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与司法关系研究_第1页
民意与司法关系研究_第2页
民意与司法关系研究_第3页
民意与司法关系研究_第4页
民意与司法关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民意与司法关系研究姓名谈磊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法学班级法学52班学号2265226指导教师曾玉珊职称副教授2009年5月15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目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WORDS1引言1一、民意的界定21民意的定义22民意的定性分析23真假民意的判断3二、民意对司法的影响3(一)民意在司法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体现41中国古代司法中的民意42当代司法裁判中的民意5(二)民意对司法的影响分析51积极意义52消极影响6三、司法怎样对待民意6(一)我国司法怎样对待民意61让法官直接面对民意62建立合理的民意表达机制63司法独立于民意64将民意作为非正式法源6(二)外国司法中如何对待民意71美国72法国72日本7四、关于司法如何吸纳民意的建议7(一)正确性引导7(二)正确区分民意,打破潜规则8(三)加强法官的自身修养和自身能力建设8(四)加强对媒体的监督和媒体的自律建设8(五)民意表达的限度原则8结语8致谢9参考文献10民意与司法关系研究法学专业学生谈磊指导教师曾玉珊摘要近几年,民意与司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被各类案件愈演愈烈刘涌案,王斌余案,许霆案等等使得司法领域中的民意力量的显现正成为一桩格外醒目的事件。正是由于现代传媒特别是网络的发达,民意的聚合显然超越了空间与特定群体的限制,司法过程中的民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强度并对司法审判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民意对司法审判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愈深愈广。民意的性质以及民意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民意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力以及它的社会影响力。当民意不断发展并不断趋于理性规则化时,民意终将成为司法审判中不可缺少的社会力量关键词民意;司法;影响;解决机制RESEARCHONTHERELATIONSHIPBETWEENPUBLICOPINIONANDJUSTICESTUDENTMAJORINGINLAWTANLEITUTORZENGYUSHANABSTRACTINRECENTYEARS,THECOMPLEXRELATIONSHIPBETWEENPUBLICOPINIONANDJUSTICEWERESHOWEDINSERIESOFCASES,SUCHASLIUYONGCASE,THECASEOFWANGBINYU,TINGXUANDSOON,THESECASESHAVEMADETHEPUBLICOPINIONANEYECATCHINGEVENTITISBECAUSEOFMODERNMEDIA,ESPECIALLYTHEWELLDEVELOPEDNETWORK,THEAGGREGATIONOFPUBLICOPINIONISCLEARLYBEYONDTHESPACELIMITATIONSANDTHESPECIFICGROUPS,THEPUBLICOPINIONHASGOTASTRONGERSTRENGTHTHANEVERBEFOREINTHEPROCESSOFJUSTIFICATION,ANDALSOHADAPROFOUNDIMPACTONITPUBLICOPINIONONTHEPROCESSOFJUSTICEAREALSOBECOMINGMOREANDMOREIMPORTANT,ANDMOREWIDELYTHENATUREOFPUBLICOPINIONDETERMINESTHEINFLUENCEONTHEJUDGMENTOFJUSTICEASWELLASITSSOCIALINFLUENCEWHENPUBLICOPINIONDEVELOPSACCORDINGTOTHERULESOFRATIONALITY,ITWILLBECOMEANINDISPENSABLESOCIALFORCEINJUSTICEKEYWORDSPUBLICOPINION;JUSTICE;IMPACT;SETTLEMENTMECHANISM从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争当人民满意的好法官”活动时确立民意为司法公正的一大标准开始,到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珠海与法官座谈时指出判刑要以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感觉为依据,以达到法律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时。民意在司法活动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民意与司法的关系也就越来越复杂。司法已经超越了职业法律阶层所能包容的范围,发展到了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和推进的境界。面对强烈的民意,司法改革要做的不是拉起帷幕自导自演,而应该是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去吸纳整合民意,形成社会与司法的良性互动。