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008年11月1日气瓶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用2008年11月1日气瓶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用2008年11月1日气瓶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用2008年11月1日气瓶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用2008年11月1日气瓶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2008年11月1日气瓶检验作业指导书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用2008年11月1日气瓶检验作业指导书”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作业指导书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版本信息发放编号受控状态第2版编写审核批准容县罗江镇三岸电站(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站)作业指导书目录QTD012008QTD022008QTD032008QTD042008QTD052008QTD062008QTD072008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工艺指导书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工艺指导书01计量器具校准规则02超声波测厚仪校验方法03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04在用气瓶管理系统软件使用指导书05记录和报告编号方法06技术档案分类及管理办法07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工艺指导书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工艺指导书气瓶定期检验1概述为统一规范本站钢质无缝气瓶检验检测工作,制定本规定。2制定依据21法规标准211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212国家质检总局第46号令气瓶安全监察规定213国家质检总局颁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14GB509994钢质无缝气瓶215GB71441999气瓶颜色标志22引用文件221QM03质量体系、组织和管理222QM05资源配置、管理及支持223QM06无缝气瓶检验检测实施224QM07记录与报告225QM09质量分析与改进226QSP09质量控制通用程序227QSP10技术质量问题处理程序228QSP11无缝气瓶检验检测安全操作程序13无缝气瓶检验工艺流程图报废处合格瓶入库资料归档外观初检与评定检验报告确认印字抽残液确认卸瓶阀瓶阀修理瓶阀试验换新阀瓶阀连接气密试验装瓶阀喷涂、固化除锈外表面清理二次除锈外观复检评定阀座检验外观检验瓶体测厚卸瓶阀确认(必要时)确认瓶体气密试验装瓶阀确认容积测定确认水压试验合格瓶运行线线2报废瓶运行线返工运行31检验准备311查收登记3111根据QTD09记录和报告编号方法逐只给予气瓶检验编号,检查、核对气瓶基本原始数据并将其登记再“钢瓶无缝气瓶定期检验原始记录”上,填写时,栏目内不得留有空白(以下填写“无缝钢瓶气瓶气钢定期检验原始记录”的栏目均不能留有空白),栏目所指定内容没有的填写“未注”,有相应栏目内容但钢印不清的填写“不清”。注“气瓶编号”为气瓶产权单位的产权编号。32作业前应具备的条件和应做的准备工作321了解受检钢瓶型号、厂家、出厂日期及检验日期、初检内容。对未经国家安全监察部门认定的制造厂家生产的气瓶应予判废,对符合报废条件的钢瓶应予报废,不得转入下道工序。4作业人员资格要求41气瓶检验员应符合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办法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划的要求,并参加学习、考核取得相应的检验员证书。42非检验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教育,熟悉作业岗位的设备,掌握相关技能,熟悉操作规程方能上岗。5所需设备仪表的规格及精度51设备所用的压力容表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且再有效期范围内。52所用量具、仪器精度应定期检验,符合相关规定。6作业程序、方法和内容61检验前准备611接收受检瓶,做好下列工作6111检查登记钢瓶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出厂日期(或上次送检日期、检验单位及检验编号)、容积、送检数量。6112查看瓶阀、护罩、底座及附件的完好情况。6113对提前送检的钢瓶,查清原因,做特殊标记,指出重点检查的部位。6114检查气瓶外观,有无明显变形、凹陷、鼓包、裂纹、严重腐蚀、不规范修理等缺陷。6115登记使用年限超过30年的任何类型钢质无缝气瓶登记后不予检验,按报废处理。612对未经国家安全监察部门认定的制造厂家生产的钢瓶,应予判废。613检验登记,安排检验,将有关内容登记在钢瓶无缝气瓶检验记录上,与气瓶一并转入下道工序。62了解瓶内原气并把剩余的气体排放了解瓶内原气并把剩余气体的排放是保证检验工艺安全,正常进行的前提,受检气瓶必须了解瓶内原气并进行瓶内剩余气体的排放。