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概述111项目概况112项目背景113编制依据314编制原则415编制范围5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第二章项目背景721县概况722供水现状1423排水现状16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第三章污水管网布置方案2431排水方案2432污水管网布置形式29第四章污水管网工程设计3441污水总量的确定3442污水管道设计3843主要工程量4444管材选择46第五章雨水管网工程5151现状分析5152雨量公式及设计参数确定5253雨水管道设计方案54第六章环境保护5761标准及依据5762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58第七章节能方案6471节能分析6472节能措施66第八章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6881设计依据6882主要危害因素分析6983安全卫生防范措施71第九章管理机构与劳动定员7391管理机构7392劳动定员74第十章建设进度及工程招标75101建设进度75102工程招标77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9111投资估算79112投资估算82113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89第十二章成本分析90121成本分析依据90122基础数据90123成本分析结果91第十三章工程效益分析92131评价准则92132评价方法92133社会效益92133环境效益94第十四章结论、问题及建议95141研究结论95142存在的问题96143建议96附图、附表及附件97第一章概述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县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建设地点市县城区项目规模与投资估算新建DN300DN1000污水管网45413KM,新建DN400DN1500雨水管网13059KM,改造排污沟2250KM,共计60722KM。总投资908174万元,分两期进行实施。收集范围收集县旧城区完善组团、南部生态居住组团、西北部生态居住保护组团、中部新城区组团、东部工业综合组团的生活污水及雨水。建设单位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12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县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县城面貌日新月异。一批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城市功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县面临着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压力。目前,县的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城区现有一座污水处理厂,收集处理部分污水,污水处理日益严峻。一方面,由于配套管网设施不完善,县城区现有污水管网仅为17629KM,有相当部分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另一方面,污水处理厂来水量不足,污水处理厂现行规模为1万M3/D,而实际平均日进水量大约为075万M3/D,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随着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的发展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可见县今后污水排放量将会逐年增加,如果污水管网设施不增加,将会有更多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河道污染日趋严重,将一方面直接影响县的投资环境和居民正常生活、工作环境,制约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影响水质和湖生态经济区的水环境。因此,为了保护县人民的饮水安全和保护湖生态经济区上游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改善污染状况和城市卫生面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县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设施,加快污水管网的完善工程,提高污水收集率,发挥污水处理厂治污减排功能。本项目建设势在必行。基于上述考虑,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于2011年6月委托我单位编制县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报告编制组于2011年6月踏勘现场并调查基础资料。依据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县城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20102030)及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本着合理、可行、节约的原则编制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13编制依据131依据及资料1、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县人民政府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县城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县城市管理局大学设计研究院,2010年9月;3、县城区11000地形图;4、县城区给排水现状图;5、县有关统计资料。