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常用材料及钢的热处理PPT演示课件_第1页
机械工程常用材料及钢的热处理PPT演示课件_第2页
机械工程常用材料及钢的热处理PPT演示课件_第3页
机械工程常用材料及钢的热处理PPT演示课件_第4页
机械工程常用材料及钢的热处理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1章 机械工程常用材料及钢的热处理,1.1机械工程常用材料,1.2 钢的热处理,1.3常用金属材料,1.4 钢铁材料的现场鉴别,2,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时表现出来的性能。,力学性能,指标: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强度与塑性,静载单向静拉伸实验,应力 ():单位横截面积的内力,标准拉伸试样:长试样L0=10d0 短试样L0=5d0,1.1机械工程常用材料,3,2. 硬度,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硬度测量能够给出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数量概念,硬度试验简单易行,又无损于零件,而且可以近似的推算出材料的其他机械性能,因此在生产和科研中应用广泛。,硬度试验方法很多

2、,机械工业普遍采用压入法来测定硬度, 压入法又分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4,3. 冲击韧性(Ak或ak ),韧性:材料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冲击韧性:冲击载荷下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ak=冲击破坏所消耗的功Ak/标准试样断口截面积F 单位为焦耳/厘米(J/cm),ak值低的材料叫做脆性材料,断裂时无明显变形,ak值高,明显塑变,断口呈灰色纤维状,无光泽,韧性材料。,Ak=mg(h1-h2),冲击吸收(Ak) :,单位为焦耳,冲击韧度(ak) :,韧脆转变温度:冲击吸收功急剧 变化或断口韧性急剧转变 的温度区域。,指材料适应加工工艺要求的能力,1.铸造性能指金属或合金是否适

3、合铸造的一些工艺性能,,包括:流动性能、收缩性、偏析等。,2.焊接性能指材料焊接时其工艺方法的难易程度及接口 处是否能满足使用目的的特性。,3.锻造性能金属材料在锻压加工中能承受塑性变形而不 破裂的能力。,含碳量越高,焊接性越差。,含碳量越高,锻造性越差。,材料的工艺性能,含碳量4.3%的铁碳合金铸造性最好。,4.切削加工性:指材料被切削加工成合格零件的难易程度。,包含:刀具耐用度;切削力,切削温度,表面加工质量,,切屑的形状或断屑难易程度。,5.冲压性能:金属材料承受冲压变形加工而不破裂的能力。,含碳量太高,切削性差。含碳量太低,切削性也差。,含碳量越高,冲压性越差。,6.热处理工艺性:指材

4、料被热处理时达到性能等要求的难易程度。,如:淬硬性、淬透性。,1.2 钢的热处理,采用适当方式对材料或工件在固态下进行加热、 保温和冷却,以获得预期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热处理的实质,热处理工艺,热处理的原理,热处理,加热、保温、冷却,组织转变规律,改变组织结构 性能,钢的整体热处理,钢的退火与正火,钢的退火与正火,冷却速度慢,获得接近平衡组织。可降低硬度、细化晶粒、消除应力。,冷却速度比退火快,晶粒更细小。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正火可提高硬度;中碳钢正火可提高力学性能;高碳钢正火可消除网状渗碳体。,退火的主要特点:,正火的主要特点:,钢的淬火与回火,是将钢加热至临界点(Ac3或

5、Ac1)以上,保温后以大于VK的速度冷却,使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的热处理工艺。,淬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加热至A1以下的某一温度后进行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淬火的目的是为了得到马氏体组织。,一般淬火后的钢都要进行回火,才能使钢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 。,钢的表面热处理,钢的表面淬火,将工件表面快速加热到淬火温度,迅速冷却,使工件表面得到一定深度的淬硬层,而心部仍保持未淬火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表面淬火前应对工件正火或调质,表面淬火后应低温回火。,利用感应电流通过工件所 产生的热量,使工件表层、 局部或整体加热并快速冷 却的淬火。,1.感应淬火,高频感应淬火 :200300kHz,淬硬

6、层深度为0.52mm。 主要用于要求淬硬层较薄的中、小模数齿轮和中、小尺寸 轴类零件等。,工频感应淬火 :50Hz,淬硬层深度为1020mm。 主要用于大直径零件。,最适宜的钢种是中碳钢(如40钢、45钢)和中碳合金钢。,(1)感应淬火频率的选用,中频感应淬火 :25008000Hz,淬硬层深度为210mm。主要用于大、中模数齿轮和较大直径轴类零件。,加热速度极快; 工件表层获得极细小的马氏体组织; 工件表面质量好,变形小; 生产效率高,(2)感应淬火加热的特点,2.火焰淬火,火焰淬火是利用氧-乙炔(或其他可燃气体)火焰对工件表层 加热,并快速冷却的淬火工艺。淬硬层深度一般为26mm。 用于单

