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环保大道新建工程施工测量设计方案 毕业设计_第1页
宜兴市环保大道新建工程施工测量设计方案 毕业设计_第2页
宜兴市环保大道新建工程施工测量设计方案 毕业设计_第3页
宜兴市环保大道新建工程施工测量设计方案 毕业设计_第4页
宜兴市环保大道新建工程施工测量设计方案 毕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宜兴市环保大道新建工程施工测量设计方案)侯东海专业名称工程测量班级测量081学制三年学号0840153109学历层次专科指导教师林乐胜评阅人论文(设计)提交日期2011年月日论文(设计)答辩日期2011年月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一年六月十五日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书专业、班级测量081班姓名侯东海日期1、设计题目宜兴市环保大道新建工程施工测量设计方案2、设计指导教师(签名)3、设计评阅人(签名)评阅日期4、评定意见及成绩2011年月日中文摘要道路测量是为各种等级的公路设计和施工服务的。随着技术的革新,传统的测量技术已经被数字化技术所取代。首级控制网的布设方法有导线控制网、GPS控制网等;而施工控制网也随着道路等级的不同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通过精度评定与经济预算选出最佳方案。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道路工程测量,简称道路测量。关键词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道路施工测量、竣工测量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1工程任务112已有资料分析与利用113已有平面控制点与高程控制点1第二章测区自然情况221环境情况222气候特点2第三章基础控制测量方案231测前准备2311资料准备2312测量准备3313技术规范332平面控制测量3321等级与精度3322导线网的布设3323导线测量533高程控制测量6331等级与精度6332水准网的布设7333水准测量834测量成果整理1135内业理论计算1136作业流程总结14第四章道路施工测量1441恢复中线测量1442施工控制桩的测设1543路基边桩的测设1644现状调查及原地面测量1345路基施工测量1446路面施工测量17461路面基层施工测量17462路面面层施工测量1747路缘石、边坡与边沟施工测量1748竣工测量18第五章仪器选用及人员组织1851仪器选用1852人员安排18第六章成本分析19第七章成果归档20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任务环保大道是宜兴市环保科技工业园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规划宜兴开发区得重要纵向道路,以列入宜兴市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本项目起点104国道方砚,向东北延伸,分别与新老204省道、远东大道交叉,路线经过西木村、上终点远东大道北侧约130M吕家于,全长7305KM,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55M。该项目分两个标段I标段K0000K3900,起点位于104国道,终点位于红塔桥附近,全长3900KM;II标段K3900K7305474,起点位于红塔桥附近,至终点远东大道附近,全长约3405KM。我项目部承担II标段的施工。12已有资料分析与利用设计院提供的1500的地形图。120000航空摄影图。GPS控制网图。GPS控制点成果表。12000的线路平面图。根据上述已有资料进行分析初步建立施工控制网经过实地勘察和充分考虑,选择最佳方案形成附和平面导线和附和水准导线。13已知平面控制点与高程控制点平面控制点利用东南大学设计院测设的GPS点。A级点一个和F级点四个A061、F008、F002、F003表11控制点起算数据表(单位M)点名标志X轴坐标/MY轴坐标/M备注A061水泥底柱钢钉3478544715478265167F008水泥底柱钢钉3478830753478410401F002水泥底柱钢钉3481377726479453351F003水泥底柱钢钉3481528501479941103高程控制点利用东南大学设计院提供的四个四等水准点A061、F008、F002、F003表12已知高程数据据表(单位M)点号标志高程/M备注地点A061水泥底柱钢钉4454四等水准点F008水泥底柱钢钉4351四等水准点F002水泥底柱钢钉4436四等水准点F003水泥底柱钢钉4477四等水准点第二章测区自然情况21环境情况本工程起与104国道砚,向东北延伸,分别与新老240省道,远东大道交叉,路线经过西木村、上堡村,亳村,终点位于远东大道北侧约130MM吕家于,全长7305M,所经进过的河流有红胜河、红塔河、高塍河等。其中高塍河桥有一定行船要求。在拟建的道路范围内大部分为农田耕地,部分地段为民房和厂房,部分地段鱼塘密集。整个场区地势起伏稍大,场地标高在266740M之间,该场地原始地貌似属于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湖冲积平原地貌单元。22气候特点本项目所处区域全年温暖湿润,热量条件好,最高气温3839摄氏度,最低气温10摄氏度,平均气温15摄氏度,平均降水量11001300MM,汛期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百分之五十,全年蒸发量1100MM,主导风向东南风。雨季和低温是影响公路建设的自然因素。