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餐厨垃圾处理厂进场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餐厨垃圾处理厂进场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餐厨垃圾处理厂进场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餐厨垃圾处理厂进场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餐厨垃圾处理厂进场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餐厨垃圾处理厂进场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三亚市园林环卫管理局评价单位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二一三年十月海口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2工程基本情况213产业政策与规划符合性分析22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321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32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323环境保护目标33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与效果531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32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与效果833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94公众参与1341公众参与的目的及原则1342公众参与调查方式及内容1343调查统计及分析1444公众参与调查结论1645要求和建议165环境影响结论186联系方式18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凤凰镇三亚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附近区域。主路起点为三亚市垃圾焚烧场,起点坐标(海南平面坐标系)为X310931870,Y1012491728;终点为通往凤凰镇的现状道路,坐标为X310951626,Y102043815,道路宽12米,长1136米;支路为场区东侧道路,起点坐标(海南平面坐标系)为X309880346,Y1005813968;终点为接进场道路,坐标为X305086593,Y1005000973,道路宽12米,长500米。路线总长为1636米。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平整土地、排水工程及交通标志等。本项目为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及餐厨垃圾处理厂的进场道路工程,是连接场区与凤凰镇连接的主要交通干道。支路为场区东侧与进场道路相连的场区出入干道。(2)环评委托及环境影响的工作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要求,本项目建设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海南省三亚市园林环卫管理局于2013年2月委托我院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了建设项目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实地察看、调研;并在接收委托后7日内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次公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在报告初稿完成后,通过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网页WWWHNRAESCN对简本进行了第二次公示,同时采取现场发放公众意见征询表的方式收集项目所在地区直接受影响公众的意见;根据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编制完成了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餐厨垃圾处理厂进场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于2013年5月7日组织专家在海口市主持召开本项目评审会,本报告是在原有报告的基础上,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成。12工程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餐厨垃圾处理厂进场道路工程(2)建设单位三亚市园林环卫管理局(3)项目性质新建(4)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5)建设工期1年(6)主要工程内容本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分为主路和支路两条,道路全长1636M。详见表11。项目位置见图1。表11道路工程平面表道路名称划分道路起点道路终点道路长度M道路等级红线宽度M主路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北侧通往凤凰镇的现状道路1136城市支路12进场道路支路三亚市餐厨垃圾处理厂东侧接进场道路(接主路)500城市支路12建设内容包括路面工程、平整土地、排水工程及交通标志等。13产业政策与规划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同心路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中“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工程建设符合产业政策相关要求。(2)与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相符性分析本项目是在现有乡村道路用地基础上进行建设。从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可以看到,本道路选线己规划在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内,项目用地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但对项目新征占地部分应依法办理土地征用手续,落实征地补偿相关事项。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详见图2。(3)与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市域城乡用地布局规划的相符性分析根据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市域城乡用地布局规划图可知,项目为规划中的其它道路,本道路选线与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市域城乡规划是基本相符的。详见图3。2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21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目前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2)环境噪声本道路所在区域的环境噪声监测点昼、夜间噪声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项目周边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3)地表水本项目西面小溪监测断面除氨氮超标外,其余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要求。