132主要法规、规范与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本)2008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保护法1996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5、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国务院;6、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号,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2000年;7、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改委,2002年;8、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大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建立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良性运行机制的通知,计价格19991192号文;9、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0、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1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14、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2001;15、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16、给水排水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7、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62008)。14编制原则1、按照国家现行的规范、规定和技术标准,借鉴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县城区的具体条件和特点,制定先进、经济、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2、管网系统的划分,尽量利用现有设施,充分结合现状条件和自然地势,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尽可能减少污水的提升量。3、通过技术经济论证,优化设计方案、设备选型等,力求工艺先进、技术可靠经济合理。要充分考虑现状,尽量利用和发挥原有排水设施的作用,使新建设的排水系统与原有排水系统合理地有机结合。4、根据规划年限和范围,从全局出发,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与用地同步规划,与路网同步实施,贯彻分期建设的原则,注重长远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以适应城市远期的发展需要。15编制范围151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编制范围为全县旧城区完善组团、南部生态居住组团、西北部生态居住保护组团、中部新城区组团、东部工业综合组团的生活污水管网及雨水管网。152编制年限结合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县城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2010年9月,本报告确定的近远期年限为近期2011年2020年;远期2020年2030年。本报告仅考虑近期的排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内容。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1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设计规模KM6072211污水管网KM4541312雨水管网KM1305913排污沟KM22502一期KM2939721污水管网KM1908822雨水管网KM865923排污沟KM16503二期KM3132531污水管网KM2632532雨水管网KM440033排污沟KM06004项目总投资万元90817441工程费用万元7232754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9174643基本预备费万元6520244建设期利息万元2660045铺底流动资金万元13515一期投资万元4658036二期投资万元4423717平均年总成本万元628088平均单位总成本元/M31159年经营成本万元2188510单位经营成本元/M3040第二章项目背景21县概况211总体介绍1903年建县,因地处虔州()之南而名虔南,1957年改称县。60以上的边界与广东接壤,素有“南大门”之称。境内属中热亚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生态环境优美,客家风情浓郁。县位于省的最南端,地处东经1141011450,北纬24302310。东靠县,南、西、北与广东省的翁源、始兴、南雄三县接壤,东北毗邻县,略呈东北、西南向的长条形。东南、西北大约85KM,东南、西北宽约为272KM。县城驻地镇,距市196KM,距省会市625KM,距广东省省会广州市333KM。全县辖11个乡,5个建制镇,112个行政村,1146个村小组。总人口为17714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441万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山林191万亩,是南方重点林业县之一;水能蕴藏量36万千瓦,现有装机容量26万千瓦,是全国首批初级电气化达标县之一;达到一定规模储存量的矿产资源有钨、稀土、瓷土等20余种,闻名于世的钨矿坐落在县境内。近年来,县充分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低成本优势,抓住“对接珠三角,建设新”这条主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了以制衣制鞋、矿产品加工、电子机械四大工业支柱产业。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对环境和区域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为把县建设赣粤边界新工业明珠和生态园林文明城市,防治水污染,贯彻节能减排,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成为县政府工作重点。以宽松优美的环境,吸引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开发。212自然条件1、地形县位于南岭东段边缘,地处九连山脉盘亘地带,地形南北长779公里,东西宽499公里。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呈昂首之蚕状;中间隆起形成两条狭谷,分成南部和北部江两溪水。