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科学复习提纲整理_第1页
八下科学复习提纲整理_第2页
八下科学复习提纲整理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下科学复习提纲整理八下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电与磁一、磁现象:1、磁性:能够吸引 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2、磁体: 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 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 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 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 司南。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4、磁化: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 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

2、吸引的结果。 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 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 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 钢 ,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根据磁体的 吸铁性 判断。根据磁体的 指向性 判断。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 判断。根据 磁极的磁性最强 判断。二、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 看不见、摸不着 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

3、方向规定: 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 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 。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 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c、磁感线是 封闭 的曲线。、磁感线 立体 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e、磁感线 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 磁场的强弱 。、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 北极 所受磁力的方

4、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南极 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三、地磁场: 定义:在地球 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 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 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地磁场的南极在 地理的北极附近 。 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 发现。 四、电流的磁场:1. 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重大意义: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2.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

5、可由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3、 应用:电磁铁a、定义:内部 插入铁芯 的通电螺线管。b、工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插入铁芯后磁场大大增强。、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极由 电流方向 来控制,磁性强弱由 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线圈形状 来控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通过线圈的电流 越大,磁性越强; 电磁铁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插入铁芯 ,磁性大大增强。e、应用:电磁继电器、电话等电磁继电器:实质 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应用: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

6、电路: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电铃:电磁铁通电时,吸引衔铁使铁锤击打铁铃而发出声音;同时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磁性,铁锤又被弹回,电路闭合重复上述过程。磁悬浮列车:利用列车轨道上的强电磁铁对列车上的电磁铁的 磁极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而把列车悬浮起来。电话:组成:话筒、听筒。基本工作原理:振动、变化的电流、振动。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流入对方听筒,听筒又把变化的电流通过电磁铁转化成声音信号。信息的磁记录:信息通过 磁性物质的磁化 的方法来记录信息。磁带、软盘上涂有许多磁粉,每一个磁粉都相当于一个小磁体。录音时,录音磁头将磁粉磁化后按一定规律排列;放音时,当磁带通过放

7、音磁头时,磁带上各磁粉的磁场使通过磁头的电流随之变化,电流通过喇叭将声音还原。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 电流方向和 磁场方向 有关。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的方向,则受力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的方向同时发生改变,则受力方向将不变。2、应用直流电动机 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换向器、电刷; 工作原理: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能量转换: 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平衡位置:线圈处于 平衡位置(线圈面与磁感线垂直) 时受平衡力作用。 换向器作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保证线圈持续转动。(

8、注:直流电动机的线圈在平衡位置时没有电流,也不受力的作用。) 优点:构造简单、控制方便、效率高、无污染。六、电磁感应:、物理学史:该现象 181年被 英国 物理学家 法拉第 发现。、定义: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 定义: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 产生的条件:有磁场、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 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 导体运动方向 和 磁感应线方向 有关。 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的方向,则电流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的方向同时发生改变,则电流方向将不变。、感应电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压。(注

9、:有感应电压时不一定有感应电流)5、电磁感应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区别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通电导体(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电能机械能力的性质外力磁场力导体中的电流感应电流由电源供给应用发电机工作原理电动机工作原理6、应用交流发电机 构造:线圈、磁极、铜环、电刷; 工作原理: 电磁感应 。 能量转换: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工作过程:在外力作用下,转子转动一周,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发生两次改变,电流的方向也随之发生两次改变,从而产生 方向性呈周期性变化的交流电 。 (注: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在内

10、电路线圈中产生的都是交流电。交流发电机通过铜环 向外电路输出交流电。直流发电机通过 换向器 向外输出直流电。) 大型交流发电机主要由转子和定子 两部分组成。一般采用 线圈 不动磁极 旋转的发电机叫做旋转磁极式发电机。 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的区别直流电动机交流发电机原理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构造与电刷接触的是换向器与电刷接触的是两个铜环能量转化电能机械能机械能电能在电路中的作用用电器电源7、交流电和直流电: 交流电: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我国家庭电路使用的是交流电。电压是22伏、周期是0.02秒、频率是 50赫 、电流方向1改变 100 次。 直流电:电流方向不

11、变的电流。七、家庭电路和用电安全、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电能表、断路器、用电器与开关、插座。 开关一般接在火线上。2、测电笔 结构:笔尖金属体、弹簧、氖管、大电阻(约100千欧)、笔尾金属体 使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火线接触笔尖金属体3、保险丝(熔断器) 作用: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路,起到 保险作用 。 材料:电阻率大、熔点低 连接方法:串联在电路中 选用原则:保险丝的额定电流 等于或稍大于 电路中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切勿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 熔断器一般有封闭管式熔断器和敞开插入式熔断器两种 保险丝熔断的原因:电路过载或短路。、断路器 作用: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路,从而