621检查瓶内的余气。622经检查前准备对气瓶内原装气体的辨别及其安全排放,卸去瓶阀,确保气瓶在检验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事故。63拆卸瓶阀与防震圈待检气瓶经余气排除处理后,心须逐只探试,确实测验气瓶内无余气存在后,方可拆卸瓶阀。气瓶上的两道防震胶圈,必须取出。当瓶阀、防震胶圈卸除后,进行瓶内瓶外清洗除锈工作。3631瓶体、瓶阀分别作好标记以便复原。632开启瓶阀,确认瓶内已无余压。633将气瓶放在瓶阀装卸机上,对好批发卡头,紧固瓶体。634启动瓶阀装卸机。635从瓶阀装卸机上卸下瓶体。636从防震胶圈装卸机上卸下两道防震胶圈。64内外表面除锈以不损伤气瓶金属的适当方法进行。可用擦洗、喷水清扫、喷射热水、蒸气吹除、化学清洗等方法。必须达到气瓶内外无沾结物;内部无氧化物、无残液等残留物存在;表面原始标志文字数据及检验钢印清晰可见,这样,才算完成检验前的准备工作。65无缝气瓶定期检查工艺流程和检验记录651无缝气瓶定期检查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根据GB130041999钢质无缝气瓶检验与评定规定的项目与各项操作要求,钢质无缝气瓶检验与评定可参照钢质无缝气瓶检验工艺流程图进行。652气瓶检验记录。必须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及GB13004的规定内容和要求进行检验记录钢质无缝气瓶检验与评定记录见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记录。66瓶口螺纹检查检查方法与检查内容661检查方法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其状况,锥螺纹塞规进行测量。662检查内容663瓶口螺纹口不允许有裂纹或裂纹性缺陷。664螺纹外表面不准有严重锈损、磨损或明显的跳动波纹。665对于瓶口螺纹基面位置的轴向变动量,应用符合标准的气瓶专用量规进行检查,其变量应符合规定。666瓶口螺纹有轻微腐蚀时允许符合GB/T10878标准锥螺纹进行修理,但修理后应保证与瓶阀连接牢固不泄漏。67气瓶外表检查。6711应逐只对气瓶进行目测检查。检查其外表面是否有凹陷、凹坑、凸起、损伤、裂纹、腐蚀或烧伤等缺陷。6712筒体字存在凹陷时,应测量最大凹陷深度。直尺长度应大于凹陷最大直径的三倍。凹陷最大深度超过2MM且超气瓶公称直径的10,则该气瓶应报废。6713筒体字存在凸起缺陷时,如筒体周长增大或超10,则该气瓶应报废。6714瓶壁有损伤、凹坑或线状腐蚀时,应先将缺陷边缘的翻边磨去,使其与周围壁面齐平,用直尺和千分表测量损伤、凹坑或腐蚀的深度,若缺陷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90,该气瓶应判废。6715瓶体有肉眼可见裂纹的气瓶,应报废。6716瓶体存在弧疤、焊迹或受明火烧伤而使金属受损的气瓶,应报废。6717瓶体在孤立的点腐蚀缺陷时,应测定腐蚀深度,其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2/3的气瓶,应报废。6718瓶体存在线腐蚀和面腐蚀缺陷时,应测定腐蚀深度,其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90时,气瓶应判废。6719测量筒体,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应报废;A、同一载面最大最小直径差不应超过该载面平均外径的2;B、直线度超过4,且大于5MM;C、垂直度4超过8应报废。67110颈圈松动且无法加固的气瓶,或颈圈损伤且无法予以修复或更换、确无法修复更换的气瓶,应报废。67111底座松动、倾斜、破裂且无法更换,或底座与瓶体接合处严重腐蚀、磨损或其支撑面与瓶底最低点之间距离小于10MM的气瓶,应报废。672气瓶内表面检查6721应用窥镜或电压不超过24V具有足够亮度的安全灯,逐只对气瓶进行内部检查。6722如瓶内有落入的泥砂、锈粉、锈块、麻丝、布片等杂物时,必须用水冲洗,除掉杂物后再行检查。6723氧气瓶或强氧化剂气瓶的瓶口和瓶内有油,则可用四氯化碳等方法去除。6723对瓶内锈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置。6724局部或全部呈现线褐色或淡赤色堆粉末状“迹锈”(中锈),如不妨碍检查,可不进行除锈处理。68判废标准681内表面有裂纹的气瓶,应报废。682内表面存在腐蚀缺陷时,参照内外面检查时的方法进行评定。69音响检查691音响检查机理。完好的气瓶,金属结构优良,富有弹性,敲击时,由于金属的振动,发出一种清脆而响亮的乐声,其特点是声音宏亮、悦耳、频率较高,响度、声强较大,声响持续时间较长。组织松弛,失去了弹性,敲击时,发出的是一种沉闷的声音,俗称“破罐子声音”。这种音响的特点是低沉,频率低,声强和振幅也小。运用音叉的原理,即金属在空气中的振动来检验钢质气瓶的质量。692音响检查的操作要求与合格标准。6921音响检查属易操作难判断的检查项目,必须由经验的检验员负责从事这项检查。6922外观、外表面检查合格的气瓶,应逐只进行音响检查,判断瓶壁有无隐患和内部、内表面腐蚀状况。6923气瓶在没有附加物或其他妨碍瓶体震动的情况下,用木锤或重约250克的小铜锤轻周瓶壁,如发出的音响清脆有力、余韵轻而长,具有旋律感;则此项检验合格。6924对音响混浊低沉,余韵重而短,且无旋律感的气瓶,应结合内表面检查结果加以综合评定。6925对音响十分混浊低沉,余韵重而短,并伴有破壳音响的气瓶、应报废。610重最与容积测定。6101气瓶重量损失率测定61011气瓶应逐只进行重量测定,其目的在于进一步鉴别气瓶的腐蚀程度,并以重量损失率为依据,检查气瓶的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重量损失率控制在5内,超过比数值时,必须测定瓶壁最小壁厚。