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最新电大刑法学考试小抄【电大《刑法学》科目完整版小抄】(可编辑)_第1页
2014年最新电大刑法学考试小抄【电大《刑法学》科目完整版小抄】(可编辑)_第2页
2014年最新电大刑法学考试小抄【电大《刑法学》科目完整版小抄】(可编辑)_第3页
2014年最新电大刑法学考试小抄【电大《刑法学》科目完整版小抄】(可编辑)_第4页
2014年最新电大刑法学考试小抄【电大《刑法学》科目完整版小抄】(可编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电大刑法学考试小抄【完整版】填空题(单项选择)1、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2、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刑法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二是(强制性最为严厉)。3、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属于犯罪的间接故意。4、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5、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6、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强制其(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7、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8、假释的对象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9、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10、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11、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2、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刑罚时,必须遵循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的原则。13、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14、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尤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1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16、对于(累犯),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17、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18、适用(刑法分则中最相类似的条文)类推时,必须比照定罪判刑。19、根据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犯罪客体可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20、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主刑相等,同时执行。21、量刑情节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两种。22、假释不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以外的犯罪分子。23、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24、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25、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已满16周岁)。26、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27、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28、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29、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30、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31、我国刑法法中的犯罪,是指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32、刑法上所说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33、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34、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35、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用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36、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37、根据解释的方法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38、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为(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39、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文途径解决。40、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4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42、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43、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两个方面。44、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45、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46、根据属地原则,所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47、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48、(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49、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50、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51、追诉期限通常从(犯罪)之日起计算。52、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53、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从旧兼从轻原则)。54、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55、犯罪客观方面的各种事实特征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56、犯罪主体就是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57、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从犯。58、刑罚,是指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59、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属于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60、刑法条文中的“但书”所表示的情况大致有三种,即1是对前段的(补充);2是前段的(例外);3是对前段的(限制)。61、按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62、刑法理论上,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被称为(犯罪客体)。63、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指表现人的意志或(意识)并且(对社会有害)的行为。64、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65、我国刑法规定的量刑原则是(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66、根据屈地原则,所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67、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基本特征。68、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从犯。69、有期徒刑的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70、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一年)。71、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72、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73、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74、法定最高刑为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15年)后,不再追诉。75、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能适用死刑。76、追诉期限通常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77、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屈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的合理因素。78、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是指(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79、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即刑事管辖权范围)的原则是(D)A属地原则B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为辅C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D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犯罪的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D)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按照(C),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多少C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D犯罪所直接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按照(),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A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B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C犯罪行为对具体社会关系的侵犯次数D犯罪对象的多少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简单客体D复杂客体()是刑法对犯罪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依据。