第三章基础控制测量方案31测前准备311测量桩位交接3111测量桩位交接工作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或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测量工程师交桩。交桩要有桩位平面布置图。桩位交接后办理交接手续。3112交接桩数量根据工程的大小确定。与另外施工段连接处,要求在连接处向界外多交至少一个坐标点和水准点。3113接桩时察看点位是否松动或被移动,若已松动或被移动,及时向勘测单位提出补桩的申请。3114施工单位逐一记录现场点位,并做好桩位标记录,桩标不突出的应用钢尺拴桩,做好标记,便于寻找复测。3115接桩后及时进行标桩保护,采取混凝土加固、砌保护井和钉设标志牌等措施,容易被车撞轧的控制点钉设防护栏杆等。312桩位复测3121接桩后依据设计图纸和交桩资料进行内业校核,检查成果表中的各项计算是否正确。3122桩位的坐标复测宜采用附合导线法进行,高程复测宜采用附合水准测法进行。3123复测中发现问题及时与交桩单位联系解决。复测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提交复测报告,以使复测成果得到确认后使用。313资料准备由于本期工程量不是很大,但工期短,由于道路大多贯穿田地、河流和村庄,障碍物遮挡较为严重。这给测量工作的进度带来了影响,在进行控制测量时,若不考虑控制点之间是否通视,距离是否适当,前期布设的控制点是否会在施工过程中被破坏等。导致后续施工放样无法进行,这不仅影响施工工期,而且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失控,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和精度。所以,针对上述复杂的这项工程的条件,控制测量网的布设、观测方法和平差方法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能否优质、高速的完成。工程控制测量的起算依据是由东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在施工范围内的导线点(均附带相应的坐标、高程数据),我们依据施工现场已有的高级测量控制点,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如下方案对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首先,结合本工程的特点,要布设一个覆盖整个工程范围的平面控制网系统,工程初期,我们经过实地勘察,结合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分析,并考虑工程施工分阶段进行,拟在施工范围周边固定位置上布设附和导线和水准路线来完成工程测量的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其二,在特殊条件下,可利用前后方交会法、支导线等观测方法对施工的重点部位进行加密控制和复核,并结合作业的不同阶段予以调整;312测量准备工程测量是工程的先行管理工序,测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的顺利开展及全工程的质量等级,为保证工程的全过程施工质量,本工程将组建一个专门的测量班子,负责施工全过程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和施工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我项目部在该工程配置了精度较高的测量仪器,仪器在使用前必须经有关部门检验、校验合格后方能使用。(详见第五章)313技术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0412000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D302004GPS测量规范GB/工平面控制测量321等级与精度环保大道为一级公路,根据公路测量规范一级公路的控制技术指标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回数2”级仪器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级4055151/30000210N1/15000注1表中N为测站数2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应超过表中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中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水平角测量的测站限差导线等级半测回归零差2C变动或半测回同三方向较差各测回同一方向较差同一测站指标差之差各测回垂直角之差一级12181215水平距离的测量限差平面控制网仪器精度等每边边测回一测回读数单程各测回往返测距较差数等级级往返较差(MM)较差(MM)(MM)一级10MM级仪器2210152(ABD)322导线网的布设根据已有的资料和实地的勘察,结合各种因素的考虑,最后初步确定了施工控制导线的布网形式采用附和导线,与一标段共用起始边A061F008,共用点坐标为高级点,由东南大学设计院提供,终边为F002F003亦由设计院提供,设计全长共9个未知点,控制整个II标段,在导线设计中与已有的其他高级点进行联测。一、导线点的选取1布网的形式和各种因素的考虑,点位应选在距即将施工道路200300M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固定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2点之间通视良好,视线之间尽量不受物得影响。3相邻之间的测距尽量不受散热塔、烟囱、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的影响。