民意关心司法,表明了民众的法律观念与意识不断增强,对司法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司法的地位与作用在民众心中得到更多的认可。司法审判过程关系到正义是否能够实现,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因此,民众希望用自己的声音直接实现对司法权的引导和督促,希望通过呼吁来纠正案件处理过程中的偏差,甚至改变存在缺陷的司法制度。与此同时,执政党、司法机关也发出鼓励社会监督的信号,这一切使得司法不得不面对有增无减的关注与评论。125一、民意的界定(一)民意的定义民意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法国,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就曾经提出过公意的概念,并将其与众意加以区分,认为公意是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利益,是个别意志的总和。2由于对民意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认同概念,至今为止能够找到50多个版本,所以想给民意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却绝非易事。难怪美国政治学家凯伊VOKEY感慨道“要很精确地来谈民意,与了解圣灵的工作没有两样。”318学者刘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民意,即人民意愿,是指大众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社会现象的普遍看法,体现的是大众的普通理性。而司法领域中的民意,即大众针对重要的法律问题根据法律正义的外在社会价值通过多种途径所表达的一种民众意愿,实际上是一种大众诉求。司法领域中的民意包含了如下要素1非政府的个人、公众和组织公开与非公开的意见表达2指向的对象往往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法律事件和问题3在意见的表达上渠道广泛、形式多样4意见表达外观上符合朴素的法律正义理念。4294学者腾威认为,所谓民意,又被称为民心、公意,是指大多数社会成员对与其相关的公共事务或现象所持有的大体相近的意见、情感和行为倾向的总称。它是一切社会机制赖以运行的基础。5249学者张维得出一个比较通俗的民意的概念。民意,就是指普通民众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日常生活经验及一定的价值观念从情感上得出对某一案件是非曲直的看法、态度。随着现代大众传媒对信息的快速传播,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一些案件,大家自然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当许多人的看法趋于基本的一致时,就形成了所谓的民意。笔者发现,以往的学者们在对民意的表述时虽然都注意到了人本性。但是都忽略了社会修正性和社会趋同性,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所以一个人对某一事件有了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后,在向社会表达的同时会受到现有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等的影响,而且在民意的表达过程中会受到周围舆论环境的影响,并在以后某一固定时间(一般是事件的持续时间内)内就自己的意思表示出现修正或趋同性的表述,这样就在一定时间后形成了不同的舆论阵营,由此对司法产生影响。由此,所谓民意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业已存在或即将出现的事件在表达自己意见的同时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并与大多数人形成趋同性意见表达的一种现象。(二)民意的定性分析民意的司法性定位一开始就是一个复杂问题。就司法方面而言,民意是否要反映于司法过程中,判决是否脱离于民主过程之外,就存在广泛争议了。对于民意的定性需要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民意的界定范围,即怎样的意思才算民意第二,民意对某一具体案件能否形成一个基本反映其客观事实的评价第三,民意对某一具体案件能否形成一个较为正确的法律评价第四,在情与法的衡量中,情事考虑是道德方面的社会评价,量刑则是用的法律尺度进行的法律评价,二者不要混同。在此,笔者对民意的定性颇有类似于“自由心证”的味道。由于社会精英阶层(法律人才在中国还很匮乏,所以理应属于精英阶层,我们所讲的民意是代表社会大多数群体的普遍性意见和观点。)的知识层次和教育程度不一样,所以在对待同一事件的问题上与普通阶层会有很大的差别,不同的经济环境和教育水平决定了他们看问题的方式以及理解深度的深度和层次。所以,笔者认为“民意”也有“三个代表”1代表绝大多数人正常的理解层次和范围。2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普遍性事实评价和道德评价(受精神文明层次的影响)3代表了现有社会条件下最基本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评价体系。(三)真假民意的判断张维学者归纳出我国现状中民意的两大不确定性第一,数量上的不确定性。民众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本身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过程,赞成者和反对者都可能存在。