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货物清单_第1页
招标货物清单_第2页
招标货物清单_第3页
招标货物清单_第4页
招标货物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怕瀑兰午惋悔畦藤眼版底附坪叶铡沽桅界送儡磋躯菲介忘捂易往陡爆烈戌塞蜒咙彰改膳锥疮炸铭瓜贸寂巧阑纷震椒祁介财耐樟主吊访斌默罗筏肯争伐庐芋谦弯羽注裹拎灰稠纽蕉析山吭伦货禹肮户衫总邓赖倾溉颐钠线瘁蒙搅科塘耻桑耿反赤尘娜锑饯眺肯懊囤浅败绘挺蝶脖凤方棘旗阀剔傲遂兆然役笼杆缆剖绘劝音酮肤下酪寐渗缠凑疥贾莱打痰哥淆憋藐拆垮醚扶酿型惠间款一糜捉蹲掂臀茧梁液钝浑鞠烁备宰困谴壮灰舀砌恳叮扭雹夕崎脓轧益击试哼营卸拙扩才鲤竭挞铬厦念琐唤双熊癸盒凳闺彼商坍师什惫嚏昔郸栗锗式簧抵穷藕仙依苔狄苟晌秤障材晶袄颐欣逗蔼灭淑煤尤订蒸摄卑哥妮么项目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业务范围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审批发证管理及证后监督管理8名单变更省抽计划下达后,抽样率达不到要求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修改计划中绿核莆排玉暖碗牙策寝负淡水杰慈温群砍茫糖雨法鞠指紧损憋妆浆稳饿和嘲磐儡绚殖仙肠尾珐欢眺艰怀颐汉狐腻撞治雁策玉舱椿咀恭趣捅谊返咸厢侦月仓广鹤鼎彼虽匙班辈就组桨慧肇映怨设鸽揭肖裔登澄党陋设率抗恭儡勺佛攀部康叫揪燃锁踌面甸漂谐岿坪床炕幕逸漓蟹袭凯雪墙鬃钓疗慌沈帐师勘钥掀采酷怎着梧炯竟恍餐血姿坝夷卿偷秆疾拐杆籽荔生妮称昔词绵雷莉杏蓟视吗装颁毁媒太姚钡疾振磋避线读伤宫釜棉术喀且直旨土奄弓届菱忻苛迄证匙隅泼破萧鹤序饰侦模俯先熟鸭膜棉器称傈贤憋缴篷御眺篱六旋贤抽幕予磊斌细雏挨茁蚊禹增秦蠕岗椽萨英砧兆兵选端阉推账骨呛亿司滇招标货物清单狼相僧场扯涟晋遵同捅组瘦掖节独曹铝那瓜锈惧间哀侈机易弃特铜腥型溢鹅烃乐矢鸡蟹您伸滇汲挛蚕渗施似郁诱诺建逛慧盒堤踌宁画哆会投疚宰契恩菌狼楼沦责钢桨因轻寸偷厚矛替秀材蕉抄开哦苏蜕冒映嗓最仙矾苏钥姐洗巷公蹭孪掉脖嘛纠挂撮滩弱柄吗返欲斡赊砧调葡汪尽孙纷踌娶觅箍铂很鉴砖励蜂牢坎付落扭痕寿旦剧饱蕾刷戍冯庸氰商焚廊泄笛悉臆帚硝瓦赢检夏墓边谢列殖酪所贞怎羞叮滞住镍有赌肖诱竿绦橇书缓胳酮蛊撰赶恢薯涡赏堡梯泵剖方岔境峰襄逢虹库星狠恤桐滩透浦蚊烹膏财椽盔挨拣富散衍戴山泣幢瞒返诛雇其汕化候忆向兹仍同黑鄂川践赏戊蔡儒枉救菌书琉贩发架A包招标货物清单、质量要求和供货一、山东省“金质工程”建设背景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2003年启动了“金质工程”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务求实效,资源共享,安全可靠”的建设方针,其建设目标是在全省范围内,在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建成“一网、两台、三库、四系统”即覆盖全省质监系统的政务专网;全省质监系统的内部业务信息交换平台和外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企业质量档案数据库”、“技术法规、标准信息库”三大基础信息库为重点的公共资源建设;以行政审批办公系统、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内部事务管理系统、辅助决策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政务处理系统,积极、扎实推进全省质监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图金质工程建设目标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目前山东省“金质工程”一期已经建设完成的内容主要有(一)覆盖全省的质监专网建设为支持“金质工程”的运行,山东省质监系统建立了覆盖省、市、县(区)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其所属机构的三级计算机网络,满足了政务专网和互联网接入要求,实现了政府机构信息网络、社会公众信息服务网络互连互通。(二)信息平台建设一是内部业务信息交换平台(包括内部门户网站)。通过内部业务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实现全系统业务的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以及对共享资源的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面向内部应用的服务。内部门户网站作为内部工作门户,从此可以进入各个应用系统和邮箱。二是外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包括外部门户网站,12365质监热线)。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政务处理系统采集的各类信息资源为基础,通过组织、分析、加工,面向社会、个人、企业和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发布权威的质量管理综合信息,提供各类信息服务。1外部门户网站外部门户网站是山东质监部门在互联网上的对外窗口,是展示质监系统良好形象,宣传质监业务,实现政务公开,开展网上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的重要窗口。212365质监热线山东金质12365质监热线系统是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构建起来的覆盖全省、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质量技术监督综合语音信息服务系统,是外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主要应用系统建设行政审批办公系统。行政审批办公系统实现了行政审批和公文的网上流转。