除点腐蚀外,最小壁厚小于设计壁厚90的气瓶,应判废。61012气瓶内积增大率测定。测定气瓶容积有两个目的,一是给气瓶容积变形试验中计算受试瓶的容积残余变形率做测定数据的准备。二是测定气瓶的实际容积,也是检验气瓶质量的一5个重很要的参考数据。611水压试验与容积残余变形率测定。6111气瓶定期检验中,必须对每只受检瓶逐只进行水压试验,同时作容积残余变形的测定,水压试验与容积残变率的测定装置和方法,应符合GB/T92511997气瓶水压试验方法。61111气压的爆破膨胀功要比水压的爆破膨胀功大1000倍,甚至更大。试验压力试验压力为公称工作压力的15倍。61112在耐压试验中及保压时间内,未出现鼓包、变形、瓶体与瓶底渗漏、压力表指针不回落等异常情况;水压试验与容积变型测定为合格。61113试验压力PH12MPA的高压无缝气瓶,保压时间不少于2MIN;诗验压力PH75MPA的低压无缝气瓶保压时间不得少于3MIN。61113容积残余变形率()超过10的气瓶报废。61114容积残余变形率()超过6的气瓶,应测定瓶体的最小壁厚,SMIN不得小于09设计壁厚或根据强度校核计算,决定其合格与否。注意的问题排除被试验气瓶中残留的气体。开启回水阀应缓慢。试验结果以一次试验为准,不准进行二次复试,待30日后再行试验。容积残余变形率超过标准的气瓶,不得评定为判废改装降压使用,应评定为报废并予破坡处理。6112水压试验合格的钢瓶,应将其瓶口向下倒立一段时间,一边排净瓶内残留水。水压试验方法、装置及安全措施应符合GB/T92511997气瓶水压试验方法的规定,实验操作方法应严格按水压试验操作规程操作。612壁厚测定6121壁厚测定的范围在进行气瓶的定期技术检验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测定气瓶最小壁厚;61211容积残变率()大于6,小于等于10的气瓶。61212重量损失率大于5的气瓶。61213气瓶内外表的均匀腐蚀局部表面腐蚀;密集的链状或条状腐蚀;沟痕腐蚀特别是线性缺陷或尖锐的机械损伤以及磕伤、划伤、凹坑等均心须经打磨后进行最小壁厚测定。61214因制造缺陷壁厚差大以及其他对气瓶强度可疑,必须进行气瓶最小壁厚测定,通过强度校核来确定其能否继续使用的气瓶。6122局部测厚6123定点测厚测厚的具体方法及合格标准按GB83341999规定执行,作业方法按测厚操作规程执行。613瓶阀检验与装配。瓶阀是气瓶的主要附件,用以控制瓶内气体的出入和封存,要求瓶阀不但坚实耐用,而且严密不易漏气。在气瓶进行定期技术检验的同时,必须逐只逐件进行检验、清洗、修理和更换损坏的阀件。6131瓶阀应符合标准的要求,瓶阀解体情况、检修、更换密封圈。视具体情况更换损坏的阀芯、连接片及阀杆等易磨损件,阀体不允许有严重变形。6132瓶阀螺纹不允许有严重损伤,阀体螺纹及测量量规应符合GB75122006、GB/T10878199GB/T83361998等有关标准。6133瓶阀气密试验661331在瓶阀测试台的水箱内加入在水箱高位时能使瓶阀浸入水中的适量水。61332打开“总气阀”(其余阀门均关闭)观察阀门,“总气源”压力表指针应大于15MPA。调整装置内减压阀开关。61333关闭“升降控制”阀使水位下降,在水位处于低位时,将瓶阀拧在阀座上,并关闭瓶阀,打开“测试压力”阀门调定“测试压力”,压力表指示值为21MPA。61334打开“升降控制”阀,使水位上升,水浸没受检瓶阀,经一分钟目视观测,不允许瓶阀有泄漏。61335关闭“升降控制”阀使水位下降,在瓶阀出口处装上丝堵。打开“升降控制”阀,使水位上升。瓶阀浸没在水中,在水下打开瓶阀,经一分钟目视检验,瓶阀在任意打开和全打开状态,使瓶阀不得有泄漏。61336关闭“升降控制”阀,使水位下降,关闭“测试压力”阀门,打开“卸压”阀卸压,卸压后随即将其关闭。61337卸下所有瓶阀,按合格与不合格分类放置。整个测试过程均要注意保护好检验编号标记。61338填写“钢质无缝气钢瓶定期检验原始记录”。在任意状态下无泄漏的阀门,在“检验结果”栏内填写“合格”,否则填写定性说明的文字。6134瓶阀座检验61341逐只对瓶阀座进行检验,瓶阀座不应有塌陷和裂纹性缺陷。61342用螺纹量规对瓶阀座进行检验,其表面轴向变动量为15MM。瓶阀座螺纹不应有变形和毛刺。不允许有倒牙、平牙、牙双线、牙尖、牙阔等现象。螺纹的有效部分不应少于8牙,局部损坏不得超过螺纹的1/3,长度不得超过螺纹圆圈的1/6,缺口不得超过3牙。61343如螺纹有轻度腐蚀等缺陷,应用螺纹丝锥进行修复后螺纹进行修复后螺纹应保证与瓶阀连接牢固,气密性合格。61344量规和丝锥应符合GB75122006、GB/T83361998GB/T108781999等标准的要求。6135瓶阀的装配。61351按编号将瓶阀装回到原编号瓶上。61352瓶阀在装回到气瓶上前,应在其锥型尾部螺纹上包上一层与瓶内气体性质相适应的密封填料。61353装到瓶口上的瓶阀应留有一定数量的余扣。61354安装瓶阀要注意其型号和瓶阀出气口螺纹旋向。61355在瓶阀装卸机上按操作规程将瓶阀上好。614内部干燥与气密性试验。6141水分对钢质气瓶及瓶装气体的危害。气瓶干燥的目的是清除瓶内残留的水分,保证气瓶在使用时不至因水导致内壁腐蚀、瓶壁应力腐蚀产生残留物、气体聚合或分解或气体质量下降。这些危害因瓶内介质不同,而表现在不同的气瓶上。氧气瓶内存残留水分,在高压氧的作用下,会加速会壁腐蚀;一氧化碳气瓶残留水分,就会促使一氧化碳及其所含微量二氧化碳,对瓶壁产生应力腐蚀。氩气瓶内残留水分,氩气与水能形成结晶结合物AR6H2O;进行干燥清除其内部的水分。76142气瓶的干燥。61421将从分馏塔出来不含油脂的N2吹扫,直至瓶内无明显水分。61422气瓶水压试验结束放水后,使其瓶口朝下静置一段时间,待瓶内残留的水流尽。6143特种气体气瓶干燥。经过处理合格的气瓶,在其装妥瓶阀之后还需要把瓶阀接到真空泵上,还要进行真空脱气处理,使吸附在内壁的水分和杂气脱除。6144气瓶气密性试验。气密性试验用的介质可用经过干燥处理的空气、氮气或其他与瓶内盛装介质不相抵触的、对人体无害的、无腐蚀的非可燃性气体。