因此,社会标准所体现的民意究竟代表了多少民众往往是难以准确判断的,是全体民众还是部分民众如果是部分民众,这一部分又应该是多少才算有代表性尤其在我国,不像发达国家那样有专业的民意调查机构,且这些民意调查机构往往通过数据分析将抽象的民意以具体的百分比公诸于众。第二,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即使同一群体的民众,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也并非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事件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认识。如在湖北京山县余祥林冤案中,当发现一具被抛人池塘的无名女尸时,不少当地民众认为余祥林就是杀妻凶手,甚至有220多人联名写信要求司法机关立即处决余祥林。但事实真像披露后,多数民众又表现出与当初截然相反的态度,认为余祥林受到了冤枉,给予其极大的同情和支持。620笔者很赞同张维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还有一大不确定性即被正确表达与否的不确定性。国目前缺乏权威的专业民意调查机构,民意的反映往往需要借助新闻媒体,当媒体不能真实地反映民意时,民意就可能被扭曲,甚至被个别媒体所左右。而中国媒体的现状是普遍缺乏自律和的多种不确定性。所以在如何对待民意的问题上需要我们分辨真假、去伪存真。1由于我们现在的民意基本是通过网络媒体和电视、报纸等媒体表达的,所以就有必要区分民意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如果民意被个别媒体左右而不能真他律精神,这也正是笔者担心民意被扭曲的原因所在。)正是由于我国现状的特殊性才导致了民意的表达或者民意被个别媒体扭曲表达时,司法对待民意的态度将决定民意是否被很好地吸收和司法的公正性。2当民意没有完全反映事实真相时,民意的正确对待和吸纳将影响司法的公正性。也会影响在司法过程中合理吸纳民意。所以,笔者认为判断民意的真假必须坚持几大标准(1)民意是否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表达。(2)民意是否得到了充分、真实的表达。(3)民意是否体现了现有情况所能反映的客观事实。二、民意对司法的影响规范性的法律是要求社会民众来遵守的,因此法律就应当是符合民意的、并为社会民众所普遍认可的规则,否则,法律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所以,民意历来也是司法裁判者在裁判案件时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司法对民意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突出特征。民意对司法的影响可以说贯穿在整个司法过程中。更有甚者还发生在司法过程之外。比如司法过程开始之前,最典型的就是通过舆论造势影响司法过程,虽然它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意,但是它穿着“民意善良的外衣”。2005年发生在天津的沈履伟诉天津市语言协会和学术批评网案侵犯名誉权就是很好的例子。此案在审理之前就被沈某进行了“民意的渲染”,由此误导了大众,使得其在一审过程中“理所当然”地胜诉了。民意对司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司法审判上面。从古自今,民意和司法审判都在彼此博弈,相互影响。(一)民意在司法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体现1中国古代司法裁判中的民意在我国,民意对于司法的影响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以前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学者一般都认为,中国古代法官在审理各类案件时受到成文法的严格束缚,因为历代法律都对司法官吏的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严禁“不直”和“纵囚”。近年来,一些青年学者通过对中国古代司法判决书的风格和精神与英国相比较,发现了中国自汉代春秋决狱以来,存在着撇开法律而径直依据清理或其他非成文法渊源判决案件的情况。认为“那些受到称道、传至后世以为楷模者往往正是参酌情理而非仅仅依据法律条文的司法判决。”7245这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司法裁判也会在遵循合法性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的一般正义观念包括民意而对法律规则进行适当的变通。中国古代并没有职业化的法官,他们在裁判过程中也未形成相对一致的裁判思维方法。司法官吏大多由行政官员兼任,受到儒家思想深刻影响的官员一直采用大众化的裁判思维模式。一方面,他们希望裁判能够体现民意,裁判结果能够获得大多数人接受890另一方面,他们也将裁判的教化作用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在司法裁判中注重民间道德方面的说教,强调裁判的社会教化效果。在对待权贵和百姓的态度问题上,中国司法特别强调“法不阿贵”、“为民伸冤”等等,并且把这样的价值理念作为一种法官品格的衡量标准;在对待穷人和富人的诉讼中,传统法官常常对贫民有一颗恻隐之心,他们大多都有“与其屈贫民,宁可屈富民”的先入为主。实际上,他们是在追求和谐。从效果上看,这种“衡情度理”有利于将伦理因素导入司法活动,满足司法活动的适应性,进而迎合民意,是具有平民倾向的。