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解_第1页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解_第2页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解_第3页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解_第4页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解发表时间2009811181200阅读次数1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解发表时间200945112500阅读数次80第三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案例分解第一节工程施工合同效力一、施工合同无效案例一于萍、吕禹昕、吕家麒、吕坤、冯聪、吕飒与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来源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网,依据判决书整理(本案案号2001沈民初字第54号)原告于萍吕禹昕吕家麒吕坤冯聪吕飒被告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原告诉称,吕洪杰(系于萍的丈夫,吕禹昕、吕家麒、吕坤、冯聪、吕飒的父亲,于2002年5月8日病故)与被告所属的沈阳市大东区建民小区联建办公室于1994年3月订立一份口头协议,约定由吕洪杰承建沈阳市大东区东祥小区综合办公楼工程,包括住宅、网点及办公楼三部分,总面积为15,090平方米,按二级取费标准计算。按约定吕洪杰组织人员进行了施工,至1996年末工程完工。按沈阳市建筑工程预算审查中心对双方争议的工程造价进行鉴定,工程总造价为11,191,823元,建民小区联建办公室实际拨付工程款为7,815,100元,尚欠工程款3,376,823元至今未付。因建民小区联建办公室是被告于1992年4月12日以沈大东政办发(1992)22号文件批准成立的,又于1995年9月22日以沈大东政办发(1995)45号文件撤销,因而该欠款应由被告承担,故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尚欠的工程款并赔偿利息损失。被告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未予答辩。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吕洪杰为原建民小区联建办承建综合楼的事实存在,但吕洪杰作为无建设工程施工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相应资质的自然人,承建该项工程,双方行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确认为无效,造成本案纠纷,双方均有责任。鉴于该工程已实际建成,双方业已对工程造价经核算确定为9,635,988元,应按此金额结算。对于建民小区联建办已付工程款、材料款,原告已自认无争议部分为7,815,24960元,但对建民小区联建办已经支付的税金32,400元,水费2万元,电费415,43728元,以房屋及车折款50万元,原告虽不予认可,但税金、水、电费系属实际发生,理应由原告承担的款项,而以房屋及车折款50万元原告已承认系折抵其先行垫付的工程款,应视为建民小区联建办的投入,故以上款项合计为8,783,08688元应为建民小区联建办已付工程款的金额。综上,原建民小区联建办尚欠原告工程款852,90112元应给付原告,并赔偿原告利息损失。因原建民小区联建办系被告开办并已撤销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临时机构,故对该笔债务应由被告承担。吕洪杰因病死亡后,应由其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即六原告继承。案例二兰太公司与鑫蓝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2004年5月6日,兰太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兰太公司)与鑫蓝建筑公司(以下简称鑫蓝公司)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由鑫蓝公司承建兰太公司名下的多功能酒店式公寓。为确保工程质量优良,兰太公司与天意监理公司(以下简称天意公司)签订了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合同签订后,鑫蓝公司如期开工。但开工仅几天,天意公司监理工程师就发现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遂当即要求鑫蓝公司改正。一个多月后,天意公司监理工程师和兰太公司派驻工地代表又发现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天意公司监理工程师当即要求鑫蓝公司停工。令兰太公司不解的是,鑫蓝公司明明是当地最具实力的建筑企业,所承建的工程多数质量优良,却为何在这项施工中出现上述问题经过认真、细致地调查,兰太公司和天意公司终于弄清了事实真相。原来,兰太公司虽然是与鑫蓝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但实际施工人是当地的一支没有资质的农民施工队(以下简称施工队)。施工队为了承揽建筑工程,挂靠于有资质的鑫蓝公司。为了规避相关法律、法规关于禁止挂靠的规定,该施工队与鑫蓝公司签订了所谓的联营协议。协议约定,施工队可以借用鑫蓝公司的营业执照和公章,以鑫蓝公司的名义对外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合同签订后,由施工队负责施工,鑫蓝公司对工程不进行任何管理,不承担任何责任,只提取工程价款5的管理费。兰太公司签施工合同时,见对方(实际是施工队的负责人)持有鑫蓝公司的营业执照和公章,便深信不疑,因而导致了上述结果。兰太公司认为鑫蓝公司的行为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相关法律规定,双方所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应为无效,要求终止履行合同。