西北面为已建住宅小区,西南角为已建两栋住宅和已打部分桩基的大厦,整个场地平整,无悬殊的地形高差。工程总用地面积约7253455,地上建筑面积24400292,地下建筑面积8279379。小区共有主楼13幢(922楼),主楼附属楼3幢(2628楼),办公楼1幢(23楼)及幼儿园1幢(25楼),各建筑物详细的工程情况及要求见表11。拟建项目为对差异沉降敏感程度敏感,对地基强度要求较高。9、11、13、17、19、21主楼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中等,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10、12、15、16、18、20、22主楼及23办公楼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中等,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26、27、28附属楼及25幼儿园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中等,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主楼、办公楼及附属楼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幼儿园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类)。本工程由福建省工程勘察院承担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承担结构设计,建筑工程公司承担工程监理。12监测方案编制依据本监测设计方案依据下列资料及相关规范编制。1、建设方提供的建筑物设计图纸2、基坑围护设计方案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6、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10、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885)13监测设备仪器配置主要采用仪器设备有序号设备仪器名称规格型号使用项目垂直位移监测1全站仪NIVOC尼康全站仪水平位移监测2测斜仪CX3测斜仪侧向水平位移序号设备仪器名称规格型号使用项目3水位观测计LY2型水位仪水位观测4电子手簿PDA现场记录5笔记本电脑ACER数据处理6打印机HP1125C输出设备14监测计划范围与重点工作内容因为工程进入基坑开挖期间,由于坑内土体的荷载减少,坑内外土、水压力不平衡,可能会导致产生坑外土体和基坑本身的一定变形,因此拟将整个监测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基坑开挖期间,须对基坑本身的沉降和位移进行监测,监测频率在开挖期间要每天观测一次。非开挖期间每隔天测一次。坑开挖施工的基本特点是先变形,后支撑。在软土地基中进行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过程中,每个分步开挖的空间几何尺寸和开挖部分的无支撑暴露时间,都与围护结构、土体位移等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就是基坑开挖中经常运用的时空效应规律,做好监测工作可以可靠而合理地利用土体自身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控制土体位移的潜力,从而达到保护环境、最大限度保护相关方面利益的目的。根据本工程的要求、周围环境、基坑本身的特点及相关工程的经验,按照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测点布置主要选择在2倍以上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布点,拟设置的监测项目如下一周边环境监测1、地下综合管线垂直位移监测2、周边河堤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及裂缝监测二基坑围护监测1、围护顶部垂直、水平位移监测2、围护结构侧向位移监测3、坑外土体侧向位移监测4、坑外潜水水位观测15监测要求和技术保障检测要求1根据结构荷载施加时间、分析基础受力、变形等的需要,及时测量;2所有测量数据及时整理,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或重新测量;3发现施工或设计问题及时反映。技术保障1在监测开始前,对监测仪器进行全面检查,以保证仪器正常工作。2监测前认真分析建筑物在结构、体型、施工上的特征,做到心中有数;3认真分析设计图纸,忠实理解设计思想;4积极利用理论分析成果指导测试工作;5广泛参考已有的施工测试成果报道、前人经验。2监测程序及方法21监测原则(1满足基坑分级变形控制保护要求一级基坑变形控制要求围护墙体最大水平位移03H(H为基坑开挖深度)(2)监测过程中采用的方法、监测仪器及监测频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能及时、准确地提供数据,满足信息化施工。(3)监测数据的整理和提交应满足现场施工进度和工况等特殊要求。22监测基准点布置各监测项目的测点布设位置及密度应与桩基施工的区域、围护结构类型、基坑开挖顺序、被保护对象的位置及特性相匹配;同时参照围护桩位置、附属结构位置及开挖分段长度等参数,进行测点布置,主要为了解变形的范围、幅度、方向,从而对基坑变形信息有一个清楚全面的认识,为围护结构体系和基坑环境安全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监测信息。设计各监测项目布点情况如下1水平监测点的布设土建施工基坑形状大多数为长方形和不规则基坑,为确保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的二级精度进行水平位移观测视线长度300M,在基坑周边相对稳定的区域内布设24个工作基点,因基坑拐角处变形最小,工作基点墩位置一般布置在基坑拐角处;根据设计确定的支护结构桩(墙)顶水平位移点的位置和数量,在基坑支护结构的冠粱顶上布设观测点,观测点采用埋设观测墩的形式;在建立好工作基点墩后,将仪器架设在工作基点墩上,沿基坑边布设观测墩,观测点位置必须选择在通视处,要避开基坑边的安全栏杆等影响视线的物体。一般情况下观测点距离基坑300比较合适。2沉降监测点布设在基坑外相对稳定且不受施工影响的地点埋设基点3个,利用这3个基点相互检核其稳定性;支撑立柱沉降监测点设置在支撑立柱的顶部焊接符合要求的钢制加工件;周边建(构)筑物沉降监测点设置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拐角处,离地面20,且避开雨水管、窗台线、电路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一定距离;周边土体沉降监测点沉降观测点应埋设原状土层中,加设保护装置,沉降观测点稳定后,方可进行初始观测和一般观测。