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实验报告分析_第1页
机械振动实验报告分析_第2页
机械振动实验报告分析_第3页
机械振动实验报告分析_第4页
机械振动实验报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三:简谐振动幅值测量一、 实验目的1、了解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2、学会用压电传感器测量简谐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幅值二、实验仪器安装示意图三、 实验原理由简谐振动方程:简谐振动信号基本参数包括:频率、幅值、和初始相位,幅值的测试主要有三个物理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可采取相应的传感器来测量,也可通过积分和微分来测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根据简谐振动方程,设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分别为x、v、a,其幅值分别为X 、V 、A:式中:振动角频率 初相位所以可以看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幅值大小的关系是:。振动信号的幅值可根据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用位移传感器或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

2、器进行测量,还可采用具有微积分功能的放大器进行测量。在进行振动测量时,传感器通过换能器把加速度、速度、位移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然后通过AD卡进行模数转换成数字信号,采集到的数字信号为电压变化量,通过软件在计算机上显示出来,这时读取的数值为电压值,通过标定值进行换算,就可计算出振动量的大小。DASP软件参数设置中的标定通过示波调整好仪器的状态(如传感器档位、放大器增益、是否积分以及程控放大倍数等)后,要在DASP参数设置表中输入各通道的工程单位和标定值。工程单位随传感器类型而定,或加速度单位,或速度单位,或位移单位等等。传感器灵敏度为KCH(PC/U)(PC/U 表示每个工程单位输

3、出多少PC的电荷,如是力,而且参数表中工程单位设为牛顿N,则此处为PC/N;如是加速度,而且参数表中工程单位设为m/s2,则此处为PC/m/s2);INV1601B 型振动教学试验仪输出增益为KE;积分增益为KJ(INV1601 型振动教学试验仪的一次积分和二次积分KJ=1);INV1601B型振动教学试验仪的输出增益:加速度:KE = 10(mV/PC)速度:KE = 1位移:KE = 0.5则DASP参数设置表中的标定值K为:四、 实验步骤1、安装仪器把激振器安装在支架上,将激振器和支架固定在实验台基座上,并保证激振器顶杆对简支梁有一定的预压力(不要露出激振杆上的红线标识),用专用连接线连

4、接激振器和INV1601B型振动教学试验放大仪的功放输出接口。把带磁座的加速度传感器放在简支梁的中部,输出信号接到INV1601B型振动教学试验仪的加速度传感器输入端,功能档位拔到加速度计档的a加速度。2、打开INV1601B 型振动教学试验仪的电源开关,开机进入DASP2006 标准版软件的主界面,选择单通道按钮。进入单通道示波状态进行波形示波。3、在采样参数设置菜单下输入标定值K和工程单位m/s2 ,设置采样频率为4000Hz,程控倍数1倍。4、调节INV1601B型振动教学试验仪频率旋钮到40Hz左右,使梁产生共振。5、在示波窗口中按数据列表进入数值统计和峰值列表窗口,读取当前振动的最大

5、值。6、改变档位v(mm/s)、d(mm)进行测试记录。7、更换速度和电涡流传感器分别测量a(m/s2 )、v(mm/s)、d(mm)。五、 实验结果1、 实验数据传感器类型频率f(Hz)a(m/s2 )档v(mm/s)档d(mm)档加速度44.93041085393速度44.94817662电涡流位移计44.91022、 根据实测位移x,速度v,加速度a,按公式计算出另外两个物理量。实测值 计算值a(m/s2 )v(mm/s)d(mm)加速度304(m/s2 )108.539.3速度176(mm/s)480124位移102(mm)205.64579.8六、 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反映出,在实验过程

6、中,由于标定值设置的不当,导致出现较大范围的偏差。而根据实验原理,在相同的振动条件下,加速度、速度传感器和电涡流位移计测出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值应该比较接近。实验四:简谐波幅域统计参数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学习幅域各统计参量及其相互关系;2、学会对振动波形幅域的测试和分析。二、 实验仪器安装示意图三、 实验原理每一个振动量对时间坐标作出的波形,可以得到峰值、峰峰值、有效值和平均值等量值,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振动量的描述常用峰值表示,但在研究比较复杂的波形时,只用峰值描述振动过程是不够的,因为峰值只能描述振动大小的瞬时值,不能反应产生振动的时间过程。平均绝对值和有效(均方根)值可描述时间过

7、程。这些参量都与幅值密切相关。峰值定义为:即从波形的基线位置到波峰的距离,也可称为振幅。峰峰值是正峰到负峰间的距离。平均绝对值的定义为:= 有效值定义为:= 平均绝对值的使用价值较小,而有效值因与振动的能量有直接关系,所以使用价值较大,特别是对随机振动的研究,使用价值更大。简谐振动波形的峰值、有效值和平均绝对值示于图2。各量之间的关系为:这些关系式更通用的形式为:称为波形因数, 称为波峰因数, 和给出了所研究振动波形的指标,对正弦振动, =1.111 分贝, =1.4143 分贝。关于波形峰值、有效值和平均绝对值之关系的分析,对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各种迅号波形都是适用的,但各种不同波形的 和值