4相邻点之间的视线倾角应尽量小,不宜超过3。5充分利用已有控制点二、导线点的埋设根据选点的要求导线点距征地线外200300左右,控制点标志采用1420MM、长度为3040CM的普通钢筋制作,钢筋顶端应锯“十”字标记,距底端约5CM处应弯成钩状。如图所示钢筋浇筑在混泥土块中,埋在土中预留23CM,混泥土块埋在土中露出原地面23CM,混泥土周围用碎石混泥土加固防止下沉和移动。在混泥土土块上进行编号以JM(加密)、BM水准含坐标等字样。在桥头的附近都埋设水准点与GPS点进行联测并加以防护防止被破坏。323导线测量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采用2“级全站仪进行测角量边的数据的采集。1、水平角观测仪器或反光镜的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水平角观测过程中、气泡的中心位置的偏差离整置中心不宜超过1格,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正负3。的范围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有垂直补偿器的仪器,可不受此款的限制。如受外界因素(震动)的影响,仪器的补偿器无法正常工作或,超出补偿器的补偿范围时应停止观测。当测站或照准目标偏心时,应在水平角观测前或观测后测定归心元素。测定时,投影示误三角形的边长,对于标石、仪器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5MM,对于照准标志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10MM。投影毕业后,除标石中心外,其它各投影中心均应描绘两个观测方向。角度元素应量置15,长度元素应量置1MM。尽量减少光折射的影响及其它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一测回内2C互差或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下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时,应重测回。若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回。当重测的的测回数超过总的测回数的1/3时,应重测该站。控制网的水平角的观测应按照相应等级的规范要求执行,并将数据记录在外业记录薄上。2、距离测量测距的精度指标MDABD式中MD测距中误差(MM)A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MM/KMD测距长度(KM)在测距之前仪器及相关的气象仪表应及时校验。测站的对中误差和反光镜的误差不应大于2MM。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如果观测顺序出现分群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观测。在边长的测量时,应分别两端点观测始末的气象数据,计算时应取平均值。尽量减小旁光的折射对测距的影响。测量气象元素的温度计宜采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气压表应选用高原型空盒气压表读数钱应将温度计悬挂在离开地面和人体15M以外太阳不能直射的地方,且读数精确到02摄氏度;气压表应整平,指针不应滞阻,且读数精确至50PA。进行气象改正,减少测距误差。距离的观测按照电子测距的相应等级规范执行,并将数据记录在记录薄上。33施工高程控制测量331等级与精度根据公路测量规范一级公路的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型号水准尺与知点联测附合线平地(MM)山地(MM)四等1016DS3双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20L6N注1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2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的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离的较差(M)前后视距离较差累积(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MM)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高差较差(MM)四等DS31005100235332水准网的布设根据已有的资料和实地的勘察,结合各种因素的考虑,最后初步确定了施工水准路线的布网形式,采用附和水准,与一标段共用起始点,共用点为高级点,由设计院提供,终点为F002,进行测量时中间段与已知水准点进行联测。一、水准点的选取布网的形式和各种因素的考虑,点位应选在距即将施工道路50100M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固定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点之间通视良好,视线之间尽量不受物得影响。相邻之间的距离在200M左右充分利用旧有的水准点尽量避开河塘,河流等容易破坏的地方二、水准点的埋设根据选点的要求水准点距征地线外50100左右,控制点标志采用直径1420MM、长度1520CM的普通钢筋制作,距底端约5CM处应弯成钩状。如下头所示钢筋浇筑在混泥土块中,埋在土中预留23CM,混泥土块埋在土中露出原地面23CM,混泥土周围用碎石混泥土加固防止下沉和移动。在混泥土土块上进行编号以HB1、HB2命名水准点。在桥头附近都埋设水准点与高级点进行联测并加以防护防止被破坏。