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广场施工测量施工方案_第1页
明珠广场施工测量施工方案_第2页
明珠广场施工测量施工方案_第3页
明珠广场施工测量施工方案_第4页
明珠广场施工测量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庆明珠城市广场69楼测量施工方案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7月8日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测量施工准备21人员准备22测量仪器准备23技术准备231测量成果232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33测量成果与桩位的交接234熟悉设计意图,掌握与校核图纸335桩点坐标校核336水准点校核3四、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51场区控制网测设511平面控制网测设512高程控制网测设52建筑物定位及基础施工测量6210000以下施工测量控制6220000以上施工测量控制83装修施工测量工作11五、质量要求111测量的允许偏差112测量质量管理规定123内业资料收集整理1331内业资料的收集内容1332内业资料的整理要求14六、测量成果的保护141平面控制网桩点的保护142标高控制点的保护14七、变形观测151变形观测内容及目的152变形观测基准点的布置153建筑物的沉降观测154塔吊基础沉降及位移175观测成果计算17八、安全、环保措施17测量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安庆明珠城市广场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纸2安庆明珠城市广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BJ012195)4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5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01412002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二、工程概况安庆明珠广场,共由4栋中高层组成。37层为住宅,12层为是商场。地下两层,地上部分各栋情况列于下表表1楼号6、7、8、9号楼层数7建筑高度(M)21950结构形式框支剪力墙各栋12层均为商场,37层为住宅。施工区域划分根据工程性质将本工程分成4个施工区域见下附图三、测量施工准备1人员准备人员组织表表2序号人员名称职位职称/上岗证书岗位证书号1李文超总工工程师2李少杰测量负责人测量员000326802测量仪器准备BTS3082C电子全站仪一台、DJD21G电子经纬仪一台、J21普通经纬仪一台、DL102C电子水准仪一台、DS3普通水准仪一台、DXJ3激光垂准仪一台、钢卷尺、塔尺、对讲机、计算器和盒尺等辅助工具若干。3技术准备31测量成果311安庆市勘察测绘院普通测量成果报告书32安庆明珠城市广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认真贯彻实施安庆明珠城市广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3测量成果与桩位的交接作好资料成果与桩位交接工作,并妥善保护好桩位。34熟悉设计意图,掌握与校核图纸341总平面图的校核校核施工图上的定位依据与定位条件是否合理,建筑物外部尺寸是否交圈。342建筑施工图的校核校核建筑物的平、立、剖面节点大样图等的轴线尺寸。343结构施工图的校核对照建筑图,核对两者相关部位的轴线尺寸,高程是否对应。35桩点坐标校核根据总平面图和测绘院成果报告书安庆市勘察测绘测量成果报告书用坐标反算核对边长D、方位角。抄测结果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平面控制网测角允许误差9,边长相对中误差1/6000的规定。平面控制网坐标点表4桩点编号点号纵坐标(M)横坐标(M)1AA/A1轴78537524050467112912AA/A40轴78537524050477282903AG/A1轴78557423850467112914AG/A40轴785574238504772829036水准点校核用附合测法对测绘院给出的水准点BM1、BM2进行校核。允许闭合差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的规定(小于等于10NMM(N为测站数)。桩点及水准点必须在自检互检无误后,由甲方、监理签字认可下方能使用。