但鑫蓝公司则认为虽然是施工队实际施工,但合同是兰太公司与鑫蓝公司签订的,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合法有效,双方均应继续履行合同;而且,继续由施工队施工,本公司加强对施工队的管理。对此,兰太公司坚持认为鑫蓝公司的行为已导致合同无效,而且本公司已失去了对其的信任,所以坚决要求终止合同的履行。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兰太公司遂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查明后认为,被告鑫蓝公司与没有资质的某农民施工队假联营真挂靠,并出借营业执照、公章给施工队与原告签订合同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建筑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原告兰太公司与被告鑫蓝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应当认定无效。评析上述案例认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基本依据是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的规定,即“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同样也是衡量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否生效的基本标准。基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复杂性以及对社会的重要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生效对合同主体要求有具体规定,其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承包人应具有承包工程的施工资质。建筑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二)项规定“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四条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确认合同效力。根据建筑法,建筑企业应当按其资质能力从事承建的经营活动,超越本企业资质或没有资质借用有资质建筑企业名义的合同无效。很明显,上述案件中的建筑施工合同当然无效。法律常识专栏专栏一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在我国,对建筑企业实行严格的资质管理,只有依法核准拥有从事建筑施工经营资格的企业法人,才有权在其资质范围内从事承包经营活动。建设部在2001颁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对建筑企业的资质分类和分级标准进行了科学的设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建筑业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净资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资质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第五条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获得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对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或者对主体工程实行施工承包。承担施工总承包的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非主体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专业承包资质或者劳务分包资质的其他建筑业企业。获得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或者建设单位按照规定发包的专业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劳务分包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获得劳务分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分包的劳务作业。”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对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的资质等级标准进行了具体化。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包括12个标准,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包括60个标准,劳务分包企业资质标准包括13个标准。专栏二挂靠所谓挂靠行为,是指建筑施工企业或个人以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包工程的行为。挂靠企业和个人本身不具备施工工程的相应施工资质,极易造成工程质量低劣和安全事故隐患,造成社会财产损失和引起社会纠纷,历来为我国法律、法规所禁止。建筑法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凡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接工程任务的,均属挂靠承接工程。”根据建筑法的规定以及现实中的挂靠行为,挂靠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挂靠单位或个人本身没有从事建筑活动的主体资格,或者挂靠单位虽有从事建筑活动的主体资格,但不具备施工项目相适应的资质等级。2、挂靠单位或个人向被挂靠企业缴纳一定数额的“管理费”。3、被挂靠的企业对挂靠单位和个人不实施管理,或仅停留在形式上,双方整体上不存在人事关系,彼此人员独立。4、挂靠单位或个人以被挂靠企业的名义承接工程,签订、履行合同。