氨氮超标主要可能是由于上游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不能达标处理垃圾渗沥液。(4)生态环境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可知,项目用地范围内除了现有乡村道路用地外,其余未破坏植被主要为橡胶林、槟榔园、灌木丛等,项目区域生物多样性不高。2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和实践经验,结合本工程周围的自然环境特征,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确定见表21。表21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序号环境要素评价范围1声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以内区域2环境空气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以内区域3地表水环境道路西面的地表水系4生态环境沿线两侧各200M范围,以及弃渣场、道路施工用地等23环境保护目标(1)水环境敏感点项目西面有一地表水系经过,本项目不跨越该水系,与其最近的直线距离约为150M,该水体水质保护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2)声环境敏感点道路工程用地及其周围地区的主要声环境敏感点见下表22和图4。表22项目用地及周边主要声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表序号敏感点名称位置距道路用地红线距离M敏感点概况常住人口或户数声功能区划1南岛农场先峰队主路南侧200居民区200人,60户2类区2响水电站宿舍支路西侧180居住区30人2类区3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与效果31环境影响预测评价31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采取洒水降尘等有效的防尘措施,施工期的扬尘对当地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2)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道路项目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来自于道路上行使的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经分析后交通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对道路沿线的环境空气贡献值很小,因此,汽车尾气排放对周边空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312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本项目所在地为乡村地区,周边环境敏感点较少,主要为响水电站宿舍(180M处)和南岛农场先峰队(200M处)。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会使100M内声环境质量超标,并且夜间超标更严重。因此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尤其夜间禁止施工,且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做好降噪措施,使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至最小。随着工程竣工,施工噪声的影响将不再存在,施工噪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2)运营期声环境噪声影响预测本道路作为生活垃圾焚烧厂及餐厨垃圾处理厂的配套进场道路,其主导功能为垃圾车的运输。作为城市支路等级,其车流量不大,对所在区域的噪声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根据预测可知,本道路在各个预测时期(2015年、2021年、2029年)道路交通所产生的噪声,在道路两侧10M以内区域,昼间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的要求;在道路两侧25M以外区域,夜间便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的要求。因此,考虑到道路营运后交通量变化不大,声环境敏感点影响接近于现状水平,本评价认为只要在营运期间加强对道路的养护工作,并依靠道路两侧经济林带的绿化隔离能有效降低噪声产生量。313水环境影响评价(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施工期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综合利用,对环境影响不大。(2)运营期水环境影响营运期产生的水环境影响主要来自路面径流,属非经常性污水,主要污染物成分为悬浮物及少量石油类。雨水就近流入道路西面的小溪流,对周边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31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本项目共征用土地总面积约2945亩(19632M2),其中利用原道路用地606亩(4040M2),新征用地2339亩(15592M2)。新增占用的土地类型主要为橡胶林、槟榔园、灌木丛及裸地等,所在区域生物多样性不高。因此,项目建设对植被的影响较小。(2)水土流失量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在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水土流失量共计523T/A。在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水土流失量共计8363T/A,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84以上。经过23年,植被恢复后,可恢复到原有水平。31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施工营地产生的生活垃圾、工程弃土及建筑垃圾。(1)生活垃圾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219T/A。生活垃圾中能回收利用的应尽可能回收利用,其余应集中堆存,加强管理并及时清运到三亚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集中填埋处理,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此后,施工期产生的固废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2)工程弃土本道路施工开挖将产生约360万方的未利用弃方。本项目己与三亚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签定相关处置协议,产生的弃方将全部作为三亚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垃圾压实用土,本项目产生的弃方完全可以得到妥善处置。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3)建筑垃圾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做好建筑垃圾的处置工作。316社会环境影响评价(1)工程占地的影响本项目永久占地约2945亩(19632M2),其中利用现有乡村道路用地606亩(4040M2),新征用地2339亩(15592M2)。由于现有村道的通行状况无法满足各种垃圾运输车辆的安全行驶,因此必须新增用地扩宽现有乡村道路,以保障该道路的安全出行条件。从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可知,本道路新征占地区域属于木本园地区,目前为南岛农场先峰队的经济林区,对南岛农场而言,占地将造成其部分经济收入受到损失,因此对新征占地部分应依法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并进行合理的补偿。