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商国际大酒店高支模方案_第1页
万商国际大酒店高支模方案_第2页
万商国际大酒店高支模方案_第3页
万商国际大酒店高支模方案_第4页
万商国际大酒店高支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商国际大酒店高支模架专项方案浙江景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0一四年四月目录第一节、工程概况2一、工程概况2二、施工平面布置4三、施工要求4四、技术保证条件4第二节、编制依据5第三节、施工计划6一、施工进度计划6二、材料与设备计划6第四节、施工工艺技术9一、技术参数9二、工艺流程9三、施工方法9四、检查验收13第五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6一、组织保障16二、技术措施17三、监测监控19四、应急预案20第六节、劳动力计划25一、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5二、特种作业人员25三、劳动力计划25第七节、计算书及相关图纸26【计算书】26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万商国际大酒店2工程地址义乌市稠城街道城北路201209号3建设单位义乌市正华实业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浙江新中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5施工单位浙江景鸿建设有限公司6涉及高、大工程规模地上四至二十二层,地下二层,地上总建筑面积为336445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795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6015平方米,建筑高度为9105米;酒店的二层结构部分中空部位为高支模架工程,具体情况详见概况7质量目标合格8工期目标天2、高大模板概况本工程酒店地上一层至三层,区域(D2/K)/(22/3),主体二层结构为中空无楼板,主体三层结构梁最大跨度为856M,梁截面尺寸有300900、300700、250600,地下室顶板标高为0550,三层结构标高为12150,搭设高度最高为127米,搭设在地下室顶板上,为搭设高度大于8M高支模架,板厚为100MM,高支模面积约为4803。具体位置及梁板资料详见图一3、方案选择说明1)梁的搭设方案方案分类梁方案搭设高度127M板厚120MM所用方案对应梁的断面尺寸(单位MM)300900300700250600计算选择的截面尺寸/搭设高度300900(MMMM)/127M备注1、一般梁都适用,不适用的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2、需要调整部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3、具体参数详见计算书2)板的搭设方案分类板方案搭设高度127M选取计算搭设高度127M板厚120MM备注具体参数详见计算书4、商场支模架基础处理高支模架区域基础为地下室顶板,我项目部保证支模架的基础承载力,我们保留下部二层支撑不拆除,再进行支模架的搭设。(详见支模架剖面图,包括基础)5、砼浇捣顺序由于本工程高支模部位为酒店的屋面结构,施工时存在超高支模架,所有我们先进行酒店二层结构施工,再进行二层柱子施工,待柱子具有足够强度后,再将支模架与柱子及下面几层柱子进行抱箍、支模架整体刚度的加固,最后进行砼浇筑时按梁中间向两端对称推进浇捣,由标高低的地方向标高高的地方推进。事先根据浇捣砼的时间间隔和砼供应情况设计施工缝的留设位置,砼采用地泵浇筑时,固定泵位置从楼层中走,不允许与支模架相连。二、施工平面布置见附表三、施工要求1、确保模板在使用周期内安全、稳定、牢靠。2、模板在搭设及拆除过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进度要求。3、模板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禁盲目施工。四、技术保证条件1、安全网络2、模板的搭设和拆除需严格执行该专项施工方案。第二节、编制依据国家、行业、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本工程相关图纸。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J109052006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87号)浙江省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其它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规程。第三节、施工计划一、施工进度计划详见万商国际大酒店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二、材料与设备计划梁扣件/板扣件高架1、钢材的选用1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2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3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采用48336的钢管。4新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4钢管外径、壁厚、断面等的偏差,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工具1焊接钢管尺寸(MM)外径壁厚外径壁厚050505045游标卡尺2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170塞尺,拐角尺3钢管外边面锈蚀深度05游标卡尺5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6使用的钢管、扣件必须复试合格后再使用。5旧钢管的检查在符合新钢管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2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查工具钢管弯曲A各种杆件钢管的端部弯曲L155B立杆钢管弯曲3ML4M4ML65M12201C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L6530钢卷尺冲压钢脚手板A板面挠曲L4ML4M12162B板面扭曲(任一角翘起)5钢卷尺3钢管上严禁打孔。6钢铸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中规定的ZG200420、ZG230450、ZG270500和ZG310570号钢的要求。7钢管扣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8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1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2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3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9连接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中的规定。10连接用的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5782。2、木材的选用1模板结构或构件的树种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2模板结构应根据受力种类或用途选用相应的木材材质等级。木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3用于模板体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4主要承重构件应选用针叶材;重要的木质连接件应采用细密、直纹、无节和无其他缺陷的耐腐蚀的硬质阔叶材。5当采用不常用树种作为承重结构或构件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要求进行设计。对速生林材,应进行防腐、防虫处理。6当需要对模板结构或木材的强度进行测试验证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标准进行。7施工现场制作的木构件,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制作的原木、方木结构,不应大于15;2板材和规格材,不应大于20;3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应大于18;4连接件,不应大于15。3、竹、木胶合模板板材的选用1胶合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有保温性良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板材厚度不应小于12MM,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70006的规定。2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3胶合模板应采用耐水胶,其胶合强度不应低于木材或竹材顺纹抗剪和横纹抗拉的强度,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4进场的胶合模板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外,还应保证外观尺寸合格。