水准点BM1、BM2位置见下表水准点控制表5水准点编号高程(M)位置BM11350市府路与湖心中路交叉的三叉路口BM21327市府路市府大院门口采用附合测法,前、后视等长的原则,用水准仪往返两次引测到施工现场0000(M)标高线。并且每隔一定时间要进行联测,以作相互检校。检测后的数据成果必须作误差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现场所有的高程必须根据这两个点进行投测。待施工到首层后,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高程的标准点,通过往返检测合格后,标注“”红漆作以标识建筑标高,精度要求闭合差必须小于等于10MM。在现场利于施工的地方引测N四个基准点,每次在楼座引测标高时,必须闭合这四个基准点。在地下部分施工中要定期对引测的0000进行复测。水准点标识埋设如下图1图1水准点标识埋设如下图四、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1场区控制网测设11平面控制网测设111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桩位点,并且经校核无误后,根据桩点引测地下室外墙轴线。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测绘院给定桩位,确定本工程0000以下控制线使用经纬仪转角时必须盘左盘右进行校正,最后各控制轴线之间进行闭合校正。钢卷尺量距要考虑尺长修正数、温度修正数,对闭合差进行调整。根据轴线交点坐标在基坑四周围墙上用红油漆标识轴线,控制桩用1M长25钢筋制作,端部切平,锯出十字丝,以十字丝交点作为轴线控制点,并进行妥善保护。12高程控制网测设121高程控制网布设原则为了保证施工中高程能够及时竖向传递以及高程传递的正确性,并且要保证传递的高程符合安装精度的要求,需在建筑物内设置固定标识点,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将点设立在安全、可靠,易保存、便于引测的部位。所布设的点必须均匀,不能过于集中。122高程控制网的设置方法根据安庆测绘院普通测量成果报告书各现行设计规范。首先对BM1、BM2三个水准点高程进行复测。用校核无误后的BM1、BM2引出00001440M,仍需用BM1、BM2水准点进行复核。并向现场较永久的建筑物上引测本工程的00001440M,用红色油漆作“”标记,作为本工程的高程依据。为提高精度,在引测过程中必须使用前后视等长的原则。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经常进行现场高程点的复测工作,确保引测的高程点正确无误,并在现场布设45个同等高程的标高点作为地下、地上高程的依据,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并在距离本工程一定位置的地方埋设至少3个水准基准点组成高程点组。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1公里,距离建筑应大于25M,距离回土边线应小于15M。2建筑物定位及基础施工测量210000以下施工测量控制211平面控制0000以下的基础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投测轴线。基槽开挖根据图纸和技术交底,用轴线控制网及塔尺吊线坠法严格控制集水坑边坡位置及坡度,挖槽过程中测量人员跟班作业,不造成超挖或少挖现象。基础撂底校核轴线控制桩和后视点后,将建筑物主轴线投测到垫层上,用经纬仪对中各控制线交点,进行角度闭合。用50M钢卷尺做量距测定(钢尺做好尺长的三项改正,标准温度为20度时,标准拉力为50N;精度为5MM)。校核精度合格后测定细部尺寸。用墨汁弹出墙边线、集水坑线、门窗洞口线、承台线、柱子线地梁线等。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报项目部、监理工程师验收后,用红油漆标识,以便施工。柱子、底板钢筋投测为了保证柱子、墙体插筋、集水坑位置准确,在承台、底板钢筋绑完后,把轴线投测到承台、底板钢筋上铁网片上,经闭合校核后,把细部线标出,并用红油漆作出明显标记,以红油漆齐边缘为准。承台、基础底板投测承台、地梁、基础底板砼浇注完毕后,将轴线控制线投测到承台、底板砼面上,经闭合校核后,弹出轴线、柱子边线、墙体边线、50CM柱子、墙体控制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并标识清楚。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报项目部、监理工程师验收。根据50CM墙体控制线检测模板位置与垂直度,柱子、内墙用线坠检查,外墙用经纬仪检查。