道路建成后对目前的通行状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垃圾场垃圾运输车辆的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道路占用土地带来的价值影响。(2)施工期对道路交通的影响本道路是在原乡村道路用地基础上进行建设,该村道系附近村民出行的要道之一。本道路进行施工建设,将对该地区村民(主要是南岛农场先峰队)的出行产生暂时的中断、阻隔影响。因此,本评价建议,为了不阻碍当地村民的出行活动,本道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另修一条临时道行便道,以方便当地村民的出行。同时道路建设期间应对正在施工的路面采取挡、拦措施,并在与通往凤凰镇的现状道路交叉路口处设告示牌警示车辆减速慢行。以减轻道路建设对社会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3)对社会环境的正面影响本项目为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厂与市餐厨垃圾处理厂的进场道路工程,是连接场区与凤凰镇连接的主要交通干道。支路为场区西侧与进场道路相连的场区出入干道。项目建设对于改善目前农村公路的通行状况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为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厂与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各种垃圾运输车辆的安全行驶起到了保障,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32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与效果32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项目施工使用商品水泥混凝土,不再施工现场设置搅拌站。扬尘防治采取洒水抑尘、遮挡、施工场地远离居民点等措施。(2)运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排水沟的养护,保持道路良好运营状态。32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通过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设置临时声屏障,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以及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1200时至1400时、2200时至次日600时从事超过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建筑施工作业。严禁施工单位在夜间从事高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集中施工场地等的选址应设置于距离声环境敏感点100M以外。(2)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管理措施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保持路面完好。绿化隔离措施项目所在区域为乡村地区,道路所在区域为经济林种植区,道路营运后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大,通过临路两侧林带的绿化隔离能有效降低噪声产生量。规划措施合理规划避让,或功能置换。根据三亚市规划局的选址意见可知,本道路是按照城市支路进行设计。日后项目所在区域的发展及道路两侧周边用地的功能可能将重新进行规划。因此,在制定新的规划时,新批民用建筑可根据道路交通噪声的达标距离,规划土地使用权限。323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流动厕所处理后作为农肥使用。生产废水通过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32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合理选择施工临时用地。水土保持措施应实行分区防治;做好项目区内的土石方调配,基建施工期的土、石堆必须有专门存放场地,并采取拦挡治理措施;工程建设产生的弃土、弃渣要以工程措施防护为主,并“先拦后弃“,禁止在道路施工沿线随意倾倒弃渣。建筑垃圾按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处置。应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特点选择生物措施种类;采挖、排弃土、填方等场地必须进行护坡和土地整治;裸露土地,应根据土地供应计划进行,可临时作为绿地使用避免土地大面积长时间裸露;在建设期间,要落实好管理措施、监理措施、监测措施和水土保持资金,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制度;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应因地制宜地采取拦挡、护坡、土地整治、绿化等防治措施,使新增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工程安全得到保障。325固废污染防治措施(1)按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做好建筑垃圾的处置工作。(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送至附近的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环保意识的教育,要求不可随意丢弃垃圾,杜绝白色污染。(3)施工场地应实施封闭型施工,尽可能使施工期间的污染和影响控制在施工场地范围内,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影响。33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331环境管理计划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必须按项目环境保护的需要,实行环境管理措施,本评价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如表31的环境管理计划及要求,供业主及设计、施工承包商参照执行。表31项目环境管理计划环境问题减缓措施实施机构A设计期、招标期1在工程总体设计中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将环保措施、工程投资概算纳入工程总投资。2按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方案提出环境保护要求。3业主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中,应将环保工程质量、工程环境监理与管理条款作为发包条件写入合同书中。包括工程施工中生态环境保护、施工期间环境污染控制、污染物排放管理、施工人员环保教育及相关奖惩条款。4落实环保计划、人员、经费,编制各项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和操作细则。业主单位、设计单位、中标单位B施工期要求建立施工期环境监理制度1空气污染靠近居民点的地方采取合理的措施,包括洒水,降低施工期道路扬尘,减少大气污染。洒水次数视当地路面硬化或土质决定,一般睛天每天4次,每次2L/。料场、贮料场应远离居民区,防止扬尘污染。运送建筑材料的卡车采用遮盖措施,减少跑漏。承包商2土壤侵蚀水污染路基完工后在边坡和道路沿线合适处植树种草。路基边坡及时护坡,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在建造永久性的排水系统同时,建造用于灌溉的、排水的临时性沟渠或水管。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施工单位和人员向周边直接排放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承包商3噪声严格执行施工场界噪声限值,防止道路沿线居住人员受噪声侵害,并限制工作时间。