案例三赣州林业工程公司诉信丰创丰置业有限公司、第三人信丰县房产管理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来源赣州法院网,依据判决书整理(本案案号2005赣中民初一字第52号)原告赣州林业工程公司被告信丰创丰置业有限公司第三人信丰县房产管理局原告诉称2005年1月28日,原、被告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由原告承建被告创丰大厦图示土建项目(基础管桩除外),开工时间为2005年3月6日,竣工时间为同年12月31日,同时约定桩基础由被告提供验收资料。合同签订后,原告即投入资金做好施工准备。但被告却迟迟不提供基础管桩验收资料并办理交接手续,致使原告无法履行施工合同。2005年8月3日,原告收到被告发来的通知,称“建筑合同已发生法律效力,可你公司长期以来迟迟未开工,已严重违约,并由你公司承担违约经济损失。”而实际上,原告为施工已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被告不按约定提供基础管桩验收资料并办理交接手续才是不能开工的根本原因。被告的行为给原告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特提起诉讼,请求依法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因终止合同造成的经济损失844870元,并承担诉讼费用。被告辩称12002年,信丰县人民政府决定施行旧城改造,答辩人与县政府签订了改造开发合同。依据该合同规定,答辩人与第三人于2003年2月25日签订信丰县“一江两岸”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议协议约定,由答辩人安置第三人面积375231平方米。后经答辩人与第三人协商,答辩人以土地置换方式安置第三人房屋面积后,由第三人补偿答辩人155万元,该宗土地由第三人建设,定名为“创丰大厦”。2第三人是创丰大厦的实际建设单位和发包人。由于第三人属行政事业单位,不宜工程申报,2005年1月26日,答辩人与第三人及原告共同签订了一份协议书。该协议对三方的权利义务作了明确约定,答辩人在该项目中的义务只是负责项目申报、提供施工水电条件,房屋建成后,由第三人补偿答辩人155万元。3协议签订后,答辩人履行了项目申报手续,对图纸进行了审核,并获得批准。因第三人属行政事业单位,故约定由答辩人与原告签订工程施工合同。2005年4月,答辩人与原告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该合同第47条补充条款规定,第三人为答辩人的履约保证人,后因该条款违反有关担保的法律规定,故建设主管部门未予备案。此后,原告为达到承包该工程的目的,多次要求答辩人修改该担保条款。2005年1月28日,答辩人与原告签订“补充协议”书,明确答辩人在该施工合同中不承担任何责任。在得到原告上述承诺后,第三人的保证条款被删除。2005年4月30日,答辩人与原告第二次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但答辩人根据与原告、第三人签订的协议及答辩人与原告签订的补充协议,未参与该工程的履约,对履约的情况一概不知。4原告与第三人在实际履行合同中,因规避国家有关招投标的法律规定,被纪检监察部门查处,工程被责令停工,答辩人没有过错。5由于“创丰大厦”项目的实际建设单位是第三人,工程是否招标,答辩人既不知道也未参与,与答辩人无关。请求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第三人述称1原告与被告2005年1月28日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实际建设单位是第三人,使用的是国有资金。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必需进行招投标,未经招投标直接发包的合同属无效合同,应依法解除。2信丰县纪委、监察局对规避招投标的行为已作出处理,导致合同无效,原、被告及第三人都有过错。32005年6月第三人已通知原告停止施工,2005年9月7日又以书面形式通知原告解除合同,并要求原告提交结算依据办理结算,但原告一直未提交。第三人认为,原告已施工部分应据实结算,实际损失应由原、被告及第三人根据公平、合理的原则分担。针对原告的诉请和被告及第三人的答辩,本案主要争议焦点是1原、被告之间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原、被告及第三人签订的协议是否有效造成工程停工后的损失应当如何计算经审理查明2003年2月25日被告与第三人签订信丰县“一江两岸”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双方对第三人的房屋拆迁安置相关事宜作了约定。2005年1月26日,原、被告及第三人签订协议书。三方约定由第三人在桃江花园3号楼建设一栋九层高的大厦,该大厦及占地归第三人所有,被告负责该大厦工程建设的报建手续,税费由第三人承担;第三人除应免除被告安置补偿费用外,另行给付被告155万元差额款(大厦竣工后结算);被告与第三人于2003年2月25日签订的信丰县“一江两岸”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废止;被告应负责该大厦外围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并允许第三人使用被告的水电设施,水电费用由第三人承担;大厦由原告负责承建,由原告全额垫资完成全部主体工程,主体工程完成一个月内第三人预付工程总造价的70给原告,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一个月内第三人预付工程总造价的20给原告,余款10在六个月付清;工程造价以现行全国建筑安装基础定额(江西省估价表)及江西省建筑安装取费定额,按实际完成工作量计算工程总造价;工期于2005年9月30日前完成主体工程,12月31日竣工;违约条款约定第三人如未按约定付款,原告有权以所欠金额的2按月向第三人计取违约金,同时工期顺延;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六个月内,第三人未付清原告全部工程款,原告有权拍卖其酒店房产;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程停建或缓建,原告有权要求第三人及时办理工程决算和补偿损失,并在一个月内付清全部款项。