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_第1页
(最新整理)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_第2页
(最新整理)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_第3页
(最新整理)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完整)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完整)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的全部内容。第 7 页 共 7 页道路勘测设计一、单项选择题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b )。a。一阶段测设

2、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d.四阶段测设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d )。a.汽车质量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d。汽车车速3.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c ).a.极限最小半径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d.临界半径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d ).a.最大纵坡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d.坡度角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d )。a.v=(a1+a2)lb。v=2(a1+a2)l c.v=(a1a2)ld.v=(a1

3、+a2)l/2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c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b ).a。水准仪b。手水准 c。罗盘仪d.求积仪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b )。a.长链50米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d。短链25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60m,35m,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1.5m,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点10m处加宽值为( c )。 a.0.15mb.0。23m c。0.43m d。0。86m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a )。

4、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d。便于选择半径 11。初步设计时,应编制( d )。a.决算b.预算 c.修正概算d。概算12。道路阻力包括( a )。a。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b.惯性阻力和坡度阻力 c。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d。惯性阻力和空气阻力13。某平曲线hz桩号为k2+500,其中切线长与平曲线长分别为100m与195m,则jd桩号为( b )。a.k2+400b.k2+405 c.k2+395d.k2+50014.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d )。a。汽车动力性能b。公路等级 c。自然因素 d。排水要求15.中间带的组成包括一条中央分隔带和(

5、 b ).a.2条左侧路缘带b.2条右侧路缘带 c.1条左侧分车带d。1条右侧分车带16。展线是为了( a )。a.克服高差b.绕避地物障碍 c。放坡d。跨河17.实地放线的时间阶段是( c ).a.竣工阶段b.施工阶段 c.勘测设计阶段d。养护阶段18。某断链桩 k2+150= k2+100,则路线 ( a )。 a.长链50米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d。短链25米. 19。某平曲线的半径r=200m,转角,缓和曲线, 则其回旋曲线参为( b )。a.10mb。100m c.250md。300m20。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 b ).a。0.3%b.0.5 c。0。7 d。0.

6、9%二、判断改错题1。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与二次抛物线。 ( )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与二次抛物线(缓和曲线)。2.计算路基横断面挖方面积时,挖土方与挖石方的面积合在一起计算. ( )3。公路行车视距标准有停车视距标准、错车视距标准、超车视距标准三种.( )公路行车视距标准有停车视距标准、错车视距标准(会车视距标准)、超车视距标准三种.4。汽车匀速运动,动力因数等于道路阻力系数。 ( )5。沿溪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高线位。 ( )沿溪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高(低)线位。6.城市道路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4个等级. ( )城市道路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

7、次干路、支路4个等级(类别).7.两变坡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坡长。 ( )8。平曲线半径较大时,“竖包平是一种好的组合. ( )平曲线半径较大时,“竖包平(“平包竖”)是一种好的组合.9.在高速公路中,若某平曲线半径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则该弯道可以不设缓和曲线. ( )10。越岭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回头展线. ( )越岭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回头展线(自然展线).三、名词解释1.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称之为超高。2.平均纵坡:平均纵坡是指一定路线长度范围内,路线两端点的高差与路线长度的比值。3。横断面:道路中线

8、任意点的法向剖切面。4.展线:采用延长路线的办法,逐渐升坡克服高差。5.初测:指初步设计阶段的外业勘测和调查工作。6. 加宽:为适应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平曲线内侧相应增加的路面、路基宽度称为曲线加宽(又称弯道加宽)。7。 路线纵断面:用一曲面沿公路中线竖直剖切,展开成平面叫路线纵断面。8. 经济运距:按费用经济计算的纵向调运的最大限度距离.9. 横向力系数:横向力与车重的比值,叫横向力系数。10。 定测:指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外业勘测和调查工作。四、简答题1。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制定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标准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1缓和曲线的作用 :线形缓和、行车缓和、超

9、高和加宽缓和。(1)从控制方向操作的最短时间考虑 3s.(2)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2。设计中确定加宽缓和段长度时应考虑哪些因素?2在公路设计中,加宽缓和段长度应考虑:(1)加宽所需的最小长度。在不设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按渐变率1:15且不小于10m的要求设置; (2)超高缓和段长度;(3)缓和曲线长度。3。纵断面设计的步骤有哪些?3(1)准备工作 (2)标注控制点 (3)试坡 (4)调坡 (5)核对 (6)定坡 (7)设计竖曲线 (8)高程计算4。土石方调配的要求有哪些?4()先横后纵 ()纵向调运的在远距离一般应小于经济运距。()借方、弃土方应与借土还田、