12、起到电路过载或短路的 保护作用 。 原理:电流过大时,双金属片被过度加热,发生弯曲,使接触点在弹簧拉力作用下被断开,电路切断,从而起到电路过载或短路时的保护作用。 断路器相当于闸刀开关和熔断器的作用。 优点:比保险丝更方便5、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和三脚插头(两脚接用电器的用电部分,一脚接用电器外壳)6、安全用电 触电: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一定值时对人体的伤害事故。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从触电到死亡的时间越短。 人体电阻:1000-000欧、安全电流:3毫安;安全电压3伏 一般情况下,36v以下的电压才是安全的。但在潮湿的环境中,安全电压应在v甚至于2v以下。7、低压触电的方式 单线触电:站在地

13、上的人触到火线,则有电流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地,形成回路,造成触电。(火线人体大地) 双线触电:站在绝缘体上的人同时接触到两根电线时,电流将由火线进入人体到零线而形成回路,造成触电。(火线人体零线)8、高压触电有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9、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10、抢救措施: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燥的木棒拨开,人工呼吸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模型(1)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解释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就是模型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模

14、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而原子是不可分的。在水通电实验中,我们发现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了,该实验充分说明了:水分子是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这种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就是原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少数非金属的固体如碳、硅。(2)分子的特点:分子很小 分子

15、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扩散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可压缩(物质)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3)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决定。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2、原子:原子的种类比较多,现在已知的有几百种原子。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从而使自然界中有种类繁多的物质。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如金刚石和石墨。原子是一种微粒,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通常原子半径一般在101米数量极,不同种类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

16、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三)原子结构的模型1、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180年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 19年汤姆森:“汤姆森模型” 1911年卢瑟福:“核式模型”91年波尔:“分层模型” 现代:“电子云模型”。2、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森。 核外电子 带负电荷原子核原子 夸克质子 带正电荷3、 中子 不带电说明:不同种原子的核外电子书不同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种子数不是所有原子都有的 中子数与质子数不一定相等 4、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宏观) 原子既讲种类,又

17、讲个数(微观) 同位素: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等的同类原子的总称。5、离子:(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失去电子阳离子 得到电子阴离子6、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 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元素) 稀有元素:性质非常稳定,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元素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自然界的含量稀少的元素。7元素的分布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含意最多的是铝,其次是铁。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碳和氢。铁、碘、锌等为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应维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海水中,含量最高

18、的是氧,其次是氢,含量较高的还有氯元素和钠元素。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原 子离 子阳离子阴离子相同都是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区别电中性带正电荷带负电荷一般都是稳定结构比相应原子少一个电子层与相应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元 素原 子区别(1)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1)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是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2)是微观概念,既论种类,又论个数(五)表示元素的符号1元素符号:国际上通用的表示元素名称的符号。2、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除h、n、o、f、cl、b、i外,其它元素

19、还可表示一种物质。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2)元素根据其核电荷数从小到大按原子结构规律排成的周期表叫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元素排列。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六)表示物质的符号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学符号的书写: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20、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如何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正确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呢?口诀1:正前负后;上方标价;交叉填数;约简检验。口诀2:氢、金前,非金后;氧化物,氧在后。(有机化合物的书写除外)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式的意义: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3、写法: 单质:首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构成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稀有气体是由原子之间构

21、成的,通常有元素符号来表示他们的化学式。 化合物:首先按一定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再每种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4、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l(氯化钠)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5、离子符号:在形成钙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七)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关系(一个原子的质量与一个碳原子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种子数2、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 1.

22、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 ;氧气约占 21% ;二氧化碳约占 0.03%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2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略大,通常用排水集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方法来收集。作用:提供呼吸 助燃3.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hc3),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通常用 向上排空气法 方法来收集。通入到澄清石灰水内变浑浊 ; 方程式为 ca(oh) co2 =aco3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造成 温室效应 。作用:固态可作制冷

23、剂工业原料 灭火4、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性质较不活泼的气体。作用:填充灯泡 食品包装充入氮气防腐保鲜。制作化肥和火药 作冷冻剂(汽化吸收大量热量)、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也称惰性气体。作用:保护气 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支撑电光源 激光技术。4.填写下面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的表格:(条件:点燃或加热)反应物硫磷铁碳反应现象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化、自然生锈( o3)燃烧、发出红光氧气中(点燃)蓝紫色火焰冒白烟火星四射发出白光产物2 2ofe 3oco25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分解 h2o2 和加热分解 mno 或 kcl o,化学方程式为(1) 2o2 = h2+ o2 (2) 2kmno4

24、 =k2mno4+ mno2+o (3) kcl 3= 2kc3 工业上用 分离空气 制取氧气。物理变化一、 反应类型: ()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可用a+b+来表示()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可用a+b+=c来表示()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在氧化反应中氧气是常用的氧化剂。 塑料.橡胶的老化缓慢氧化 金属锈蚀氧化反应 自 食物的腐坏 燃 呼吸作用 剧烈氧化 燃烧 爆炸 点燃 点燃例如 2+o2=2ho, ch4+2=co22h, 3 ao+o=ca(o)2反应12是氧化反应,1是化合