8、是不一样的,有时有很大的差别。例如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其 和值分别列于表11。四、 实验步骤1、 安装仪器把激振器安装在支架上,将激振器和支架固定在实验台基座上,并保证激振器顶杆对简支梁有一定的预压力(不要露出激振杆上的红线标识),用专用连接线连接激振器和INV1601B型振动教学试验放大仪的功放输出接口。把带磁座的加速度传感器放在简支梁的中部,输出信号接到INV1601B型振动教学试验仪的加速度传感器输入端,功能档位拔到加速度计档的a加速度。2、 打开INV1601B型振动教学试验仪的电源开关,开机进入DASP2006 标准版软件的主界面,选择单通道按钮。进入单通道示波状态进行波形示波。3

9、、 在采样参数设置菜单下输入标定值K 和工程单位m/s2 ,设置采样频率为4000Hz,程控倍数1倍。4、 调节INV1601B型振动教学试验仪频率旋钮到40Hz左右,适当调节激振器使梁产生共振。5、 在示波窗口中按数据列表进入数值统计和峰值列表窗口,读取当前振动的最大值。6、 根据公式计算其它统计参数。五、 实验结果该实验主要是为了测定幅域统计参数之间的关系,不考虑其实际的物理意义,对信号波形来说作为电信号来处理,单位为(mv) 频率f(Hz)波峰值波谷值峰峰值平均绝对值有效值波形因数波峰因数45803.223 -549.3161352.539676.27 354.051 1.204 2.2

10、6942 970.1538-985.4126 1955.566977.783696.19111.111091.41543六、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得出了不同频率下测得的响应,并对相关幅域统计参数进行计算,并求出了波形系数和波峰系数这两个重要参数。这些统计量对后期的实验有重要价值。五、 实验结果试验次数频率(Hz)参考传感器待测信号幅值(m/s2)输出增益KE0灵敏度pc/m/s2幅值(mm/s)输出增益KE灵敏度mV/mm/sA01A02A0A1A2A142.5783-7751558104.671979-19843963131.72242604-5931197104.671550-15513

11、101132.21343642-6281270104.671611-16063217130.89待测信号标定值取平均值为31.61六、 实验分析本次实验用双踪试波法测传感器的灵敏度。所得的灵敏度数据31.61与真实数据33.33非常接近,从而证实了实验方法的正确性,并为实践中的测试提供理论基础。五、 实验数据机械振动系统固有频率测量结果 频率(Hz)测试方法第一阶频率第二阶频率第三阶频率幅值判别法44.5163.4373.5相位判别法图像位移d43.5163.2373速度v44.6163.2371.7加速度a44.5163371.6传函判别法44.9648.4703.1自谱分析法44.4647

12、.4704.1六、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幅值判别法和相位判别法在测量高阶频率时较为精确。2、传函判别法和自谱分析法因为方法简单,在测试系统主频率时较为实用。五、 实验结果1、锤击法测量配重情况不加配重加一块配重(1kg)加两块配重(2 kg)测试的频率(Hz) f0=44.4 f1 =31.8 f2 =25.92、简支梁等效质量m(梁的均布质量折合到梁的中部的质量)和等效刚度k 的计算梁的质量 m0 =1kg把测得和数据代入方程联立解得:k=80.16kN/mm=1.03kg折合到梁中部的集中等效质量与梁质量的比值: m/m0=1.033、理论计算值与测试值梁固有频

13、率f 0(Hz)梁的等刚度k(kN/m)理论计算值45.180.16实测值44.4六、 实验分析在本次实验中,对单自由度的简支梁系统进行建模。先用锤击法测出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响应频率,再通过理论假设和相关计算得出梁的等效刚度和等效质量。五、 实验结果1、 记录测试数据配重情况不加配重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测(35g)速度传感器测(135g)加一块配重(1kg)加两块配重(2 kg)加两块半配重(2.5 kg)加电机和两块半配重(2.5 kg)理论计算频率(Hz)45.144.542.632.226.424.5测试的频率(Hz) f0 =45.0 f 1= 44.4 f2 =42.5 f 3=32.0

14、 f4 =26.0 f5 = 24.1 f6 =注: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加电机和两块半配重”这一项实验未能进行。2、绘制出频率与质量的变化曲线 质量-频率变化曲线六、 实验分析由于实验条件所限,“加电机和两块半配重”项的测量无法进行。通过测绘出的质量-频率变化曲线来看,基本反映了系统在负载影响下的频率变化情况。尤其是附着式的传感器(如实验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在测量时自身的质量对系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高精度测量中,尽量选用费附着式的传感器(如实验中的电涡流位移计)。五、 实验结果1、记录模态参数模态参数第一阶第二阶第三阶第四阶第五阶频率(Hz)20.944113.572184.96

15、1294.123510.991质量11111刚度17320阻尼2.187.56338.9522.55338.062、打印出各阶模态振型投影图。第一阶模态图第二阶模态图第三阶模态图第四阶模态图第五阶模态图六、 实验分析(见实验26的实验分析)五、 实验结果1、记录模态参数模态参数第一阶第二阶第三阶第四阶第五阶频率23.130101.585255.940489.62865.228质量11111刚度21120阻尼3.13610.207.66729.5220.832、打印出各阶模态振型投影图。第一阶模态图第二阶模态图第三阶模态图第四阶模态图第五阶模态图六、 实验分析(见实验26的实验分析)五、 实验结果1、记录模态参数模态参数第一阶第二阶第三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