10、整地建田相结合。()土石方调运的方向应考虑桥涵位置和路线纵坡对施工运输的影响.() 不同性质的土石方应分别调配,以做到分层填筑.可以以石代土,但不能以土代石。() 回头曲线部分应先作上下线调配。() 土石方工程集中的路段,因开挖、运输的施工作业方案与一般路段有所不同,可单独进行调配。5。自然展线的特点是什么?5在越岭展线布局时,一般应首先考虑采用基本形式中的自然展线,其特点是:平面线形较好,里程短,纵坡均匀,(3分)但由于路线较早地离开河谷升坡,对沿河居民服务性差,路线避让艰巨工程和不良地质的自由度不大。6。回头展线的特点有哪些?6平曲线半径小,同一坡面上下线重叠,对施工、行车和养护都不利,但

11、能在短距离内克服较大的高差,并且回头曲线布线灵活,利用有利地形避让艰巨工程和地质不良地段比较容易。7.无中间带的公路,超高过渡的方式有哪些?并说明它们的适用条件。7(1)绕内边缘旋转。用于新建公路。(2)绕中线旋转。用于改建公路。(3)绕外边缘旋转.用于特殊情况。8.设计时,高速公路采用何种视距标准?为什么?8应满足停车视距标准。其原因是有中间分隔带,无对向车,因此,不存在会车问题。并且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车道数均在4个车道以上,快慢车用划线分隔行驶,各行其道,也不存在超车问题。9.缓和曲线的线形特征有哪些?9(1)缓和曲线曲率渐变,设于直线与圆曲线间,其线形符合汽车转弯时的行车轨迹,从而使线

12、形缓和,消除了曲率突变点。(2)由于曲率渐变,使道路线形顺适美观,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心理作用感。(3)在直线和圆曲线间加入缓和曲线后,使平面线形更为灵活,线形自由度提高,更能与地形、地物及环境相适应、协调、配合,使平面线形布置更加灵活、经济、合理。(4)与圆曲线相比,缓和曲线计算及测设均较复杂。10。重庆市路网的结构形式是否是方格网式?方格网式路网的特点是什么?10否.方格网式路网划分的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这种路网交通分散,灵活性大.缺点是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如果方格网式路网密度大,则交叉口多;旧城区的方格网式路网由于道路狭窄,功能不分,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五、计算题1。

13、某路线平面部份设计资料如下: jdl=k6+666。66 jd2=k7+222.22 zyl=k6+622。32 yzl=k6+709.59 (1)试计算弯道1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 (2)试计算交点间距.1解:(1)切线长1=44.34 m 曲线长1=87.27 m, 缓和曲线长1=0m,qz1=k6+665.96,(2)两曲线间的交点间距=556.97m 2.某级公路相邻两段纵坡i1=5%, i2=6%,变坡点里程为k1+100,变坡点高程为200。53米,该竖曲线半径选定为1000米.(1)计算竖曲线要素。(2)计算k1+120桩号的设计高程。(3)如果要求切线长大

14、于100米,则竖曲线半径应如何确定?2解:(1)曲线要素为: 因坡度差为“-” ,故为凸形竖曲线 (2)k1+120桩号的设计标高:因变坡点里程为k1+100,故该桩号在变坡点之后20米,又因切线长为55米,故该桩号还在竖曲线范围内. x=55-20=35 (米) h切 =200。53206=199。33 (米) hs= h切-y =199.330。61=198。72 (米) (3) 竖曲线半径应大于1818.18米 3. 某平面凸型曲线,交点里程jd=k0+199.25,其转角为=2233,如果缓和曲线长取60米,r=152。45米:(1) 试计算该平曲线切线长、外距、平曲线长。 (2) 试计算该平曲线缓直点里程。3。解:(1)t=60。55 e=4。00 l=120。00 (2) 缓直点桩号计算如下: zh=jdt=k0+199.25-60.55=k0+138。70 hz=zh+2ls =k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