2005年1月28日,原、被告签订补充协议书,该协议明确表明创丰大厦工程的实际履约人为原告和第三人,由原告和第三人享有2005年1月26日原、被告及第三人签订的协议书中约定的权利和义务,被告不承担任何责任;如第三人不履行协议约定的权利与义务,原告有权处置该项目的全部房地产,收益部分除偿还被告155万元差额款外,全部归原告所有以资抵工程款。同日,原、被告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被告将创丰大厦工程发包给原告承建(基础管桩除外),开工日期为2005年3月6日,竣工日期为2005年12月31日,工程质量标准为合格,合同价款采用可调价格合同方式确定,暂定为360万元,以实际完成工程量清单,按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省颁建筑安装工程定额的有关规定和说明及通用条款规定的调整因素为该工程结算,并以审计结论为依据办理财务结算;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和时间为,主体工程完成之日起一个月内预付工程总造价(预算)的70,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一个月内预付工程总造价(预算)的20,余款(结算)在扣除质保金后六个月内付清;发包方的违约责任为,发包方未按约定及时支付工程款,承包方除有权以所欠全额的2按月向发包方计取违约金外,同时适用通用条款的有关规定;合同还就相关事宜作了约定。上述合同、协议签订后,原告即投入资金、组织人员进入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但因被告及第三人未提供施工必需的相关资料,致使原告无法施工。2005年7月4日,信丰县监察局就信丰县房管局规避房管大楼招投标问题作出信监决字(2005)04号监察决定书。认定第三人以被告名义办理房管大楼报建手续,并直接将该大楼的建设工程发包给原告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属于规避招投标的行为,责成第三人中止与原告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及协议,重新按有关程序进行公开招投标。2005年8月31日,信丰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就信丰县房管局办公大楼规避招投标问题作出信纪字(2005)26号处理决定,认定第三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是弄虚作假、规避招投标的违纪行为,责成第三人终止与原告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及协议。法院依据查明的事实认定,2005年1月26日原、被告及第三人签订的协议书、同月28日原、被告签订的补充协议书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因该工程项目的实际发包方(建设方)为第三人,而第三人所使用的资金属国有资金,依照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该工程项目必需进行招标。第三人在该工程项目发包时,以被告名义办理相关报建手续,该行为是一种规避法律的行为,其实质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违反了国家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故上述协议、合同无效。原、被告及第三人明知上述协议、合同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但为了各自的目的,仍然签订上述无效协议及合同,所以原、被告及第三人均有过错,各自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原告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的损失计算依据不足以证明原告的事实主张,故原告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评析本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违反了招标投标法的强制性规定,即“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必须进行招标。违反法律规定,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自然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三项规定“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规定强制招标的项目,往往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为此国家依法强制实行招标,引入公平竞争的招标交易程序。其中,把使用国有资金进行投资建设的项目纳入强制招标范围,是切实保护国有资产的有效措施。根据招标投标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中标无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也无效。法律常识专栏专栏一强制招标的项目根据招标投标法第三条的规定,强制招标的项目界定为以下四项(一)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二)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三)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布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的规定对强制招标的项目的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的规定第二条规定“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基础设施项目的范围包括一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等能源项目;二铁路、公路、管道、水运、航空以及其他交通运输业等交通运输项目;三邮政、电信枢纽、通信、信息网络等邮电通讯项目;四防洪、灌溉、排涝、引供水、滩涂治理、水土保持、水