进行气瓶气密性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要求。61441气密性试验的环境温度应不低于5;61442受试瓶必须是水压试验合格的。61443必须分清气瓶公称工作压力的级别,并按压力级别分别存放和充气。61444受试瓶的试验压力应等于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不准超压试验。61445对受试瓶充气应在水槽内进行(浸水法)。61446试验系统不允许有泄漏缺陷存在。气密性试验方法,分为浸水法试验和涂液法试验两种。615综合评定与检验结论。6151气瓶的定期检验有多项检测内容,无缝气瓶的定期检验不少于10项,检验操作不可能一个人自始至终去完成。一个检验群体,检验人员、服务性操作人员多人,根据技术难度、工作量的多少,有所分工,各自对自己检测的项目负责,必要时应签字认可。加以综合总结,给予科学的、符合规范与技术标准的评定,对这一批或者一只受检气瓶作出合格、报废等结论。结合评定是气瓶定期检验最后的一道工序,执行与控制好坏,对气瓶定期检验一过程的质量至关重要,务必引起检验单位及检验员重视。6152综合评定与检验结论由持证的检验员来决定。6153评定结论61531以上检验凡是无缺陷或存在非超标缺陷的气瓶,均在“钢质无缝气钢瓶定期检验原始记录”的“评定结论”栏内填写“合格”。61532以上检验凡是存在超标缺陷的钢瓶,均在“钢质无缝气钢瓶定期检验原始记录”的“评定结论”的超标缺陷栏内填写定性说明的文字或定量的数据,其余未检项目在相应栏目内填写“未检验”,再“评定结论”栏内填写“报废”。616检验后的工作。6161检验钢印。经检验合格的气瓶,应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附录1规定的项目和格式,在瓶肩部或检验环上打检验钢印标志,内容包括检验单位钢印代号。本次检验年、月及下次检验年、月。在检验钢印标志上应按标准涂上检验色标(检验色标颜色、形状见表325)。6161重新漆色标志。经检验合格的气瓶应按照GB71441999气瓶颜色标志的要求,重新喷涂外表漆色、字样。6161、检验合格的气瓶的检验记录、新瓶产品合格证书等技术资料,经整理后,8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存档,(保存期至少至检验有效期)。若用户有要求,则应出具检验证书或检验报告。6161报废气瓶。“明细表”其表上应有检验员及技术负责人的签字,并存档。61611列出报废气61611出具“判废通知书”交产权单位,其格式按2000年版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附录4的要求。61611对报废气瓶及时销毁,销毁的方式由检验单位自定,以防止废瓶再次流通使用。废瓶未及时销毁,流通使用,造成恶性事故,检验单位法人及经手人的检验员,应承担法律责任。7记录71QPD3001气钢瓶定期检验原始记录72QPD3002钢瓶检验工艺记录表73QPD6001气瓶检验合格通知书74QPD6002气瓶检验报废通知书75QPD6003报废气瓶登记台帐9计量器具校准规则1概述本规则适用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校准。2范围21下列计量器具委托经国家计量标准考核合格的单位进行校准211压力表、容积测定用的电子秤或磅秤;212游标卡尺、深度尺、百分表(千分表)、螺纹塞规、螺纹环规等。22下列计量器具由本单位或制造单位自行校淮221测厚仪、可燃气体测试仪等;222直尺等。3校准周期31委托校准的计量器具按校准机构确定的有效期核定校准周期。32自行校准的计量器具的校准有效期一般为12个月。4自校办法自行校准的主要项目为外观检查、示值误差(精确度)检查等。1、概述本规则适用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校准。2、范围21下列计量器具委托国家计量标准考核合格的单位进行校准211压力表、容积测定用的电子秤或磅秤;212游标卡尺、深度尺、百分表(千分表)、螺纹塞规、螺纹环规等。22下列计量器具由本单位或原制造单位自行校准3、校准周期31委托校准的计量器具按校准机构确定的有效期核定校准周期。32自行校准的计量器具的校准有效期一般为12个月。4、自校办法自行校准的主要项目为外观检查、示值误差(精确度)检查等。41外观检查外观应完好,附件零件应齐全,计量仪表的旋钮等调节装置应灵活有效,测量工具应无应形,测量的接触面、线、点无明显磨损。42示值误差(精确度)检查检查方法测量标准试件,对照标准值,误差是否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计量仪表的非测试状态示值是否在零位,测量工具测试零位是否准确,刻度是否清晰。43按计量具的说明书所规定的其他项目进行检查。44各校准项目均满足为合格。有不影响示值测量的外观缺陷为准用。5校准管理51自行校准后填写“计量器具校准记录”,校准记录由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52委托6支持文件61QTD03超声波测厚仪校验方法7、记录71QRD0508计量器具台帐72QRD0513计量器具校准记录10超声波测厚仪校验方法1概述本规定适用于对超声波测厚仪的自行校准。2引用文件21QSP08仪器设备和计量器具管理程序22QTD05计量器具校准规则3、技术要求31分辩率01MM32测量范围1580MM(或根据测厚仪厂商提供的技术参数确定)33示值误差根据测厚仪制造标准或厂商提供的技术参数确定。无法确定时可参照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则中“10压力容器厚度的测定”的规定执行。