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111项目概况112编制依据113编制原则314研究范围315项目服务对象416研究结果概要4第二章项目区域及垃圾处理现状621区域现状622城区环境卫生现状11第三章项目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531建设背景1532必要性16第四章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的方式选择1841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方式概述1842各乡镇生活垃圾收集方式选择194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概述1944各乡镇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选择22第五章工程总体设计2551工程规模25第六章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2861选址原则2862设置要求2863项目选址2964建设条件30第七章项目建设方案3271垃圾转运站方案设计3272转运站防渗方案3373建筑设计3374结构设计3575给排水3676消防3777电气37第八章环境保护3881环境保护规定3882水污染影响与控制措施4283大气污染影响与控制措施4284噪声、扬尘污染影响及控制措施4285除臭与防臭措施43第九章节能、节水及防腐蚀4691能耗概况4692节能措施4693节水措施4794防腐蚀47第十章职业安全、卫生及防疫50101设计依据50102主要危害因素分析51103安全卫生防范措施52104卫生防疫措施53第十一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54112工作制度54113项目定员54114人员培训54第十二章招标方案55121编制依据及原则55122招标方式56第十三章项目进度安排58131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58132项目实施进度58第十四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8141工程概况58142投资估算编制依据58143编制办法58144其它费用说明58145总投资58146资金筹措58第十五章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分析58151社会效益分析58152生态环境分析58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58161结论58162建议58第一章项目总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省XX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XX省XX县环境卫生保洁公司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2编制依据121政策、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5)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6)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7)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22标准、规范(1)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4)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092006);(5)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CJ/T1719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7)工业企业场界噪声技术规范(GB123489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1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62006(1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1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9)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123其他文件及资料(1)XX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XX县人民政府;(2)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XX县人民政府;(3)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5)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及其附件国家计委、建设部计投字(1993)530号;(6)项目双方签订的工程咨询委托书和合同书。13编制原则1、生活垃圾转运设施项目作为城区环境卫生治理和环境保护项目,应在XX县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使工程建设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转运站的站址和处理工艺,逐步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以发挥本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2、遵循我国城市城区垃圾收集技术政策和环保政策,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确保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卫生处置,防治二次污染产生。3、从XX县城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近期为主,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及工程实施计划。