利枢纽等水利项目;五道路、桥梁、地铁和轻轨交通、污水排放及处理、垃圾处理、地下管道、公共停车场等城市设施项目;六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七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公用事业项目的范围包括一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市政工程项目;二科技、教育、文化等项目;三体育、旅游等项目;四卫生、社会福利等项目;五商品住宅,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六其他公用事业项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的规定第四条规定“使用国有资金投资项目的范围包括一使用各级财政预算资金的项目;二使用纳入财政管理的各种政府性专项建设基金的项目;三使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自有资金,并且国有资产投资者实际拥有控制权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的规定第五条规定“国家融资项目的范围包括一使用国家发行债券所筹资金的项目;二使用国家对外借款或者担保所筹资金的项目;三使用国家政策性贷款的项目;四国家授权投资主体融资的项目;五国家特许的融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的规定第六条规定“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资金的项目的范围包括一使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贷款资金的项目;二使用外国政府及其机构贷款资金的项目;三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援助资金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的规定第七条规定“本规定第二条至第六条规定范围内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一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二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三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四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第一、二、三项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专栏二中标无效的情形所谓中标无效是指招标人作出的中标决定没有法律约束力,依据中标决定签订的合同无效。中标无效一中标通知发出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法律依据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中标无效二招标代理机构泄密或与招标人、投标人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或他人合法权益,并影响中标结果的。法律依据招标投标法第五十条规定“招标代理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泄露应当保密的与招标投标活动有关的情况和资料的,或者与招标人、投标人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暂停直至取消招标代理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前款所列行为影响中标结果的,中标无效。”中标无效三招标人泄露应当保密的情况,可能影响公平竞争;或者泄露标底,影响中标结果的。法律依据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或者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的,或者泄露标底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前款所列行为影响中标结果的,中标无效。”中标无效四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投标人行贿的。法律依据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中标无效五投标人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法律依据招标投标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标无效六招投标人违法就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影响中标结果的。法律依据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违反本法规定,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的,给予警告,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前款所列行为影响中标结果的,中标无效。”中标无效七投标人在中标候选人之外确定中标人的,强制招标项目在所有投标被评标委员会否决后自行确定中标人的。法律依据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招标人在评标委员会依法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以外确定中标人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在所有投标被评标委员会否决后自行确定中标人的,中标无效。