【梁方案】面板材料18MM厚胶合面板主楞材料圆钢管次楞材料木方梁底支撑方木支架钢管48336【板模板方案】面板材料18MM厚胶合面板板底支撑方木支撑立杆材料48336第四节、施工工艺技术一、技术参数梁方案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M09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立杆步距M15梁支撑架搭设高度M127梁两侧立杆间距M09承重架及模板支撑设置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梁底纵向支撑根数3梁截面宽度M03梁截面高度M09主楞间距MM500次楞根数4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3穿梁螺栓类型M12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为150,350,550模板自重KN/M205钢筋自重KN/M315施工荷载KN/M22新浇混凝土荷载侧压力KN/M217848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2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4板方案立杆纵距M09立杆横距M09立杆步距M15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127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M01板底支撑间距MM300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二、工艺流程1、梁扣件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进行复核搭设梁模板支架安装梁底楞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板安装另一侧模板安装上下锁品楞、斜撑楞、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接牢固办预检。2、板扣件高架搭设支架安装横纵大小龙骨调整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顶板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办预检。三、施工方法1、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须兼顾施工操作简便、统一、经济、合理等要求,因此梁与板整体支撑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是立柱步距要一致,便于统一搭设;立柱纵或横距尽量一致或成倍数,便于立柱纵横向水平杆件拉通设置;构造要求规范设置,保证整体稳定性和满足计算前提条件。2、二层柱模板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先浇捣柱砼,梁板支模架与浇好并有足够强度的柱和原已做好的主体结构拉结牢固。经有关部门对钢筋和模板支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捣梁板砼。3、浇筑时按梁中间向两端对称推进浇捣,由标高低的地方向标高高的地方推进。事先根据浇捣砼的时间间隔和砼供应情况设计施工缝的留设位置。4、根据本公司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决定采用梁模板扣件钢管架、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架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5、一般规定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3不同支架立柱不得混用。4构造简单,装板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5多层支撑时,上下二层的支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应设底座和垫板。6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7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措施。8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9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示意图如下10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向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距离,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11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12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48336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并应采用3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13支架搭设按本模板设计,不得随意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可。6、立柱及其他杆件1扣件式1立柱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2搭接要求本工程所有部位立柱接长全部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严禁搭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件50H/3LA/3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端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7、水平拉杆1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拉通;2水平杆件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图LA/3LAHA50LB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立杆A/3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8、剪刀撑1本工程支撑高度超过8M,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该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2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9M09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每4跨(且不大于5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9、周边拉结1二层柱与水平结构分开浇筑,以便利用其与支撑架体连接,形成可靠整体;2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在立柱周全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拉结间距应大于两跨,且拉结点不少于3个;3用抱柱的方式(如连墙件),如下图,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提高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四、检查验收1、不满足要求的相关材料一律不得使用,采用问责式制度,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进行检查验收,并且签字。2、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将隐患消灭在初始状态,避免遗留安全隐患和加固时人力、物力大量耗费。确保一次验收通过。3、砼结构观感质量符合相关验收标准,少量的缺陷修补完善。