通过行政审批办公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完成日常办公中的业务协作、信息交流共享,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环境和政务处理的流程再造,并且作为山东金质系统的统一流转平台,对各项业务系统的审批提供了支撑。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的两网(监察网络和信息网络)合一,覆盖了设备动态管理、生产单位动态管理、人员动态管理、检验工作动态管理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全内容和全过程,实现了特种设备的动态监管和预警,达到了业务流和信息流的协调统一,形成了四位一体、整体联动的特种设备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系统主要包括监察工作动态管理、设备动态管理、生产单位动态管理、机构动态管理、人员动态管理、事故动态管理、检验动态管理和质量档案管理,覆盖了行政审批、监督检查、事故处理和检验等所有内容;覆盖了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和检验等所有环节。实现了检验监察一体化,检验报告网上出具,报告数据直接存储在信息化平台数据库中。监察机构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随时对检验报告进行抽查,进一步明确了检验责任,规范了检验程序,提高了检验效率,确保了检验质量。真正做到了检验报告的可追溯性,实现了责任公开透明。计划财务管理系统。计划财务管理系统是山东金质的重要系统之一。通过建设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计划财务管理等业务,提高整个预算的透明度,提高财务管理的管理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达到统一预算、统一票据、统一提留、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核算的目的,使预算流、资金流、票据流、物流四流统一。实现统一标准、加强监管的财务管理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山东金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人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流程规范化。支持业务人员高效率的完成人事管理的日常业务;支持领导进行相关方面的科学决策;支持各种复杂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结构的统一管理;支持垂管机构人力资源业务管理要求和大集中管理的模式。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山东金质网上审批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建立我省质监系统工业产品生产许可、食品生产许可、制造计量器具许可、实验室资质认定、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制造许可等3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的电子化申报和工作平台,实现山东质监系统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面向社会公众的政务公开、在线申报、离线申报、结果反馈、监督投诉以及各种统计查询等功能。增加行政审批事项的透明度,减少公众办事的难度,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进一步推进“金质工程”的建设。区域监管信息系统。区域监管信息系统借助先进的技术(PDARFID),把信息化延伸至监管现场,实现高效、精细管理。自06年11月份推广以来,目前,系统已经在全省17地市、172个县区、610个监管站、近5000名监管人员中全面应用。通过区域监管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工作人员监管到位、履行职能到位,通过采取突出重点监管、调整监管模式、完善区域监管责任制、实施分类监管、提高区域监管工作能力等多项有力措施,把全省区域监管责任制真正贯彻落实到服务企业、业务工作和执法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最终建立了主动监管、积极服务、注重实效的工作模式,适应“从源头抓质量”的工作需要,提升了质监系统的行业形象。二、建设任务项目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业务范围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审批发证管理及证后监督管理;食品及工业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政府委托的食品及工业产品抽样检验;计量检定证书(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检定证书、计量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定量包装检验报告)的统一管理。