4、校验项目41外观检查42示值误差43分辩率44耦合指示45欠压指示46自动关机5量值传递用于测厚仪校准的厚度标准块,应经法定计量单位检定合格或委托计量标准考核合格的单位进行校准,以达到量值准确传递的要求。6、校验方法61外观应完好,探头等零部件齐全,调节旋钮、开关灵活正常。62示值误差对153070100150200300500800MM十个标准块在合理选择声速下能正常显示,其误并按33条规定。63耦合指示检查耦合指示是否符合下表情况64欠压指示当电源电压低于规定值时有欠压指示65自动关机中断测量后,以手表记时检查6、校验结果61各校验项目均满足为合格。62示值显示正常,且误差满足要求,但存在以下情况为准用。621有不影响示值测量的外观缺陷。622耦合指示不正常。623欠压不正常。624自动关机超时或不正常。63随探头磨损等原因,首先会在上、下端示值超差,根据检验(测)中的实际情况在常用范围(320MM)内示值满足准确度要求时,准许在此范围内使用,但应在记录及报告中说明,并缩短校验周期。117校验周期71校验周期为一年。8记录超声波测厚仪校验记录81QRD0512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通用要求11仪器设备操作工必须经过安全上岗教育,取得上岗作业证方可单独上岗操作。仪器设备应由专人操作、专人维修保养。12操作工每次操作前必须检查操作场地不得有影响安全操作的物品,检查仪器设备润滑油位是否处油位线以上,机件是否完好,电器接地保护是否可靠,各电器件指示是否正常,控制开关是否在关的位置上,一切正常才可按顺序启动仪器设备。13操作时必须穿带好防护用品,机器运转时,操作人员的身体、躯肢不得接触正在运转的工件、部件,服装、手套、头发等易于被运转部件刮碰的因素应注意防护。14工作时间禁止吸烟,不得离岗,不得做本岗位以外的事情。15操作时应注意观察仪器设备声音、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并予以修复,仪器设备不得带故障运行。16无关人员不得在操作场地停留,操作工有权劝其离开操作场地。17操作结束,必须关闭水、电、气,将气瓶移到安全场地,整理好操作器件,对磨损大、振动大的仪器设备还应检查磨损情况或各紧固件松动情况,进行必要的维修保养,需专人修理的应及时通报有关人员及时安排修理。18工作结束后应将操作场地打扫干净,保持清洁卫生。2专用设备要求21真空泵操作规程211起动前的准备工作2111检查机械各部件的螺丝否旋紧。2112检查电器部分的绝缘是否安全可靠。2113检查油面是否在刻度上。2114接通电源、按“启动”按钮,观察运转是否正常。212旋转与停机2121先把气瓶内余气放尽,再把报气瓶推上托架,夹紧瓶身,然后把接管接到瓶嘴上扭紧。2122按“启动”按钮,开始抽真空。2123当真空压力表指针指到1时,就把各瓶关紧,按“停止”按钮,解开各接管。213保养和注意事项;2131真空泵要使用专用机油。2132经常检查油面。2133工作完毕,保持机械表面清洁。22水压试验安全操作规程(内测法)221试验条件12(1)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2)试验用水温度不得低于50C。(3)试验用水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50C。(4)待试瓶内水温与试验即将压入到受试瓶内的水温之差应不大于20C。(5)试验压力为待试瓶标记的试验压力或标记的公称工作压力的15倍。(6)压力测量仪表量程是受试瓶试验压力的23倍,精度级别不低于15级,检验周期应不超过1000次升压,但不超过一个月。(7)称量衡器其最大称量是常用称量的153倍,检验周期不超过三个月。(8)容积大于12升的高压气瓶,同时作容积残余变形测定。22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记录待试瓶的有关数据。(2)待试瓶必须按有关标准的规定经过余气处理,内外表质量,螺纹质量、局部缺陷、瓶体质量损失和腐蚀状况检验合格。(3)待试瓶内外表面预先除锈清洁,瓶体上可拆附件必须卸掉。(4)待试瓶注满水后应静置8H以上。(5)检查压力表是否完好灵敏,指针是否处于“0”位。(6)检查各阀是否灵活好用,存在缺陷的,应修复或更换。(7)测量并记录试验温度。(8)试验前宜用木槌轻击待试瓶体使附着于瓶内壁的气泡浮出,然后测算出待试瓶的实际容积。221操作步骤(1)接装受试瓶,向量管内注水,开动水压泵,控制量管内水面高度,排尽待试瓶及试验管道内的空气。(2)继续开动水压泵,当压力测量仪表的示值升到受试瓶公称工作压力时,停止水压泵,关阀进行检漏。(3)在确认无泄漏的情况下开阀缓慢卸压直至压力表表示值到达“零”,在卸压过程中必须仔细观察量管内是否有汽泡浮出,若有汽泡浮出应重新排汽,若无汽泡则可转入升压。(4)使用单缸作用水压泵时,调整柱塞行位到“后止点”的位置,调节量管内的水面对准量管上的“0”刻度线,开动水压泵升至试验压力时,停止水压泵开始保压计时(新制高压气瓶不小于1分钟,定期检验高压气瓶12分瓶)到达规定保压时间后读取并记录量管内水面处刻度值,此值即是受试瓶的总压入水量A。(5)开启阀,缓慢卸压,当压力测量仪表示值到“零”后,读取并记录量管内水面刻度值,此值就是受试瓶的容积残余变形值V(6)从试验装置上卸下受试瓶,进行倒水干燥。221容积残余变形率的计算公式VAB(VAB)PHT100式中A受试瓶在试验压力下的总压入水量,ML;B承受管道在受试瓶试验压力的压入水量,ML;V受试瓶试验前的实际容积,ML;PHT试验压力下水的等温压缩系数;残余变形率。13注6作强度校核,10作报废处理。V容积全变形量(ML)V容积残余变形量(ML)221试验中注意事项(1)试压时,工作人员必须与受试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中间用挡板隔开。(2)在升压过程中若发现升压速度明显增快或减慢的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水压泵,寻找升压速度异常的原因并予以处置。