935正因为古代社会的“礼法不分”、“以礼入法”的司法模式,使得裁判官有时受规范性法律文本的牵制力较小,其往往别出心裁地为民众解决纠纷,极力维护裁判的公正性,以实现司法的社会教化作用。所以说,从古代开始,司法裁判就往往将遵从民意作为案件处理结果是否公正的一个考量,因为一旦裁判结果与民意距离较远甚至相悖,就会无法昭示纲常伦理即天理,继而在民众中产生一种断案不公之虞。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使民众在内心深处形成对司法官吏裁判案件的一种预期绝大多数民众希望得到的裁判结果。历史到了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民意在司法裁判中的潜在力量。2当代司法裁判中的民意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司法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现代社会具有较为健全的法律制度,而且还在不断地完善,并没有“礼法不分”的社会环境基础,于是便会出现限制民意进行裁判的必然趋势。尽管如此,民意在当代社会司法活动中的影响却越来越明显。在审判实践中,由现实案例引发的司法裁判与民意之间的博弈越来越多。例如法院对“刘涌案”的裁判结果,原先的裁判就与民意相悖,此案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使最终的结果顺应了民意;王斌余杀人案件的处理也引发了裁判是否符合民意的讨论;山西省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小保姆樊建青杀人案”作出了死刑判决后,在一定范围内引起轰动,网评如潮,民意对小保姆充满了同情和对死刑判决的抗议;“许霆”案倍受关注,其一审判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在强大的舆论和民意干预下,二审判决总算差强人意。除此而外,处于转型时期的土地争议、劳动争议、房屋拆迁纠纷、物业管理纠纷等,也争相出现司法裁判与民意之间的矛盾。透过一个个现实案件,对于民意在现代司法活动中的影响我们可以做如下解释(1)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民主的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民众表达意见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2)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意见的表达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广泛化和集中化。(3)现代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民意的表达提供了宽广的平台。(4)法治社会的人本性质使得现实政府在政策上更加关注民意,为民意的发展开阔了政治环境。(二)民意对司法的影响分析司法之于民意,最大的好处莫过于促进民众法律意识的觉醒,从而促进法律制度的完善,促进法治社会建设。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则会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而民意之于司法,亦有其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一)积极意义民众的参与是推进法治进程的重要因素首先,有助于提高司法判决的社会接受程度。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中,强调判决顺应“天理人情”,民众往往从朴素的愿望出发,要求法官“为民做主”,并以此评价判决的效果。在这样的法律传统中,判决结果不得不接受各种价值观念的评价。如果法官提前了解民意,在审判过程中考虑法律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顾及有关的习俗、伦理规范,并进而在个案中作出符合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判决,这种判决的社会可接受性大大提高。其次,民意是法官裁判的辅助资源。裁判不仅仅是逻辑推理,有时必须权衡多种因素,考虑各种价值和目标。这就要求法官必须心态开放、敞开胸怀和兼收并蓄。在某些案件中,法官在某些领域缺乏足够的知识、经验比如科技含量较高的案件,此时民意仿佛为法官打开了一扇窗,开阔了法官的视野,提供了更多的经验与资源,辅助法官作出更准确的司法判断,推动司法不断进步。最后,民意有助于避免暗箱操作,防止司法的偏执与专横。目前,由于司法本身的原因或者外来因素的干涉,还存在一定的司法腐败和不公现象。在某些案件中,法院与法官到底能否把握“正义”的标准,往往受到质疑。此时民意的介入,对相关者直接进行良心上的“问责”,这种“问责”给法官以压力,客观上提高了法官办案责任意识,严格遵守程序公开的要求,减少暗箱操作、恣意妄为。同时,基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民意的介入有时会形成一道特殊的屏障,使得司法权免受其他权力的不当压力、威胁或干涉。1037(二)消极影响审判追求的是经过提炼的法律意义上的公正,而民意所承载和表现的往往是公认的道德和朴素的正义观,追求的是实体结果的公正。追求公正的基准不同,在某些案件中必然产生冲突,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民意忽视了法律程序的作用。因为民意追求的是实体公正,对不公正、非正义的现象“欲除之而后快”,因此有时会表现出极端化,常常是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司法活动造成影响。