责令改正,可以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案例四广西区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与被告北海杰力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海市建设委员会、第三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海分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来源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站,依据判决书整理(本案案号2005北民一初字第7号)原告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被告北海杰力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被告北海市建设委员会第三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海分公司原告广西路桥诉称,被告杰力高科、被告北海建委分别是北海大道改建工程的建设单位和受委托发包单位。2003年6月17日,杰力高科将该工程的改造沥青路面部分发包给原告施工,双方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书,其中约定了工程价款、材料供应、竣工结算及违约责任等如下工程价款为业主审定的工程结算书的工程量乘以合同单价,合同单价为72元M2;主要材料由杰力高科采购,材料款从原告完成的工程款中扣回,杰力高科出资采购的材料数量按原告实际签收并使用的数量计;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杰力高科从收到原告竣工结算报告和结算材料后15天内核实,一个月内付清,拖延付款的,则支付滞纳金(违约金)为每天千分之五,工程于2003年8月L日交付使用。2003年7月26日原告如约递交结算书、结算资料。2004年11月30日,由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分行审核,北海建委以及北海市财政局确认,该工程造价为20191257元,其中材料款为14988997元。据此并按合同约定,本工程价款工程量单价16353578元。施工中,由杰力高科采购的材料价值只有9575037元,不足的材料价值约5277666元(即业主审定的材料款减去杰力高科直接购买的材料款)则由原告直接出资购买。因此,被告拖欠的工程款工程总价原告出资购买的材料款杰力高科出资购买的材料款已付工程款163535785277666957503746000007456207元。由于杰力高科以种种理由拖欠款,而北海建委又是工程业主,两被告依法应当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请求法院判定两被告连带清偿工程欠款7456207元及延期付款违约金约1900000元,并承担案件诉讼费用。被告杰力高科辩称,一、涉案工程是由原告与第三人广西二建合伙施工,共同完成的。2003年4月份杰力高科就与第三人达成了合作意向,并于同年6月2日签订了施工合同,且以第三人的名义向北海市政府申报了施工单位。施工合同签订后,第三人进行了相应的施工前准备工作,并与材料供应商签订了部分材料采购合同。同年6月12日,杰力高科又与原告签订了与第三人施工内容相同的合作协议书。合作协议书中原约定的由杰力高科采购的材料改由第三人采购并与杰力高科进行交接。二、涉案工程的工程款总额为16182258元,该数额已得到了监理部门的确认,并非原告诉讼中所称的16353578元。合作协议书第五条明确约定原告按每平方米72元的单价承包工程,该工程总造价为杰力高科审定的工程结算书的工程量乘以上述单价。根据该条款的约定,杰力高科应支付工程的总价款只与杰力高科审定的工程结算书的工程量有关,与建行广西分行审核的工程造价无关,与原告是否出资购买施工材料无关。三、杰力高科并未拖欠原告工程款7456207元,而是只欠41585145元。合作协议书第六条的约定本工程施工所使用的材料由杰力高科采购,杰力高科采购的材料价款从原告完成的工程价款中优先扣回。根据杰力高科与第三人提供的工程材料购销合同、购销发票、付款凭证等证据可以证实,第三人实际采购并用于施工的材料金额为1073808749元。杰力高科已向第三人支付了全部材料款。该笔1073808749元的材料款应从总价款16182258元中扣除。原告起诉时主张杰力高科采购的材料总价款为9575037元,但未附上杰力高科采购材料的明细或各分项价款,庭后广西路桥根据工程造价咨询定案单所附材料价差表和合作协议书的约定材料单价计算出杰力高科采购的工程材料总价值为8928721元。8928721元的计算结果是依据材料价差表所列闸口碎石、南宁碎石、河砂、矿粉玻璃格栅等五项材料的数量来计算,但70沥青和改性沥青的数量则按其实际签收的数量计,且剔除了起诉时认可的第三人实际签收的数量,这反映了原告随意计算和取舍。若原告要以材料价差表所列材料的数量来计算,则应包括材料价差表所列70沥青和改性沥青的数量。原告没有材料采购权,其诉讼中所称的采购了5277666元工程材料,既无事实根据,也无法律依据。虽然合作协议书第五条第一项第4点约定“以上承包单价均不包括应由杰力高科负责承担的工程税费(包括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沥青施工拌和场、堆料场建设等费用”。但原告施工部分的工程税费理应由原告自己承担。根据北海市地税局、北地税直函200410号文件的规定,杰力高科为该工程应纳税的扣缴义务人,原告施工部分的工程税额为(1618225810738087)元52283097元。故原告应交纳的该283097元税款应从工程款总额中扣除。50000元的沥青施工拌和场、堆料场建设费应从工程款总额中扣除。根据北海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已收取的工程金额测定费明细表,原告应交金额测定费(1618225810738087)元013707742元。因该费用已由杰力高科垫付,应从工程款总额中扣除。因该工程未经招投标,由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的罚款(1618225810738087)元0522830968元,已由被告垫付,该笔款项应从总额中扣除。合作协议书中约定的工程内容包括路面清洗,但该路面清洗是由第三人实际完成的,清洗费用为5983496元,应从工程款总额中扣除。杰力高科已实际向原告支付了工程款460万元。综上,杰力高科尚欠原告工程款应为1618225810738087492830975000070774228309685983496460000041585145元。五、杰力高科不应承担逾期违约金。合作协议书中第七条的约定,杰力高科向原告支付全部工程款的条件是工程竣工验收评定合格后。