4、结合XX县经济发展水平和今后的发展,在设计中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上成熟的设备,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安全可靠,使站区环境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5、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力求场区布置合理,环境优美,建筑美观,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做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良好统一。6、妥善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沥液,填埋气体、恶臭和蚊蝇等,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确保环境质量不受破坏。7、优化设计,降低工程投资,确保施工及运行安全。14研究范围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垃圾转运站站址、收集运输方案确定、工艺设计、环境保护、公用工程配套设施、投资估算及实施计划、财务及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选址、内容及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和准确的论证。15项目服务对象本工程服务的对象包括XX县城。服务的范围为XX县城及四周临近的村庄。16研究结果概要161设计内容与规模本项目工程为XX县城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工程以收集和转运各乡镇生活垃圾、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处理的对象为XX县城及周围临近村庄的生活垃圾,不包括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并严禁混入任何有害、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固体废弃物。根据本工程的服务对象XX县,采用XX县城区人口预测及垃圾产生量预测数据,并考虑XX县城区周边的村落,确定在设计年限内日平均处理垃圾规模为75吨/日。162环境保护本项目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因素均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163劳动定员本项目利用劳动定员为30人。164建设进度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为加快建设进度,缩短建设工期,各阶段工作应尽量提前进行,允许有一定程度交叉。165工程投资项目总投资640万元,所需资金由项目承办单位自筹解决。167结论本工程采用小型压转运站对XX县城区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收集运输,总投资640万元。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相关政策,通过改善县城的环境卫生,可有效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同时也减轻垃圾对河流水系的污染,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XX县城垃圾转运设施工程项目的实施,对实现XX县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总目标,以及保护和改善XX县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的选址恰当,工程地质状况良好;施工条件较好,交通、水电设施齐全;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和资金筹措方案合理可行。168建议1、我国的环卫事业处于发展时期,大部分环卫机械、材料处于发展的阶段。因此,部分环卫机械、材料质量可靠性尚差,且价格偏高,因此,在机械设备、材料招标采购中、应加强调查研究机械设备的性能可靠性、价格的真买性,选择可靠、适用又经济的产品。2、建议设计施工中充分结合现场情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在满足相关规范规程及标准的要求条件下,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是社会公益设施,需政府拨款以维持中转场的正常运行。因此,建议项目管理以企业方式经营管理,并给予一定的减免税赋等优惠政策,使自身具备财务生存能力,逐步减少政策拨款。第二章项目区域及垃圾处理现状21区域现状211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XX地处XX省东南端,居赣、粤、闽三省交界处,东临福建武平县、广东平远县,南接广东兴宁市、龙川县,西毗安远县、定南县,北连会昌县,县境南北长78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231138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4030402501210,东经1150212211505425之间。XX县城位于县域中部的长宁镇,距省会南昌市668KM、赣州市238KM;北距会昌县111KM,南距广东省平远县64KM,距梅州市15小时车程,距汕头机场35小时车程。长宁镇辖区面积125KM2。2、地形地貌XX县处在武夷山脉与南岭山脉交汇处,东南连武夷山余脉,西北接九连山支脉,地势呈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境内海拔标高500米1000米,相对标高200米500米。县域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峰有908座,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座,县域最高峰为项山甑,主峰海拔15298米。最低标高为南部斗晏村西河谷,海拔180米。全县以山地丘陵为主,仅沿河两岸呈狭小谷地。从东到西大致可分为武夷山、基隆嶂两个隆起带和南部红层盆地的沉降带。其中山间谷地占总面积的238,岗地占总面积的768(系第四纪红土砾石组岩系为主),山地占总面积的7562,多以花岗岩、石英石或少量坚硬的质岩组成。3、气象条件XX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平均气温为189摄氏度;全年日照时数总计有18238小时;年均降雨量为16002400毫米,无霜期280340天。4、水文地质XX县域河网密布,共有大小河流547条,河道总长190171公里,水域达2548平方公里,分属东江水系、贡江水系和韩江水系。其中较大的河流有XX河、晨光河(水金河)、罗塘河。XX河发源于长安乡三桐村下畲水,属东江水系。境内河道长12608公里。自北向南贯穿全县,流经长安、水源、澄江、吉潭、文峰、南桥、留车、龙廷8乡,于龙廷斗晏村渡田出口,汇入东江。