其次,民意有时是建立在失真的事实基础之上。人们在传播信息时很可能把个人的感受、猜想甚至臆想揉入事实之中,每一个传播者都有可能对信息进行再加工,传播链越长,信息失实的可能性就越大。在网络传播中更是如此而且,人们往往倾向于把意见群体的力量夸大,从而完成自我肯定,并且这种自我肯定还会很快地复制,以至于事实本身常常淹没于口水之中。在失真事实基础上形成的民意试图左右司法,无疑是非常危险的。最后,民意容易演变为多数人的暴政。民意的“群体极化”,容易排斥和埋没不同的意见和声音,在这种缺乏理性与宽容的情况下,一些冲动与激情之下产生的民意与法治的理念完全相悖,但却成为主流的观点,而其他不同的声音容易受到压制,所以群体极化的的民意很容易变质。1113三、司法怎样对待民意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东西部在经济政治方面上发展严重不平衡,加上我国是近几年才进入网络时代,网络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制度保障严重滞后,民意的表达缺乏规范性约束,使得我国民意的表达出现了不及时、不够准确、非理性等缺点。所以在我国的司法过程中如何对待民意就成了“特殊性矛盾”近几年我国开始建立并推行“听证制度”,但是就这几年的种种现象来看,人们对听证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持有怀疑态度,中国的听证制度要走的路还很长。(一)我国司法怎样对待民意在我国,关于司法怎样对待民意有以下几个主流观点1让法官直接面对民意就司法裁判举例而言,主流观点是协调好民意同判决间关系的关键在于法官,应该由法官直接去面对和认知民意,无需在民意与法官之间再行建立某种渠道或机制,这样法官可以通过其切身的感受对民意有着直接的认知,为其判决的做出提供参考。12247这样做的原因有三第一,司法审判的依据是法律而非民意,做出判决的主体是法官而非民众,由法官以社会生活参与者的角色去直接认知民意的内容,目的是使法官在做出判决时至少意识到相关民意的存在,从而使判决结论地做出更为妥当,这样可以为判决获得更大的权威从法律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提供保障;第二,民意主要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意愿的表达,而且不同的个体对问题认知的角度和评价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所以由法官直接获取那些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民意的各种信息后,再进行甄别和判断,可以防止以讹传讹现象的出现;第三,由法官直接面对民意,可以为司法注入活力,促进司法理念同社会的普遍价值观相互交流、融合。本来司法就是人们为了更好的管理和服务好自己所涉及的一种制度行为,让法官重新回归社会而非固守在所谓的法律帝国中,有助于司法制度社会功能的实现,从而为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奠定良好的基础。民意应该在司法过程中得到尊重,但并非是允许民意可以任意地扭曲基本的法治原则。这就对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法官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学识水准和断案能力,坚守对法律的信仰,而不能打着民意的旗号任意裁量案件。1315622建立合理的民意表达机制为了避免法官在直接面对民意的过程中受到民意的影响而失去司法独立性和公正性,从而避免“先入为主”的思想的产生。有人建议建立相应的民意表达机制,作为解决民意与司法矛盾的缓冲地带,让民意回归理性,让司法更加公正。通过这种诉求机制让民意在司法过程中得到最大的体现,让司法在保证公正性的同时更加合理地体现民意。14273司法独立于民意司法活动不是一般性的事实活动,其有相当高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正因为如此,所以司法活动具有非大众性。司法独立性也在客观上要求司法活动不受民意的干扰。所以有人认为司法应独立于民意。尽管有多种不同的声音,但是我们发现潮流性的观点是在司法活动中应该重视民意。并努力将民意融合到司法活动中,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15124将民意作为非正式法源法官的裁判虽然是依据法律作出的,但民意却是社会民众的一种价值判断标准,若法官机械地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并加以适用时,就会与社会民众对司法裁判产生的预期相违背,于是无法达至和谐。所以法官应当在裁判思维中体现社会背景知识,对于案件的处理,一定要内外因素结合考虑,使司法尽可能地与社会公众的期待相一致,这并不是对法律适用的背离,而是增强司法裁判对于社会纠纷的调处能力。因此,有人建议将民意作为非正式法源融入到司法活动中。1617(二)外国司法中如何对待民意1美国陪审团被美国看成是捍卫自由的堡垒,陪审团制度是美国最重要的司法制度之一,陪审团制度通过二种方式捍卫公民自由一方面陪审团制度通过人民分享司法审判权,以权力制约权力,保障公民自由。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特征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另一方面美国认为陪审团保障公民自由不仅通过权力制约权力来实现,而且陪审团审理是公民的权利,通过权利制约权力来实现。通过著名的“辛普森”案件我们可以发现在美国的司法颇有人民判决的意味173742法国法国独有的两套相互独立的法院系统为民意的自由表达和充分表达提供了平台,除此之外,因法国是欧盟和欧洲理事会成员国,法国公民除可以向本国的法院提出诉求外或者在本国法院未能支持其主张时,在某些情况下欧盟法院和欧洲人权法院也是获得司法救济的有效途径。