根据原告举证的市政工程结算成果报告的生效时间及杰力高科、北海建委及第三人的确认,北海大道改造工程的工程竣工验收评定合格的时间为2004年12月。而此后不到一个月,原告在2005年1月10日就提起诉讼,造成杰力高科无法支付剩余工程款41585145元,故杰力高科不应承担欠款逾期违约金。综上所述,杰力高科并未拖欠原告工程款7456207元,亦不存在违约行为,不应承担违约责任。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北海建委辩称,北海建委并非建设单位,只是行使北海市政府赋予的管理监督职能,与杰力高科无委托或合作关系,不应列为被告,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对北海建委的诉讼请求。第三人广西二建述称,北海大道改建工程是由广西二建与原告共同履行施工任务,其中材料款1073808749元是广西二建支付的。原告也是施工者,按规定应扣原告的税金。经审理查明,2003年6月2日,被告杰力高科与第三人广西二建签订一份施工合同,该合同约定由杰力高科将北海大道、广东路道路改造沥青路面工程发包给广西二建施工,并对工程内容、工期、工程质量、价款、竣工结算、违约责任、争议解决办法等作了约定。2003年6月12日,杰力高科又与原告广西路桥签订一份合作协议书,该协议书约定杰力高科将北海大道道路改造沥青路面工程发包给广西路桥施工。施工内容为1、4CM改性沥青混凝土(AK13A);2、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I);3、撒58MM粒径碎石35KG/M2;4、玻璃纤维格栅自粘层5、洒粘层油AL(R)1或2型6、清洗路面。工期为30天,主车道18天内完成。对工程价款约定为1、广西路桥按单价承包本协议规定的工程内容所包含的分项工程施工,综合单价为按北海大道行车道主道和辅道及沿线平交路口总面积计算每平方米72元。2、合同价外的工程量另行结算、厚度超过4CM部分的改性沥青混凝土(AK13A)每增减1CM单价为953元/M2;、超过4CM部分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I),每增减1CM单价为656元/M2。3、广西路桥承包的实际工程总造价为业主审定的工程结算书的工程量乘以上述单价。4、以上承包单价均不包括应由杰力高科负责承担的工程税费(包括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沥青施工拌和场、堆料场建设和项目监理部驻地建设等费用。该协议书约定工程施工所用材料由杰力高科采购,杰力高科采购的材料价款从广西路桥完成的工程价款中扣回。杰力高科出资采购的材料数量按广西路桥实际签收并使用的数量计,材料计量签收方式由广西路桥、杰力高科根据不同的材料另行协商确定。材料单价为、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70)为2400元/吨;、泰国进口泰普克牌SBS(ID)改性沥青为3700元/吨;、自粘型玻璃纤维隔栅为105元/M2;、AC20I层用碎石(合浦闸口石场)为74元/M3;、AK13A层用碎石(南宁广茂石场)为150元/M3;、河砂为32元/M3。广西路桥负责出资5万元修建本工程沥青施工拌和场、堆料场建设和项目监理部驻地,不足部分费用由杰力高科负责。该协议书还约定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杰力高科从收到广西路桥竣工结算报告和结算材料后15天内核实,一个月内结算付款完毕给广西路桥,若杰力高科拖延付款的,则由杰力高科向广西路桥支付每天千分之五的滞纳金。该协议书签订后,广西路桥依约进行施工,杰力高科先后向广西路桥支付了460万元工程款。2003年8月29日,杰力高科、广西二建和广西路桥路面施工处签订一份协议书,该协议书约定广西二建和广西路桥路面施工处为合作施工(北海大道沥青路面工程)单位,广西二建与广西路桥路面施工处签订的合作协议书中资金由杰力高科直接拨付给广西路桥路面施工处帐户,杰力高科与广西路桥签订的合作协议书一样生效,三方共同认可广西二建与杰力高科所签署的对外北海大道改造工程合同。但广西二建与广西路桥路面施工处并未依该协议书单独签订合作协议书。广西二建受杰力高科委托负责采购材料和清洗路面。2004年11月30日,北海建委、杰力高科和北海市财政局共同确认由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分行编制的北海大道改建工程造价咨询定案单,该工程造价咨询定案单确定了北海大道改建工程项目费的总额。北海大道改建工程造价咨询定案单所附工程结算表第1页确定新建机动车道中粒式沥青砼路面机械摊铺厚5CM项的工程量为4221M2;补强主车道中粒式沥青砼路面厚增17CM项的工程量为193016M2;补强主车道洗刷路面(包括扫刷)项的工程量为193016M2,合价为5991217元。北海大道改建工程造价咨询定案单所附材料价差表确定碎石540数量为4303534M3,石屑数量为5396022M3,改性沥青石屑数量为13247556M3,矿粉数量为30868887KG,粗砂数量为883357M3,玻璃纤维隔栅数量为51990624M2,石油沥青60100数量为169172495KG,改性沥青数量为1168902吨。广西路桥根据上述工程造价咨询定案单所附工程结算表第1页和合作协议书计算出杰力高科应付给其的工程款总额为16353578元,计算过程为1、新建机动车道4221M272元/M2303912元;2、补强主车道193016M272元/M213897152元;3、增厚部分193016M217656元/M22152514元,上述1、2、3项相加总计即为16353578元。杰力高科根据上述工程造价咨询定案单所附工程结算表第1页和合作协议书计算出其应付的工程款总额则为16182258元,计算过程为1、新建机动车道4221M25656元/M21384488元;2、补强主车道192888M272元/M213887936元;3、增厚部分193016M217656元/M22152514元;4、中间分隔路口段(193016M2192888M2)4656元/M233587元,上述1、2、3、4项相加总计即为16182258元。本案开庭后,广西路桥提交了北海大道沥青路面工程材料汇总表,该材料汇总表根据合作协议书约定的材料单价和前述工程造价咨询定案单所附材料价差表确定的碎石540、石屑、改性沥青石屑、粗砂、矿粉、玻璃纤维隔栅的数量来计算,但70沥青和改性沥青的数量则按其实际签收的数量计算,且剔除了起诉时认可的第三人广西二建实际签收的数量,计算出杰力高科采购的工程材料总价值为8928721元。杰力高科对合作协议书约定的闸口碎石、南宁碎石、河砂、玻璃格栅等材料、70沥青即为材料价差表所列的碎石540、石屑、改性沥青石屑、粗砂、玻璃纤维隔栅、石油沥青60100等项无异议。