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言.ppt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言.ppt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言.ppt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言.ppt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广东金融学院思政部 袁馨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 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意见中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中宣部、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目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现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目的: 1.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 2.了解国史、国情。 3.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见教材“开

2、篇的话”,从历史学角度的理解,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 梁启超,首先,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关键就在于其传统得以继承,其文化得以发扬。民族的传统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则深深积淀于民族的历史之中。,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治史传统的民族。正因为此,中华文明才能够生生不息,绵延至今。,司马迁:“述往事,思来者”,深刻表达了史学家的崇高境界。 正是由于无数个司马迁才使中华民族的传统得以继承,文化得以发展。,其次,历史是凝固了的过去,留给我们的是经验和教训。,就过去而言,我们处于何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什么

3、关系?这不仅是所有人都感兴趣的问题,也是人们无法回避的。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置于我们生活的连续体中、置于我们所属的家庭和群体的统一体中。我们不禁要对现在和过去进行对比:这就是人们保存家庭影集和家庭录相的缘故。我们可以情不自禁地从中学到知识,这就是经验的含义。我们也有可能学些错误的东西我们实际上也经常会这样但如果不论过去对我们的目的有什么关联,而我们却不学习,或是没有机会学习,或是拒绝从中学习,极端地说,我们的神经可能有问题。古谚云:烧伤过手指的孩子远离火。这就是说,我们从经验中获取教益。历史学家就是经验的记忆储备库。理论上,过去即所有的过去迄今发生的所有事情构成了历史。 英埃克霍布斯鲍姆,

4、研究历史,“不仅要研究胜利的历史,也要研究失败的历史。只有经过许多痛苦,才能取得经验。不要把错误认为单纯是一种耻辱,要看作同时是一种财产”。 毛泽东 (毛泽东会见日本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志贺义雄一行的谈话,1961年6月21日),值得注意的问题:中国历史的泛政治化倾向,对此,顾准先生曾有过精辟的评论,他说:“所谓史官文化者,以政治权威为无上权威,使文化从属于政治权威,绝对不得涉及超过政治权威的宇宙与其他问题的这种文化之谓也。” 希腊思想、基督教和中国的史官文化 这种倾向,影响了我们对史学功能的认识。,在近几十年中,可以说,流行过的三种史观,“疑古”史观,阶级斗争史观,以及晚近颇为流行的“巫史文

5、化”观,将中国历史特别是早期史涂抹得乌烟瘴气。,第三,官修历史教科书是一个现代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能培育和教化每一个公民对其国家、其历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认同感、自尊感、尊严感、耻辱感,亦即形成“国民意识”。,经典论述,我们创造了意大利,现在我们必须创造意大利人。【意】阿塞利奥 明治维新的意识形态课题可以分为二(1)创立新日本(2)形成新日本人。 【日】信夫清三郎 历史认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乃是一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识、自我批评和自我认识的伟大学术。 何新,历史意识构成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关系于现代政治国家的某些根本价值。 何新,二

6、、三十年代,当日本史学界掀起一股“中国古史抹杀论”的时候,章太炎曾说:“欲亡其族者,必先诬诋而灭其史。”,“整个中国,不是一家一姓的事。任何人追溯到自己的祖先的时候,总会发见许多可歌可泣的事实;有的显焕一些,有的暗淡一些。但是每当我们想到自己的祖先,曾经为自由而奋斗,为发展而努力,乃至为生存而流血;我们对于过去,固然看到无穷的光辉,对于将来,也必然抱有更大的期待。努力呵,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 朱东润,美国人重视历史吗?,近代美国历史故事的编撰者卡尔金斯说:“如果说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有一种共同的品质的话,那就是,他们的目光始终面对着前方,遥望目力所及以外的远方,关注着在视野那一边的远景,而且敢

7、于迈开脚步奔赴那未知的前程。” 只有俯瞰历史才能面向未来。,总之,“历史认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乃是一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的伟大学术。”(何新) 我们的先人缔造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中国。现在必须创造具有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中国人。,二、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与主线,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

8、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中共十五大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就是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几代中国人 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进行 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的历史。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独立和初 步富强的历史。,尽管中国历史的发展现象错综复杂,脉络极为纷繁。但从一种宏观的观点去俯瞰,忽略掉历史进程中那些复杂的色彩和枝节,我们却可以把握到一个总体性的进化之流。这个进程体现出人性走向自由,社会走向民主,制度走向进步的很难逆转的一维性流程。,中国近现代史有主线吗?,三、中国近现

9、代史纲要的学习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正确分析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掌握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 以世界历史的眼光审视中国近现代史。联系时代特征、国际格局和世界大势认识中国问题。,三个阶段,综合论述和专题论述结合,上编:18401919 中编:19191949 下编:1949今,四、教材的结构:,综述内容包括,社会结构、政治状况、阶级关系 面临的主要矛盾 各种社会力量的基本政治主张和历史命运 历史的基本轮廓,内容共分七个专题,包括:,围绕重大历史问题,重要历史经验作比较深入的叙述和论证,把握近现代史的“要”即趋势、规律。,各专题题目,序言 专题一 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专题二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上) 专题三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下) 专题四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专题五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 专题六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及其曲折发展 专题七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关于当前中国人的“国民意识”,请结合实际进行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