A犯罪对象B简单客体C同类客体D直接客体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犯罪的时间、地点D犯罪的方法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作为与不作为C教唆行为与实行行为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我国刑法规定,()。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A已满14周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C已满16周岁D已满18周岁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属于()。刑事责任能力的人。A完全B完全无C相对无D减轻我国刑法规定()。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D从轻、不满18周岁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处罚。A从轻B减轻C从轻或者减轻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作为正当防卫起因条件的不法侵害的本质特征在于其()。A违法性B社会危害性C客观真实性D刑事违法性没有实际不法侵害行为发生,行为人误以为受到侵害而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刑法理论上称为()。A防卫不适时B假想防卫C防卫过当D故意犯罪故意用言语或行动挑逗、刺激对方,诱使对方首先进行不法侵害,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借机加害对方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A防卫过当B提前防卫C防卫挑拨D事后防卫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处罚。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或者免除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处罚。A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免除D免除或者减轻某甲与某乙素有仇恨,为了报复,某甲在日记中写下了对某乙的诅咒,并表示一定要杀死某乙,还在日记中列出了几种杀人手段。某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意表示C犯罪中止D犯罪未遂只要实施了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煽动行为,无论群众是否被煽动起来,都构成煽动分裂国家罪既遂。这种情况属于()。A结果犯B举动犯C行为犯D危险犯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处罚。A从轻B减轻C从轻或者减轻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处罚。A从轻B从轻或者减轻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D减轻或者免除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处罚。A从轻、减轻或者免除B减轻或者免除C免除或者减轻、D免除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甲扬言杀害乙的全家,乙报案后公安人员即尾随追赶,在通向乙家的公路上,将携带凶器的甲截获。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意表示D犯罪中止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全部罪行处罚。A他参与的B他组织的C集团所犯的D他指挥的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者可以()。A不予处罚B免予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减轻处罚蔡某刑满释放后决定改邪归正。某日,以前的同伙张某找到蔡某,要蔡某与他去盗窃某商店,蔡某不愿意,但张某威胁蔡某说要告诉蔡某女友有关蔡某以前的劣迹,蔡某怕失去女友,就同意与张某盗窃商店。蔡某属于共同犯罪中的()。A主犯B从犯C胁从犯D帮助犯甲、乙、丙、丁四人共谋在某工厂出纳员去银行领回该厂全体人员工资时,抢劫该出纳员领回的工资。后来甲因事抽不开身未能前往,乙、丙、丁同赴现场,抢走了该出纳员所领工资七千多元四人平分。对甲的行为()。A不以犯罪论处B以抢劫罪的犯罪预备单独论处C以抢劫罪共同犯罪论处D以抢劫罪的犯罪中止论处一行为触犯数个刑法条文、数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一罪的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A想象竞合犯B法规竞合C结合犯D吸收犯非法拘禁罪属于()。A持续犯B连续犯C牵连犯D惯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开始时间是()。A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时侯B行为人作为被告人被提起诉讼的时候C行为人被确认有罪判处刑罚的时候D对行为人的有罪判决生效的时候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是()。A、赦免B、定罪免刑方式C、刑罚D、特殊处理方式C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35、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6、首要分子是指(C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37、有期徒刑的期限为(B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38、犯罪分子具有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限度以内,选择适用(D相对较轻)的刑罚。39、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C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40、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属于(B立法解释)41、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C作为与不作为)4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3、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间接故意)的犯罪44、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45、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没有故意犯罪)46、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47、某甲被判无期徒刑,实际执行(十年)以后,可以假释48、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只有A危害行为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A防卫挑拨)。50、某甲为迫使某乙还债,将某乙非法关押达10天。某甲的行为属于(C继续犯)。51、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A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52、某甲因犯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并应同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其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是(B一年以上五年以下)。5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B十五年)。54、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里的“但书”表示的是(C对前段的限制)。55、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A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56、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57、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58、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A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59、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一年)。60、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61、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D犯罪行为作斗争。62、按照B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63、犯罪目的只存在于B直接故意犯罪中。64、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D间接故意犯罪。65、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A减轻或者免除处罚。66、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67、某甲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依法减为有期徒刑后,刑期从D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68、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十年。69、修订后的我国刑法典的施行时间是C1997年10月1日。70、我国刑法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同类客体。71、某甲打猎时,发现一头猎物旁边有个小孩在玩耍,他明知自己枪法不好,但打猎心切,于是开了枪,结果猎物没打着,却打死了小孩。某甲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C间接故意。72、金某与李某因争抢座位发生争执,李某打了金某两拳。几分钟后,汽车到站打开车门时,金某从后面用脚将李某端下了汽车,致使李某受了重伤。金某的行为属于D防卫不适时。73、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于是携带匕首尾随某乙到了一偏僻处,正准备下手时,下起了大雨,某乙急忙跑向附近一户人家。某甲见状,只得罢手。某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74、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A想象竞合犯。75、管制刑的执行机关是C公安机关。76、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D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77、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A从旧兼从轻原。78、我国刑法规定的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C已满14周岁。79、防卫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80、犯罪的预备、未遂或者中止形态存在于B直接故意犯罪中。81、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D犯罪构成的个数。