杰力高科则根据广西二建提供的购物发票和合作协议书约定的材料单价计算出杰力高科采购的工程材料总价值为1073808749元。另查明,广西路桥核准的经营范围为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等。因北海大道道路改造沥青路面工程未依法进行招标便动工建设,北海建委于2004年11月1日对杰力高科分别作出北建监行决字(2004)第011号、012号、013号建设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其罚款共计94982981元。2004年11月18日,北海市地方税务局直属征收管理局北地税直函200410号文件确定珠海国家高新区杰力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北海大道精品路改造项目的法定扣缴义务人。法院根据查明事实依法认定,原告广西路桥与被告杰力高科签订的合作协议书虽然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但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一)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二)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被告北海建委北建监行决字(2004)012号建设行政处罚决定书,以杰力高科对北海大道改建工程项目未经招标就动工建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上述规定为由,依法对杰力高科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三)项规定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故广西路桥与杰力高科签订的合作协议书为无效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上述合作协议书虽无效,但北海大道改建工程已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且承包人广西路桥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法院对此予以支持。广西路桥根据北海建委、杰力高科和北海市财政局共同确认的工程造价咨询定案单所附工程结算表和合作协议书的约定,计算出杰力高科应付给其的工程款总额为16353578元;但杰力高科根据上述工程造价咨询定案单所附工程结算表和合作协议书的约定计算出其应付的工程款总额则为16182258元。对上述计算差异,双方均不愿申请专业机构鉴定确定。法院认为,广西路桥对约定每平方米72元的单价计算有重复,新建机动车道与补强主车道内容一致的部分已在补强主车道中计算,新建机动车道应只计算与之不同的部分即可,各路口两车道之间的施工内容只有中粒式混凝土,而改性沥青混凝土并未施工。故杰力高科计算的其应付工程款总额为16182258元是符合双方合同约定的,法院予以采纳。依照合作协议书的约定,工程施工所用材料由杰力高科采购,杰力高科采购的材料价款从广西路桥完成的工程价款中扣回。广西路桥起诉主张杰力高科采购的材料总价款为9575037元,但未附上杰力高科采购材料的明细或各分项价款,庭后广西路桥提交了北海大道沥青路面工程材料汇总表,计算出杰力高科采购的工程材料总价值为8928721元(该材料汇总表根据合作协议书的约定材料单价和前述工程造价咨询定案单所附材料价差表确定的闸口碎石、南宁碎石、河砂、矿粉玻璃格栅等五项材料的数量来计算,但70沥青和改性沥青的数量则按其实际签收的数量计算,且剔除了起诉时认可的第三人广西二建实际签收的数量);杰力高科则根据广西二建提供的购物发票和合作协议书的约定材料单价计算出杰力高科采购的工程材料总价值为1073808749元。对上述材料款计算差异,法院认为,合作协议书虽约定“杰力高科出资采购的材料数量按广西路桥实际签收并使用的数量计,材料计量签收方式由广西路桥、杰力高科根据不同的材料另行协商确定”,但广西路桥只提交了其接收70沥青和改性沥青的实际签收单(其中有部分为广西二建实际签收),闸口碎石、南宁碎石、河砂、矿粉玻璃格栅等其他材料并未提供实际签收依据,广西路桥也主张该部分材料以材料价差表确定的相应的数量来计算,故双方并未完全按合作协议书约定的材料计量签收方式来履行。因此,杰力高科出资采购的材料数量应以前述材料价差表确定的各项材料数量为依据,即碎石540(闸口碎石)数量为4303534M3,石屑(闸口碎石)数量为5396022M3,改性沥青石屑(南宁碎石)数量为13247556M3,粗砂(河砂)数量为883357M3,玻璃纤维隔栅数量为51990624M2,石油沥青60100数量为169172495KG,改性沥青数量为1168902吨,矿粉数量为30868887KG。杰力高科主张70沥青(即石油沥青60100)和改性沥青的数量分别按广西二建提供的购物发票数量108612吨和108755吨(该两数均少于材料价差表确定的60100石油沥青169172495KG和改性沥青1168902吨)计算,本院予以支持,但主张其他材料也按广西二建提供的购物发票数量计算,法院不予支持。依据上述确定的材料数量和合作协议书的约定材料单价,计算出杰力高科采购的工程材料总价值为10318301元(70沥青和改性沥青价值为1086122400元1087553700元6630623元;闸口碎石、南宁碎石、河砂、矿粉玻璃格栅等其他材料价值为3687678元,两项合计即6630623368767810318301元)。广西路桥起诉时主张由杰力高科采购的材料价值只有9575037元,不足的材料价值约5277666元(即业主审定的材料款减去杰力高科直接购买的材料款)则由原告直接出资购买,但合作协议书约定工程施工所用材料由杰力高科采购,广西路桥并无材料购买权,也未向法庭提交其购买价值约5277666元材料的证据,故法院对广西路桥的该主张不予支持。合作协议书约定清洗路面工作应由广西路桥完成,但该工作实际是由广西二建完成的,上述工程造价咨询定案单所附工程结算表确定补强主车道洗刷路面(包括扫刷)项的工程量为193016M2,合价为5991217元,该为5991217元应从杰力高科应付给广西路桥的工程款总额中扣除。综上,杰力高科还应付给广西路桥的工程款为12040449元(16182258103183014600000599121712040449元)。杰力高科辩称原告施工部分的工程税额283097元、工程金额测定费707742元、沥青施工拌和场和堆料场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