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硕博论文】长江三角洲全新世以来考古遗址分布与海面变化关系研究_第1页
【优秀硕博论文】长江三角洲全新世以来考古遗址分布与海面变化关系研究_第2页
【优秀硕博论文】长江三角洲全新世以来考古遗址分布与海面变化关系研究_第3页
【优秀硕博论文】长江三角洲全新世以来考古遗址分布与海面变化关系研究_第4页
【优秀硕博论文】长江三角洲全新世以来考古遗址分布与海面变化关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生毕业论文(申请硕士学位)论文题目长江三角洲全新世以来考古遗址与海面变化关系研究学科、专业名称第四纪地质学研究方向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长江三角洲全新世以来考古遗址分布与海面变化关系研究RESEARCHONRELATIONSHIPBETWEENARCHAEOLOGICALSITEDISTRIBUTINGANDSEALEVELCHANGESOFYANGTZEDELTASINCETHEHOLOCENE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文摘要首页用纸毕业论文题目长江三角洲全新世以来考古遗址分布与海面变化研究摘要海面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热点问题之一,利用考古文化遗址的分布来研究海面变化的历史和规律,进而预测海面未来变化趋势和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长江三角洲具有全新世以来含海相层和文化断层等环境信息的考古遗址和现代海面变化的实测资料记载,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弄清考古遗址与海面变化的关系,认识全新世以来海面变化的特征,预测未来海面变化趋势,从而推动该区人类文明起源和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本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侵和洪涝事件序列环境考古研究”课题(批准号40071083和40271103),高校博士点基金“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侵和洪涝事件考古地层研究”项目(批准号2000028414)和南京大学测试基金共同资助下,重点选择对海安青墩遗址、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搜集已发表的考古资料、14C测年数据,运用地球化学、环境磁学、微体古生物学、沉积学、数理统计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方法,寻找该区全新世以来海面变化相关证据,探讨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分析长江三角洲考古遗址时空分布规律,从地理学、考古学、历史学等综合角度论述海岸线变迁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长江三角洲近百年验潮站、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得出海面变化的特征。通过以上分析研究,本文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综合历史、考古、遗址分布、孢粉、地球化学资料和分析方法,表明长江三角洲全新世以来文化气候海面演变的趋势为随着新仙女木事件的结束,气候转暖,海面回升;马家浜文化时期气候暖湿高海面;崧泽文化时期气候先暖后凉海面下降;良渚文化时期气候暖湿海面上升;马桥文化时期气候比较干冷海面微微下降;历史时期以来气候冷暖交替海面在波动中微微上升。(2)根据本区各文化时期遗址时空分布的特点,得出海岸线时空分布和演变的规律,全新世初期长江三角洲为滨岸潮汐带环境,与晚更新世相比,海水明显入侵,河口向内陆退缩,海岸线向陆扩张。马家浜文化时期,长江河口是一个以镇江扬州为顶点的三角港或河口湾,海岸线大致在海安青墩泰州扬州镇江丹阳江阴无锡东侧青浦东侧桐乡杭州绍兴宁波余姚一线。崧泽文化时期,长江河口在镇江以东地区,海岸线大致在海安隆政镇江东侧江阴张家港常熟昆山上海西侧金山嘉兴杭州绍兴宁波余姚一线,期间随着气候变化,海面波动频繁。良渚文化时期,长江口向东推进,南部岸线接近现代位置,北部与前期大致相同,主要是沿海安东侧扬州东镇江东江阴张家港太仓上海余杭杭州。马桥时期的海岸线有明显的东移趋势,更接近于现代海岸,主要沿海安东部镇江东部江阴东部太仓东上海东杭州。历史时期以来,较为明显的是夏代中期以后,海平面呈下降趋势,至战国时代比较稳定,西汉时期海面上升,唐中期以后海面较高,两宋时期(大约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期)达到最高点,元末明初还有过一段高海面时期,清代随着气候变冷,海面也相应下降。(3)海安青墩遗址剖面分析的结果,反映了马家浜文化以前该区为距海不远的内陆滨岸环境,其后随着气候和海面的波动变化,该处经历了成陆海侵成陆的过程。上海马桥遗址剖面分析结果表明,全新世以来由较暖、较湿的浅海环境到唐宋时期的滨海三角洲平原,大致经历了7次较为明显的海陆和平原、沼泽环境演变,以后海水再未到达该区,马桥地区便一直为三角洲平原环境。(4)环境演变与长江三角洲人类文明的兴衰有着重要的互动影响,全新世大暖期使得长江三角洲新石器文化兴起和繁荣,气候突变事件造成文明中断和衰落。