因此,法国的民意表达有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途径。18233日本长期以来,日本的刑事司法审判,一直是由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专门人士包办的。由于高度的专业性和对司法公正、审判“正确性”的重视,成了国民难以涉足、不容置喙的禁域,对此,批判声浪不绝。尤其是对诸如奥姆真理教等重大案件的审理,久拖不决,被认为过度浪费了纳税人的税金,且国民缺席,纳税人的权利没有得到贯彻。鉴于此,2001年6月,日本政府在反复检讨、论证的基础上,向国会建议导入“审判员制度”。2004年后,国会出台了关于审判员参加刑事审判的法律(“审判员法”),从此开创了民意影响司法的先河。19145通过比较各国司法和民意关系发展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1民意正越来越被重视2民意的表达都有正规的途径3各国对待民意的态度都不是放任自流的,都想将它处于一定的制度规范下。四、关于司法如何吸纳民意的建议舆论在对司法进行监督的同时,应该处好与司法独立的关系,不能对司法进行干扰,所以应该确立这样一个总方针既不至于因强调公众监督而使诉讼受到某些不当干预,又不至于因司法的独立而使诉讼失去民主监督的条件。也就是说,两者相辅相成,最重要的是掌握一个度,使得天平平衡,这两者的平衡是一个比例问题,应该力争通过立法平衡两种利益之间的关系。(一)正确性引导法官需要倾听民意,民意已经成为影响司法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实践中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即法官过于考虑社会满意度,而忽略了其中立的立场,影响到了法官独立、司法独立,最终影响到了司法公正的实现。使法官的社会赞同愿望“扬善抑恶”首先需要相关体制的完善1立法阶段民意的畅通表达和制度渗透。法官所遵循的规则本身应最大程度地反映了民意,顺应了民意,这就需要民意能够有畅通的表达渠道,并最终渗入到制度之中,司法之前的立法环节在此尤显重要。2司法独立体制的保障。只有在司法独立体制的保障下,法官才能够超脱于各种利益之上,真正地做好中立的社会纠纷裁决者,使自己不为与事实相左,与公正相悖的某些民意所左右而坚持法律的原则,以谋求真正的正义。(二)正确区分民意性质,打破潜规则目前我国法院审判权存在严重行政化倾向,这是高度集权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也与我国司法与行政合二为一的历史传统有关。法院审判权的行政化,必然导致法官行政官员化和法院行政机构化,而行政官员化的法官和行政机构化的法院权威的确立,主要不是依赖理性的思维、超然的态度和独立的地位,更多的是依赖政绩、民意和职级,因此,行政官员化的法官和行政机构化的法院必然很在乎民意和上级领导的意图,甚而将民意直接作为判决的依据之一或按上级领导意图下判。因此王利平教授认为法官该如何对待民意问题,表面上看是法官职业思维问题,其实质还是一个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的问题。一个没有独立地位的法官,在煽情的民意前,他是不可能理性思维的,可能更多是考虑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和上级领导的想法,以赢得所谓的政绩。同时,行政官员化的法官也存在官僚化的一面,为保证自己不出错,他必须按现行体制的潜规则办,裁判结果有时甚至失去人性正义的直觉,创造性司法活动几乎不可能(三)加强法官的自身修养和自身能力建设必须要提高法官的素质,判案要把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结合好。同时要做到信息适当地要公开,不损害公众的知情权。法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1严格遵循司法程序,保证一种完全客观公正的审判氛围。“在公正政府的统治下,法官遵照统一的法律、常用的法规和不变的司法审理程序,可以不受障碍地行使自己有益于社会的职权。”2培养法官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经验可以对避免人的个性中不利的成分发挥作用,如有经验的法官往往更懂得尽量不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审判中。一般来说,越是有经验的法官,就越懂得把社会赞同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也会深谙独立审判和获取社会赞同的协调之术。3是培养良好的法律素质、丰富的办案经验、熟练的办案技能等专业方面的修为,即所谓的“打铁还须自身硬”的道理。(四)加强对媒体的监管和媒体自律建设1应加强相关立法,从法制层面上约束媒体的相关行为,客观上为民意的及时、正确、合理的表达提供外部的保障。2各媒体应加强自律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媒体应正确引导公众,客观公正地报道案件,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其操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要求媒体有高度的自律性,避免侵犯公民的隐私权,以不妨碍司法的独立为边界,最好事后再介入,以免左右审判,消除“媒体审判”。(五)民意表达的限度原则对于一般公众而言,为避免公开讨论或批判陷入无益的论争,无论是阐释者,讨论者还是批判者,都应该严守“间接主观性”(讨论可能性)的原则,理性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