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H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_第1页
LDH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_第2页
LDH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DH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15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原因有:腰椎节段性不稳、神经根粘连、椎间隙感染等。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所见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手术方案是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并发症;预防措施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脊柱外科常见疾病,也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病因之一,治疗上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约15%患者需手术治疗。大部分手术疗效肯定,但也有少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并发

2、症,以致症状、体征加重,给医患双方均造成较大痛苦和麻烦,故国内外关于LDH术后并发症屡有报道。自2006年7月2009年7月共收治112例LDH手术患者,术后近期或远期出现并发症者15例,发生率为13.7%。为总结经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现就其可能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2例,男67例,女45例;年龄2070岁。病变节段: L34 2例,L45 49 例,L5S1 43例,多节段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38例,其中中央椎管狭窄11例,侧隐窝狭窄27例。病程336个月。1.2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行开窗、扩大开

3、窗法腰椎间盘摘除术96例,行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摘除术12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摘除、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4例。术后常规脱水、预防性抗生素治疗35 d,直腿抬高和腰背肌锻炼,酌情下床活动。2 结果在术后的1236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中,112例术后患者中15例出现不同程度症状复发、腰椎不稳等问题,4例再次手术治疗。其中硬脊膜损伤1例,硬膜损伤轻,迅速取头低较高位并行伤口加压,无明显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者1例,经脱水、神经营养、康复理疗及功能锻炼等治疗,仍遗留明显足下垂;腰椎间盘复发性突出6例,2例再手术,4例保守,均获得一定程度缓解;术后症状无缓解3例,2例神经根激惹综合征,经脱水

4、、神经营养等治疗症状完全缓解。1例遗漏极外侧型突出椎间盘经再手术获得缓解;神经根粘连2例;腰椎滑脱失稳1例,后经手术单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获得稳定;椎间隙感染1例,经抗炎治疗1个月后缓解,3个月后痊愈。3 讨论3.1硬脊膜和神经根损伤:本组1例硬脊膜损伤发生在L45椎间盘术后翻修者。初次手术者由于解剖层次清晰,硬膜及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粘连较轻,只要术中操作小心,仔细辨认,一般可以避免。复发再手术者,由于手术部位瘢痕形成,并与硬膜及神经根粘连,解剖层次消失,术中分离时常会损伤粘连一起硬膜及神经根,引起脑脊液漏或神经根损害症状。手术时,应从原手术部位周围正常健康组织处开始,沿正常无粘连硬膜顺势逐渐向病

5、变间隙剥离,充分暴露,辨清神经根及硬膜后再分离切除周围的疤痕组织,不能彻底切除者做瘢痕部分切除、去薄。神经根损伤多为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所致,发病时间越长、神经根粘连越严重、手术操作难度越大,越容易导致损伤,“不见神经根,不切椎间盘”,在找到受累神经根,予以保护下,小心切除病变椎间盘,需要注意的是变异走行的神经根,出硬膜后呈2根伴行,此类型如果术前未发现,术中操作不够仔细,只保护其中一根,很容易误切另一根,在临床中发现此类患者并非罕见,多为S1神经根。因此术前仔细阅读CT片,若属此类型,在手术时应格外小心,避免粗暴。本组中1例神经根误伤,术后遗留明显足下垂。3.2腰椎间盘复发性突出:腰椎间盘复发

6、性突出分原发节段和相邻节段腰椎间盘突出。Yurimitau 等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率为5 %19 %,而原发节段突出占44%74%,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认为椎间盘髓核组织切除量应足够,一般以35 g为宜,不宜只切除突出或破裂部分的椎间盘组织【1】。Suk等认为,单纯切除突出或破裂部分的椎间盘组织,其复发率要比常规椎间盘切除术高【2】。本组腰椎间盘再次突出6例,占535%,其可能原因:首次手术髓核未完全切除,但局部组织结构的破坏加速了残余髓核的退变,当椎间压力变大可导致残余髓核再度突出,这种情况多见于年轻初发症状者。因此,要完全切除病变间盘组织过于理想化,但为防止椎间

7、盘再次突出,手术时应将尽可能取净病变组织。同时加压冲洗椎体间隙,既能降低椎体间隙感染的危险性,又可使碎片漂浮出来,还能稀释神经根周围致炎因子,减轻对神经根的炎性损伤。3.3术后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可能原因:神经根激惹综合征:主要是术中对神经根过度牵拉或剥离,特别是神经根粘连相对较严重者,其次是椎间盘切除后由于局部冲洗不彻底,炎性刺激因子继发损伤,导致神经根水肿,神经外膜张力增高,该种损伤经过脱水抗炎治疗,一般术后3 d内可获得缓解。预防措施:寻找、剥离神经根时动作要轻柔,切忌有弹拨动作;助手牵拉神经拉钩时一定要稳,不能摇晃,且牵拉时应定时放松;术中使用冰盐水冲洗伤口;术后使用激素及脱水剂治疗3