82、对犯罪分子适用酌定减轻处罚必须经A最高人民法院核准83、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减刑的实质条件是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84、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里的“但书”表示的是A对前段的补充。85、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是用刑罚同D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86、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A减轻或者免除处罚。87、某甲以暴力抗拒税务人员依法征税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抗税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A想象竞合犯。88、按照B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89、某甲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了犯罪,没有造成损害。对某甲应当A免除处罚。90、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A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91、某甲为迫使某乙还债,将某乙非法拘禁了LO天。某甲的行为属于C继续犯。92、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B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9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的追诉期限为B十五年。94、下列人员中,实施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有D故意伤害他人致轻伤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入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犯罪,经过20年后仍须追诉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A危害行为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99、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入轻或者减轻处罚。100、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里的“但是”表示的是(A、对前段的限制)。101、某甲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了犯罪,没有造成损害。对某甲应当(D、免除处罚)。102、某甲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同时应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其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为(C、一年以上五年以下)。103、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104、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同类客体。105、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十年。106、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07、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08、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109、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10、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犯罪行为终了之门起计算三、多项选择题1、刑法理论界一般认为,刑法的功能包括(ABCD)A惩罚功能B保障功能C引导功能D评价功能(ABC)A犯罪B刑事责任C刑罚D刑法3、刑法分则是关于具体犯罪的(AB)A罪状B刑罚幅度C罪名D性质(ABC)A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论理解释5、罪刑法定原则还可派生以下哪个规则(ABCD)A排斥习惯法B否定溯及力C禁止类推适用D反对不定期刑。适用刑法平等原则包括(ABC)A定罪上的平等B量刑上的平等C刑罚执行上的平等D制刑上的平等下列人员中,(ABCD)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刑法规定的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受我国刑法管辖。A国家公务员B司法人员世界各国关于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的主要原则有(ABCD)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死刑不适用于(BD)。A犯罪时不满16周岁的人B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AD)。A没有故意犯罪并有立功表现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对于被判处(AB)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A死刑B无期徒刑C驱逐出境D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ABCD)A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信用卡的D恶意透支的纳税人采取各种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BCD)以上且偷税总额在1万元以上的,构成偷税罪。A5B10C15D2014、虚假广告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ABD)A广告经营者B广告发布者C广告管理者D广告主17、对于被判处A无期徒刑;B死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8、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显著特点是B强制性最为严厉;C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19、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限制;D是前段的例外。20、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D刑法当时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比刑法重)2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犯罪的行为利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22、下列机关中,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是(C最高人民检察院;D最高人民法院)。23、死刑不适用于(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24、根据解释的方法分类,刑法的解释分为A论理解释;B文理解释。25、犯罪的基本特征是B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C具有刑事违法性;D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26、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B拘投;C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7、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显著特点是B,强制性最为严厉;C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28、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有A对前段的补充;C对前段的限制;D对前段的例外。8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A没有故意犯罪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9、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放火罪D抢劫罪时,应当负刑事责任。30、甲唆使乙杀丙,乙将丙杀死。甲和乙属于(B、任意共犯D、复杂共犯)。甲唆使乙盗窃丙的财物,乙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致丙死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甲构成盗窃罪C、乙构成抢劫罪)关于罪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犯罪故意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B、犯罪过失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C、罪过的本质在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在主观上应受到谴责)按照刑法的规定,不得假释的犯罪分子包括(A、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的某甲D、因构成累犯而被从重处罚判处有期徒刑7年的某丁)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A王某在商场盗窃他人信用卡之后,随即用该卡在商场购买了价值6千元的手表B李某在商场试衣间试穿大衣是否合适的时候,趁售货员与别的顾客聊天的机会,将价值6千元的大衣穿走C张某在商店购买手饰的时候,趁售货员不注意,将自己准备好的假首饰与从售货员那里拿来的价值8千元的真首饰调换D郑某潜入他人家中,将他人价值2万元的海洛因拿走)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刑罚裁量情节又称量刑情节,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时应当考虑的、据以决定量刑轻重或者免除刑罚处罚的各种情况。39、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属于资格刑。40、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41、罚金就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的单位向国家缴纳一定金钱的刑罚方法。42、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与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113、刑法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其表现形式是法律条文在一个法典中有秩序、有层次的排列。它反映了统治者用刑罚同犯罪作斗争的意志在刑事法律上的表达方式。114、刑法解释指对刑法规范的法律术语的含义及其在司法工作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的阐释。115、立法解释由国家立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116、学理解释是指由未经国家立法机构授权的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学术组织以及专家学者个人对刑法所作的解释,它不具有任何的法律效力。117、司法解释是指由国家最高司法机关依据法律的授权对刑法规定的含义所作的说明。118、罪刑法定原则亦称罪刑法定主义,是指认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对犯什么罪应处以何种刑罚,都由刑法明文加以规定,无明文规定的就不能处以刑罚。