发源于饭池嶂东麓,蜿蜒曲折流贯县境大部分乡镇,从东南流入贡江。境内千米以上的高山有四座,最高为西南粤赣边境饭池嶂,海拔高1145米,次为雪峰山,海拔高11137米,最低是东北部上江长尾洲,海拔仅为215米。境内山涧小坑星罗棋布,溪河纵横交错,穿插于重山狭谷之间。在山地和丘陵之间散布的狭缓谷地多辟为垄田,为主要农耕区。2、地貌地处南岭山脉,群峰连绵,沟壑纵横。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山丘之间夹有小块河谷平原,为耕地之所在。地貌大致分为三种山地、丘陵、平原水域。山地县内山地广大,面积达6712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414。山势陡峻,沟谷交错。山顶多呈锥形,山脊似鱼背状,山坡坡度多在3545之间;沟谷多呈V字形,深而较窄。山地积物较厚,植被较好。丘陵县境丘陵面积仅次于山地,面积为5811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822。主要分布在龙源坝、陂头、上江、南迳和县城一带。大多由岩浆岩所组成,坡度一般在2030之间。排田、垄田和油茶以及茶、果、桑园大多分布于此丘陵区。平原水域县内平原多是山间谷地、河谷地,与低丘岗、岗地相互交错,地势较为平坦,面积21941平方公里,加上水域4883平方公里,合计2682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764。平原主要分布在、江两岸,以金龙、龙源坝、陂头、上江、南迳面积多。海拔高度一般在200米为左右,高出河床212米。土层较厚,土壤肥沃,是县内主要粮食、经济作物产区。3、地质地处南岭东部复杂构造带与赣南于山新华夏系构造带及粤北“山”字型构成东翼的复合部位,岩浆岩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县内出露地层有霍旦系、寒武系、石碳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四系,占有面积7548平方公里,为全县总面积的4964。岩浆岩出露面积768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05,主要分布在县东北部、中部的西南部。岩浆岩时代有印支期和燕山期,以后者为主。岩浆种类有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碱性等。其中以酸性岩最多,大小岩体36个,尤以陂头岩体最大,龙源坝次之。境内土壤多偏酸性,土地多为黄壤,丘陵地多以红壤为主,耕作地主要是由花岗岩和正长石经风化而成的红壤土。4、水文(1)地表水受地形地貌影响,县形成县南、县北两条水系。全县有大小河流142条,其中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条,100公里以下的有139条,总长7654公里,主要河流有、江。为县内主要干流,县内经流段属的上游河段。其发源地,原说冬桃岭,后经考察,确认为赣粤交界的饭池嶂东麓。自西向东流经茅山、乌桕坝、南迳、金龙等乡(镇、场),绕经折回县北龙下乡,在上江汇合江水流经、赣县注入贡水。境内流程1099公里,流域面积8883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7。主要支流39条,总长3833公里。水源补给性强,水能较为丰富。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雪峰山北麓,自西向东流经寨下上窖村,流入广东始兴县下窖村折回境内,再经龙源坝、竹山、陂头、径社,在上江口注入。境内流程753公里,流域面积63166公里,占全县面积的40。主要支流22条,总长2667公里。水源补给性强,水能较为丰富。地表径流地表水年平径流总量为2978亿立方米,其中县域产流1354亿立方米,以为主的过境水为1624亿立方米。丰水年径流总量达3712亿立方米,特枯年仅有1219亿立方米,相差3倍多。县境水径流深,年平均8905毫米。其分布县南部大于县北部,山区大于丘陵盆地;县南为920毫米,县北为960毫米。径流量县南为711亿立方米,县北为642亿立方米。流量年平均为4292M3/S,最大流量为3482M3/S,最小流量为940M3/S。据历史记载,县内容易遭受洪灾和旱灾。(2)地下水境内地下水属典型的基岩裂隙水分布区,但也杂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可动量为44亿立方米。平均地下水径流模数为152252立方米/秒/平方公里。地下水发自西南及边缘高山,分别向北、东排泄。县内山势陡峻,地下水坡度较大,径流条件较好,水交替作用强烈。地下水按化学成分大致分为三类重碳酸钾钠钙型和重碳酸钠镁型水、重碳酸钙镁型和重碳酸镁型水、重碳酸钙型水。各类地下水均无味透明,PH值在5574之间,矿化度为每升00080251克,硬度021411062德国度,属中性极软淡水。大部分地区水体中的碘氟含量低于我国家庭饮用水标准。境内地下水分布零散,蕴藏较丰富。5、气象气候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山区立体农业气候区,地形复杂,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共同影响,形成了“气候温和、降水丰沛、云雾俱多、日照较少、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县内多年平均气温186C,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270C,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86C,从1959年县观测站建站以来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92C(2003年8月4日),历史极端最低气温79C(1975年12月15日)。从统计上看,有75以上的年份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温和年份。县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7095毫米,属赣南多雨区。其中38月为多雨季节,平均降水量1256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35;46月为主汛期,平均雨量753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441。县降水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最丰年达24635毫米(1975年),最枯年仅9630毫米(1963年)。从统计上看,县约有90的年份降水量大于1300毫米。县内年平均日照实时数为15543小时,百分日照率35。属赣南偏少的县之一。