332水准测量为了保证高程测量的精度采用DS3级光学水准仪利用双面尺法进行四等水准测量。1、水准测量数据的采集及水准尺规定水准仪器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I不超过20秒补偿、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误差对于三等不超过05秒。水准尺的米间隔平均边长与名义长之差,对于木质双面水准尺,不超过05MM。此上要求要经过专门机构进行校定,详见检定书。在软土地上要用尺垫在天气成像清晰时观测,减小误差野外测站的测量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操作水准测量数据观测应按照相应等级的规范要求执行,并将数据记录在外业记录薄上2、水准网布设方案要求水准路线应尽量沿坡度小的道路布设,以减弱前后视折光误差的影响,尽量避免跨越河流、湖泊、沼泽等障碍物。水准路线若与高压输电线或地下电缆平行,则应使水准路线在输电线或电缆50M以外布设,以免电磁场对水准测量的影响。布设首级高程控制网时,应考虑到便于进一步加密。水准网应尽可能布设成环形网或结点网,在个别情况,也可布设成附合导线。应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以求得高程系统的统一。注意测区已有水准测量成功的利用。3、水准测量的操作程序(1)整平仪器使望远镜绕竖轴旋转时,水准气泡两端分离不大于1厘米;(2)将望远镜对准后视标尺黑面,转倾斜螺旋使水准气泡准确居中,读记下丝、上丝和中丝的标尺读数。计算后视视距,计算上下丝中数与中丝之差,并判断是否超限;(3)将望远镜照准前视标尺黑面,转倾斜螺旋使水准气泡准确居中,先读记中丝标尺读数,再读记下丝、上丝标尺读数。计算前视视距、前后视距差、视距差累计值,判断是否超限。计算上下丝中数与中丝之差,并判断是否超限;(4)照准前视标尺红面,转倾斜螺旋使水准气泡准确居中,读中丝标尺读数。计算前视黑、红面读数之差(黑K红),并判断是否超限;(5)照准后视标尺红面,转倾斜螺旋使水准气泡准确居中,读中丝标尺读数。计算后视黑、红面读数之差(黑K红),并判断是否超限;(6)计算黑、红面所测高差及高差之差,判断是否超限;(7)检核后视“黑K红”前视“黑K红”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8)计算本站高差(黑红面所测高差中数)。本站观测结束,指挥后尺和观测员搬站;(9)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时,操作程序与气泡式水准仪相同。每测站观测前,首先使整平气泡居中,然后按规定顺序照准标尺进行读数;(10)转镜水准仪的操作程序,应按规定顺序照准标尺,而将黑面和红面的观测分别在两个镜位(或摆位)进行。34测量成果整理A导线测量成果的计算检查外业,观测手薄记录计算是否正确,观测成果是否满足限差要求,确定观测成果完全符合规范规定后,方可进行计算。导线网几何条件的验算即方位角条件闭合差计算B水准测量成果的计算利用四等水准进行高差计算,计算导线间高差,合乎限差要求后,逐点推算导线点的高程。35内业理论计算附和导线内业计算(1)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的目的是为了计算坐标增量,根据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及改正数,按式31依次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2312180左2312180右(31)为了检核,最后推算至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看其是否与已知数值相等。否则,应重新推算。(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附合导线中BA边和CD边位已知边,通常称BA边为始边,CD边为终边。由于外业工作已测得导线各个转折角及连接角得大小,所以,可以根据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AB及测得的导线各转折角和连接角,由上式推算出终边的坐标方位角CD,由于测角存在误差,所以CD与终边已知坐标方位角CD一般不相等,两值之差即为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FFCDCDABCDN180(32)F的调整当用左角计算CD时,改正数与F反号;当用右角计算CD时,改正数与F同号(3)坐标增量的计算及闭合差计算坐标增量的计算,就是根据已经推算出的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按式(33)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XABDABCOSABYABDABSINAB33按附合导线的要求,导线各测量边的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等于终(C)、始(A)两点的已知坐标值之差。因此,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可按式34计算FXX测(XCXA)FYY测(YCYA)(34)(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由于FX、FY的存在,可以计算出导线全长闭合差F2FXFYXYFF(35)导线全长的相对闭合差KKF/D1/(F/D)(36)以相对闭合差K来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若KK容,则说明符合要求可以进行调整,即将FX、FY反符号,按边长成正比分配到相应边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从而得到改正后的各边纵横坐标增量,以XI,I1和YI,I1表示,即XI,I1XI,I1测VXI,I1YI,I1YI,I1测VYI,I1(37)VXI,I1(FX/D)DI,I1VYI,I1(FY/D)DI,I1(38)(5)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根据后一点的坐标及改正后的坐标增量,按式39即可推算出前一点的坐标XI1XIXI,I1YI1YIYI,I139最后还应推算出起始点的坐标,其值应与原有值相等,以做检核。