25、反应。因此,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不一定上氧化反应。6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用二氧化锰作为 催化剂 ,它的作用是改变反应速度 ,本身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工业上也叫触媒。特点:一变二不变,即:改变(加快或减慢)反应速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第一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第二步: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第三步: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然后把导管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第四步: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第五步:用排水

26、法收集氧气。第六步:将导管从水槽中离开水面。第七步:熄灭酒精灯。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药品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收-收集气体离-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熄-熄灭酒精灯(2)注意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用排

27、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把空气排尽 (3)排空气法收集时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说明已满。7.我们把物质和 氧气 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我们把 发光 、发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 燃烧 ,如果这种反应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就会引起 爆炸 。而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8.可燃物自燃的2个条件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有充足的氧气 。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定义: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一是: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助燃气体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灭火的方法:隔绝空气;将可燃物的温度

28、降到着火点以下。9.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上看,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从微观上看,就是反应前后 元素种类 、 原子个数 和 质量总和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加。所以可知在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原子,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分子 。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反应物 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新物质的过程10.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这个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碳(c) 和 氧气(o2) ,条件是 点燃 ,参加反应的氧气分子和碳原子的比为 1 :1,氧气,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8 :3 :11 。11、呼吸作用: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会和其

29、他产物,同时释放有机物的能量,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1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12人体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2个过程,是靠 膈肌 和 肋间肌 的活动而产生的。在膈肌收缩,横膈膜变扁平同时,隔间外肌收缩,隔间内肌舒张,肋骨向上、向外移升,此时,胸腔面积增大,内压力减少,人就吸气了。13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在 光的作用下,利用 二氧化碳(co2)和水(h2o)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o2)的过程,其发生的场所是 叶绿体 。14.在鉴定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的实验中,检验淀粉的物质是 碘液,遇到淀粉会变蓝色 。在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和条件时我

30、们用的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5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是:6、光合作用包含的两方面的变化:把简单的无机物制成了复杂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发生了物质转化。把太阳能变成存储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实现了能量转化。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温度 光照强度 co2浓度 水分 叶绿体6检验二氧化碳,空气,氧气,氮气的方法是:将 点燃的火柴 放入集气瓶内, 剧烈燃烧 的是氧气,无变化 是空气,熄灭的是 二氧化碳(c2) 和 氮气(n)。这者再用 澄清石灰水(ca(oh)2) 检验,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o) ,不变的是 氮气(n2) 。实验室里用盐酸和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caco3+2hl=ca2ho +o

31、218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从而释放能量提供给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写出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酶 葡萄糖+氧气-酶-二氧化碳+水+能量 1.大气中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的气体是 臭氧,分子式为 o3 ,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排放 氯氟烃 ,而使其遭到破坏。臭氧比氧气氧化性更强,且臭氧不稳定。臭氧层就是在距地面235千米的大气平流层,集中了地球上大约90%的臭氧。20.碳循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 光合作用 形成含有碳元素的 有机物 ,同时又通过生物的 分解作用 将其分解,重新变为二氧化碳,另外 呼吸作用(碳物质燃烧) 也是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们使得碳

32、通过二氧化碳的形式来完成循环。1大气的污染物主要有co 、o 、so2,no2 。雨,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 so , no 等物质,形成了酸雨,造成严重污染。酸雨中的主要有害成分是硫酸和硝酸。2、空气污染:由于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量的增加、土地沙漠化、车辆尾气排放量的增加和部分建筑装饰材料放出有毒气体。包含了汽车尾气(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烟和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第四章基本内容复习1.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土壤由 水、空气、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2.土壤生物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 动物 、 植物 、微生物 。3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死亡的生物体和动物体的排泄物。4.

33、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气体和液体三类。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 有机物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左右。5. 大小不等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6.土壤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一般分为 砂粒、黏粒和粉砂粒。根据它们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壤土类土壤、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三类,其中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 ,原因是壤土类土壤的保肥、保水、透气、透水性能最好。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主要与土壤的结构有关。7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提供充分的水分、空气和无机盐。8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有明显主根和侧根之分叫做直根系,例如大豆。没有明显主根和侧根

34、之分叫做须根系,例如小麦 。.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除了与植物的种类有关以外,还与土壤结构、肥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有关。一般地说,地下水位越高,则根系的平均长度短。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和无机盐)和固定的功能1.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最主要部位是根尖,它的表皮细胞突起叫根毛。1.根尖分为根毛区、伸长区 、分生区和根冠四部分。其中根毛区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根能不断长长,主要依靠伸长区和分生区两个部位。12.植物吸水和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液浓度和土壤溶液浓度,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13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其中含氮(n)、磷(p)、钾(k)元素的无机盐最重要。氮叶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磷花、果实植株暗绿带红钾根茎植株矮小,叶片上带褐斑14.水中出现水华现象,引起富营养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水中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