晨光河(水金河)发源于桂竹帽营林林场白面石桂龙嶂的担干垇,属东江水系。境内河道长3495公里,流经桂竹帽、晨光、菖蒲3乡(场),向南经墨斗角,流入广东龙川,汇入东江。罗塘河在县境内东北角,是贡江源头。发源于武夷山西侧罗珊乡的吴村与剑溪乡的下园。境内河道长276公里,向北经罗珊乡的铜锣坵,注入会昌县的湘水。此外还有12条小河,如丹溪乡的铁马河、丹溪河和项山乡的聪坑河等,属广东的韩江水系;其中集雨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5条,河道总长529公里,流域面积总计15474平方公里,总落差2170米,蕴藏水能2530千瓦。XX县地下水资源可划分为4大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类溶水、基岩裂隙水。地下水类型及类名称富水等级主要分布地区松散岩类孔隙水中等县城至长溪尾、澄江圩一带红层碎屑岩裂隙孔隙水贫乏车头、丘坊一带、上津、叶畲、溪尾、榜溪一带裂隙岩类裂隙水火山碎屑岩裂隙孔隙水中等菖蒲、白面石、黄天嶂、一带碳酸岩溶水碳酸岩溶洞水中等老墓、凹背一带丰富桂竹帽、高头、中和、汉地、筠竹、聪坑、佑头、岑峰、丹溪一带中等甲子乌、三标圩、龙岗、黄岗、上坪、鹅子湖一带构造裂隙水贫乏黄田坑、葫芦岽、竹子凹一带中等斗晏、大同、坪上、白石凹一带基岩裂隙水风化带网状裂隙水贫乏南桥、冠洲一带,上甲至老鸦桥一带212社会经济情况1、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XX旧称长宁,建县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朝万历四年(1576)以前,XX属安远县。自明弘治年间到明万历三年的80多年中,安远辖地黄乡一带,以叶挺芳祖孙叶楷聚众起义,拥兵二三万之众,势达闽、粤、赣三省。都御史江一麟奏请分置县。翌年析安远15堡(黄香、双桥、南桥、八富、腰古、项山、劳田、滋溪、石痕、XX、大墩、桂岭、水源、三标、石溪)建县,取长宁久安之义,定名长宁县,并择定石溪堡的马蹄岗为县治所在地,属赣州府领辖。清沿明制,属赣州府领辖。长宁定县以后,由明至清,属赣州府辖。今日XX即当年长宁县,1914年,因避四川省同名之长宁县,改长宁为“寻邬”,即由寻邬水而得名。民国时期,其隶属关系有3次变更初时为赣南道辖;民国11年1922年,国民政府把XX划分为13个行政区,XX属第13行政区;民国17年,寻邬县“三二五”暴动,成立革命委员会时,属粤赣革命根据地之一;民国19年5月,工农红军占领县城,成立县苏维埃政府,属XX省苏维埃政府管辖,后合并为焦(广东省焦岭县)平(广东省平远县)寻(寻邬)县,属闽粤赣特支东XX北分委;民国二十年1931年,XX缩减为8个行政区,XX属第4行政区辖;民国21年,复称寻邬县,属XX省管辖;民国22年9月,属粤赣省;民国23年2月,寻邬、安远合并为寻安县,仍属粤赣省;民国23年2月,寻邬、会昌、安远合并为会寻安县,直属中央苏维埃政府办事处;同年底,县境被国民政府军占领,复回寻邬县。同年,国民政府把XX划分为13个行政区,寻邬属第十三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XX县隶属关系有6次变动1949年8月27日,XX解放,属赣州专区;1950年专区调整,隶属于宁都专区;1952年9月,宁都专区撤销,复归赣州专区;1954年隶属赣南行政区;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寻邬”为“XX”,县城所在地为长宁镇;1964年5月,隶属赣州专区;1999年,赣州撤地设市,隶属赣州市至今。XX建县至今,历经432年的悠悠岁月,虽然县城城址未变,但是,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XX城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县城城区面积由解放前01平方公里拓展到现在的68平方公里,全县现有15个乡镇179个村民委员会。2、城市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概况XX县近年来,在XX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有所增加,三大产业逐步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食品、矿产、电力、建材、林产五大支柱产业。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5716元;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0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2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441739。全县农业总产值550亿元,工业总产值570亿元,财政收入06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132亿元。XX县历年经济发展指标线形图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工农业生产总值(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XX县历年经济发展指标国内生总值(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年份总量(万元)比例数额比例数额比例数额人均元工农业总产值(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财政收入(万元)199211904305519935581142184304725760661896519944282658632616350712502098163133007132781995544786199338140762401131206041396171724988199664097591379157101252161238947981214846366199764549543351158102299193236445258249455411199868306503344168115329225246545841275046215199972822504368156113342482597480682940264182000741774373241712639329226084502431505643920017963044351713539312276348437337176565资料来源历年XX县统计年鉴(2)社会人口XX县城区总体规划(20042020)中确定2010年XX县城区人口约68000人;2020年XX县城区人口约100000人。22城区环境卫生现状221环境卫生管理1、环卫机构设置、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现设有环卫所一处,下设办公室、清扫组、清运组和督察组等职能部门。