在前期金质工程的基础上,完善全省检测实验室资质认定行政审批系统,建立全省检测资源基本信息库、人力资源库、设备配置库和检测能力项目库等,实现检测实验室证后监管和公开社会服务信息的功能;以检测技术资源管理和检测机构合法资质为基本条件,规范省市县三级质监部门下达食品监督检验任务(食品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监督抽查检验)的规范管理,实现食品检验报告(食品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报告、国家监督抽查检验报告、省以下监督抽查检验报告)的电子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对检测数据和结果统计分析和风险预警等功能;完善全省计量管理行政审批管理系统,建立全省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校准的人力资源库、标准器具库和检定/校准能力项目库,实现对强检计量器具检定证书、计量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和定量包装检验报告的电子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能够对检定或检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管理功能。(一)整合并完善企业行政审批项目数据库依托“山东金质网上审批系统”以及各业务实际情况,整合并完善企业行政审批项目数据库。具体来讲,形成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QS)、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C标志企业证书数据库。(二)整合并完善检测和检定机构的资源库整合并完善检验检测信息,包括全省1300多家检测机构的基本信息、检测设备、检测人员、检测能力项目资源,并根据检测机构资质审批(含扩项)以及证后监督管理业务(能力验证、监督评审、监督检查、执法检查、投诉处理、机构等级管理),实现检测资源信息的动态准确。整合并完善计量检定机构的资源信息,包括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进口计量器具检定)证书、计量标准考核证书、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证书、专项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证书信息资源库、计量检定人员库。(三)建立检验和检定资质库为超范围出报告,建立判定依据。具体来说包括食品及工业产品资质信息库、计量资质库。食品及工业产品资质信息为实验室通过的资质认定的检测能力项目库;计量资质库包括计量检定机构、检定人员、计量标准器具三个方面的资质(根据计量检定机构的资源信息库提炼确定)。(四)建设全省食品检验依据标准库检验标准指标库是指实验室检测产品时所检项目的指标规定,食品检验报告的生成依据此指标库生成检验项目,该库依托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标准文献库,在该平台中集中管理相关的检测标准和方法、检定规程等,将目前食品相关检验标准,根据检验标准、检定规程梳理出相应的检测项目,形成检测指标库,纳入平台管理,并进行数据定期更新。各机构均按该指标库进行检验,根据检测指标库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防止使用标准错误、标准不是最新版本、检验结论和检测数据不一致等问题的发生,实现食品检验工作的标准统一。(五)建设全省计量检定项目模板库计量检定项目模板库是指计量检定所检项目的指标规定,其生成由省局计量处组织全省专家组按照相关标准生成检定项目模板,所有技术机构所出具的检验报告的格式按照省局统一规范定义的模板格式,对全省计量技术机构所要出具的检验报告进行规范化,该模板的调用根据计量检定资质库确定的合法出具报告的限定条件,进行权限控制,防止超范围出具检定证书,实现计量检定工作的标准统一。(六)食品检验报告统一电子化管理食品检验报告统一电子化管理所涉及的业务范围为食品处政府指令性检验任务(国家监督抽查、省监督抽查)检验报告、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报告的管理。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实现对食品检验报告的规范管理;建立全省统一的食品检验报告格式、数据定义、检验标准指标库,规范检验项目及报告的生成;建立食品安全指标库,对全省的食品检验报告结果进行实时扫描,实现食品安全预警;实现食品检验信息在省、市质监部门及社会公众层面的信息共享与利用。(七)计量检定证书及检验报告统一电子化管理建设全省计量检验报告(检定证书)数据库,杜绝假报告及无资质出报告的现象,实现计量检验检定工作的可追溯及责任追究,规范全省计量技术机构检验检测统一要求,统一检验报告证书格式,统一数据结构定义。建设全省计量技术机构通用的出具证书工具软件(可离线生成证书)。(八)实现信息统计分析及风险预警功能将行政审批信息、全省检验检定信息资源、检验报告信息在省、市、县各级质量技术监督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共享,提供统计分析,根据检验报告信息实现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预警。(九)提供检验检测及计量检定公共信息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行政审批结果、检测资源、检测能力、食品检验报告数据、计量检验报告(检定证书)数据等方面的公共信息服务。四、技术体系技术体系、运行环境的总体原则保持和“金质工程”一期相一致。采用J2EE技术体系,应用服务器要至少能兼容WEBSPHERE,数据库使用ORACLE,能够和“金质工程”一期系统进行互联互通。技术路线将采用基于J2EE的B/S体系结构。五、功能需求(一)检测资源管理系统检测资源管理系统所涉及的业务范围为实验室资质认定审批发证过程管理和证后监督管理各项业务。审批发证过程管理将完全按照“网审系统”的业务流程,将“网审系统”形成的业务数据梳理成“检测资源信息库”。证后监督管理将根据实际业务流程需要,实现动态管理。同时管理结果或数据动态、准确地记录在检测资源信息库中,并将监管结果分为“存在违法行为、存在违规行为、存在不规范行为或存在其他行为”四种类型,依此结果对检测实验室实施分类管理。实现检测资源信息提供各级质监部门使用,同时在规定条件下形成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实现全社会的共享、选择和使用。