(3)受试瓶内的压力超过公称工作压力后,不得使受试瓶受到冲击或碰撞。(4)压力测量仪表的示值不为“零”时,严禁拆卸承压管道上的一切承压件和拆装受试瓶,严禁旋紧承压管道上的接头。(5)卸压时必须使压力缓慢下降。(6)若发现试验前准备或试验过程中某一环节有失误,而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正确性时,则该次试验无效,对于试验无效的受试瓶若试验中已将压力升到受试瓶试验压力的90以上时,不得对该受试瓶连续重复测量容积残余变形率。23、SY35型电动试压泵安全操作规程231开机前准备工作(1)检查减速箱内润滑油面,使其保持在油标的油线上。(2)检查并旋紧螺塞。(3)检查电路绝缘及安全情况。(4)检查试验用水,保证清洁,不含油污。(5)把待试气瓶与水泵的测试管接头连接旋紧。232启动打开连通阀,启动电动机,待电动机运转正常后,关闭连通阀,转入正常运行。233运转和停车(1)正常运转后,转入正常试压。(2)试压时,观察压力表的升压情况和各部位是否密封。(3)试压过程中如无漏气现象,则按照“气瓶水压试验内测法”操作规程进行正常试压。(4)试验压力达到221MPA后,停车,停留要求时间,检查受试瓶。(5)试验完毕,打开连通阀,缓慢卸压,待压力降为“零”时,拆开与气瓶联接接头。234运转中注意事项(1)减速箱在运转过程中应均无噪声、杂音。(2)减速箱内的润滑油应保持在85以下,最高不超过95。(3)不允许在有漏水现象的情况下,仍继续进行试压。(4)本机工作压力不允许超过350MPA。235维护保养(1)减速箱的润滑油应该用齿轮油。(2)新的试压泵应每30小时换油一次,润滑油经过二次的更换后,可逐渐延长时间至500小时更换一次。(3)机器外表面必须保持清洁。24瓶头装卸机安全操作规程241使用前准备工作(1)检查机体各部位的螺丝是否拧紧。14(2)检查电器设备绝缘是否安全可靠。(3)检查方向夹头是否转动灵活。(4)启动电机、观察带头方轴的转动是否正常。242正常工作(1)待装或卸瓶阀的气瓶推上机架上,对准夹头夹紧瓶阀。(2)启动后当夹头顺时针旋转时,拧紧瓶阀,当夹头逆时针旋转时,拧松瓶阀。(3)离合器过载保护扭矩大小的调整,靠调节两个螺母来实现,当拧紧两个调节螺母,夹头的旋转扭矩增大,反之,夹头的旋转扭矩减少。(4)旋转扭矩大小的调整,视瓶阀旋入气瓶有效牙数89扣为宜。243保养及注意事项(1)拆瓶阀时,事先要排出瓶内余气,只有在将瓶内的余气排尽后,方准拆卸瓶阀。(2)滚动轴承及滑动轴承均使用钙基润滑脂,每6个月加油一次。(3)夹头方轴应该保持有润滑机油。(4)万向夹头应干净清洁、禁油,以防氧气瓶阀沾油污。25除锈机安全操作规程244起动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机械各部件是否拧紧。(2)检查电路的绝缘是否良好。(3)接通电源,点动“下降”“停止”按钮和相应的手柄位置,观察机械转动是否正常、灵活。245正常运转(1)将待除锈气瓶推上机架。(2)按“下降”按钮,待托架带动下瓶下降到最低点。(3)离合器操作分左、右和中间位置,右位是装卸位,左位是工作位(即气瓶转动位),中间是空位。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勿变动离合器手柄位置。(4)气瓶除锈工作完毕后,转入清洗工序。246保养和注意事项(1)本机滚动轴承用1号钠基润滑脂润滑。(2)滚动轴承每12个月加油一次,其余油嘴及丝杆位置,每6个月加油1次。(3)除锈完毕,清理铁锈粉尘,保持机体清洁。(4)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切勿离开工作场地,以保证工作安全。25倒水机安全操作规程251起动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机械各部件的螺丝是否旋紧。(2)检查电器部分的绝缘是否可靠。(3)检查气瓶夹具是否牢固可靠,不易松动脱落。(4)检查两点行程开关是否碰歪松动。(5)接通电源、点动“倒水”和“停止”按钮,观察托架运动是否灵活、正常。252运转与停机(1)把待倒水气瓶推上托架,钩上夹具。(2)按“倒水”按钮,使托架带动气瓶旋转实现倒水动作。(3)水倒干后,按“提升”按钮,使倒水架复回原位。(4)“倒水”和“提升”到终点时,由行程控制开关进行刹车。15253保养和注意事项(1)扣上夹具后,要用力旋紧,避免倒水时气瓶因倾斜脱落。(2)减速箱轴承及转动轴承均使用钙基润滑脂,每6个月加油一次。(3)减速箱内注入齿轮油,保持箱内有足够的油面。(4)工作完毕,保持机械表面清洁。26超声波壁厚测定操作规程261壁厚测定前的准备工作(1)记录受检气瓶的有关原始技术资料。(2)对受检气瓶进行除锈清洗。(3)对超声波测厚仪进行校验,保证仪器的精度准确可靠。262壁厚检验方法(1)局部测厚对有各种影响强度的缺陷,例如裂纹、重皮、锈坑、沟痕、擦伤、划痕用手提砂轮将其缺陷打磨干净后,在打磨处理进行测厚。(2)整体定点测厚对腐蚀程度难辨、重损率大于5,容积残余变形率大于6,小于或等于10,使用期限超过12年,以及对压力级别有怀疑的气瓶,必须进行整体定点测厚。263整体定点测厚的步骤(1)把受检气瓶瓶身圆周平均分成六等份作垂直线为A1、A2、A3、A4、A5、A6。(2)在瓶身的底部对上100MM作点B1,瓶肩对下100MM作点B2,以B1、B2作平分点B3,以B1、B3和B2、B3分别作平分点B4、B5。(3)B1、B2、B3、B4、B5分别作圆周线相交于A1、A2、A3、A4、A5、A6得30个检测点。(4)用甘油为粘合剂分别对30个检测点进行超声波壁厚测定,测出气瓶最小壁厚。264测厚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1)使用仪器时,必须进行起点调节,使仪器精度准确,以免产生误差。(2)每次测量完毕后,切记必须关掉电源。(3)测试完毕把电池取出,清洁仪器及探头。265强度校核被测气瓶的最小壁厚测量出来后,要将测量值代入相应的强度计算公式进行校核。