2、历史建设情况及投资城区2005年2008年总投资242万元222环卫从业人员城区现有环卫职工98人,其中一线职工为81人,所占比例为827;二线职工为17人,所占比例为173。223环卫作业和生活废弃物处理设置1、道路清扫作业系统城区道路清扫采用人工作业和机械清扫相结合方式,保洁范围包括城区内硬化路面。城区清扫保洁面积52万平方米。2、生活垃圾作业系统(1)城区垃圾主要为城区的生活垃圾及少量的建筑垃圾。随着社会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金属、玻璃等无机物有所上升。(2)城区垃圾成分根据环卫部门提供资料显示,现状垃圾组成中动植物残骸、灰土占较大比重,其次为塑料、玻璃等。其中厨渣类占25、灰渣占39、废纸占3、废布占5、塑料占8、金属占05、玻璃占3、其它占164。(3)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中转采用三级垃圾收运体制,道路清扫和居民生活垃圾所产生的垃圾集中到垃圾池、路边;环卫车辆将其集中到小型垃圾转运站;然后通过机动车辆将垃圾运送到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4)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主要技术路线城区现有一座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离县城4公里处的竹蒿坑,垃圾堆放场建于1987年,占地25亩,预计可使用50年;另外,在城南上甲村葫芦栋规划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厂,占地约3116亩,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新垃圾处理厂将于2009年开始建设,预计到2010开始投入使用。(5)粪便作业系统环卫处定期对公共厕所和大量的化粪池进行清掏,最终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6)车辆清洗现有车辆清洗场所均为私人开办,未纳入环卫部门管理。(7)水上环卫作业现只聘用临时人员打捞水上垃圾。3、建筑、工业、医疗垃圾作业系统(1)建筑垃圾。城区建筑垃圾一般由建筑业主自行清运和调配。(2)工业垃圾城区现无工业垃圾处理设施,现有的工业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由环卫所运至竹蒿坑垃圾堆放场。(3)医疗垃圾城区现无专用医疗垃圾处理设施,各医院单位(医院、诊所)产生的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由环卫所运送至竹蒿坑垃圾堆放场。224环卫设备、设施及用地情况1、环卫设备处置城区配备机动垃圾清运设备10辆。2、环卫设施现状城区小型垃圾转运站2处、废物箱80个、公共厕所4座、环卫停车场1处、洒水车供水器6个。225现状分析与评价2251现状分析在现状资料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同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城市发展的要求,对城区环卫现状进行分析、论证,存在的问题如下1、城区环卫职工98人,其中一线职工81人,人均清扫保洁面积5306平方米,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现有环卫职工人数将不能适应要求,应当结合城市的发展逐步增加环卫人员,以满足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需要。2、资金投入少、收费低,环卫设施建设落后,从2005年到2009年共计投资为242万元,造成城区内环卫设施匮乏,对城市环境卫生产生一定负面影响。3、城区共用生活垃圾处理场,现有处理场有效库容已不足。4、无建筑垃圾处理场所。5、目前尚无专业水上环卫作业队伍,环卫所仅聘用临时人员打捞南郊坡浮物。6、道路上果皮箱、垃圾桶数量不足。7、环卫基础设施少且集中在老城区。8、缺少环卫停车场、车辆清洗站、环卫车辆修理厂,现状停车场场地狭窄。2252评价根据国家相关规范、规定,现有车辆、环卫停车场、公共厕所、果皮箱等环卫静态设施建设标准低、数量严重不足;环卫职工、机构配置不健全、不合理;垃圾清运体系不完善;垃圾处理设施滞后。距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有一定差距。第三章项目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31建设背景近年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XX县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但XX县的环卫处理设施已远远落后于建设的发展,现有垃圾转运站只是简单的垃圾堆放点,一方面,堆放垃圾处产生的污水流入河塘,对河塘水造成污染;同时,简易堆放场造成蚊蝇孳生、污水散流,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对周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近几年来,现状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带来了一定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随处堆填垃圾散发臭味,滋生蚊蝇和鼠类,传播疾病。临时填垫的垃圾未未有任何防治措施,露天堆放,造成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特别是夏季,臭气熏天、蚊蝇孳生,污水横流,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和群众身体健康。(2)安全性差。垃圾堆层在静风、高温等不良条件下产生的CH4等易燃易爆气体,可能会引起事故。虽然沼气产生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但若不采取预防措施,就有可能留下事故的隐患。(3)污染大气。就地燃烧垃圾,产生飞灰和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健康。针对目前XX县城环卫处理现状带来的影响,人民群众对垃圾的处理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建设能够处理足够容量、技术经济合理的垃圾中转站是当前XX县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工作。32必要性(1)建设该项目是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需要XX县把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投资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投资就业环境,为城镇居民提供优美的生活空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计划建设成为以工业、果品加工长廊和生活居住为主的区域,吸引大型企业的发展基地和以工业和生活居住为主的区域。