8、d。本组2例神经根激惹,经脱水、神经营养等治疗症状完全缓解;早期椎间盘突出复发,术后早期出现的同样的或加重的腰腿痛和神经症状,通常在复发前存在一段无痛期【3】;椎间盘残骸碎片清理不彻底,持续卡压神经根。严重者术后症状明显加重,因此关闭伤口前应仔细冲洗,勿遗留死角;由于诊断或定位错误:术中遗漏了引起主要症状的病变椎间盘,误切了轻度突(或膨)出的椎间盘,导致术后症状无缓解;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时,其突出可能位于关节突下,椎间孔内甚至横突下,采用常规手术难于显露该类椎间盘,容易遗漏【4】。本组1例。因此,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仔细读片,当术中发现病变不能解释临床症状、或找不到病变时绝不能草率结

9、束手术;把引起腰痛和(或)坐骨神经痛相关疾病误诊为椎间盘突出症。因此术前仔细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防止误诊误治;术中仅切除椎间盘,椎管狭窄未解除是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5】,故术前应结合临床表现仔细读片,充分了解腰椎管狭窄的情况。本组38例患者有椎管狭窄,占33.9%,其中中央椎管狭窄11例,侧隐窝狭窄27例;以麻木为主诉症状的患者,病史长,炎性变的神经根恢复缓慢,即使充分减压,短时间内主诉症状可能仍无明显缓解。因此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避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损失。3.4神经根粘连:由于髓核摘除后局部出血或神经根充血、水肿、炎性反应渗出等,造成神经根纤维瘢痕形成,因此几乎所

10、有的腰椎间盘术后硬膜囊及神经根均有不同程度瘢痕增生及粘连,但因广泛粘连而引起症状者只占6%8%【6】,本组2例,占1.8%。引起粘连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可能由于手术操作粗暴,创面大,外膜损伤,术后积血而又未能充分引流的结果。因此在进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时应操作轻柔,尽量避免椎管内静脉丛损伤,如有损伤应严格止血,术后常规负压引流,以免血肿机化、瘢痕化而压迫神经根及硬膜,术后第1天开始行直腿抬高功能锻炼,可降低发生率。3.5腰椎不稳:椎间盘具有传递载荷及稳定腰椎能力,在椎间盘手术时,对于切除椎间盘的量一直存有争议,然而 Kuroki进行了髓核不同程度摘除的生物力学研究,发现保留部分髓核的手术,尽管获得

11、了腰椎的近期稳定,但难以保持远期稳定【7】。笔者认为健康椎间盘对腰椎稳定性固然起重要作用,但病变椎间盘组织已经失去其生理功能,术中应尽可能切除,防止复发。Asano 等研究证实腰椎后部结构(PLC)承受24%30%的压力,12%26%的张力,42%54%的旋转外力,故PLC对腰椎稳定起重要作用,如果过多破坏,常导致腰椎失稳。因此,在行腰椎间盘切除时以开窗为好,行单侧、双侧或双节段开窗,若显露不充分,必要时可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但要尽量避免切除小关节突。另外合并腰椎退变更易导致术后腰椎不稳,故术前应仔细阅片,常规拍腰椎动力位片,了解腰椎的退变程度及稳定性,若腰椎退变明显,术中PLC损伤严重时,

12、最好采取腰椎间盘切除联合短节段固定术。本组4例患者术前术中考虑到存在腰椎不稳潜在可能,采用该术式,避免该并发症发生,1例合并腰椎退变患者术后1年症状复发,腰椎失稳,采用该术式翻修,术后症状缓解。3.6椎间隙感染: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性反应和细菌感染有关。本组1例椎间隙感染的患者,46 d出现剧烈腰痛,且明显较术前加重,体温不高,血象升高不明显,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加快。经MRI确诊后,腰部制动,绝对卧床,抗炎治疗好转,3个月后痊愈。预防:严格消毒器械,控制手术室人数,严格的无菌操作;术中常规使用抗生素,术毕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清除组织碎片及凝血块,可以减少椎间隙感染的机会,对预防感染有积极作

13、用。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仔细阅片、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术中操做仔细、止血彻底、引流充分,应能明显降低该并发征发生率。参考文献:【1】 Yurimitau E,Chiba K,Toyama Y,et al.Long-term outcomes of standard discectomy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A Follow-up study of more than 10 years.Spine,2001,26(10):652. 【2】 Suk KS,Lee HM,Moon SH,et al.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

14、n:results of operative management.Spine,2001,26(1):672.【3】 Robert Kramer,Alexander Wild,Holger HaaK,et al.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early complications in open lumbar microdisectomy.Enr Spine J,2003,12(1):239.【4】 刘兴炎,葛宝丰,甄平.特殊类型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与疗效分析.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16(4):263.【5】 李晓彬,刘展亮,丘靖.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

15、败的原因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7,4(1):98.【6】 Rocca HL,Porty RW.Failed lumbar surgery:Principles of management.Lumbar Spine,2000,25(1):872.【7】 Kuroki H,Goel VK,Holekamp SA,et al.Contributions of flexion extension cyclic loads to the lumbar spinal segment stability following different discectomy procedures.Spine,2004,29(3):39.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