3测斜管埋设测斜管宜选在变形大或危险的位置埋设,一般在基坑的中部。测斜管埋设的方法有三种钻孔埋设、绑扎埋设、预制埋设。钻孔埋设钻孔埋设主要用于围护桩、连续墙已经完成的情况和土层钻孔测斜。钻孔孔径应略大于测斜管外经,孔深要求穿出结构体38米,根据地质条件确定钻孔深度。测斜管与钻孔之间的空隙回填细沙或水泥与膨润土拌合的灰浆。埋设就位的测斜管必须保证有一对凹槽与基坑边沿垂直。绑扎埋设通过直接绑扎或设置抱箍将测斜管固定在钢筋笼上,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米。测斜管与钢筋笼的绑扎必须牢靠,以防浇筑混凝土时测斜管脱落。同时必须注意测斜管的纵向扭转,防止测斜仪探头被导槽卡住。预制埋设主要用于打入式预制桩的测试。在预制排桩时将测斜管置入桩体钢筋笼内,应进行局部保护防止沉桩时捶击对测斜管的破坏。4轴力监测的设置对设置内支撑的基坑工程,一般选择部分典型支撑进行轴力监测,以掌握支撑系统的受力情况;钢筋混凝土支撑其内力和轴力通常是测定构件受力钢筋的应力然后根据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受力状态下变形协调条件计算得到,钢筋应力一般通过在构件受力钢筋上串联钢筋应力传感器予以测定,钢弦式,电阻应变式传感器。钢筋计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率定。23各监测项目内容与方法为保证所有监测工作的统一,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使监测工作有效的指导整个工程施工,监测工作采用整体布设,分级布网的原则。即首先布设统一的监测控制网,再在此基础上布设监测点孔。(一)、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检测方法主要有五点。第一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可采用小角度法和极坐标法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宜采用前方交会、导线测量和后方交会法观测。第二在基坑变形监测中,对于基坑的位移变化量,利用极坐标法进行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一般选择基坑长边为X轴,垂直基坑长边为Y轴。第三小角度法主要用于基坑水平位移变形点的观测。小角度法必须设置观测墩,采用强制对中方式。第四前方交会观测法,尽量选择较远的稳固目标作为定向点,测站点与定向点之间的距离要求一般不小于交会边的长度,观测点应埋设在适合不同方向观测的位置。第五导线测量法主要用于基坑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密集,对工作基点稳定性检查用前方交会法和后方交会法都难以实现的情况下,通过导线测定工作基点的稳定性。(二)、测斜监测测斜方法有两点。第一测斜观测分为正测与反测,观测时先进行正测,然后进行反测。一般每05米读数一次,测斜探头放入测斜管底部应等候5分钟待探头适应管内水温后读数,应注意仪器探头和电缆线的密封性,防止进水。第二测斜观测时每05米标记读数点一定要卡在相同的位置,电压值稳定后才能读数,确保读数的准确性。(三)、轴力监测传感器的安装应注意以下几点焊接法连接将钢筋插入预留孔内,端头焊接均匀,焊接时采用冷却措施,以防温度过高损坏电磁线圈和改变钢弦性能。螺纹连接,把钢筋螺纹端与传感器连接,拧紧前在螺纹部位涂一层环氧树脂胶,以防螺纹间隙影响应力传递。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应考虑应变计的机械滞后、零点漂移、蠕变、温度效应、电路绝缘问题。(五)、坑外地下水位观测在基坑开挖施工中,须在基坑内进行大面积疏干降水以保持基坑内土体相对干燥,以便于土方开挖和土渣运输,如果水位下降太多,将势必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造成危害性影响,严重将造成基坑管涌、塌方的危害。为了使浅层地下水位保持一适当的水平,以使周边环境处于相对稳定可控状态,加强对坑内、外浅层水位和承压水位的动态观测和分析,对于了解和控制基坑降水深度、判定围护体系的隔水性能,分析坑内、外地下水的联系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水位动态变化的量测,可在基坑降水前测得各水位孔孔口标高及各孔水位深度,孔口标高减水位深度即得水位标高,初始水位为连续二次测试的平均值。每次测得水位标高与初始水位标高的差即为水位累计变化量。采用LY2型水位仪。基坑内水位变化观测一般由施工单位实施,可采用降水井定时停抽后量测井内水位的变化。(六)、坑外土体侧向位移监测采用钻孔方式埋设时可用110钻头成孔,钻进尽可能采用干钻进,埋设直径为70的专用监测PVC管,下管后用中砂密实,孔顶附近再填充泥球,以防止地表水的渗入。测试方法和原理同第4项“围护结构侧向位移监测”。24各监测项目界限报警值序号检测项目界限报警值1墙体水平位移、沉降水平、垂直位移2MM/D或累计30MM2邻近道路沉降沉降累计达30MM或日变化量2MM/D3邻近建筑物沉降沉降累计达20MM或日变化量2MM/D序号检测项目界限报警值4邻近地下管线变形沉降或水平位移累计达20MM或日变化量2MM/D25资料整理与监测报表及报告提交通过监测系统对监测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改正、平差计算、生成检测报表和变形曲线图、变形速率及变形预报表;各类监测点在相应施工区域正式施工前1周内完成初始值测定;进行沉降监测时,以施工区域为原则,对距离施工区域2倍基坑深度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监测,当监测区域内建筑物、构筑物变形明显时,加大监测范围和监测频率;受观测条件的影响任何监测都可能存在误差,在变形监测中错误是不允许的,尽可能通过观测程序消除系统误差。加强野外与室内检核工作,限制两次读数差、沉降线路闭合差等,尽可能选用先进仪器提高监测自动化程度杜绝粗差,尽可能消除系统误差,提高监测精度;通过不同方法验算、多人校核来消除监测中的错误;采取统计分析、逻辑分析方法分析原始监测值的可靠性。每次量测后,对量测面内的每个量测点线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求出各自精度最高的回归方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预测,推算出最终位移应力和掌握位移应力变化规律,并由此判断基坑的稳定性。预测未来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