4、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如下表项目允许偏差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中心线位置5插筋外露长度10,0中心线位置2预埋螺栓外露长度10,0中心线位置10预留孔尺寸10,0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如下表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基础10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柱、墙、梁4,5钢尺检查不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层垂直高度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临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6、立柱、纵横向水平拉杆、剪刀撑等重要杆件的垂直偏差、水平偏差、质量等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与允许偏差序号项目一般质量要求1构架尺寸(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步距)误差20MM25M50MM2立杆的垂直偏差架高25M100MM3纵向水平杆的水平偏差20MM4横向水平杆的水平偏差10MM5节点处相交杆件的轴线距节点中心距离150MM6相邻立杆接头位置相互错开,设在不同的步距内,相邻接头的高度差应500MM7上下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位置相互错开,设在不同的立杆纵距内,相邻接头的水平距离应500MM,接头距立杆应小于立杆纵距的1/31)搭接部位应跨过与其相接的纵向水平杆或立杆,并与其连接(绑扎)固定2)搭接长度和连接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类别杆别搭接长度连接要求立杆连接扣件数量依承载要求确定,且不少于3个8杆件搭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纵向水平杆1M不少于3个连接扣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拧紧扣件螺栓,其拧紧力矩应不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9节点连接其它脚手架按相应的连接要求7、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时,还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对梁底扣件进行100检查。8、立柱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9、高大支模架验收表模板支架验收记录表项目名称搭设部位高度跨度最大荷载搭设班组班组长操作人员持证人员证书符合性专项方案编审程序符合性技术交底情况安全交底情况进场前质量验收情况材质、规格与方案的符合性使用前质量检测情况钢管扣件外观质量检查情况检查内容允许偏差方案要求实际质量情况符合性梁底30MM立杆间距板底30MM步距50MM立杆垂直度075且60MM扣件拧紧4065NM立杆基础扫地杆设置拉结点设置立杆搭接方式纵、横向水平杆设置垂直纵、横向剪刀撑水平(高度4M)其他施工单位检查结论结论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人员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监理单位验收结论结论检查日期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第五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一、组织保障安全保证体系二、技术措施1、准备工作1模板拼装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2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1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5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2标高测量,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3竖向模板的支设应根据模板支设图;4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5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2、模板支设1梁、板模板1梁、板的安装要密切配合钢筋绑扎,积极为钢筋分项提供施工面;2所有跨度4M的梁必须起拱02,防止挠度过大,梁模板上口应有锁口杆拉紧,防止上口变形;3所有2MM板缝必须用胶带纸封贴;4梁模板铺排从梁两端往中间退,嵌木安排在梁中,梁的清扫口设在梁端;5梁高300的梁侧模板底部的压条不得使用九合板,用方木固定钢管顶、夹牢;梁高300的梁如用模板压条,则其抗剪强度必须能满足,浇砼时不能挤崩掉。3、模板支架搭设的一构造要求1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2钢管立杆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3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层高在820M,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4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483MMX36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并应采用3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5)对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其高度与宽度相比大于两倍的独立支撑系统,应加设保证整体稳定的构造措施。(6)高大模板工程搭设的构造要求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支撑系统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应设置扫地杆、纵横向支撑及水平垂直剪刀撑,并与主体结构的墙、柱牢固拉接。(7)搭设高度2M以上的支撑架体应设置作业人员登高措施。作业面应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8)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塔吊等起重设备钢结构架体机身及其附着设施相连接;禁止与施工脚手架、物料周转料平台等架体相连接。(9)本工程模板支撑系统高度大于10M,对于模板搭设应该要设安全防护,在二层结构设置毛竹片满铺,预防高处坠落,并在与周边结构相连部位设置材料进出通道。4、模板拆除1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2支拆模板时,2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3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模。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2底模拆除梁长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100;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75;悬臂构件达到100后方可拆除;3板底模2米,混凝土强度达到50,2米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75,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4柱模拆除,先拆除拉杆再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到地面。5墙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再拆水平撑和斜撑,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不得直接往下抛。6楼板、梁模拆除,应先拆除楼板底模,再拆除侧模,楼板模板拆除应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根支柱暂不拆,操作人员应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档自由坠落,再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过2米。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除上层排架,使木档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有穿墙螺栓的应先拆除穿墙螺杆,再拆除梁侧模和底模。7当立柱的水平拉杆超过2层时,应首先拆除2层以上的拉杆。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杆时,应和拆除立柱同时进行。8当拆除48M跨度的梁下立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拆除。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底板向旁侧拉倒的拆除方法。三、监测监控1、监测措施1监测控制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2监测点设置观测点可采取在临边位置的支撑基础面(梁或板)及柱、墙上埋设倒“L”形直径12钢筋头。3监测措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的应及时解决。