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人物专题-秋瑾ppt课件_第1页
近代史人物专题-秋瑾ppt课件_第2页
近代史人物专题-秋瑾ppt课件_第3页
近代史人物专题-秋瑾ppt课件_第4页
近代史人物专题-秋瑾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鉴湖女侠- 秋瑾,个人简介 生平事迹 秋瑾诗文 秋瑾精神,中文名: 秋瑾 别名: 秋闺瑾 籍贯: 浙江绍兴 出生地: 福建厦门 性别: 女 国籍: 中国 出生年月: 1875年11月8月 去世年月: 1907年7月15日英勇就义 职业: 政治 革命家 毕业院校: 日本青山实践女学 重要 成就: 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 代表作品: 秋瑾诗词 、秋女士遗稿、秋女烈士遗稿、精卫石(小说)、秋瑾遗集、秋瑾女侠遗集、秋瑾史迹、秋瑾集等。,1904年 只身东渡日本求学 1905年 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主盟人。组织“共爱会”。 1906年 回国并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 加入了光复会。组织光复军,推 徐

2、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 1907年 主持中国女报 。 同年,徐锡麟准备在安庆起义,秋瑾在浙江等地响应。 因事泄,7月13日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璿卿(璇卿),号竞雄,华夏杰出女先烈,别署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清光绪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光绪二十二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大部分时间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这年秋天,秋瑾第一次回到神冲,当着许多道喜的亲友朗诵自作的杞人忧

3、:“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以表忧民忧国之心,受到当地人们的敬重。1897年6月生下儿子王沅德。,王廷钧(19871909),原名昭兰,谱名廷钧,字子芳,号纯馨。湖南湘潭人。清廷户部郎中,秋瑾丈夫。,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家乡荷叶。次年在这里生下第二个孩子王灿芝(女)。光绪二十九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1904年夏,她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并在横滨加入了冯自由等组织的三合会。 在日本期间,秋瑾积极参加留日

4、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共组十人会,并加入革命党人冯自由等在日本横滨组织的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为了唤醒民众,秋瑾还在日本创刊白话报。,光绪三十一年,秋瑾归国。春夏间,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徐锡麟、秋瑾先后加入光复会后,国内革命形势有了迅速的发展。光绪三十一年七月,秋瑾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不久,任教于浔溪女校。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其实是秋瑾“自立志革命后,恐株连家庭,故有脱离家庭之举,乃借以掩人耳目。”是年十二

5、月(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宣传女解放主张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旋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5年秋,陶成章和徐锡麟在绍兴创办大通师范学堂,借以召集江南各府会党成员到校,进行军事训练。后来,秋瑾在该校发展了600多名会员。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泄,于7月13日在大通学堂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秋瑾在庚子事变前即从事创作,多以五、

6、七言律诗和绝句抒写个人幽怨。梅、兰花等诗,托物抒怀,已经很见才情。而题芝龛记八首通过对花木兰、秦良玉的赞颂,抒发她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题郭白湘上题襟集即用集中杜公亭韵之二,也表达了她闻鸡起舞、立功边疆的抱负。庚子事变时期的杞人忧“漆室空怀忧国恨,难将巾帼易兜鍪”,感事“儒士思投笔,闺人欲负戈”,已见诗人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胸襟,也预示着她即将冲破樊篱,走向革命。,梅 开遍江南品最高,数枝庾岭占花朝。清香犹有名人赏,不与夭桃一例娇。,题芝龛记 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蛾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有雌。,庚子事变以后,特别是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以后,秋瑾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都发生了显著

7、变化。献身革命,谋求民族解放与妇女解放,成了她诗歌的基调。绝大部分诗篇都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充满着挽救危亡、振兴祖国的激情。这一时期的诗除五、七言律诗和绝句外,又采用了篇幅较长的歌行体。诗的风格也明显地呈现出互不相同的两种特色。一种偏重于抒发革命理想,表达革命必胜的信念,虽间有悲凉之句,但以乐观豪放、热烈昂扬为其特色。另一种诗则偏重于批判现实,慨叹世人麻木不仁,自己救国无方,虽有感人奋发的诗句,但以悲壮苍凉为基调。,感时 莽莽神州叹陆沉,救时无计愧偷生。 搏沙有愿兴亡楚,博浪无椎击暴秦。 国破方知人种贱,义高不碍客囊贫。 经营恨未酬同志,把剑悲歌涕泪横!,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8、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的词作,大致如同其诗。前期多写闺中愁绪,后期多写革命壮怀。为了唤起群众,秋瑾写过白话文、歌词,谱过曲。她还针对妇女识字者少的情况,创作了通俗易懂,能够演唱的弹词精卫石。篇中描写黄鞠瑞等妇女冲破家庭束缚,赴日留学,参加革命党,终于推翻清朝政府,建立共和国的事迹。它相当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与封建伦理观念对妇女的压迫,指明了妇女在社会革命中求得自身解放的道路,其题材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精卫石目录20回,现存6回。,从光绪三十三年(1907)以来先后出版了多种秋瑾作品集,如王芷馥编秋瑾诗词,龚宝铨编秋女士遗稿,长沙秋女烈士追悼会编秋女烈士遗稿,秋社编秋女侠诗文稿汇编,王绍基编秋瑾遗集,王灿芝编秋瑾女侠遗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秋瑾集。其中秋瑾集录诗180多首,词38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