各层轴线投测依据控制轴线点投测地下室各层轴线,控制钢筋及模板位置。212高程控制利用附合测法校测靠建筑物最近的两个标高控制点,向基坑边引测三个控制点,三点闭和差2MM,随着挖土深度的不断进行,以现场的0000M高程点作为基准点,用5M塔尺向下传递,作为机械挖土深度的控制依据。在每一步复测前,要对引测的三个控制点进行复测,防止其因周围环境和人为影响造成误差。浇混凝土垫层之前,从基坑边控制点向基底四大角引测标准标高点,四点闭和差为2MM。从四角桩向坑底引测间距5M5M的垫层标高控制桩,所示标高高出垫层50CM。承台、基础底板、柱子、墙体插筋钢筋绑扎完毕后,将标高50CM控制线从基坑四大角标高点引测到竖向钢筋上,用红漆标识,并依据基坑边标高点进行复测,误差控制在2MM。并在每个开间大角的竖向墙柱主筋柱子筋上测设标高控制点(50CM控制线),用红油漆标识,以此控制门窗洞口和顶板高度以及浇筑砼的高度控制线。柱子、墙体模板拆除后,及时将建筑1M线放出,以此控制门洞口及顶板的高度。220000以上施工测量控制221平面控制对于0000以上结构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垂准仪内控法进行轴线投测。2211首层底板放线首先校测控制桩无误后,在控制桩架经纬仪,精密对中后,以盘左盘右取中法,把控制点投测到首层板面上,并进行闭合校核,闭合差符合测角中误差10,边长相对中误差1/6000范围内校核无误后,进行细部点投测。弹出柱子、墙边线50CM控制线、门窗洞口位置线,经自检、互检,报项目部、监理工程师验线合格后,依据轴线控制网图和施工分区图做控制桩点,作为竖向控制基点。控制桩点做法,用冲击钻把桩点钻出,然后把钢筋埋入,并用钢锯条锯出十字划在钢筋上作出标记。2212地上测量工作与主体结构施工关系楼板砼浇注(轴线;柱子、墙体边线;柱子、墙体50CM控制线;门窗洞口下边线)柱子、墙体钢筋绑扎(窗洞口边线)柱子、墙体模板(上一层标高50控制线,油漆标识)柱子、墙体拆模(本层标高1M控制线,墨斗弹线于墙体上)顶板支模、钢筋绑扎(轴线、门洞边线用油漆标识)校正钢筋浇注顶板砼。2213轴线控制本工程地上最高层为7层,属于多层建筑,为使每层高程误差严格控制在2MM内,总高程误差不大于8MM的规范要求,在首层选测3个高程点,作为向上各楼层传递的依据,当3个控制点高高程传递至各施工楼层后,用水准仪进行校核。应相互校核无误后,作为每层高程的基准点,各层基准点及轴线必须以基准层为准向上传递,以防止误差积累。采用50M大钢尺直接从0000点沿着结构外柱铅直地拉出各层距结构面50CM的3个统一高程点。以首层轴线控制网图中基点作竖向投测时,应特别注意三点事先严格校正好仪器,投测时,严格定平度盘水准管及轴线交点的控制点;以首层轴线为准作后视;取盘左、盘右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2214轴线竖向投测图图2轴线竖向投测图2215从首层顶板上开始按地上部分轴线控制网平面图留洞,方洞的中心位置(见图3)(地上楼层顶板测量平面控制网留洞平面图),所示位置塔楼的每层顶板留出200200的方洞,作为用激光垂准仪向上传递各层轴线的依据。留设此施工洞时,位置必须正确,测量人员在每层浇混凝土前应对各洞定位进行校核。在首层控制点上支设激光垂准仪,对中整平后,使仪器发射光束穿过楼板预留洞而直射到接收靶见图4上,并使光束点与接收靶十字交叉点重合,将经纬仪支在该点上,然后在首层轴线另一端控制点支设激光垂准仪,用经纬仪视该处光斑即可确定该控制轴线。其余控制轴线以此方法测出。每层每段的控制轴线均应进行闭合校正,后根据控制轴线放出其余细部轴线。用线坠校核上下层控制线间的误差,用钢卷尺闭合、校核轴线控制线间的距离,用激光经纬仪投测轴线是否偏移,故在首层顶板上就把各控制轴线引测到围墙上。然后每隔1层用经纬仪加弯管目镜串中法向楼层投测相应轴线作为闭合,保证竖向轴线正确。然后按各层施工图的位置放出各柱子、墙体50CM控制线、门洞口线。测量洞图3留洞平面图图4接收靶示意图2216根据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轴线竖向投测得允许误差见下表轴线竖向投测得允许误差表表6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国家标准内控标准3MM3MM1轴线竖向投测5MM3MM222标高控制2221首先校测0000M标高点,然后将0000M抄测到建筑物外柱四大角用墨斗弹线,闭合差在2MM以内。所有50CM标高控制线,必须用第二点或第三点进行复核。2222施工首层结构时,由现场内的水准点0000M较测框架柱筋上的控制标高。2223用50M钢卷尺直接从0000M点沿外柱大角垂直拉出各层距结构板面50CM的统一高程点,当高程传递到同一施工面时,用水准仪对传递高程点进行闭合校测,取其两个高程点传递的平均值为准,作为各层结构高程的控制依据,在工作面上大面积进行抄平,前后视等长,前后视差不超过1MM。