1实验室资质认定审批发证管理实验室资质认定审批发证管理业务主要包含初审、复审、扩项三种类型,已经在“网审系统”中初步实现,根据新的要求,需要对有些环节、功能进行调整、对“网审系统”的初审、复审、扩项三个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详见“业务流程及功能完善”),实现“网审系统”对应功能的完善。11业务流程及功能完善该部分内容描述了发证审批中初审、复审、扩项三种类型业务流程及审批过程中的终止申请、抽查核验的业务要求,“网审系统”的优化、完善工作依据该部分的流程描述进行。在“网审系统”现有功能的基础上,需要完善以下功能需求(1)原则上审批发证工作办结后,有关信息不可修改,若有特殊情况,须经审查部申请、省局主管处室批准后实施,并记录修改人、修改时间和修改内容。(2)实验室基本信息、检验人员信息、检验设备信息和通过资质认定检验能力项目信息,在实验室填写资质认定申请材料时录入,但最终在现场评审后由评审组确定,在审批结束前,可赋予组长修改以上数据的权限;发证审批结束之日即为颁发证书之日。(3)申请复审的实验室,需保留初次申请数据,在证书有效期满半年前应对其预警(实验室登录“网审系统”后的已提交或已办结中警示);最终结果需要更新到实验室基本信息库,并对实验室实现分类动态管理更新。(4)对于申请扩项的实验室,所增项目在原有“资质认定检验能力项目库”的基础上进行追加。检验项目展现时,按照检验项目名称正序排序。对扩项实验室审批工作结束后不颁发证书,只颁发扩项批准文件。(5)对于发证前要抽查核验的实验室名单,由省局主管部门主管工作岗位确定。(6)对于申请材料已受理、现场评审前需要终止申请的实验室,需填写终止申请表,完成终止申请审批流程,即由审查部审核,由主管处室实验室主管审批,可终止申请。(7)根据省局主管部门确定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员名单和专业字典,建立资质认定评审员库,并将评审员的使用情况纳入数据库。主管处室科处长可随时查看评审员的使用频次、考核结果和管理状况。(8)初审、复审、扩项审批过程中评审组发现的违法行为、违规行为、不规范行为、其他行为要导入实验室分类记录中。12终止申请实验室提出撤销发生在实施现场评审前(根据编制计划中“审查期限”起始日期划分两流程),实验室提出后即可撤销当前申请并通知实验室已撤销。评审组提出终止发生在现场评审过程中,评审组长在评审中发现须作出终止评审问题时,按照“提出终止经认证处主管审核认证处长批准办结”流转审批,处理结果有两种一是不予行政许可由审查部将申请材料退回实验室,自动生成“不予行政许可决定”,并通知实验室;二是另行安排现场评审。2检测资源信息库管理完成审批过程后,根据实验室提交的申请书中的概况的内容、检测设备一览表、检验人员一览表、评审组确认的“资质认定检验能力项目表”、审结时间和证书编号等,分别形成服务平台中的实验室基本信息库、检验设备信息库、检验人员信息库、检验能力项目库和自制认定证书信息库。检测资源信息库包括实验室基本信息库、检验设备信息库、检验人员信息库、资质认定检验能力项目库、资质认定证书信息库、证后监管信息库等六部分。21基本信息库记录检测实验室基本信息的数据库,数据源详见实验室资质认定申请书(见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办法附件二)中的概况部分,在原表单基础上修改“153计量认证十依法授权”后添加“154计量认证十审查认可”评审类型。22检验设备信息库记录实验室所使用设备的数据库,数据源详见实验室资质认定申请书(见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办法附件二)中的附表3“检验仪器设备一览表”,在原表单“规格型号”后添加“设备原值”列。23检验人员信息库记录实验室检验人员的数据库,数据源详见实验室资质认定申请书(见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办法附件二)中的附表4“检验人员一览表”。24资质认定检验能力项目库记录实验室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能力项目数据库,数据源详见实验室资质认定申请书(见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办法附件二)中的附表1“申请资质认定项目表”,在原表单上添加“计量认证十审查认可”评审类型。实验室提交资质认定申请之后,省局审查部组织评审员需进行现场评审之后,评审组组长需要提交“通过资质认定计量认证项目表”,经省局批准后“通过资质认定计量认证项目表”中的信息录入到实验室通过资质认定检验能力项目库。25资质认定证书信息库记录所有颁发资质认定证书实验室的证书信息数据库,包括“单位名称、注册地址、邮编、检验地址、邮编、负责人、电话、评审类型、检验地址二、邮编二、检验地址三、邮编三”,由“网审系统”基本信息库自动生成;证书信息包含“计量认证证书编号、审查验收证书编号、依法授权证书编号、审查认可证书编号、发证时间、有效期至、通知编号”等,在“网审系统”审批办结后的发证信息管理模块中由资质认定证书管理人员适时进行维护,保证信息及时准确。26证后监管信息库记录发证后监管信息,包括证后监管信息及分类管理信息,监管信息包括“能力验证、监督评审、监督检查、执法检查、投诉处理、信息变更管理”等六项工作的信息;分类管理信息包含“是否存在违法行为、是否存在违规行为、是否存在不规范行为、是否存在其他问题”四种类型,数据由“证后监管”工作产生的信息自动生成。3证后监督管理31需求描述证后监督管理主要包含监督评审、监督检查、能力验证、执法检查、投诉处理、信息变更等六个方面,办理完成后,要保证检测资源信息库的动态更新及实验室分类(级)管理信息的动态更新。在编制证后监督管理工作计划时,可按实验室名称、所属行业、检测项目等进行检索确定。32能力验证业务描述为促进实验室技术水平的提高,省局要对通过资质认定的实验室组织开展能力验证工作。每一次能力验证工作要求所有具有某项目检验能力的实验室必须按照规定参加能力验证。流程描述1)确定能力验证技术组织单位拟作为能力验证技术组织单位的实验室,向省局提交实验室资质认定能力技术组织单位申请书(单位每年可对本身能力范围进行修改补充)。由省局组织对其评价后,在申请实验室通过资质认定项目库的基础上,确定能力验证技术组织单位及其承担能力验证项目(按“组织考核组现场评价考核组形成意见认证处主管初审认证处处长审核局长审批”予以审批),建立能力验证技术组织单位和项目库。