119、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120、刑法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域或对人的效力,也就是要解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刑事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121、属地原则是指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的,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122、属人原则是指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应本国的刑法。123、保护原则是指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凡是侵害本国国家或者公民利益的,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124、普遍原则是指以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标准,对凡侵害由该国缔结或参加国际公约、条约保护的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无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无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125、刑法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应,就是没有溯及力。126、从旧原则即新法对过去的行为一律没有溯及力,所谓“法不溯及既往”。127、从新原则即新法对于未经审判或者判决未确定的行为一律没有溯及力。128、从旧兼从轻原则符合罪刑法定,又符合刑法的人道主义(有利于被告)原则。129、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要要件的有机整体。130、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任何一种犯罪,都会侵犯一定的社会,因而特定社会关系受到侵犯就成为犯罪构成的一个必要条件。131、一般客体又称为犯罪的共同客体,是指一切犯罪行为所共同侵犯的客体。132、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也就是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而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个部分或者某一个方面。133、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客体,也就是某一特定犯罪所侵害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134、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直接指向或直接作用于的具体物或具体人。135、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构成犯罪的客观外在表现。136、危害行为是指行为人在自己的意识或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并为刑法禁止的身体举止或活动。137、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所实施的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即刑法禁止做而去做的情况。138、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且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139、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给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具体侵害事实。140、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其中,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我国刑法中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犯罪主体。141、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142、刑事责任年龄刑法所规定的实施犯罪行为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143、犯罪特殊主体刑法规定以特殊身份作为要件的犯罪主体144、单位犯罪是指为单位牟取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145、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146、犯罪的故意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147、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148、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149、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测,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150、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15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152、意外事件是指行为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行为人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造成的。153、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结果的心理状态。简单地说,目的是危害结果的希望心理,故目的的内容是危害结果。154、犯罪动机是指刺激行人为实施某种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起因。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155、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156、假想防卫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必须是真实的,而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结果造成损害的157、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158、特别防卫权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159、紧急避险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160、避险过当是指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行为。16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与阶段中,因主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状态。162、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163、犯罪预备是故意犯罪过程中未完成犯罪的一种停止状态,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则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164、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是意志以外的原因则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165、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停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166、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167、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168、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169、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170、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171、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172、想象竞合犯是指实施了一个行为而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173、结果加重犯又称加重结果犯,是指法律上规定的由于发生了严重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犯罪状态。174、继续犯亦称持续犯,是指犯罪既遂后,犯罪行为和不法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175、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情况。175、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但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176、吸收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其中一个犯罪行为吸收其他的犯罪行为,仅成立吸收行为一个罪名的情况。177、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因实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178、刑罚是指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在刑法中确立,由法院对犯罪人适用并通过特定的机构执行的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179、刑罚目的泛指国家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所追求的客观效果,它包括国家通过刑事立法、刑事审判、刑罚执行三项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社会效果。180、特殊预防是指防止犯罪分子本人重新犯罪。181、一般预防是指防止社会上不稳定分子走上犯罪道路。182、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183、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184、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就近强制进行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185、有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186、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其主要适用于那些罪行严重,但不必判处死刑,而又需要与社会永久隔离的严重犯罪分子。187、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是我国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惩罚手段。188、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189、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金钱的一种刑罚方法。