4仪器设备配置名称规格数量精度电子经纬仪DT202C1精密水准仪12”全站仪一台RXT23212”,最大允许误差20”自动安平水准仪2千米往返3MM红外线水准仪1激光垂直仪DZJ22H/40000对讲机3检测板手15监测说明班组每日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进行安全周检查,公司进行安全月检查,模板工程日常检查重点部位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2连墙件是否松动;3架体是否有不均匀沉降,垂直度偏差;4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6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6监测频率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在混凝土实凝前后及混凝土终凝前至混凝土7天龄期应实施实时监测,终凝后的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1本工程立柱监测预警值为10MM,立柱垂直偏差在24MM以内;2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疏散人员,并及时进行加固处理。四、应急预案1、目的提高整个项目组对事故的整体应急能力,确保意外发生的时候能有序的应急指挥,为有效、及时的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经济损失,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制定本预案。2、应急小组成员及职责(1)成立应急小组,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及项目部全体班组长、骨干职工组成。王金果任应急小组组长。许贞刚任应急小组付组长。组员由楼仙香、楼其兵、何梅贞、朱红花及全体班组长组成。具体分工如下王金果负责现场,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许贞刚立即指挥木工班组进场抢险、抢救。何梅贞负责人员疏导被困人员、维持现场秩序。朱红花负责立即同消防、医院、公安部门的联系,说明详细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电工负责现场电气线路及照明的控制。3、应急物资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材料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千斤顶、模板、钢管等应急材料。3、培训及预演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施前,对应急小组成员和木工班组全体成员培训抢救知识及注意事项。并进行抢险预演。培训及预演内容若施工过程模板发生坍塌,施工人员没有出现伤亡事故,在确认坍塌处不会再次发生坍塌后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楼其兵指挥泥工组清理混凝土,吴恺指挥木工组用千斤顶等应急材料立即对模板进行清理拆除、回顶、加固。任健健指挥钢筋组进行钢筋整修。整修完毕针对必须找出坍塌愿意,对其他模板针对性加固后继续浇筑混凝土。若模板发生坍塌,施工人员被埋压在模板下,立即停止继续施工。上班施工人员立即撤离现场。4、应急反应预案1事故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作业人员、班组长、现场负责人、项目部安全主管领导应逐级上报,并联络报警,组织抢救。2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一般为现场事故知情人员、作业队、班组安全员、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发生重大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在1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3现场事故应急处理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高空坠落、模板坍塌、物体打击等重大事故。5、模板坍塌事故应急预案、预防重大坍塌事故的组织措施、健全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傅坚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安全员坚持天天对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地做好预防工作。、建立与当地社会医疗机构及政府部门的联系。、预防重大坍塌事故的技术措施、项目经理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全负责。项目经理部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建筑工程特点,编制预防坍塌事故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模板作业前,按设计单位要求,根据地质情况、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模板作业时,项目部对模板支撑宜采用钢支撑材料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和竹材作立柱。支撑立柱基础必须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支撑立柱基础面为泥土地面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对地面平整、夯实,并加设满足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垫板后,方可用以支撑立柱。斜支撑和立柱应牢固拉接,形成整体。、楼面、屋面堆放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具或其他物料时,应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堆放数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楼面、屋面进行加固。、在二层结构与四层结构满铺毛竹片,并设置材料进出通道及行人通道,保证民工有安全通道通行,材料正常进出,也可作为支模架检查验收通道。、抢救物资准备、项目部配备一定数量的园木、槽钢、毛竹片、砂包、水泵等,确保发生重大坍塌事故时及时投入使用。、项目部应准备一些日常的创伤用药以及一定数量的挡架,便于发生坍塌事故时在社会医疗机构到来之前能进行常规的以及必要的自救,能有效地防止灾害事故影响的扩大。、坍塌事故的控制和处理、坍塌事故发生以后,施工人员应及时撤离事故现场,并及时通知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小组成员应及时到位,统一指挥,全力以赴投入抢救、抢修,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当有人员伤亡发生时,应立即通知当地的社会医疗机构,并组织项目部的抢救人员进行必要的自救。、当事故发生以后需全员撤离时,应立即联系足够的车辆保证人员安全快速撤离。、在事故发生区域设置警戒线,除抢救人员可以进出外,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将事故发生的情况以及现场自救的情况作详细地汇报,以便制定更加快速有效的抢险方案,减少因事故带来的损失。、坍塌事故的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资料整理、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更有效地控制坍塌事故的发生。、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应急预案的修改应急预案编制好以后,在实施过程中应随着现场条件的变化对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修改,特别是当事故发生并处理完毕后,应根据事故的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中不切合实际的部分加以修改,以便能够更好地为现场施工服务,增强其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修改后的应急预案应及时报上级部门审批签字。、应急预案的演习计划应急预案编制好以后,项目部应根据应急预案的各项措施组织人员进行相关的演习,便于事故发生以后,相关人员能够熟练的进行事故抢救,同时也可鉴定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6、高空坠落应急救援方法现场只有1人时应大声呼救;2人以上时,应有1人或多人去打“120”急救电话及马上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抢救。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现象,并尽可能了解伤员落地的身体着地部位,和着地部位的具体情况。如果是头部着地,同时伴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很可能是颅脑损伤,应该迅速送医院抢救。如发现伤者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帕棉花或纱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如果伤员腰、背、肩部先着地,有可能造成脊柱骨折,下肢瘫痪,这时不能随意翻动,搬动时要三个人同时同一方向将伤员平直抬于木板上,不能扭转脊柱,运送时要平稳,否则会加重伤情。7、高支模工程技术预防和管理措施A、模板工程在进行施工前必须经过详细的计算,由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实施。在计算过程中必须以荷载最不利组合为计算基础。对个构件的抗弯、抗剪、扰度、的别是较长的受压构件的长细比、地基的承载力今进行计算。