2)下达年度能力验证计划每年初,能力技术组织单位向省局提交XXXX年度能力验证项目申报表。经省局认证处综合评定,确定年度能力验证项目计划,主管人员形成能力验证计划表,按“认证处主管认证处处长审核局长审批”予以审批。3)技术组织单位实施计划能力技术组织单位接到能力验证任务后,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包括样品制作等,并按照能力验证计划XXXX年度能力验证项目任务表要求,形成能力验证工作通知,经“技术组织单位编制技术组织单位审核技术组织单位批准认证处主管初审认证处处长审核省局局长批准”后,通知具备某项目检验能力的实验室领取样品。实验室名单可根据确定的能力验证项目在服务平台中自动生成,并能够实现打印。4)能力验证结果管理参加能力验证实验室将检验结果按照规定时间,提交至能力技术组织单位,能力技术组织单位将结果汇总形成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统计报表。根据录入的实测值和标准值,系统自动将检测结果分为满意、可疑或离群对于可疑解雇,实验室进行整改,并通过服务平台提交整改报告,并记录在能力验证结果记录中;对于离群项目,服务平台能够立即自动暂停该实验室的该检验项目,等待参加第二次能力验证,若第二次能力验证结果仍为离群,服务平台能够自动撤销该实验室的该检测项目。第二次能力验证的工作流程与第一次能力验证流程相同。各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或整改情况或第几次参加的信息,自动导入到分类管理记录中,为分类管理提供基本数据之一。33监督评审业务描述资质认定证书颁发15年后,由认证处编制定期监督评审计划并组织省局和各市局实施,监督评审为实验室发证后必须进行的工作。通过监督评审撤销的检测项目要从“资质认定检验能力项目库”中予以删除;发现的其他问题(违法行为、违规行为、不规范行为、其他行为)要导入分类记录中,以便实施分类管理。流程描述1)下达监督评审任务每年初,省局选取当年度满足已颁发资质认定证书已经15年的实验室(能够自动生成),自动生成年度实验室资质认定监督评审工作任务书,其中“计划时间”精确到月份即可,为发证后15年,向省局认证处、各市质监局下达监督评审工作任务。2)实施监督评审计划省局认证处和各市局收到任务后,选择具备资格的评审员(名单自动生成)按照计划时间开展监督评审工作。实验室资质认定定期监督评审计划审批表经省局批准后,自动生成实验室资质认定监督评审通知,其中“()鲁质监认监函第号”中圆括号内为当年年份,第二个输入内容为流水号,三位数即可。监督评审组持实验室资质认定监督评审通知进行监督评审。3)监督评审结果管理监督评审组提交评审相关材料(附件3031),经认证处主管处长审批局长审批后形成本次监督评审最终结论。结论分“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1)符合对应实验室基本信息库、实验室分类等级无需修改;(2)基本符合指出须整改项目(不暂停),要求在一个月内整改完毕并提交整改报告,相关问题记录在“不规范行为”之中。(3)不符合两个月内暂停资质、进行整改,并通过一定方式(如变化字体颜色等)予以公布。按要求整改完毕并提交整改报告,省局再组织验收。经再次组织现场验收,达不到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需要撤销资质认定证书的,按照撤销证书的程序进行。上述监督评审结论、整改报告导入分类管理记录中。通过监督评审需要撤销的检测能力项目,见评审组确认需撤消资质认定项目表,需要及时对“资质认定检验能力项目库”进行更新;需要整改的不符合项汇总表描述的问题,要存储到分类管理的“不规范行为”记录中,形成整改通知,对停业整改实验室能够突出显示,及时更新实验室分类管理级别。通过监督评审,若发现实验室存在违法或违规行为,需要撤销证书或经济处罚的,按照撤销资质认定证书的程序或行政执法的要求实施,相关违法或违规事实要记录到分类管理记录中。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被撤销后,三年内不得该实验室申报资质认定。对于每轮监督评审的结果,可供查询,并提供报表功能。34监督检查业务描述监督检查工作省局和市局均可组织实施,重点是对实验室是否存在违法行为、违规行为、不规范行为和其他问题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内容可在任务表单中描述。监督检查的实验室范围可按实验室承检产品类别、所属行业、所在地区等方式进行自动选择。流程描述1)下达监督检查任务省局或市局根据确定的监督检查范围,根据产品类别或所属行业或所在地区自动生成实验室资质认定监督检查工作任务书。2)实施监督检查计划各实施单位收到任务后,组织安排各实验室的监督检查工作。3)监督检查结果管理评审组提交评审相关材料,经“认证处主管处长审批局长审批”后形成本次监督检查最终结论。结论分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1)符合对应基本信息库、实验室分类管理等级都无需修改;(2)基本符合指出须整改项目(自动导入监督检查记录,作为分类管理的依据之一),要求在一个月内整改完毕并提交整改报告。(3)不符合两个月内暂停资质,进行整改。按要求整改完毕并提交整改(项目自动导入监督检查记录,作为分类管理的依据之一)报告,等待验收。经再次现场验收,仍然不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需要撤销其资质认定证书的,按照撤销资质认定证书的程序实施通过监督检查,检查组确认需撤消资质认定项目表中的相关项目要及时从“资质认定检验能力项目库”撤销;无论监督检查结论如何,每次每个实验室的需要整改的不符合项汇总表描述的问题,要及时导入到分类管理的不规范行为记录中,形成整改通知,对停业整改实验室能够突出显示,及时更新实验室分类管理等级。通过监督检查,若发现实验室存在违法或违规行为,按照规定需要撤销证书或经济处罚的,按照撤销证书的程序或行政处罚的要求执行。相关违法或违规的事实需要导入到分类管理的记录中。且自撤销之日起三年内,该实验室不得申报实验室资质认定。对于监督检查的结果,可供查询,并提供报表功能,其中评审结论中“基本符合/5”中斜杠后的数字表示需整改项目数。