全新世以来的海面变化,具有振荡式升降的特点,海面的波动会使沿海地区发生海侵海退现象,影响人类活动。(5)吴淞验潮站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近百年来的海面是上升的,速率为025MM/A1MM/A,其中平均高潮位上升速率较大,为25MM/A,总的趋势是海面在波动中微微上升,与全球海面变化总体趋势相一致。今后要加强高分辨率研究,充分应用先进技术和手段,进行动态模拟,进一步揭示环境演变、海面升降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以来考古遗址海面变化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英文摘要首页用纸THESISRESEARCHONRELATIONSHIPBETWEENARCHAEOLOGICALSITEDISTRIBUTINGANDSEALEVELCHANGESOFYANGTZEDELTASINCETHEHOLOCENESPECIALIZATIONQUATERNARYGEOLOGYPOSTGRADUATESHENMINGJIEMENTORPROZHUCHENGABSTRACTTHEINFLUENCEOFSEALEVELTOTHEHUMANACTIVITIESISONEOFTHEFOCUSCONTENTSANDHOTSPOTISSUESINTHEGLOBALCHANGESRESEARCHWORKOVERTHEHISTORYANDRULESOFSEALEVELCHANGESTHROUGHARCHAEOLOGICALEXCAVATIONDISTRIBUTINGANDFORECASTSEALEVELTRENDSORAFFECTSTOHUMANSUBSISTENCE,WHICHHASBECOMETHEPRECEDINGPROJECTOFCURRENTGLOBALCHANGES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RESEARCHTHEREAREAGREATOFARCHAEOLOGICALEXCAVATIONCONTAININGENVIRONMENTALINFORMATIONOFSEAFACESANDCULTUREINTERRUPTIONLAYERSINTHISPERIODANDFACTUALDATUMRECORDATIONOFSEALEVELCHANGESINMODERNTIMESTHROUGHTHESTUDYONARCHAEOLOGICALINFORMATIONANDANALYSISONFACTUALDATUMNEAR100A,WECANMAKECLEARRELATIONSHIPBETWEENARCHAEOLOGICALEXCAVATIONANDSEALEVEL,REALIZECHARACTERISTICSOFSEALEVELCHANGESSINCEHOLOCENEEPOCH,FORECASTTHISTRENDSINTHEFUTURE,THEREFOREPROMOTERESEARCHHEADWAYOFHUMANCIVILIZATIONORIGINANDGLOBALCHANGESORSUSTAINABLEDEVELOPMENTTHISPAPERISFINANCIALLYSUPPORTEDBYTHE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ITEMSENVIRONMENTALARCHAEOLOGICALSTUDYONTRANSGRESSIONANDFLOODSEQUENCEDURINGTHEHOLOCENEEPOCHINTHEYANGTZEDELTANO40071083AND40271103,UNIVERSITYDOCTORALFOUNDATIONITEMARCHAEOLOGYSTRATIGRAPHYSTUDYOFTRANSGRESSIONANDFLOODEVENTSDURINGTHEHOLOCENEEPOCHINTHEYANGTZEDELTANO2000028414ANDNANJINGUNIVERSITYTESTFOUNDATIONUNDERTHESUPPORTOFTHEFOUNDATIONITEMSMENTIONEDABOVE,FIELDSINVESTIGATIONS,SAMPLINGANDTESTINGWEREMADEONTHEHAIANQINGDUNNEOLITHICCULTURALSITEPERTINENTLY。ATTHESAMETIME,BASEDONTHEFORMERRESEARCHERS,THEARCHAEOLOGICALMATERIALSAND14CDATUMAREALSOCOLLECTEDFROMTHEPUBLICATIONTHROUGHTHEMETHODSAPPLIEDAREENVIRONMENTALMAGNETISM,ENVIRONMENTALGEOCHEMISTRY,SEDIMENTARYANDARITHMETICSTATISTICSWECANSEARCHRELATIVEEVIDENCEOFSEALEVELCHANGESSINCEHOLOCENEEPOCHINTHISREGION,DISCUSSCONNECTIONBETWEENHUMANACTIVITIESANDENVIRONMENTEVOLUTION,ANALYZETHETEMPORALANDSPATIALDISTRIBUTIONRULESOFARCHAEOLOGICALSITEINTHEYANGTZEDELTAANDPROBEINTORELATIONBETWEENCOASTLINEFLUXANDHUMANCIVILIZATIONFROMGEOGRAPHY,ARCHAEOLOGICAL,HISTORYETALINTEGRATEDPOINTSOFVIEW,WHICHALSOEDUCESEALEVELCHANGESCHARACTERISTICSTHROUGHTHEANALYSISTHEDATUMOFTIDEGAUGESTATIONSANDHYDROMETRICSTATIONSNEAR100AINTHISREGIONACCORDINGTOTHEMENTIONEDANALYSISDATUM,SOMENEWRESULTSAREOBTAINEDASFOLLOWS1THEGENERALANALYSISOFHISTORICAL,SITEDISTRIBUTION,SPOROPOLLENINFORMATIONINDICATEDTHATTHETRENDOFCULTURECLIMATESEALEVELCHANGESSINCEHOLOCENEEPOCHINTHEYANGTZEDELTAALONGWITHTHEENDOFYOUNGERDRYASEVENT,CLIMATEBECAMEWARM,SEALEVELASCENTDURINGMAJIABANGCULTURALPERIOD,ITWASWARMANDARID,SEALEVELWASHIGHDURINGSONGZECULTURALPERIOD,ITWASWARMEARLIERANDCOOLLATE,SEALEVELDESCENTDURINGLIANGZHUCULTURALPERIOD,ITWASWARMANDARID,SEALEVELASCENTAGAINDURINGMAQIAOCULTURALPERIOD,ITWASDRYERANDCOLDER,SEALEVELDESCENTSLIGHTLYDURINGHISTORICALPERIOD,ITWASWARMANDCOLDBYTURNS,SEALEVELASCENTSLOWLYINTHEFLUCTUATION2ACCORDINGTOTHESPECIALTIESOFSITETEMPORALANDSPATIALDISTRIBUTIONDURINGTHEDIFFERENTCULTURALPERIODSINTHISREGION,ITISSUGGESTEDTHATTHEFLUXRULESOFCOASTLINEITWASSHORETIDEENVIRONMENT,SEAWATERTRANSGRESSEDEVIDENTLY,BAYOUMOVEDBACKTOWARDLANDINTHEEARLYHOLOCENECOMPARINGWITHLATEPLEISTOCENEDURINGMAJIABANGCULTURALPERIOD,YANGTZEBAYOUWASATRIANGLEBARORFIRTHWITHTHEVERTEXOFZHENJIANGYANGZHOU,THECOASTLINELIEDALONGHAIANQINGDUNTAIZHOUYANGZHOUZHENJIANGDANYANGJIANGYINEASTTOWUXIQINGPUTONGXIANGHANGZHOUSHAOXINGNINGBOYUYAODURINGSONGZECULTURALPERIOD,YANGTZEBAYOULOCATEDTHETHEEASTWARDTOZHENJIANG,THECOASTLINELIEDALONGHAIANRONGZHENGTAIZHOUYANGZHOUEASTTOZHENJIANGJIANGYINZHANGJIAGANGCHANGSHUKUNSHANWESTTOSHANGHAIJINSHANJIAXINGHANGZHOUSHAOXINGNINGBOYUYAODURINGLIANGZHUCULTURALPERIOD,YANGTZEBAYOUPUSHFORTHTOWARDEASTTHESOUTHCOASTLINEWASNEARINGMODERNLOCATION,THENORTHWASSAMEASPROPHASE,WHICHMOSTLYLIEDALONGEASTTOHAIANEASTTOYANGZHOUEASTTOZHENJIANGJIANGYINZHANGJIAGANGTAICANGSHANGHAIYUHANGHANGZHOUDURINGMAQIAOCULTURALPERIOD,COASTLINEPUSHFORWARDEVIDENTLY,WHICHLIEDALONGEASTTOHAIANEASTTOZHENJIANGEASTTOJIANGYINEASTTOTAICANGEASTTOSHANGHAIHANGZHOUSINCEHISTORICALPERIOD,SEALEVELBECAMEDOWNTRENDAFTERMIDDLEOFXIADYNASTY,STABILIZEDINTHEZHANGUOERA,ASCENTINWESTDYNASTY,WASHIGHERAFTERMETAPHASEOFTANGDYNASTY,WASTHEHIGHESTINTHETWOSONGDYNASTY1213CENTURY,WASSUSTAININGHIGHINTHELATEOFYUANDYNASTYANDEARLYOFMINGDYNAST,DESCENTALONGWITHCLIMATECHANGESDURINGQINGDYNASTY3THERESULTSOFQINGDUNSITESECTIONANALYSISINDICATEDTHISREGIONWASINNERLANDSHOREENVIRONMENTNEARSEABEFOREMAJIABANGPERIOD,AFTERTHAT,ASTHEFLUCTUATIONOFCLIMATEANDSEALEVEL,THISREGIONEXPERIENCEDTERRENETRANSGRESSIONTERRENEPROCESSESTHERESULTSOFMAQIAOSITESECTIONANALYSISINDICATEDTHISAREAWENTTHROUGH7TIMESOFSEA,LAND,PLAINANDSWAMPEVOLVEMENT,FROMWARMERANDARIDERSHALLOWSEAENVIRONMENTTOSHOREBANKDELTAPLAININTHETANGSONGDYNASTY,AFTERWARDS,SEAWATERHASNEVERARRIVEIT4THEREISMOSTIMPORTANTRECIPROCALINFLUENCEBETWEENENVIRONMENTEVOLUTIONANDHUMANCIVILIZATION,HOLOCENEMEGATHERMALCAUSEDNEOLITHICCULTURESPRINGUPANDFLOURISH,ANDDETERIORATIVEDELAYEDCIVILIZATIONDEVELOPOMENTFURTHERHOLOCENESEALEVELCHANGESWASFLUCTUATINGVIBRANTLY,WHICHCAUSEDTRANSGRESSIONORSEAFADESANDAFFECTHUMANACTIVITIES5THROUGHTHEANALYSISDATUMOFWUSONGTIDEGAUGESTATIONS,ITISINDICATEDTHATSEALEVELCHANGESWASASCENDINGSINCE100AOFTHEYANGTZEBAYOU,THEVELOCITYWAS025MM/A1MM/A,ANDTHESPEEDOFAVERAGEHIGHTIDEWAS25MM/AITSWHOLETRENDWASASCENDINGSLIGHTLYDURINGFLUCTUATIONANDWASCONSISTENTWITHGLOBALSEALEVELCHANGESINTHEFUTURE,ITSHOULDBESTRENGTHENEDONHIGHRESOLUTIONRESEARCH,APPLIEDADVANCEDTECHNOLOGY,CARRIEDOUTDYNAMICMODELINGINORDERTOPOSTTHERELATIONSHIPAMONGENVIRONMENTEVOLUTION,SEALEVELCHANGESANDHUMANCIVILIZATIONDEVELOPMENTKEYWORDSYANGTZEDELTA,SINCETHEHOLOCENE,ARCHAEOLOGICALSITE,SEALEVELCHANGES目录目录I前言1第一章绪论2第一节全球变化中海面变化研究的重要性2第二节当前国内外利用考古资料研究海面变化现状3一研究背景3二国外研究进展4三国内研究进展6第三节研究目的、意义与必要性9一研究目的9二本项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10第二章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12一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2二本项研究的思路和框架13三可行性分析13第三章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14第一节长江三角洲自然地理概况14一研究区范围14二自然地理特征16第二节长江三角洲环境演变与海面变化资料分析处理20一长江三角洲全新世环境演变基本特征20二海面变化资料分析处理22第四章长江三角洲考古遗址分布与海面变化关系研究24第一节长江三角洲考古遗址时空分布规律研究24一长江三角洲文化发展序列24二长江三角洲考古遗址时空分布规律25第二节长江三角洲各文化时期海面变化特征分析38一全新世初期海面变化特征分析38二马家浜文化时期海面变化特征分析39三崧泽时期海面变化特征分析41四良渚时期海面变化特征分析43五马桥时期海面变化特征分析45六历史时期海面变化特征分析47第三节长江三角洲近百年来海面变化研究51一近百年海面变化特点51二海面变化的未来趋势53三人类活动与海面变化55第五章长江三角洲典型遗址与海面变化关系探讨56第一节海安青墩遗址环境演变研究56一遗址特征分析56二样品分析测定58第二节上海马桥遗址环境演变研究67一遗址概况67二剖面和年代特征67三微古鉴定68四孢粉分析68五氧化物与古气候69六人类活动与海面变化70第六章结论与讨论72第一节结论72一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面变化特点72二长江三角洲近百年海面变化特点73第二节讨论与研究展望74参考文献75后记85前言全新世以来的海面变化已日益为中外学者和政府机构所重视,是全球变化和沿海国家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全新世海面变化不仅塑造了现代海岸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对预测今后的海面变化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施雅风,赵希涛等,1995)。长江三角洲具有大量该时期含海相层和文化断层等环境信息的考古遗址,有证据表明这些文化断层和海相层多与海侵或洪涝等灾变事件有关(朱诚、程鹏,1995;朱诚、宋健、尤坤元等,1996),通过对上述现象和考古资料的详细研究,可以完善本区全新世以来海侵、洪水等灾变事件高分辨率研究序列,弄清考古遗址与海面变化的关系,预测未来海面变化趋势,从而推动中国东部人类文明起源和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国际前沿学科研究内容,而全新世(一万年)以来海面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则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全球变化研究的国际科学联合会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其地海相互作用、陆地地学系统、过去的全球变化、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人类影响等核心计划均与一万年来海面变化研究密切相关(HOUGHTONETAL,1990;OFFICEFORINTERDISCIPLINARYEARTHSTUDIES,1991;THOMPSONWEBBIII,1991)。