190、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191、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192、驱逐出境是指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处罚方法。193、刑罚裁量简称量刑,是指法院对于犯罪分子依法裁量决定刑罚的一种刑事审判活动。194、刑罚裁量情节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量刑时,据以决定是否处刑以及处刑轻重的各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情况的总称。195、法定情节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量刑时必须考虑的各种事实情况,它既包括从宽处罚情节,也包括从重处罚情节。196、酌定情节是指刑法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根据立法精神和审判实践经验,在量刑时也需要酌情考虑的情节。197、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比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分子。198、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过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199、数罪并罚一种刑罚裁量制度,它是人民法院对同一犯罪人在法定时间内所犯数罪,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的合并处罚。200、限制加重原则是指对数罪分别判刑后,在其中最重一刑以上、数罪总和刑以下确定应执行的刑罚,并规定刑期最高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度。201、缓刑是指对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其具备法定条件下,在一定期间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202、刑罚执行是指有行刑权的司法机关依法将生效的刑事判决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一种刑事司法活动。203、减刑是指对被判管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204、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制度。205、刑罚消灭也即刑罚权的消灭,是指由于法定事由的出现,致使国家不能对犯罪人行使司法上的具体刑罚权。206、时效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得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执行的一项法律制度。207、追诉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208、时效中断是指在追诉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而使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法律规定的事由终了之时,时效重新开始计算的情形。209、时效延长是指追诉期限内,因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而使对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追究,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的制度。201、赦免是指国家对于犯罪分子宣告免予追诉或者免除执行刑罚的全部或者一部的法律制度。五、简答题和论述题1什么是犯罪未遂它具有哪些与其他犯罪停止形态相区别的特征答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犯罪未遂具有三个与其他犯罪停止形态相区别的特征(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区别关键。(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即没有完成所预期的某一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送的区别关键。(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这是犯罪来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关键。2什么是累犯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是什么答累犯就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兔以后的法定期限内又犯一走之罪的罪犯。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即反革命累犯两种,各自有其特定的构成条件。一般累犯构成的条件是(1)前后两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后罪亦系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3)后罪必须是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兔以后三年内所犯。3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答所谓犯罪的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构成犯罪的不作为需要具备经下三个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各级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兵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4简述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答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为(1)前罪与后罪都有是故意犯罪。此为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此为构成累犯的刑度条件。(3)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这是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4)前后两罪均匀非危害国家安全罪,或者前后两罪之一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此为构成累犯的罪质条件,这是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的区别所在。5简述减刑的概念和条件。答减刑,是指对被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事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根据刑法典的规定,对犯罪分子减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役、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减刑的对象条件,即刑法对减刑适用范围的限定。(2)犯罪分子在刑罚招待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这是减刑的实质条件,也是决定性要件。(3)减刑事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这是减刑事的限度条件。6简述刑法总则关于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答刑法总则对于死刑的适用作了以下限制性规定(1)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即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这是刑法总则对于适用死刑所作的条件性规定。(2)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即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3)死刑适用程序的限制,即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4)死刑执行制度的限制,即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7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答数罪并罚,是对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根据我国刑法典的规定,数罪并罚时应遵守如下基本适用规则(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死刑。(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仍须执行。8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答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序,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2)犯罪构成是行力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3)犯罪构成由刑法加以规定。9简述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答成立紧急避险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即有危险的现实存在,(2)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即危险正在发生。(3)紧急避险的对象条件,即只能针对第三者的合法权益。(4)紧急避险的限制条件,即只有在迫不得已的危急情况下,才能实行紧急避险。(5)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即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6)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即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10简述适用假释遵守的条件。答1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假释的对象条件,即对假释适用范围的限定。2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了一定期限的刑罚。这是假释的限制条件,也是前提条件。3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假释的实质条件,也是关键性条件。4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或者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这是假释的排除性条件,即假释对象条件的例外。11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是如何划分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答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我国刑法典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三个年龄阶段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不满14周岁。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6周岁。12简述想象竞合犯的构成特征。答构成想象竞合犯应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或必备条件1行为人必须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而实施犯罪行为。这是想象竞合犯的主观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