建设垃圾转运站可以很好地解决该县的社会生态环保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和卫生意识的增强,对随处乱倒垃圾现象极为反感,为改变县城面貌,重塑环卫形象,必须要尽快兴建垃圾转运站项目。(2)由于无环保的垃圾消纳场所,为能妥善处理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建设垃圾中转站是当地政府的当务之急。(3)建设该项目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目前,XX县把改善居住环境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脏乱的环境卫生条件严重的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垃圾中转站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还可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使工业企业不会再因污染而影响发展,吸引更多的外商入驻XX县,促进城乡经济发展。(4)兴建垃圾转运站是为了减少垃圾清运过程的运输费用。在XX县城市生活垃圾堆放点建设的垃圾中转站,在此,将各收集点清运来的垃圾集中,再继续运往垃圾填埋场。建设垃圾转运站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合谐的重大举措。现有的垃圾处理方式已不能适应XX县社会经济与建设的发展需要,更不能适应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为保证居民健康、优化投资环境,为XX县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及投资环境,兴建垃圾中转站显得尤为迫切。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具有极大的环境和社会效益。省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对XX县环卫事业非常关注,给予XX县城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制定政策上的支持;当地政府也决心下大力气改变垃圾处理现状,制定了一些具体措施并齐心协力抓落实,财政部门也积极参与;同时垃圾转运在我国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以上因素给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上、资金上和技术上的可靠保证,为本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可能。项目建成后对服务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居民的生活质量将有较大的改善。第四章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的方式选择41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方式概述整个垃圾收运系统由收集、运输和中转3个部分组成。根据垃圾收运过程中是否存在中转环节,可将垃圾收运系统分为中转收运系统和无中转收运系统。从收集垃圾的方式上,我们国使用的垃圾收集方式主要有车辆流动收集与收集站收集。车辆流动收集主要是利用收集车辆将各分散收集点送入垃圾处理厂的一种方式。收集站收集主要是利用小型垃圾收集工具(如人力三轮车、板车、小型机动车等)收集垃圾后送入预先设置的垃圾收集站。在收集站积累垃圾至一定程度再将垃圾集中送入垃圾处理厂。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各主要城市相继投资建成了一些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转运站是连接垃圾产生源头和末端处置系统的结合点,起到现代城市处理垃圾的枢纽作用。它实现了城市垃圾收集与运输的集中化、压实化、封闭化。经过我国目前已建项目近年来的运行,其缩小垃圾体积、减轻垃圾质量、大容积全封闭运输、操作全自动化等优点,较大地改善了以前城市垃圾收集与运输设施落后、污染严重、操作繁杂、管理困难、效率低下等状况,为减少生活垃圾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环卫作业水平,降低运行管理成本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42各乡镇生活垃圾收集方式选择根据XX县城垃圾收集系统的现状,在参考国内城市的垃圾收运方式方面的经验,XX县城的生活垃圾收集方式采用中转站进行收集转运。4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概述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复杂,主要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气候条件以及居民生活习惯的影响,导致其处理难以有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往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城市垃圾处理方法。但是不同的处理技术、处理方法最终都以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以资源化为目标。从技术应用方面来看,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有填埋、堆肥、焚烧及综合处理等方式。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最主要方式是卫生填埋,约占全部处置总量的90以上;其次是高温堆肥和焚烧,近几年采用焚烧方式在经济发展快的城市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1、填埋技术卫生填埋(SANITARYLANDFILL)技术是利用天然山谷、低洼、石塘等凹地或平地,经防渗、排水、导气、拦挡、截洪等措施防护处理后,将垃圾分区按填埋单元进行堆放。一系列填埋单元构成一个填埋层,多个填埋层依次升高形成填埋体,填埋体至最终设计标高后,最终覆盖封场。填埋体中通过微生物的活动推动有机物降解,使垃圾防渗、排水是指在填埋场底部构筑不透水的防水层、集水管、集水井等设施将产生的渗沥液收集排出并进行处理。导气是在填埋体中设置可渗透性排气或不可渗透阻挡层排气设施将产生的填埋气体收集排出。