在导线内业计算的全过程中,应坚持步步有检核的原则,上一步未检核合格,不能进行下一步的计算工作。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规定第328条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平差前每条水准路线若分测段进行施测时,应按水准路线往返测段高差较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311)14LMN式中M高差偶然中误差(MM);水准路线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L水准测段长度(KM);N往返测的水准路线测段数。M的绝对值不应超过本规范表321规定的各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的1/2。二、每条水准路线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312)1WLMN式中MW高差权中误差(MM);W闭合差(MM);L计算各W时,相应的路线长度(KM);N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三、当二、三等水准测量与国家水准点附合时,高山地区除应进行正常位水准面不平行修正外,尚应进行其重力异常的归算修正。四、各等水准网的计算,应按最小二乘法原理,采用条件观测平差或间接观测平差,并应计算每千米高差权中误差。内业计算最后成果的取值二等水准应精确至01MM,三、四、五等水准应精确至1MM。36作业流程总结(1)根据任务下达要求,收集相关已有技术成果资料;(2)根据工程现状和技术要求,在测区总平面设计图上选取控制点连成网形;(3)实地踏勘,确定点位、埋石类型,做好点志记;(4)成立测量部,确定人员组成,设立技术质量监督检查机构,备齐作业所用的仪器设备及用品材料;(5)进行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可进行控制点加密,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的内业平差计算;(6)成果质量的检查验收与评定,即按照有关的规定要求,对全部测量成果、资料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并做出客观的精度、质量评价;(7)材料的整理、编写技术总结报告、归档。第四章道路施工测量方案41恢复中线测量道路从勘测到施工往往要相隔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有一部分中线桩可能被碰动或丢失,因此施工前应进行复核,按照定测资料配合仪器先在现场寻找,若直线段上转点丢失或移位,可在交点桩上用经纬仪(没有经纬仪用全站仪代替)按原偏角值进行补桩或校正;若交点桩丢失或移位,可根据相邻直线校正的两个以上转点放线,重新交出交点位置,并将碰动和丢失的交点桩和中线桩校正和恢复好。在恢复中线时,将道路附属物,如涵洞、检查井和挡土墙等位置一并定出。对于部分改线地段,应重新定线,并测绘相应的纵横断面图。42施工控制桩的测设由于中线桩在路基施工中容易被挖掉或堆埋,为了在施工中能控制中线位置,在不受施工干扰、便于引用、易于保存桩位的地方测设施工控制桩。测设方法主要有平行线法和延长线法两种,可根据实际情况互相配合使用。平行线法如图所示,平行线法是在设计的路基宽度以外,测设两排平行于中线的施工控制桩。为了施工方便,控制桩的间距一般取1020M。此法多用于地势平坦、直线段较长的道路。延长线法如图所示,延长线法是在道路转折处得中线延长线上,以及曲线中点至交点的延长线上测设施工控制桩。每条延长线上应设置两个以上的控制桩,量出其间距及与交点的距离,做好记录,据此恢复中线交点。此法多用于地势起伏较大、直线段较短的道路。43路基边桩的测设路基边桩的测设就是根据设计断面图和各中桩的填挖高度,把路基两旁的边坡与原地面的交点在地面上定设木桩(称为边桩),作为路基的施工依据。每个断面上在中桩的左、右两边测设一个边桩,边桩距中桩的水平距离取决于设计路基宽度、边坡坡度、填土高度或挖土深度以及横断面的地形情况。传统的测设方法有图解法和解析法。但传统方法与现代施工“快而准”的要求很不相符,而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已广泛应用于施工现场的先进仪器设备,如半站型电子速测仪和全站仪等功能的发挥。所以我们利用极坐标法进行路基边桩的测设与放样。半站型电子速测仪、全站仪等先进测距仪器和CASIO可编程计算器、PCE500电子手簿及南方仪器公司新近推出的测绘通(SPDA,掌上电脑)等先进袖珍型计算机在施工现场的广泛应用,使得极坐标法放样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为路基边桩放样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前提条件。路基边桩点是从线路中线点沿其横断面方向量取一定的距离得到的点位。在一定的坐标系中,线路中线点的坐标可以利用各种曲线坐标公式求得,路基边桩点与中线的距离可以根据路基设计资料计算,因此,只要能求出该坐标系中线路横断面方向的方位角,利用极坐标公式就可以求出路基边桩的坐标值(X,Y),然后通过极坐标反算得到其与任意已知坐标点的位置关系(极角和极距),据此即可在任意点上直接放样出路基边桩的桩位。