(1)1980年1月1日以前生产的国产气瓶强度计算公式(2)1980年1月1日至1986年2月1日生产的国产气瓶强度计算公式(3)1986年2月1日以后生产的国产气瓶强度计算公式P气瓶允许的最高工作压力KGF/CM2(MPA)B材料的许用应力,KG/MM2(N/MM2)BB常温下材料的抗拉强度KG/MM2(N/MM2)BS常温下材料的屈服强度KG/MM2(N/MM2)NB抗拉强度的安全系数(无缝钢瓶)公式(1)为3,公式(2)为25。S屈服强度的安全系数(无缝钢瓶)为167。DO筒体的直径。(无缝钢瓶)为1O焊缝减弱系数。16SA减薄后筒体的实测壁厚。PH水压试验压力(MPA)BE瓶体屈服应力保证值N/MM2公式(3)中的13为安全系数27瓶阀装卸机安全操作规程271检查电源,合上电气开关,272接通电源。273启动电机,调整主转卡头与钢瓶定位装置方向一致后关电机。274将钢瓶按定位就位夹紧275卸瓶阀2751将卡头在瓶阀上2752将纽子开关转到“自动操作”。2753按下旋转纽,启动电机直至瓶阀拧出阀体。2754将纽子开关拨至“手动操作”2755按下反转按纽直至电机自动停车,并立即松开按纽,此时主轴即停在固定的方位。2756松开钢瓶,取下瓶阀,取出钢瓶。276装瓶阀2761将钢瓶按定位方向就位,按下气门夹紧。2762用生料带缠在瓶阀外螺纹上,再将瓶阀拧在阀座上。2763将按纽转开关转到“自动操作”2764按正转按纽,启动电机直至瓶阀上紧。2765将按纽转到“手动操作”。2766按正转按纽,启动卡头,使瓶阀定位后停机。2767脱开卡头,松开钢瓶夹具,取出钢瓶。应取出瓶阀加料带,瓶阀上后应外露不少1277瓶阀与座螺纹配合过松时应停止操作,2扣螺纹。278对转动和滑动部位应每班加一次润滑油,减速机每工作半年更换一次机油。279每天下班应进行设备保养一次。28除锈安全操作规程281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282穿戴劳动防护服,防护眼镜。283接通电源。284启动抽风除尘电机。285启动电机。286将钢瓶连续放上钢位上。287钢瓶清除干净后,用手接放地上,如局部还有铁锈或油漆,应用手提砂轮机打磨干净。288工作过程中,应将流出的钢丸收集好。289停机时,关闭总电源。2810停机后,检查清理设备,加润滑油(40号机油)。2811禁止在机器转动过程中进行检查维修设备,如发现有故障,应先停机,切断电源后方可检修。2812每工作十五天,要对机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机件严重磨损或运转异常应及时维修更换。1729加热器(烘干)安全操作规程291先装好加热器(烘干)的气瓶,按实际需要设定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292检查设备部位是否正常。293先启动抽风机,让其运转正常。294将喷涂好的钢瓶,推进加热位置。295加热固化时间结束后,应保温一段时间。296停机时,先关闭抽风机,切断部电源。18210喷涂安全操作规程2101喷涂前,准备好瓶装氧气,接好喷管接头、检查喷枪悬挂输送系统及各类仪表是否正常。2102操作人员要戴好面具,戴手套。2106喷涂时,上下摆动喷枪,使漆均匀喷在钢瓶表面,同时应根据钢瓶表面的光洁度,注意节约用漆,喷漆枪头与钢瓶相距150200MM为宜,若发生意外起火,应及时松开喷枪开关,或关闭电源总开关。大块积聚等情况,经烘烤后的钢瓶要仔细检查是2107注意观察喷涂后的钢瓶有无漏喷,否达到质量要求,否则应时采取补喷措施,对不合格的钢瓶不得喷涂。2108工作中要检修喷漆枪时,消除高压静电后方可拆卸,工作中不准用枪口对人,以防意外事故。2109工作完毕,先关喷漆设备,。清扫场地,回收漆。3、岗位责任制31水压试验岗位责任制(1)负责对受试瓶的原始标记、检验标记的检查和登记,要求认真准确。(2)负责空瓶重量和注满水后重量的测定工作,为进一步鉴别气瓶的腐蚀程度提供依据。(3)负责试压水温和气瓶容积的测定工作,为保证所测得残余变形率的准确性提供必要的条件。(4)了解水压试验的基本原理,熟悉试压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能熟练准确地按操作步骤对气瓶进行水压试验。(5)试压时精神集中,认真填写有关数据,对受试瓶试压质量负责。(6)对超压、漏水及设备故障等问题能基本掌握一些应急措施,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处理,杜绝危险因素的进一步扩大。(7)负责试压机的清洗和保养工作,确保试压设备在安全良好的状态下工作。32装卸瓶阀岗位责任制。(1)认真对待气瓶的余气处理工作,开阀排余气时要细心观察,确保余气放尽才能拆卸瓶阀。(2)负责对待检气瓶瓶阀的安装工作。(3)负责对已检气瓶瓶阀的安装工作。(4)设备使用遵守有关规程,夹具、万向夹头的安装顺利自然,方轴、夹头、瓶阀、瓶身保持一直线,保证设备运转顺利正常。(5)工作时要坚守岗位,注意力集中,不但注意瓶阀的装卸顺利与否,而且在思想上把“空瓶”当“满瓶”对待,提高安全防范意识。(6)对拆卸下来的瓶阀进行认真的检查和管理,避免将有缺陷的瓶阀装上气瓶。(7)定期按规定对瓶头装卸进行保养。33气瓶除锈岗位责任制(1)负责气瓶内外表面的除锈清洗工作。(2)对气瓶表面的除锈质量负责,坚守岗位,根据瓶内腐蚀状况控制好除锈时间,确保气瓶表面腐蚀物基本完全地被清除。(3)对设备使用情况负责,按规程操作除锈机,密切注意机械的运转情况,气瓶上落架要小心,离合器开关板动自然、吻合,保证设备在正常、安全的状态下工作。19(4)对除锈后设备和场地的清理工作负责,工作完毕后,及时清除遗落在除锈机中的铁锈粉尘,抹干净设备,冲洗好工作场地。(5)对除锈机定期保养工作负责。34倒水机岗位责任制。(1)使用倒水机清洗气瓶内部铁锈时,要求做到铁锈清洗干净、彻底。(2)在进行气瓶倒水和干燥工作时,认真负责,保证把水倒完,气瓶内不残留可流动水分,每条瓶倒完水后均用高压气体吹干。