卫生填埋的优点是工程造价和处理费用均较低,产生的填埋气体可回收利用;缺点是占地面积大,稳定时间长,产生的渗沥液浓度高、毒性大而较难处理。当前,由于填埋的卫生技术标准不断提高,填埋场投资费用和运行成本也随着提高,因而新的垃圾填埋场有向大型化和综合化处理的趋势;另外由于采用了先进的防渗、填埋气体输导利用渗沥液达到排放技术,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污染控制总体上得到了显著的加强。由于垃圾给环境造成的污染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控制从而降到最低水平,同时考虑到填埋处理的相对经济性和其他垃圾的处理方式所产生的最终物质必须通过填埋的方式进行消纳,故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用卫生填埋的方法处置垃圾仍然是国外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2、高温堆肥处理技术高温堆肥(COMPOSTING)是将经分选后的有机垃圾或分类收集的有机垃圾,也有的设计是针对混合生活垃圾,让其在发酵池或发酵场中堆积,采用机械搅拌或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的方法使其高温发酵,杀灭病原体,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堆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稳定时间较填埋法短,为农业及城市园林绿化或提供有机肥料;缺点是垃圾的有机物含量要求较高,操作过程较复杂,处理费用偏高。垃圾堆肥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专用堆肥设备不过关;二次污染较严重(特别是恶臭);堆肥过程升温不快,有的堆肥处理厂基本上达不到无害化温度要求和持续高温时间;堆肥腐熟周期偏长、肥效不高、重金属污染、产品质量低下等。特别是堆肥制品销售有一定风险。目前国内已建成的堆肥厂基本上都处于半停产运行状态。但是堆肥处理在广大农业型小城市仍然有一定的应用前景。3、焚烧处理技术焚烧(INCINERATION)是将垃圾进行人工检选、破碎、分选等预处理,然后进入焚烧炉,在8001000高温下使垃圾转化为化学性质稳定的无害化灰渣。焚烧工艺可使垃圾体积减少8095,便于填埋处置,并能彻底消灭各种病原体。另外,通过焚烧工艺,可回收热资源。但并不是任何垃圾都可产生热能。发达国家垃圾热值(单位重量垃圾完全燃烧并使反应产物温度回到反应物起始温度时放出的热量)多在9000KJ/KG以上,而我国大多数城市垃圾热值仅为20004000KJ/KG,燃烧困难,有时不得不填加辅助燃料。垃圾焚烧可产生有害气体,特别如剧毒物质二恶英类化合物(在炉堂温度800时会大量产生)。焚烧设备投资大,运转成本高。我国许多地区人口密度高,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许多城市,土了资源非常宝贵,焚烧处理已逐步发展成为这些地区生活垃圾中可燃物、易燃物含量明显增加,气化率高的居民住区生活垃圾值已满足焚烧处理的基本要求,加强分区、分类收集将促进垃圾焚烧的应用。因此我国一些城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具备了发展焚烧技术的基础。近几年有许多城市开始进行垃圾焚烧处理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开发了系列小型垃圾焚烧炉,并建成了一批中小型垃圾焚烧厂。4综合处理技术结合处理是以上三种处理技术的组合使用。例如有的城市同时采用填埋和焚烧或填埋和堆肥两种技术;也有城市同时采用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技术。综合处理是在克服单一处理方法缺点的基础上采用上述三种或多种方法相合的方式处理,从而避免和降低了因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同时达到了无害化处理垃圾和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但综合处理工艺和设备复杂,操作与保养要求高,管理水平要求高。工程投资相对卫生填埋较大。另外堆肥和焚烧的二次污染问题依然存在。44各乡镇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选择根据XX县城的经济、人口、社会等实际情况,并且结合目前XX县城及周边的情况,采用卫生填埋处理各乡镇的生活垃圾的方式是目前最为合理的可行的。对于XX县城的生活垃圾处理,本工程提出以下三个方案来进行比较方案一各区域单独建设卫生填埋场此方案优点可以根据XX县城各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建设合适大小的填埋场,满足自身的要求。此方案缺点XX县城各区域自建卫生填埋场,需增加配备一整套填埋场人员和填埋机械。对于XX县的经济实力要求很高。同时,日后填埋场的运或管理对乡镇的财政能力要求也很有高。方案二XX县再建一个卫生填埋场此方案优点XX县再建一个填埋场,有利于分担日后填埋场建设和运营费用。同时,因为距离近,对于垃圾运输至填埋场也非常有利。此方案缺点再建填埋场同样需要配备一整套填埋场人员和填埋机械。对各XX县带来经济压力,以及在运营过程中需协调各区域,这将对日后填埋场的管理带来不便。方案三XX县城垃圾转运至已建成卫生填埋场内的填埋此方案优点XX县城垃圾转运至已建成卫生填埋场,对于各区域来说,相比于上述两种方案来说省去了建设运营填埋场的费用。同时,在时间上也对XX县城有利。可以直接处理现有的垃圾,不会因为在建设填埋场期间而导致一部分垃圾不能卫生填埋。此方案缺点XX县城各区域需配备更佳的转运车辆,并加强XX县城的垃圾收集管理与收费工作。经过对上述三个方案的比选,本工程推荐采用方案三,即XX县城垃圾转运至已建成的卫生填埋场内填埋。因为此方案是有现实基础。2010年XX县上甲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将建成并投入运营,使得XX县城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方案得到实现。其次,按照方案三的实施,将使XX县城改善自身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将对XX县城的环境卫生工作带来根本性的变革。方案三实施后,垃圾转运车辆将实施密闭化,减轻了运输途中的污染,也有利于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同时,环卫设施的完备,将能大大提高垃圾收集率,减少垃圾车辆的亏载现象,对于XX县城环境卫生的工作提升得到了具体的体现。综合上述,确定采用依托城市已建成的卫生填埋场来处理各镇的生活垃圾的方案是经济、合理、可行的。第五章工程总体设计51工程规模转运站的设计规模的确定应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服务区域内,以转运站设计接受垃圾量为基础,并综合城市区域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变化因素来定。