许多学者对长江三角洲全新世的地层,沉积环境,地貌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些古海面标志物的14C测年资料;另外还发现了大量古人类遗址,并进行了发掘和研究工作(严钦尚、许世远等,1987;吴建民,1988;杨怀仁,1996;朱诚、程鹏、卢春成等,1997;SHIYONGYUANDCHENGZHU2000)。这些研究成果为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以来海面变化、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供了有利条件。回顾历史是为了面向未来,海面变化是当今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利用考古文化遗址的分布来研究海面变化的历史和规律,进而推测海面未来变化趋势和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课题(MELVINAIKENS,1984;JASONHCURTISANDDAVIDAHODELLETAL,1996;MICHAELWB,ALANLK,MARKBRENNERETAL,1997)。为此,从沿海地区的考古地层中寻找海面变化的证据,已成为十分有效的研究方法手段之一ZHUCHENG,YUSHIYONG,SONGJIANETAL1996;朱诚、于世永、史威等,1997;于世永、朱诚,1999。这对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尤其是长江三角洲这样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区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全球变化中海面变化研究的重要性全球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程东来,1997)。在全球变化中气候变化和海面上升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严重,因而海面变化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因其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而受到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PIRAZZOLIP1991;CHENGZHONGYUANANDDANIELJEANSTANLEY,1998)。尤其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像长江三角洲这样的平原地区,历史时期以来的海面波动变化也不断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DANIELJEANSTANLEY,CHENZHONGYUAN,1996)。海面变化研究旨在恢复海面变化的历史过程,预测未来海面变化的趋势,这不仅是理论发展的要求,其重要意义还在于通过对过去的海面变化研究得出规律,进而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从而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沿海三角洲平原地区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逐步发展成为地球上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精华地区,海面的波动变化与人类的生存及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早在古代人们在实践中就产生了“沧海桑田”海陆变迁的朴素认识。海面的升降曾经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许多灾难性的后果,世界上许多民族中留下了“大洪水”的传说,人类居住环境随之发生迁移。在现代社会,人类活动日益强烈,全球变化愈加活跃,短时期的海面波动也异常激烈,由于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海面上升已经对世界沿海地区构成严重威胁。海面变化作为第四纪环境演变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之一,对第四纪自然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而且也是未来海面变化的背景。与此同时,沿海地区因开采地下水等资源引起地面沉降、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由于人类和自然因素的相互叠加造成海面上升构成了一种正在发生发展之中的灾害,可能导致低地淹没、风暴潮灾害加剧、海岸河口冲淤变化、咸水入侵、排水、排污困难和城乡建设等一系列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因此,从历史、现在和未来三方面来看,海面变化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节当前国内外利用考古资料研究海面变化现状一研究背景21世纪全球海面变化对人类生存影响的预测已成为当前全球变化的前沿学科,而预测未来首先要弄清过去的海面变化情况,我们一般所说的海面变化有二种一种是全球性的理论海面变化,二是某一具体地点或地区的实际海面变化,即相对海面变化。