7、件、小批生产 。,钢的化学热处理,将工件置于适当的活性介质中加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其表层,以改变表层一定深度的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基本过程,分解,吸收,扩散,渗层,1.渗碳, 固体渗碳法,单件、小批生产,(1)渗碳的方法,气体渗碳法,大批量生产,将工件置于密封的井式渗碳 炉中,滴入易分解和气化的液 体或直接通入渗碳气体,加热 到渗碳温度。活性碳原子C 被工件表面吸收而溶于高温奥 氏体中,并向工件内部扩散形 成一定深度的渗碳层。,(2)渗碳用钢、渗碳后组织及热处理,渗碳用钢为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表层为过共析组织,与其相邻为共析组织,再向里为亚共析组织的过渡层,心部为原低碳

8、钢组织。,渗碳后的组织,按化学成分,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钢的分类,1.3常用金属材料,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大写拉丁字母有:A、B、C、E、F、H、J、L、M、P、Q、S、T、U、W。其中A表示合金结构钢;L表示低合金钢;U表示非合金钢;T表示工具钢等。 第一位阿拉伯数字有09。在不同的钢中,每一位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各不相同。如在合金结构钢细分类中,0代表Mn(x)、MnMo(x)钢;1代表SiMn(x)、SiMnMo(x)钢。 在低合金钢细分类中,0代表低合金一般结构钢;1代表低合金专用结构钢。 在非合金钢中,1代表非合金一般结构及工程结构钢;2代表非合金机械结构钢等,钢铁及

9、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灰口铸铁,白口铸铁,麻口铸铁,按碳存在的形式分类,普通灰铸铁 石墨呈片状 蠕墨铸铁 石墨呈蠕虫状 可锻铸铁 石墨呈棉絮状 球墨铸铁 石墨呈球状,按石墨的形态分类,按 化学 成分 分类,普通铸铁 合金铸铁,铸铁的分类,铝合金的分类,根据合金元素的含量和加工工艺性能特点, 铝合金可分为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1),变形铝合金,不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防锈铝,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硬铝、超硬铝和锻铝,(2),变形铝合金,铸造铝合金,具有共晶组织,塑性较差,但熔点 低,流动性好,铜中加入合金元素后,可提高合金的强度,并保持良好的加工性能。,按 化 学 成 分,黄铜,青铜,白铜,以

10、Zn为主要合金元素。良好的加 工性能,良的铸造性能,耐腐蚀 性能也好。,以Sn为主要合金元素。用于铸造 形状复杂的零件。抗腐蚀性比黄铜 还好。,以Ni为主要合金元素。具有较好 的强度和塑性,能进行冷加工变 形,抗腐蚀性能也好。,铜合金的分类,工业纯铜,纯铜为紫色,又称紫铜。工业纯铜分为4种:T1、T2、T3、T4。编号越大,纯度越低。工业纯铜除配制铜合金和其他合金外,主要用于电器工业,制造电线、电缆、电刷、铜管、散热器、冷凝器、通信器材以及抗磁、防磁仪器等。,纯铜的强度低,不宜用作结构材料,1.4 钢铁材料的现场鉴别,常用的鉴别方法有火花鉴别法、色标鉴别法、断口鉴别法和音色鉴别法等。,20钢的

11、火花特征,45钢的火花特征,T12钢的火花特征,HT200的火花特征,火花鉴别法,色标鉴别法,碳素结构钢Q235钢为红色;优质碳素结构钢20钢为棕色加绿色,45钢为白色加棕色;合金结构钢20CrMnTi钢为黄色加黑色,40CrMo钢为绿色加紫色;铬轴承钢GCr15钢为蓝色;高速钢W18Cr4V钢为棕色加蓝色;不锈钢1Cr18Ni9Ti钢为绿色加蓝色;热作模具钢5CrMnMo钢为紫色加白色。,断口宏观鉴别法,若断口呈纤维状,无金属光泽,颜色发暗,无结晶颗粒,且断口边缘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特征,则表明钢材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含碳量较低。若断口齐平,呈银灰色,且具有明显的金属光泽和结晶颗粒,则表明属脆性材料。而过共析钢或合金经淬火后,断口呈亮灰色,具有绸缎光泽,类似于细瓷器断口特征。低碳钢不易敲断,断口边缘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特征,有微量颗粒;中碳钢的断口边缘的塑性变形特征没有低碳钢明显,断口颗粒较细、较多;高碳钢的断口边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