垃圾转运站设调规模计算方法QNQ/1000式中Q转运站的日转运量,T/D;N服务区域的人籹;Q服务区域居民垃圾人均日产量KG/CAPD;垃圾产量变化系数,可采用1315,本工程取13。本工程的服务对象为XX县城及周边村庄,XX县城人口预测采用XX县规划的人口预测的数值。XX县城2009年总人口66159人。根据XX县统计年鉴可知XX县规划人口增长率为4。人均垃圾量根据XX县环卫设施专项规划及参照生活垃圾站技术规范为10KG/人日。具体预计2010年、2015年、2020年的垃圾量如下表表51XX县城垃圾产生量预测表年度人口(万人)人均垃圾量(KG/CAPD)垃圾产量(吨)小布06268长举03336新罗06572东团04853黄坳05965城西大道176194城东迎宾大道1421562009662环城西路07711085729小布06262长举03333新罗065652010664东团0481048664黄坳05959城西大道177177城东迎宾大道143143环城西路07777小布06357长举03431新罗06659东团04944黄坳06054城西大道181163城东迎宾大道1461312015677环城西路0790971648小布06559长举03431新罗06861东团05045黄坳06155城西大道184166城东迎宾大道1491342020691环城西路0800972655根据上表的计算可知,XX县城的日处理垃圾量约6473吨/日之间。则规模处理垃圾转运站的小型类转运站。2规模及建设内容的确定根据以上计算,转运站规模在考虑中远期规模的同时,应考虑XX县建成区周边的村落。故本工程的转运站规模设计为75吨/日。日前XX县城垃圾转运设施的服务区域面积29252平方公里,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2006)可知,服务半径不超过1030KM,结合XX县目前的环卫工人工作强度大的实际情况,为提高环卫工人的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环境,以及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本工程考虑取消人力收集垃圾的方式;本工程拟购置小型密闭电动保洁车以代替人力三轮车,同时增加垃圾运输车来加强收集转运能力,满足乡镇周边村落的垃圾收集。故XX县城垃圾转运设施的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征地9亩、新增8座垃圾转运站,新购置8吨垃圾密闭式收集车4台、小型密闭电动保洁车8辆,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总建筑面积为555(用地面积315),绿化率为20,绿化面积为1200,停车场面积为800,转运平台3685。512垃圾车辆配备综合上述,根据XX县城的日转运生活垃圾量,参照相关规划及标准,XX县城垃圾配备车辆列表如下表52垃圾车辆配备序号乡镇名称转运站规模(T/D)转运站数量密闭运输车8T小型密闭电动保洁车1XX县75848第六章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61选址原则(1)与XX县总体规划及相关专业规划协调一致。(2)市政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交通便利,运距较短,供水供电条件好。(3)选址区要有足够的用地,以确保垃圾转运站的使用年限。(4)尽量不占用良田耕地,少拆迁。(5)在居住区的夏季主导风下风向,对周围环境影响小。(6)转运站的设置应选在靠近服务中心或垃圾产量最为集中的地方;(7)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尽可能减少转运系统工程投资。(8)在县自来水取水点的保护范围之外。62设置要求(1)转运站外型应美观,并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操作应实现封闭、减容、压缩,设备力求先进;飘尘、噪声、臭气、排水等指标符合相应的环境保护标准;(2)垃圾转运站应按方便使用、服务均衡、运输线路合理、有利于市容观瞻等原则布置,一般在居住区域城市的工业、市政用地中设置。63项目选址根据以上选址原则,经规划局和城管局组织环保、国土部门及相关单位在XX县实地踏勘、走访,选址地点拟定为小布、长举、新罗、东团、黄坳,长宁镇城西大道,城东迎宾大道,环城西路各一座中转站。各垃圾中转站选址分析如下1、小布有许多居民区,有一所中学,汽车城所在地,人口较多,距离上甲垃圾卫生填埋场14公里。2、长举未来县城发展方向,距离上甲垃圾卫生填埋场19公里。3、新罗属于现在的新城区,有两所中学一座医院,五个居民小区,距离上甲垃圾卫生填埋场16公里。4、东团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县直单位集中区,距离上甲垃圾卫生填埋场18公里。5、黄坳有一个正在建设的小区,还有居民区,距离上甲垃圾卫生填埋场17公里。6、城西大道老城区,居民聚集区,基础设施较差,距离上甲垃圾卫生填埋场13公里。7、城东迎宾大道高速连接线经这区域,正在大规模发展当中,政府安置区所在地,人口也相对集中,距离上甲垃圾卫生填埋场16公里。8、环城西路有一所小学,一个居委会,大范围居民自建房区域,周围无垃圾中转设施。距离上甲垃圾卫生填埋场18公里。项目选址符合XX县城市总体规划和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项目选址靠近垃圾产量较集中的地方,离居民区有一定距离,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市政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交通便利,供水供电条件好,远离水源地,布局科学合理。项目用地属公共设施用地,符合国家供地政策,本项目使用存量建设用地,不设计占用耕地,垃圾中转站分布详见附图。64建设条件641工程地质本项目使用存量建设用地,地质条件符合建设要求。642地震影响根据国家地震烈度分区的划分,XX县地震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643区域规划情况本项目建设符合XX县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按照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由规划部门统一规范。644交通条件场址位于县城城区主干道、或干道旁,交通十分便利。645公共基础设施条件(水、电、气、路、通信等)本项目垃圾转运站位于城区范围,其供电、供水、排水、电信等基础设施接入XX县市政基础设施,完全能满足本项目的建设和使用要求。646建筑材料及运输条件项目建设所需要的材料水泥、河砂、石子、石灰等均可就地取材。木材、钢材均可由当地建材市场充足供应,可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建材运输可通过公路网与各建材供应商联系,将项目建设所需建材、设备、机械运至施工现场。