前者是全球性的普遍真理,后者则是普遍真理与当地具体条件相结合的结果,本文主要针对相对海面变化问题展开探讨和研究。虽然第四纪和全新世海面变化的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可以将今论古,可以大致看出相对海面变化的趋势,但由于时间尺度和精度与全球变化问题研究的要求相差太远,对计算和预测相对海面上升并无重要意义。而利用考古文化遗址资料的分布来研究海面变化可以提高研究区域海面变化的精度。考古学的目的就是对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作深入研究和分析,以重建古代人类社会的面貌,从而了解人类当时生活的环境,从人类生活的环境,活动的范围又可以反映当时当地自然环境的演变情况。因为人类总是不同程度地选择宜人的地理环境来生活居住,人类的生存发展就在当时当地留下许多痕迹,在全新世以来的漫长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人类活动的遗迹,在考古遗址地层中形成相应时期的文化层,这种文化层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环境信息,如生产工具(石器、陶器等)、动物遗骸、地层中的孢粉等等都能反映出当时的环境状态,尤其是对于沿海地区来说,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受当时当地海面变化的影响。多年来的考古发掘表明,在许多文化遗址地层中出现了许多不含任何文化器物的自然淤土、泥炭、沼泽层或砂砾层,考古界认为是文化断层,文化断层的形成除了洪涝成因以外,海面变化以及战争和瘟疫等自然和人为灾害均可能形成文化断层。特别是在沿海三角洲地区,海面波动、岸线变迁一直是国内外交叉学科共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根据IGBP中PAGES子计划的要求,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不仅要揭示气候变化的事实、过程、速率及量级,也要评价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安芷生,1990),而全新世以来的海面变化研究正是全球变化中PAGES计划的重要方面。因此必须寻找既含有与气候、海面变化有关的环境信息,又留有人类活动遗址的地层,来探讨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揭示全新世以来人地相互影响的关系。全新世初期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从采集和狩猎经济进入农耕文明,也是人类从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生存而逐渐发展到主动改造自然的关键时刻,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研究此段无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以及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探讨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不论对现在还是未来人地关系都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尤其对沿海大河三角洲流域的文明发展的兴衰与海面变化关系的研究有着更直观、更深刻、更有说服力的意义。其中考古遗址文化断层的环境考古研究就是揭示史前和历史时期以来考古地层海侵海退的关系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朱诚,张芸,吴建民等,2000)。二国外研究进展当今社会,人类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经济高速发展,人类在制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对自然环境的过度索取和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恶化、温室效应、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锐减、灾害频发、厄尔尼诺、人口剧增、环境污染、海面上升等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科学家敏锐地认识到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首批人造地球卫星升空、遥感与GIS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监测环境变化成为可能,更推动了全球性人类生存环境研究的进展。