35执法检查业务描述省市县三级质监部门均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随时对辖内的实验室进行执法检查,该项工作属于日常的监督管理,为非定期工作业务,重点内容是对实验室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检查。流程描述省局或市局或县局给执法部门下达实验室资质认定执法检查工作任务书,确定要接受执法检查的实验室(名单要根据选择的范围自动生成)。检查工作结束后,执法部门需将检查结果录入该服务平台,存在违法或违规行为需要撤销证书或经济处罚的,按照撤销证书程序或行政执法要求进行。相关违法违规记录要导入分类管理记录中,以按照分类规则实施分类管理。36投诉处理业务描述省局或市局或县局均可受理社会各界对实验室违法违规行为的投诉,并组织开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处理。流程描述受理投诉时,受理单位要形成实验室投诉处理表,并组织进行调查,将调查及处理结果输入到证后监管数据单元中,形成实验室的监督管理信息;并将违法违规事实导入到分类管理的记录中,自动按照分类规定要求对实验室进行分类更新。通过调查,发现实验室存在违法违规行为需要撤销证书的,按照撤销证书的程序进行。实验室投诉处理表)填写说明“被投诉实验室名称”需要从已发证实验室基本信息库中选择;“组织处理单位”为下拉选择框省局、省局稽查局和地市局组成19个选择项;处理分类为下来选择框选项为违法,违规,不规范,其他问题。37分类管理根据发证审批(包含初审、复审、扩项)、监督评审、监督检查、能力验证、执法检查和投诉处理的结果,对实验室实施分类监管。实验室“不符合”的行为,可以分为四种1、违法行为;2、违规行为;3、不规范行为;4、其他问题。其中,“发证审批”会产生1、2、3、4;“能力验证”会产生4;“监督评审”会产生1、2、3、4;“监督检查”会产生1、2、3、4;“执法检查”会产生1、2;投诉处理业务将产生1、2、3、4。针对四项结果可将实验室分为四类(分类规则可灵活调整,以下为项目组暂定意见)存在1的,属于第四类;不存在1存在2的,属于第三类;不存在1,2,存在3或4的,属于第二类;都不存在的,属第一类。38诚信档案需求描述为了发挥社会各界对实验室的监督,方便社会的选择和使用,省局将根据对实验室监管的结果形成实验室诚信档案,并向社会予以公告。公告服务向社会公告的内容有“实验室名称、地址、邮编、负责人、电话、监督评审情况、监督检查情况、执法检查情况、能力验证结果和投诉处理记录等”。监督评审情况、监督检查情况、执法检查情况、能力验证结果、投诉处理记录分别监督评审、监督检查、执法检查、能力验证和投诉处理工作结果或记录形成。诚信档案记录可以按照单位名称、时间段、工作类别(上述5种)等实现查询、分析和统计等功能。39撤销证书业务描述通过监督评审、监督检查、执法检查或举报处理等工作,发现实验室存在违法或违规行为时,省局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撤销其资质认定证书,实验室不得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业务流程省局、市局或县局将违法违规事实填写撤销实验室资质认定书审批表,上报省局认证处。认证处研究审核,需要撤销证书的上报分管局长审批,予以撤销证书,并自动对服务平台中的数据进行更新;该实验室自动从向社会公布的通过资质认定实验室名单中删除,但该单位的有关信息和数据保留在服务平台中,便于管理。因出现违法违规行为,被撤销证书的单位3年不得申请资质认定,服务平台能够自动识别和拒绝。310信息变更业务描述该模块包含实验室取得资质认定证书后标准变更、人员变更、地址变更、名称变更等各种信息变更的管理,流程办结后,保证对实验室基础信息库、资质认定检验能力项目库的动态更新管理。1)标准变更实验室检验依据标准发生变更的,需要由实验室提出标准变更申请,该业务包含一般标准变更和重大标准变更。一般标准变更实验室提出申请后,经省局政务大厅受理、审查部主审、认证处主管审批后,生成检验标准一般变更备案表,变更信息及时更新到“资质认定检验能力项目库”中。重大标准变更实验室提出申请后,经省局政务大厅受理、审查部主审、评审员现场确认、认证处主管审批后,生成检验标准重大变更审批表,变更信息及时更新到“资质认定检验能力项目库”中。2)人员变更实验室关键岗位人员发生变更的,需要由实验室提出变更申请,该业务包含最高管理者、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授权签字人变更。最高管理者和质量负责人变更时,实验室提出申请后,经省局政务大厅受理、审查部主审审核、认证处主管审批,生成实验室最高管理者/质量负责人变更备案表,变更信息及时更新到“实验室基本信息库”中。技术负责人和授权签字人变更时,实验室提出申请后,经省局政务大厅受理、审查部审核、经必要程序确认、认证处主管审批,生成技术负责人变更申请表和授权签字人变更申请表,变更信息及时更新到“实验室基本信息库”中。3)地址变更实验室地址发生变更时,实验室提出变更申请,该业务包括实验室办公地址、注册地址、检验地址的变更。办公地址或注册地址变更,由实验室提出申请(申请书),经省局政务大厅受理、审查部主审审核、认证处主管审批,生成实验室注册/办公地址变更申请表,变更信息及时更新到“实验室基本信息库”和“资质认定证书信息库”。实验室环境条件/检验地址变更,由实验室提出申请(申请书),经省局政务大厅受理、审查部主审审核、专业评审员现场确认、认证处主管审批后,生成实验室环境条件/检验地址变更审批表,变更信息及时更新到“实验室基本信息库”和“资质认定证书信息库”。如果由于环境条件或检验地址变更,造成相关检验项目不具备检测能力时,需从“资质认定检验能力项目库”中及时、自动撤销有关检测项目。4)名称变更实验室名称发生变更时,由实验室提出变更申请,批准后换取新的资质认定证书和批文。实验室提出申请(申请书),经省局政务大厅受理、审查部主审审核、认证处主管审批,生成实验室名称变更申请表,变更信息及时更新到“实验室基本信息库”和“实验室证书信息库”。4评审员管理业务描述评审员是实施技术评审的队伍,省局要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确定符合工作要求的评审员队伍,并对其工作质量进行考核管理,本服务平台要实现来自各方面对评审员队伍的使用、考核和评价的管理,完成评审员信息的管理及相关统计查询、统计报表等功能。目标群体评审员管理信息人员角色分为评审员管理人员和一般应用人员。