其中以立春到谷雨的春播季节日照最少,而盛夏季节最多。日照在地域分布上也有差异,县东北河谷,岗地日照时数较多,而县西南林区日照较少。县内年平均风速13米/秒,各月平均风速1215米/秒;夏秋盛行西南风,冬春盛行东北风。历史上寒潮或台风影响时曾出现八级或以上大风,雷雨大风或龙卷风可造成短时八级或以上雷雨大风,或龙卷风可造成短时八级或以上大风。县内多年平均初霜日在12月6日,终霜日在2月11日,平均无霜期296天。县主要气象灾害有强降水、致洪暴雨、干旱、强雷暴等,这些灾害几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低温冻害、雷雨大风也是较常见的气象灾害;局部龙卷风和冰雹也偶有发生。6、地震烈度县是国家地震区划六度区,地质复杂但历史上很少发生地震,偶然受地震微波影响。213城区组成一、县县域组成现县辖区共有9个乡镇(6镇3乡)、86个行政村,1、中心镇镇金龙镇2、次中心镇南迳镇、陂头镇3、其他行政乡镇龙源坝镇、镇、龙下乡、社迳乡、中寨乡。二、县中心城区组团县中心城区构成东部工业综合组团西北部生态居住保护组团旧城区完善组团北部工业组团梅子山旧城居住组团东北部生态居住保护组团南部生态居住组团中部新城区组团214人口与用地1、规划近期(2020年)城镇面积8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649万人2、规划远期(2030年)城镇面积89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892万人22供水现状1、供水设施县城工业及生活用水由县自来水厂供应。该厂位于县城金龙镇含星村,占地面积约9150平方米,供水规模为1万M3/D,承担90以上居民用水。该厂由省建设厅赣建字1995第64号文件批准建设,总投资约720万元,于1995年8月开工,1996年6月建成。水源取水口位于龙兴电站下游,通过龙兴水库大坝预留管取发电尾水,由于每年10月份后该电站白天蓄水不发电,水厂取水量严重不足,2001年县政府又投资140万元兴建了罗坑山引水工程,从罗坑山水库铺设3KM长DN400管,重力流至龙兴水库取水处。但由于罗坑山水库库容量有限,冬季时仅能保证4000M3的源水量,无法满足县城用水需求。水源水质较好,未受污染。根据省县卫生防疫站每月的水质分析报告单,水源水检验项目中除细菌总数超出国家标准外,其他项目符合GB57942006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2、供水量从2001年起,县城日供水量以15速度递增。2003年水厂日供水5000M3左右,高峰供水达7000多M3。2005年日供水量达8000M3,2007年日最高峰供水量已超过10000M3,达到满负荷生产能力。而水价则远低于制水成本,且管网漏失率较高,达到25。表21县自来水厂历年水生产量年份生产量单位M3日均生产量单位M32000143139039222001162258144452002153649442102003213522858502004251740968972005294890680792006326870900520073490000956223排水现状231水环境现状生活废水及其污染物是污染排放的主体;工业污水排放相对集中,制衣制鞋业、矿产品加工业、铸钢建材业和电子机械业、矿业等行业为主要污染行业;工业污染日益严重,工业污染治理水平有待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低导致污水排放量过大。县域地表水体均达到II类功能区,其中八岭自然保护区和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两个自然保护区内水体为I类,规划期内县域地表水体需保持现有水体功能区划的现状,并逐渐通过治理污染等措施,提升地表水环境质量。232污水处理设施现状县城目前已经建成污水处理厂目前处理规模为1万吨/日,2020年15万吨/日。县城已建成的截污干管沿两侧敷设收集大部分污水至污水处理厂。233城区排水管网现状县城现状排水为截流式合流制,排水口沿小幕河及两岸布置;城区排污管渠主要包括管道、箱涵、明沟、暗沟、砖砌暗渠等方式。自水厂至橡胶坝共有含水桥、二中桥、解放桥、南海大桥等四座大桥,主要排污口沿小幕河及(自西向东)两岸分布。所有排污口的污水均最终排入。1、已建成的截污干管共有三段,分别是沿小幕河北侧段,沿北侧段,沿南侧段。1)沿小幕河北侧段,起点位于老车站西路邮政桥附近的现状排水口,终点为小幕河与交汇处,管径为DE300DE500,管道采用HDPE双臂波纹管。该段管起点高程为25078M,终点高程为24828M。2)沿北侧段,起点为小幕河与交汇处,接上游小幕河截污管道,管道沿北岸敷设至污水处理厂。管径为D800,管道采用钢筋砼管。该段管起点高程为24828M,终点高程为24142M。3)沿南侧段,起点在含水大桥附近的现状排污口,截污干管布置河河堤内侧,终点位于工业园西端,通过倒虹管穿越至北侧截污管道最终至污水处理厂。管径为D500D700,管道采用钢筋砼管。该段管起点高程为25078M,终点高程为24352。2、小幕河段有现状排水口8个,明暗渠及管道均有;1)第一个排污口位于小幕河北岸老车站西路邮政桥附近,主要排除老车站西路两侧的生活污水;现状服务面积约169HA,为1012污水暗渠,排出口渠底标高250683米。2)第二、三个排污口排污口位于小幕河北岸的寿梅路上,背靠梅子山,现状服务面积约68HA,均为500的涵管,现状排出口标高分别为25212米和25166米;3)第四个排污口位于小幕河南岸的酒厂下游,现状服务面积约97HA,为0912M排水明渠,排出口渠底标高249880米。4)第五、六个排污口位于含江路两侧,服务面积约有248HA,均为1000的涵管,现状排出口标高分别为24874米和24864米。5)第七、第八个排污口位于小幕河南岸的含江路两侧,服务面积约237HA,均为1000的涵管,现状排出口标高分别为24892米和24878米。3、北岸有现状排水口13个,明、暗渠及管道均有1)第一个排污口为现状排涝站的出口,主要为县政府附近区域的生活污水,服务面积约147HA,为1213米的排水暗渠,排涝站进口上游约40处的标高为249978米。2)第二个排污口位于现状排涝站下游约40米的边,为现状散排口,500涵管,排出口标高为24991米。3)第三、四个排污口位于寿梅路靠边的一小片区域,面积约34HA,均为1000的涵管,排出口标高分别为24856米和24834米。4)第五个排污口位于小圩附近寿梅路两侧的区域,面积约169HA,为1520米的暗渠,江边出口标高为24704米,其上游约270米处为248680米。5)第六个排污口位于寿梅路两侧的区域,面积约113HA,1200涵管,排出口标高为24853米。6)第七、八、九、十个排污口位于南海圩寿梅路两侧的区域,面积约84HA,均为500涵管,排出口标高分别为24964米、24953米、24696米、24916米。7)第十一个排污口位于南海桥的下游,主要排除梅子山北侧,车站东路上的生活污水,面积约203HA,0812暗渠,排出口标高为24845米。8)第十二个排污口位于公路百得国际企业附近的江边,公路两侧的生活污水,面积约80HA,为1000涵管,排出口标高为24639米。