(3)对倒水机使用情况负责,点动开关后,密切注意托架的上落情况和机械的运转情况,如发现托架受碰、行程开关失灵或机械运转异常等情况要即时停机处理。(4)对加强工作中的安全保护措施负责,待倒水瓶离开托架1米以外,倒水前要仔细检查夹具的牢固性,用力旋紧夹头,防止气瓶倾斜脱落,使用水枪清洗瓶内铁锈时要小心,预防溅湿电器设备。(5)倒水完毕后,负责场地铁锈清洗和倒水机的保养工作。35超声波测厚岗位责任制。超声波测厚作为确定气瓶是否报废的补充检查手段之一,其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负责,确保气瓶的安全使用和报废,其职责如下(1)了解超声波测厚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按规程进行气瓶的壁厚测定工作。(2)对测厚前的准备工作认真负责,划线定点和除锈要符合有关规定,不能三心二意、马虎了事。(3)测厚时小心仔细,不能马虎,要求读出数据准确无误,对测厚检验质量负责。(4)测厚仪使用正确恰当,调试时谨慎细心,探头轻拿轻放,准确对准被测点平稳按下待数码管显示稳定后方可读数。(5)妥善做好现场清理工作,检测完毕后,测厚仪要干净毛巾擦干净,不留油污,取出电源,妥善保管好,残留在气瓶及场地设备中的甘油要即时用水冲净抹干。(6)认真准确填写数据记录、签署负责人姓名。20在用气瓶管理系统软件使用指导书1概述本在用气瓶检验管理系统是建立在MICROSOFT公司的OFFICE2000或OFFICE2003的EXCEL表格管理系统,可用于气瓶检验单位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的一个办公性软件,可以快捷、方便地录入单位的气瓶使用数据,查询当前检验气瓶的使用情况,并能对各单位使用数据进行总统计,按国家质量监察检验疫总局规定的格式进行报表打印(输出)。应用此软件,可以方便的对气瓶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2硬件环境与软件安装21硬件环境计算机CPUAMD2008内存512M以上,硬盘80G以上,显示器17以上。现检验站气瓶检验管理使用的操作系统为MICROSOFTWINDOWS2000版本软件。22在OFFICE2000或OFFICE2003上安装EXCEL221将OFFICE2000或OFFICE2003光盘放入光驱后,程序一般均可以自动运行安装。如果不能自动运行安装程序,可以双击光盘跟目录下的SETUPEXE文件,手动运行安装程序;222在弹出安装界面的序列号窗口提示里从键盘输入所需序列号(OFFICE2000或OFFICE2003光盘带有);223在弹出的安装菜单选项取EXCEL选项。23单独安装EXCEL如果系统安装有OFFICE2000或OFFICE2003,但未安装EXCEL。231将鼠标指向WINDOWS“开始”菜单上的“设置”子菜单,然后单击“控制面板”;232双击“添加/删除程序”图标,然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则请单击“安装/卸载”选项卡上的“MICROSOFTOFFICE233如果是使用OFFICE安装的EXCEL,2000”,然后单击“添加/删除”按纽。如果只装了EXCEL,则请单击“安装/卸载”选项卡,然后单击“添加/删除”按纽。上的“MICROSOFTOFFICE2000”3软件流程操作31将鼠标指向WINDOWS开始”“菜单上的“程序”子菜单,然后单击“MICROSOFTEXCEL”进入EXCEL工作界面;32建立钢瓶检测工作表。使用工作表可以显示和分析数据,可以同时在多张作表上输入并编辑数据,并且可以对不同的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在创建图表之后,既可以将其置于源数据所在的工作表上,也可以放置在单独的图表工作上。钢瓶检测工作表项目有气瓶登记代码、检验编号、外观检查、容积测定、壁厚测定、水压实验、气密检验、瓶阀检验、检测结论、检验员本次检验日期、下次检验日期。33检测工作数据表的修改双击待编辑数据所在的单元格,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修改。如果要确认所作的改动,请按ENTER键。如果要取消所作的改动,请按ESC键;34检查输入数据无误,点击下拉菜单上的文件/保存,在弹出的菜单选择保存路径和输入保存文件名。4软件管理的意义41实行计算机管理,检验站向政府和客户提供满足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要求,对气瓶的查询、核对、数据更新、到期气瓶的筛选,都变得简易行。对在用气瓶实施计算机管理非常必要,气瓶数量大,流动性大,实行计算机管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气瓶台帐管理难的复杂问题。只有对在用气瓶实施计算机管理,建立在用气瓶数据库,无论是对气体充装销售单位,还是对政府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在用气瓶的安全管理问题。2142运用计算机管理,可以对气瓶管理、检验管理、用户管理、打印报废通知单四个部分,浏览钢瓶检验32的内容,审核检验报告记录、出具检验报告、打印检验报告书。43对钢瓶检验测的所有数据汇总的检验资料及相关生成电子文件,按要求定期定事想政府主管职能部门上报或提供查询。22记录和报告编号方法1编号要求送检气瓶被接受后,由经营管理科在下达工作指令单给予一瓶一号的方式编制气瓶检验编号。检验编号在本检验站内具人唯一性,气瓶的检验原始记录、检验工艺记录、检验报告均应与检验编号相对应或在关栏目中记载检验编号。2编号方式5位流水号3位气瓶类别号2位年度代号21年度代号用2位数代表检验日期所在检验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