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单纯从某一学科角度或某一方面去研究人类生存环境,很难作出合理的解释,有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也很难由某一学科来揭示,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因此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其中环境考古学就是20世纪60年以来逐渐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BUTZERKW,1964;周昆叔,1991,2000;ELIZABETHJR,ETAL,1996DINCAUSEDF,2000)。它主要是考古学与地球科学、动物学、植物学、沉积学等自然科学交差而产生的新学科,着重研究古代文化和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之间的动态关系(REITZEJ,NEUSONLA,ETAL,1996),通过对古文化遗址、自然沉积地层剖面堆积物的分析研究揭示人类形成以来,尤其是全新世以来与人类有关的环境问题,研究的重点是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演变及人地相互关系,这正是人类无文字记载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环境考古学把环境与人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环境上的解释(黄其煦,1988;丙吾,1992;DAVIDAH,ETAL,1995HODELLDA,ETAL,1995BINFORDMW,ETAL,1997)。环境考古学科的形成正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为建立文化层与自然层对应的关系,解决全新世地层的详细划分、提高环境演变信息分辨率和寻找人类影响自然环境的方式、程度在时间上、空间上演变的规律等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为处理今后的人地关系,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参考与借鉴依据。考古遗址中蕴含丰富信息和资料,一方面可作为直接反映生态环境变化的证据,包括文化遗址中动植物遗,另一方面也可以间接反映环境变化,主要是通过遗址的分布、位置,先民们的生产生活工具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形态、艺术等的研究。考古遗存中通常包含大量的动物骨骸、植物种子、果核、茎叶、孢粉化石、灰烬,印痕等),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可以恢复当时遗址周围的植被和动物的面貌,进而恢复当时的地理环境,各种文化类型,考古遗址的分布位置、特征状况,可以大致反映出环境的空间分异特址,尤其是三角洲流域的文化遗址分布、变化状况可以反映出当时当地环境演变与海岸线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都是间接反映生态环境的具体依据。在英国,环境考古学的概念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提出,FEZEUNER在考古研究所建立了环境考古部(DEPARTMENTOFENVIRONMENTALARCHAEOLOGYATTHEINSTITUTEOFARCHAEOLOGY)环境考古学早期的开拓性研究开始于HACK1942和BRYAN1941,1954,他们对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人史前社会环境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环境变化对农业活动的影响。早期环境考古研究主要局限在自然生物环境的描述和恢复,很少涉及古代文化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JACOBSEN和ADAMS提出盐度的增加和淤泥化等现象是影响MESOPATAMIA(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的原因(JACOBSENT,ADAMSRM,1950)。20世纪60年代以后,考古学十分强调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制约作用,为此也引进了许多自然科学的有关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在考古学中相应出现了一些新的分支,环境考古学就是其中发展较快的分支之一。许多国家纷纷成立环境考古机构,出版刊物,如英国成立环境考古学会(ASSOCIATIONFORENVIRONMENTALARCHAEOLOGY)。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涌现了一批新的环境考古学论文与专著,如1964年BUTZER出版了环境和考古学专著(ENVIRONMENTALANDARCHAEOLOGY),1968年BINFORD出版了更新世后的适应和1981年SHACKLEY出版了环境考古(ENVIRONMENTARCHAEOLOGY)一书,环境考古学逐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BINFORDLR,19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