每层标高误差控制在2MM内,总高程误差不大于10MM的规范要求。2224梁、板支模高度控制支设梁、板模板支撑件时,为控制每层楼层的净高,可在梁底、板底等部位放出20CM控制线以控制支模时的准确度已方便检查。板顶标高可用墙暗柱或框支柱主筋上的点控制标高。2225混凝土板面标高控制利用柱子筋上的结构标高50线。打混凝土时,用钉钎和拉线的方法控制表面高度和楼板厚度。2226墙柱砼浇筑高度控制直接在墙、柱主筋上抄测标高控制点,拉线控制混凝土浇筑标高。墙、柱钢筋需在模板上口绑一道水平筋或箍筋,防止竖筋移位。2227楼层净高控制为控制板下20CM标高,等每层脚手架及模板拆除完后,根据现场建筑1M线在柱上引测出板下20CM线对其进行控制。3装修施工测量工作装修施工中,主要测量工作隔墙位置控制线,门窗安装位置控制线,外墙抹灰大角垂直控制线,室内楼地面标高控制线建筑1M线的测设工作,各控制线的测设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尺寸位置进行。五、质量要求1测量的允许偏差测量允许变差表7序号部位允许偏差1基础标高定位线10MM2基础外轮廓线B5MM,L20MM3外轮廓轴线夹角14模板上口轴线位移3MM5基础定位线3MM6轴线竖向投测每层3MM,总高度10MM7外轮廓主轴线L30M5MM,30L6010MM,60L90M15MM,L90M20MM8细部轴线2MM9承重墙3MM10非承重墙3MM11门窗洞口线212标高竖向传递每层3MM,总高度10MM13施工层水平线标高3MM2测量质量管理规定21在测量放线过程中,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先高级后低级工作程序。测量施工完成后,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落实“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叉检的原则,确认合格后,提请项目主管工程师进行验线,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各工序的施工。施工中每个施工区留好预留孔用于吊线坠进行验线。22各项资料作到及时、真实、符合资料管理要求。内业资料完整后交技术负责人验收。23严格审核图纸尺寸,按图放线,明确树立为工程施工负责的态度,确保工程施工进度。24在测量放线过程中,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先高级后低级,先控制后细部的工作程序。25施工测量中,严格审核依据点正确性,测量记录应原始、正确、完整、工整、计算依据正确、步步校核。26严格执行互检制度,互检合格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复测验线,确保线位正确无误。27积极配合施工,尽量利用施工间隙放线,为施工创造条件。28严格做好测量仪器及器具的检定、检修及维护的工作,保证仪器的精度从而在根本上控制测量精度。29桩位放样时定出的桩位之间必须进行校核,轴线的延长点要准确,标志要明显,并要保护好。210测量时尽量选在早晨、傍晚、阴天、无风的气候条件下,减少折光的影响。冬、夏由于温差大,必须在放线过程中加入尺长改正数、温度改正数,对闭合差进行调整后进行整体放线。雨天易造成各部位的施工用线失效,雨后测量人员要及时核对控制线的准确和有效,避免质量事故。冬季施工时气温过低可使墨线冻凝无法附着在基体上,可适量掺入乙醇防止冻凝。211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212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和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进行。213所有质量活动均应按照公司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以及实施细则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3内业资料收集整理31内业资料的收集内容311工程定位测量包括建筑物位置线、现场标准水准点、(包括标准轴线桩、平面示意图)等。312基槽验线包括轴线、轮廓线、断面尺寸、高程、坡度等。313楼层放线记录包括各层墙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楼层05M或1M水平控制线,轴线竖向投测控制线等。314变形观测记录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定期进行观测并作记录和绘制观测点布置图(其中建筑物沉降观测由甲方委托有资质的测量单位提供)。