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于授予意义动词的用法初探[精品资料]_第1页
中日关于授予意义动词的用法初探[精品资料]_第2页
中日关于授予意义动词的用法初探[精品资料]_第3页
中日关于授予意义动词的用法初探[精品资料]_第4页
中日关于授予意义动词的用法初探[精品资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日关于授予意义动词的用法初探精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摘要中文中的“给”和日语中的“与”在各自语境中都有使对方得到某些东西或某种遭遇等动词意义。且在各自的语言环境中有其相同点与不同点。本文就“给”和“与”两词的授予意义动词用法,从施事、与事、受事三要素使用特点角度对其进行对照分析。关键词给;与;授与;对照作者简介李坤,女,天津外国语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日语语言学方向。H36A10022139(2013)3601“给”和“与”均可以在句中充当谓语动词。在基本句式中都具有施事、与事、受事的成分。而二者的实际使用环境又不尽相同。此三要素中各自语言中体现什么倾向特征,本文通过中日对译语料库的抽样调查,在词典释义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和分析。一、关于施事是有情物或无情物的分析关于汉语“给”的考察。通过使用中日对译语料库,从小说、说明文及法律条款中选取以下例句(1)也许,这不是我们这辈人的事,后人会比我们看得清楚(譬如眼前这个小姑娘),会给出一个冷静的判断,不像我们带了那么多感情。(插队的故事40)(2)一天早晨,航空公司给我送来一个包裹,是几个小孩子寄来的,其中的小包裹是从各地方送到,在香港集中的。(关于女人71)以上例句可以发现,“给”这一动作的发出者可以是人等有情物,也可以是“航空公司”等无情物。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日语“与”的实际使用情况调查中发现以下例句(3)先生父、反対印象私与点於、比較上、連想上、一所私頭上易。(719)(4)炉直上端、焚火煙楽感想与。(破戒742)不难发现,“与”这一动作发出的施事主体可以是人(老师、父亲等)为代表的有情物。也可以是烟的味道等无情物,还可以是一种场景和抽象的感觉。特别是无情物在调查中占了绝大多数。“给”和“与”在各自的语言环境中都可以带有情物和无情物,是二者的共同特点。二、与事同施事之间的地位分析汉语中“给”在句子中所带的宾语和隐性的宾语,在字典中没有规定,可以用于上级也可以运用于下级,受用范围十分广泛。例如“我给老师一支笔”和“老师给我一支笔”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使用,并且没有任何不自然之感。可见“给”带名词宾语时与事与施事没有地位关系的限定。于此相比较,通过对对译语料库中出现“与”的全部119个例句进行分析,发现而在日语的语境中,“与”多呈现出一种“授予”的感觉。本文选取以下几个例句进行说明,例如(5)先生父、反対印象私与点於、比較上、連想上、一所私頭上易。(719)(6)私妻残酷驚怖与事好。(1664)(7)、稚魚三千尾与人工餌料種類分量、英語入表書。(黒雨123)以上例句中老师和父亲给我,我给妻子,人给动物,或是特定的人给广大的受众,都体现了一种施给的“上对下”的印象在里面三、受事种类分析基于汉语中“给”字使用范围广,数据较为庞大。本文通过对长篇小说插队的故事中的“给”字进行了调查,其中做动词使用带名词性受事宾语的有19例,其中受事的表现形式包括抽象事物(7例)与具体事物(12例)。带动宾短语的用例共有80例,而经过分析,作为动词使用的带动宾短语的有5例。由上述数据可见,“给”字既可以做抽象名词的谓语也可以做实义名词的谓语,同时还可以搭配动词,构成双宾语结构。名词类使用抽象与具体比例相差无几,分布情况相当,不具有搭配其中一种名词的强烈倾向。对语料库中30部日文小说、政论、诗集、法律中的“与”所带宾语进行了调查,其中全部119个用例中去除重复使用统计结果如下在72个用例中有61个(847)属于抽象物11个(153)属于具体物。可见“与”在文脉中多与抽象名词搭配的倾向。另外,与“与”的宾语只有名词或名词性质的短语,不能搭配动词构成双宾语结构。也是其与汉语“给”的最大不同之处。通过语料库的考证,对汉语“给”与日语中的“与”进行了的对比,发现在句法特点方面二者具有共同特点,施事主体均可以为有情物也可以为无情物。不同之处在于“给”的施事主体和与事主体无上下级地位限制,而“与”现在一般用在上级授予下级的地位关系里。另外作为二词受事主体的特点“给”既可以搭配名词也可搭配动词。“与”一般只接续名词性宾语不可接续动词,而且多用在抽象名词的使用上。通过以上研究,希望能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排除母语干涉,减少误译有所帮助。参考文献1宮地裕(1965)述語文構造日本言語学第五巻P2352柴谷方良(1978)日本語分析大修館書店PP3043093吕叔湘(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PP2252274朱德熙(1980)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01期PP1731825寺村秀夫(1982)日本語意味出版PP3093146奥津敬一郎(1984)授受動詞文意味文法日语学习与研究1984年01期PP815阅读相关文档隐喻在日语复合动词语义形成中的作用电视编辑工作者文化使命之我见浅析指示语在广告中的应用韩国语相对敬语法的表现形式大学英语教学中意译翻译的应用韩汉祈使句语用对比探究说文解字中的饮食器物文化浅谈行政公文汉藏翻译的作用及意义基于步长和步频合理组合的100米跑成绩影响探究普通话舌面前音发音部位探讨转型时期社区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瑜伽对肥胖女性减肥功效的调查研究东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在英汉语言中的体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问题探讨从群众路线的角度分析党的思想路线如何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浅析旅游业发展问题及其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