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料层气体动力学_第1页
烧结料层气体动力学_第2页
烧结料层气体动力学_第3页
烧结料层气体动力学_第4页
烧结料层气体动力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烧结过程气体力学,6.1,烧结料层结构的物性参数,6.2,烧结料层的透气性,6.3,气流在烧结料层中的阻力损失,6.4,烧结过程透气性变化规律,6,.5,改善烧结料层透气性的措施,6.1,烧结料层结构的物性参数,(一)混合料的平均粒径,名称,加权算术平均,加权几何平均,d,几何,?,?,d,i,g,i,i,?,1,n,计算公式,物理意义,特点或常用范围,d,算,1,n,?,?,g,i,d,i,G,i,?,1,1,G,各粒级按质量分,尺寸比较,率参加平均,各粒级按质量分,多用于筛分分析,率乘方连乘后开,两相中相邻粒级,G,方,之平均,按相当等表面积,冶金常用,的平均,散物料气体阻力,计算

2、,占混合料质量一,以作图法求得,半时所对应的颗,粒尺寸,加权调和平均,d,调和,g,i,?,G,/,?,i,?,1,d,i,n,中位数,各粒级累计质量百分数对粒,级作图得出,6.1,烧结料层结构的物性参数,(二)料粒的形状系数,料粒的形状系数,是指与料粒同体积的球体的表面积和料粒本身实际,表面积的比值,即,G,=S,球,/S,料粒,但实验还指出,除了料粒的形状外,它的表面结构及,粗糙度,的影响,也很大,所以实际上应表达如下:,=,G,名称,直径,(d),或边长,(a),名称,直径,(d),或边长,(a),G,G,圆球,正八面体,立方体,长方体,长方体,长方体,D=a,a,d,a,a,2a,1.

3、0,0.846,0.806,0.767,正四面体,平板,平板,平板,平板,a,a,a,0.5a,a,a,0.2a,a,a,0.1a,0.672,0.762,0414,0.261,a,a,3a,a,a,6a,0.718,0.613,a,a,0.05a,0.164,6.1,烧结料层结构的物性参数,(三)料层的孔隙率,?,?,(,1,?,r,堆,/,r,真,),6.1,烧结料层结构的物性参数,(四)烧结料层结构物性参数的变化,孔隙率,比表面积,A,S,床层结构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燃料层和熔融固结层。,6.2,烧结料层的透气性,Air,Waste gas,6.2,烧结料层的透气性,透气性,是指固体散料层

4、允许气体通过的难易度,也是,衡量混合料空隙度的标志,(,1,),Q,G,?,tF,P,在一定的压差(真空度)条件下,透气性按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和一定料层高度的气体量来表示,,(,2,),在一定料层高度和抽风量不变,的条件下,料层透气性可以用,气体通过料层时压头损失,P,表,示。即按真空度的大小来表示,,真空度愈高,则料层透气性愈,差,反之亦然。,q=60,F,V,r,K,6.3,气流在烧结料层中的阻力损失,拉姆辛公式,沃伊斯公式,卡曼公式,?,P,?,A,?,h,?,?,n,P,?,Q,h,n,Q,h,0,.,62,F,(,?,P,),P,?,F,(,?,P,0,.,6,),3,P,?,

5、g,?,层流:,5,?,S,2,38,紊流:,P,?,g,0,.,526,?,1,.,0,.,62,?,0,.,053,S,0,.,579,?,0,.,474,P,?,Q,h,0,.,6,F,(,?,P,),?,h,、,p,不变,Q/F,与,P,成一次方关系,即:欲提高产量,,需改善料层透气性。,?,P,、,h,不变,Q/F,与,p,n,成正比关系,即:欲提高产量,,可提高抽风负压。,?,P,、,p,不变,Q/F,与料层高度成正比,即:透气性和负,压不变时,增加料层厚度会导致产量下降,?,透气性指数,P,与烧结料粒径,d,成正比,与料层孔隙率,成,正比,6.3,气流在烧结料层中的阻力损失,沃伊

6、斯公式的应用,Q,h,0,.,6,P,?,(,),F,?,P,60,Qk,q,?,Q,s,60,Qk,r,?,Q,s,F,n,60,kPF,?,P,q,?,?,n,Q,s,h,?,P,N,t,0,.,2803,PF,?,n,h,n,?,1,升高抽风负压可提高产量,但电耗急剧增加,层厚度增加后,必须采取相应的强化措施,改善烧结料层透气,性,才不至于减产,6.4,烧结过程透气性变化规律,通常所说的烧结料层的透气性,实际上应包含,料层原始透气性,和,点火后烧结料层的透气性,两方面,燃烧带与过湿带透气性差,6,.5,改善烧结料层透气性的措施,改进混合料粒,(,1,)采用较粗的原料,度和粒度组成,加强烧

7、结料的准,备,(强化制粒),消除过湿带的影响,强化烧结操作,2,)调整返矿,1,)控制混合制粒水分,2,)加入添加物,3,)强化混合制粒工艺,1,),Q,、,P,的合理控制,2,)降低漏风率,f,3,)强化布料工艺,4,)采用富氧空气烧结,漏风率的测,定与防治,(,(,(,(,(,(,(,(,改善烧结料层透气性的对策,冷,态,提高,料层孔隙度,合适的,原料粒度,控制,燃烧带宽度,热,态,清除,湿料层,(1),强化制粒,(2),配天然矿,(3),合,适,的,粒,度,分布,(4),合,适,的,布,料,方式,(1),d,有利于,P,(2),d,不利于烧,结反,应的进行,(1),配,C,量要合适,(2

8、),燃料粒度要合,适,(3),提高燃料燃烧,性,(1),严格控制烧结,原料的水分,(2),提高烧结料的,料温,(蒸气预,热等),烧,结,机,漏,风,区,段,的,分,布示,意,图,1-,抽,入,风,机,的,风,量,: 2-,电除尘系统的漏风,;,3-,台,车,料,面,到,炉,算子之间的漏风,; 4-,炉算子到风箱支管,间的漏风,;5-,二,重,阀,系,统,的,漏风,;,强化布料工艺,烧结布料工艺的要求,(1),沿台车宽度和长度方向上布料量应均匀一致,:,(2),沿台车宽度方向同一高度的混合料粒度和水分和化学成分,应均匀分布,;,(3),从料面垂直向下方向混合料粒度分布逐渐变粗,燃料分布,逐渐减少以改善料层的气体动力学和热制度,并充分利用烧结,层的“自动蓄热”作用,;,(4),料面要求平整,;,(5),料层有良好的透气性,;,(6),对生球的破坏小,边缘效应小。,强化布料工艺,磁辊布料偏析法,带式反射板偏析法,强化布料工艺,空气偏析布料法,振动反射板偏析法,强化布料工艺,筛子型反射板偏析法,曲线型反射板,强化布料工艺,宽皮带布料,强化布料工艺,应用松料器,松料孔,强化布料工艺,料面耙沟的烧结工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