647建筑施工条件XX县城垃圾转运设施建设项目,将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途径,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进行项目工程建设。第七章项目建设方案71垃圾转运站方案设计711设计原则(1)结构及转运形式要根据占地面积、交通条件、周围居民状况、风向、供电、供水状况而定;(2)转运站的基本结构形式可以基本统一,以利于设备的采购、建设、维修,也有利于管理,但外部建筑造型应根据所处地点的情况,适当变化和发挥,给人以统一协调的感觉。(3)严格按环境卫生的要求设计。712垃圾转运站系统工艺设计方案小型垃圾中转站不设垃圾压缩系统,采取生活垃圾收运作业方式,该模式的垃圾收运过程如下通过人力或小型机动车将门点、街道、居民或社区的垃圾运送至小型转运站,再由8吨的垃圾运输车将垃圾运至处理处置场。转运产生的污水排入污水贮存池,由吸污车运出或排入城市污水管道至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转运站内设机械排风扇,对收集站进行换气。源头垃圾小型转运站垃圾处理厂713转运站用地及建设内容根据生活垃圾转运技术规范(CJJ2006)中相关规定,小型类垃圾转运站(50150吨/日)面积10004000,与建筑物的距离10米,绿化隔离带宽度5米。(用地不含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等其他功能用地)。本项目中,小布、长举、东团、黄坳、城西大道、城东迎宾大道、环城西路7个中转站用地面积均为666,周边考虑5米宽的绿化隔离带。新罗垃圾中转站考虑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设施,用地面积为1338,周边考虑5米宽的绿化隔离带。72转运站防渗方案721建设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722渗滤液的来源渗滤液的主要来源于有机生物分解、雨水。723处理方式由于单座垃圾中转站产生的渗滤液量较小,本可研考虑吸污车运出或经PH中和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至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流入市政污水管网,然后进入城市污水厂处理。73建筑设计731设计依据(1)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104200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9)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10)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732建筑设计艺术造型展现“人文”在技术层面解决诸多难题后,环卫基础设施“登堂入室”还面临着另一个瓶颈传统意义上灰瓦白墙、“灰头土脸”的环卫基础设施“标志性”形象显然与环境脱节。要真正让它实现“由内而外”的现代化,还必须在“设备现代化”的基础上追求“外观人文化”。基于这一考虑,在垃圾中转站的外观设计上力求让它们自然融于周边的人文、自然环境,实现风格高度统一,并且有创意、有亮点。在建筑物单体设计中以注重经济、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便于生产管理,又要使生产性建筑物美观大方,具有一定时代感。因此本报告的建筑设计均采用简洁明快的手法,强调虚实对比,材质对比,高低错落的变化,力求建筑体型富于美观实用。单体立面设计也充分考虑到便于施工,节省造价的因素,通过利用框架结构形式及色彩装饰的效果,使建筑物的立面造型得以充分体现现代建筑的特点,为原本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营造出了良好的工作空间及生活氛围。(1)单体建筑设计建筑造型简洁明快构图完整。建筑物地面(楼面)的设计,除应满足工艺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的有关规定。转运站采用侧窗天然采光。采光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的有关规定。(2)消防设计环卫基础设施建筑物均按耐火等级二级考虑。钢结构喷防火涂料须达到相应的耐火等级。74结构设计741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1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8)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6682002)742荷载取值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办公室、接待室20KN/M2走廊、悬挑阳台25KN/M2消防疏散楼梯35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各专业设备用房的活荷载由各专业按实际情况取值其余未列部分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取值。结构设计参数本项目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本项目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本项目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743抗震设计根据国家地震烈度分区的划分,XX县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05G,根据规划建设局赣规建字200619号文件和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乙级,按6度地震烈度设防。744基础选型基础采用浅基础,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砖混结构采用墙下条形基础,池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底板基础。基础持力层选择在粘土层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80KPA。75给排水1、给水设计给水设计包括生产冲洗用水和生活卫生用水。垃圾中转站供水水源为当地供给,由给水管网接入一根DN500的给水管道供站区内生产、生活使用。2、污水设计本站区污水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中转站的生活污水,一部分为冲洗污水和垃圾渗沥液废水。设计单根管径DN500排水管道,坡度I5。统一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