9)第十三个排污口位于公路县政府汽车修配厂附近的江边,公路两侧的生活污水,面积约93HA,为1000涵管,排出口标高为24646米。4、南岸有现状排水口13个,明、暗渠及管道均有1)第一个排污口位于含水大桥下,现状主要是排除金龙大道上的雨水,远期服务面积约147HA,为1000涵管,排出口标高为25176米。2)第二个排污口大约位于含水大桥和二中桥之间的中段,服务面积约117HA,为1000涵管,排出口标高为25092米。3)第三个排污口大约位于二中桥上游约120米处,服务面积约86HA,为1000涵管,排出口标高为25092米。4)第四、五个排污口分别位于二中桥桥下及其下游约80米处,服务面积约64HA,为1000涵管,排出口标高分别为为24996米和25028米。5)第六个排污口大约位于沿河路信安花苑附近,现状服务面积约161HA,为1010暗渠,排出口标高为24895米。6)第七、八个排污口位于解放桥下,现状服务面积约184HA,分别为600和1000涵管,排出口标高分别为24973米和24999米。7)第九个排污口大约位于沿河路县鱼苗场的下游,现状服务面积约256HA,为1000涵管,排出口标高为24806米。8)第十个排污口大约位于沿河路贸易广场的下游,现状服务面积约132HA,为1000涵管,排出口标高为24646米。9)第十一个排污口大约位于沿河路贸易广场的下游,现状服务面积约27HA,为1000涵管,排出口标高为24652米。10)第十二个排污口为东风渠道在的出口,目前主要是排除雨水和部分村庄的生活污水,现状服务面积约226HA,为222米明渠,排出口标高为24710米。11)第十三个排污口位于五岗场附近,目前主要是排除雨水和部分村庄的生活污水,现状服务面积约209HA,为1000涵管,排出口标高为246971米。县现状排水为雨污合流截流制,排污截流管沿两岸布置;城区内排污管渠主要包括管道、箱涵、明沟、暗沟、砖砌渠等方式。自水厂至橡胶坝共有含水桥、二中桥、解放桥、南海大桥等四座大桥,主要排污口沿分布。城区主要街道铺设有雨污合流管,雨水、污水基本上顺地势高低排入两岸的排污截流管,无提升泵站。城区排水沟管,一般设置在人行道下,基本形成系统,但结构简单。遇山区的暴雨季节时,排水能力更显不畅。旧城部分地段未铺设排污干管,主要为路面排水。工业园区设置有自己的排水管,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江里。234存在问题1、老城区都为雨污合流制,由于排水不畅,污染自然生态环境。2、污水排放无序,管道铺设落后,部分道路缺乏排水系统,容易造成污水积水。3、由于县城排水管道没有统一的规划,管道布置较为分散,凌乱,排水暗沟、明沟混杂。就近排入过境水体,导致水体污染非常严重,直接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景观,环境问题已相当严峻。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符合国家政策法规,有利于保护水源和湖一湖清水是中国省最大河流。长江下游重要支流之一。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源章水出自广东省毗连南部的大庾岭,东源贡水出自省武夷山区的石城县的赣源岽,在汇合称。北流经万安,泰和,吉安,吉水,峡江,新干,清江、丰城到市注入湖,后洩入长江,长758公里,流域面积81,600平方公里。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湖为核心,以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县目前的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由于配套管网设施不完善,目前县县城有相当部分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从而污染,影响的水质,进而影响下游的湖生态经济区的水环境。随着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的发展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可见县今后污水排放量将会逐年增加,如果污水管网设施不增加,将会有更多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河道污染日趋严重,将一方面直接影响县的投资环境和居民正常生活、工作环境,制约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影响水质和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的有关部署及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支持中部地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央财政决定设立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专项奖励补助资金,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做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积极性。2、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地方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工业和生活污水已经成为环境主要污染物之一,这也导致了城镇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水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加大,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本项目加快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将新农村建设与污水治理相结合,力争青山共蓝天一色,经济与生态齐飞,能够为当地生态经济带来一个看得见的良性循环,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条件。3、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环保建设长期以来,由于污水管网设施不完善,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大量生产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导致河流水质下降,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进一步完善县污水管网工程,能够解决部分污水直接排放的问题。