44现状调查及原地面测量宜兴市环保大道新建工程征地线距道路中桩左右各50M,其中路基边线左右各27M,绿化带左右各23M441在施工前,测量人员先放出路基征地线(红线),并调查与记录征地线范围内需拆迁或改移的建(构)筑物、树木、文物古迹、各类地下管线等。计算征地线范围是否满足施工需要,若不能满足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及建设单位。放出设计图纸中各种箱涵、管涵等结构物的中心线位置,调查其平面位置与高程是否与现况相符。若不相符,应及时向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提出。442现况调查结束后,计算每一桩号中心坐标与对应的路基宽度,放出路基中线与边线。为保证填方段路基边坡的压实度,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每侧路基设计边线外加宽30CM作为填筑边线。遇到路基范围内有不适宜材料需挖除、换填,必须在开挖之前与换填之前测量其范围及深度,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确认。443路基清表前,均按纵向20M测设一断面,横断方向610M测量原地面高程。若地形复杂,可加测510M的纵断面,所有点位及高程数据记录在册。在清表后,恢复所有点位并测量此时地面高程作为清表后的地面高程。45路基施工测量451填方段路基每填一层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在距路床顶186M内,按设计纵、横断面数据控制;达到路床设计高程后准确放样路基中心线及两侧边线,并将路基顶设计高程准确测设到中心及两侧桩位上,按设计中线、宽度、坡度、高程控制并自检,自检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452路基挖方段按设计高程及边坡115坡度计算并放出上口开槽线;每挖深一步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高程点布设在两侧护壁处或其他稳定可靠的部位。挖至路床顶15M左右时,高程点与附近的高级水准点联测。453直线上中桩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50M,平曲线上宜为20M;当地势平坦且曲线半径大于800M时,其中桩间距可为40M。当公路曲线半径为3060M、缓和曲线长度为3050M时,其中桩间距不应大于10。当公路曲线半径和缓各曲线长度小于30M或采用回头曲线时,中桩间距不应大于5M。454在桥台两侧台背回填范围内,应在台背上标出分层填筑标高线。455对于管涵等构筑物应首先测设其开槽中心线及边线;达到槽底高程后,检测高程并恢复中心线;管基础完成后,检测管基顶面高程,在管基顶面精确测设并弹出中心线或结构边线。46路面施工测量461路面基层施工测量4611路面基层施工前,实测所有桥面铺装层高程,并与设计高程对比。若相差较大,应向监理及建设、设计单位提出,以确定高程调整量。4612路面基层施工测量重点在控制各层厚度与宽度。平面测设时,应定出该层的中心与边线桩位。边线桩位放样时应比该层设计宽度大100MM,以保证压实后该层的设计宽度。4613高程测设时,将设计高程按一定下反数测设到中线与边线高程控制桩上;在使用摊铺机作业时,此时高程控制桩应采用可调式托盘;且桩位间距不应大于10M,高程控制桩上平置铝合金导梁或3钢丝绳;当采用钢丝绳时,每100M将20以上钢钎砸入牢固的地面,其上固定1T倒链将钢丝绳绷紧,使其平稳置于已测设好高程的可调式托盘上。在摊铺机行进中,应有专人看管托盘,若发现托盘移动或钢丝绳从托盘掉下时,立即重测该处高程。4614当分段施工时,平面及高程放样应进入相邻施工段50100M,以保证分段衔接处线型的平顺美观。462路面面层施工测量4621路面下面层施工测量在使用摊铺机进行路面下面层施工测量时,其施工测量方法同上。只是应在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以保证摊铺厚度。必要时,应适当调整压实系数。4622路面中、上面层施工测量当摊铺机采用下面层同样的方法作业时,其施工测量方法同本标。若采用浮动基准梁作业时,在摊铺机起步阶段应测量熨平板的平整度及高度;进入正常摊铺后,应在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高程,以保证摊铺厚度。47路缘石、边坡与边沟施工测量471路缘石放样时,直线上桩位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10M,平曲线上宜为5M;当公路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小于30M或采用回头曲线时,桩位间距不应大于3M。高程控制桩的间距与上述一致。472边坡与边沟的施工测量要求边坡放样时,应每隔20M在上口线定一点位,计算并放出相应桩号下口线位置,两者之间用细线绷紧。边沟放样应每隔2040M放出边沟中线及上口线;至沟底时每隔10M测设一高程桩。锥坡的施工测量应按照曲线设计形式计算坡脚轮廓线的放样数据,并按设计的坡度要求计算长、短半径。中桩桩位测量的限差要求路线名称纵向误差(CM)横向误差(CM)高等级公路S/20000110注S为控制点到中桩的距离(M)。48竣工测量竣工测量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对道路中线、宽度、横坡、高程等进行测量。第五章仪器选用及人员组织51仪器选用511索佳SET2110中英文全站仪一台,经纬仪一台、索佳S3水准仪一台512其它工具A、通讯工具HTX对讲机3只;B、仪器工具单棱镜一个,三棱镜一个,5米铝合金塔尺两个;黑红面尺一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