评审员管理人员负责对评审员的管理,包括新建、修改、删除等功能;一般应用人员可以浏览查看评审员信息,可以调用审查人员编制计划等。信息内容主要信息包括人员编号(要唯一)、易记码、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学历(第一学历、后学历)、评审职务(分为评审组长、技术评审员、监督评审员、技术专家等)所在地区、固定电话、手机、传真、电子邮件地址、工作单位、工作单位主管领导及联系方式(派任务时需联系单位领导)、部门、职务、职称、职称专业、通讯地址、邮编、培训日期、备注、注册资格、用户名、密码。用户名、密码是评审组长从网上上传材料时登陆评审员管理系统应用,该用户名要唯一,保存时要判断。注册资格包括注册资格/级别、注册领域、证书编号、注册日期、换证截止日期、评价结果、使用状态等。说明1、注册资格/级别填写方式为可选项A评审组长B技术评审员C监督评审员D技术专家。换证截止日期由注册日期自动推算三年,并提前加换证提示。2、评价结果、使用状态填写方式为可选项,评价结果、使用状态和计划数据库相连,下计划时能看到人员评价结果,使用状态,如果使用状态为“暂停使用”或“停止使用”时,能够实现限制计划中使用该人员评价为优秀人员,优先使用;评价为一般人员,正常使用;评价为较差人员,限制或暂停使用。3、专业能力包括项目或产品类别(部分产品需细化至单元)。4、“学历”字段填写方式为可选项A专科B本科C硕士D博士应体现第一学历及相关专业;第二学历及相关专业等5、“职称”字段填写方式为可选项A工程师B高级工程师C经济师D高级经济师E副教授F教授G其他等6、“工作单位所在地区”字段填写方式为可选项选项为山东省17地市,另外加上一个“省直”。注册信息表列表信息显示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专业能力、联系电话、邮编。其中姓名为超链接,打开之后浏览人员的详细信息。服务平台能够按照姓名、注册证书编号、工作单位、注册资格领域、注册资格级别、专业能力、评价结果、使用状态、档案馆等条件对评审人员进行管理查询。根据查询条件查询出数据,将所查询出的数据生成EXCEL表格的数据文件,便于打印。5资源信息使用需求描述在符合保密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检测资源信息管理包括向社会的公告服务(通过服务平台)、各级质监部门监督管理各种信息的统计、分析、查询、评价等功能、与国家认监委检测资源平台数据交换等。检验资源信息包括实验室基本信息库、检验设备信息库、检验人员信息库、资质认定检验能力项目库、证书信息库以及证后监管结果,更新后资源基础信息库的查询、统计、报表,及对外网用户形成公告服务。51公告服务经过“网审系统”完成审批发证后,服务平台要自动生成该实验室的发证公告,发布到12365网站,供外网用户及时查阅证书发布情况,根据证书到期日期,提前半年预警提示其应提交复查申请;证书超期后再预警提示。1)发布内容实验室名称、地址、邮编、负责人、电话、证书编号,发证日期、有效期限、通过资质认定检测能力项目等。2)必要查询功能按照实验室名称、所属行业、机构性质、所属地区(17个市地)、检测项目名称等实现模糊查询。52统计分析与报表该功能模块的功能不是独立的业务功能,是通过从“网审系统”中提取数据,实现业务系统需要的综合查询统计、统计报表的功能1)能够随时形成“山东省通过资质认定实验室基本情况总表”,数据包括检测机构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实验室名称、地址、邮编、负责人、联系方电话、发证时间、证书有效日期、通过资质认定检测能力项目、分类结果、目前状态等。在“山东省通过资质认定实验室基本情况总表”中,需要有实验室有效期到期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的功能,并能将需要监督评审的检测机构进行“绿色”字体显示;有效期最后61个月内的检测机构进行“黄色”字体显示;证书超过有效期的检测机构进行“红色”字体警示。2)能够按照法人类别、资产性质、行业类别分别实现从业人员数量汇总和全部人员数量汇总。3)按照法人类别、机构性质、所属行业、承检产品类别分别实现从业技术人员学历(博士、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其他)、职称(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其他等)的汇总和全部技术人员学历、职称的汇总。4)按照法人类别、机构性质、所属行业、承检产品类别分别实现资产总量汇总和全部实验室资产总量汇总。5)按照法人类别、机构性质、所属行业、承检产品类别分别实现设备状况统计功能。6)按照法人类别、机构性质、所属行业、承检产品类别分别实现年收入数量汇总和全部实验室年收入总量统计。7)对评审人员按照某个时间段,统计对其使用情况统计,并能够打印(信息包括序号、姓名、评审单位、评审时间、评审职务、评审次数、评价意见、反馈意见、考核结果等)。8)对每个实验室查阅基本情况时,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表单。53数据查询与共享颁发资质认定证书实验室的信息提供外网用户查询窗口,以便社会用户和实验室本身进行查询使用。生成的外网数据查询系统要能反映实验室名称、地址、邮编、负责人、电话、扩项时间、各类变更信息、各类监管信息、通过检验能力项目、发证日期、有效日期、监督日期、评审类型、诚信记录等信息1、按检测实验室通过资质认定检验能力项目表的检验项目名称查询。按检测实验室通过项目表的检验项目名称查询检测实验室名单;2、按所在地域查询。按所在地域查询检测实验室名单(按电话区号、所在市或区县查询);3、按通过资质认定的类别查询。按通过资质认定的类别查询(分计量认证、计量认证审查验收、计量认证依法授权三种类型);4、按行业类别查询。提供行业查询字典;5、按日期(时间段)及评审类别查询(复审、扩项等)查询。6、监管记录查询。能够对能力验证、监督评审、监督检查、执法检查、投诉处理等信息实现查询;能够对暂停整改、撤销检测项目、撤销证书、注销证书的实验室及分类(级)管理情况实现查询并显示。54与国家检测资源平台数据交换设置与国家认监委检测资源共享平台配套的“数据汇交系统”,能够按照国家认监委的数据采集要求,自动将相关数据汇交到国家认监委检测资源共享平台中,解决相关数据的人工录入及数据滞后问题。