4、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功能城区污水处理厂来水量不足,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为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功能,必须尽快完善县城区污水管网工程,县今后污水排放量将会逐年增加,如果污水管网设施不增加,将会有更多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河道污染日趋严重,将直接影响县的投资环境和居民正常生活、工作环境,制约其社会经济的发展。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污水管网布置方案31排水方案311确定排水方案的原则排水方案的确定考虑的因素很多,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尊重现状,对老城区、难以改造的区域保持现有的排水体制或进行适当改造。(2)新建城区应严格采用雨、污分流制。(3)应尽量使污水重力自流排放。(4)污水排放应采用暗管排放。322排水体制1、城市排水体制的分类城市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径流汇集入在一个管渠内予以输送、处理和排放。按照其产生的次序及对污水处理的程度不同,合流制排水系统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处理式合流制和全处理式合流制。城市污水与雨水径流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水体的合流制称为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图1)。国内外老城区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均属于此类。由于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必须对污水进行适当的处理才能够减轻城市污水和雨水径流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为此产生了截流式合流制(图2)。截流式合流制是在直排式合流制的基础上,修建沿河截流干管,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溢流井,并在截流主干管(渠)的末端修建污水处理厂。该系统可以保证晴天的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雨季时,通过截流设施,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可以汇集部分雨水(尤其是污染重的初期雨水径流)至污水处理厂,当雨污混合水量超过截流干管输水能力后,其超出部分通过溢流井泄入水体。这种体制对带有较多悬浮物的初期雨水和污水都进行处理,对保护水体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雨量过大,混合污水量超过了截流管的设计流量,超出部分将溢流到城市河道,不可避免会对水体造成局部和短期污染。并且,进入处理厂的污水,由于混有大量雨水,使原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势必对污水厂各处理单元产生冲击,这就对污水厂处理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雨量较小且对水体水质要求较高的地区,可以采用完全合流制(图3)。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径流全部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这种方式对环境水质的污染最小,但对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要求高,并且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排水管渠排除时,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其中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水系统。根据排除雨水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和截流式分流制。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分设污水和雨水两个管渠系统,前者汇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送至处理厂,经处理后排放或加以利用。后者通过各种排水设施汇集城市内的雨水和部分工业废水较洁净,就近排入水体(图4)。但初期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对水体污染严重。近年来,国内外对雨水径流的水质调查发现,雨水径流特别是初降雨水径流对水的污染相当严重,因此提出对雨水径流也要严格控制的截流式分流制排水系统(图5)。截流式分流制既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统,与完全分流制的不同之处是在于它具有把初期雨水引入污水管道的特殊设施,称雨水截流井。在小雨时,雨水经初期雨水截流干管与污水一起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大雨时,雨水跳跃截流干管经雨水出流干管排入水体。截流式分流制的关键是初期雨水截流井。要保证初期雨水进入截流管,中期以后的雨水直接排入水体,同时截流井中的污水不能溢出泄入水体。截流式分流制可以较好地保护水体不受污染,由于仅接纳污水和初期雨水,截流管的断面小于截流式合流制,进入截流管内的流量和水质相对稳定,亦减少污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费用。不完全分流制只建污水排水系统,未建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沿着地面、道路边沟和明渠泄入水体(图6)。或者在原有渠道排水能力不足之处修建部分雨水管道,待城市进一步发展或有资金时再修建雨水排水系统。该排水体制投资省,主要用于有合适的地形、有比较健全的明渠水系的地方,以便顺利排泄雨水。目前还有很多城市在使用,不过它没有完整的雨水管道,在雨季容易造成径流污染和洪、涝灾害,所以最终还得改造为完全分流制。对于常年少雨、气候干燥的城市可采用这种体制,而对于地势平坦,多雨易造成积水地区,不宜采用不完全分流制。分流制的优点是它可以分期建设和实施,一般在城市建设初期建造城市污水下水道,在城市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再建造雨水道,收集、处理和排放降水尤其是暴雨径流水。