32内业资料的整理要求321测量记录应做到原始、正确、完整,字迹清楚、工整。322必须在规定的表格上填写记录。323记录应当场及时填写清楚,不得转抄,保持“原始性”。324测量记录应妥善保管,工作结束后及时交有关部门保管。六、测量成果的保护1平面控制网桩点的保护周围土挖开直径50CM,深40CM,用素混凝土灌实,混凝土表面与桩顶基本相平或略高于桩顶,上部用红砖砌三皮,上盖盖板,控制桩点周围1M范围内禁止堆放材料,由项目测量人员每天对控制桩点进行检查,如发现有遮掩物及时通知有关负责人给予清理,防止遮掩物影响控制桩点的准确性。2标高控制点的保护在现场内四个大角及各围墙中部引测标高控制点,保证基坑四周每侧最少有三个标高控制点,所有标高控制点均引测到永久性建筑或围墙上,以确保长期使用的精度及准确性,均须用红油漆做出明显标识,并在标高控制点旁边用红喷漆喷上明显的警示性标语,以防不知情者损坏或遮挡,由项目测量人员每天检查,如发现有遮掩物及时通知有关负责人给予清理。七、变形观测1变形观测内容及目的由于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较深,为确保基坑边坡稳定,保证邻近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需要在本工程施工期间进行变形观测。本工程变形观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及土体的侧向位移;二是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三是塔吊基础沉降及位移等,四是周围邻近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通过对监测取得的数据及时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塔吊、基坑边坡及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变形状况,以便及时采取恰当的补救和控制措施。同时要求现场变形观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变形观测人员严格按照预定设计方案精心测量、认真负责、保证观测质量。2变形观测基准点的布置基准点是变形观测的起始数据基本点,要求埋设于车辆行人少,通行方便,宜保护之处。根据本工程沉降观测点和规范要求,变形等级定为二等,采用二等水准精度施测,观测周期视工程进度而定。3建筑物的沉降观测31观测点布置观测点布置在建筑物的四角及后浇带两侧,水平距离按外墙每隔15M间距布设一个点。地下部分观测点采用临时性布置,采用在外墙或外边柱内予埋50505MM的钢板,然后再焊长50MM长的L30的角钢;基础部分的观测点布置在距底板上500MM处;地上部分沉降观测点布置在首层外边柱上,距离室内地坪标高030M处。32观测周期和时间321荷载变化期间结构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回填土及结构安装较大荷载前后进行观测;施工期间因故暂停施工超过三个月,应在停工及复工前进行观测。322结构封顶至竣工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每三个月观测一次;连续二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六个月观测一次;交工前观测一次;交工后建设单位应每六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基本稳定1MM/100D为止。323结构封顶至竣工竣工后观测次数第1年4次,第2年2次,第3年以后每年1次,直到下沉稳定由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判定为止,若最后3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沉降量不大于22倍测量中误差可认为进入稳定阶段,一般认为如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进入稳定状态。324沉降观测的精度及成果整理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必须提高初测的精度,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首次高程测定,同时每个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确定。仪器在每一测站观测完前视各点以后,再回视后视点,两次读数之差不得超过1MM。每次观测结束后,要检查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