B、支模板所用的各种材料、配件必须为合格产品,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必须齐全、可靠。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准用在施工当中,已进场的坚决予以退场。C、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计算书中的数据进行支设。不允许随意调整系统内各构件的间距、位置。D、对于直接支设在基土上时,基土必须夯实。与基土直接接触的构件必须加设垫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密切注意天气情况,遇雨天应采取排水措施。E、安装、拆除模板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装、拆除作业过程中保护措施要齐备。进行高空作业时要有防坠落措施。F、拆除模板必须履行拆模审批手续,混凝土强度达到允许值后方可拆除,严禁随意乱拆。拆除前必须将作业面封闭,禁止他人出入,拆除按照技术交底进行,严禁野蛮施工。G、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工作区。H、作业过程中任何物品不得随意抛扔,防止坠落伤人。I、大风、大雨、大雪天不得进行作业。8、其他应急措施(1)浇筑施工过程中,如果支撑架有什么情况,必须马上停止施工,上部作业人员全部疏散到安全地方,项目部组织人员和支撑架施工人员进行检查排除各种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检查和验收工作,根据脚手架验收规范严格执行,保证不超载施工。(2)一旦在砼施工过程中,一处板或梁处出现轻微下陷,施工人员应马上通知项目部,及时疏散施工人员,马上卸掉板上的砼,停止施工,再加强底部支撑架的支撑力,对整个支撑架进行加固通过验收后再施工,保证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如果发生模板发生下沉情况,下部采用千斤顶顶升至设计标高。(3)发生火灾事故时,现场救援专业人员应立即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并报告项目部领导指挥人员立即到现场指挥,组织非应急人员疏散。在火势扩大蔓延时,立即寻求第三方求助,拨打119,并组织抢救财产和保护现场。(4)触电情况的发生采取的应急措施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棍、竹竿等绝缘物把电线从触电者身上移开,使伤员尽早脱离电源。对神志清醒者,应让其在通风处休息一会,观察病情变化。对已失去知觉者,仰卧地上,解开衣服等,使其呼吸不受阻碍,对心跳呼吸停止的触电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措施进行抢救。9、应急通信联络项目负责人王金果手全员何梅贞手术负责人许贞刚手院救护中心120匪警110火警119通信联系方式应在施工现场和营地的显要位置张贴,以便紧急情况下使用。第六节、劳动力计划一、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项目部配置两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分别是何梅贞、朱红花。二、特种作业人员项目部配置15名专业架子工、1名电工、2名电焊工、1名塔吊司机、1名塔吊指挥、1名司索工。以上人员均持有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三、劳动力计划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三级教育,支模架搭设人员、现场电工、电焊工有特殊工种上岗证。机械操作工有上岗证。木工班组15人,其中5人为支模架搭设人员。钢筋班组8人。泥工班组8人。现场电工0人。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木工班组必须留有2人守模,钢筋工1人,现场电工1人。以上人员在重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施前由项目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进行全面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第七节、计算书及相关图纸【计算书】梁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一、梁方案梁段KL1。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BM030;梁截面高度DM090;混凝土板厚度MM12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9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09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1270;梁两侧立杆间距M090;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0;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75;2荷载参数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2400;模板自重KN/M2050;钢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78;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40;3材料参数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0;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216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面板材质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800;面板弹性模量EN/MM26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4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6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800;梁底纵向支撑根数3;5梁侧模板参数主楞间距MM500;次楞根数4;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3;固定支撑水平间距MM500;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150MM,350MM,550MM;主楞材料圆钢管;直径MM4800;壁厚MM300;主楞合并根数2;次楞材料木方;宽度MM6000;高度MM8000;二、梁侧模板荷载计算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F022T12V1/2FH其中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750M;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分别计算得17848KN/M2、18000KN/M2,取较小值17848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次楞的根数为4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1强度计算材料抗弯强度验算公式如下M/WF其中,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501818/627CM3;M面板的最大弯矩NMM;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照均布活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M01Q1L20117Q2L2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12051785099638KN/M;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Q21405409252KN/M;计算跨度L900120/41260MM;面板的最大弯矩M019638900120/4120117252900120/412851104NMM;面板的最大支座反力为N11Q1L12Q2L119638900120/41/1000122520900120/41/10003543KN;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851104/27010432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32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0677QL4/100EIL/250Q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线荷载设计值QQ19638N/MM;L计算跨度L900120/41260MM;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E6000N/MM2;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50181818/12243CM4;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6779638900120/414/10060002431050205MM;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L/250900120/41/250104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205MM小于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104MM,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1次楞计算次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次楞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Q3543/05007085KN/M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宽度60MM,高度80MM,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W1688/664CM3;I16888/12256CM4;E900000N/MM2;计算简图剪力图KN弯矩图KNM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177KNM,最大支座反力R3897KN,最大变形0132MM1次楞强度验算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M/WF经计算得到,次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177105/64010428N/MM2;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7N/MM2;次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28N/MM2小于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7N/MM2,满足要求2次楞的挠度验算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500/400125MM;次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132MM小于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125MM,满足要求2主楞计算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力,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3897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主楞采用圆钢管,直径48MM,壁厚3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24493899CM3;I2107832157CM4;E20600000N/MM2;主楞计算简图主楞弯矩图KNM主楞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448KNM,最大支座反力R7910KN,最大变形0287MM1主楞抗弯强度验算M/WF经计算得到,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448105/899103499N/MM2;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499N/MM2小于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2主楞的挠度验算根据连续梁计算得到主楞的最大挠度为0287MM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230/4000575MM;主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287MM小于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0575MM,满足要求五、梁底模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两跨连续梁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3001818/6162104MM3;I300181818/12146105MM4;1抗弯强度验算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M/WF钢筋混凝土梁和模板自重设计值KN/MQ11224001500900500300907598KN/M;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KN/MQ2142002000300901512KN/M;Q759815129110KN/M;最大弯矩及支座反力计算公式如下MMAX0125QL201259111502256104NMM;RARC0375Q1L0437Q2L03757598015043715120150526KNRB125QL1259110151708KNMMAX/W256104/16210416N/MM2;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16N/MM2小于梁底模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0521QL4/100EIL/250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QQ1/126332KN/M;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L15000MM;E面板的弹性模量E60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15000/2500600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52175981504/10060001461050023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023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06MM,满足要求六、梁底支撑的计算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方木。强度及抗剪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1荷载的计算梁底支撑小楞的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Q1708/035694KN/M2方木的支撑力验算方木计算简图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688/664CM3;I6888/12256CM4;方木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最大弯矩M01QL20156940320051KNM;最大应力M/W0051106/6400008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08N/MM2小于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方木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3V/2BH0其中最大剪力V065694031025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310251000/26080032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17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032N/MM2小于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17N/MM2,满足要求方木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0677QL4/100EIL/250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067756943004/10090002561040014MM;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03001000/2501200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014MM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12MM,满足要求3支撑小横杆的强度验算梁底模板边支撑传递的集中力P1RA0526KN梁底模板中间支撑传递的集中力P2RB1708KN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及梁侧模板自重传递的集中力P309000300/403001201202400014200012203000900012005000562KN简图KNM剪力图KN弯矩图KNM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支座力N1N21943KN;最大弯矩MMAX0711KN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