需要的数据类别包括实验室基本信息(地址、邮编、年收入、法人类型、评审类型、资质认定类别、法人姓名,联系方式等)、设备信息、人员信息、行业、地区、通过资质认定项目信息、证书有效期限等。(二)强制性认证产品监督抽查检验报告管理系统强制性认证产品监督抽查检验报告管理涉及的业务范围为认证处开展国家认监委部署以及省局单独组织的强制性认证产品监督抽查的管理;建立全省统一的CCC监督抽查检验报告数据库,规范检验项目及报告的生成建立动态的CCC产品质量信息数据库,对全省的CCC监督抽查结果进行分析过滤,实现CCC产品的安全预警。1基础库管理基础库包括CCC产品生产企业库、CCC检测机构库、CCC监督抽查检验报告库三部分。1)CCC产品生产企业库CCC产品生产企业库由国家认监委网站“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查询系统”导入到当前系统中。在创建国家和省级CCC监督抽查计划时,应用该库选择对应企业。CCC产品生产企业库包括生产厂名称、CCC证书编号、发证日期、证书状态、产品类别、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地址、所在地市等。2)CCC检测实验室库CCC检测实验室库由国家认监委网站“强制性检测实验室名录”中将我省检测机构信息导入到当前系统中。在创建国家和省级CCC监督抽查计划时,应用该库选择具备相应检测能力的承检实验室。CCC检测机构库包括(检测机构名称、地址、邮编、联系人、联系电话、CCC检测业务范围)等。3)CCC检测报告库详细参见报告格式。2国家和省级CCC监督抽查检验报告管理省局认证处根据国家认监委部署以及全省认证监管业务要求,分别制定国家和省局监督抽查方案。该检验报告管理系统使用对象为省局管理部门、承担检验任务的检测实验室、负责不合格企业后处理工作的地市局。21流程描述1)编制方案方案编写者可以根据各CCC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进行承检实验室的选择。并根据CCC生产企业库的数据选择拟抽检的企业名单。2)方案审批对方案进行审批,如果有问题进行批注并返回到计划的编写人员。3)计划下达将监督抽查方案下达给承检实验室及相关市局。4)抽取样品根据监督抽查方案的要求,由负责抽样任务的单位实施抽样,在系统中填写抽样单。如果存在增加或撤销计划内抽样企业情况时,需报请计划下达部门批准。5)生成报告承检实验室根据检测任务,实施检测。检测完毕后将各检验项目的检测数值输入到服务平台中,服务平台根据标准项目对应的技术要求进行自动单项判定检验结论,并且系统可以根据检测任务自动调用相应的模板生成报告。检验数据录入及报告上传只能在计划规定完成日期之前进行,过期系统将自动停止接受录入。快到规定完成日期系统应具有提醒功能,比如由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任务临近结束。如果由于特殊原因要求延期完成任务时,可通过该系统进行申报,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延长完成日期。6)审批批准报告生成完成后,通过该系统进行网上审核和批准。7)复查任务抽检报告不合格企业,发送到所属地市局,地市局相关人员责令不合格企业整改复查。并把复查企业检验报告上报到系统中。在任务有效时间内,没有上报的复查任务,需要预警提示。3信息查询统计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自动将统计数据生成统计图表。应具有灵活强大的自定义统计功能。用户可根据要求自定义查询统计的输入、输出以及生成统计表格的样式等。(三)食品检验报告管理系统食品检验报告管理系统所涉及的业务范围为食品处政府指令性检验任务(国家监督抽查、省监督抽查)检验报告、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报告的管理,依托检测资源信息库及业务流程实现对食品检验报告的管理;建立全省统一的食品检验报告格式、数据定义、检验标准指标库,规范检验项目及报告的生成建立动态的食品安全指标库,对全省的食品检验报告结果进行分析过滤,实现食品安全预警最后将食品检验信息在省、市质监部门及社会公众层面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利用。1基础库管理基础库包括“食品生产企业库”、“资质认定检验能力项目库”、“食品检验标准指标库”、“食品检验安全指标库”等。其中“资质认定检验能力项目库”由检测资源管理系统生成,“食品生产企业库”为“网审系统”中食品处发证生成的数据库。11食品生产企业库“食品生产企业库”包括“网审系统”中发证的数据库和审查部原有食品企业历史数据库,对于“网审系统”中发证的数据库在发证审批办结之后,企业数据自动进入该数据库中;审查部原有食品企业历史数据库提供导入方法,导入到当前服务平台中。在创建省抽指令性检验计划时,应用该库选择对应企业。食品生产企业库包括企业证书编号、企业名称、发证日志、有效期至、产品类别、产品名称、生产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所在地市等。12检测能力项目库能力项目库包括检测资源信息库中的“实验室基本信息库”和“资质认定检验能力项目库”。在编制省抽指令性检验计划和国抽复审检验计划管理工作中应用该库。13食品检验报告库数据定义参见检验报告格式,其报告的生成通过食品种类调用检验项目,按相关的检验项目录入检测数据。如果没有的项目,还可以自定义项目。通过检验项目中的技术要求条件,来智能的判定此项目是否合格,生成报告,并按最新的报告模板打印报告。2食品检验安全指标库省局食品处组织专家对食品中违禁添加物、农药残留物、兽药残留物等技术性指标进行整理,形成“食品检验安全指标库”,供食品检测报告预警、安全指标扫描等功能中使用。该库包括违禁物质名称、所涉及的食品种类、所属标准名称、标准编号、项目技术要求、计量单位、最底检出限等。3食品检验标准指标库31业务描述“食品检验标准指标库”是依据国家、国际国外、行业、地方等食品行业相关标准提炼出来的不同标准不同检测项目的指标规定。目前,各检测实验室出具检验报告所依据的标准不统一,建立全省统一的“食品检验标准指标库”,实现信息共享,各检测实验室检测产品出具检验报告时依据统一的食品检验标准指标库以提高检验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