在一个城市中,有时采用的是复合制排水系统,即既有分流制也有合流制的排水系统。复合制排水系统一般是在由合流制的城市需要扩建排水系统时出现的。在大城市中,因各区域的自然条件以及修建情况可能相差较大,因地制宜的在各区域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也是合理的。如美国的纽约以及我国的上海等城市便是这种形势的复合制排水系统。2、排水体制的选择在排水体制的选择上,我国存在着不切实际地一味选择分流制的倾向。分流制有很多优点,但对于经济不发达城市的老城区来讲,如道路不改造拓宽,小区不改造,尤其是许多城市的住房阳台改成厨房或装上洗衣机,其产生的污水排入雨水管道系统,因此即使污水主干管已经建成,也无法实施雨、污分流。其结果只能是一方面污水总干管未能充分利用,造成投资浪费;另一方面,污水还是走雨水管道排河,继续污染水体。从县现状来看旧城区完善组团、西北部生态居住保护组团、北部工业组团、梅子山旧城居住组团、东北部生态居住保护组团均为雨污合流制,现状已建成的309KM2用地上,均为合流区域。若老城区近期改造成雨污分流制,一则由于改造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难度大;二则若城市道路未改造时改造排水管道,不仅投资大且对周围居民、商店影响较大,工程难以建成。考虑到县中心城区地形条件有利于雨水排除,和小慕河水体容量也较大,因此规划县城区排水体制为目前采用复合式排水体制,即允许已建区块,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并通过提高收集率来减少对河道的污染。规划对新建城区一律采用雨污分流制。32污水管网布置形式321概述污水管网分布在整个排水流域内,根据管道在排水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干管、干管和支管。污水由支管流入干管,由干管流入主干管,由主干管流入污水处理厂,管道由小到大,分布类似河流,呈树枝状。污水在管道中一般是靠管道两端的水面高差从高向底处流动。在大多数情况下,管道内部是不承受压力的,即靠重力流动。322布置原则1、管道系统布置要符合地形趋势,一般宜顺坡排水,取短捷路线。每段管道均应划给适宜的服务面积。汇水面积划分除依据明确的地形外,在平坦地区要考虑与各毗邻系统的合理分担。2、尽量避免或减少管道穿越不容易通过的地带和构筑物,如高地、基岩浅露地带、基底土质不良地带、河道、铁路、地下铁道、人防工事以及各种大断面的地下管道等。当必须穿越时,需采取必要的处理或交叉措施,以保证顺利通过。3、安排好控制点的高程。一方面应根据城市竖向规划(部分区域没有竖向规划),保证汇水面积内各点的水都能够排出,并考虑发展,在埋深上适当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应避免因照顾个别控制点而增加全线管道埋深。对后一点,可分别采取以下几项办法和措施局部管道覆土较浅时,采取加固措施、防冻措施。穿过局部低洼地段时,建成区采用最小管道坡度,新建区将局部低洼地带适当填高。必要时采用局部提升办法。管道坡度的改变应尽可能徐缓,避免流速骤降,导致淤积。同直径及不同直径管道在检查井内连接,一般采用管顶平接,不同直径管道也可采用设计水面平接,但在任何情况下进水管底不得低于出水管底。流量很小而地形又较平坦的上游支线,一般可采用非计算管段,即采用最小直径,按最小坡度控制。污水管网按照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设计。324污水管道定线正确的定线是合理、经济地设计污水管道系统的先决条件,是污水管道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管道定线一般按主干管、干管、支管顺序依次进行。定线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应尽可能地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定线时应充分利用地形,使管道的走向符合地形趋势,一般宜顺坡排水,管道必须具有坡度。在地形平坦地区,管线虽然不长,埋深亦会增加很快,当埋深超过一定限值时,需设泵站提升污水。这样便会增加基建投资和常年运转费用,是不利的。但不建泵站而过多地增加管道埋深,不但施工难度大而且造价也很高。因此,在管道定线时需作方案比较,选择最适当的定线位置,使之既能尽量减少埋深,又可少建泵站。325平面布置污水管一般和电缆沟布于同侧,以便于电缆沟排水井可以就近接入污水检查井中。布置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下,有利于管道疏通机械或疏通车的运行和维护。对于新建道路,当道路红线宽度在50米以下时,采用单侧布管,当道路红线宽度大于50米时,采用双侧布管。如管位冲突,根据具体道路情况作必要调整。对已有部分工程管线的现状道路进行改、扩建工程,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326竖向布置竖向布置遵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298)规定的各种管线要求进行布设。如不能满足要求必须进行防护处理,管道在竖向布局上从上到下一般应为(1)电力电缆沟;(2)电信、给水、燃气管道;(3)雨水管渠;(4)污水管道。污水管线布置在各类管线最底层。主要受上方雨水管渠埋深,以及下游已建污水干渠的渠底高程控制。污水管线由雨水管线下方穿越,交叉时的垂直净距一般控制在04米左右,最小不低于015米。当管线综合在竖向上发生冲突时,宜按照下列原则进行协调(1)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2)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3)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4)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327污水管网布置方案县规划城区由旧城区完善组团、西北部生态居住保护组团、北部工业仓储组团、东北部生态居住保护组团、南部生态居住组团、中部新城区组团和东部工业综合组团构成。2010年污水量为1万M3/D;近期2020年污水量为15万M3/D;远期2030年污水量为2万M3/D;县城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现处理规模为1万M3/D,预留了2020年处理15万M3/D的用地。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位于城区东部烧斗村的边,距城区6公里。污水处理厂周围地块为荒地,可在建成污水厂附近预留远期(2030)年污水处理厂用地约1HA。1、总体方案县城城划分为老城西区、老城东区、新城东区、新城东区四个排水分区。城区地势整体走向较为明确,各分区内均有水系流过。因此确定排水管网总体布置方案为结合现有的截污干管布置污水主干管,旧城完善组团及中部新城区组团已建成区块保留现状的截流式合流制,其余组团均规划实行分流制,污水管道就近接入截污干管;雨水管道就近排入附近水体。