有居民区的施工场所,夜间停止进行高噪声的施工。加强机械和车辆的维修和保养,保持其较低噪声水平。承包商4生态资源保护道路路基工程土石方开挖较大,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最大隐患,临时弃渣场压实复土种植;在有雨水地面径流线处开挖路基时,设临时沉淀池。降雨时,雨水在沉淀池中流速减缓,使泥沙沉淀。并在沉淀池出水一侧设土工布围栏,再次拦截泥沙。在临时堆土周围及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施工地段设土工布围栏。建筑垃圾按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处置。承包商5施工人员驻地加强对施工便道的施工管理和施工人员的环境教育;施工驻地生活污水、施工机械废水不得随意排放,定期处理,禁止集中排放水体,固体废物卫生填埋。承包商6临时交通施工安全临时道路设置安全通过标志,施工路段由施工人员值班,保证交通畅通和行人安全;施工时如有因震动引起附近民房安全隐患时应注意对民房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承包商C营运期噪声和空气污染环境敏感点设置禁止鸣笛标志;车辆通过敏感点时适当减速控制噪声和扬尘。有关政府部门D环境监测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及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监测标准、方法执行。监测单位332环境监测计划监测重点为大气、噪声,采用定点和流动监测,定时和不定时抽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计划见表32。考虑到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建议业主委托有环境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环境监测工作。表32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实施阶段监测内容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地点监测项目大气施工高峰期连续2天,每天1次施工繁忙地段或大型施工机械作业场地边缘5M、50M、100M处,灰土拌合点NO2、TSP、CO等常规项目建设期噪声施工高峰期连续监测一昼夜施工繁忙地段或大型施工机械作业场地边缘20M、50M、100M处连续等效声级LEQ大气运营近、中、远三个周期,每期5天,每天5次沿线居民区NO2、TSP、CO营运期噪声每年一期,每期监测一昼夜沿线居民区L10、L50、L90、LEQ333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清单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3号和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是(1)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2)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设成或落实,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3)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的要求落实,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可恢复的环境已按规定采取了恢复措施;(4)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需对环境保护敏感点进行环境影响验证,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已按规定要求完成。本项目属非污染型项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以生态和社会影响为主,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3号规定,建设单位须委托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进行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并提交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具体见表33。表33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一览表验收类别验收内容验收标准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1、取土场的生态恢复及其效果;弃土场采取的平整和植被恢复措施及其效果。2、施工站场等临时占地清理,对施工期产生的垃圾及固体废物的妥善处理。3、不良地质路基工程的防护措施。4、工程防护工程和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各措施的效果;边沟和边仰坡雨水沟的设置。5、防护绿化和边坡绿化;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植被措施成活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6、道路周边水体防护措施。7、施工环保监理文件。1、取、弃土场的生态恢复,水土流失治理率。2、临时施工用地基本恢复原有土地使用功能,无明显水土流失。3、不良地质路段路基、路面保持完好,稳定性等指标达设计要求。4、水保措施符合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要求。边坡、路堑因地制宜采取护坡工程防护措施,防护工程较为完善,护坡防护效果较好。边沟和边仰坡雨水沟符合排水要求。5、边坡绿化;保证与周边景观协调一致;道路边坡因地制宜采取护坡工程防护措施,防护工程较为完善,防护工程稳定,护坡防护效果较好。边坡防护绿化成活率高,植被生长良好,成活率高,保证覆盖度。6、道路周边水体等水利设施恢复正常。7、施工环保监理文件完整。声环境1、施工场地、运输道路等远离环境保护目标。2、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重点关注附近居民点。验收本工程的降噪措施及降噪指标。3、敏感点声环境是否符合本地区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1、落实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2、道路两侧红线以外50米以内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50米以外执行2类标准。3、运营期附近敏感点由本工程采取的降噪措施及其效果满足设计要求。大气环境1、施工期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情况。2、敏感点大气环境是否符合本地区环境空气功能区划要求。1、落实施工期扬尘污染防治措施。2、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污染影响水环境1、施工期采取的水污染防治措施。2、道路排水是否畅通;弃渣堆放是否对周边水系产生影响。1、落实施工期各项水污染防治措施,重点关注施工点附近的路段。2、本道路排水保持畅通;弃渣堆放场周边设置排水系统,并按照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具体工程措施进行实施。社会环境1、征地、青苗补偿是否落实到位。2、制定道路运输管理制度、风险预防及事故应急制度。1、征地、青苗补偿方案完全落实到位。2、制定道路运输管理制度、风险预防及事故应急制度。