对城区内排水管道进行复算,对未满足排水能力的管渠进行改造,雨水就近排入附近水体。2、西北部生态居住保护组团污水方案该区域为未建区域,规划污水管道沿规划道路敷设,最终接入小幕河截污干管,管径均为DN300。雨水就近排入小幕河。3、旧城区完善组团污水方案该区域建筑较为杂乱,人口密度大,现状沿小幕河及北岸截污干管对区域内污水截流,规划期内保留现状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该区域内部分排水管道经过水力计算未能满足雨水排放要求,规划对未能满足排水要求的管道进行改造。雨水均就近排入。4、南部生态居住组团污水方案该区域为未建成区域,规划区域内实行分流制,雨、污水管道均沿道路敷设,沿南岸的道路设置污水干管接入现状南岸截污干管最终至污水处理厂,管径为DN300DN400。雨水均就近排入。5、中部新城区组团污水方案该区域有部分建成区域,建成区域实行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对未建成区域实行分流制。区域内污水管道就近接入南岸截污干管,管径为DN300。雨水沿地势排入。6、东部工业综合组团污水方案该区域为未建成区域,区域地势整体西高东地,南高北地,规划实行分流制,雨、污水管道沿道路设置。污水管道无法通过自流排至南岸截污干管需在老州坝附近通过倒虹管穿越接入北岸DN800截污干管,管径为DN300DN400。雨水排入。第四章污水管网工程设计41污水总量的确定411工程服务范围本工程主要服务县旧城区完善组团、南部生态居住组团、西北部生态居住保护组团、中部新城区组团、东部工业综合组团。近期(20102020)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为80KM2,规划人口649万;远期(20212030)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为892KM2,规划人口892万。412供水量预测污水量源于用水量,提出合理的、切合实际和有利发展的用水指标是确定用水量的基础。规划不宜硬性套用规范指标和其他城市用水指标,而应以调查研究为主,在分析城市现状用水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县的发展需要,合理预测用水项目,并参照借鉴类似城市的经验,提出恰当的用水指标,提出城市的用水量预测。一、基础资料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及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如表41和42。表41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单位万M3/万人D城市规模区域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一区0812071106100408二区06100508035070306三区05080407030602505注1、特大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100万及以上的城市;大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及以上不满100万的城市;中等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及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小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2、一区包括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上海、云南、江苏、安徽、重庆;3、用水人口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人口数;4、本表指标为规划期最高日用水指标;5、本表指标已包括管网漏失水量。表42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单位万M3/KM2D城市规模区域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一区1016081406100408二区0812061004070306三区06100508030602505注本表指标已包括管网漏失水量。二、单位人口用水量法表43单位人口用水量法年限2010年2020年2030年人口(万人)417649892单位人口最大日综合用水指标(万M3/万人D)050050050用水量(万M3/D)20853245446三、建设用地用水量法表44建设用地用水量法年限2010年2020年2030年用地(KM2)6080892单位建设用地最大日用水指标(万M3/KM2D)040045045用水量(万M3/D)243640综合上述两种预测方法,到2010年县用水量规模定为24万M3/D,近期(2020)34万M3/D,远期(2030)43万M3/D。412参数选取1、产污系数污水量根据给水量、自备水源量及地下水渗入量并计产污系数、截污系数而得出。给水(包括自备水源)使用后约有8090的自来水变成了污水,产污系数为产生的污水量与给水量的比例,根据规范和县实际,本工程取85。2、自备水源率县城现状自备水源较少,由于业主没有提供详细相关资料,估算目前自备水源约占总供水量的5。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自备水源比例会逐年下降,因此规划自备水源占自来水公司供水量的比率为近期5,远期4。3、截污系数由于污水收集管网遍及千家万户,污水管道需随着道路建设而逐步铺设,考虑到县截污干管建成后,污水收集率较高,因此本规划县截污系数定为近期70,远期80,地下水渗入率取10。4、总变化系数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设计规范GB500132006,2010年的综合生活污水量平均流量计算近视为Q100L/S,KZ规划期取16;2020年的综合生活污水量平均流量计算近视为Q180L/S,KZ规划期取152;2030年的综合生活污水量平均流量计算近视为Q200L/S,KZ规划期取150。5、截流倍数根据县实际,参考县城区排水专项规划(20102030),取县截流倍数N010。413污水量确定根据上述供水量的预测及有关参数的选择,计算确定污水总量如下表45污水总量预测表年限2010年2020年2030年规划用水量(万M3/D)243443自备水源(万M3/D)0120170172产污系数()858585截污系数()607080最大日污水量(万M3/D)12852124304地下水渗入量(万M3/D)012902120304旱季最大日污水量(万M3/D)141423363304旱季平均日污水量(万M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