环保机构设置环保人员负责环境管理和事故处理,落实环境监测计划和施工期各项环境监理设立专职环境管理机构,成立事故领导小组,配备应急设备和器材;落实施工期各项环境监理、监测工作4公众参与41公众参与的目的及原则411公众参与的目的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第十五条规定,建设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依据有关法规规定,征求本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环境影响评价法中也提出了公众参与的具体要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年2月14日以“环发200628号文件”,颁发了“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并从2006年3月18日起施行。公众参与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公众对该建设目的和看法,以便将公众所反映的诸多方面信息向有关部门反映,有利于对该项目可能产生的与公众有关的重大问题得到研究和协调解决,尽量争取得一致意见从而做出满意合理的决策;有利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面具体化,公众对辨别某些模糊的环境资源或特定要素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直接受到影响的人群,其感受是直接的,也是较敏感的,往往会意识到某些重大问题和环境影响。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实施公众参与,有利于评价的全面化,提高评价、决策的有效性,加强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更好地体现了民主,而且,在公众参与中提高了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411公众调查原则公众参与调查方式以针对性和随机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以达到公正无偏,减少调查者个人倾向和个人感情等因素的影响。42公众参与调查方式及内容为了解该项目建设后将给周边的自然环境、社会和经济环境带来的利弊,及对当地民众的生活和生产工作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深入调查,对本项目的公众意见采取征询、调查和收集。具体调查方式如下(1)在确定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后,环评单位于2013年2月19日在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监测中心站)网站对“三亚市生活垃圾发电及餐厨垃圾处理厂进场道路工程项目”进行第一次公示,就该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征求公众意见。(2)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环评单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征求公众意见,发放对象主要为项目周边的居民、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学校等。在发放调查表过程中,简要介绍“三亚市生活垃圾发电及餐厨垃圾处理厂进场道路工程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方面建设该项目的可行性,然后收集调查表。(3)在报告书完成初稿后、对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所采取的污染控制及减缓影响措施及项目在环境可行性所下的综合结论,在网站(网址HTTP/WWWHNRAESCN/)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日期为2013年3月20日,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的形式开展第二次公众参与工作,让公众可以更详细地了解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公众新的意见和建议可在公示日内随时向公众参与意见调查联系人提出。第一、二次公众参与的意见写入本报告书中,并由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共同对其进行回应,作出采纳与否的说明。43调查统计及分析431调查结果统计在本项目二次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反馈意见。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对象均为本项目厂址周边可能受影响的村庄。共发放公众意见调查表50份,回收35份,回收率为70。公众参与人群涉及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公众意见征询内容统计情况见表41和表42。表41公众参与人员基本情况人员情况统计情况人数/比例男女性别23/6612/3420岁以下2030岁3040岁4050岁50以上年龄1/38/239/2613/371/3大专以上中专高中初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3/95/1411/3115/431/3农民个体劳动者学生工人职业5/149/262/619/54表42公众意见调查与统计表项目内容人数比例A、知道351001、您知道本项目即将进行建设吗B、不知道00A、网络00B、电视00C、报纸03D、专门宣传资料15432、您是通过何种渠道了解本项目的E、听说2057A、非常必要3189B、无所谓4113、您对本项目建设持何种态度C、不应修建00A、促进经济发展00B、改善城市运输体系617C、增强路网灵活性00D、方便出行29834、您认为本项目建设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E、其他00A、占用土地1543B、破坏植被1131C、影响景观00D、噪声影响411E、污染水体135、您认为本项目建设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F、其他411A、很大00B、一般10296、您认为本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C、无影响2571A、设置声屏障00B、安装隔声窗00C、种植绿化带720D、合理经济补偿24697、对于工程运营带来的噪声影响,您认为E、其他411A、合理经济补偿514B、换地00C、解决就业29838、对征用土地的处理意见D、其他13432结果统计(1)当问及您知道本项目即将进行建设时,知道的占100;说明项目所在区域的公众均对本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公众已通过各种渠道对本项目有了一定认识。(2)当问及您是通过何种渠道了解本项目时,43的公众是通过专门宣传资料得知,57的公众表示听说。调查得知,知道本项目的公众信息渠道相对较多,而相互攀谈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最直接渠道;另外,环评单位的现场调查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3)当问及您对本项目建设持何种态度时,觉得非常必要的达89,觉得无所谓的达11。说明大多数公众对本工程项目的建设是认可的,普遍认为道路建设对垃圾运输车辆的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4)当问及您认为本项目建设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时,回答改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占17,方便出行的占83。说明公众认为项目建设后对当地道路通行条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5)当问及您认为本项目建设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时,认为占用土地的占43,破坏植被的占31,噪声影响的占11,污染水体的占3,其他占11。说明公众认为项目建成后主要负面影响体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